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名词解释
贵金属的名词解释
贵金属的名词解释
1.【问题】贵金属的名词解释
【答案】贵金属主要指金、银、铂、钯、钌、铑、锇、铱等八种金属元素,其中黄金、白银、铂金和钯金是投资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交易品种。
投资者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投资贵金属:1、实物交易:一般实物交易黄金和白银较多,主要通过购买金、银条,金、银币和金、银饰品等;2、交易纸黄金:是一种由银行提供的服务,是以贵金属为单位的户口,不是通过实物的买卖及交收,而是通过记账方式来投资黄金;3、期货交易:开通期货账户后,可以交易以贵金属为标的的标准化合约。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金属学是研究金属的组织结构、性质以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科学。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金属的晶体学、力学性能、热处理和腐蚀等方面。
以下是对金属学中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1. 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是指金属内部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
常见的晶体结构包括立方晶系(如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六方晶系等。
晶体结构对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导电导热性能等有重要影响。
2. 点阵缺陷点阵缺陷是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位置发生偏差或空缺的现象。
常见的点阵缺陷包括位错、间隙原子和替位原子等。
点阵缺陷会对金属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3. 冷变形冷变形是指将金属材料在室温下进行机械加工,如拉伸、压缩和弯曲等,使其形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冷变形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但同时也可能降低其可塑性。
4. 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晶体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和时效等。
热处理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5. 铸造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方法。
铸造是金属加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用于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
6. 腐蚀腐蚀是金属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导致金属表面损坏的过程。
常见的腐蚀形式包括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氧化腐蚀等。
腐蚀会导致金属失去原有的力学性能和功能。
7. 金属疲劳金属疲劳是指金属在受交变载荷作用下,经过一定次数的应力循环后产生破坏的现象。
金属疲劳对于工程结构的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疲劳寿命评估和控制。
8. 金属焊接金属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零件通过加热到熔化状态并施加压力使其联接在一起的方法。
焊接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领域,为不同金属材料的连接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总结:金属学名词解释了金属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术语,包括晶体结构、点阵缺陷、冷变形、热处理、铸造、腐蚀、金属疲劳和金属焊接等。
这些名词解释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金属材料,为金属工程和材料科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知识。
金属材料学名词解释总
二.名词解释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
(常用M来表示)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3)奥氏体形成元素: 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Mn, Ni, Co, C, N, Cu;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
如:V,Nb, Ti 等。
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ε-FexC→Fe3C→(Fe, Cr)3C→(Cr, Fe)7C3→(Cr, Fe)23C66)离位析出: 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HRC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
如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
7)液析碳化物:由于碳和合金元素偏析,在局部微小区域内从液态结晶时析出的碳化物。
8)网状碳化物:过共析钢在热轧(锻)加工后缓慢冷却过程中由二次碳化物以网状析出于奥氏体晶界所造成的。
9)合金渗碳体:渗碳体内经常固溶有其他元素,在碳钢中,一部分铁为锰所置换;在合金钢中为铬、钨、钼等元素所置换,形成合金渗碳体。
10)二次硬化:淬火钢在较高温度下回火,硬度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11)变质处理:就是向金属液体中加入一些细小的形核剂(又称为孕育剂或变质剂),使它在金属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从而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
12)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对回火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软化倾向(如马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与铁素体的再结晶)的抵抗能力。
13)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金属学名词解释三
同分结晶:纯金属结晶时所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称之为同分结晶。
平衡分配系数k。: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的溶质浓度之比值。(k。=c固/c液)(反映了溶质组元重新分配的强弱程度)
无限固溶体:溶质能以任意比例溶入溶剂,固溶体的溶解度可达100%,这种固溶体就称为无限固溶体。
无序固溶体:溶质原子统计地或随机地分布于溶剂晶格中,他或占据着与溶剂原子等同的一些位置,或占据着溶剂原子间的间隙,看不出有什么次序性或规律性。这种固溶体叫做无序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当溶质原子按适当比例并按一定顺序和一定方向,围绕着溶剂原子分布时,这种固溶体叫有序固溶体。
共晶转变:合金系中某一定化学成分的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由液相中结晶出两种不同成分和不同晶体结构的固相的过程称为共晶转变。
脱溶过程:由固溶体中析出另一个固相的过程。也即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解过程,称之为二次结晶。二次结晶析出的相称之为二次相(不易长大且较小)。
组织组成物: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合金中各相构成的晶粒将以不同的数量、形状、大小和分布等相组合,并在显微镜下可区分的部分,称为组织组成物。
有序化:当有序固溶体加热至某一临界温度时,将转变为无序固溶体,而在缓慢冷却至这一温度时,又可转变为有序固溶体。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有序化。发生有序化的临界温度称为固溶体的有序化温度。
固溶强化:在固溶体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间隙相: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Rx/Rm<0.59)形成简单结构的化合物,称为间隙相。
金属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金属:技术是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非金属的电阻的温度系数为负值。
2,金属键:贡献出价电的原子,则变为正离子,沉浸在电子云中,他们依靠运动于期间的公有化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肿结合方式叫作金属键,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排列的物质成为晶体,金属一般均为晶体。
4,熔点:是晶体向非晶体状态的液体转变的临界温度。
5,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的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具体排列方式。
6,阵点:为了清楚的表明原子在空间排列的规律性,常常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群)忽略,而将其抽象为纯粹的几何点,称之为阵点。
7,晶格:为了方便起见,常人为的将阵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空间格子,称之为晶格。
8,晶胞:为了简便起见,可以从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之为晶胞。
9,配位数:指晶体结构中与任一个原子最临近、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10,致密度:若把原子看成刚性圆球,那么原子之间必然有空隙勋在,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可用原子所占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表示,称之为致密度或密集系数,用K=nV1/V表示。
11,晶面晶向: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晶面,任意两个原子之间练线所指的方向称为晶向。
12,晶向族: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不相同的所有晶向称为晶向族。
13,晶向指数:为了便于研究和表述不同晶面的原子片列情况极其在空间的位向,需要有一种传统的表示方法,这就是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
14,晶粒:一般固态金属均是由很多结晶颗粒所组成,这些结晶颗粒称之为晶粒。
15,多晶型转变(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如温度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16,能量起伏:对一个原子来说,这一瞬间的能量可能高一些,另一瞬间可能低一些,这种现象叫作能量起伏。
金属名词解释
金属名词解释1. 什么是金属?金属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它们大多数是固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能。
金属的特点包括:电子云模型、离子晶体模型、金属键和金属结构等。
2. 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有关。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金属元素和它们的性质:2.1 铁(Fe)•密度:7.87 g/cm^3•熔点:1538°C•导电性:良好导电能力•特点:常见的构造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强度2.2 铜(Cu)•密度:8.96 g/cm^3•熔点:1083°C•导电性:优异的导电能力•特点: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电子设备等领域2.3 铝(Al)•密度:2.7 g/cm^3•熔点:660°C•导热性:优异的导热能力•特点:轻便、耐腐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包装等行业3.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合金常常具有比纯金属更优异的性能。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金属合金:3.1 不锈钢不锈钢是铁与铬(Cr)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高强度和耐高温性。
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制造餐具、建筑材料和化学设备等。
3.2 合金钢合金钢是含有碳以外的其他合金元素的钢铁。
添加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合金钢广泛用于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和建筑结构等。
3.3 铜铝合金铜铝合金是铜和铝的组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它广泛应用于电力输送、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等。
4.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金属在各个领域的应用:4.1 建筑与基础设施金属材料如钢铁和铝广泛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中。
它们提供强度和稳定性,用于构建大桥、高楼和道路等。
4.2 电子与通信金属导电性能优异,因此用于制造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的电线、导体和电路板等。
4.3 化学与能源金属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重金属名词解释
重金属名词解释指有很大的体积,密度小,具有良好导电性、热传导性或较高的蒸气压,可以形成液态、气态、固态,化学性质活泼,易被氧化或还原的金属。
具有金属通性,化学活动性强。
2.轻金属指相对原子质量在6以下的金属,也称为“轻金属”,其中,以铝为代表。
3.贵金属指含量少、价格高、加工困难、市场紧缺的金属,是一种高档金属。
4.稀有金属指原子序数大于82的金属。
5.复杂金属一般指由两种或多种组元构成的金属。
6.准金属指具有与某些金属的性质类似、但具有特定晶体结构、特定物理和化学性质、特定用途和机制的金属,又叫同素异构体。
1.重金属重金属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是人工制取的。
如:铅、镉、汞、锌、铜、镍等。
2.轻金属轻金属只有一种天然存在的金属元素,如铝、钠、镁、钙、钛等。
它们有金属的共性,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铝的耐腐蚀性能、钢的坚韧性、铅的柔软性等。
3.贵金属(稀有金属)元素符号Ⅰ,代号Au,原子序数79,原子量196.411。
化学性质稳定,除铂以外,其他元素的性质都很活泼,容易与其他元素化合,在常温下很难跟水反应,是贵金属。
4.贱金属(普通金属)元素符号Ⅱ,代号Pb,原子序数79,原子量138.955。
它们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常温下都能跟氧气、硫、氯、溴等非金属元素化合,但在高温下都能跟水蒸气和某些非金属元素化合。
贱金属主要包括铁、锰、锌、锡、铅、镍、铝等,虽然常温下跟其他物质没什么区别,但高温时则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5.新金属: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强,能将其它元素置换出来,形成新的金属单质和化合物。
根据这个性质,可以用重金属冶炼来制备所需的金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炼金术”。
炼金术士们往往利用许多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不仅能置换出金属元素,而且往往能使原来金属的性质也发生改变,得到某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化学家门把这种现象叫做化学变化中的“置换反应”。
目前,人类已经利用从硫、铜、镍等重金属中制取各种金属。
金属学名词解释
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简称元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
(包括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组织: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形成具有不同形状、大小数量及分布的相相互结合而成的综合体。
固溶体:组元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形成的固相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这种相称固溶体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相互溶解形成的一种成分及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其中一种组元相同的固相。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表象点:位于相图中,并能表示合金成分、温度的点称表象点。
吉布斯相律:相律是表示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数、组元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相律可用下式表示: f = c -p +2 当系统的压力为常数时,则为: f = c-p + 1式中,c 系统的组元数,p 平衡条件下系统中相数, f 为自由度数。
自由度:是指在保持合金系中相的数目不变的条件下,合金系中可以独立改变的影响合金状态因素的数目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这种结晶过程称匀晶转变异分结晶:固溶体结晶过程中,结晶出的固相与母相成分不同,这种结晶也称为选择结晶。
同分结晶:纯金属结晶时,所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完全一样。
枝晶偏析:生成固体的成分不均匀-偏析,快速冷却时在一个晶粒内部先后结晶的成分有差别,所以称为晶内偏析,金属的晶体往往以树枝晶方式生长,偏析的分布表现为不同层次的枝晶成分有差别,因此又称枝晶偏析区域偏析:固溶体不平衡结晶时造成的大范围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做宏观偏析或区域偏析。
伪共晶:这种非共晶成分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伪共晶。
成分过冷:在正温度梯度下,纯金属的生长方式为平面长大;负温度梯度时,树枝状生长。
而固溶体结晶时,即使温度梯度是正值,也经常出现树枝状生长和胞状生长的情况,这是由于凝固过程中,成分是在不断的变化,溶质元素重新分配,在液固界面处形成溶质浓度梯度,液体和固体的成分均不能达到平衡状态,即产生了所谓成分过冷的现象。
名词解释金属
名词解释金属
金属是一种化学元素,具有原子结构,由一个原子核和一个电子层组成。
金属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强度,能够在压力下变形而不融化。
金属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制造机器、汽车、电子产品和建筑材料,以及用于信号传输、能源传输和化学反应等。
金属的分类可以按照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按照物理性质,金属可以分为固态金属和非固态金属。
固态金属包括纯金属和金属合金,如金、银、铜、铁等。
非固态金属包括熔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如铝、钛、燮钢、氧化铝等。
按照化学性质,金属可以分为碱金属、盐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沉淀金属等类别。
金属在现代科学和工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金属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许多重要的领域,例如电子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
在电子学中,金属被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容器和电感器等。
在物理学中,金属被用于制造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器,以及用作超导体的材料。
在化学中,金属被用于制造化学品和催化剂,以及用于制造金属膜和金属添加剂等。
在生物学和医学中,金属被用于制造生物传感器、生物治疗和生物材料等。
除了其应用价值外,金属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科学意义。
金属的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成果对理解物质的化学和物理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结晶结构的研究成果对理解金属的加工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的冶炼和加工技术的研究成果对提高金属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在科学和工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应用价值和意义深远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其电阻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排列的物质。
它具有一定的熔点并且各向异性。
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则的周期性的具体排列方式。
阵点:为了清楚地表明原子在空间排列的规律性,常常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群)忽略,而将其抽象为纯粹的几何点,称之为阵点空间点阵:由阵点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
晶格:将阵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胞:能够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晶面: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称之为~晶向:在晶体中,任意两个原子之间的连线所指的方向。
多晶体:凡是由两颗以上晶粒所组成的晶体能量起伏:对于一个原子来说,这一瞬间能量可能高些,另一瞬间反而可可能低些的现象刃型位错:1.有一额外半原子面,2 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既有正应变又有切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滑移方向相垂直,位错线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4,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
螺型位错:1没有额外半原子面,2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只有切应变,而无正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滑移方向相平行,位错线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4,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
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
亚晶界:由直径为10-100μm的晶块组成,彼此间存在极小的位相差(通常<2°)这些晶块之间的内界面称为亚晶粒间接,简称~层错:在实际晶体中,晶面堆垛顺序发生局部差错而产生的一种晶体缺陷,是通常发生于面心立方金属的一种面缺陷。
相界: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两相之间的分界面。
有共格,半共格,非共格三种。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结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谓凝固,由于凝固后的固态金属通常是晶体,所以又将这一转变过程称谓~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Tm与实际结晶温度Tn之差,金属不同,则过冷度大小不同,金属的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当以上两因素确定后,过冷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越低,反之,冷却速度越慢,则过冷度越小,实际结晶温度越接近于理论结晶温度。
金属学名词解释第一章
7晶界特性包括具有晶界能,内吸附反内吸附,高强度和硬度等。
降低晶界能量方法:晶粒长大和晶界平直化都可减少晶界总面积从而降低能量。
8内吸附:由于晶界能的存在,当金属中存在有能降低晶界能的异类原子时,这些原子将向晶界偏聚,这种现象叫内吸附。
6晶格:为了方便起见,常人为地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空间格子称为晶格。
7空间点阵:由几何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的规则排列所形成的三维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8阵点:构成空间点阵的每一个点称为阵点。他是一个抽象的空间点,其既可代表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中心,也可代表彼此相等的原子群或分子群的中心。
9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称为晶胞
9多晶体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1伪等向性:在一般情况下,整个晶体不显示各向异性。
2晶体缺陷:指金属材料中,晶体原子偏离规则排列的不完整性区域。
3能量起伏:对一个原子来说,这一瞬间能量高些,另一瞬间可能低些。这种现象叫能量起伏。
4空位:晶体结构中原来应该有原子的某些结点上因某种原因出现了原子空缺而形成。
9反内吸附:凡能提高晶界能的原子,将会在晶粒内部偏聚氏矢量等于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全位错或单位位错。
4不全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位错的柏氏矢量越小,则其具有的能量越低,位错就越稳定)
5位错反应:位错分解和合成的总称。(其驱动力为体系自由能的降低)
位2错作为线性缺陷,所引起的熵增远比空位小,不可能抵消应变能的增加,位错的存在肯定使体系的自由能增加,故位错为不平衡缺陷。
金属学名词解释
60.正火:将钢加热到Ac3以上适当温度,保温以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35.加工硬化:金属发生塑性变形,随变形度的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
36.纤维组织: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后,其尺寸的改变是内部晶粒变形的总和,晶粒沿形变方向被拉长或压扁,当变形量很大时,所形成类似纤维状形貌的组织
37.形变结构:当变形量很大时,多晶体中原为任意取向的各个晶粒会逐渐调整其取向而彼此趋向于一致
1.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2.非晶体: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空间点阵:描述晶体中原子规律排列的空间格架
4.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5.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位
6.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7.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之间的界面
8.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55.包晶转变:由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一个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L+B=a
56.共析转变:一定程度的固相,在一定温度下分解为另外两个一定成分固相的转变过程 r=a+B
57.包析转变:两个一定成分的固相在恒温下转变为一个新的一定成分固相的过程 r+B=a
58.退火:将钢加热至Ac1临界点以上或以下的温度,保温以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9.脱溶反应:固溶体合金在结晶郭晨中,随着温度下降,由于溶质组元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因此将从初生固溶体相中析出此生相
20.组织组成物:组织中,由一定的相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成机制、一定形态特征的组成部分
金属及其产品常见名词解释
12.常存元素钢中除了铁和碳以外,还含有硅、锰、硫、磷、氮、氧、氢等元素,这些元素是由原料或冶炼过程带入的,在各种钢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故称常存元素。
13.合金元素为了适应某些使用要求,特意加入或提高含量的元素或是其含量超过一定数量的元素。
7.非金属不具备金属特性的物质,如玻璃、橡胶等。
8.金属材料金属经冶炼及各种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和何尺寸的材料。
9.黑色金属材料通常是指铁、铬、锰及其合金,实际工作中常简称为黑色金属,也称铁金属,包括钢、钢材、工业纯铁、生铁、铁合金等。
10.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材料,实际工作中常简称为有色金属,也称非铁金属。如铜、铝、钛、镁、镍及其合金等。
42.重轨:每米质量>30kg的钢轨(包括起重机轨)。
43.轻轨:每米质量≤30kg的钢轨。
44.大、中、小型型钢:由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制成的型钢,按品种的尺寸大小(mm)划分大、中、小型。
45.线材:也称盘条,热轧最小直径为5mm的圆钢和螺纹钢,一般呈盘卷状供应。
46.冷弯型钢:以热轧或冷轧带钢为坯料在连续辊式冷弯机组上经弯曲成型制成的型钢。不包括以拉拔、冲压、弯折等方式生产的冷弯型钢。
27.渗碳钢主要用于渗碳等表面热处理的钢,通常为碳含量小于0.2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常用于制造要求表面硬而耐磨、心部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承通较高冲击载荷的零件。
28.调质钢:主要用于调质热处理的钢,通常为碳含量0.25%~0.6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常用于制造要求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机器零件。
32.青铜以锌、镍以外的元素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也可以说是除了黄铜和白铜以外的铜基合金。因其外观颜色为青灰色而得名。
金属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一、概论1.组织:用肉眼或借助于各种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材料内部的情景,包括晶粒的大小、形状、种类以及各种晶粒之间的相对数量和相对分布。
2.结构:原子集合体中各原子的具体组合状态。
二、金属和合金的固态结构1.固溶体:溶质组元溶于溶剂点阵中而组成的单一的均匀固体。
一次(端际):以纯金属组元作溶剂,结构上保持溶剂组元纯态时的点阵类型。
二次(中间):以化合物为溶剂的固溶体,结构类型与主、副组元都不同。
代位:主组元一部分原子被其它组元原子取代,保留主组元结构类型。
一定范围内(有限互溶)或是所有成分范围(无限互溶)。
异类原子按任意比例统计分布在各类结构中各相应晶面,并处于主组元相似的正常位置。
有序:异类原子不是统计式分布,而是按一定顺序分布。
超结构(长程有序):某些在高温具有短程有序的固溶体,当其成分接近一定原子比,在低于一定临界温度时可转化为长程有序固溶体。
间隙:异类原子分布在主组元原子间空隙中。
金属间化合物类型:各组元原子按一定比例和一定顺序共同组成一个新的不同于其任一组元的典型结构。
中间相(金属间化合物):在合金中形成的与其纯组元结构类型不同的相。
2.开放型金属:d0点附近较平缓、势阱小、原子间作用力弱、结合能小、原子易压缩、刚度小、热膨胀大。
(与封闭型金属对应)3.空间点阵:由构成晶体的结构基元抽象出来的等同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周期排列。
4.排列周期:点阵直线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5.单胞(基胞):在空间点阵中选取的一个能反映其特点的最小构筑单元。
一般以最近邻八阵点为顶点能够构成一个体积最小、对称性最高的平行六面体。
6.晶面:点阵空间中由阵点组成的平面为点阵平面,非严格意义上又称晶面。
晶向:点阵空间中两阵点连线(及延长线)为点阵直线,非严格意义上称晶向。
晶带:晶体中一系列晶面可相交于一条直线或几条相平行的直线,合称...晶界:同成分、同结构晶粒间由于相对取向不同而出现的接触界面。
倾转晶界:在所选平面内以任一直线为轴,使晶粒两部分相对转动任意角度。
有色金属名词解释(有用)
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即T实<TL。
P121过冷度: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
P121中间合金:冶炼时为了加入某些熔点较高且不易溶解或易氧化挥发的金属元素而将它们与母体金属制成合金,而冶炼时加入此合金作为中间合金。
顺序凝固:纯金属和共晶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等于0,它们在凝固过程中只出现固相区和液相区,没有凝固区,此时铸锭便以顺序凝固的方式进行凝固。
其特点是,铸锭在凝固中,随温度的降低,平滑的固液界面逐步向铸锭中心推进。
P114同时凝固,体凝固: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宽或铸锭断面的温度梯度小,凝固区宽,铸锭就多以同时凝固的方式进行凝固。
其特点是凝固区内靠近固相区前沿的液体中,首先形成一批小晶体,同时在其周围的液体中由于出现溶质偏析,使该部分液体的凝固点降低,晶体生长受到抑制,因而在该溶质偏析区外围的过冷液体中,立即形成另一批小晶体,并很快也被该溶质偏析的液体包围住,长大受阻,于是再形成第三批小晶体。
如此继续下去,小晶体很快布满整个凝固区。
这种过程几乎是在整个凝固区同时进行的。
故称为同时凝固。
P116凝固区:除纯金属和共晶成分合金外,其它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固液相同时存在的区域称为凝固区。
金属的脱氧:向金属液中加入与氧亲和力比基体金属与氧亲和力更大的物质,将基体金属氧化物还原,本身形成不溶于金属熔体的固态、液态和气态脱氧产物并被排除的工艺过程。
缩孔与缩松:在铸锭中部、头部、晶界及枝晶等地方,常常有一些宏观和微观的收缩孔洞,通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缩孔称为缩松。
枝晶偏析:在生产条件下,由于铸锭冷凝较快,固液两相中溶质来不及扩散均匀,枝晶内部先后结晶部分的成分不同。
偏析:合金中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宏观偏析:指金属铸锭(铸件)中各宏观区域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造成铸锭(铸件)组织和性能的不均匀性。
金属学名词解释
1、空间点阵:将晶体中的物质质点抽象为具有相同环境的阵点,由阵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的阵列2、晶格:规则排列的空间点阵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3、晶胞:在空间点阵中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最小平行六面体)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4、致密度:晶体结构中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5、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6、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量的大小和方向7、位错密度: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含位错线的总长度8、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9、组织:用肉眼或借助某种工具(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到的材料形貌图像。
它取决于组成相的类型、形状、大小、数量、分布等10、枝晶偏析:固溶体在非平衡冷却条件下,匀晶转变后新得的固溶体在晶粒内部出现的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先结晶的部分含高熔点的组元较多,后结晶的部分含低熔点的组元较多,而通常固溶体晶体以树枝状生长方式凝固结晶,使枝干和分枝间的成分不一致,称为枝晶偏析11、离异共晶:在先共晶相数量较多而共晶组织甚少的情况下,有时共晶组织中与先共晶相相同的那一相,会依附于先共晶相上生长,剩下的另一相则单独存在于晶界处,从而使共晶组织的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
12、比重偏析:当合金组成相与合金溶液之间密度相差较大时,初生相便会在液体中上浮或下沉而造成偏析,这种由于比重导致的宏观范围晶体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较大范围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比重偏析13、成分过冷:合金凝固时由于液固界面前沿溶质浓度分布不均匀,使其实际温度低于其理论熔点而造成的一种特殊过冷现象14、滑移: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由大量位错移动而导致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15、滑移系:晶体中一个滑移面以及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称一个滑移系16、取向因子:为cosΦcosλ, Φ为外力F与滑移面的夹角,λ为外力F与滑移方向的夹角17、加工硬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随塑形变形程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韧性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金属材料名词解释超值版
1钢铁材料1.1钢铁基础铁↓iron:元素符号Fe,银白色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属第Ⅷ族,原子序数26,原子量55.847,常见化合价为+2、+3,铁在低于910℃时为α-铁,呈体心立方点阵,910~1390℃时为γ-铁,呈面心立方点阵,1390~1534℃为δ-铁,又呈体心立方点阵。
α-铁α iron:铁基合金系中从A3点至室温这个温度区间内固溶有碳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点阵为体心立方的固溶体。
通称铁素体。
↓δ-铁δ↓ iron:铁基合金系中从凝固开始温度至凝固结束这个温度区间内存在的、固溶有碳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点阵为体心立方的固溶体。
也称高温铁素体。
γ-铁γ↓ iron:在铁基合金中910~1390℃稳定存在的面心立方晶型的纯铁。
铁素体↓ ferrite:碳原子体心立方晶格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以α或F表示。
奥氏体↓austenite:碳原子溶于面心立方晶格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以γ或A 表示。
珠光体↓ perlite: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混合物。
在一般情况下这两相呈片状相间分布,这种组织经抛光与腐蚀后在镜下观察很象指纹并有珍珠光泽,故称为珠光体,若干具有相同位向的铁素体渗碳体组成的一个晶体群称为珠光体团(也叫珠光体群或珠光体晶粒)。
石墨graphite:又称笔铅、黑铅。
一种层状非金属自然单质矿物。
成分C。
↓碳化物↓carbide:碳与其它元素,主要是与过渡元素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是合金中特别是一般钢铁中的重要组成相之一。
渗碳体↓ cementite:铁和碳的化合物(Fe3C),其碳含量喂6.69%(wt)。
由于碳在α-Fe 中溶解度很小,所以在常温下碳在铁碳中主要以渗碳体形式存在。
非金属夹杂[物]nonmetallic inclusion:金属材料中含有的一种具有非金属特性的组成物。
↓ε碳化物↓εcarbide:具有密排六方结构的马氏体,又称六方马氏体。
χ碳化物↓χcarbide:高碳钢中所形成的片状马氏体在回火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过渡型碳化物,其晶体是单斜点阵,又称黑格碳化物。
金属名词解释
金属名词解释
金属是一种化学元素或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
金属通常具有金属光泽,硬度较高,可以被锻造、拉伸和压制成各种形状。
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包括常见的铁、铜、铝、锌等,以及稀有金属如金、银和铂等。
金属的导电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金属的原子结构中,价电子在金属晶格中可以自由移动,形成电子云。
这种电子云能够传导电流,使金属成为良好的导电体。
导热性也是金属的特点之一,因为电子云的运动能够有效地传递热量。
这使得金属在许多应用中被用作导电线、散热器等。
金属的可塑性是指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
这是因为金属的原子结构中,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弱。
这种结构使得金属可以通过锻造、拉伸、压制等加工工艺进行塑性变形,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
金属的性质由其原子结构和化学成分决定。
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例如,铁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桥梁和机械制造。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电线、管道和电子器件。
铝是一种轻质金属,被广泛用于航空、汽车和包装等领域。
金属还可以通过合金化来改善其性能。
合金是由两种或更多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材料。
通过调整合金中不同金属元素的比例和结构,可以改变金属的硬度、强度、耐腐蚀性等特性,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总之,金属是一种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的化学元素或合金。
它们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材料。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1.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泽。
2.金属键:金属原子贡献出价电子,形成正离子,沉浸在电子云中,他们依靠运动于其中的公有化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之为金属键3.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4.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具体排列方式。
5.空间点阵: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团抽象成纯粹的几何点,由这些几何点有规则地周期性重复排列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
6.晶格:用一系列平行直线将阵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三维空间格架。
7.晶胞:从晶格中选取的能够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8.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9.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所占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用来表示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10.晶向:在晶体中,任意两原子之间的连线所指的方向称为晶向。
11.晶向族: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
12.晶面: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称为晶面。
13.晶面族:原子排列情况完全相同的所有晶面。
14.各向异性:不同方向上晶体的各性能(导电性、导热性、强度等)不相同的特性。
15.多晶型性:某些金属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特性。
16.多晶型转变(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温度或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17.强度:指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8.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体压入表面的能力。
19.塑形: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20.冲击韧性:材料在外加冲击载荷作用下断裂时消耗能量大小的特性。
21.晶体缺陷:在实际的金属材料中存在的一些原子偏离规则排列的不完整性区域。
22.点缺陷:在三个方向上尺度都很小,相当于原子尺寸,如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
23.线缺陷:在两个方向上尺度很小,另一个方向上尺度很大,主要是位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胞:晶胞是晶体的代表,是晶体中的最基本单元。
晶格: 泛指晶体的空间格子这一几何图形.人为的将点阵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结晶过程中,在空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过冷度: 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Tn与理论结晶温度Tm之差,称过冷度,以△T表示。
△T=Tm-Tn.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质均一,并以界
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后形成的固相,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溶剂
金属化合物: 合金组元件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晶内偏析:在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枝晶偏析:在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成分过冷:由于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成分差别引起的过冷度.
伪共晶: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得共晶组织.
离异共晶:两相分离的共晶.
滑移: 滑移是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的一种运动状态。
孪生:形成孪晶的过程.
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或保温足够时间后,在原来的变形组织中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位错密度显著降低,性能发生
显著变化,并恢复到冷却前的水平,这个过程
就是~
冷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过程称为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过程称为热加工.
热处理: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
一定时间,以一定冷却速度冷却下来的热加工工艺.特点:加热,保温,冷却
过冷奥氏体:在临界温度以下存在且不稳定的,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
回火脆性:钢在250~400(摄氏度)温度范围内
出现的回火脆性叫第一类回火脆性,也叫冷脆性;450~650温度范围内出现的回火脆性叫第二类回火脆性,也叫热脆性.
退火:将钢加热至临界点A1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以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将淬火钢在A1以下温度加热,使其转变为稳定的回火组织,并以适当方式冷却到室温的工艺过程.
过冷现象:由热分析法测得纯金属的冷却曲线看出:金属结晶前,温度连续下降,冷却到理论结晶温度Tm(熔点)时,并未结晶,需继续冷却到Tm之下某一温度Tn(实际结晶温度)时,才开始结晶,此过程称为
结晶潜热:在金属结晶时,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会放出能量,此能量称为…
共晶转变(共晶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一定的两个固相的转变过程.
控制晶粒度大小的方法:
增大过冷度:用于小件、薄件,变质处理:用于大件,振动、搅拌:在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通过振动和搅拌
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
晶内偏析消除方法:采用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的方法
钢的淬透性: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活得的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以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活得的淬透层深度和硬度分布来表示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韧性下降
同素异构转变:同一元素在固态下随温度而发生地晶体结构的变化
临界分切应力:使滑移开始启动所需的最小切应力
晶胞:晶胞是晶体的代表,是晶体中的最基本单元。
晶格: 泛指晶体的空间格子这一几何图形.人为的将点阵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结晶过程中,在空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过冷度: 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Tn与理论结晶温度Tm之差,称过冷度,以△T表示。
△T=Tm-Tn.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质均一,并以界
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后形成的固相,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溶剂
金属化合物: 合金组元件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晶内偏析:在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枝晶偏析:在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成分过冷:由于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成分差别引起的过冷度.
伪共晶: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得共晶组织.
离异共晶:两相分离的共晶.
滑移: 滑移是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的一种运动状态。
孪生:形成孪晶的过程.
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或保温足够时间后,在原来的变形组织中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位错密度显著降低,性能发生
显著变化,并恢复到冷却前的水平,这个过程
就是~
冷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过程称为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过程称为热加工.
热处理: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
一定时间,以一定冷却速度冷却下来的热加工工艺.特点:加热,保温,冷却
过冷奥氏体:在临界温度以下存在且不稳定的,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
回火脆性:钢在250~400(摄氏度)温度范围内
出现的回火脆性叫第一类回火脆性,也叫冷脆性;450~650温度范围内出现的回火脆性叫第二类回火脆性,也叫热脆性.
退火:将钢加热至临界点A1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以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将淬火钢在A1以下温度加热,使其转变为稳定的回火组织,并以适当方式冷却到室温的工艺过程.
过冷现象:由热分析法测得纯金属的冷却曲线看出:金属结晶前,温度连续下降,冷却到理论结晶温度Tm(熔点)时,并未结晶,需继续冷却到Tm之下某一温度Tn(实际结晶温度)时,才开始结晶,此过程称为
结晶潜热:在金属结晶时,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会放出能量,此能量称为…
共晶转变(共晶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一定的两个固相的转变过程.
控制晶粒度大小的方法:
增大过冷度:用于小件、薄件,变质处理:用于大件,振动、搅拌:在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通过振动和搅拌
异分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
晶内偏析消除方法:采用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的方法
钢的淬透性: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活得的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以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活得的淬透层深度和硬度分布来表示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韧性下降
同素异构转变:同一元素在固态下随温度而发生地晶体结构的变化
临界分切应力:使滑移开始启动所需的最小切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