江苏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精神,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性质与实验要求
(一)课程目标与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确定的八个学习领域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占23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设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是要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初步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学校环境中的学习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积极的个性品质;改变普通高中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偏向,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但在开发和实施的具体操作方面,又具有各自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要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养成探究和积极运用知识的倾向,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社区服务要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参加本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实践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关注自身的成长,关注现实的生活环境,关注全人类科技与社会文明的发展,通过动手和实际操作,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国家规定和地方指导下,由学校开发、实施、管理的必修课程。学校是课程开发与实施最重要的主体,必须自觉地担负起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的责任,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作为学校课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化水平。
(二)课程实验要求
从2005年秋季开始,全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采用新方案,执行新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要求主要包括:
1、开齐开足课程。全省普通高中,不分城乡,不论基础与条件优劣,均应在实验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保证课时数量达到学分认定的要求,保证实验年级高中学生顺利完成课程学习。
2、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第一轮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是其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开设的新型课程,在课程开设初期,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为此,各地方和学校要对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给予充分的关注,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第一轮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总结实验经验,改进实施方式,提高课程质量。
3、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的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倾向和习惯。为此,各地方和学校要在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大力宣传、明确倡导课程的核心价值,努力防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化倾向。
4、多层次建设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终要求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开发和实施,但是,多层次的资源建设对学校的课程实施将会发挥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为此,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要对学校的课程开设进行必要的指导与示范,要努力争取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支持,加强地方性的活动基地建设,促进学校之间活动资源的共建共享。各学校要在实验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形成并积累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资源,减轻教师和学生压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一)成立领导组织、设臵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发、实施和管理,为此,在课程发展的最初阶段,学校首先应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有关处室、团委和年级负责人组成,有条件的也可聘请社区领导和专家参与。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制定,并统筹管理、全面协调学校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实施。
其次,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型必修课程的发展,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安排专门人员,具体负责课程的管理与实施,完成教师培训、指导与学生的学业管理(如学分认定、审核等)工作。
(二)制定课程方案
课程开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求学校制定具体详尽、切实可行的课程方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是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规划与安排,是学校实施课程的纲领,是对学生在校三年期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一安排,对提高全校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教师、学生学习和理解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主张与课程框架的重要文献。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制定,要充分征求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的意见,体现地方特点,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满足学生研究与实践的需求。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要完整地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要对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课程目标做出清晰具体的界定,同时要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的评价、课程管理等做出具体的说明和安排。
在课程开发初期,要特别注意研究和解决“课时安排、教师培训与调配、教师工作量的认定、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确定、学生成绩评定和活动保障”等诸方面的具体问题,防止在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方面出现混乱现象,保证课程的顺利开设。
(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1、研究性学习
(1)学分的分配
研究性学习三年共15学分,高中三年中,每个学生通常研究2—5个课题或项目。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具体分配各学年的学分。以下是三种供参考的分配方案:
方案一:一个学期一个课题,每个课题3学分,三年必须研究5个课题。第一学期可用一定的教学时间进行宣传发动,组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通识培训,第六学期可用一定的教学时间对课程进行总结评价,或者为部分学生补修研究性学习的学分提供机会。
方案二:三年完成3个课题。高一、高二年级每学年一个课题,每个课题6学分;高三一个课题,3个学分。
方案三:高一年级一个课题,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共一个课题,第一个课题5或6学分;第二个课题10或9学分。
(2)课时的安排
为获得15个学分,学生三年当中需要完成约270课时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认定,首先要以学时的条件为标准,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得在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时降低这一标准。学时的具体安排应根据学校课程方案、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方式等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可以统一安排,也可以年级、班级或研究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行“弹性学时管理”。
研究性学习平均每周约3学时,时间的安排一般采用“1+2”的形式,即一节课单独排,用于集体指导、选择课题、设计方案、信息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以及总结反思等活动;另两节课连排,用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实践、交流与展示。此外,还可以采用半天连排,或者一学期中某些周次分散安排、其他周次利用几天时间集中安排等方式。
学校教务部门要与相关处室或年级密切配合,根据各年级、班级、小组的课题研究进展需求,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课时进行灵活调整。
部分课题研究活动无法在学校教学时间里统一安排,对此,学校课程管理部门和课题组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并做好相关的管理、保障工作。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以学年为单位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总的教学时间不少于一周,约为36课时,高中三年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时总数不得少于三周。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
一般情况下,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每学年集中一周时间一次完成,或分两次在两个学段中完成。
3、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时间以高中三年为单位安排,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可以由学校、年级或班级统一安排,也可以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节假日时间里自主安排,但学生的自主安排必须得到学校和指导教师的认可、指导和管理。
(四)课程内容的确定
1、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