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15、《散文两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5 散文二篇
课外积累关于爱情,知识,同情心的名言或诗句.
关于爱情:人生追求爱情并不显得低级.
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维斯冠:爱情是生命的火把.
关于知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李大钊: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关于同情:白朗宁:把爱拿走,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
雪莱: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
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小组谈论
师生共同思考
编制人
审核人
学
习
目
标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重点
难点
重点: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交流点拨】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年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 ,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逝世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 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品味语言 探究写法
1.爱情,知识,同情心这三种追求,哪一种追求是令他最执著最痛苦的?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遏制(è)飓风(jù)濒临(bīn)
俯瞰(kàn)呼号(háo)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遏制:制止,控制.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强烈风暴.
濒临:紧接,靠近.
俯瞰:俯视.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第15课《散文两篇》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阅读哲理散文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章的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学展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感受罗素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再读课文,思考人生:
1、联系实际,怎样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明确: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之前,给世界以色彩,以芬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生命,将和世界一起,获得永存。
2、你对生命有哪些思考?请用比喻的修辞,写几句话和同桌交流。
4.拓展延伸(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三)小组自主学习,分享学习成果
学生小组自学成果的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第一小组)
(1)词语的掌握
(2)对内容的把握(罗素活着是为了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
(3)文章的结构
(4)课文的朗读
2.赏析句子(第二小组)
(1)学生展示难以理解的句子
(2)其他组的同学提出问题
让我们共同在这铺满鲜花和荆棘的青春中前行,在乌云和太阳并存的天空下展翅翱翔,让我们的生命灿烂如花!
六、作业布置: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2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之于宇宙,是何其短暂的一瞬;人生之于岁月,是一个何其匆匆的过客。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罗素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想跟大家先回顾一下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散文会是什年么类型的散文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大赛获奖教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大赛获奖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二篇》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我的叔叔于勒》两篇散文。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两篇散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作品,对于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和解读散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散文的特点,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能够分析和解读散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散文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难点:分析和解读散文,理解散文中的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散文。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散文二篇》2.参考资料:相关散文作品、散文阅读方法指导资料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两篇散文的标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分别呈现两篇散文,让学生自主阅读,感受散文的语言特点和情感氛围。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散文的主题和结构,探讨散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散文阅读方法。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篇喜欢的散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散文阅读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散文二篇》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散文二篇》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通览全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以结构图的形式理清文章的思路。
2.通过比较阅读,理解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3.通过品味语言,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文章的人文内涵。
【课前学习任务】1.阅读课文,边读边做一些圈画,初步了解两篇散文的观点。
2.回顾本单元已学散文《背影》《白杨礼赞》,思考本课散文与《背影》《白杨礼赞》的不同。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初识议论性散文阅读两篇散文,思考这两篇文章与本单元已学过的《背影》《白杨礼赞》有什么不同,初步认识议论性散文。
学习任务二:走进议论性散文1.初读文章,把握观点阅读课文,结合标题,抓关键句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2.绘制结构图,理清思路再次阅读两篇文章,参考教材第 84 页的阅读提示,分别绘制两篇文章的结构图。
3.比较阅读,归纳特点(1)比较本课两篇议论性散文与已学的其他类型的散文,发现议论性散文的议论文属性。
(2)比较《纪念白求恩》与《永久的生命》,发现议论性散文的散文属性。
4.含英咀华,理解意蕴阅读两篇文章,圈点批注你认为最精彩的语言。
【学习资源】1.冰心《谈生命》2.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3.勃兰克斯《人生》【作业设计】请以“愿我能这样的活着”为开头,写一段话送给自己。
提示:1.运用本课学习的阅读方法阅读冰心的《谈生命》,以获得更多的启发。
2.文段要有明确的观点,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如何才能实现个人生命的永久价值等角度进行思考。
3.综合运用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让语言富有文采和感染力。
第16课《散文两篇》教案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表格式)
《散文两篇》教案设计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和文学鉴赏能力,但对于深层次的哲理思考可能还不够深入。
学生可能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追求有初步的思考,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探讨。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他们通过文本分析和讨论,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散文,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审美创造通过欣赏散文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散文中的主题和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2. 学会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
难点1. 深入理解散文中的哲理和人生意义,形成自己的思考。
2.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散文文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生命的看法,激发学生对生命主题的思考。
2. 分享个人对生命的感悟,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3.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增强学生对生命多样性的认识。
4. 提问:“你们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感悟,观看教师展示的图片或视频,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互动讨论,激发学生对生命主题的兴趣,为深入学习两篇散5. 简要介绍两篇散文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6. 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课文,准备课堂讨论。
预习课文,准备课堂讨论。
文打下基础。
初步感知1. 引导学生朗读《永久的生命》,注意语音语调。
2. 提问:“文章中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
2018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导学案
使用时间 课时 审核人 2探究案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读音,并勾画出你不太 多媒体展示 2 .学生互读课文 ,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
3.选三位同学示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交流点拨】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
感情激烈处声音要 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再读课文 深层探究1.第一自然段末尾写道: “我们都非常可习案知识链接学法指导 【交流点拨】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2.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生,湖北武昌人。
1934 年毕业于湖北省立 始以“严文井” 的名字发表作品。
历任 《人 请将作者 等职。
主要著作有: 《严文井散文选》 《严 资料作为 文学常识 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积累下来。
【交流点拨】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3.【交流点拨】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 的快乐和威势。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蔓 延(màn)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 1942 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带有。
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 臼。
借助注释、 【交流点 拨】(1)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 短而柔软的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 工具书完 全文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2)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 成这部分练习。
、零落。
罪过、积 习、耻辱等。
永久,正面展开。
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3)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探究案学法指导拓展练习二课时学习《我为什么而活着》入 生成问题 呢?是呀, 我们为了谁, 为了什么而活着? )古今中 外又有多少人在寻找着答案。
历 为“义”而生;当代的人呢?医生是为治病 搏,还有地震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他们都在 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15 散文两篇 导学案 学生用
第15课《散文两篇》导学案学生版班级:八年级11班学生姓名: 家长签名:第一课时一、自主预习,扫清字词——给划线字词注音。
洗涤.( ) 牛犊()茸.毛( ) 凋.谢( ) 遏.制( ) 濒临()臼齿.( ) 蔓.延() 俯瞰.( ) 孤寂.()战栗.()星辰()兴味()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贵族世家,其祖父曾两次担任英国首相。
他2岁丧母,4岁失去双亲,由他的祖父母抚养成人。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于1925年以前,他就预料到中国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预料到中国会发生的抗日战争,预料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命运主宰者的诞生!罗素晚年最关心的问题是核武器和世界人类的前途,他积极奔走各国,积极召开和平会议,反对越南侵略战争,还曾因这些而锒铛入狱。
即使如此,他在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世界和平事业和人类的前途操劳着,从未有任何怨言。
三、文体知识(结合课本82页阅读提示圈画):哲理散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称“议论散文、说理散文”,通过对形象性、哲理性的事物的描述,抒发作者思想和人生哲理。
四、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完成填空。
《我为什么而活着》:本文按照“()”结构,阐述了作者的():对爱情的执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永久的生命》:本文以()为主要表达方式,列举了()和()两个生命个体现象,抒发了作者()五、再读课文《我为什么而活着》《永久的生命》在书上画出每段的中心句,批注各段段意。
六、精读《我为什么而活着》,研讨交流填空:1、第一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地表明了()。
“苦海”“绝望”是因为()2、罗素追求爱情是因为哪几方面原因?(在书上圈画)3.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书上圈画)4、作者在追求这些目标时,明明是痛苦辛苦的,为什么还说值得?(批注在最后一段)5、作者是怎样安排三种人生追求的叙述的?三种追求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字词进入新课二、再读文本,理性写作思路。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案例《散文二篇》
《散文二篇》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散文二篇》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里的第三篇课文。
从单元目标来看,本单元着重把握各类散文中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是教读课文,第一篇《背影》是写人记事散文,第二篇《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散文,《散文二篇》则是自读课文,由两篇精短的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组成,它们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挖掘事物背后的深刻意义,以精粹的语言揭示生命和生活的哲理,向世人宣示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学情分析散文是中小学课文的大宗,数量众多,学生接触得也较早,写人记事和写景抒情散文八上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但哲理散文没有接触,缺少深度解读的能力。
因此,本文的自读就要学生运用已有的散文学习经验,在阅读赏析中感受和体会哲理散文的特点,自行总结概括,做到“学文识类”。
◎教学目标基于这样的学情,我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及本课教学要点,把《散文二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分两课时(连着上90分钟)达成:1.通过对标题和关键句的理解来掌握课文的中心观点,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 通过反复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3. 通过品味两篇文章的语言,初步理解议论性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本课由复习导入、独立阅读、合作讨论、汇报交流、学习小结五个板块组成。
下面逐一展开叙述:第一板块:复习导入(5分钟)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告诉我们,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
我们一起回忆下学过的散文,有同学知道这些散文的类型吗?(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我们需要给散文进行归类,本册新学的课文会最先被学生提起。
《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背影》是写人记事散文,《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是写景抒情散文。
《春》《紫藤萝瀑布》等散文名篇也易被学生提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文是一篇译作,语言简明,内容晓畅,属自读课文。
因此,教学此文重在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定位于现代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过程中紧扣全文的中心句“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从“爱”、“知识”、“同情”三个梯度来了解罗素,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生命的层层深入的思考。
并在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生活实践展开更广阔的的生命意义的探索。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整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多种方式去阅读,在读中感悟作品内涵。
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对人生价值观进行探究,提高学生思考和写作能力。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之于宇宙,是何其短暂的一瞬;人生之于岁月,是一个何其匆匆的过客。
我们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又能做些什么呢?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在这短暂的一生里我们又将做些什么呢?“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拷问过无数智者心灵的命题。
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作者简介:学生交流你所了解的罗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者的漠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出示问题组1、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2、文章的结构顺序是怎样的?3、这几种追求按照一种什么样的顺序来写?方法:划出关键句,圈点勾画,批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散文二篇
15 散文二篇课题散文二篇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认读并理解“兴味、洗涤、凋谢、遏制、濒临”等词语。
2.了解散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魅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真诚和睿智,获得思想的启迪。
2.体会作者言简意赅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两位作者对生命和人生深刻的见解,让学生们学会珍惜生命,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深渊:很深的水。
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新课导入生命是何等精彩,人生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如何来度过?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两位大师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看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新课展开永久的生命【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题目为“永久的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活出价值,就能使生命变得神奇和不朽。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讲了什么?分为三层。
第一层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第二层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第三层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15.《散文两篇》导学案含答案
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案)主备: 审核:班级姓名家长签名日期第15课《散文两篇》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1.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2.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问题探讨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境导入,生成问题: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一.课前预习:1.作家及作品简介: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
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母抚养成人。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课前自主探究与学习2.给加点字注音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孤寂.()战栗.()俯瞰.()《永久的生命》课文学习3.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并谈谈读完课文、的感受。
4.根据各部分的段意写出自然段如何划分。
并在文中标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永久的生命严文井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脑门上的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或者就是你那整个的青春。
那些东西和那消逝了的岁月一样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已离开了你,就永不会再返回。
即令你是一个智者又怎么办呢!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生命不像一件衬衫;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你如果曾经为什么事忧虑过,顶多你只能尽力地去忘却它,你却不能取消它存在过的迹印。
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然而,一切还都是乐观的。
这是由于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这是一件平常的事,也是一个奇妙的魔术。
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似乎对那过去的残酷一无所知一样。
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跳着蹦着的小牛犊,它那金黄色的茸毛像是刚从太阳里取得的。
我不得不想到永久不朽的意义。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并不是一个暂时的东西。
它仿佛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也许只是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便又离开前去了,但它是永远存在的。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这该是如何值得赞叹的一件事!我的伙伴们,看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勇敢了。
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我们的心就应该更加光明。
让我们以全部的信心喊出我们所找到的真理吧;没有一种永久的、不朽的东西能被那些暴君们杀害掉的!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永久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工作,以爱情来赞美它。
它是一朵永不会凋谢的花,它将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以芬芳。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我为什么而活着[英]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2019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散文二篇
16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臼齿茸毛蔓延凋谢洗涤”。
2.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3.概括本文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4.揣摩文章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入题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二、走近作者(由学生发言,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汉人。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2005年7月20日病逝于北京。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让学生勾画出不太理解的语句。
多媒体展示臼.齿(jiù)茸.毛(róng)蔓.延(màn)凋.谢(diāo)洗涤.(dí)2.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
3.选三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评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
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4.学生放声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
四、思读课文,把握文意1.理清行文思路提问: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哲理性散文,思路清晰,章法井然,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明确:全文大致分三部分。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2.精读课文,把握文意。
16.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散文二篇—导学案
16.*散文二篇国学名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学习目标1、把握两篇文章的结构,体会罗素随笔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特点。
2、体会《永久的生命》欲扬先抑的写法;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了解作者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感受他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体会《永久的生命》欲扬先抑的写法;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学习难点感受他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自主突破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兴.味()洗涤.()卑.微()牛犊.()茸.毛()消逝.()繁殖.()蔓.延()凋.谢()遏.制()濒.临()俯瞰.()深渊.()星辰.()答案:xìng díbēi dúróng shìzhímàn diāo èbīn kàn yu ān chén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生命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
(2)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2)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3)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答案:(1)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2)蔓延:形容象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3)濒临:接近、将要。
(4)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3.文学常识填空。
《永久的生命》作者,原名湖北武昌人,作家。
本文选自。
《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奖。
答案:严文井严文锦《严文井散文选》罗素英诺贝尔文学合作探究4.阅读严文井《永久的生命》思考:(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3)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4)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答案:(1)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第16课《散文二篇》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6.散文二篇素养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把握文章阐述的道理。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层层递进的写法,品味两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语言。
3.领悟作者的思想境界,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提升思想境界,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情境预设同学们,每当读到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段名言的时候,都会启发我们对于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生命?带着种种疑问,让我们共同学习《散文二篇》,共同探究生命的真谛。
【预习导学】1.走近作者。
严文井(1915—2005),原名,湖北武昌人。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罗素(1872—1970),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文学家,获1950年。
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的分析》等。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臼.齿()兴.味()洗涤.()卑.微()牛犊.()茸.毛()繁殖.()凋.谢()遏.制()濒.临()星辰.()俯瞰..()()震颤.()拓展:“兴”的另一个字音读“”,可以组词为“”;“颤”的另一个字音读“”,可以组词为“”。
3.解释下列词语。
(1)兴味:(2)不朽:(3)遏制:(4)肆意:(5)濒临:(6)俯瞰:(7)深不可测:(8)无能为力:拓展:“遏制”与“遏止”是一对近义词。
二者都有“”的意思。
“遏制”多指。
侧重控制。
“遏止”指,用强力使停止。
侧重使停止。
4.填空。
文一标题“永久的生命”中的“永久”即,从时间角度点出了生命的特点;文二标题“我为什么而活着”既点明了文章要论说的话题,又留下,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答案】1.严文锦英诺贝尔文学奖2.jiùxìng díbēi dúróng zhídiāoèbīn chén fǔkàn chàn xīng兴起zhàn寒颤3.(1)兴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5、《散文两篇》导学案
15、《散文两篇》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段——自学质疑(第2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15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把握基础(2分钟)作者简介: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XXX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首创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
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
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
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
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绩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
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
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文本链接《我为什么活着》是罗素晚年为其所撰自传而作的一则序言,文章以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的概述了安排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挚爱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安宁的莫大关心,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3、自学教材(3分钟)(自学指点:标清段落,用红笔标诞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补全词语。
俯瞰.()飓.()风遏.()制颤.()抖神秘.()濒.()临秘.()鲁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两篇散文字词梳理”的微课,然后对照导学案订正以上字词4、理解内容(9分钟)(自学指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结合自学指点,完成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散文两篇》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第1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15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把握基础(2分钟)文体知识哲理散文:讲哲理,论道理的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给人以启迪。
分为经典哲理散文、爱情哲理散文、生活哲理散文和友谊哲理散文。
中国代表性的有先秦诸子散文和魏晋玄学家哲理散文;西方有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诗学》《形而上学》《工具论》,奥古斯丁《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培根《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
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
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
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
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1945——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
到北京后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
《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全文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水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礼赞生命的奇迹。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水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3、自学教材(4分钟)(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补全词语。
臼.()齿洗涤.()茸.()毛蔓.()延凋.()谢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散文二篇字词梳理”的微课,然后对照导学案订正以上字词4、理解内容(8分钟)(自学指导: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
)(1)理清《永久的生命》层次结构(学法指导:根据下面每部分的内容概括,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生命的易逝。
第三部分():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联系现实生活,礼赞生命的奇迹。
(2)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3)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5分钟)1、在线测学(时间:5分钟)独立在平台完成“《永久的生命》自测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写意( yì)倘(chǎng)若B.茸(róng)毛遏(è)制C.松懈(jiè)凋(diāo)谢D.洗涤(tiáo)震颤(ch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B.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乐观....。
C.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的复习,他却苦心孤诣....的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D如果学生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 )。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B.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2.质疑思学(时间:5分钟)(1)根据预习检测反馈的成绩,对照正确答案进行反思,师友间相互强化巩固落实。
(2)参考其他同学的笔记完善自己的笔记,然后将导学案上的自学内容在小组内以听写或问答的形式落实过关。
(3)语文组长将组内存在的疑问统计整理,并拍照上传至活动“《永久的生命》自学反馈”。
第二段——训练展示【环节三】自展提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时间15分钟)1、学情反馈(时间3分钟)小组根据本组成员自学反馈结果,组内交流讨论,解决共性问题,疑问反馈老师。
2、合作探究(时间7分钟)(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文,先根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完善。
)(1)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2)“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3)如何理解“我们将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不断给世界以芬芳”?3、展示交流(时间5分钟)小组内选派代表,将讨论结果拍照上传至“平台-讨论-《永久的生命》写法探究”,教师随机选派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其他同学订正补充。
【环节四】自评巩固——当堂检测,反思矫正(10分钟)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谈生命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chán)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的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经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
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
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风吹草动之一息。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谈生命》阅读题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說说”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岀你的理解。
2、在文中作者分别将生命比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加以充分展开,请联系作者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
B.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许多包子不乏深刻的比喻象征意义,如“斜阳芳草里,看到了夹岸桃花”,就使人感受到生命晚景的瑰丽。
C.本文结构严谨,开合自如,行文上非常注意前后照应,如结尾一段中说“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就与第一段对江流入海过程的叙写完全照应。
D.本文反复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又说“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这些看似与本文积极乐观的主题不太和谐的略带宿命和伤感的文字,应作正话反说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