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个人介绍及散文评价和赏析

合集下载

林清玄作品风格特点

林清玄作品风格特点

林清玄作品风格特点简介林清玄(1933年-2003年),字君白,号柏黄。

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艺术评论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散文的领军人物”。

林清玄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淡雅的风格闻名,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重点探讨林清玄作品的风格特点。

1. 淡雅清新的语言风格林清玄作品的语言风格以淡雅清新为主,不拘一格,不夸张,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他熟练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使读者能够轻松进入作品的世界,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思考。

他的文字纯净,没有繁杂的修饰,却能表达出深邃的含义,这是林清玄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

2. 睿智哲理的思想内涵林清玄的作品常常涵盖睿智哲理的思想内涵,在平凡的事物中展示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琢磨。

他追求思想的深度和内涵,通过作品表达出对人生、爱情、友谊、自然等话题的独特见解。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问。

3. 对自然的深情表达林清玄热爱自然,他的作品常常能够从细微的自然观察中发现潜在的美和哲理。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花草树木,展示出对自然的深情表达。

读者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常常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也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4. 唯美情感的流露林清玄的作品常常流露出一种唯美的情感,他对人生中的温暖、感动和心灵的触动有着敏感的洞察力。

他通过作品表达对人性的信任和对美好的向往,通过文学的力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他的文字带有一种温暖和安慰,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5. 清新朴素的艺术风格林清玄的作品的艺术风格清新朴素,不追求浮华和炫技。

他的文字和形象表达通俗易懂,不刻意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加之于文字中。

他善于用简单的文字和故事,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给予读者以真实而深刻的体验。

结论林清玄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总结为淡雅清新的语言风格、睿智哲理的思想内涵、对自然的深情表达、唯美情感的流露以及清新朴素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以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观察展现出对生命和人性的独特见解。

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散文一、林清玄及其散文的简介林清玄(1902年-1991年),原名林鍾信,字清玄,号觉斋,福建福州人。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文化评论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被认为是“中国散文小品第一人”。

林清玄的散文以朴实、自然、真挚的写作风格闻名,赞美了生活的美丽,展示了人生的哲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林清玄的散文作品包括《觉斋随笔》、《红尘故事集》、《细说诸经》等,充满智慧和哲理,引人深思。

他的随笔散文以描写自然景物、讲述人物故事、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要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二、林清玄散文的特点1.感人至深:林清玄的散文作品能够深入读者内心,让人产生共鸣。

他真实地展现了人生百态,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真实。

2.平实朴素:林清玄的散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以朴实的笔触表达真诚的情感。

他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平凡而美丽的世界。

3.写实主义:林清玄的散文描写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

他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将读者带入鲜活的人情世态之中。

4.生活哲学:林清玄散文中融入了丰富的生活哲学思考。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他在散文中传递出了关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三、林清玄散文的经典作品1. 《觉斋随笔》《觉斋随笔》是林清玄的代表作之一,记录了他的生活琐事、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

这本随笔集以平实的笔触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真理,给予读者启示和指导。

2. 《红尘故事集》《红尘故事集》是林清玄用平实而真挚的笔触,讲述了许多生活中的小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富有情感,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人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3. 《细说诸经》《细说诸经》是林清玄对佛教经典进行解读和评论的作品。

他通过对佛教哲理的思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出深邃的智慧和人生的真谛。

四、林清玄散文的影响林清玄以其深入人心的散文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他的散文作品被广泛传播,深受读者的喜爱和称赞。

许多人在阅读他的作品后,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林清玄最美十篇散文

林清玄最美十篇散文

林清玄最美十篇散文引言林清玄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深情、唯美、清新的文笔著称。

本文将介绍林清玄最美的十篇散文,通过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才能。

一、《那一年那一天》1.1 描述细腻这篇散文通过对一个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一年那一天的风景和情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1.2 深情回忆作者用朴素而感人的语言,回忆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和事物。

他通过细致的描绘,唤起读者对曾经的回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1.3 深意悠长这篇散文不仅仅是一篇描写过去的文章,更蕴含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文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二、《寻梦》2.1 清新唯美《寻梦》是林清玄笔下一篇极具唯美色彩的散文。

他用纤细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青年男子寻找梦想的旅程,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2.2 对梦想的追寻这篇散文饱含着对梦想的追寻和对自我价值的探索。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寻梦过程的叙述,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

2.3 对生活的热爱林清玄在文章中不仅展现了寻梦的艰辛,更强调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他用独特的语言和精彩的比喻,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冀。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3.1 对人性的洞察这篇散文通过对农村学校校长杨老师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和对平凡人物的赞美。

在文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正直、善良的人性的赞美和对人间真善美的追求。

3.2 正能量的传递林清玄在文章中通过对杨老师的事迹的描述,传递出了正能量和信念的力量。

他通过温暖的文字,呼唤人们对善良和真善美的关注和珍视。

3.3 爱的力量这篇散文深情地展现了爱的力量和帮助他人的价值。

作者通过对杨老师的赞美和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爱的渴望和对人类关爱的呼唤。

四、《岁月神偷》4.1 对时光的感慨《岁月神偷》是一篇以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为主题的散文。

林清玄散文鉴赏

林清玄散文鉴赏

林清玄散文鉴赏林清玄散文鉴赏第一章:林清玄简介1.1 个人背景1.2 文学成就1.3 作品特点第二章:林清玄散文风格分析2.1 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2.2 内容丰富多样的题材选择2.3 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第三章:林清玄散文作品解析3.1 《行走的身影》3.1.1 内容概述3.1.2 文学特点3.1.3 个人感悟3.2 《岁月的预言》3.2.1 内容概述3.2.2 文学特点3.2.3 个人感悟3.3 《颦笑逆流成河》3.3.1 内容概述3.3.2 文学特点3.3.3 个人感悟第四章:林清玄散文的影响与意义4.1 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4.2 情感共鸣与心灵寄托4.3 精神追求与人生探索附件:1、林清玄照片2、林清玄散文选集封面3、林清玄的相关文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者对其作品在创作完成后所享有的权益,包括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等。

2、文学特点:指作品中独特的创作风格、文体特点等方面的特征。

3、作品解析:对作品的内容以及文学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著作权法:指保护作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享有的权益、保护作品本身的法律法规。

- 《行走的身影》: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描绘城市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 《岁月的预言》: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对时间的思索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颦笑逆流成河》: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对时间的反思,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白白流淌海桑赏析

白白流淌海桑赏析

白白流淌海桑赏析摘要:一、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1.介绍《白白流淌的海桑》作品背景2.作者林清玄简介二、作品主题及风格特点1.作品主题2.作品风格特点三、作品赏析1.结构布局2.语言表达3.思想内容4.艺术特色四、作品影响及意义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对社会思想的作用正文:《白白流淌的海桑》是我国著名作家林清玄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海桑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白白流淌的海桑》是林清玄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一种富有诗意的手法描绘了海桑树的形象。

林清玄,原名林金生,台湾著名作家,作品以散文为主,文风独特,思想深邃,被誉为“台湾散文的代表人物”。

二、作品主题及风格特点1.作品主题:通过对海桑树的描绘,表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生活的美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作品风格特点: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融合了诗、画、禅等多种艺术手法。

三、作品赏析1.结构布局:文章以海桑树为主线,通过对海桑树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内在精神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生活的美好。

2.语言表达:林清玄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使得文章语言优美,极富诗意。

3.思想内容:文章通过对海桑树的赞美,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艺术特色:林清玄将诗、画、禅等多种艺术手法融入文章中,使得文章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四、作品影响及意义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白白流淌的海桑》作为林清玄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散文这一文学体裁,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

2.对社会思想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海桑树的赞美,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林清玄散文摘抄加赏析

林清玄散文摘抄加赏析

林清玄散文摘抄加赏析导读:林清玄,1953年出生,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林清玄的散文摘抄加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散文:关于品读林清玄的散文

散文:关于品读林清玄的散文

一直以为,林清玄有一双特别的眼睛,因为他能看到的东西,永远是美丽的。

一如他的文字,一如他的心态。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品读林清玄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品读林清玄的散文(一)起初,林清玄只是一个名字。

知道是个中国台湾人,曾经入山修行,曾经做过报人,华语圈内知名的散文作家,著书多多且畅销。

偶尔,也会在《读者》类的刊物上读到一文半纸的,并没有太留意。

后来,林清玄变成了一个形象。

记得那是去年初春,因身体小恙,在医院挂吊针。

因无聊,便打开电视,刚好撞上北京台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春妮与于丹、林清玄两位嘉宾的三人谈。

谈得很杂,东拉西扯的。

第一次见到林清玄的形象:长相平常,很中国台湾那种;白色的棉布长衫,很返璞归真那种;说话轻轻的,慢条斯理,永远不着急、不抢话,很内敛那种。

在那个节目中,两位嘉宾反差很大:于丹还是一贯特色,不论话题转到哪里,都会眉飞色舞,舌下生花,抑扬顿挫,如同演奏一曲话语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而林清玄,第一时间会有思索,不紧不慢地表述,没有任何所谓语言火花,好似一曲舒缓的克莱德曼。

那一天,我记住了林清玄。

几天之后去书店的时候,找了几本林清玄的近作,一直闲读至今,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

再后来,林清玄成了一种感觉。

周末了,假期了,出差了,经常会有本林清玄。

如果还有一杯清茶,那就悠哉悠哉了。

说到喝茶,林清玄当然是位茶人了。

而所谓茶人,我以为,除了具有相当的茶文化底蕴外,更应对茶、对品茶有特殊的感觉,那是一种心智,一种灵动,一种感悟,总之一句话,那是“功夫在茶外”的事情了。

要感受林清玄对茶的感受,打开他的《平常茶非常道》、《茶味禅心》、《茶言观色》,随便一篇,便可嗅到几许清香。

后来才知道,林清玄的“茶禅系列”,是他步入“知天命”后的创作,与他三、四十岁时的“身心安顿”系列、“菩提系列”相比,文字之隽永还在,更多了些淡定,回味愈加醇厚了。

林清玄品茶,贵在用心、用情。

如他所说,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的人茶叶和茶具都很细近,然而善泡茶者泡出来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林清玄的人物评价

林清玄的人物评价

林清玄的人物评价林清玄的人物评价林清玄(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林清玄的人物评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林清玄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

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

林清玄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

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禅理散文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在当代文坛散放出熠熠光辉,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

文章对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内容特色展开深入的剖析,揭示其禅理散文创作的精神家园。

在台湾作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

据报道,台湾对三十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分别是林清玄和琦君。

生平简介一、作家林清玄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人,他出生于一个祖辈务农的家庭当中,父母也都是普通的农民,由于家庭条件一般,林清玄小时候的生活过得非常贫困,并且他并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在他的家中有十几个兄弟姐妹,林清玄排在第十二位,是非常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孩子。

因此,他的童年生活过得可以说是一言难尽。

林清玄散文特色赏析

林清玄散文特色赏析

林清玄散文特色赏析导语: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

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

他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

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一、由此及彼,声东击西林清玄的散文,一般从比较细小的事物切入,娓娓而谈,体贴人生,关注人事;用细微的禅理智慧,唤醒每个人内心的觉悟。

他非常善于运用隐喻性符号,大多选择具体的人、事、物,“构成一种隐喻情境”,引发主体通过想象和情感体验,巧妙地将言外之意传达出来,水到渠成而又妙不可言。

比如在《可以预约的雪》中,可以预约的不是雪,而是如雪一样的菅芒花,然而文章真正谈的又不是菅芒花,而是现实人生。

冬天的雪可以预约,秋天的菅芒花可以预约,然而人生却是无法预约的。

两年间的物是人非,朋友和自己的人生遭遇,无不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常与变”,正是这些偶然的因素,导致我们的人生难以预约。

我们习惯于生活的安逸不变,向往着生命的“常”;但生命的“变”却无时不在地侵扰着我们,生活并不按人的意愿前进,人就陷入了困局,这几乎就是人的宿命。

为了摆脱这种宿命,林清玄强调:对“常”,要有祝福之念;对“变”,要有宽容之心,不悔不忧,无怨无尤。

这样一来,由花及人,人与花交相辉映;可预约与不可预约,对应着人生中的“常和变”;未来预约的理想,对应着现实里的遭遇;前文的伤感,对应着后文释然之后的乐观。

整个文章逻辑清晰,针脚绵密。

完成了林清玄式文章的出其不意,指东打西。

此类文章常常曲径通幽,匠心独运,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原文]可以预约的雪文林清玄(1)东部的朋友来约我到阳明山往金山的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说是在他生命的印象中,春天东部山谷的野百合与秋季阳金公路的菅芒花,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随风吹笛》林清玄赏析

《随风吹笛》林清玄赏析

本文从微雨、凉风中听笛的悬疑写起,于 寻常的见闻中点染上诡谲的色彩,让人猜想。接 着去探寻那能够穿透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 间扩散”的笛声。行文便合上了平中见奇的步调 。当天风海雨似的“一片乐海”不期而至时,作者 已借自然的平常之物再造足以“震撼“人心的奇妙 之境。怀着爱、追求与对人生的悲悯情怀,作者 开始了奇崛பைடு நூலகம்思考:重要的是,人要感动于自然 ,自然既然没有结局,那么涵盖生活、艺术的诸 方面,其真与美的追求何尝有止歇。 作者如此布局谋篇,来装填他的感动与浪漫 情怀。于冲淡中一展倾听自然、拥抱自然的无限 美好,也预留了思想的空间。平中见奇
随风吹笛
林清玄
作者简介
林清玄,1953年出生,17岁 发表作品,32岁遇见佛法, 高规格入山修行,深入经藏。 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 “身心安顿系列”被誉为"当 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林清玄作品特点
• 林清玄的文字。清新淡雅,如初春刚抽芽的 植物般鲜润。林语堂先生说,论文字,最要 知味。林清玄文字里透出的“味”,是淡淡的 茶,是温润的玉,是超凡脱俗的禅。 这种 味,是一种本味。是自然理趣,不加丝毫修 饰的纯净。一切都那么纯净,不疾不徐,不 温不火,娓娓道来。看似无心之说,却又蕴 意无穷,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温暖,虽不张扬 直接,但在内心深处迸发一种坚韧的力量。 我们需要这种直指心灵的文字。
随风吹笛作品赏析
• 林清玄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片断,看 似无奇,经他巧妙地构思,每每能燃烧出激情, 蕴含哲理却让人感觉不出说教的意味。《随风吹 笛》是其散文中颇有代表意味的一篇,叙写了他 见闻竹林因风雨而成交响的故事。在作者笔下, 一次生活的偶遇,是一声心灵的沐浴,一种审美 的体验。作者的思悟深刻,他鼓舞人们走向自然 、倾听自然、亲近自然以沐浴心灵。在他看来, 艺术家是愿意取法自然,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 ,艺术却有其达不到的境界。因为活的时刻都在 变化的自然没有结局,一如“随风吹笛”的境遇不 可重复。

林清玄的散文及赏析

林清玄的散文及赏析

林清玄的散文及赏析前言林清玄,一位文笔简洁而意境独特的作家。

他的散文写作风格深得读者青睐,作品自然优美,触动人心。

本文将就林清玄的散文及其风格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林清玄的简介林清玄,笔名千古山人,出生于台湾,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广泛知名的作家,散文、诗歌、小说的创作均有出色之处。

他的散文以文字即画面的特点为主,自然简练,词语优美,意境深刻,读起来感觉很深情,让人惊叹。

林清玄获得了众多文学奖项,包括台湾金鼎奖、台湾文学金星奖等,他的作品也被广泛地译成世界语言并在国际上热销。

林清玄的散文林清玄的散文以自由神采为主,文笔秀丽,以独特的视角触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写出许多新颖的观察与阐述。

他的散文题材多样,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自然、人生等。

下面选取几篇代表性的作品来探讨。

《雨巷》“雨巷”是林清玄的代表作之一,这篇短文抓住了读者视线,传达了一种哀伤的情绪,带出了城市与人们的温情,读起来像一首优美的情诗。

特别是“雨巷”的写作风格,这种极简而温暖的文字风格,巧妙地将繁华与静谧结合起来,在狭小而又清幽的空间里,展现了一种情感的升华。

《梧桐树》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老家以及故乡村中的梧桐树的情感表达,那个梧桐树是作者成长中的精神图腾。

林清玄的这种叙事手法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让人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和自然的深情厚爱。

文章的结尾如同自然而然,又是一种萦绕在心的美好,非常感人。

《一缕阳光》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牵动人心的故事。

文章以一缕阳光为开头,用极简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平凡的老人、他的儿子、和一位意外遇见的客人。

作者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心态,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描绘出一种深刻的思考敬畏自然的哲学意蕴。

文章引人深思,强烈地唤起了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林清玄的风格特点1.简洁而自然的文风林清玄的文字不喧闹但饱满,他的句子短小却意味深长。

在非常简练的语言下,表达了非常与众不同的观点。

他笔下的一切都是殊途同归的,都是简约而又自然。

林清玄作文素材

林清玄作文素材

2
生平经历
生平经历
起源
他曾两次报考大学落 榜,直到第三次才考
上台湾大学
1970年,他大学毕业, 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
加入了"创世纪诗社"
1980年,他创办了 《时报杂志》,并担
任总编辑
发展
林清玄出生于台湾高雄 的一个贫穷家庭,从小 便对文字产生了浓厚兴

大学期间,他开始在报 章杂志上发表文章,并 参与了《时报杂志》的
x
x
x
x
x
他的作品关注人类的 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探讨生命的价值和
意义
他的作品多以亲身经 历为素材,用文字抒 发对人生的感悟和思

6
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
林清玄曾多次获得文学奖项,其中包括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新闻局优良新 闻奖、联合报散文首奖、中国时报白金作家奖、台湾新闻界最高荣誉"金鼎奖"、中国 台湾地区"最受欢迎十大作家奖"、全球华人文化奖·文化产业荣誉博士、中华文化人 物奖等林清玄作文素材源自-01引言
02 生平经历
03 作品风格
04 代表作品
05 创作特点
06 获奖情况
07 社会评价
1
引言
引言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散文家,以其清新淡雅、禅
1
意深厚的作品而广受读者喜爱
他的作品多探讨生死、人性、修行等哲学问题,用文
2
字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3
以下是一些关于林清玄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
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的作品也引发了 人们对于生死、人性、修
行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
感谢您的莅临
哲学问题

林清玄《和时间赛跑》原文及结构分析

林清玄《和时间赛跑》原文及结构分析

林清玄《和时间赛跑》原文及结构分析林清玄《和时间赛跑》原文及结构分析《和时间赛跑》通过课文作者因我的外祖母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林清玄《和时间赛跑》原文及结构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作者简介】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市人,1953年生,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至今已完成100多本著作。

他的散文文笔清新,表现醇厚、浪漫的情感,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他擅长写生活体验,从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着笔,以优美质朴的语言表达,阅读他的作品有如饮一掬甘美的山泉。

和时间赛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

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

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

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

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

”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一个谜语[注释1] ,这谜语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时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注释2] 。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

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

或许明天再飞过这条路线,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的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注释3] 。

林清玄散文鉴赏

林清玄散文鉴赏

林清玄,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教父,是中国文坛上享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

他的散文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独具一格的写作风格,深受读者喜爱和赞赏。

本文将通过对林清玄散文的鉴赏,探讨其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林清玄的散文作品以平实、深沉、细腻的风格著称。

他不拘一格地运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人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温暖和思索。

他的散文作品涉及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以一种温和的姿态关注并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林清玄的散文作品以平实和超越常人的感悟力闻名。

他能够从普通的事物和场景中发现深层次的意义,并娓娓道来。

他的文字简洁明了,富有哲理,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无论是一片落叶、一朵花开还是一阵风拂过,他都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捕捉到人世间的点点滴滴。

林清玄的散文作品以情感真挚、言简意赅的特点而著称。

他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思想碰撞,给予读者深刻的共鸣。

他的作品中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探索,让读者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真实而深刻的意义。

林清玄的散文作品以情感表达和情景描写为主要手法。

他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刻画出独特的情景和人物形象。

他的作品常常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字所描述的一切。

他的语言简洁明了,不带任何矫揉造作的修饰,给人以纯净和真实的感觉。

林清玄的散文作品以思考人生和追求内心平静为主题。

他通过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给予读者深入的启示和思索。

他的作品展现了一种追求真实内心的态度和生活的智慧,让读者在他的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共鸣,并从中汲取力量和独特的智慧。

在林清玄的散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有思想有洞察力的作家。

他的文字不仅仅是写给他自己的,更是写给那些与他有相同感受和思考的读者的。

通过他的散文作品,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还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真实而深刻的意义。

总之,林清玄的散文作品以其平实的风格、深沉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林清玄散文浅析

林清玄散文浅析

林清玄散文浅析第一篇:林清玄散文浅析林清玄散文浅析摘要:林清玄是台湾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丰富的思想内容,浓厚的佛教意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及浓郁的乡土情结是其散文的基调;语言自然亲切,用词准确生动,同时又不失幽默风趣,风格很独特;他的散文作品无不体现了生命的本真,追求情景合一的艺术境界,又因善于以事喻理而具有寓言的性质。

关键词:林清玄语言散文林清玄是台湾的一位高产作家,他的成就以散文为主。

其散文常常从平凡的小故事中幻化出玄妙的哲理,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也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

同时他的散文有着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以及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清新优美,富有禅理。

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一)浓厚的佛教意识林清玄散文的内容首先是对此岸世界的关注,由此上升到对彼岸世界的向往,沟通这两重世界的精神桥梁则为佛教的道德情怀和审美体悟。

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理性把握是以佛学为依托的,浓厚的佛学色彩无疑是他散文中最具个性的地方。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清而不玄,在清清朗朗的文字下往往藏的是玄远的佛心禅意。

”[1](P89)他皈依佛教,但并非远离尘世,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感悟生命。

“林清玄在博大精深、烟波浩瀚的佛教艺术和佛家哲学的海洋里潜泳泅渡,将之化为气息,化为血脉。

”[2](P2)他的散文中含有佛理,佛理通过散文来体现,这样更好地表现出了林清玄慈悲、仁爱的精神。

由于受到佛教精神的影响,佛学的慈悲仁爱、普渡众生的道德关怀主宰了林清玄的价值取向,使得他的散文有着强烈的平民情怀和平等意识。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宗教情怀的道德关爱,林清玄散文更为关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破产的农民、退伍的士兵、忙碌的小职员、谋生的商贩,甚至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流浪者,等等,都成为作者笔下鲜明的主角。

在《四随》中作者写道:“在通化街入夜以后,常常有一位乞者,从阴暗的街巷中冒出来。

乞者的双腿齐根二断,他用厚厚包着棉布的手掌走路。

浅谈林清玄散文

浅谈林清玄散文

浅谈林清玄散文浅谈林清玄散文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是著名的当代作家。

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浅谈林清玄散文初识林清玄,是读他的《生命的出口》一文,文章从一个高中女生殉情的故事起笔,一种对年轻生命过早凋谢的惋惜与感叹之情笼罩全篇,接着笔锋一转,将一只小黄蜂巧妙地引入文章,进而冷静地思索出深刻的结论——“他可以有生命的许多选择,他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比死亡更生动而有趣。

”文章含蓄、深邃、丝毫不显雕琢,不时落下一颗颗明珠,那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能知道呢?”细读文章,如捧香茗,茶香淡淡而茶味浓浓。

早些年,在一些杂志上常读到标有“台湾林清玄”字样的文章,那清新、流畅的文笔,醇厚浪漫的情感及其独有的感伤,再加上透着飘逸的名字,让我不免猜想这一定是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后来,在一次大陆读者见面会上,他自我解嘲道:“想生在盛唐成为唐宋八大家,不幸只成为台湾八小家;想长到一米八,不料只长到一米六八,只好自我安慰‘一路发’;想长得像陈晓东,但很多人说我长得像达摩或十八罗汉,我儿子说:爸爸,你快成为伟人了,因为《世界伟人传》上的伟人大多是秃头。

”林清玄是位虔诚的佛门弟子,他相信人生的轮回与转世,在《光之四书》、《木鱼馄饨》、《黄昏菩提》中,不难看出林清玄的宗教、哲学情怀,这些作品空灵流动、飘然脱俗,给读者以心灵的洗涤,在许多人都读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今天,具有佛学气质的林氏散文,更显独树一帜,佛学与美学的相遇,注定了他散文中唯美的基调。

虽然他皈依佛教,却依然关注着世俗的一切,用他独特而真实的笔触和眼光来书写一些普通的小人物或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些许小事,有为葬礼吹喇叭的街头艺人、在居民区叫卖馄饨的小商贩、一生都不肯放弃耕种的农人……“我多想把老人的脸容与神情描写给人知道,可惜的是,充满爱的脸是文字所难以形容的,爱只能体会,难以描绘。

林清玄散文赏析

林清玄散文赏析

林清玄散文赏析林清玄散文赏析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林清玄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林清玄散文01:用岁月在莲上写诗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大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

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竞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陽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

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

你打桨,我撑篙,乃一声过小桥。

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

”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话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肪,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陽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于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

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林清玄《桃花心木》原文及赏析

林清玄《桃花心木》原文及赏析

林清玄《桃花心木》原文及赏析林清玄《桃花心木》原文及赏析林清玄的散文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一向以“清而不玄”,他的散文清新明丽,意味隽永,总在淡淡的语气中告诉读者人生的哲理,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林清玄《桃花心木》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者简介】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1]。

1953年2月26日,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旗山镇。

1967年起,住在台南,并在瀛海中学就读。

1970年,在报纸上发表《行游札记十帖》。

1972年,考入世界新闻专科学校[2]。

1981年,出版散文集《温一壶月光下酒》。

1986年,散文集《紫色菩提》在中国大陆出版。

1990年,散文集《红尘菩提》在中国大陆出版。

2008年,散文集《平常茶非常道》在中国大陆出版。

2014年,散文集《清欢玄想》在中国大陆出版。

2016年,散文集《心有欢喜过生活》在中国大陆出版[3]。

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死,在台湾去世[4-5]。

《桃花心木》原文:乡下老家前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林场的桃花心木已是高达数丈的成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的是一个高大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不同的是,这是旱地,不是水田?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没有规则,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

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种有桃花心木苗的小路散步,种木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感到愈来愈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时就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林清玄散文集好段赏析

林清玄散文集好段赏析

林清玄散文集好段赏析林清玄散文集好段赏析林清玄,1953年出生,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小编整理的散文集好段赏析,希望大家前来查阅,仅供参考哦。

1、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融的时候,就放一把火,把雪屋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煮雪》2、感若相似,身必同受。

芦花枫叶,因秋而发,这是秉持虔诚,与自然呼应。

走在人群中的我们,又怎能冷俊孤傲。

那供佛的莲花凋谢,尚留馨香一缕,落于水中,则气息清越;焚于炉底,则沉凝厚重,形虽散了,魂却不朽。

——《情深,万象皆深》3、爱情是叹息引起的烟雾,散消之后便有火光在情人眼里暴露;一旦受阻,便是情人眼泪流成的海。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4、生而为人,心灵犹如暗夜的天空,从前我们在人间生起的爱有如星星点灯,使我们的心空温柔而明亮,繁华而有致。

——《清欢》5、我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我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而我果然就不会被寒冬与剪枝击败。

虽然有时静夜想想,也会黯然流下泪来,但那些泪水,在一个新的春天来临时,往往成为最好的肥料。

——《林清玄散文》6、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

——《好的围棋要慢慢下》7、一滴水虽小,清浊、冷暖,却能自知,只要常保一片清澈的心,相信总有一天定能流回清净的大海洋。

——《从容彼岸是生活》8、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

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

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

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生命的化妆》9、晨雾总喜欢在松雪楼驻足,伴我等待朝阳初升,等到那轮火红自山头滚跃而起,它便走到云山千里之外,可是我知道它曾在楼畔守护终夜,把昏暗的夜色守成莹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 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 一帜,自成风格,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 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 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同时也 拥有一颗脱尘的心。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 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 之美。
我,宁与微笑的自己做搭档,也不与烦恼的自己同 住。我,要不断地与太阳赛跑,不断地穿过泥泞的路, 看着远处的光明。 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 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 的缘故。
我们会认为阳光是来自太阳,但是在我们心里幽暗 的时候,再多的阳光也不能把我们拉出阴影,所以阳光 不只是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的心。只要我们心里有光, 就会感应到世界的光彩;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就能与有 缘有情的人相互照亮;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即便在最阴 影的日子,也会坚持温暖有生命力的品质。
禅理散文
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 关怀,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 文之先河,在当代文坛散放出熠熠光辉,照耀人 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文章对 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内容特色展开深入的剖析, 揭示其禅理散文创作的精神家园.
林清玄散文的魅力在于不同的人甚至于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所感悟到的及所触及到的都是 截然不同的。
主要作品
难以名状的触动
读林清玄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 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 不得不 说,林清 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 的。初识林清玄,是在一次偶然情况下读了他的散 文集《温一壶月光之酒》,之后便被他那清而不淡, 幽而不空,灵又含理的语言及意境深深憾动,自此 便成了林清玄迷。
“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来喝酘酘” ,第一次读到时完全是一种喜惊交感的感觉,山 香云气是赛过酒气的,月光是温润而内蕴的,酒 是如火一样辣的。摘一束月光来下酒,散去身上 的愁和怨,和心灵的尖芒,使自己融入如月光一 般温柔的人世温情中。他将红尘利往换作浅酌低 唱,时时不忘自己有一个温柔的灵魂。
| | 台 湾 作 家 林 清 玄
人 物 介 绍作家介绍来自林清玄(1953— ),笔名秦情,林打开,名字来源:清而 不玄。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 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 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 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成就及荣誉 1973年开始创作散文。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 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 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 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 》 《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 》《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 等。并且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
人 生 若 只 如 初 相 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