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通用版)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范文(三篇)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范文原油储运生产安全是指在原油采集、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安全的工作。
原油储运生产环节众多,安全风险也相对较高,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要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安全生产。
下面将从储油安全、运输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阐述原油储运生产安全的要点。
一、储油安全要点1. 储罐管理:原油储存主要依靠储罐进行,所以储罐的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要定期对储罐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要进行定期的储罐清洗和漏油检测,确保储罐内部清洁,并防止油罐泄漏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此外,还要注意储罐周围的安全措施,如建立防火墙、设置稳定装置等。
2. 环境监测:储油过程中,要进行环境监测,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
对室内环境要定期检测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员工工作环境的舒适和安全;对室外环境要检测大气中的气体浓度、风向、风速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排除。
3. 泄漏防护:原油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后果严重。
因此,在原油储罐、管道、设备等处应设置泄漏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发现并报警;同时,应采用防漏材料进行泄漏防护,如密封垫片、防漏涂料等。
此外,储罐周围应设置油池和应急油罐,以防止泄漏物影响周围环境。
4. 防火安全:在储油过程中,要严禁吸烟,避免火源引发火灾。
同时,储罐和管道应配备防火设施,如灭火器、灭火泡沫等,能够及时灭火和控制火势。
此外,还要进行定期的消防检查和演练,确保消防设施可靠有效。
5. 排污处理:原油储运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必须进行合理的处理。
首先,在污水处理方面,应建立废水收集系统,并进行初级和细化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其次,在废气处理方面,应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并采用合适的排放方式,如烟囱排放、尾气处理等。
二、运输安全要点1. 车辆管理:原油运输主要依靠车辆进行,所以车辆的管理十分重要。
要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对车辆进行严格的驾驶员考核和培训,提高驾驶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2024年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

2024年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____字)引言:成品油的储运是石油行业链的重要环节,安全生产是保障成品油储运过程中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成品油储运的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制定合适的生产安全要点对于保障成品油储运过程中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2024年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的要点。
一、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1. 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修责任;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建立设备检修记录;3. 加强设备巡检,及时排除隐患;4. 制定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考核;5. 落实设备的备件储备和更新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油罐的安全管理,避免泄漏事故1. 对油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漏油;2. 建立油罐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3. 加强油罐的防雷措施,降低雷击风险;4. 定期进行油罐防腐,确保油罐的防腐能力;5. 加强油罐周边的安全防范,设立隔离区域,避免人为破坏。
三、加强装卸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人员伤亡1. 制定装卸作业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考核;2. 落实装卸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穿戴安全帽、防护服等;3. 定期进行装卸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 加强装卸作业现场的安全巡检,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5. 配备专职人员对装卸作业进行监督,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四、加强火灾防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1. 建立消防设备完善的储油库,确保防火工作的有效性;2. 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做好相应的记录;3. 加强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加强油罐区域的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整改;5. 定期组织火灾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火灾的技能。
五、加强环境保护,避免环境污染1. 加强储运设施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2. 定期对油罐和管道进行清洗和维护,防止泄漏;3. 加强储运过程中的废水和废气处理,确保符合环保要求;4. 强化环保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5. 及时处理和报告环境事故,防止污染扩散。
原油罐储运安全要求标准

原油罐储运安全要求标准
概述
原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液体,因此在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安全要求标准,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原油罐储运安全要求标准的相关知识。
储罐的安全
储罐设计
储罐的设计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具有稳定的基础和支撑结构;
•有有效的防腐措施,防止内外腐蚀;
•具有足够的排放和泄漏防护措施;
•具有足够的通风和爆炸防护措施。
储罐监测
储罐应该设置监测设施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定期进行检测,防止储罐发生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储罐维护
储罐的维护应该定期进行,确保储罐功能正常,除尘等设施运行良好,以保证储罐在运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运输的安全
运输车辆的安全
原油运输车辆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车辆应该有完好的车身和罐体,确保不会发生漏油等危险情况;
•车辆应该配备设备,用于漫水、灭火和急救等;
•车辆应该购买必要的保险,以应对发生事故时的赔偿问题;
•车辆的司机应该具有足够的驾驶技能和常规的安全常识。
运输人员的安全
运输人员应该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以及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运输工作的安全。
总结
原油罐储运安全要求标准是为了确保人员和设备在原油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在储存和运输原油时,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标准,确保储罐和运输车辆的安全,同时运输人员也应该具备足够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原油、石油化工产品储存地点重点部位安全技术

原油、石油化工产品储存地点重点部位安全技术一、引言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是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其安全储存和运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
本文将重点介绍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储存地点的重点部位安全技术,从而提高安全性和减少潜在的风险。
二、储存地点重点部位安全技术1. 储罐安全技术储罐是储存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设施之一。
为了保证储罐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防火技术:安装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和消防设备,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火源。
•气体检测技术:安装气体检测仪器,监测储罐内部的气体浓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防雷技术:储罐周围安装避雷装置,减少雷击对储罐的危害。
2. 输送管道安全技术输送管道是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从储罐到加工厂或其他地点的主要通道。
为了确保输送过程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漏油检测技术:安装漏油检测系统,一旦发现管道漏油,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防腐蚀技术:对输送管道进行定期的防腐蚀处理,确保管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泄压技术:在输送管道上设置泄压装置,一旦压力超标,能够及时释放压力,防止管道爆破。
3. 储存设备安全技术除了储罐和输送管道外,储存设备也是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储存地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储存设备的安全使用,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定期检测技术:定期对储存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稳定性,避免潜在的危险。
•温度控制技术:采用温度控制系统,确保储存设备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发生高温引发的事故。
•压力监测技术:安装压力监测仪器,监测储存设备的压力变化,一旦超过安全范围能够及时预警。
三、总结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地点安全是保障能源供应和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可以提高储存地点的安全性,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本文介绍了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储存地点的重点部位安全技术,涵盖了储罐、输送管道和储存设备等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旨在帮助相关行业和企业加强储存地点的安全管理。
2024年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三篇)

2024年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1安全监督的重点部位1.1原油收发原油收发时,收、发岗位的人员对罐区、罐体、阀门等必须认真检查,并加强联系,和计量工作,否则、可能造成原油大量跑损、串油、管线憋压爆裂、以及火灾爆炸事故等。
1.2原油计量原油计量工作是炼油厂掌握原油数量变化的手段,对于减少或防止原油跑、冒、串、漏等事故是十分重要的。
计量器具本身对原油罐区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计量器具应符合防火防爆以及防静电的要求,必须准确灵敏。
1.3原油化验在加工某种原油之前,首先要通过原油评价,得知其各馏份的性质和收率,依此制定生产方案。
原油化验内容主要包括原油密度、轻质油组分、粘度、水分以及含硫(S)量等项目的分析,从而确定加工工艺。
如果在采样或者分析操作时失误,将导致静电放电,碰撞或摩擦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爆炸、冲塔以及人身伤亡等事故。
1.4原油处理原油处理一般包括脱水、加温、脱盐等。
如果操作失误,可能产生跑油(同时还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突沸、串塔、腐蚀设备等。
1.5原油罐清洗原油罐运行一段时间后,因罐内泥渣沉积太多,加热盘管腐蚀泄漏或罐内防腐装置损坏等必须进行清洗作业。
在清洗作业时,如不注意安全,违章作业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
2安全监督要点2.1原油收发2.1.1是否按操作规程进行原油收发。
2.1.2油罐及管线的脱水阀、放空阀是否关闭。
2.1.3油罐进油是否超过安全高度。
2.1.4收发原油的操作人员是否坚守岗位,并认真巡回检查。
2.1.5收发油作业完毕后,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检查、计量、核对和作好有关记录。
2.2原油计量2.2.1计量器具是否灵敏可靠,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2.2.2计量器具是否具备离心火防爆及防静电的有关条件。
2.2.3严禁携带引火物或穿带铁钉的鞋上油罐、油船、油罐车进行计量作业。
2.2.4晚间进行计量作业时,照明灯应采用防爆灯具。
2.2.5计量作业完成后,应按规定将计量孔盖严。
原油储备库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原油储备库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原油储备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原油储备库的安全生产、消防、环境保护、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
第三条原油储备库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四条原油储备库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五条原油储备库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第六条原油储备库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七条原油储备库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八条原油储备库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第九条原油储备库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职责。
第十条原油储备库应定期进行消防设施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第十一条原油储备库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消防器材的使用性能。
第十二条原油储备库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三条原油储备库应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
第四章环境保护管理第十四条原油储备库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管理。
第十五条原油储备库应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六条原油储备库应定期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第五章设备管理第十七条原油储备库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第十八条原油储备库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第十九条原油储备库应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第六章人员培训第二十条原油储备库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十一条原油储备库应加强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确保新员工熟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七章奖惩与责任追究第二十二条对在安全管理和生产操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三篇)

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1安全监督重点部位1.1油品收发成品油的接卸和分发是最容易发生火灾、跑、冒、混油等事故的作业部位。
有资料统计,成品油库各区的火灾发生率:罐区为6.94%、接卸区为27.78%、发油区为36.11%,这三个区占71%,所以油品收发是安全监督的重点部位。
1.2储藏保管不论是散装或整装油品,其储藏保管的油罐和桶装库都属要害部位,储藏保管的物质是易燃易爆类物品,很容易发生事故,而且事故的后果又最为严重。
因此,这个生产环节是安全监督的重点部位。
1.3油品计量由于计量人员失职或失误,经常给成品油储运造成灾害,如加大损耗、发生混油、引起着火爆炸等等。
通过多次安全检查,都发现油品计量作业有忽视安全,甚至违背安全原则的作法。
计量作业是储运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经常进行的工作,又是在爆炸危险区接触油品,其安全操作是很重要的,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
1.4油品化验化验室要使用明火加油和在不同状况下测取某些参数,要使用一些有毒的试剂,本身会引起火灾和中毒、灼伤等事故。
操作人员玩忽职守,会造成错收错发、混油和变质等重大事故。
储运生产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1.5油罐清洗油罐清洗是一件危险性很大的作业,建国以来曾发生过多次重大事故,甚至罐毁人亡。
因为油罐清洗是为了消除沉积的锈渣杂物,除去铁锈,以便换储油品、进行内部防腐,或对损坏的钢板及附件进行修理和补焊。
而罐内油气浓度经常处于爆炸范围之内,一面通风,一面还有残存在焊缝特别是搭接焊缝内的油品继续蒸发,若无可靠的监测手段,仅凭经验、凭感觉作出下道清洗工序的决定,或由于任务要求急,时间紧,违背了安全规则,不等油气浓度降到爆炸下限以下,就准许作业人员进罐打磨乱擦引起爆炸;或不等油气浓度降到卫生规定的标准以下,不戴防毒面具进罐清洗而引起中毒。
总之,在能够产生油品蒸气的环境下从事生产操作,稍有失误应就会发生意外后果。
如工具不当、电气设备的设置和使用不合乎要求、穿戴能产生静电的服装鞋帽、错误的操作、不合时宜地带入了火源等等,都会成为灾害的根源。
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

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是指石油企业在成品油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采取的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和要点。
下面将就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的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产过程安全1. 设备安全:确保成品油储罐、管道、泵站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状态正常,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2. 工艺安全: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做到操作标准化、规范化,防止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3. 防火安全:在成品油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火灾的发生,如设置防火墙、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定期进行消防设备检查等。
4. 通风安全:成品油储罐、管道等密闭空间要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做好通风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防止积气引发爆炸事故。
5. 废气处理:在成品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要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储存过程安全1. 储罐安全:成品油储罐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密封性和安全性,定期清理储罐内部的沉淀物,防止沉淀物引发火灾。
2. 防静电措施:成品油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静电引发火灾,如设置接地设备、使用静电带电设备等。
3. 管道安全:成品油运输管道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完好无损,防止管道破裂或泄露引发事故。
4. 灭火系统:成品油储存区域要配备完善的灭火设备和系统,如喷雾冷却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确保应急时能够及时灭火。
5. 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成品油储存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做好储罐仓库清点和盘存工作,防止成品油盗窃和擅自使用。
三、运输过程安全1. 车辆安全:运输车辆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车辆泄漏或发生爆炸事故。
2. 装卸作业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成品油的装卸作业,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防止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3. 紧急处理:在成品油运输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或事故,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如紧急关停泄露点、处理泄漏物等,防止事故扩大。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1. 确保原油存储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要保证原油储罐的结构稳固,防止泄漏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注意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导致事故的发生。
另外,还要加强设备的保温隔热工作,防止原油过热引发事故。
总之,要对原油存储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原油存储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强化原油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首先要完善运输路线规划,选择安全稳定的路段进行运输,避免经过人口密集区和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区域。
其次,要加强车辆的安全性能检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驾驶。
另外,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最后,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以应对紧急情况,确保原油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3. 加强原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首先要规范施工作业,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其次,要严格控制作业现场的秩序,遵循“红线”,设立安全警戒线,禁止非授权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另外,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防止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最后,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避免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4. 做好原油储存设施的防火防爆工作。
原油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这就要求在储存过程中要加强防火防爆工作。
首先要设立火源禁区,禁止在储存设施附近进行明火作业。
其次,要加强设备的防火措施,如采用防火涂料、设立自动灭火装置等。
另外,要加强设备的防爆措施,如在储存设施周围安装防爆门窗等。
最后,要设立专门的消防队伍,进行火灾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处理火灾事故,保障人员的安全。
5. 加强原油储运设施的保护治理工作。
原油是一种有毒化学品,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要加强原油储运设施的保护治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设施的维护保养,减少老化和损坏带来的环境风险。
其次,要加强设施的防渗漏工作,确保原油不会泄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石油原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石油原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石油原油是一种高度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其储存、运输和使用需要遵守严格的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以确保生产、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石油原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1.储存安全
石油原油应储存在专门设计的罐体、池塘或集装箱中,需要定期检查其密封性和防爆性能。
储存场地应具备防火、防爆、防漏、防污染的设施和措施,如消防器材、泄漏防护设备、排水网络等。
2.运输安全
石油原油的运输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和规范,如装载和卸载、运输工具的选择和维护、驾驶员的培训和监管等。
需要配备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安全装置,如液位计、车载防火器、危险品标志、泄漏检测器、定位器等。
同时,需要注意把石油原油与其他化学品隔离开来,以免发生危险反应。
3.使用安全
在使用石油原油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建议,如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避免抽烟和明火、防止静电累积等。
同时,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
确保其了解危险性和应对措施。
如果发生泄漏和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括通知应急部门、隔离污染区域、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等。
4.环境保护
石油原油的使用和泄漏都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等。
因此,需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石油原油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
需要确保流出的石油原油不会造成环境破坏,同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如果环境受到污染,应采取适当的修复和恢复措施。
总之,石油原油是一种危险易爆的化学品,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
只有采取相应的安全和环保措施,才能确保生产、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4篇)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原油储运生产安全是指在原油生产、储存、输送等环节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下是原油储运生产安全的要点:1.事前风险评估:在进行原油储存和输送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储存设施安全:原油的储存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施的结构稳固、材料耐腐蚀,并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防止设备老化和损坏引发事故。
3.火灾防控:原油是一种易燃物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应加强火灾防控措施。
包括设置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加强火源隔离措施,配备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并进行火灾应急演练。
4.泄漏防控:对于原油储运过程中的泄漏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包括设备泄漏探测系统、泄漏报警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定期巡检设备和管路,确保阀门和连接件的密封性,配备应急泄漏处置设备和人员。
5.安全培训和教育:针对储运生产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的认知和应急反应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程、安全知识、事故应急处置等。
6.现场管理和监控: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和监控系统,对储存、输送设施和操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确保现场安全制度的有效执行,提高事故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7.环境保护:原油储运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8.安全技术和设备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针对原油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不断引进更新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储运生产的安全性。
9.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安全责任人和应急小组的职责,制定事故应急组织和处置程序,以及预案的演练和检查。
10.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安全是首要任务,从而提高原油储运生产的安全性。
总之,原油储运生产安全是保障原油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的关键,需要从设施安全、火灾防控、泄漏防控、现场管理、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加强培训和预案制定等措施,确保储运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

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是指对成品油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成品油的安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的一些要点:1. 储存区域的选择和规划:选择储存区域时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工业区等人口密集地区,确保安全距离。
同时,要根据储存规模和种类选择合适的储罐和设备,合理规划储存区域内的道路和防火间距。
2. 储存设备的安全运行:储存设备包括储罐、泵站、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运行。
储罐和设备的容器、泄漏告警系统、防静电设施等的安装和维护也是必要的。
3. 储存环境的控制:成品油是易燃易爆品,储存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都需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4. 防火和防爆措施的落实:储存区域应设立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并进行宣传教育,设置消防器材和灭火系统。
对于易燃易爆区域,要设置防爆电器和防爆照明设备,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5. 人员管理和培训:储存场所和运输车辆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同时,要定期进行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储存区域和运输车辆要安装监测设备,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和火焰探测器等。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7. 运输过程的安全控制:成品油在运输过程中,要选择合格的运输工具和运输公司,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员的素质。
同时,要按照规定的运输路线和速度限制进行运输,严禁超载和超速行驶。
8. 应急预案和演练:储存区域和运输公司应制定成品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9. 监管和检查:政府部门要对储存和运输过程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成品油生产和运输的合规和安全。
对于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要进行严肃处理,并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单位进行整改。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重点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重点第一章1、安全: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下的状态。
2、危险: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事故: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当前还不能防止、或能防止但未有效控制而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序列。
3、隐患:隐患是潜藏的祸患。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隐患是指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的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或状态。
4、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
它是危险源控制的基础。
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危险源辨识的主要方法。
5、危险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是评价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危险程度的工作。
6、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的工作。
7、两类危险源理论: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为第一类危险源。
常见的:产生、供给能量的装备设备;是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时能的装置设备场所;能量载体;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危险物质;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以外释放的物质第二类危险源: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限制能量的控制措施可能失效,能量屏蔽可能被破坏而发生事故。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为第二类危险源。
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
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8、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一份进行安全检查和诊断的清单。
由一些有经验的、对工艺过程、检查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的人员,实现对检查对象共同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并编制成表。
原油储运企业最新操作规程

原油储运企业最新操作规程原油储运企业是负责将原油从生产地运输到加工厂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原油储运过程的安全可靠,减少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原油储运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一、生产准备环节:1. 安全检查:在储运前需要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泄漏、破损等安全隐患。
2. 设备准备:准备运输车辆、油罐、管道等设备,确保设备清洁、无异味。
3. 人员准备:严格按照安全工作流程培训员工,并核实人员证照是否合格。
二、装载环节:1. 安全检查:对装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如车辆的制动系统、液位计、安全阀等。
2. 油罐清洁:保证油罐内无杂质、无水分、无异味。
3. 注意防火:在装载过程中要保持周围环境清洁,禁止吸烟、明火等高温物品。
三、运输环节:1. 速度控制:根据路况、天气等情况控制车速,减少碰撞和侧翻的风险。
2. 路线选择:选择安全稳定的道路,避免经过易发生事故的区域,避免通过易爆燃区域。
3. 安全间距: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确保运输的安全性。
4. 监测油位:定期监测油位,确保油罐内原油的正常运输。
四、卸载环节:1. 安全检查:对卸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无泄漏、无破损。
2. 清洗消毒:卸载设备卸载完原油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避免污染。
3. 油罐清洁:卸下原油后,需要对油罐进行清洁,以备下次运输使用。
五、事故应急处理:1. 紧急停车:在出现事故风险时,立即停车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2. 报告上级: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包括影响范围、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案。
3. 安全疏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好自己的人员安全,并及时疏散周围人员,防止二次事故。
六、设备维护养护:1. 日常维护:进行定期设备维护,包括油车、油罐、输油管道等设备。
2. 设备检修: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立即进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安全培训:对储运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综上所述,原油储运企业的操作规程需要从生产准备、装载、运输、卸载、应急处理和设备维护等多个环节进行规范。
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安全技术.docx

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安全技术一、罐区安全技术要点(一)罐区设置工厂在相对较高位设置罐区时应注意:防火堤容积应大于最大储罐容量的100%;防火堤强度应在液体冲击时不垮塌;储罐地基强度应满足抗震要求。
在企业低洼位设置罐区时应注意:储罐地基强度应满足抗震要求;防火堤容积应大于最大储罐容量的50%;防火堤强度应在液体冲击时不垮掉;尽量在厂区(库区)相对地势较低的位置设置罐区,并不对企业及周围环境造成威胁;油罐区设计时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防火堤内表面应设计能防止液体冲击时不毁坏的坚实防护层(水泥、三合土);1×104m3以上的储罐应单独设防火堤。
(二)泡沫灭火设施设计应按规范要求采用固定、半固定液上泡沫灭火设施;大型浮顶油罐应首选设在浮船上的柔性或铰链式连接的固定、半固定泡沫灭火设施;对原油、重油储罐不建议采用固定、牛固定液下泡沫灭火设施;泡沫产生器的数量符合规范要求;泡沫供应竖管应按规范要求设置锈查清扫口;浮顶油罐内的中央排水叠管应不泄漏,最好使用挠性钢骨软管。
(三)浮船设计应保证单盘破裂或相邻浮舱进水不沉没、不卡住;应保证施工质量,船舱隔板要求满焊为防止大型浮顶油罐的浮船上方形成爆炸危险性场所,应采用二次密封设施;检尺口应有有色软金属密封垫;施工完毕应保证浮船整体的水平度,绝对不允许发生浮船倾斜和浮力不均匀。
(四)排水系统设计应保证含油污水排人含油污水系统;浮顶油罐内的中央排水管应不漏油并保持畅通;罐的排水叠管最好使用挠性钢骨软管;雨水出防火堤时应有可以远处确认开关状态的控制装置。
(五)罐区防雷、防静电、防震设计良好的防雷、防静电接地;接地极数量和接地极截面积符合规范;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储罐的基础设计、施工,符合当地防震等级要求;大型油罐进出口管线应用可挠性金属软管连接。
(六)储罐本体设计与施工外观无坑凹及应力集中区域;基础无塌陷、不发生不均匀下沉并满足抗震要求;储罐底板和圈板等本体焊接外观检查质量合格,探伤检查符合规范要求。
原油储运中的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1781 原油储运的发展从历来油田开采记录来看,油田尚未被开发时或开发较为早期的阶段中,地底油层原油的原生形态大多以外相为油、内相为水的分散体系存在。
而今,国家可开采油田的数量逐渐增多,油田外层的含油层已经基本被开采完毕。
而绝大多数内部油层的状态已经发展为外向为水、内向为油的分散体系而存在。
原油含水量过大这种现象对原油开采或原油储运过程来说,含水量过大的原油不仅会极大地加重原油搬运过程中搬运设备的物理负重,地底水层的含盐量也会加剧运输路程中储存设备、运输管道和原油容器的侵蚀腐化等化学现象。
2 原油储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2.1 温度对原油储运的影响大部分天然原油的自体属性都是几种元素结合下形成的混合型化和产物。
基于具有常规性摄氏度指标及常规气压标准状态下,以流动液体的形态储存。
从对于正常状态的液态原油分析可得出,流体状态下,该物质的闪点为-667℃到-33.22℃,密度(20℃)为0.78~0.97g/cm 2,自燃点为350℃,爆炸极限是1.19%~6.4%(体积分数)。
从上述的原油流态所具有的一级易燃物体特性看来,原油自身具有非常巨大的危险性和破坏能力。
当温度高于规定原油液体运输常规温度时,就会引发气体蒸发等气体侵蚀现象,不仅会对器材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也会降低容器内的原油储存量,减少原油运输过程应有的经济收益。
所以,在原油输运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和检查对输运设备及容器管道的恒温控制。
2.2 挥发性对原油储运的影响常温状态下的原油以流态液体的形式存在,液体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挥发属性。
在正常状态下的挥发速度及挥发体积基本是由输运液体的密度及内部物质成分所决定的。
当液体内的轻物质密度成分相对整体而言占有较大比重时,原油液体的挥发程度就变为最大;反之则最小。
可以依据原油的使用用途进行分类比较,针对原油挥发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汽油→煤油→柴油。
其中柴油的挥发性最小。
原油的气体挥发程度决定因素除液体自身成分密度外,也会随着温度的调整而递增递减。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原油储运生产安全是指对于原油生产、储存和运输环节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安全:原油储运生产设备包括储罐、输油管道、泵站、加热炉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首先,要确保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其次,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排查潜在的故障隐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设备的失效和事故的发生。
2. 环境安全:原油储运生产会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需要处理和处置才能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保证环境安全的关键是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例如安装排气装置和防漏装置,加强废水处理和废渣处置工作,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3. 人员安全:原油储运生产涉及到大量的人员操作和工作,保障人员的安全是关键。
首先,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其次,要制定和落实相关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另外,要做好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如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应急演练。
4. 火灾爆炸安全:由于原油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储运过程中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为了保证火灾爆炸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如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火灾防控培训和演练,以及对储罐、管道等易燃易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5. 技术安全:原油储运生产涉及到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保证技术安全是关键。
要加强对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的管理,完善技术保障措施,提高技术操作能力,确保技术参数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同时,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原油质量符合要求,防止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6. 应急管理:针对原油储运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事故,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措施是必要的。
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范文

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范文成品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产品,在储运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必须始终放在首要位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成品油储运生产的安全要点。
一、现场安全管理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成品油储运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安全培训:成品油储运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掌握和操作各种安全设备和工具。
3. 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成品油储运企业应定期检查和维修各种安全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4. 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成品油储运企业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加强对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油罐区域的安全防范1. 严格控制油罐区域的人员进出:成品油储运企业应限制油罐区域的人员进入,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合格考核的人员才能进入油罐区域,并佩戴相关的安全装备。
2. 加强油罐区域的巡视和监控:成品油储运企业应加强对油罐区域的巡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油罐区域的安全。
3. 定期检查和维修油罐:成品油储运企业应定期对油罐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泄漏和爆炸隐患。
4. 加强油罐区域的防火措施:成品油储运企业应加强油罐区域的防火措施,严禁在油罐附近吸烟和使用明火,确保油罐区域的安全。
三、车辆运输的安全防范1. 严格控制驾驶员的资质和健康状况:成品油储运企业应对驾驶员进行严格筛选和培训,确保驾驶员具备合格的资质和良好的健康状况。
2. 加强车辆的安全维护:成品油储运企业应定期检查和维修车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符合相关要求。
3. 加强对车辆装载的控制和管理:成品油储运企业应加强对车辆装载的控制和管理,确保车辆装载的成品油符合规定,防止超载和装载不当引发安全事故。
4. 严格执行运输路线和速度限制:成品油储运企业应严格执行运输路线和速度限制,确保高速行驶和超速行驶等违规行为得到控制。
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范本

成品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范本一、生产场所的安全管理1. 生产场所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必须设置明确的防火、防爆措施和安全通道,并配备消防器材和防爆设备。
2. 生产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3. 生产车间内严禁吸烟、明火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必要时应设置防火墙,确保火灾不蔓延。
4. 生产场所应配备适量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油气积聚导致爆炸危险。
5. 生产场所应设置合理的防火隔离带,避免不同危险等级的设备交叉布置,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二、储存设备和容器的安全管理1. 储存设备和容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一定的耐火、耐爆性能,定期进行检测、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 储存设备和容器的周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存在,必要时应设置围栏进行隔离。
3. 储存设备和容器的进出口应设置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防止设备被擅自操作。
4. 储存设备和容器的压力、温度等变化应定期监测和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5. 储存设备和容器应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并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计划,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1. 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成品油储运生产的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流程。
2. 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在作业中违反安全规定,严禁酒后作业或疲劳作业。
3. 作业人员应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4. 作业人员应进行定期的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避免潜在的工作风险。
5. 作业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擅自调整设备参数或改变工艺流程,确保生产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四、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1.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员和行动方案,确保危险状态下的紧急处置和人员疏散。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原油储运生产安全要点(通用版)
1安全监督的重点部位
1.1原油收发原油收发时,收、发岗位的人员对罐区、罐体、阀门等必须认真检查,并加强联系,和计量工作,否则、可能造成原油大量跑损、串油、管线憋压爆裂、以及火灾爆炸事故等。
1.2原油计量原油计量工作是炼油厂掌握原油数量变化的手段,对于减少或防止原油跑、冒、串、漏等事故是十分重要的。
计量器具本身对原油罐区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计量器具应符合防火防爆以及防静电的要求,必须准确灵敏。
1.3原油化验在加工某种原油之前,首先要通过原油评价,得知其各馏份的性质和收率,依此制定生产方案。
原油化验内容主要包括原油密度、轻质油组分、粘度、水分以及含硫(S)量等项目的分析,从而确定加工工艺。
如果在采样或者分析操作时失误,将导致静电放电,碰撞或摩擦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爆炸、冲塔以及人身
伤亡等事故。
1.4原油处理原油处理一般包括脱水、加温、脱盐等。
如果操作失误,可能产生跑油(同时还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突沸、串塔、腐蚀设备等。
1.5原油罐清洗原油罐运行一段时间后,因罐内泥渣沉积太多,加热盘管腐蚀泄漏或罐内防腐装置损坏等必须进行清洗作业。
在清洗作业时,如不注意安全,违章作业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
2安全监督要点
2.1原油收发
2.1.1是否按操作规程进行原油收发。
2.1.2油罐及管线的脱水阀、放空阀是否关闭。
2.1.3油罐进油是否超过安全高度。
2.1.4收发原油的操作人员是否坚守岗位,并认真巡回检查。
2.1.5收发油作业完毕后,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检查、计量、核对和作好有关记录。
2.2原油计量
2.2.1计量器具是否灵敏可靠,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2.2.2计量器具是否具备离心火防爆及防静电的有关条件。
2.2.3严禁携带引火物或穿带铁钉的鞋上油罐、油船、油罐车进行计量作业。
2.2.4晚间进行计量作业时,照明灯应采用防爆灯具。
2.2.5计量作业完成后,应按规定将计量孔盖严。
2.3原油化验
2.3.1采样器具应符合防火防爆及防静电的有关要求。
2.3.2采完样后采样孔的孔盖应盖严,禁止携带引火物和穿带铁钉的鞋接近采样孔。
2.3.3用于原油化验的仪器仪表应准确可靠,符合有关标准,化验时应远离火源。
2.4原油处理
2.4.1原油脱水时,岗位人员应坚守现场,认真检查。
2.4.2电脱盐的液面计应灵敏可靠,定期校验并作记录。
2.4.3给原油加热时,岗位人员不得脱岗。
2.4.4原油升温前必须先脱水,升温过程中定期脱水。
2.4.5原油升温,温度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2.5原油罐清洗
2.5.1被清洗的原油罐的所有进出管线和蒸汽线的阀门应关闭和挂上禁动标志,加上盲板。
2.5.2进罐清洗时应有安全作业票,有安全监护人。
2.5.3进罐清洗作业前对罐内空气进行取样分析,含氧量应超过20%。
2.5.4打开人孔和透光孔进行自然通风,并有强制通风设备(如风机等)。
2.5.5如罐内需进行动火作业时,应进行爆炸分析,清除可燃物。
2.5.6动火作业时,必须有动火票和安全监护人,制定动火安全措施。
2.5.7清罐时使用的工具应具备防爆性能,不得产生火花。
2.5.8从罐内清洗出来的硫化铁不得任意堆放,应按规定处理
好,以防自然着火。
2.5.9罐内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其电压应为12V。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