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光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二物理试题——光学

高二物理试题——光学

高二物理试题———光学部分1. 劣质的玻璃中往往含有空气泡,这些空气泡在阳光照射下看上去比较亮,对这一现象的不同解释,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 .从玻璃到达空气泡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B .从空气泡到达玻璃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C .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较亮D .空气泡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较亮2. 现代许多高层建筑外墙大量使用的幕墙玻璃,在白天外面的人看不清室内的物体,而室内的人却能较清楚的看见外面的景物,其原因是A .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增透膜B .玻璃的外表面涂有高反膜(即对光的反射率远大于透射率的物质)C .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大量吸收光的物质D .玻璃的外表面涂有不透光的彩色薄膜3. 利用旋光仪这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

其原理是: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若迎着射来的光线看,偏振方向会以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个角度θ,这一角度称为“旋光角”,θ的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

将θ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

如图所示,S 是自然光源,A 、B 是偏振片,转动B ,使到达O 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 置于A 、B 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到达O 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B. 到达O 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C. 将偏振片B 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 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B 转过的角度等于θD. 将偏振片A 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 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 转过的角度等于θ4.抽取高强度纤维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观察激光束经过细丝时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A .这主要是光的干涉现象B .这主要是光的衍射现象C .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D .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S P BOⅠ Ⅱ Ⅲ E F G H 5.如图所示,MN 是暗室墙上的一把直尺,一束宽度为a 的平行白光垂直射向MN .现将一横截面积是直角三角形(顶角A 为30°)的玻璃三棱镜放在图中位置,且使其截面的直角边AB 与MN 平行,则放上三棱镜后,射到直尺上的光将A .被照亮部分下移B .被照亮部分的宽度不变C .上边缘呈紫色,下边缘呈红色D .上边缘呈红色,下边缘呈紫色6、(黄冈市2008年高三模拟适应考试)紫外线照射一些物质时,会发生萤光效应,即物质发出可见光。

高二物理光学试题

高二物理光学试题

高二物理光学试题1.下列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中,若紫光能发生全反射,那红光也一定能。

C.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中,若红光能发生全反射,那紫光也一定能D.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答案】ACD【解析】当光的波长越长时,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越宽.因为红光波长较长,所以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故A正确紫光频率大,则折射率大,临界角为C,,临界角小于红光临界角,所以若紫光能发生全反射,那红光不一定发生,故B错误,但是若红光能发生全反射,那紫光也一定能,故C正确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故D正确所以选ACD2.如图所示,MM/是两种介质的界面,A是入射光线,B是反射光线,C是折射光线,O是入射光线的入射点,MN/是法线,i是入射角,r是折射角,且i>r。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i逐渐增大时r也逐渐增大,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B.i逐渐减小时r也逐渐减小,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C.i逐渐增大时r将逐渐减小,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D.i逐渐增大时r也逐渐增大,但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叫光的折射,当光照射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要发生全反射,则必须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解:如图所示,A、入射角i逐渐增大时折射角r也逐渐增大,但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因为它是光疏进入光密的.故A错误;B、i逐渐减小时r也逐渐减小,也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因为它是光疏进入光密的.故B错误;C、i逐渐增大时r不会逐渐减小,也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故C错误;D、入射角i逐渐增大时折射角r也逐渐增大,但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有光的折射时一定有光的反射,而有光的反射时不一定有光的折射.3.关于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B.光谱分析时,既可用明线光谱也可用吸收光谱C.分析月亮的光谱可得到月亮的化学成分D.光谱分析时,只能用线状谱【答案】AB【解析】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方法叫光谱分析,原理是: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A对;光谱分析时,既可用物质点燃发出的明线光谱也可用连续光谱照射物质之后吸收光谱来鉴别物质,B对;月亮本身不发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根据月亮反射的光不能鉴别月亮的成分,C错;光谱分析时,既可以用明线光谱也可以用吸收光谱也可以用线状谱。

高二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介质对某色光的全反射临面角为,则A.该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为B.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速为C.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真空中波长的倍D.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真空中的倍【答案】ABC【解析】由可知AB对;由波速与波长的关系以及光的频率不变可知C对;D错;2.如图所示,两种同种玻璃制成的棱镜,顶角α1大于α2,两束单色光A、B分别垂直于三棱镜,从一个侧面射入后,从第二个侧面射出的两条折射光线与第二个侧面的夹角β1和β2且β1=β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B.在棱镜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C.在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D.把两束光由水中射向空气中均可能发生全反射,但A光的临界角比B光大【答案】D【解析】由光路图可知光线A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A错;由可知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较大,由可知波长较大,B错;C错;由sinC=1/n可知D对;3.用相对论的观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在任何参考系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一个物体的长度总不会改变B.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是不同的C.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以3km/s的速度升空的火箭在运动方向上会变短,而火箭中的宇航员却感觉到地面上的人看起来比飞船中的人矮一些D.无论物体如何运动,物体的质量总是不变的【答案】C【解析】时间和物体的存在有关,长度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空间也与物体的存在有关,即物体的运动速度使空间发生了变形,A错误。

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是相同的,B错误,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以3km/s的速度升空的火箭在运动方向上会变短,而火箭中的宇航员却感觉到地面上的人看起来比飞船中的人矮一些,C正确。

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所以D错误。

4.有一种沙漠蝎子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它捕食猎物靠的是一种地震仪式的本领,它有八条腿,趴伏时大致对称地放置在躯体四周(如图12所示),不远处的小虫一有骚动,就会在沙面上引起一阵地震波,蝎子从哪只腿先感到地震波就能判断小虫所在的方向,并从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就可以“算出”小虫到它的距离。

高二物理【光学】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物理【光学】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物理【光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8单选,每题3分;9-12多选,每题4分,部分2分;共计40分 )1、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介质()A、传播速度发生变化B、频率发生变化C、波长保持不变D、频率和波长都发生变化2、光从甲介质射入乙介质,由图可知()A、甲介质是光疏介质,乙是光密介质B、入射角大于折射角C、光在甲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D、若甲为空气,则乙的折射率为6/23、表面有油膜的透明玻璃片,当有阳光照射时,可在玻璃片表面和边缘分别看到彩色图样,这两种现象()A、都是色散现象B、前者是干涉现象,后者是色散现象C、都是干涉现象D、前者是色散现象,后者是干涉现象4、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C.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D.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5、如图所示,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λa、λb ,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nb,.则( )A.λa <λb,na>nbB. λa >λb,na<nbC.λa <λb,na<nbD. λa >λb,na>n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且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红外线是一种频率比紫外线还高的电磁波C.在干燥环境下,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后,来回抖动梳子能产生电磁波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不具有波动性7、物体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5 kg·m/s,这说明( ).A.物体的动量在减小B.物体的动量在增大C.物体的动量大小也可能不变D.物体的动量大小一定变化8、甲的质量为50 kg,乙的质量为25 kg,两人在溜冰场的水平冰面上,开始时都是静止的。

高二物理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他们对应着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这些暗线的原因是().A.太阳表面大气层中缺少相应的元素B.太阳内部缺少相应的元素C.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D.太阳内部存在着相应的元素【答案】C【解析】阳发出的光谱是连续光谱,经过大气层过程中会变成一些暗线,是因为大气层中含有某些元素把太阳光中的对应的特征谱线,使太阳光谱中出现了暗线,C对。

【考点】考查对连续光谱和吸收光谱的理解点评:根据太阳光谱是连续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含义做出选择2.用频率为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若改用频率为的另一种光照射该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则为:A.B.C.D.【答案】C【解析】设金属溢出功为W,则有E=hv-W,若改用频率为的另一种光照射该金属表面,有3E=h-W ,由此刻求出为,C对;3.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右图为___________ mm。

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由手轮上的螺旋测微器再读出一读数。

若实验测得第1条亮纹与第6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11.550"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0.70m,已知双缝间距d = 0.20mm。

由计算式λ =__________,求得所测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611~1.615,, 6.6×10-7【解析】主尺读数为1.5mm,可动刻度为11.3×0.01=0.113mm,所以读数为1.5mm+11.3×0.01mm=1.613mm,由=4.假如一个光子与一个静止的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电子发生碰撞,光子并没有被吸收,只是被电子反弹回来,电子被碰撞后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动量p,关于在这个碰撞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碰撞过程中动量不守恒,能量守恒B.碰撞前、后的光子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碰撞前的光子的速度更大C.碰撞前、后光子的频率不变D.电子被碰撞后,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h/p(h为普朗克常量)【答案】D【解析】碰撞过程中内力远远大于外力,动量守恒,但碰撞过程中由能量损失,能量一定守恒,A错;由德布罗意波长和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光子反弹后动量可能减大,波长变长,频率减小,折射率减小,由n=c/v可知光子速度增大,B错;C错;D对;5.如图8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 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A.光是电磁波B.光是一种横波C.光是一种纵波D.光是机械波【答案】B【解析】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B对;6.如图所示,是用a、b两束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用照相底片感光得到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用a光照射时形成的,图乙是用b光照射时形成的.则关于a、b两束光,下述正确的是()A.a光的波长比b光短,频率比b光高B.b光的波长比a光短,频率比a光高C.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D.a光比b光衍射更容易发生衍射【答案】BD【解析】波长越长亮条纹的宽度越宽,频率越小,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BD对;7.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A.频率B.强度C.照射时间D.光子数目【答案】A【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在关,与其它无关。

高二物理光学试题

高二物理光学试题

高二物理光学试题1.如图所示,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平行入射到三棱镜上,经棱镜折射后,交会在屏上同一点,若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则有:()n1A.n<n2,a为红光,b为蓝光1<n2,a为蓝光,b为红光B.n1C.n,>n2,a为红光,b为蓝光>n2,a为蓝光,b为红光D.n1【答案】B【解析】由光路图可知A光的折射率较大,频率较大,由c=λf可知,a光波长较小,为蓝光,B 对;2.对于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的折射率最大B.红光的频率最高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答案】C【解析】在同一种介质中,红,黄,绿,蓝四种光波长从大到小依次是红,黄,绿,蓝,C正确在同一个介质中,波长越长,折射率越小,所以四种光中,蓝光的折射率最大,A错误,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所以红光的频率最小,B错误,单色光的频率越大,含有的光子的能量越大,所以红光的波长最长,频率最小,光子的能量最小,D错误。

3.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波与水波是同样的一种波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波动性【答案】D【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含义是大量的光表现为波动性,少量光表现为粒子性,光是一份一份的,ABC错4.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亮条纹(并将其记为第一条)的中心,如图乙所示,此时手轮上的读数为________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右侧移动到第四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读出手轮上的读数,并由两次读数算出第一条亮条纹到第四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a=9.900mm,又知双缝间距d=0.20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 000m,则对应的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_m如果用上述装置测量氦氖激光器发出激光的波长,则图中除了光源以外,其他不必要的器材元件有________.【答案】1.180 6.60×10-7滤光片、单缝【解析】手轮上的读数为,相邻条纹的间距为:根据得:。

高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高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高二物理《光学》测试题高二物理《光学》测试题说明:全卷共19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当太阳位于头顶正上方时,透过重重叠叠的树叶漏下来的太阳光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大多数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正方形D. 树叶缝隙形状2.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将镜面绕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的轴转过一个小角度θ则反射光线将A. 保持原来的传播方向不变B. 同向转过θ角C. 同向转过2θ角D. 反向转过2θ角3.在我国古代学者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如下记载:〝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意思是说,若鹞鹰在空中飞翔,它的影子与鹞鹰作相反方向移动,鹞鹰向东则影子向西移,鹞鹰向西则影子向东移.这描述的是光的A. 直线传播现象B. 折射现象C. 干涉现象D. 衍射现象4.水中的空气泡看上去比较亮,对这一现象有以下不同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空气泡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较亮B. 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较亮C. 从空气泡到达水中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反射,因而较亮D. 从水中到达空气泡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5.关于空中的鸟和水中的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鸟看到的是鱼的实像,位置变浅些B. 鸟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变浅些C. 鱼看到的是鸟的实像,位置偏低些D. 鱼看到的是鸟的虚像,位置偏高些6.一束白光被棱镜色散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棱镜对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红光最大,对紫光最小B. 红光比蓝光先通过棱镜C. 黄光比绿光偏转的角度小D. 在棱镜中速度较大的单色光偏转的角度也较大7.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光谱和白炽灯光谱都是明线光谱B. 霓虹灯和煤气灯的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光谱都是明线光谱C. 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明线光谱,不能利用连续光谱D. 我们利用月亮射来的光谱可以确定月亮大气层的化学组成8.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玻璃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的?A. a的上表面和的b下表面B. a的上表面和的b上表面C. a的下表面和的b上表面D. a的下表面和的b下表面9.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利用游标卡尺两脚间形成的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 若狭缝与灯泡平行,衍射条纹与狭缝平行B. 若狭缝与灯泡垂直,衍射条纹与狭缝垂直C. 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与狭缝的宽度有关D. 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10.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红外线比红色光波长长,它的热作用强.B. _射线就是伦琴射线,其特点是穿透力强.C. 阴极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D. 紫外线的波长比伦琴射线的波长长,其显著作用是化学作用.11.下列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偏离中央明条纹较远的是紫光B. 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偏离中央明条纹较远的是红光C. 涂有增透膜的照相机镜头,增强了对紫光的透射程度D. 从竖立肥皂膜上看到的彩色条纹是从膜的两表面反射光相干涉的结果12.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将它们放在一盏灯的前面以致没有光通过.如果将其中一片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将会产生下述的哪一种现象?A. 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又减少到零B. 透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减少到非零的最小值C. 透过的光强在整个过程中都增强D. 透过的光强先增强,再减弱,然后又增强选择题答案栏: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分数统计栏:题号一二三总分171819得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3.水的折射率等于4/3,玻璃的折射率等于3/2,光在水中传播速度与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之比等于.14.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5_108m/s,则光从此介质射向真空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15.如图所示,A.B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案.其中图A是光的(填〝平行〞或〝衍射〞)图像,由此可判断出图A所的圆孔的孔径(填〝大于〞或〝小于〞)图B所的圆孔的孔径.16.如图所示,AB表示一直立的平面镜,P1P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屏,三者互相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b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的小孔S(其位置见图),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的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P1P2上把这部分涂以标志〝〞.三.计算题(共3小题,36分)17.S1.S2为两个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的频率为7.5_1014Hz.光屏上A点与S1.S2的路程差为1.8_10-6m.⑴若光源的振动步调完全一致,则A点出现什么条纹?计算说明.⑵说明双缝干涉条纹和单缝衍射条纹的主要不同.18.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玻璃上方的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A以角度θ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经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如图所示.若沿此光线传播的光从光源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与在玻璃板中传播的时间相等,点光源S到玻璃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l应是多少?19.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测量液体的折射率:取一个半径为r的软木塞,在它的圆心处插上一枚大头针,让软木塞浮在液面上.调整大头针插在软木塞上的深度,使它露在外面的长度为h.这时从液面上方的各个方向向液体中看,恰好看不到大头针.利用测得的数据r和h即可求出液体的折射率.请用r和h表示水的折射率.《光学》测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答案栏: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CADBDBCBCCACDABDBDA13. 9∶814. 30°15. 衍射小于16.17. 解:⑴A点出现暗条纹.⑵ 双缝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等亮度的平行条纹;单缝衍射条纹是除中央亮条纹最亮最宽外,两侧条纹亮度.宽度逐渐减小.18. 解:19. 解:。

高二物理选修4《光学、电磁场和电路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选修4《光学、电磁场和电路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选修4《光学、电磁场和电路分
析》练习题及答案
1. 光学题目
1.1. 问题: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其入射角为45度。

如果玻璃的折射率为1.5,计算反射角和折射角。

答案:根据斯涅尔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由正弦关系计算得出,折射角约为29.1度。

1.2. 问题:一束光通过凹透镜聚焦。

如果物距为30厘米,凹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计算像距和放大率。

答案:根据薄透镜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代入数值计算,得到像距为20厘米,放大率为2。

2. 电磁场题目
2.1. 问题:一根长直导线通电,产生的磁场强度如何随距离变化?
答案:根据安培定律,距离直线导线越远,磁场强度越弱。

2.2. 问题:一个平行板电,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如何随距离变化?
答案:根据电场的定义,两平行板间的电场强度与距离成反比
关系。

3. 电路分析题目
3.1. 问题:一个由电阻、电容和电感串联的电路,如何计算电流?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可以通过计算电路中的
总电阻,以及应用电压和总电阻的关系计算电流。

3.2. 问题:一个并联电路中,两个电阻的等效电阻如何计算?
答案:在并联电路中,两个电阻的等效电阻可以通过公式1/R
= 1/R1 + 1/R2 计算得出。

以上是《光学、电磁场和电路分析》的一些练题及答案,希望
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物理高中光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高中光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高中光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299,792,458 m/sB. 300,000,000 m/sC. 299,792,458 km/sD. 300,000,000 km/s2. 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3.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干涉现象()。

A. 双缝干涉B. 单缝衍射C. 薄膜干涉D. 光的反射4.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光是()。

A. 横波B. 纵波C. 非波D. 无法确定5.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了()。

A. 光是粒子B. 光是波动C. 光是电磁波D. 光是量子6. 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角与反射角()。

A. 相等B. 互补C. 不相等D. 无法确定7.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反射光的强度B. 反射光的方向C. 反射光的颜色D. 反射光的波长8. 光的全反射现象发生在()。

A.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B. 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C. 光从真空射向介质D. 光从介质射向真空9. 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

A. 光是粒子B. 光是波动C. 光是电磁波D. 光是量子10. 以下哪个是光的干涉现象的应用()。

A. 激光测距B. 光纤通信C. 光学显微镜D. 激光切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______ m/s。

2.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位于______平面内。

3. 光的偏振现象可以通过______来实现。

4. 光的色散现象可以通过______来观察。

5. 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和等于______度。

6.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区别在于反射光的______。

7. 光的全反射现象发生在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临界角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8. 光的衍射现象可以通过______来观察。

物理高中光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高中光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高中光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答案:C2.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光的干涉现象()A. 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B. 双缝实验中的亮暗条纹C. 光通过凸透镜形成的实焦点D. 光通过空气层形成的明暗相间的条纹答案:C3. 关于光的衍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波长较长的光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 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体现C. 光的衍射现象只发生在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相近时D. 所有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4. 以下关于光的偏振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偏振光是横波B. 偏振光是纵波C. 偏振光是无偏振光D. 偏振光是圆偏振光答案:A5. 关于全反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才会发生全反射B. 全反射现象与入射角无关C. 全反射现象只发生在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D. 全反射现象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即 _______。

答案:n1 * sin(θ1) = n2 * sin(θ2)7. 光的干涉现象中,当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会发生 _______干涉。

答案:构造性8. 光的衍射现象中,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相近时,衍射现象最为明显,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衍射。

答案:明显9. 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 _______波。

答案:横10. 全反射现象中,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 _______。

答案:全反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高二物理几何光学试题

高二物理几何光学试题

高二物理几何光学试题1.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射向A点后,光线经折射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比对单色光b的折射率大B.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临界角大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D.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答案】 B【解析】由折射定律,a、b从水中射向空气的折射角相等,而由图可得,所以,所以,A选项错误;由,可知,所以B选项正确;由,,C选项错误;因为,所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而,所以,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由知,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D选项错误。

【考点】光的折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全发射光的干涉2.(10分)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的棱镜。

现有一束光线沿MN方向射到棱镜的AB面上,入射角的大小i=60°,求:(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2)画出此束光线进入棱镜后又射出棱镜的光路图,要求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

【答案】(1)(2)【解析】(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2分)(2分)(2)由折射率得:AB面上的折射角。

由几何关系得:BC面上的入射角全反射临界角则光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线垂直AC射出。

(2分)光路如图所示(4分)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和公式v=c/n的应用,由光路图和全反射条件可判断光线在BC面发生全反射3.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 和n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A.na >nbva>vbB.na <nbva>vbC.na >nbva<vbD.na <nbva<vb【答案】C【解析】由光路图和折射定律可知,a光的折射率较大,由n=c/v可知a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C对;4.(15分) 如图所示,一单色光束a,以入射角i=60°从平行玻璃砖上表面O点入射.已知平行玻璃砖厚度为d =10cm,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 =。

高二物理光学练习题

高二物理光学练习题

高二物理光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光是一种什么波动现象?A. 机械波B. 电磁波C. 电子波D. 粒子波2.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真空B.空气C.水D.玻璃3.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于光传播时的________引起的。

A. 反射B.干涉C.绕射D.衍射4. 牛顿研究出的分光镜可将白光分成:A. 五彩光B. 三原色光C. 黑白光D. 红光5. 增大光的入射角度,折射角度也会相应地增大,这是光的折射定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这一要素是:A. 光速不变定律B. Snell定律C. 光在介质中速度降低D. 入射光和折射光垂直二、填空题6. 光的全反射现象发生的两种情况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

7.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发生折射。

光疏介质的折射率比光密介质的折射率_____。

8. 牛顿环的现象是在__________的折射作用下产生的。

9. 一个透明物体,它越是靠近透明背景,就越难以观察到。

这是因为它的折射率与透明背景非常________。

10. 在透镜中,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计算题11. 光的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45°,则折射率为多少?12. 空气中光线垂直射向玻璃板,发生折射后的折射角为60°,则玻璃的折射率是多少?13. 在折射率为1.5的玻璃中,光线沿垂直方向射入表面,发生全反射时,光线与法线夹角的大小是多少度?14.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20厘米,物距为25厘米,求像距。

15.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距为30厘米,求像距。

四、应用题16. 一束光通过一块透明玻璃板时发生折射,从空气射入玻璃板的光线入射角为30°,玻璃板的折射率为1.5。

求折射后光线的折射角和折射后的折射率。

17. 一个人站在离凸透镜50厘米处,当他向透镜放置一个高度为18厘米的真实物体时,发现像的高度为12厘米。

求透镜的焦距。

物理高中光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高中光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高中光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A. 3×10^8 m/sB. 1.5×10^8 m/sC. 1×10^8 m/sD. 5×10^8 m/s2.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产生的。

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 折射角与入射角相等3.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光的干涉现象?A. 光的衍射B. 光的反射C. 光的色散D. 光的全反射4. 以下哪个是光的偏振现象的例子?A. 彩虹B. 光的衍射C. 光的折射D. 偏光镜5. 光的三原色是: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橙、绿D. 红、黄、绿6. 以下哪个现象是光的衍射现象?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散射7. 以下哪个是光的全反射现象的例子?A. 镜面反射B. 折射C.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D. 光的散射8. 以下哪个是光的色散现象的例子?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不同颜色D. 光的散射9. 以下哪个是光的干涉现象的例子?A. 光的衍射B. 光的反射C. 光经过双缝后形成的明暗条纹D. 光的散射10. 以下哪个是光的偏振现象的例子?A. 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不同颜色B. 光的反射C.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D. 偏光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光的干涉现象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12. 光的全反射发生的条件是光从_________介质射向_________介质。

13. 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颜色的光发生_________的现象。

14. 光的偏振现象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受到限制,只能沿特定方向振动。

15. 光的三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它们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2023年高二物理光学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高二物理光学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高二物理光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题:小明将一块玻璃板放在书桌上,正面朝上。

他在玻璃板的中央划一条直线,然后从右侧斜射一束光线入射到玻璃板上。

经过玻璃板折射后,光线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经过玻璃板折射后,光线发生了折射现象,改变了传播方向。

这是因为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的改变引起的。

玻璃板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导致光线从空气中传播到玻璃板中时发生折射。

第二题:小红发现,在一个机械远离发光源的均匀介质中,如果放置一个玻璃球,当她通过一个光线垂直射向玻璃球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原因,并计算光线入射玻璃球前后的速度变化率。

答案: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玻璃球具有不同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光线从一种介质(空气)传播到另一种介质(玻璃球)时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光线入射玻璃球前后的速度变化率。

设光线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1,光在玻璃球中的速度为v2,则根据折射定律有: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n2为玻璃球的折射率。

由于入射角θ1为90°,所以sin(θ1) = 1,代入上式可得:n1 = n2sin(θ2).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相关,即v = c/n,其中c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所以,光线入射玻璃球前后的速度变化率为:Δv/v1 = (v1 - v2)/v1 = (c/n1 - c/n2)/(c/n1) = (n1 - n2)/n1.第三题:小明正在研究光的干涉现象。

他在实验室中设置了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光源波长为λ,两个缝间距为d。

当观察到干涉条纹时,两条相邻亮纹之间的相位差为π/2。

请推导出光的波长与缝间距之间的关系式。

答案: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个缝间的相位差Δφ可以表示为:Δφ = 2πΔx/λ,其中,Δx为两个缝间的光程差。

新教材高二物理 精品测试题 光学专题一试题

新教材高二物理 精品测试题 光学专题一试题

光学专题一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B.光导纤维传递信号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C.肥皂泡表面上的彩色条纹是由光的偏振引起的D.衍射与干涉均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2.唐代储光羲的《钓鱼湾》诗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疑水浅”是由于发生了()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干涉D.光的衍射3.光屏上某点P到双缝1S、2S的路程差为7.5×10-7m,如果用频率为6.0×1014Hz的单色光照射双缝,则()A.单色光的波长是2×10-7m;P点出现暗条纹B.单色光的波长是2×10-7m;P点出现亮条纹C.单色光的波长是5×10-7m;P点出现暗条纹D.单色光的波长是5×10-7m;P点出现亮条纹4.下列有关蜃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海面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B.沙面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C.A是蜃景,B是景物D.C是蜃景,D是景物5.光纤通讯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光从一端进入,另一端传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芯的折射率小于外套的折射率B.增大光从端面入射的入射角,在端面处可能发生全反射C.不同频率的可见光从同一根光导纤维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不相同D.若红光以如图所示的角度入射,恰能在内芯和外套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则改用紫光以同样角度入射时,在内芯和外套界面上将不会发生全反射6.单色光通过双缝产生干涉现象,同种单色光通过单缝产生衍射现象,在光屏上都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则() A.干涉、衍射条纹间距都是均匀的B.干涉、衍射条纹间距都是不均匀的C.干涉条纹间距不均匀,衍射条纹间距均匀D.干涉条纹间距均匀,衍射条纹间距不均匀7.在演示双缝干涉的实验时,常用激光作光源,这主要是应用激光的什么特性()A.亮度高B.平行性好C.单色性好D.波动性好8.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光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1-4单选,5-8多选)
1.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这两种现象( ) A 都是光的衍射现象 B 都是光的干涉现象
C 前者是光的干涉现象,后者是光的衍射现象
D 前者是光的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干涉现象
2.在学习光的色散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某特制的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玻璃较厚),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 、b ,
已知a 光是红光,而b 光是紫光,你认为下图中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 )
3.一单色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0,在玻璃中的波长为λ,波速为v ,玻璃对这种色光的折射率为n 。

当此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A ,则( )
A .n A =sin
B .
v c
A =sin
C .λλ
0sin =A D .0sin λλ=A
4.如图,一个棱镜的顶角为θ=41.30,一束白光以较大的入射角从棱镜的左侧面
射入,在光屏上形成从红到紫排列的彩色光带,各色光在棱镜中的折射率和临界角见表.当入射角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彩色光带的变化情况是( )
A .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红光、橙光
B .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红光、橙光、黄光
C .红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紫光
D .红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紫光、蓝光
5下列事例哪些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A.光导纤维通讯
B.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
C.某些光学仪器中用等腰直角玻璃三棱镜改变光路90°
D.用白光照肥皂膜看到彩色条纹
6.如图所示,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
B.aO可能是入射光线
C.cO可能是入射光线
D.Ob可能是反射光线
7.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

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8.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
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B.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凸透镜下
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
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
二、实验题
9、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
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mm.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λ= ,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nm.
三、计算题
10.一个圆柱形筒,直径12cm,高16cm.人眼在筒侧上方某处观察,所见筒侧的深度为9cm,当筒中装满液体时,则恰能看到筒侧的最低点.求:
(1)此液体的折射率;
(2)光在此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11一束单色光由左侧射入盛有清水的薄壁圆柱形玻璃杯,如图所示为过轴线的截面图,调整入射角α,使光线恰好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已知水的折射率为
3
4,求sinα的值.
高二物理光学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AC
6.ABD
7.ABD
8.AC
二、实验题
9. 13.870,2.310 d
l
x 6.6×102
三、计算题
10. 答案:(1)4/3 (2)2.25×108 m/s
解析:先画出一圆柱形筒,筒高为H=16cm,直径d=12cm.人眼在A处,筒侧底部“最低点”为B,筒内无液体时,人眼能见深度h=9 cm,筒内盛满液体时,人眼能看到B点,根据光的折射画出光路如图所示.
(1)sinθ1=,sinθ2=
此液体的折射率n==.
(2)光在此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v==2.25×108 m/s.
11. 答案:
解析:解:当光线在水面发生全反射时,有sinC=当光线从左侧射入时,由折射定律=n
联立两式,代入数据可得sin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