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锣集团引领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发展十五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肉制品企业的过去与未来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改革开放,成为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影响世界最深远的一次社会变革,它不仅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意识,更重要的是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得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新一代的富裕消费群体。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民族与社会消费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饮食结构由传统饮食文化习惯转向依重肉类、鸡蛋和奶制品的新的饮食习惯,从家庭烹饪逐步走向家庭外用餐,从食用普通品向优质品和品牌选择。
中国百姓餐桌上最为普遍的肉制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的需求逐渐多元化,而这一变化也决定了肉制品企业迅速实现由低层次竞争向高端发展,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提高,兼并、重组、并购、联合将成为行业的主流,龙头企业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正是在这个一个巨大的发展背景之下,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办肉联厂,抓住机遇,迅速实现了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在短短的十五年的企业发展中,“金锣”率先提出制定肉制品行业质量标准的倡议,积极推行肉类食品行业的国际化标准,并逐步建立起现代化肉品质量管理体制,成为中国肉类制品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一个中国肉制品行业发展速度最快、数度领中国肉类行业之先河的乡镇企业,书写着中国肉类企业发展史上最炫丽的一笔:
发展速度最快:自1994年成立,仅仅用15年时间完成了国内同类型企业几十年的积累,迅速进入中国肉制品企业前三强;
产业链条最长:从饲料研发、种猪培育、生态养殖、加工生产、冷链物流、终端销售,整个产业链涵盖了三农产业发展的全过程;
生产能力最大:生猪屠宰能力全国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泰森公司;
单品销量第一:中国自主研发的主打产品—“脆脆肠”创造了中国低温肉制品单一品种销量最大的纪录;
技术创新最多:公司以每天一项改革创新的速度,在迅速完成着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从低端竞争向中高端经营的转变;
经营层面最广:目前在整个产业链条上,“金锣”与几百万农民、近千万配套服务人员、上亿消费者直接发生联系,成为肉制品行业内从业人员最多、涉及面最广、完整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集群,由此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国肉制品行业,经历了从引进、提高到自主创新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肉价的起起落落,其间的风风雨雨,当一切又都渐趋平缓的时候,透过这些企业
家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信心与执著,以及他们所背负的那种深厚的社会责任。
第一次变革:引进——火腿肠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周连奎的办公室里,我们展开了对中国肉制品行业的这次回顾:“这是中国肉类工业的一次变革,也金锣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革命,我们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上马火腿肠项目的先河,对我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全新的责任”。
周连奎董事在回顾94年企业发展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其眉宇间的坚毅让我们多少感受到了当年做出这一转型的艰难,以及带领中国肉制品企业由此而走上现代化发展的果敢。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全国各地陆续放开肉类市场,平价定量供应逐步取消,肉类食品加工行业逐渐复苏。
虽然肉食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环境却存在很大的变数,加之经营观念滞后,一大批肉食加工企业在此次体制革新中落败。
在大批肉食加工企业相继倒闭的同时,临沂新程金锣却凭借着敏锐的观察与市场判断力,在起伏不定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时任当地肉联厂厂长的周连奎,多年来一直从事生猪收购及屠宰生意,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深谙生猪及肉食行业市场经营发展之道。
凭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对行业市场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他意识到肉类食品的潜在消费能力,以及肉食行业的发展潜能。
藉此相继收购并盘活山东临沂半程镇及河南商丘两个肉联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金锣集团,开始以企业化形式,正式角逐中国生猪屠宰及肉食加工制造行业。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金锣集团成立之时,适逢肉类食品行业市场疲软,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大面积亏损,多数企业宣告破产,金锣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压力面前,金锣公司没有被困难压倒,相反走出了中国肉制品行业快速发展的第一步,适应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进军火腿肠市场。
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他惊喜地发现,相对于传统肉食品,火腿肠这种新生食品更受消费者欢迎,意识到火腿肠在肉食消费市场上的巨大消费能力。
在统一骨干思想并进一步考察肉食消费市场之后,金锣以非凡的魄力,从日本引进6条世界先进水平的肉制品生产线生产火腿肠,从此迈出了由传统肉食品向塑封包装食品发展的第一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这番作为,不仅使金锣在涤荡的行业危机中从容胜出,也为金锣的规模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时国内火腿肠行业刚刚兴起,企业上项目是慎之又慎,一次性上马6条生产线在行业内来讲将是一条爆炸性新闻,对金锣来讲更象是一场赌博。
但随后的事实证明,企业家是有战略眼光的。
6条肉制品生产线落户山东临沂半程镇,当年临沂生猪市场特别旺盛,生猪宰杀后,鲜肉立即进入熟制品车间加工生产成火腿肠,既保证了肉质新鲜,又节省了运输、冷冻和包装等费用,使得金锣火腿肠在质量及成本上获得明显优势,“比一比、尝一尝,金锣火腿肠”凭借品牌与品质,销售市场一路看好。
但市场竞争是无情的,企业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
由于当时国内竞争水平较低,行业进入门槛低,所以很快很多小厂开始模仿金锣的产品来扰乱市场。
产品同质化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公司高薪聘请技术专家,建立研发部门,不断增加食品种类,提高食品质量,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需求。
一番改革之后,金锣火腿肠很快成为集团的主导产品,并在火腿肠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
就在此时,“春都事件”却给了整个行业上了一堂深刻的教学课。
随着国内生产火腿肠的厂家越来越多,火腿肠市场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一些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不断降低火腿肠中肉类的含量,致使火腿肠质量迅速下降、市场占有率大幅下滑,以致于老百姓戏称火腿肠为“面棍”。
在巨大的行业危机面前,金锣做为行业的龙头企业,率先提出“重新定义火腿肠”的行业发展理念,以山东企业特有的实诚与对行业负责的角度出发,不惜压缩企业利润空间,提高火腿肠中肉的含量,依靠它强大的销售网络体系,将火腿肠的品质向大众深入宣传,最终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靠品质终于遏制了行业下滑的趋势,失去的消费者重新回来了,“金锣”品牌也因此而深入人心。
火腿肠市场站稳后,金锣进行了一番规划。
首先在肉制品研发上下功夫,通过技术革新,先后研发出鸡肉肠、鱼肉肠等多品类火腿肠,以及麻辣肠、加钙肠等不同品类的火腿肠,并围绕火腿肠,发展其他塑封肉制品,满足多方位的市场需求;其次,在既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维护新的经销商,依靠高品质产品,同时征服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为金锣的销售铺就坚实的道路;第三,在产品研发和渠道拓展的同时,金锣开始重视品牌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金锣”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金锣火腿肠,成为消费者最可信赖的火腿肠品牌之一。
如今,公司生产的“金锣”牌高温火腿肠和低温肉制品产品已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中国名牌产品”,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推荐为“消费者信得过好产品”。
金锣凭借品质战胜了中国肉制品行业最大的一次行业危机,为中国肉制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一举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及肉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第二次变革:提高——冷鲜肉的“金锣制造”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开发冷鲜肉的目的也正在此,这在中国肉业发展史上,是一次飞跃,对金锣而言,是我们
的第二次革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产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热鲜肉、冷冻肉,渐渐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出于自身健康的关心,对肉类制品提出更高的要求。
1997年,公司领导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发现那里的人们很少食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冷冻肉,而主要食用的是一种被称为“冷鲜肉”的新鲜肉品。
与传统热鲜肉相比,冷鲜肉经过严格检测和技术处理,并在后续加工、流通、销售过程中保持0—4℃范围,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品质上的不足和缺陷,其营养价值和生产技术含量远远高于冷冻肉。
这对周连奎产生的震动很大,他意识到这是个前景无限广阔的新产业,回国后,通过深入的市场考察和调研,果断地购置了生产冷鲜肉的设备,国内首家引进了冷鲜肉工艺技术,引领着中国肉制品行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冷鲜肉市场。
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冷鲜肉,在其消费的生鲜肉中,冷鲜肉已占到90%左右。
但是当时(1998年)在中国推广冷鲜肉,却面临着两大难题:首先是冷鲜肉的概念推广,如何让消费者转变对热鲜肉的传统认识,认可并接受冷鲜肉,是金锣冷鲜肉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锣利用专卖店、终端经销商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耐心细致地向消费者介绍冷鲜肉的知识,同时辅以广告传播,从安全系数、营养吸收、鲜肉味道等方面,向消费者传达冷鲜肉概念,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金锣冷鲜肉迅速打开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其次,冷鲜肉加工制造,对生产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既有设备的基础上,金锣又投资1.2亿元,新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冷鲜肉车间,并重金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使金锣冷鲜肉的品质更上一个台阶。
“冷鲜肉又称“冷却肉”,是最好的鲜肉。
健康活猪在屠宰加工后,马上进入冷却间冷却,最后肉温被保持在-2℃~5℃之间。
在这以温度范围之内,细菌不再繁殖,同时,因为没有冻结,细胞内的汁液不会流失。
再经过24小时到48小时的冷却,使肉有一个成熟过程。
成熟的肉柔软多汁、滋味鲜美、气味芳香、容易咀嚼,便于消化吸收”。
每次谈到冷鲜肉的时候,我们从周董事长的言谈间都可以感受到他的那一份自豪。
“冷鲜肉从社会效益上讲,是有效控制疫情的最佳手段;从经济效益上讲,可以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并且它可以极大地减轻家庭主妇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用这些时间去学习、娱乐、健身、交友,对于提高个人的各方面素质和品味,对于提高人生质量和人生价值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发展冷鲜肉,有两大必要:首先对于中国肉制品行业来讲,中国传统的肉品消费习惯,大多依靠长途贩活猪来解决“鲜肉”问题,但活猪在运输过程中,任何车辆都没有办法保障沿途传播疫情的有效防控,一头猪如果从湖南运到香
港,就极有可能将疫情在运输过程中沿途散播,这对于肉制品行业来讲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也是一个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
如今全面发展冷鲜肉,从根本上消除了这种盲点,对中国肉制品的发展可以讲是一次质的提升。
其次对消费者而言,可以节约时间,收获营养与健康。
金锣冷鲜肉的生产几乎是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的,它在生产车间通过无菌和低温控制,有效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每克肉的表面大约仅有100-1000个微生物(市场上的一级鲜肉国家规定的合格的微生物量是3万个/cm2),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值。
到达市场后由于是在恒温的条件下,仍保持极低的微生物量,冷链储运、冷链配送,只要在零度以内,绝对安全。
冷鲜肉因其营养丰富、肉质柔软、好熟易烂、口感细腻、味道鲜美等优点,很容易烹调出菜肴的色、香、味,因此在一天劳累下班后,不须花费太多时间就可以烹制一桌美味佳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事。
金锣集团为了创造这样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在产品质量上下足了功夫。
在冷鲜肉生产加工环节,金锣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对收购的生猪,首先送由公司专业的检疫员进行屠宰前、屠宰中、屠宰后三轮检疫,包括生猪品质检验、各种病症病理检疫、肠胃功能病变分析、各项器官机能检测、胴体放血程度检验等一系列安全检验检;经过严格检疫的保鲜肉,在运输、销售过程中,环境温度始终保持在-2℃到4℃之间,从根本上保证了肉的品质,避免了营养的流失,冷鲜肉这一安全放心肉品,逐渐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成功从来都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恰逢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各地物价持续上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城市,上海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为了平抑物价,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维护市场稳定,上海市政府与金锣集团共同组织了一次“金锣冷鲜肉”进上海活动。
当时冷鲜肉在国内的推广刚刚开始,消费者对冷鲜肉的认知度还比较低,此次活动为金锣创造了一个十分优异的推广平台。
在这次活动中,金锣接受了上海方面最严格最专业的检测和审查,顺利通过了各卫生检疫部门的肉品检测。
上海市政府也给予了金锣冷鲜肉特殊的待遇,在全市所有的小区菜市场中全部开设有金锣冷鲜肉专卖店,一夜之间,金锣品牌遍地开花,既满足了市场供应,又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同时帮助政府平抑了物价,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通过这次活动,金锣将冷鲜肉的概念在上海做了一次全面的推广,使金锣冷鲜肉品质深入人心。
上海的推广活动取得巨大成功后,金锣开始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推出冷鲜肉系列产品,金锣冷鲜肉获得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同时,国内的其他肉类食品加工制造企业也纷纷进军冷鲜肉,一齐做大市场。
金锣始终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的发展原则,不断提高冷鲜肉品质,不断进行新品研发,通过多
年的努力,目前冷鲜肉已成为普通市民家中的常用肉制品,整个行业也随着企业的不断推动而提前进入到了一个健康肉制品时代,金锣冷鲜肉深受消费者好评,并连年被评为“全国安全放心肉”。
第三次变革:创新——食品安全打造“金锣标准”
“从饲养到餐桌,金锣在构建一个全生态产业链条,实现食品安全从终端向源头追溯”。
2008年末的“三胺”事件,给中国食品行业造成的创伤及国际影响至今仍没有完全消除,中国食品如何在国际市场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呢?中国食品及肉制品企业亟须第三次大的提升。
作为中国肉制品行业屠宰量最大的企业,金锣再次站在了行业发展的最前列,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发展优势,从过程控制向源头控制转变。
2008年6月17日,国内肉制品企业第一家规模化养殖场---临沂新程金锣牧业有限公司(原养殖部)成立,向肉品生产的上游—生猪养殖专业延伸,通过建立种猪场、饲料厂、成立生猪合作社等子项目培育肉猪生产基地,由公司父母代种猪场向生产基地的成员提供三元杂交商品仔猪;饲料厂向成员提供饲料,基地饲养户进行商品猪的饲养管理;公司为成员提供“五统一”服务,即统一种猪、统一饲料、统一药品疫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商品猪。
并且为了保证肉品质量安全,金锣组建了40人的检验检疫部,确保从生猪收购到屠宰加工,以及后续运输销售的质量安全。
做为金锣集团重要的战略转型,公司拟将投资20亿元在基地建设方面,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启动,先期已投资5亿元用于沂水县姚店子镇良种猪繁育场、许家湖镇良种猪繁育场、四十里镇良种猪繁育场的建设。
金锣集团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按照“建一处龙头,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大力发展以生猪养殖为重点的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经营。
过去的经营模式是,通过签订收购合同和委托经营的方式,引导各地建立生猪生产基地,促进当地生猪业的规模化发展。
公司在全国建立了12处区域化生猪生产基地。
2008年,集团收购生猪1200万头,肉鸡2亿只,日产鲜肉及肉制品近6000吨,带动发展了十多个省市、300多个县区的15万个养殖专业户和一大批专业村、养殖场,养殖户年综合获利12亿元以上。
新的发展阶段,公司着力在打造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的“金锣标准”,积极探索企业建设自控基地的路子。
在总部所在地半程镇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良种猪繁育场,对周边县区农民实行统一仔猪供应、饲料供应、防病防疫、技术培训、生猪回收的“一条龙”服务,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集团公司继续加大基地建设力度,新建规模10万头的曾祖代至父母代的种猪场,以及饲料加工配套工程,带动形成年出栏200万头的养猪基地。
后记:新世纪的畅想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金锣的迅猛崛起以及不断发展壮大,源于其对产品质量与品牌信誉的忠实守护、对行业规范与行业标准的坚定执行。
自1994年成立,过去的十五年,是金锣人奋力开拓的十五年,是金锣产品由弱渐强、引领行业发展的十五年。
十五年里,金锣从一家作坊式工厂起步,通过资产重组、优化管理和科技创新,力克企业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建立起中国驰名的金锣品牌,创造了中国肉类食品行业的奇迹。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人们对食品行业的关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肉类食品行业标准势在必行。
为规范行业标准,提高消费者肉食消费安全系数,金锣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建立肉类食品国际标准的口号,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对肉类食品安全的重视,得到行业企业的积极响应。
金锣由一个坚定的行业规范执行者,发展成一个积极的行业标准倡导者,这一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金锣的行业影响力和感召力,更指明了金锣未来发展过程中肩负的行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