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方案
《农村中学生自信心培养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
《农村中学生自信心培养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北京市怀柔区北房中学2007、5《农村中学生自信心培养方法的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我校是怀柔区一所平原中学,学生的家庭背景较为复杂,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的独生子女普遍表现出自信心缺乏,意志比较薄弱,进取心和抗挫折能力差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我们认为孩子们意志薄弱,进取心不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自信心缺乏和不足。
在当今时代的条件下,一个自信心缺乏的人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光明小学“我能行”活动的主旨是: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会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受它的启发,我们把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宗旨确定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迎接明天。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家长与孩子共同提高。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外曾对一些数学成绩差而又缺乏信心的学生在暑假以辅导班的形式进行了归因训练,训练效果也十分明显和乐观。
国内对学生自信心已有广泛研究,近年来,主要有对学生自信心的理论综述,对学生自信心的调查研究,自信心提高训练的实验研究等方面。
专家孙时进等人研究发现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团体心理咨询在发展性目标上也是有效的,并且对个体的人际关系改善、情绪稳定与调节非常有效。
赣南师范学院刘敏岚的研究表明通过自信心训练 , 自信心前测和后测总分以及各项因素分均有明显下降,并有显著差异;在交际、工作、学习、自责过敏上的自信心分数有明显降低,即自信心水平显著提高,对学生进行自信心训练是可行的。
高职高专学生自信心培养研究所董进波等人的研究发现把培养自信新的理论与技术应用到新生班级活动,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的特点,确定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方案。
课题的实施方案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的施行方案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研究与理论课题施行方案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研究与理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研究与理论课题施行方案 **学校子课题〔2022、11〕一、问题的提出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今的学生普遍表现出自信心缺乏,意志比较薄弱,进取心和抗挫折才能差等方面的缺陷和缺乏。
我们认为孩子们意志薄弱、进取心不强、承受挫折的才能差的主要原因是自信心缺乏和缺乏。
在当今的时代条件下,一个自信心缺乏的人很难适应社会开展的需要。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安康人格。
自信是一个人安康人格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鉴于此,我校开展以“我能行”教育为核心的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研究与理论。
结合多年的理论,我们将“我能行”归结为八句话: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假设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互相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我们开展“我能行”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迎接明天。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
二、概念的界定:首先,从儿童心理开展的角度,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开展,尊重人的根本权利,强化学生“自我意识”,注重学生情感领域的需求,让学生在各方面有充分的表现时机,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自信,保护自尊,激发其勤奋努力,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小学阶段的心理开展和学习任务。
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爱心点燃起孩子心中自信和进取的火花,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成长环境,即:从心理上,行为上,给以充分的支持,鼓励。
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气氛,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最后,让儿童有成功的体验,并不是自信自强教育的终极目的,而是培养儿童自信心、进取精神的途径和手段。
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一个人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并克服的内在力量。
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自信心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体差异,包括性格、爱好、兴趣等。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培养他们自信心的第一步。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尊重并接受他们的个体差异。
二、设定合理的目标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行的步骤。
这样的目标设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行动,并逐步实现目标。
当学生完成一个小目标时,他们会感到自信心的增加,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三、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表扬积极的反馈和表扬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认可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当学生取得进步或者克服困难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这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参与社交活动参与社交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此外,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社团、俱乐部等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人群,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更加自信地应对各种挑战。
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激发他们自信心的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例如体育运动、音乐艺术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从而增强自信心。
七、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信心培养教学方案设计与反思
自信心培养教学方案设计与反思一、方案设计自信心是一个人在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乐观和坚定的心态。
具备良好的自信心对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套自信心培养教学方案。
1. 目标确定:明确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标是关键。
自信心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深入思考,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情绪情感、社交能力等方面。
因此,我们要确立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标是全面、多元化的。
2. 教学内容选择: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积极心理学知识的传授:通过教授积极心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自信心的重要性、形成原因以及培养方法,从理论上增加学生对自信心的认识。
2.2 多种激励方式的引导: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如赞美、奖励、肯定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3 动手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一些动手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实验、体验式学习等,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克服困难,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4 班级活动与合作: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如演讲比赛、团队作业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教学方法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3.1 个体指导:通过个别辅导、交流等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困惑,促进他们培养自信心。
3.2 组织互动:通过小组互动、合作项目等方式,鼓励学生相互支持、鼓励,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提升个体的自信心。
3.3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进步,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
4. 课堂实施与评估:在课堂实施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4.1 课堂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2 课堂氛围的营造:创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认同,为培养自信心营造良好的环境。
研究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教育学方法
研究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教育学方法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界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学生的自信心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在他们日后的人生道路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一些研究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教育学方法。
首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肯定与激励是培养他们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之一。
老师应当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予以表扬,在他们犯错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指导。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长,从而增强了自信心。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学生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
老师可以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估的方式,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帮助他们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
此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培养他们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教室的布置、教学设备的完善以及学习材料的齐全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能力。
在一个舒适、安全且具有创造力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自己的自由和自主,从而增强了自信心。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重要环节。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和支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面对困难。
家庭氛围以积极向上、鼓励奋进为主,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通过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的能力,也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
同时,学生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增强了自信心。
总之,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界的关注和引导。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来综合培养。
只有让学生在一个积极正面的环境中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才能真正培养出自信又有主见的学生。
增强自信研学活动方案
增强自信研学活动方案介绍自信是人们追求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增强自信,本文提出了一个研学活动方案,旨在通过实践体验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提供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提供机会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辩论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内容1.自我介绍与分享–学生首先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相互了解,并给予正面的反馈;–通过互相鼓励和认可,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2.挑战任务–设计一系列小组挑战任务,如解谜、团队合作游戏等;–每个任务都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挑战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3.辩论训练–将学生分为小组,给予一个辩论主题和一定的准备时间;–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辩论结束后,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成果展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探究和研究;–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个人能力并接受他人的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力量。
活动计划第一天•自我介绍与分享(30分钟)•挑战任务一:解谜游戏(60分钟)•小组分工讨论和辩论训练准备(30分钟)第二天•挑战任务二:团队合作游戏(60分钟)•辩论训练比赛(60分钟)第三天•小组成果展示(120分钟)•互动交流和总结(60分钟)教学方法•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任务,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互动;•情境教学:将学习任务设置在具体的场景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反馈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增强中学生自信心的训练方案
增强中学生自信心的训练方案自信心是中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心理特质之一。
它对中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由于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因素,中学生的自信心常常会受到挫折和动摇。
因此,开展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能力。
一、培养积极的内心对话中学生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和消极情绪中。
因此,培养积极的内心对话是建立自信心的第一步。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训练: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积极向上的教育资源,营造积极的学业氛围,鼓励中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不怕失败。
2. 提供有效的反馈: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他们从过程中领悟到成长的价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3. 引导正面思考:鼓励中学生积极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从而培养出更加积极向上的内心对话。
二、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活动为了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活动,让学生在不同领域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1. 体育运动:通过开展各类体育竞技活动,让中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2. 学科竞赛: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活动,鼓励中学生参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让他们在比赛中感受到自己的实力和进步。
3. 社会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中学生接触社会问题,了解社会需求,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建立良好的支持体系建立良好的支持体系,为中学生提供及时帮助和关怀,是增强他们自信心的重要环节。
1. 家庭支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让家长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2. 学校辅导: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中学生解决困扰和烦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同伴关系: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助与合作,鼓励中学生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成长。
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方案
“数学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王方叶王勇罗应湖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时代的呼唤。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要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全面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而较强的自信心又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挑战困难,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迫在眉睫。
2.现实的需求。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在心理发展中既有较大的可塑性,又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而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冲击,网络带来的各种文化的碰撞等等,都使他们面临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困扰也越来越突出。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在困难面前缺乏激情,缺乏勇气,缺乏应有的自信。
不容乐观的现实,向我们教育者敲响了警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要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其他各方面素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提高其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助其充分认识和发展心理潜能。
因此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把培养全体学生较强的自信心,成功开发学生潜能作为重点,迎合了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需求。
3.已有的研究基础。
许多事实说明,人不仅在体能上可以挖掘或激发出无尽的潜能,在智力也不乏急中生智的事例、许多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目前对大脑的开发利用程度充其量才达到10%,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不是在情急之下才求助于潜能,而是主动地去调动、开发各种潜能,使人生达到新的境界。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生实际,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力图探索结合我镇文化背景和本校特点的有效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信心。
学生自信心培养方案
学生自信心培养方案【第一节:引言】学生的自信心是其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基石,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表现、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
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直是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学生自信心培养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展现自己的潜能,并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第二节:学业引导】学业引导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关键一环。
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小组或学习伙伴,学生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增强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此外,给予学生适当的挑战和奖励机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自信。
【第三节:兴趣培养】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往往会表现出更强的投入和自信心。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提供机会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
通过持续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并在特定领域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从而提高自信心。
【第四节:积极心态培养】培养积极的心态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一环。
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从正面的角度看待挑战和困难,鼓励他们将失败视为成功的过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同时,积极的表扬、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
【第五节:组织参与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可以培养自信心和拓宽自己的视野。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同时也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或实践实习。
这些实践经验将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第六节:交流与合作】积极的交流和合作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与同学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倡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得到反馈和支持,进而增强自信心。
【第七节:奖励与认可】适当的奖励和认可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建立自信心。
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优秀表现,并通过赞扬、奖品或其他方式加以肯定。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研究分析方案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案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题结题报告我校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学生以留守儿童居多,贫困家庭儿童居多,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的积极向导旗帜不明确;另外,长期受到家长的溺爱,尤其是爷爷奶奶的任其性的隔辈的疼爱管理,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受挫能力较差。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应付升学,多数成绩不好的孩子经常受到的是冷落、批评,甚至是教师不合理的惩戒,在学习上自信心严重不足,放弃学习,自认为难以学好的心理阴霾时时存在;再加上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学生见识少,胆小怕事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孩子们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方面,表现出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学习上缺少自信、害怕困难。
在一个班级群体单位里,不同程度存在着整天低头闷闷不乐、课堂教案参与活动中蹑手蹑脚、如鼠般无法展示自己,心理自卑的部分学生,既而他们学习态度自曝自弃,学习任务无法完成。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上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2018年初,我所带五年级为课题研究实验班,以《心理健康的标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学生健康指南》、《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理论为基础,还通过网络,深化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案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认识和研究。
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案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立项课题,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
在语文教案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受到家长的溺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受挫能力较差。
另一方面,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应付升学,多数成绩不好的孩子经常受到的是冷落、批评,在学习上信心严重不足;再加上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学生见识少胆小怕事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孩子们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方面,表现出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学习上缺少自信、害怕困难,加之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信心严重不足,心理自卑,放弃学习,自认为难以学好的心理阴霾时时存在。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策略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策略研究”研究方案承担单位:重庆大江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区子弟校国家最近新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提出了学生要自信自强;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把“从小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重要任务的第一条提出。
在大力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些都是我们当前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自信心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没有自信心的人,眼前的世界便没有鲜亮的色彩。
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而能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的法宝就是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实现一定目标的心理状态,是建立在对自我认识、正确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自信心能够使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得以释放,是人们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有人曾对中外53位有成就的学者和艺术家进行研究,发现他们除了具有卓越的智慧外,还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其中包括对自我充满信心,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成功。
这说明,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中西方在教育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如在家庭教育方面,西方的家长倾向于鼓励孩子,“你太杰出了”、“你很伟大”,这样的溢美之词,他们是从来不吝惜的。
西方家长认为,我的孩子虽不是样样第一,但总有优秀的地方;而中国的家长对赞美孩子的言词则常常难于出口,在教育孩子方面,似乎总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如:即使有了好成绩也不能“翘尾巴”,要谦虚谨慎,多找缺点与不足等等。
因此,我们的孩子很“谦虚”。
一位老师曾布置学生写语文测验后的卷面分析,其中一名得了72分、学习中等的学生写了一段话。
短短几句竟用了9个“不”字来否定自己取得的成绩,实际上,这恰恰是自信心丧失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受挫能力严重缺乏的表现。
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2012.9一、提出的背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康的人格。
而自信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他们表现出自信心缺乏,意志比较薄弱,进取心和抗挫折的能力差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归其原因是自信心缺乏和不足。
我们经常看见有些学生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
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
有自卑感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低微。
现在的学生大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过多的保护和关爱,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缺乏坚强意志的培养,导致他们在困难面前缺乏激情,缺乏勇气,缺乏应有的自信。
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再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训练。
因此我们“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作为本学期自己的研究课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校学生自信心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有的同学回答问题紧张、不流利;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惧怕参加竞赛活动,害怕与别人相比,特别怕别人笑话。
(二)有些同学不敢主动地与其他同学交往,常常畏缩,说话小声、胆怯,不敢或很少主动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等,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同学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而不愿甚至从不当领导者。
(三)遇到困难常常害怕,退缩,而不能努力解决。
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
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常缺乏主见,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依赖他人帮助,向老师告状或回家告诉父母。
比如在三(3)班,在问到“虽然你很努力,但你仍然担心学习,怕学不好吗?”时,有21.1%的同学选择了是。
问“班上来了新同学,你会主动和他打招呼吗?”有12.3%的人选择了不会。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实施方案格式范文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格式范文早晨的阳光洒在窗台上,我泡了杯清茶,打开电脑,开始梳理这个关于“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课题实施方案。
这个课题,对我来说并不陌生,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深刻的理解。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学生自信心,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重要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自信心,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成为重要任务。
因此,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1)探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2)构建一套科学的自信心培养体系;(3)提升教师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能力。
2.研究内容(1)分析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因素;(3)设计并实施自信心培养的具体策略。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理论依据和现有研究成果;(2)实证研究:以某所学校为研究对象,开展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因素;2.技术路线(1)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明确研究目标;(2)第二阶段:案例分析,提炼自信心培养策略;四、实施方案与步骤1.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2)设计调查问卷,对某所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确定影响学生自信心的主要因素。
2.第二阶段: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3)对比分析不同案例的共性与个性,形成自信心培养体系。
3.第三阶段:构建自信心培养体系(1)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构建自信心培养体系;(3)组织专家论证,完善自信心培养体系。
五、预期成果与贡献1.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科学的自信心培养体系;(2)提出具体的自信心培养策略;(3)提升教师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能力。
2.贡献(1)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2)为学校和学生提供实用的自信心培养方法;(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阶段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方案:小学阶段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一、引言自信心是人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的一种积极心态和信念,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环境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面对学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与研究的方式,探索有效提高小学阶段学生自信心的方法和策略,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践与研究,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信心水平。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小学阶段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和表现。
2. 探索有效的自信心培养策略和方法。
3. 实施培养方案并评估其效果。
4. 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设计:采用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自信心培养方案,并确定研究变量和测量指标。
3. 方案实施:选择一所小学作为实验学校,随机选取一部分学生参与培养方案,另一部分作为对照组。
实施培养方案至少持续一学期。
4. 数据采集:采用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数据。
定期组织学生和教师进行反馈和讨论,收集他们对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5.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评估培养方案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四、方案实施1. 自信心培养方案的设计:(1) 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教师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组织各种社交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团队合作和交流。
(4)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成长空间。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案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案一、引言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自信心增强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通过本教案,我们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二、背景分析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例如学业竞争、人际关系、身体形象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培养。
三、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与策略1. 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讨论和比赛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成功经验,并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从而增强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同感。
2. 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和课程,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特长。
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实践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从而增加自信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4.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演讲、艺术创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肯定和支持,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说服力。
5.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成功率。
成功解决问题将带给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6.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信任,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四、教学实施在实施本教案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步骤:1. 为学生明确培养自信心的目标和重要性。
2. 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培养自信心_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自信心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教育领域,学生的自信心对其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以及未来职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其积极的自我认知。
本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认识,明确自信心对学生的意义。
2. 探索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出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效果。
4. 通过实践检验,总结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策略。
三、活动内容(一)理论学习阶段1. 主题讲座:邀请教育专家进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专题讲座,让教师了解自信心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收集并分析国内外优秀教育案例,探讨案例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成功经验。
3. 文献阅读:推荐相关教育书籍和论文,引导教师深入理解自信心培养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探索阶段1.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所学理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设计培养自信心的教学活动方案。
2. 课堂实践: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活动,观察学生反应,记录教学效果。
3. 同伴互助:组织教师观摩彼此的课堂,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反思总结阶段1. 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 成果展示:组织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
3. 专家点评:邀请专家对教学成果进行点评,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1. 组建教研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和分工。
2. 收集相关资料,准备讲座、案例和文献。
3. 安排教学活动时间和地点。
(二)活动实施1. 开展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自信心培养的认识。
2. 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培养自信心的教学活动。
3. 课堂实践,观察学生反应,记录教学效果。
4. 组织教学成果展示,分享优秀经验。
5. 专家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初中学困生自信心培养研究实验方案
《初中学困生自信心培养的研究》实验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中国基础教育当前最紧迫、关键的问题是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它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历史的重任、时代的发展,都要求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而这些又都要求每个人必须首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充满自信心。
“学困生”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实际上也是个社会问题。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应正确对待“学困生”,让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抬起头来走路。
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才能开创“学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天地。
多年来,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学校及教师把目光集中在尖子生身上,“学困生”饱尝了失败的痛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丧失了进取心和勇气,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和发展。
初中生活结束后,以失败和沮丧的心理走向社会,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埋下了阴影,因此我们本着“为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原则,我们对“学困生”伸出双手,帮助扶持他们走出困境,增强自信,告别“被人遗忘的角落”,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获得学习事业的成功。
国内有些学校进行过小学“学困生”自信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从心理疏导、鼓励性评价、创造表现机会等方面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而对中学的“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涉及不太多,“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我校实际发展需要,对“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核心概念的限定学困生指的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 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
“自信”指的是不是在你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在你还没有得到之前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的一种信念。
小学生自信心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自信心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提出: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放到突出位置。
尽管人们总是不断地探索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但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仍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以课本、教室、教师、考试为中心,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态消极,缺乏自信、讨厌学习、心理脆弱、无所事事,他们的精神与能力同社会的需要相距甚远,我校目前面临的是所处的地理环境不佳,导致生源不尽人意;也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剥夺学生自我教育的权利,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特长发展,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难度,因此,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改变阻碍学生发展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积极适应现代生活的健全人格的理念,大胆探索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模式。
为此,我们提出《小学生自信心教育研究》课题,进行实践,以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
二、课题的涵义及研究价值。
自信心,通常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或事业)、前途、以及对自己人格充满信心的积极心态和人格特征。
自信心,就其主体而言,包括个体的自信心和群体的自信心。
个体的自信心与所处群体的自信心密切联系,互相影响。
人的自信心又总是在各种活动中表现为学习自信心、社会适应自信心、工作自信心体育运动自信心、艺术活动自信心、人格自信心等等。
其核心是人格自信心,即主体对自己人格品质、能力、发展趋向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而人格自信心一方面通过自己在生活、学习、交往、工作等方面自信心的不断确定过程中积淀而成。
自信心总是建立在主体积极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
具有自信心的人,经常保持有积极乐观的情绪,有自己适当的、切合实际的努力目标;对自己能力有较正确的估计,能积极采取行动,不怕困难挫折;喜欢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工作,能关心他人和与人合作,善于自我调整和利用环境;有更高的抱负水平,并相信事在人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又具备谦逊的品质。
自信心的培养研修方案(1)
自信心的培养研修方案所谓自信心,就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缺乏自信心,则容易被环境所左右,而放弃自己的正确判断。
自信心是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
有自信的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内在潜能,进而获得学习、事业、生活上的成功。
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挫折与失败。
如果缺乏自信,他们就有可能自暴自弃,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
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信心,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基础作用。
有人说,自信心就像人的能力的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
在许多伟人及成功人士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这种自信心使他们百折不挠,最终获得成功。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并充满自信。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激发自信心策略——使用“赏识”教育成功的教育是一种“赏识”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他们以勇气和信心的教育。
初中“学困生”平时很难听到教师或同学的夸奖,责备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
这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锤炼自信心策略——适当使用“挫折教育”挫折是锻炼初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最好素材。
每当克服一个挫折,孩子就会成熟一点,完善一点。
一个孩子从小没有挫折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引导孩子自己战胜挫折。
目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往往享受“第一成员”的特殊待遇,容易产生“我是第一、我是中心”的心理。
而这对他们将来的社会生活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情绪特征和意志水平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和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培养他们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能力,使初中学生体会到探求知识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从而积极地去面对今后漫长的人生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王方叶王勇罗应湖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的呼唤。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要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全面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而较强的自信心又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挑战困难,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迫在眉睫。
2.现实的需求。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在心理发展中既有较大的可塑性,又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而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冲击,网络带来的各种文化的碰撞等等,都使他们面临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困扰也越来越突出。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在困难面前缺乏激情,缺乏勇气,缺乏应有的自信。
不容乐观的现实,向我们教育者敲响了警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要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其他各方面素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提高其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助其充分认识和发展心理潜能。
因此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把培养全体学生较强的自信心,成功开发学生潜能作为重点,迎合了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需求。
3.已有的研究基础。
许多事实说明,人不仅在体能上可以挖掘或激发出无尽的潜能,在智力也不乏急中生智的事例、许多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目前对大脑的开发利用程度充其量才达到10%,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不是在情急之下才求助于潜能,而是主动地去调动、开发各种潜能,使人生达到新的境界。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生实际,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力图探索结合我镇文化背景和本校特点的有效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信心。
二、课题的界定和研究的依据与假设
(一)课题的界定
1.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2.心理素质:不同学科对心理素质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心理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努力因素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
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包括概括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括敏捷性、
灵活性、批判性和深刻性等思维品质。
非智力因素也称人格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以外又能智力活动产生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
良好的人格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的情感、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
3.自信心: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自信心,在这里就是一种积极自我信念。
人最需要给自己的就是信念的支撑。
当我们内心相信,信念便会传送一个指令给神经系统,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进入信以为真的状态,信念能帮助我们挖掘出深藏在内心的无穷力量。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开发自身潜能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
学生能否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获得成功,这与自己有没有积极的自我信念密切相关。
这种自我信念在心理学里可以表述为“自我效能”。
这种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自我效能是个体、自身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主宰,它在人们作出选择决定时,发挥了核心作用,激发个体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持久的努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怕困难和失败、力图实现成就目标。
据此,我们将学习卡特尔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编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操作简便、科学合理的学生自信心调查表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状况,激发其自我完善的愿望,同时精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提供各种促使学生成长的条件,学生就会调动起自己的身心潜能,致力于培养自己较强的自信心,使其人格得以健全发展。
三、研究目标
(一)总结提炼,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构建本校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操作模式。
(二)着眼全体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实践中使学生自信起来,自主起来,自能起来,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成为适应社会的强者,在实践拟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1.巴甫洛夫的行为主义。
主要运用于某些不良行为的矫正。
如引导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训练他们微笑着面对别人。
引导学生充满自信,积极乐观,斗志昂扬地迎接各种挑战。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
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建立积极的信念,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蕴含积极向上的趋势,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可以开发的天赋和才能。
帮助学生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可以训练、增长的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学习活动上,不断培养自己,完善自己。
3.认知主义。
贝克提出的ABC理论,引导学生换个角度(以合理的认知或认知方式)来思考问题,能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困难、不愉快。
4.积极自我暗示。
接受暗示者的行为达到暗示者预期目的的暗示。
通过某种刺激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自身潜能,积极努力,从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四、研究内容
(一)我校学生自信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我校学生自信心发展变化的一般状况和阶段特征。
2.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对学生自信心发展的影响。
3.学生积极的自信心形成、发展的条件。
(二)构建我校本土化的心育操作模式
1.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自信心培养目标,并形成
系列。
2.结合校情,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为核心,运用价值澄清,范例教学,体验教育,对话式教育等先进方法,探索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样式,提供心理教育的优秀案例。
2.在心育实践中总结提炼科学有效的心育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法,构建本土化的心育操作模式。
五、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与个案研究法:围绕所研究的问题,精心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访谈以及个案研究了解学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行动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制定自信心培养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供生动、鲜活的心理教育案例,并提炼出科学有效的心育内容、途径、方法。
3.经验总结法:通过采用各子课题自主研究和总课题研讨活动有机结合的研究策略,有意识地搜集材料;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揭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规律,总结提升我校自信心培养的先进理念与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构建我校校本化心育的有效模式。
六、研究步骤
(一)学习理论文献,调查研究阶段(2013 .9—2013.10):围绕课题学习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明确研究的问题,理清研究思路,调查了解学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据此判对学生进心理教育的研究方法。
(二)实施方案阶段(2013 .10—2014.5):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心育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改和完善,探索科学高效的心育内容、途径和方法,汇集心育优秀案例,撰写结题报告或论文。
(三)全面总结阶段(2014.5-2014.7):汇集论文和案例,构建本校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撰写结题报告。
七、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优秀个案集。
3.论文集。
4.“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心育校本教材。
5.课题组成员分工。
主研:王方叶协研:王勇罗应湖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