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DesktopMemorySocket塑胶模具设计讲义汇总
塑料模具基础课程讲义(doc21)
塑料模具基础课程讲义第一章塑料一﹑塑料的分子结构:塑料主要成份是树脂﹐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种。
二﹑塑料的成份:1.树脂:主要作用是将塑料的其它成份加以粘合,并决定塑料的类型(热塑性或热固性)和主要性能,如机械﹑物理﹑电﹑化学性能等。
树脂在塑料中的比例一般为40~65%。
2.填充剂:又称填料,正确地选择填充剂,可以改善塑料的性能和扩大它的使用范围。
3.增塑剂:有些树脂的可塑性很小,柔软性也很差,为了降低树脂的熔融粘度和熔融温度,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改进塑料的柔韧性,弹性以及其它各种必要的性能,通常加入能入树脂相容的不易挥发的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
这类物质称增塑剂。
增塑常是一种高沸点液纳或熔点固体的酯类化合物。
4.着色剂:又称色料,主要是起美观和装饰作用,包括涂料两部分。
5.稳定剂:凡能阴缓塑料变质的物质称稳定剂,分光稳定剂﹑热稳定剂﹑抗氧剂。
6.润滑剂:改善塑料熔体的流动性,减少或避免对设备或模具的磨擦和粘附,以及改进塑件的表面光洁度。
三﹑塑料的工艺特性:塑料在常温下是玻璃态,若加热则变成高弹态,进而变成粘流态,从而具有优良的可塑性,可以用许多高生产率的成型方法来制造产品,这样就能节省原料﹑节省工时,简化工艺过程,且对人工技朮要求低,易组织大批量生产。
1. 收缩率或称缩水率。
设计前一定先问供货商的缩水率,模具设计时采用计算收缩率=常温模具尺寸-常温塑件尺寸2.比容和压缩率。
3.流动性。
是塑料成形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流动性好的易长毛边,设计时配合的间隙,气槽的深度等要根据不同材料的流动性设计尺寸。
4.吸湿性。
热能性及挥发物含量。
吸水的塑料有的在塑料成型后直接放于水中让它吸饱水后再进行使用,有的塑料吸湿性特别大,比例有1﹕100。
5.结晶性。
6.应力开裂及熔体液裂。
7.定型速度。
四﹑塑料种类:1.热塑性塑料:这类塑料的合成树都是线型或支链型高聚物,因而受热变软﹐甚至成为可流动的稳定粘稠液体,在此状态时具有可塑性,可塑制成一定形状的塑件,冷却后保持既得的形状,如再加热又可变软成另一种形状,如此可以进行反复多次。
塑料模具基础课程讲义
塑料模具基础课程讲义2005-4-1 11:33:00 添加到生意宝第一章塑料一﹑塑料的分子結構﹕塑料主要成份是樹脂﹐樹脂有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兩種。
二﹑塑料的成份﹕1. 樹脂﹕主要作用是將塑料的其他成份加以粘合﹐并決定塑料的類型(熱塑性或熱固性)和主要性能﹐如機械﹑物理﹑電﹑化學性能等。
樹脂在塑料中的比例一般為40~65%。
2.填充劑﹕又稱填料﹐正確地選擇填充劑﹐可以改善塑料的性能和擴大它的使用范圍。
3.增塑劑﹕有些樹脂的可塑性很小﹐柔軟性也很差﹐為了降低樹脂的熔融粘度和熔融溫度﹐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改進塑料的柔韌性﹐彈性以及其它各種必要的性能﹐通常加入能入樹脂相容的不易揮發的高沸點的有機化合物。
這類物質稱增塑劑。
增塑常是一種高沸點液納或熔點固體的酯類化合物。
4.著色劑﹕又稱色料﹐主要是起美觀和裝飾作用﹐包括涂料兩部分。
5.穩定劑﹕凡能陰緩塑料變質的物質稱穩定劑﹐分光穩定劑﹑熱穩定劑﹑抗氧劑。
6.潤滑劑﹕改善塑料熔體的流動性﹐減少或避免對設備或模具的磨擦和粘附﹐以及改進塑件的表面光潔度。
三﹑塑料的工藝特性﹕塑料在常溫下是玻璃態﹐若加熱則變成高彈態﹐進而變成粘流態﹐從而具有優良的可塑性﹐可以用許多高生產率的成型方法來制造產品﹐這樣就能節省原料﹑節省工時﹐簡化工藝過程﹐且對人工技朮要求低﹐易組織大批量生產。
1. 收縮率或稱縮水率。
設計前一定先問供應商的縮水率﹐模具設計時采用計算收縮率=常溫模具尺寸-常溫塑件尺寸2.比容和壓縮率。
3.流動性。
是塑料成形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流動性好的易長毛邊﹐設計時配合的間隙﹐氣槽的深度等要根據不同材料的流動性設計尺寸。
4.吸濕性﹑熱能性及揮發物含量。
吸水的塑料有的在塑料成型后直接放于水中讓它吸飽水后再進行使用﹐有的塑料吸濕性特別大﹐比例有1﹕1005.結晶性。
6.應力開裂及熔體液裂。
7.定型速度。
四﹑塑料種類﹕1.熱塑性塑料﹕這類塑料的合成樹都是線型或支鏈型高聚物﹐因而受熱變軟﹐甚至成為可流動的穩定粘稠液體﹐在此狀態時具有可塑性﹐可塑制成一定形狀的塑件﹐冷卻后保持既得的形狀﹐如再加熱又可變軟成另一種形狀﹐如此可以進行反復多次。
塑胶模具基础讲义
d.澆口處要加強冷卻﹐因為塑料填充模仁型腔時﹐澆口附近溫度最高﹐距澆口越 遠﹐溫度越低﹐因此澆口附近要加強冷卻。
冷卻系統
e.要結合塑料的特性和塑件的結構﹐合理考慮冷卻通道的排列方式。例如對于 收縮大的塑件﹐應沿其收縮方向開設冷卻通道。 f.冷卻水通道要盡量避免接近塑件的熔接痕部位﹐以免熔接不牢﹐影響強度。 g.保証冷卻通道不泄露﹐密封性能好。 h.冷卻系統要考慮避免與模具結構中其他部分干涉的現象﹐例如要避免與螺絲 孔﹐頂針孔等干涉。
部分零﹑部件的功能﹑材質介紹
4.EGP(頂板導柱)
功能﹕主要是在頂出成品及頂板回 位過程中對頂板起導向的作用。
常用材質﹕SUJ2
EGP的導向作用可以保證頂出 板和各頂出機構的動作準確,順暢, 避免頂出機構運動中有卡死的現象。 EGP常用的兩種形式見右圖。
EGP常用形式
部分零﹑部件的功能﹑材質介紹
頂出系統
在设计顶出系统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1). 为使制品不致因顶出产生变形﹐破裂,穿孔等,推力点应作用在制品能 承受力最大的部位,即刚性好的部位,如筋部,突缘,壳体形制品的壁缘等处. (2). 为避免顶出痕迹影响制品外观,顶出装置应设在制品的隐蔽面或非装饰 表面.对于透明制品尤其要注意顶出位置及顶出形式的选择. (3)﹑頂出行程一般在制品脫離模具5~10mm﹐對于簡單﹑大型的制品可頂 出行程是制品深度的2/3。 (4)﹑回位杆(RP) ﹕在頂杆頂出制品后﹐其頂端會高出模穴許多﹐避免在下 次合模前撞壞模仁﹐必須有保護機構﹐所以設置回位杆(RP)﹐也可設置拉 回機構和彈簧助其復位。 (5)﹑頂杆端面一般會低或高于模穴面0.05~0.1mm。是高或是低由要與產 發人員協商。
優點 缺點 用途
4.扇形澆口
說明 圖示
塑胶模讲义基础知识
CONSULTING & ENGINE NhomakorabeaRING
nylon latch lock normal structure
(a) 沟槽型:此乃在浇道的侧壁开设几个沟槽,以便塑料冷凝时,能留住冷料。此结构中亦采用浇 道顶杆将冷料从冷料井中顶出,此时浇道顶杆直接切过槽里之塑料,使之仍留在槽沟里,在下一 次注射周期里,注入之熔融塑料又与槽沟内之冷料融合在一起。
锥角 =2~ 4
sprue Runner
gate
Product
CONSULTING & ENGINEERING
冷料井(cold slug wells)
在所有流道之交界处,主流道至少须超过支流道一个直径距离以上。 它可以让熔融塑流前端冷的、高黏度的高分子停留于此, ,使后方热的、低黏度的高分子易于进入模穴内。 所以冷料井能够防止冷料进入模穴而影响最后之产品性质。 At each runner cross , There should be a cold sung wells there and it’s length must more that main runner’s diameter. It will help to stop the front plastic which is cold firstly and with high density , So as to let hot plastic go in the cavity. It can prevent cold plastic going in the cavity and prevent bad affection for the product qualification.
精品
塑胶模基础知识
培训教材塑胶注塑模具基础知识讲座
后段 180~210 180~210 150~200 190~215 185~200 210~230 195~230 170~190 250~270 165 250~270 230 150~180 195
四.模具结构分类
注射模具可分为以下几种: 1.标准模具(两板模.三板模.拼合型腔
模具,推板脱模模具). 2.热流道模具 3.迭层模具 4.双色模具 5.冷流道模具 6.特殊设计模具.
共加工制造方法目前是其他制造
方法所难替代的。
五. 第二、模具的重要指标性:
六.
1. 模具工业是高新技术
2.模具工业是装备工业的一个组成局部;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需要的装备,其零部件有很大一局部是用模具做出来的,各产业部
门需要的装备,有许多是电子信息技术得载体,好似一个人,不仅要有聪明得脑袋和灵敏 得神经系统,还要有坚强得躯干和灵敏得双手和双脚,就如同电子信息技术与模具工业的 联结。 3.模具工业重要地位在于模具支撑国民经济五大产业;
最高 280 300 300 320 280 340 300 280 280 280 440 290 290 280 235 280 320 280 220 270
最低 25 30 70 70 15 70 50 40 20 20 70 80 10 35 50 20 60 20 20 40
模具温度 (℃)
推荐 50 80 85 80 60 95 75 60 40 40 140 100 15 60 70 50 80 50 40 60
最高 80 110 110 110 80 120 100 85 95 70 175 120 30 80 105 80 110 70 70 80
常用塑料设定之料管温度(℃)
塑胶模具基础课程讲义
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義成型部分設計一、分模面的確定爲了將塑件和澆注系統凝料等從密閉的模具內取出,以及爲了安放嵌件,將模具適當地分成兩個或若干個主要部分,這些可以分離的接觸表面,通稱爲分模面。
分模面的表示方法:1. 模具分開時,分模面兩邊的模板都作移動;2. 模具分開時,其中一方模板不動,另一方模板作移動A. 分模面的數目有:單分模面、雙分模面、多分模面B. 分模面的形狀有:平面、斜面、階梯面、曲面C. 分模面與開模方向關係有:平行於開模方向、垂直於開模方向、與開模方向成一斜角選擇分模面考慮原則:1. 塑件質量考慮,確保塑件尺寸精度A.同軸度要求的部份應在公模內成型,若放在公母模內成型,會因合模不準確而難於保證同軸度B.選擇分模面時,應考慮減小由於脫模斜度造成塑件大小端尺寸差異,若模窩設在公模,會因脫模斜度造成塑件大小端尺寸差異太大,當塑件不允許有較大的脫模斜度時,採用這種結構使脫模困難,若塑件外觀無嚴格要求,可將分模選在塑件中部,它可採用較小的脫模斜度有利於脫模確保塑件表面要求:分模面盡可能選擇在不影響塑件外觀的部位以及塑件外觀的要求2. 注射機技術規格考慮:A.鎖模力考慮:盡可能減少塑件在分模面上的投影面積。
當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接近接近於注射機的最大注射面積時,有産生溢料的可能,模具的分模面尺寸在保證不溢料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減少分模面接觸面積,以增加分模面的接觸壓力,防止溢料,並簡化分模面的加工B.模板間距考慮:分模面的確定要保證公母模開模行程最短3. 模具結構考慮A.儘量簡化脫模部件a. 爲便於塑件脫模,應使塑件在開模時盡可能留在公模,只要使塑件與公模的結合力大於塑件與母模的結合力即可,盡可能使塑難看與母模之間有一定的結合力,而不要把塑件與模具的結合力都放在公模b. 當塑件的外形簡單,但內形有較多的孔或複雜孔時,塑件成型後必然留在模仁上,此時模窩可設在母模上,開模後可用推板頂出塑件,若模窩設在公模上,使脫模困難c. 當帶有金屬嵌件時,因爲嵌件不會收縮包緊模仁,所以模窩應設在公模,否則開模後塑件留在母模,使脫模困難d. 若塑件的模仁對稱分佈時,應迫使塑件留在公模上,採用頂管脫模e. 若塑件有側孔時,應盡可能將模仁設在公模部份,避免母模抽芯,否則造成脫模困難B.側抽芯機械考慮a. 應儘量避免側抽芯機構,若無法避免側抽芯,應使抽芯儘量短b. 由於斜滑塊合模時鎖緊力較小,對於投影面積較大的大型塑件,可將塑件投影面積大的分模面放在公母模合模的主平面上,而將投影面積較小的分模面作爲側向分模面,否則斜滑塊的鎖緊機構必須做得很龐大,或由於鎖不緊而溢邊C.量方便澆注系統的佈置:分模面的確定不妨礙澆注系統的正常開設D.便於排氣:爲了有利於氣體的排出,分模面盡可能與料流的末端重合E.便於嵌件的安放:當分模面開啓後,要有一定的空間安放嵌件F.模具總體結構簡化,儘量減少分模面的數目,儘量採用平直分型面。
塑料模具设计课件第10章
第十四页,共85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总体设计 设计方案经技术、经济对比后,可筛选出最佳的构思,从而转入结构
设计。 (1)功能结构设计
确定塑件的整体结构、各部分的几何形状、材料品质、尺寸要求及强度、 刚度等。
机械制图标准绘制(或显示)正式的塑件图,并编制零件明细表和设 计说明书。
经审批后的塑件设计图,转入模具CAD/CAM/CAE阶段,并试生产塑件。 塑料零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步骤见图10-3。
第十七页,共85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塑件设计的各种要素
针对塑件CAD步骤与设计过程各阶段,根据具体任务的目标,正确地选择合
在塑件及其模具成型零件图的相应表面上,应标明表面不平整方向,并对塑件表 面的不平整尺寸和表面缺陷加以规定。
第十六页,共85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绘制立体图 塑件的三维立体图可以采用轴测图及透视图。 (5)制作模型 由三维立体图制作彩色实物模型,如有不合理可进行修改。 (6)绘制施工图 该阶段不作统一要求(因用图纸传递信息的方法将逐步淘汰)。应按
CAD/CAE/CAM集成系统HSC1.0版,1990年升级为HCS1.1版, 1997年推出了HSC2.0版。
第九页,共85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该系统以AutoCAD软件包为图形支撑平台,包括模具结构设计系统、结构及工艺参数计
算校核子系统、塑料流动和冷却与保压模拟子系统、数控线切割编程子系统、建库工具和设计 进程管理模块等,并已实现商品化,其中的模具结构设计系统是二维的。近年来,在华中科技
塑件设计的一般过程如图10-2所示。 1.设计准备 当接受了具体的设计任务后,首先应了解拟开发产品的用途、技术要
塑胶模具基础课程讲义三
塑膠模具的基本結構塑膠模具依總體功能結構可分為﹕成型系統﹐澆注系統﹐排氣系統﹐冷卻系統﹐頂出系統等一.澆注系統﹕定義﹕模具中從注射機噴嘴開始到型腔為止的塑料流動通道。
其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及泠料穴組成。
相關的一些中英文對照CAV.NO 第几號模窩RUNNER 澆道GATE 澆口CAVITY 型腔(一).主流道﹕1.定義﹕主流道是指從注射機噴嘴與模具接觸的部位起﹐到分流道為止的這一段。
2.設計上的注意事項﹕(1).主流道的端面形狀通常為圓形。
(2).為便于脫模﹐主流道一般制作都帶有斜度﹐但如果主流道同時穿過多塊板子時﹐一定要注意每一塊塊子上孔的斜度及孔的大小。
(3).主流道大小的設計要根據塑膠材料的流動特性來定(4).主流道在設計上大多采用圓錐形.(如圖示)制作時要注意﹕A.小端直徑D2=D1+(0.5~1mm)B.小端球半徑R2=R1+(1~2mm )(其中D1﹑R1分別為注射機射出口的直徑及注射頭的球半徑)3.澆口套由于主流道要與高溫塑料及噴嘴接觸和碰撞﹐所以模具的主流道部分通常設計成可拆卸更換的襯套﹐簡稱澆注套或澆口套(1).其作用主要為﹕A.使模具安裝時進入定位孔方便而在注塑機上很好地定位與注塑機噴嘴孔吻合﹐并能經受塑料的反壓力﹐不致被推出模具B.作為澆注系統的主流道﹐將料筒內的塑料過渡到模具內﹐保証料流有力暢通地到達型腔﹐在注射過程中不應有塑料溢出﹐同時保証主流道凝料脫出方便。
(2)結構形式有整體式和分體式整體式﹕即台肩與構成主流道部份做成一體分體式﹕即台肩與構成主流道部份分開制作日本的工業標准﹕JIS 澆口套機床噴嘴中國的工業標准﹕SJB(二)。
分流道﹕定義﹕主流道與澆口之間的一段﹐它是熔融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的過渡段也是澆注系統中通過斷面面積變化及塑料轉向的過渡段﹐能使塑料得到平穩的轉換。
1.截面設計A.一般設計截面為圓形B.從加工方便性來看一般設計為U形﹐V形﹐梯形﹐正六邊形C.分流道的斷面形狀及尺寸大小﹐應根據塑件的成型體積﹐塑件壁厚﹐塑件形狀﹐所用塑料工藝特性﹐注射速率﹐分流道長度等因素來確定。
塑胶模具知识介绍PPT课件( 33页)
非对称排位 不好
2019/5/31
图3.1.1
对称排位 较好
左、右对称侧向力平衡 图3.1.2
F
图5.1.4
增加斜面 锁紧平衡 侧向压力
27
四).分型面的确定:
1.细小孔位处分模面的处理
A.直接碰穿 如图5.2.9 ,适用于碰穿位较平坦的
的各柱位的详细尺寸 10. 绘制模具运水排布,注明各组运水的入水口、出水口,并使用IN1、IN2…
OUT1、OUT2…等表示。 11. 标注回位弹簧排布尺寸、大小及装配尺寸。 12. 在一模多件的模具中,需注明各胶件的模穴号。 13. 如无前、后模图时,装配图中应标注重要尺寸及公差,尺寸旁边做序号标记
2019/5/31
7
CNC的主要工作内容:
1.母模型腔的加工(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A.母模型腔直接CNC,后期不再火花加工. 优点: 成本低(省去了电极材料及加工费用和放电加工费用,进度快. 缺点:(这类一般是平面或简单的曲面).
B.型腔中的大部分部位直接精铣,局部用电极清角.(如LCD后壳) C.整个母模型腔用一整体电极(一般是形状复杂,如CRT后壳). D.部分产品的模具只能用电铸方式来加工型腔. 电铸法制作模仁的优缺点:
2019/5/31
13
2019/5/31
14
细水口模架的命名规则
(E型没有水口板)
2019/5/31
15
简化型细水口模架的命名(F型有水口板,G型没有)
2019/5/31
16
二).常用流道種類
一般情況下, 適合大中用
細水口情況 下采用,起保 壓作用
單一流道情 況下
搭在產品底 下采用
2019/5/31
《塑胶模具设计》课件
医疗器械模具设计要点
01
医疗器械模具设计需考虑无菌、无毒、耐腐蚀等要求,同时要
满足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等要求。
材料选择
02
常用的医疗器械材料有不锈钢、聚乙烯等,选择合适的材料能
够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
结构设计
03
医疗器械结构设计中需考虑人体工程学、舒适性等细节部分,
确保模具制造的准确性。
05
塑胶模具发展趋势与挑战
塑胶模具设计
• 塑胶模具简介 • 塑胶模具设计基础 • 塑胶模具制造工艺 • 塑胶模具实例分析 • 塑胶模具发展趋势与挑战 • 结语
01
塑胶模具简介
塑胶材料特性
塑胶材料具有轻便、耐腐蚀、绝 缘性好、易加工等特点,广泛应
用于各个领域。
塑胶材料的硬度、弹性、耐磨性 等性能指标对模具设计有重要影
响。
电火花加工
对于复杂形状或小型细节 ,使用电火花加工可以高 效地完成。
激光切割
对于大型模具或特定材料 ,激光切割能够提供高精 度的加工效果。
模具热处理工艺
预热处理
在模具加工前进行预热处 理,以改善材料的可加工 性和减少热处理变形。
淬火处理
通过快速冷却提高模具的 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减少 热处理变形。
回火处理
环境友好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塑胶模具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性。采用环保材料、优化模具结构、减少不必要的加 工和修整等措施,可以降低能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模具行业的重要趋势。通过推广绿色制造技术、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同时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06
高精度
随着塑胶制品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 塑胶模具设计也必须实现高精度。高 精度设计可以提高塑胶制品的成型质 量,减少后续加工和修整工作量。
塑料模具设计常用概念和必备知识46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审容 Nhomakorabea膝
之
易
安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塑料模具设计常用概念和必备知识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e s k t o p M e m o r y S o c k e t塑胶模具设计讲义
塑膠模具設計講義
設計流程
一﹑審圖
1.尺寸是否完備
A.詳細審視圖面各個細部尺寸是否標註。
B.可要求製工傳圖檔,直接於檔案上測量漏標處尺寸,但仍需請製工補正
確認並簽名以減少日後之爭議。
2.開模方式
A.Cavity數目、模座大小、適用成型機台(Tie bar間距、最大射出能
力)。
B.塑膠原料類型、可成型性及其所需之週邊設備。
乾燥桶、除濕機、模溫機(Nylon series)
C.模具型式:二板或三板模;Slider or not。
除25°DIMM168 SMT type 外,其餘皆不需跑滑塊。
D. 分模線、公母模側(成品圖之Top view or bottom view為公模)。
E. 頂出方式:撥塊加頂針。
F. 模仁可加工性及機械強度:
a.目前的加工能力和精度是否可達模仁設計之要求。
b.成品尺寸設計若太細微,容易造成模仁強度不足或有尖角而易損傷。
G. 公差合理性:是否具備大量製造的能力。
3.Design Review Meeting
將上述有疑慮及困難的部分或須與其他零件段配合之事項於Design Review會議上提出並提供改善之建議案。
二﹑Shrinkage
1.塑料縮水率(α)
一般計算成型收縮率的方式是由常溫的模具尺寸D與成型品的實際尺寸M:
«Skip Record If...»
在決定模具設計的實際尺寸時,依圖面所用的塑料而先查得成型縮水率,再計算出模具的尺寸。
2. Desktop Memory Socket Connector常用之塑料
A. “Sumitomo LCP E6006” (ref. x:0.1%;y:0.16%;z:0.16%)
B.“Polly LCP L140”
C.“Toray LCP”
D.“Wuno LCP”
E.“南亞、耐特、晉綸PA66”
F.“Arlen PA6T”
G.“DSM PA46(F8、HF5040)”
3. 可過IR製程之塑料為“Sumitomo LCP E6006”,而且其收縮率很小,尺寸
安定性極佳,故通常以此種原料為設計基準,其他塑料則以實際射出之尺寸為該料號之圖面尺寸(目前於DIMM 168與DDR皆採用大範圍之公差將不同原料之成品總長涵蓋,如140.95«Skip Record If...»;RIMM則因為是高頻connector且Intel對生產製程尺寸之cpk值要求非常嚴格,故採用E6006原料)。
4. 總長取上限(採用Sumitomo LCP E6006時)
140.95±0.05 →141.00
5. Pitch × 0.1% shrinkage,其餘兩邊對稱
6.管制尺寸,附公差之尺寸→依經驗判斷其收縮趨勢,決定適當值
7.脫模角度及尺寸
三﹑模穴LAYOUT
1.Top & Bottom view
長(141.00)寬(脫模角7.44/7.50)外框
Blanking type於組裝時採10 Pcs一起並列組裝,故寬度的設計須與自動化之組立設計人員事前溝通housing並列堆疊之公差。
2.繪出Latch部分之Top view→從其cross section設計
斜面對插,厚度方向隨之應變;繪出該處公、母模之Top view→side view即可繪出→(A21C)
«Skip Record If...»
3.重繪pin hole之cross section with shrinkage
決定core pin處之Top view及公、母模core pin對插之方式→(A21C) «Skip Record If...»
4.複製core pin處之Top view至適當pin數,補上key位之Top view
5.將重繪之Top & Bottom view做上下之Mirror
6.繪上邊件
A.core pin每十pin設計一定位件,儘量採多件定位,尤其在靠gate端。
B.母模靠gate端第一個pin孔模仁最好與pin no.件設計成鑲件,以防高
射壓將其撐開。
C.公模靠gate端含第一支頂針之模仁最好設計成定位件,以防高射壓將
其撐開。
D.定位件槽距離邊件兩側不得小於1 pitch。
E.母模邊件需含脫模斜度;公模邊件需閃開撥塊位置(撥塊位置與公模仁
邊緣需留0.10mm,以防止撥塊頂出時刮傷公模仁,見p.10)。
F.邊件厚度不得低於2.00mm;公、母模兩者總長及寬度需相等。
G.定位件及頂針位置之設計對不同料號之LAYOUT要能同時滿足,即
定位件及頂針位置不可在pin數變化區(168pin與184pin),需在pin數
不變區;特別是公模部分要同時滿足定位件及頂針位置。
H.邊件靠肩可設計不同高度來防呆,同時可增加有挖靠肩槽邊件根部的
強度。
«Skip Record If...»7. 編件號標尺寸→完成A03F~及A13M~
四﹑Block區
1.先設計公模。
因為要預留撥塊位置已決定整個block之最小寬度。
2.模穴間之區隔件寬度為10.00mm
因為M5螺絲頭部ø徑為8.5mm,區隔件銑螺絲之沉頭孔的ø徑最小設
計需為9.0mm以上,兩側留50條的空間,所以模穴與模穴間之區隔件
寬度固定設計為10.00mm。
3.繪出撥塊外形
將公模穴insert兩次,分別置於區隔件兩側,即可繪出兩模穴間撥塊之外形。
«Skip Record If...»
4.Block外側邊件
將撥塊外形copy至兩模穴的外側,可決定block兩外側邊件之Top view。
此時公模block外框已設定,母模block即比照公模外框之大小。
5.Block頭尾挾持件
Gate件應設計於靠cavity no.端,gate件與溢料井設計成鑲入頭尾挾持件,以減小block之長度。
6.編件號標尺寸→完成A02F及A12M
7.將Block邊件各自Top view copy出,補上其他兩視圖,設計出循環式排
氣槽位置→insert圖框,標示尺寸→完成邊件之設計。
8.利用整個block layout繪出公、母模墊板
母模墊板:F03A~ ;板厚15.00mm
公模墊板:M05A~ ;板厚 8.00mm
五﹑模板
1.中央流道
該區域設定為25.00mm,以支撐模板強度。
«Skip Record If...»
2.模穴大小
將block insert到適當位置,外側各留15.00mm(楔塊厚度)→完成模穴之設計。
3.繪出模板外框尺寸
一般而言,模穴內側到模板外緣之距離需50.0mm。
4.決定導柱、導套及水路位置
5.繪製流道及相關機構位置
標註尺寸→完成模板Layout圖A01F與A11M
6.利用公模板 layout繪出各模板及定位板
下頂出板: E01A ;板厚 25.00 mm
上頂出板: E02A ;板厚 20.00 mm
上固定板: F01A ;板厚 25.00 mm
母模板: F02A ;板厚 50.00 mm
下固定板: M01A ;板厚 25.00 mm
墊腳: M02A ;板厚 85.00 mm
輔助板: M03A ;板厚 50.00 mm
公模板: M04A ;板厚 50.00 mm
定位板: M06A~;板厚 7.00 mm
其中定位板需多設計四個螺絲孔位以固定在輔助板(M03A)上。
Ps.按人體工學的角度而言,35mm高度之模仁,對模修者而言較易拿取及組立。
六﹑模仁
1.繪出模仁三視圖
利用side view,pin hole cross section及至PL距離35.00mm,配合
模穴Layout圖中之Top view繪出模仁三視圖。
«Skip Record If...»2. insert 圖框,標示尺寸
圖面盡量填滿圖框三分之二以上,僅留下足夠標示尺寸之空間即可。
3. 圖面盡量放大以方便加工及模修等人員識圖。
«Skip Record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