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社会保障模式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06ebf7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3.png)
西方兴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和谐社会建立的启示摘要:西方兴旺国家现行的三种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保险型、福利型和自助型已经具有“社会福利〞的性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西方兴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借鉴作用主要表现在:政策取向、制度设计、保障工程和具体标准及实施方法等方面。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根底,以根本养老、根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从开展阶段上看,西方兴旺国家目前的社会保障已经超越以往根本社会保障的原有含义和要求,具有“社会福利〞的性质,在社会的安定、和谐方面起到了“平安阀〞的作用。
因此,研究西方兴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经历对我国和谐社会建立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兴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开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缓和工业生产领域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德国、英国和瑞典等国家相继通过了一些社会保障法案;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解决工业生产能力扩X引发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所引起的失业和老年人生活问题,社会保障在欧美各国得到较快的开展。
美国1935年8月通过了世界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当义务的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案?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还被用作国家干预、刺激和扩大社会需求、缓和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手段;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期,这是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开展和完善时期,此时的社会保障开场惠及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
①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兴旺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政策取向、制度设计、保障工程和具体标准及实施方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
具体来讲,西方兴旺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保险型、福利型和自助型三种社会保障模式。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简介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da2093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6.png)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简介在美国,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险项目中的一个特殊项目。
它特指对老年人,鳏寡人和残疾人的社会保险(Old Age ,Survivors ,and Disability Insurance ,简称OASDI),也可分解为养老金制度或老年保险(OAI),鳏寡保险(SI)和残疾保险(DI)三个组成部分。
它是联邦政府最大的社会保险福利支出项目。
其中,养老金制度或老年保险(OAI)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它是由个人和雇主各按一定比例以工薪税的形式,在雇员退休前作出贡献,退休后领取养老金。
以下将简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社会保障福利金的结构;社会保障性质与范围;社会保障的筹资;社会保障信托基金。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制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或三种办法:“完全基金化”,“现收现付”和“部分基金化”。
“完全基金”(Full Funded)。
美国1935年开始建立的社会保障项目,其运行机制与私人保险公司十分相似。
个人在一生的劳动过程中,将薪金的一部分存入基金。
退休后,本金和利息用于支付养老金。
这一种办法称作"完全基金化"(Full Funded),但很快就被取消了。
“现收现付”(Pay-as-you-go)。
1939年起,美国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改为第二种办法,即“现收现付”。
即现期退休者养老金来自同期在职人员交纳的社会保障工薪税。
由“完全基金化"机制改制为"现收现付"的主要原因是旧办法积累下来的资金在经济“大萧条"期间入不敷出,只好被迫改用“现收现付"的新办法。
因此,美国最初的社会保障受益者有的得到了超高的回报。
美国人经常谈论的一个有趣例子是一个名叫爱达福乐(IdaFuller)的老人,她退休前只交纳了22美元的社会保障工薪税,退休后一直活到99岁,她一生所领取的养老金却高达2万美元。
“部分基金化”(Partially Funded)。
正如美国经济"大萧条"摧跨了“完全基金化"社会保障体制一样,“现收现付"也受到了美国二次大战后的“人口出生高峰"的巨大影响。
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四种基本模式
![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四种基本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cce9d7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9.png)
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四种基本模式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了保障社会公平和保障民众基本生活权益而实施的一种社会政策。
不同国家针对不同的社会经济情况和文化传统,制定了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目前,主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包括四种:一、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一:欧洲福利模式欧洲福利模式是以欧洲国家为主要代表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该模式以国家为主导,通过纳税、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式,为民众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等多种社会保障服务。
该模式注重公平、普惠和权利保障,致力于实现社会福利的公正分配。
二、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二:美国型社会保障模式美国型社会保障模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该模式强调个人的自主选择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通过商业保险和退休计划等手段为民众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该模式注重个人责任,提倡自由市场经济,政府的干预比较少。
三、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三:拉丁美洲型社会保障模式拉丁美洲型社会保障模式是以拉丁美洲国家为主要代表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该模式注重社会救助,政府主要通过社会援助、现金转移和免费服务等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
该模式存在政府投入不足、覆盖面较窄等问题。
四、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四:亚洲型社会保障模式亚洲型社会保障模式是以亚洲国家为主要代表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该模式注重家庭、个体和社会的责任,政府主要通过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险等方式,为民众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该模式的特点是注重节俭、务实和效率,政府干预较少,个人责任较大。
总的来说,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各具特点,但都旨在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发展。
三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的比较
![三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c001855f01dc281e53af0db.png)
三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的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由于世界各国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再加之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施行时间、保障方式、保障水平等也各有不同。
依据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供给方式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这类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德国,随后为西欧、美国、日本所仿效。
此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较雄厚基础,单位和个人都有了一定经济承受力的情况下实行的。
其特征:政府立法为社会保障实施提供依据;社会保险为强制性保险,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主为雇员缴纳社会保险费,各国政府以不同标准拨款资助,对于公民来说,社会保险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几乎包容社会全体成员,覆盖面大;资金来源多元化,以个人和单位为主,争取社会各界的资助等。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此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源于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最初由英国创立,随后在北欧各国实行。
此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经济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形式,其目标是对每个公民由生到死所可能面临的一切危险都给予安全保障。
其主要特征是:实行收入所得再分配,用累进税办法使社会财富不集中于少数人手里;实行充分就业,尽可能消灭各种导致失业的因素;实行全方位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个人不用交纳或低标准交纳社会保障费,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标准高。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现在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较为典型。
新加坡在社会保障方面依赖政府经营的中央公积金。
它不仅为广大雇员提供了养老、医疗保障,而且汇集了大量民间资金,为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所需资本,还对金融体系具有强大的支撑力和影响力。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6a03764a417866fb84a8e9b.png)
目录
美国社会保 障制度内容 对健全我国 社保制度的 借鉴
美国社会保 障制度特点
优劣分析
美国医疗保 险制度
中美医保 制度对比
01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 part
美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和 社会福利两部分。 社会保险法涵盖老年、遗属、伤残、医 疗、失业、工伤 等项目。 社会福利法容纳的项目有: 抚养未成年儿 童的家庭 援助 ( A FDC) 、补充性保障收 入 ( SSI ) 、退伍军人抚恤、医 疗援助、失 业补贴、住房补贴、食品券补贴等。
part
和美国的急诊救护工作相比,中国的医 疗保健制度被一些专家说成是中国社会 保障制度改革中最失败的一项。 "中国医疗保健改革不得人心" "怨声哀情" "九成民众无医保" "药厂医院同发疾病财" "无钱治病酿悲剧" "留学生的网论"
THANK YOU
二、 美国医 疗保险 制度
医疗储 蓄账户
1.介绍: 医疗储蓄账户是美国的又一新型的保险种类。 一推出就受到许多中低收入人士的欢迎。
二、 美国医 疗保险 制度
医疗储 蓄账户
LOREM IPSUM DOLOR 2.内容: Lorem ipsum dolor sit (1)建立一个专门的个人账户,每月仅存入 138 美元,可设 2250 美 Lorem ipsum dolor sit 元以下自付除金的计划。家庭投保费为431美元,全年全家的医疗费 用相加如超出4500美元就由保险公司负担。 (2)每年个人只需把65%的自付款额、家庭只需把75%的自付款额 放入银行,需要医生和住院时才从这一账户中扣除,不看病时这些 钱自然就如同活期存款那样放在银行,不但有利息,而且利息部份 不用纳税。
各国社会保障模式
![各国社会保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e054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f.png)
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是各国用于提供社会保障福利和服务的制度和政策。
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个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
一、瑞典社会保障模式瑞典社会保障模式以全面覆盖和普惠性为特点,旨在提供公民的经济和社会福利。
其主要内容包括全民健康保险、全民养老金、失业救济、住房保障、教育补贴等。
瑞典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是由国家主导,财政支出大,个人责任相对较低。
二、德国社会保障模式德国社会保障模式以社会保险为基础,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此外,德国还有社会救济(即为那些无法参与社会保险体系的人提供的福利),以及家庭津贴等福利措施。
德国社会保障模式注重保障公民的权益,社会保险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
三、美国社会保障模式美国社会保障模式相对较为分散,主要由联邦、州和私营部门提供。
其核心制度是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包括养老金、残疾保险和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包括医疗补助和医疗保险。
在美国,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是需要个人缴纳保险费的。
四、中国社会保障模式中国社会保障模式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此外,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特定群体的社会救助政策,如低保、特困人员救助等。
中国社会保障模式注重和企业共同负责,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需求。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各国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全文、相关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1、全民健康保险:指覆盖全体公民的医疗保险制度。
2、全民养老金:指为所有老年人提供的经济养老保障措施。
3、失业救济:指为失业人员提供经济援助和就业服务的政策。
4、住房保障:指通过提供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方式来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
5、教育补贴:指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教育费用补贴、奖学金等福利。
三种社会保障模式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三种社会保障模式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3b8f7e2910ef12d2af9e752.png)
• 正是因为强制储蓄型模式具备上述不同于其他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 它才有了自己鲜明的个性。这种模式在激励劳动者自我负责和限制政 府责任方面是有效的,对应付人口老龄化亦具有相当正面的效果,但其 缺乏互济性的缺陷,不利于风险的分散,从而并不是值得所有国家仿 效的制度安排。因此,迄今为止,真正实行强制储蓄型模式的国家只有 新加坡等小国家,或者类似于智利只在养老保险等个别项目中实施。
• 由上述特点可以看出,社会保险型模式非常重视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 系,强化责任分担意识,在追求公平的同时亦体现了效率原则。不仅 如此,社会保险基金在社会成员之间统筹使用,符合风险管理中的大数 法则,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互助互济宗旨。不过,采取现收现付方式筹集 社会保险基金时,保险费率受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就业比例的影响较大, 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养老金支付高峰,进而可能因基金积累不足 而造成财务危机。因此,有必要对此保持警惕。
2、缺点: (1)保障覆盖面窄。 (2)社会保障私营化, 增加了管理 成本。 (3)社会保障私营化弱化了其社会 功能。 (4)多层次管理存在机构臃肿现 象,行政管理费用较庞大。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1、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 2、老年法定退休保险具有强制性、贡 献性和福利性,退休和医疗保险基金 有正常来源渠道。 3、发展保险公司经营的自愿投保退休 金保险,吸收闲散资金增强经济实力, 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4、严格控制失业救济金发放标准和发 放时间,以利于失业者积极再就业。、 5、采取措施,增收节支,迎接老龄化 的严重挑战。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美国是世界上头号经济大国,其社会保障制度亦有着自己的显著特 色,但总体而论,美国仍然属于社会保险型模式国家。1935年由罗 斯福 签署的《社会保障法》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 的标志。自《社会保障法》实施后,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又经过多次 修订和补充,形成了比较健全且范围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 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大部分组成。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44f11158fb770bf78a553a.png)
、 社 保 资 金 的
(2)在美国社会保 障资金的来源方面,
来 源
国家、市场、社会
的作用存在着明显
的差异。
3、社会保障经办机制
1 | 美。国社会保障的市场化、社会化趋向比较明显
2 | 美国社会福利的公共支出、私人支出反映的是国家 和非国家机构举办的社会福利的规模。
4、社会保障中第三部门的作用
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运转依赖国家、市场、社会,而社会领 域里的主体包括非营利组织 ( 总称为第三部门) 、家庭和个人, 其 中,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保障领域里的快速增长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 注。
06 中美两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对比 part
美国的医疗保险,分为公私两大块。大 部分的美国人参加私立医疗保险。公司 的雇员一般可以从几百家医疗保险公司 当中,选择一家符合自己需要的保险公 司购买医疗保险。 "雇主雇员分担" "保险费" " 穷人老人" "老年医疗保险" "医疗辅助保险" "急诊救助 无分贫富" "代价高 困难大" "揭示危机以消除危机"
03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优劣分析 part
1、优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和 市场化程度高, 优势突出。 (1)社会保障的主体部分实行基金化运 作, 财政风险小。 (2)针对性强, 效果较好。 (3)以企业为核心的职工福利比较发达 , 增加了职工和企业的亲和力; (4)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 一定程度上 克服了政府和 市场行为的局限性。
美国医疗 保险制度
GHI
1.介绍 GHI(Group Health Incorporated)是在纽约州、新泽 西州和康州很流行的一种医疗保险,创立于1937年, 现已经覆盖到西海岸。是一家自称为非盈利性的保险计 划。 1995年的参加者大约有270万人。加入的各类医学专家 大约有1.35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美国、英国、中国)
![社会保障体系(美国、英国、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f1a45b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5.png)
社会保障体系(美国、英国、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美国、英国、中国)美国社会保障体系1.1 社会保险制度1) 养老保险:为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 医疗保险: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保障;3) 失业保险:对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生活补贴;4) 工伤保险:为职业伤害或职业病致残的工人提供救济;5) 生育保险:为女性提供生育期间的补贴和福利。
1.2 福利计划1) 食品券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食品券用于购买食品;2) 住房补贴计划:提供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补贴;3) 现金援助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一定期限的现金援助;4) 学费援助计划: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资金援助;5) 孤儿及被遗弃儿童福利计划:提供经济支持和监护。
1.3 劳动保护法律1) 《联邦劳动标准法》:规定工资、工时、加班和劳动条件等;2) 《工资保护法》:保障雇员得到公平的工资和福利待遇;3)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确保工人的工作环境安全与健康。
英国社会保障体系2.1 国民保险制度1) 养老金:提供基本的养老金;2) 失业救济金:提供失业期间的生活补贴;3) 公共医疗保险: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2.2 社会援助政策1) 低收入家庭优惠:提供食品券、住房补贴以及现金援助;2) 学费援助计划: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资助;3) 残疾人福利计划:提供经济支持和相关服务。
2.3 劳动法保护1) 《雇佣法》:规定工资、工时、员工权益等;2) 《健康与安全法》:确保工作环境安全与健康。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3.1 社会保险制度1) 养老保险: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 医疗保险: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3)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的生活补贴;4) 工伤保险:为工人提供职业伤害和职业病致残的救助;5) 生育保险:为女性提供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补助。
3.2 社会救助政策1) 最低生活保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 临时救助: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临时救助;3) 特殊救助:对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救助。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773084ad51f01dc281f16a.png)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部分组成。
美国自30年代建立保障制度以来,已形成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特点是:(1)适时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本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美国引起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普遍关注。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老年人生活处于最困难境地,社会退休金成了老年人的希望所在。
1934年,罗斯福成立了经济保险委员会,1936年公布了社会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伤残保险和老年配偶养老保险。
经过几年准备。
在积累了一大笔基金后,于1942年付诸实施,开始支付退休金。
二次大战中没有新的变动。
50年代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965年增加了老人医疗保险,1972年又增加了残废者医疗保险。
经过50多年的逐步发展与健全,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2)老年法定退休保险具有强制性、贡献性和福利性,退休和医疗保险基金有正常来源渠道,能自我调整和自我调整。
其退休金的收与支是按照现收现付、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的,根据人口老龄化的预测、退休费支出的需要,不断调整保险税税率,通过自我调整达到自我循环正常运转的目的。
(3)发展保险公司经营的自愿投保退休金保险,吸收闲散资金增强经济实力,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美国的一些人寿保险公司除经营人寿保险、财产保险、死亡保险外、还大力经营集体和个人自愿投保性质的私人退休金保险,作为法定退休保险的补充。
集体退休保险,由企业雇主为雇员投保,根据企业经营好坏和雇员个人情况投保可多可少,雇员退休后逐月领取。
政府通过对退休保险金免税手段予以支持。
并通过投资获取的利润,用来弥补膨胀使投保金额贬值的问题,以保证退休者收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感。
(4)严格控制失业救济金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间,以利于失业者积极再就业。
联邦立法规定由企业雇主缴纳失业保险税款,雇员不缴。
利率由各州自行确定,全国不统一。
救济发放时间,大多数规定需经一周等待期后方可使用,最多支付26周,联邦法规定在失业高峰期可延长合乎法定救济周数的50%,即最多追加13周。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b2a00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d.png)
进社会经济发展.
集散结 合管理 模式
由联邦政 府主管
全国性的社会保障
由州政府 主管
地方性的社会保障
由中央制定原则性的政策,由地方政 府按照中央政府精神,制定州法律或 实施细则予以管理
全国性而由地方政府负责执行的
第四小组
美国的社会保障机构设置
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社会保障总署
副署
劳工部
在全国分设10个地区
老 遗 残 住 局、6个项目服务中心、 失
年 属 疾 院 1 300个地方办公室、
业
பைடு நூலகம்
保保 险险
保 险
保 37个电话服务中心负 险 责管理地方社会保障
保 险
事宜。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年老、幸存 者、伤残和医疗保险计划(通常称为 OASDHI)该资金主要来源于由雇主、雇 员平等负担的工资税以及个体自雇者的 收人税。所获税收分别用于三个各自独 立的信托基金:年老和幸存者保险(OASI), 伤残保险(DI) 以及医疗保险(HI)。
社会保障资 金增值收入
政府财政 拨款
社会保 障税
管理社会福利保障的一体多元制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项目的多层次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财源的多渠道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受惠的不平衡
养老保险
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关 统一管理,或在某部门下设机构进 行管理
医疗保险
遗属补助等 项目
失业、工伤等 保险
由劳动部门管理
集散结合管理模式的典型国家是美国
定义 集散结合管理模式,是指将社
会保障共性较强的项目集中起来,实行 统一管理;而将特殊性较强的项目单列,
美国的社保制度
![美国的社保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76dd115f0e7cd184253668.png)
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美国的社会保险(social security)计划包括三项内容:退休、残障保险、孤寡福利。
其中,退休金是最大的一项支出。
按照目前的规定,凡是一生中工作并纳税超过十年、年满六十二岁的老人就有资格开始领取社会保险退休金,不过要年满六十五岁之后才能够领取足额社会保险。
这时不仅退休金数目更高,而且能够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
残障保险没有年龄限制,但是要求领取保险金的残障人在过去十年中曾经工作并缴纳过一定数目的社会保险税。
孤寡福利则是给予交纳过社会保险税者的寡妇或鳏夫以及未满十九岁的子女的福利。
领取数目的多少取决于保险税缴纳的数目和年限。
总的来说,缴纳的数目越大、年限越长,领取的社会保险金也就相对越高。
社会保险并不是美国人唯一依赖的退休金。
事实上,足额社会保险对于一个中等收入、工作二十五至三十年的人来说,一般相当于退休前收入的百分之四十。
低收入者的百分比要高一些,高收入者的百分比则要低很多。
比如原来挣百万年薪的大公司总经理们退休后能够领取的社会保险金不会比拿五、六万工资的下属高出太多。
所以,大约一半的美国人在社会保险之外还有工作退休金(pension)、401退休计划(401K plan)、个人储蓄退休金(IRA),以及个人的积蓄。
工作退休金和401退休计划都有相当部分要由雇主支付,有的雇主支付得多,有的支付得少。
通常在工资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之间。
比如我工作的单位,老板为雇员支付的退休金计划占工资的百分之十七点五。
也就是说,老板每年要为一个年薪五万的雇员支付八千七百五十美元存入他的退休计划。
这笔钱进入某些投资基金,每年以一定的百分比上升。
如果雇员工作二十年,拿到的退休金大概就能够相当于他工资的至少百分之五、六十。
但是,低薪阶层的退休金计划一般就远远不如中产阶级,尤其是非全职的低层员工往往根本不能加入雇主的退休金计划。
这样,越是贫穷的人口就越要依赖国家控制的社会保险计划。
中美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案例
![中美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9740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e.png)
中美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案例摘要:中美两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比案例,是指通过对两国各自社会保障制度的介绍,比较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异同,深入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利与弊,总结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期加深对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以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类社会保障,实现了以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结构,并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逐步完善。
1、养老保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通过缴费,实现个人账户的建立,定期的给予个人账户养老金,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
2、医疗保险: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类,为城镇和乡村居民提供医疗保障。
3、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国家失业保险和企业失业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失业保险、城乡居民失业保险三类。
4、工伤保险:中国工伤保险制度领取的伤残补助钱,可以用于治疗,同时也可以把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
5、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的主要内容是支付生育保险金,其中包括产前检查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生育医疗保险金等项目。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残疾保险和孤儿福利五大项。
1、养老保险: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障和私人养老保险两大部分组成。
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金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险金退休金组成,而私人养老保险则是一种个人自助的补充保险。
2、失业保险:美国的失业保险是指由美国政府统一管理的失业救济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是鼓励失业者尽快重新就业,同时在失业期间提供经济补偿和就业援助服务,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3、医疗保险:美国的医疗保险分为公共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
公共医疗保险主要有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和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而私人医疗保险则是由于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为目的。
各国社会保障模式
![各国社会保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a44a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d.png)
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提供的一系列福利措施和服务。
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旨在满足本国人民的基本需求,如医疗保健、退休金、失业救济和福利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典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1.欧洲福利模式欧洲福利模式是指欧洲国家实行的较为综合和慷慨的社会保障政策。
这种模式强调国家对公共服务的提供和负责,例如在医疗保健、教育和福利方面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
欧洲福利模式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通过高税收和社会保险费来提供福利服务。
欧洲国家普遍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公立教育。
2.北欧福利模式北欧福利模式是欧洲福利模式的一种变体,是最为慷慨和完善的福利模式之一、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等北欧国家一直以来都以其优良的福利制度而闻名。
这些国家实行高税收和高福利的政策,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包括免费的医疗保健、优质的教育和大额的失业救济金。
北欧福利模式的特点是高福利和高征税,以保证社会公平和福利的可持续性。
3.美国模式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相对于欧洲而言较为保守和低福利。
美国政府提供有限的社会保障服务,主要通过社会保险制度来提供医疗保险、退休金和失业救济金。
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强调个人的自助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人们依靠私人保险和个人储蓄来解决社会风险。
然而,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疗费用高昂、福利分配不均等。
4.亚洲模式亚洲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在一些方面与欧洲和美国有所不同。
在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社会保障更加倚重于家庭和雇主的责任。
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通过雇主提供的养老金、福利和医疗保险来保障员工的福利。
此外,一些亚洲国家通过国家保险制度和公共援助来提供社会保障,但水平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各国社会保障模式各有特点,旨在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提供社会保障。
欧洲福利模式和北欧福利模式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性,提供全面的福利服务;美国模式强调个人的自助和市场机制;亚洲模式则倚重于家庭和雇主的责任。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24e78ffbd64783e08122bc7.png)
一、瑞典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
二是庞大的公共开支造成了巨额的财政赤字。 1950-1980年,中央财政赤字,寅吃卯粮,同时 又求助于举绩和通货膨胀,进一步造成了经济困 难,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是高福利带来了劳动生产率下降。这是由于高 福利以高税收为基础,高税收又削弱了企业投资 的积极性,同时国家限制企业裁员,造成企业劳 动生产率下降。高福利还促长了“大锅饭”现象。 由于病假、失业各种津贴繁多,收入几近达到正 常的90%,泡病和缺勤现象增多。同时收入均等 化削弱了企业家和技术人员的投资,创新积极性 ,甚至逃税现象增多。由此种种,使得社会劳动 生产率降低。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历史最长,发展最完 备,是典型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代表
瑞典在19世纪至本世纪30年代,通过了济 贫法,实行了义务初等教育,宗教选择自 由、救济老弱病残等政策。 1862年通过立法确定政府有权为教育,济 贫和其它慈善行为征税。20世纪30年代以 来实行了大规模的福利政策,从而使福利 国家作为一种制度确立起来。
一、瑞典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
然而,瑞典的高福利是建立在高税收和国家支出 基础上的,由此带来一定的负效应,这被人们称 为为“瑞典病”或“福利病”。 一是消费基金的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抑制了私 人储蓄和投资动因。为维持福利制度和工资的增 长。社会消费支出大大超过了生产的增长,80年 代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3,而工资和福利的“刚 性”使得社会消费只升不降,国民收入中用于消 费的部分日益膨胀。福利政策的作用使国民无须 储蓄,使之积累资金减少,从而使得投产减少, 消费遏制生产日益明显。
补充说明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2006年发行的“2006年世界 人口现状报告书”显示,未满1周岁婴儿死亡数字的婴儿 死亡率中,韩国以千分之三的比率与日本、新加坡、挪 威、瑞典均列为死亡率最低的国家。 全世界平均寿命为,男性63.9岁,女性68.4岁,而发达国 家的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2.4岁和79.7岁,发展中国家为 62.5岁和66岁,落后国家则以52.2岁和52.9岁表现了明显 的差距。 男性的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中国香港(79.1 岁)、日本(78.9岁)、瑞典(78.4岁),女性依次是日 本(86.1岁)、中国香港(85岁)、瑞士和瑞典(各83.4 岁)。 北京人均预期寿命:80.09岁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e923cc9e45c3b3566ec8b84.png)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美国,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保障计划是内战退伍军人补助计划。
最初,补助只向在战争中伤残的联邦退伍军人或联邦士兵的遗孀发放(不给邦联退伍军人及其家庭成员发放补助)。
此计划后来扩大为将所有伤残的联邦退伍军人包括在内,不管他们是否是在战争中受伤都是如此。
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在1894年,联邦政府三分之一以上的支出都花在了军人补助方面。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应该建立一个全面的制度来为贫困人口和老年人提供足够的经济帮助,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当时有数百万的美国人失去了工作,无法赚到足够的钱养家糊口。
1932年,正值大萧条水深火热之时,富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
他提出了社会保险的理念。
这一观点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
供图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案1934年,罗斯福组建了经济保障委员会(CES)。
此委员会根据罗斯福提出的社会保险理念(当时在欧洲已经有差不多三四十个国家在使用这种制度),拟定了一个让职工将其工资的一小部分存入一个总帐户的计划。
以后在他们退休后,他们可以从该帐户中支取这些钱,以帮助他们应付每月的花销。
社会保障法案(SSA)于1935年正式立法。
在过去的数十年内,美国政府一直在调整SSA退休补助制度,以应对人口和经济形势的变化。
这些调整包括:职工家属也有资格领取补助;增加了生活费调整(COLA),这样无需国会出台重大法案,社会保障补助就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而上调;在此计划中增加了伤残补助条款。
一、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系统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国家。
美国于1935年8月14日颁布《社会保障法》(Social Security Act),这也是“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首先被使用在法律文献之中。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是20世纪以米应对经济危机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70余年的发展,美国政府由最初的不介入到大规模发挥作用,到现在的逐步减少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社会保障的立法作为实施依据;社会保险为强制性,强调权利与 义务的统一。即社会保险强调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缴纳社会
保险的义务相联系,劳动者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亦常常与缴纳社
会保险费的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不参加社会保险或者未缴纳 社会保险费是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2、以劳动者为核心。社会保障对象主要是劳动者及其家属,覆盖面比 较大;保险项目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3、责任分担,互助共济。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 三方 负担,实现风险保障的互助共济;实行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相协调的机 制. 4、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美国是世界上头号经济大国,其社会保障制度亦有着自己的显著特 色,但总体而论,美国仍然属于社会保险型模式国家。1935年由罗 斯福 签署的《社会保障法》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 的标志。自《社会保障法》实施后,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又经过多次 修订和补充,形成了比较健全且范围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 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大部分组成。
2、缺点: (1)保障覆盖面窄。 (2)社会保障私营化, 增加了管理 成本。 (3)社会保障私营化弱化了其社会 功能。 (4)多层次管理存在机构臃肿现 象,行政管理费用较庞大。
主题
根据三种社会保障模式,说明美国社 会保障制度的利弊
小组成员:胡志林 窦琪 王光政 马迪 胡晓芳 朱丁丁 郑玲玲 丁哲 余娟
一、社会保险型模式 二、福利国家模式
三、强制储蓄型模式 四、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利弊
社会保险型模式是为劳动者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并辅之以社会救
助和社会福利措施,以此来构建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比较完备的社会 保障体系。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
美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包括社会 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
社会保险法涵盖老年、遗属、伤 残、医疗、失业、工伤 等项目。
社会福利法容纳的项目有: 抚养未 成年儿童的家庭 援助 ( A FDC) 、补 充性保障收入 ( SSI ) 、退伍军人抚 恤、医 疗援助、失业补贴、住房补 贴、食品券补贴等。
福利国家模式
•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是在混合经济制度模式下,由政府推行充 分就业、公平、分配等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特点
• 虽然福利国家模式通过国家的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和财政,对于国民 收入的再分配力度大,使财富在各家庭之间的分配趋于平等,这对于 消除贫困和维持社会稳定与繁荣起了保障作用,不过,过于优厚的社会 保障待遇,亦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社会保障支出曾长过快,导 致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收不抵支;同时,由于国家包得过多,标准过高, 导改用于生产的财力减少,社会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相对 下降。此外,由于社会保障项目多、范围广、水平高,使社会保障收入 同劳动收人的差距逐渐缩小,这种现象必然会使部分人产生过分依赖 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正是因为福利国家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学术界( 主要是经济学界)亦对福利国家模式多有批评,认为它是造成 公共福利开支不断膨胀,税收负担加重,影响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 一个重要原因。
2. 建立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在强制储蓄型模式下,每个参与其中的劳 动者均拥有一个账户,雇主与劳动者自已缴纳的费用均直接记人该账户, 并逐年积累,直到劳动者年老退休时才领取。因此,这种模式实现的其实 是劳动者自已一生中的收入与负担的纵向平衡。
3. 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由于强制储蓄型模式是完全积累的财务机制, 每个劳动者在劳动期间积累在个人账户上的资金是不断增长的,从参加 强制储蓄到领取相应待遇,往往间隔数十年,期间必然遭遇基金贬值的 风险。因此,强制储若型模式的最大压力在于如何使个人账户上积累的 基金实现保值增值,这就必然要求积累基金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才可能在 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过程中避免贬值的风险。
• 由上述特点可以看出,社会保险型模式非常重视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 系,强化责任分担意识,在追求公平的同时亦体现了效率原则。不仅 如此,社会保险基金在社会成员之间统筹使用,符合风险管理中的大数 法则,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互助互济宗旨。不过,采取现收现付方式筹集 社会保险基金时,保险费率受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就业比例的影响较大, 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养老金支付高峰,进而可能因基金积累不足 而造成财务危机。因此,有必要对此保持警惕。
• 正是因为强制储蓄型模式具备上述不同于其他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 它才有了自己鲜明的个性。这种模式在激励劳动者自我负责和限制政 府责任方面是有效的,对应付人口老龄化亦具有相当正面的效果,但其 缺乏互济性的缺陷,不利于风险的分散,从而并不是值得所有国家仿 效的制度安排。因此,迄今为止,真正实行强制储蓄型模式的国家只有 新加坡等小国家,或者类似于智利只在养老保险等个别项目中实施。
4. 在保障内容上主要是养老保障。从当代世界采取强制储蓄型模式的 国家来看,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具有长期积累性的养老保险。因此,所 谓的强制储蓄型模式并不等于采取这一模式国家的整个社会保障制 度,而只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部分。
5. 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特殊。在强制储蓄型模式下,政府通常并直接分 担缴费责任,而是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而对个人账户上积累基金的投 资运营的监督是重点。
03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优劣分析 part
1、优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社 会化和市场化程度高, 优势突出。 (1)社会保障的主体部分实行基 金化运作, 财政风险小。 (2)针对性强, 效果较好。 (3)以企业为核心的职工福利比 较发达, 增加了职工和企业的亲和 力; (4)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 私人保 险作用突出。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政 府和 市场行为的局限性。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1、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 2、老年法定退休保险具有强制性、贡 献性和福利性,退休和医疗保险基金 有正常来源渠道。 3、发展保险公司经营的自愿投保退休 金保险,吸收闲散资金增强经济实力, 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4、严格控制失业救济金发放标准和发 放时间,以利于失业者积极再就业。、 5、采取措施,增收节支,迎接老龄化 的严重挑战。
•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是通士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 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纳公积金加上一定的利息,一一并计责。缺乏互济性。强制储蓄型模式是在国家立法的规范下, 采取强制手段扣除劳动者的一部分工资储存起来,完全用于劳动者自已 养老等。它不存在劳动者之间的互助共济功能,从而也无法让风险在群 体中分散。可见,这种制度强调的自我负责而不是追求互助共济,这一 点与其他社会保障模式所追求的目标是相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