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淀粉样变的中西医治疗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治疗
导语:常见皮肤问题比较多,在对皮肤问题解决上,要先对皮肤问题进行了解,这样在治疗才会知道该选择什么样方式,对身体也不会有太多影响,那原发
常见皮肤问题比较多,在对皮肤问题解决上,要先对皮肤问题进行了解,这样在治疗才会知道该选择什么样方式,对身体也不会有太多影响,那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治疗都有什么呢,这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治疗有一些认识。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治疗:
西医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尚没有满意的治疗办法患者常常瘙痒显著,应当注意避免搔抓和摩擦,给予抗组胺药物口服普鲁卡因静脉点滴、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或外用。
封包疗法能够提高疗效并有效避免对皮肤的物理刺激DMSO单独或与皮质类固醇激素混合外用有一定的疗效维A酸类药物特别是第二代阿维A酯(维甲酸依曲替酯)用于本病也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还可试用水杨酸软膏、松馏油软膏、氟尿嘧啶软膏等。
中医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1)风湿蕴结型:方选:全虫6g皂刺6g防风10g、苦参10g白鲜皮30g、刺蒺藜30g、当归10g、丹参15g、鸡血藤30g首乌藤30g、川芎10g。
治法:祛风利湿养血润肤。
(2)血虚风燥型:方选:首乌藤30g、当归10g川芎10g、红花10g、赤白芍各10g、白鲜皮30g、苦参15g、刺蒺藜30g、夏枯草15g、僵蚕10g丹参15g、防风10g。
治法:养血润肤活血软坚。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皮肤淀粉样变的中西医治疗
13
2、火针针灸
首先局部酒精消毒,然后用烧红的火针,迅速刺入皮损,尤其是比较隆起坚实的皮损,快进快出, 火针刺入皮下约2-3mm,随后用艾尔碘再次消毒火针后留下的针眼。接着围绕皮损周围用一次性针 灸针围刺皮损,配合穴位: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丰隆、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 平补平泻。
2021/3/12
2021/3/12
3
三、临床表现
临床上,PCA主要分为7型: 1、淀粉样变苔藓,(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2、斑状淀粉样变, 3、结节或肿胀(肿瘤)型皮肤淀粉样变病, 4、结节萎缩型皮肤淀粉样变病, 5、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 6、肛门、尾骶部皮肤淀粉样变病, 7、摩擦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2021/3/12
10
2、磨皮术:疗效持续时间相当长。副作用有轻度色素沉着或脱色,部分可有不适感或疼痛。 3、手术、冷冻均可治疗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病,但疗效不满意,复发率高。 4、其它:合成维A酸、水杨酸软膏等。
2021/3/12
11
(二)、中医特色治疗
1、梅花针针灸 首先局部酒精消毒,然后用梅花针叩刺,叩到局部微微出血,随后围绕皮损用一次性针灸针围刺皮
6
2021/3/12
7
2021/3/12
8
2021/3/12
9
四、治疗
无满意根除疗法。 下列方法可以适用: (一)、西医 1、皮质类固醇:对斑状皮疹或淀粉样苔藓以皮质类固醇霜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卤米松乳膏等)
外涂后封包或者局部皮损内注射皮质类固醇针剂封闭,能迅速缓解症状,但易复发。
2021/3/12
4
淀粉样变苔藓
淀粉样变苔藓又称苔藓样淀粉样变病,多见于中年人,两性均受累,皮损多对称分布在两小腿胫前, 其次在上臂外侧、腰、背和大腿。典型损害为2mm左右坚实丘疹,半球形,表明粗糙、褐色。皮疹 密集成片,但不融合、可呈念珠状排列。自觉剧烈瘙痒。慢性病程。
经方化裁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
2019年3月第26卷第3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17· 经方化裁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舒小妹,邹立华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72摘要:本文介绍基于胡希恕、冯世纶的“方证理论体系”,使用经方当归四逆散合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化裁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获得满意疗效,可为临床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方化裁;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中图分类号:R275.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3-0117-02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3.02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One Case of Modified Classical Prescription in Treating 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SHU Xiaomei, ZOU LihuaLongg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17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cription and syndrome theoretical system” of HU Xishu and FENG Shilun,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one case of treating 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 by us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 of Danggui Sini Powder combined with modified Gancao Ganjiang Fuling Baizhu Decoction, with satisfied efficacy,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Keywords: modified classical prescription; treatment; 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当归四逆散及《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乃伤寒六经辨治的代表方剂。
陈达灿运用“三术三藤药对”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经验
陈达灿运用“三术三藤药对”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经验标签:名医经验;陈达灿;药对;皮肤淀粉样变;湿疹陈达灿教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从事中医皮肤科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先后师从名中医禤国维、朱良春。
陈师治疗顽固性难治性皮肤病,如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慢性湿疹等,辨治不拘泥于常法,尤其运用“三术三藤药对”加减治疗脾虚失运,营血不足,湿热与气血瘀滞所致顽固性皮肤病,每获良效,令笔者受益匪浅,现介绍如下。
1“三术三藤药对”含义1.1“三术”——健脾除湿、破血除瘀所谓“三术”,是指白术、苍术、莪术。
白术,味甘、苦,性温,入脾、胃经,功效健脾和中、燥湿利水;苍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白术与苍术是治疗脾虚有湿的皮肤病常用药,二者性味、功效同中有异,皆有健脾燥湿功能,均可用治湿阻中焦、脾失健运之证。
然白术之精要在于健脾而化湿,通过健脾,达到化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苦温,其功效在于燥湿而运脾,通过燥湿而使脾气得运,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常用于日久之顽湿。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乙酸乙脂提取物能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减少炎症部位的前列腺素E含量[1]。
莪术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功效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其功效在于破血,主治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β-榄香烯、莪术醇是莪术油中提取的萜类成分,能影响细胞周期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外还有抗血栓、抗病毒作用[2-4]。
临床上,陈师常以白术健脾化湿,消痰饮之本,配以苍术燥湿运脾,两者共奏健脾除湿之效,相得益彰,标本同治。
正如《本草崇原》谓:“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如补多运少,则白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品虽有二,实则一也。
中药搓药配合外用搽剂治疗40例皮肤淀粉样变苔藓
中药搓药配合外用搽剂治疗40例皮肤淀粉样变苔藓作者:杨光河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11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搓药配合外用搽剂治疗皮肤淀粉样变苔藓的疗效。
方法将40例患者身体左侧皮损定为治疗侧,自身右侧皮损设为对照侧。
治疗侧采用中药搓药配合外涂复方曲安奈德二甲基亚砜搽剂,对照侧仅外涂复方曲安奈德二甲基亚砜搽剂。
治疗3个月后总结疗效。
结果中药搓药配合外用搽剂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均高于对照侧,两侧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药搓药配合外用复方曲安奈德二甲基亚砜搽剂治疗皮肤淀粉样变苔藓比单纯外用搽剂效果好,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皮肤淀粉样变苔藓;中药搓药;外用治疗皮肤科皮肤淀粉样变苔藓是一种慢性顽固性难治性皮肤病,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封闭,虽有一定效果,但往往因病变范围广泛,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本病属于中医之“松皮癣”范畴。
采用中药搓药加局部外涂复方曲安奈德二甲基亚砜搽剂,自身对照治疗皮肤淀样变苔藓40例,收到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按诊断标准[1]门诊39例,住院1例,共40例患者,均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皮损分布于双胫前和或双前臂伸侧。
将患者身体左侧皮损定为治疗侧,自身右侧皮损设为对照侧。
其中27例(治疗侧15例、对照侧12例)经皮肤组织病理证实(HE及结晶紫染色);年龄29~58岁;男29例,女11例;病期6个月~18年。
2 药物配方及治疗方法搓药组方威灵仙、苍耳子、百部、皂刺、丁香各30 g,海螵蛸20 g,上诸药加水1 000 ml,水煎1 h,过滤,取海螵蛸塑料袋密封备用。
外擦药组方:水杨酸2.0、甘油15 ml、曲安奈德0.1、苯海拉明0.1、二甲基亚砜(DMOS)30 ml、75%乙醇加至100 ml即为复方曲安奈德二甲基亚砜搽剂。
治疗侧用海螵硝的腹面轻搓皮损区,以不搓出血为度,再外涂复方曲安奈德二甲基亚砜搽剂,2次/d。
中医论治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观察-皮肤病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医论治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观察-皮肤病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皮肤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蛋白沉积在既往正常的皮肤内,而无其它器官受累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肤损害和真皮淀粉样蛋白沉积,因此,代谢障碍可能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与长期摩擦搔抓、机械刺激、药物、日晒、遗传、病毒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本病中年人多见,两性均可发生。
临床可分为斑状型、苔藓样型和混合型。
1、病因病机本病无相关中医学文献记载,现代中医学认为,皮肤淀粉样变多系内有蕴湿,外感风邪,风湿搏结,聚积于皮肤,进而影响气血的运行而发生气滞血瘀,肌肤失于荣养而发病。
2、治法方药诸多医家对该病有各自的见解: 赵炳南认为此病属于顽湿聚结,化生为痰,久困肌肤。
吴应举则以祛湿解毒,健脾益气法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陈可平提出治疗初期当以清热祛湿为主,辅以散风止痒; 后期则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多夹瘀的理论,辅以养血活血。
陈彤云则认为,风湿之邪蕴久化热,湿热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致此病发生。
马绍尧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肾,先天不足,则肌肤失养; 脾失健运,则血行不畅。
导师张池金教授认为,本病病因除风湿瘀结,还与肝脾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并强调功能失调所致的湿邪重浊瘀滞,难于祛除,化生为痰,痰湿互结; 气血瘀滞,运行滞涩,久困肌肤,使皮损坚硬难愈,自觉剧痒。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日久肤失濡养,生风化燥而发病。
或病程日久,血行乏力而瘀滞。
因此,张教授在治疗过程中,总结前人治疗经验,运用脏腑辨证,以调和肝脾,祛风养血为基本治法,并根据患者的自身体质状况及发病年龄,随证加减,自拟经验方,主要药味有: 柴胡、生地、赤芍、丹参、郁金、珍珠母、僵蚕、瓜蒌皮、生龙骨、生牡蛎、佛手、防风。
瘙痒剧烈酌加蝉蜕、白鲜皮、秦艽,脾虚甚者,酌加炒白术,气血不足,血虚风燥酌加当归、木瓜、鸡血藤等养血活络之品。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病1例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病1例初诊日期:2012年8月3日主诉:患者左面颊、背部肩胛区、双肘臂外侧紫褐色斑块、丘疹并瘙痒4年余。
现病史:自述4年前(2008,2)因手指被鱼刺刺破后出现患指关节肿痛,在外院予清创引流及头孢拉定静滴3天后,出现全身风团、瘙痒,同时双膝关节肿痛,咽痛并伴发热。
此后风团反复发作,口服抗组胺药疗效不佳,予口服多虑平后,风团发作缓解。
2008年5月查过敏原及ASST(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均为(-),后觉双手肘臂部及项背部皮肤瘙痒,抓搔后出现斑痕,反复发作后皮肤出现粟粒样丘疹,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医院皮肤科、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
2009年9月检验结果: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RF(-),HLA-B27(-),ANCA(-)、ANA(-)、ENA(-),血沉68mm/H,CRP58.7mg/L,巨细胞病毒IgG、IgM(+),风疹病毒、Ⅰ型疱疹病毒IgG(+);双膝MRI示:左膝退行性关节炎;皮肤活检:皮肤淀粉样变,甲基紫染色(+)。
诊断为皮肤淀粉样变,后经中西药物治疗,皮肤瘙痒、斑疹未见明显改善,前来针灸治疗。
患者神疲乏力,语声低微,腰膝酸软,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夜寐不安。
舌体稍大有齿痕,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弦。
专科检查:左面颊见有蜡样光泽的紫褐色斑块,面积约3×4cm大小;背部肩胛区见紫褐色色素沉着,聚合成网状,面积约8×12cm大小;双侧肘臂外侧见紫褐色粟粒样半球形丘疹,表面粗糙,密集成片不融合,面积约3×6cm大小。
诊断:皮肤淀粉样变。
中医诊断:皮痹(皮癣),脾虚湿滞型。
治拟健脾利湿,祛风活血之法。
针刺治疗:头针配合体针进行针刺治疗。
头部腧穴采用透穴针刺(东氏头针),百会至太阳连线针4针,沿线向下透刺。
另取神庭、本神、印堂、风府、风池、大椎、风门、心俞、肝俞、脾俞、腰阳关、颧髎、下关、人中、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血海、犊鼻、膝阳关、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
皮肤淀粉样变的中西医治疗课件
免疫抑制剂
用于治疗严重的皮肤淀 粉样变,如甲氨蝶呤、
环孢素等。
维A酸类药物
如维A酸、他扎罗汀等 ,可促进皮肤细胞更新 ,改善皮肤淀粉样变。
物理疗法
01
02
03
紫外线疗法
使用紫外线照射病变部位 ,可缓解瘙痒并改善皮肤 淀粉样变。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能量破坏病变组 织,促进皮肤再生和修复 。
电疗法
通过电刺激改善皮肤血液 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 解症状。
避免过度日晒
外出时涂抹防晒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 下。
保持皮肤清洁
勤洗澡,使用温和的洗浴用品,避免使用刺 激性的化妆品和护肤品。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保持心情愉悦 ,以提高免疫力。
日常护理
01
避免搔抓和摩擦病变部 位:以免加重病情,引 起感染。
02
选择柔软、宽松的衣物 :避免穿着粗糙、紧身 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 刺激。
皮肤淀粉样变的中西医治疗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皮肤淀粉样变概述 • 中医治疗 • 西医治疗 • 皮肤淀粉样变的预防与护理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皮肤淀粉样变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皮肤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蛋白在 皮肤组织中异常沉积,导致皮肤 病变和瘙痒的一种慢性皮肤病。
特点
采用激光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 法,激光治疗改善皮肤外观,药物治 疗缓解瘙痒等症状。
患者心得交流
患者心得一
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 坚持治疗,相信医生,相信自己
能够战胜疾病。
患者心得二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调整饮食和 生活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日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怎样治疗?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应该吃什么药。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尚无特效疗法,可口服抗组胺剂。
局部可用高效皮质类固醇软膏封包。
小片皮损可用去炎松,泼尼龙等皮损内注射。
0.1%维A酸霜外用,或水杨酸,焦油类等角质松解剂及角质促成剂酊成的配剂或软膏外用。
亦可应用液氮冷冻治疗。
*二、中医
*1、中医治疗
1)风湿蕴结型:方选:全虫6g皂刺6g防风10g、苦参10g 白鲜皮30g、刺蒺藜30g、当归10g、丹参15g、鸡血藤30g首乌藤30g、川芎10g。
治法:祛风利湿养血润肤。
2)血虚风燥型:方选:首乌藤30g、当归10g川芎10g、红花10g、赤白芍各10g、白鲜皮30g、苦参15g、刺蒺藜30g、夏枯草15g、僵蚕10g丹参15g、防风10g。
治法:养血润肤活血软坚。
3)脾虚湿滞型:方选:白术10g茯苓10g、枳壳10g厚朴10g 苦参15g、白鲜皮30g、车前子15g泽泻15g、首乌藤30g刺蒺藜30g、当归10g、川芎10g。
单方单药可用活血消炎丸大黄zhe 虫丸等。
治法:健脾除湿养血润肤。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怎么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中医证治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中医证治发布时间:2021-11-25T01:48:56.1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9期作者:张晓伟刘凯莉[导读]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蛋白沉积在正常皮肤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差,关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中医诊疗综合论述较少,笔者在本文总结了目前的中医治疗方法。
张晓伟刘凯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蛋白沉积在正常皮肤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差,关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中医诊疗综合论述较少,笔者在本文总结了目前的中医治疗方法。
[关键词]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综述;中医证治;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指蛋白在既往正常的皮肤内沉积,而没有相关器官受累。
目前的临床表现包括淀粉样变苔藓、斑状淀粉样变病、结节或肿胀型皮肤淀粉样变病等。
近年来中医对此病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并采取各种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中医治疗本病的综述如下。
1.病因及病机在现代医学中,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摩擦、遗传、病毒和环境因素有关,系细胞和组织合成或衍化为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真皮乳头后致病。
最近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原发性淀粉样变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1]。
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中医称本病为 “荔壳风”,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本病属 “松皮癣 ”、“顽癣”等范畴[2]其中在《外科正宗·顽癣第七十六》中提及“顽癣,乃风、热、湿、虫四者为患。
……此等总皆血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
”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亦有提及责之于风湿热邪。
近代医家马绍尧[3]则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脾肾。
脾失健运,血行不畅,而先天不足,则肌肤失养;临床上可分为湿热蕴积、血虚风燥、脾肾两虚三个证型。
笔者总结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总体病因病机概括为风湿热困阻于肌肤所致,而病久则血虚风燥血瘀。
可大致分为风湿热聚、气滞血瘀、血虚风燥、脾肾两虚四个证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香丹穴位注射治疗本病13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5846%,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香丹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皮肤淀粉样变;复方甘草酸苷;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168-02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病因不明,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治疗上目前常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差,容易复发。
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香丹穴位注射治疗本病130例,其中治疗组65例,总有效率100%,随访半年无复发,无明显副作用,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30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符合皮肤淀粉样变的诊断标准[1]。
其中治疗组65例,男42例,女23例。
平均发病年龄39岁(19~56岁),病程05~15年,平均43年;对照组65例,男46例,女19例,平均发病年龄378岁(17~62岁),病程1~25年,平均6年。
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皮疹分布以背部和双下肢伸侧为主,其中16例亦见于上臂伸侧,均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正常。
无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和香丹注射液禁忌症。
在1个月内均未进行系统治疗。
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给予(1)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美能,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规格:25mg/片,进口药品注册证号:BH20030184),25mg,口服,3次/d。
(2)香丹注射液4ml穴位注射,隔日1次(根据发疹部位选取双侧肺腧穴或足三里或曲池或外关注入,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6号针头5ml注射器吸取.直接用注射器针头在穴位进针2~3cm.有针感回抽无血时注入药液,每穴2ml。
中药配合外治法治疗1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例分享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00176投稿邮箱:sjzxyx88@·病例报告·中药配合外治法治疗1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例分享武媛1,张晓杰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0 引言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蛋白沉积在既往正常的皮肤内,而无其他器官受累,其特征是皮肤损害和真皮内淀粉样蛋白沉积,属于中医学“松皮癣”的范畴。
西医认为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病程慢性,无自愈倾向,常常是对症治疗[1]。
中医药治疗此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现笔者导师内外兼顾,应用中药配合外治法(火针和药膏)治疗一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疗效显著,特此分享,以冀给读者些许启发。
2 病例2018年11月22日初诊,孟某,男,52岁,患者10余年前双小腿无明显诱因始出现少许褐色丘疹伴剧痒、脱屑,曾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未坚持治疗,后皮损渐重,现双上肢伸侧、双下肢、项背部密集分布暗红色及褐色丘疹、结节,质硬,大小约1-3mm ,密集成片,不融合,部分顶端过度角化,变粗糙,上覆白色细碎鳞屑,双小腿胫前皮损尤为严重。
剧痒难忍,一日频发无定时,影响正常生活作息。
自述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皮损加重。
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及其他系统疾病。
平素眠差,常凌晨2-3点自醒,易气短乏力,舌暗红苔黄腻,整体脉弦滑,左尺及右寸脉沉弱。
诊断: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治疗:1.口服中药麦门冬汤加减:麦冬15g 白芷9g 清半夏9g 淡竹叶9g 钟乳石9g 炒甘草9g 桑白皮9g 蜜紫菀9g 党参9g 制附子9g (先煎半小时) 茯苓30g 木瓜15g 牛膝9g 防风9g 诃子肉6g 干姜9g 柴胡12g 黄芩9g 生姜6g 大枣1枚(擘)。
7剂,水煎400-500mL ,分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2.双前臂伸侧皮损行火针治疗;3.皮损处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日1次。
皮肤淀粉样变1
皮肤淀粉样变皮肤淀粉样变: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的疾病,均匀无结构的淀粉样蛋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导致所沉积的组织及器官有不同程度机能障碍的疾患。
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球蛋白和粘多糖的复合物,由于其化学反应类似淀粉(如与碘反应)故名,但实际与淀粉无关。
本病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前者淀粉样蛋白主要沉积在间质组织,又可分为局限性及系统性。
后者常继发于慢性炎症性疾患如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炎等。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王宝崇诊断要点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蛋白仅沉积于正常皮肤内,内腔不受累。
在我国常见。
根据皮损特点分为:苔藓样淀粉样变多见于中年,皮损多对称分布在两小腿胫前,其次在臂外侧、腰、背和大腿。
典型损害为半球形、圆锥形的丘疹,质硬,显棕色、褐色或似正常肤色,有少许鳞屑、表面粗糙。
小腿和上背部皮疹沿皮纹呈念珠状排列,具特征性。
自觉瘙痒剧烈,长期搔抓,丘疹融合成苔藓样变。
斑状淀粉样变多见于中年以上,好发于背部肩胛间区,亦可累及躯干及四肢,皮疹为褐色或紫褐色色素沉着斑,由点状色素斑聚合而成,呈网状或波纹型,皮疹一般不太痒。
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也称淀粉样瘤,本型罕见,是单发或多发黄色或皮肤色结节,位于头、面、躯干和四肢,自觉瘙痒。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在20岁前发病,男性多见,好发于背、腰、和耳后或分布全身,除苔藓样丘疹外,有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网状色素异常,多在春夏季出现水疱或血疱,可有掌跖角化,对光过敏和身材矮小。
偶有成年发病。
结节萎缩型特点为结节表面皮肤萎缩,有柔软感。
有的发生于老年人的肛门骶骨部,呈现为以肛门为中心放射状褐色斑片,有痒感。
临床特点1.苔癣样淀粉样变病:(1)多见于中年人,好发于两小腿其次臂外侧、腰、背和大腿;(2)皮疹初为褐色斑点,后变为半球形、半径约2mm左右的丘疹,质硬棕褐色或正常肤色。
小腿及背部皮损常沿皮纹念珠状排列;(3)瘙痒剧烈,长期闹抓后丘疹可融合成斑片。
【中医治皮肤淀粉样变】
【中医治⽪肤淀粉样变】⽪肤淀粉样变是由于淀粉样蛋⽩发⽣产化学反应类似淀粉状因⽽得名,所以说,这种⽪肤病实际上与淀粉是没有关联的。
患者⼀旦出现⽪肤淀粉样病变,则可引起苔藓样淀粉样变坏的症状,从⽽产⽣斑状淀粉样病变。
这种病存在很多发病原因,患者可采⽤中医治疗法及时进⾏诊治。
⼀、症状典型⽪损为发⽣于⼩腿胫前、呈正常肤⾊到黄褐⾊的丘疹,⼤⼩约I~3mm,表⾯常有少许鳞屑,顶端往往过度⾓化和粗糙;丘疹密集成⽚,但常不融合,⾃觉剧痒。
有时丘疹沿⽪纹呈念珠状排列,颇具特征性。
也可融合成斑块,表⾯呈疣状,与肥厚性扁平苔藓或慢性单纯苔藓相似,但仍可辩认出斑块表⾯的丘疹,斑块的边缘亦可见到褐⾊丘疹。
⽇久⽪损可逐渐扩展⾄⼩腿屈侧、⼤腿、踝部和⾜背,偶亦波及前臂伸侧、腹部或胸壁。
⼆、病因有时由于出现了⽪炎,可能会导致这个症状的产⽣,⽪肤淀粉样的病变和遗传也有着很⼤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肤淀粉样变多由于先天禀赋不⾜,⽓⾎亏耗,外感风湿,郁于肌肤,⽓⾎不和,腠理失养所致。
三、危害⽪肤淀粉样的病变对患者的健康影响⾮常⼤,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细⾎管扩张,或出现⽪肤萎缩的现象,要进⾏合理调整,到正规⽪肤科检查,通过使⽤药品的⽅法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四、中医治疗⽅法1.风湿蕴阻型:临床表现:⽪疹颜⾊淡褐,密集不融合成⽚,⽪肤粗糙肥厚,发于⼩腿伸侧、臂伸侧和背部等处,阵发性剧痒,⾆苔薄或⽩腻,脉滑。
治法:疏风利湿⽌痒。
⽅药:⼆妙散合全⾍汤加减。
黄柏12克,苍术12克,全蝎3克(焙,研末冲服),⽩蒺藜12克,槐花12克,威灵仙12克,皂⾓刺12克,⽩鲜⽪12克,当归10克,丹参12克,鸡⾎藤10克,夜交藤10克。
2.风燥⾎瘀型:临床表现:⽪疹⼲燥或粗糙为褐或紫褐⾊点状,⾊素斑聚合⽽成,多见于后背肩胛间区,可累及躯⼲四肢,呈⽹状或波纹状,偶夹有⾓化性⼩丘疹,有灰⽩⾊薄鳞屑,伴有⾊素沉着,⾆质暗,苔少⽽⼲,脉濡弦。
治法:祛风润燥、活⾎化瘀。
陈彤云治疗皮肤淀粉样变验案1例
陈彤云治疗皮肤淀粉样变验案1例
刘清
【期刊名称】《北京中医药》
【年(卷),期】2010(29)12
【摘要】患者,男,40岁,2004年3月10日初诊。
主诉全身起疹伴痒5年余。
1994年,无明显诱因背部起疹伴瘙痒,逐渐加重,渐及胸部、双上肢。
曾在外院行病
理活检诊断为"皮肤淀粉样变",服用防风通圣丸、雷公藤多苷片等药物治疗,未效。
【总页数】1页(P939-939)
【关键词】皮肤淀粉样变;清热除湿、活血软坚法;陈彤云;中医药疗法
【作者】刘清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1.05
【相关文献】
1.陈仁寿妙用二至丸加味治疗皮肤病验案4则 [J], 鲁晏武;程旺
2.陈德润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J], 金兑炫
3.化坚二陈丸加味治疗皮肤病验案4则 [J], 赵金凤;刘海燕;卢阳;黄丹
4.陈意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三则 [J], 章源
5.陈凯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J], 赵昌兰;李培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频联合中药内服及他扎罗汀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观察
射频联合中药内服及他扎罗汀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观察陈嵘祎;陈蕾;林映萍;吴志华【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0(9)3【摘要】目的探讨射频联合中医辨证施治及他扎罗汀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33例患者左侧胫前皮疹采用射频加他扎罗汀凝膏局部外用,右侧单用他扎罗汀.并在西医局部治疗的基础上予中医辩证施治(中药内服),在治疗(总疗程3个月)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中药内服加他扎罗汀外用有效率为66.7%(22/33),而射频联合中药内服及他扎罗汀外用治疗有效率达90.9%(30/33),疗效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联合中医辨证施治及他扎罗汀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总页数】3页(P158-160)【作者】陈嵘祎;陈蕾;林映萍;吴志华【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3【相关文献】1.中药体膜与水杨酸软膏外用联合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42例 [J], 刘洋;关雅素;姚春海;佘远遥;刘青云;陈少君;黄尧洲2.射频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疗效评价 [J], 徐纲3.他扎罗汀乳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观察 [J], 胡婷婷4.他扎罗汀加肤疾宁外贴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观察 [J], 杨国珍5.阿维A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疗效观察 [J], 熊心猜;丁小洁;牟韵竹;熊芬;徐国林;张正中;刘成才;眭维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临床表现
临床上,PCA主要分为7型: 1、淀粉样变苔藓,(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2、斑状淀粉样变, 3、结节或肿胀(肿瘤)型皮肤淀粉样变病, 4、结节萎缩型皮肤淀粉样变病, 5、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 6、肛门、尾骶部皮肤淀粉样变病, 7、摩擦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二)、中医特色治疗
1、梅花针针灸
首先局部酒精消毒,然后用梅花针叩刺,叩
到局部微微出血,随后围绕皮损用一次性针 灸针围刺皮损,配合穴位:曲池、合谷、血 海、足三里、丰隆、阴陵泉、阳陵泉、三阴 交等穴位,平补平泻。
一周一次,通常一二次后瘙痒感明显减轻,
皮损从外往里逐渐消退,根据病程长短,恢 复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两到三个月疗效显著。
淀粉样变苔藓
淀粉样变苔藓又称苔藓样淀粉样变病,
多见于中年人,两性均受累,皮损多 对称分布在两小腿胫前,其次在上臂 外侧、腰、背和大腿。典型损害为 2mm左右坚实丘疹,半球形,表明粗 糙、褐色。皮疹密集成片,但不融合、 可呈念珠状排列。自觉剧烈瘙痒。慢 性可以适用:
缺点:有疼痛感。梅花针叩刺当日局部不能
碰生水,不能洗澡。
2、火针针灸
首先局部酒精消毒,然后用烧红的火针,迅
速刺入皮损,尤其是比较隆起坚实的皮损, 快进快出,火针刺入皮下约2-3mm,随后 用艾尔碘再次消毒火针后留下的针眼。接着 围绕皮损周围用一次性针灸针围刺皮损,配 合穴位: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丰隆、 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平补平泻。
一、定义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是 一种淀粉样蛋白沉积于以往正常的 皮肤中而其他器官均无受累的局限 性疾病。
二、发病原因
迄今,PCA的病因仍然未得到充分的诠
释。大多数文献称与长期的摩擦有关, 但遗传和环境因素、过敏性体质、日 光以及女性性别等易感因素仍不能被 忽视。
梅花针和火针针灸治疗疗效差不多,
不过比较肥厚的苔藓样变淀粉样变病 的患者,可以同时运用这两种治疗: 先梅花针放血、再针灸围刺行针28分 钟,取针后,随后以火针针刺结束。
3、中药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以健脾除痰、软坚散结、活
血化瘀为主。 代表中药方: 全虫方、大黄蛰虫丸等。
四、调护
(一)、西医
1、皮质类固醇:对斑状皮疹或淀粉样苔藓
以皮质类固醇霜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卤米松乳膏等)外涂后封包或者局部皮损内 注射皮质类固醇针剂封闭,能迅速缓解症状, 但易复发。
2、磨皮术:疗效持续时间相当长。副作用
有轻度色素沉着或脱色,部分可有不适感或 疼痛。 3、手术、冷冻均可治疗结节型皮肤淀粉样 变病,但疗效不满意,复发率高。 4、其它:合成维A酸、水杨酸软膏等。
饮食上忌食鱼虾海鲜羊肉等辛辣刺激发物,
忌酒。 局部避免搔抓及热水烫洗。 尽早治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