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装备制造业十大创新事件
制造技术是汽车工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2006中国汽车制造装备自主创新论坛纪要

讲 .共 同探 讨 关于提 高我 国汽车 装 包 含 装备 技 术 的 自主创 新 。 陈长 ”
备制 造 业 自主创 新的 思路和 建议 以 年 先 生 说 :” 么 叫 汽 车 制 造 强 什 及最 新 的汽车 和零部 件制造 技术 及 国 7答 案是不 仅马 路上跑 许 多中国
汽车 产 品质 量水平取 决于 制造技术 水 同规格零部件选用 ;提高设备自身精度 平 。正 是近 年大 量先进 数 控设备 的采 用 , 与被 加 工 零 部 件 ( 序 ) 度 要 求 相 适 工 精
使 我 国轿车 装备 整体 上进 人柔 性化 时代 , 应 ;除 具 备 完 成 工 序 所 要 求 的 功 能 外 , 才 支持 着我 国汽 车 工 业 的快 速 发展 。但 还需 配 备 故 障诊 断 、事故 报 警 及预 警 等 企业 的 竞 争 力又 取 决 于制 造 成本 。随 着 功能 。
汽 车 工业 工程 公 司、第九 设计 院等 题 。长 期从 事机械 制造 工艺及 装备
国 内主 要汽 车 及零 部 件 制造 企 业 、 工作 、现任 中国汽 车工 程学会 装备
研究 院 ,以及 牧 野 、 山崎 马扎 克 、 部部 长 的 陈长 年 先 生指 出 ,” 我们 博世 力士 乐等世 界知 名汽车 装备制 正 在 讨 论 中 国 汽 车 工 业 的 自主创
” ” 国际汽 车强 国 同时 又是机 床强 国 ,不仅 结合 ’之路 并逐 渐提高 自主创新 比重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汽车工业给制造装备带来新课题
机械工 业第九设 计院 副总工程 师康来 明 先生 从 事汽 车工 厂 设计 4 余 年 ,曾参 O
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最新文档

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10年10月,国务院曾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列出了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其中之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
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都并非单一产业,而是包含多个产业及核心技术在内的产业集群,这意味着其中某项核心技术一旦取得突破,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难相信,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而新技术的诞生也是使经济特别是工业走出危机的巨大推动力。
同样,在阿里巴巴发布的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预研课题《中国信息经济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中,阿里巴巴建议,“十三五”期间中国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重点应由“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转向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
由此可见,云计算、大数据极有希望成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重点。
另外,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也表示,大数据应用对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有重要意义,对科技创新、调整结构等很重要。
同时,怀进鹏也提到,在5G技术研发和有关需求等方面,中国已开始布局和准备。
未来,5G的应用范围将会非常广泛,如涉及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导航、制造业、流通领域、新闻领域等。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数控机床作为国防军工的战略装备,是各种武器装备重要的制造手段,是国防军工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数控机床的水平、品种和生产能力反映了国家的技术、经济综合国力。
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相对缓慢,地域发展不均衡,且以中低端为主,高端数控机床绝大多数需要依赖进口。
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无疑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
随着和“互联网+”的融合,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也将围绕工业互联网和机器替代的路线来展开。
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工业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整体竞争力,就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互联网+”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
制造业先进事迹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的制造品质

制造业先进事迹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的制造品质制造业先进事迹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的制造品质制造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制造业领域,许多企业通过不断追求卓越的制造品质,不断精益求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介绍一些制造业先进事迹,探讨如何通过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的制造品质。
一、德国汽车制造业的卓越品质德国汽车制造业以其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信赖和赞誉。
德国汽车制造企业通过精益求精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持续创新的精神,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例如,梅赛德斯-奔驰的每一辆车都经过多道工序的制造和严格的质量检测,以确保每一辆车都具备最高的品质标准。
二、日本制造业的精益生产模式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是日本制造业成功经验的代表。
TPS通过减少浪费和提升效率的方式,实现了制造流程的高效运作。
精益生产模式以“持续改善”为核心,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提出改进建议,并通过团队合作实施改进措施。
这种精益生产模式帮助日本企业实现了高品质、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标。
三、中国制造业的品质提升之路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制造品质不高的问题。
为了提升品质水平,中国制造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质量标准,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提升产品品质。
其次,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注重工艺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这些努力正在逐渐改变中国制造业的形象,并推动中国企业向高品质制造转型。
四、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正逐渐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生产设备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控制的能力。
中国逆向工程成功案例

中国逆向工程成功案例近年来,中国在逆向工程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以下是10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逆向工程成功案例:1. C919大型客机: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航空工业迈向高端制造业的里程碑。
该项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逆向工程技术,通过对国外同类飞机的分析和研究,成功实现了对关键技术的逆向创新。
2. 导弹技术:中国的导弹技术在逆向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外导弹系统,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对多种类型导弹的逆向工程,提升了自己的导弹技术水平。
3. 汽车制造:中国汽车制造业在逆向工程方面也有许多成功案例。
比如,中国企业通过逆向工程技术成功实现了对国外先进汽车的模仿和创新,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4. 电子产品:中国电子产品制造业也在逆向工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先进电子产品的逆向分析和研究,中国企业成功实现了对关键技术的逆向创新,提升了自己的产品竞争力。
5. 石油化工装备:中国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在逆向工程方面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同类装备的逆向研究和创新,中国企业成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6. 高铁技术:中国在高铁技术领域也有不少逆向工程的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高铁技术的逆向分析和研究,中国成功实现了高铁技术的自主创新,成为全球高铁技术的重要竞争者。
7. 通信设备: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在逆向工程方面也有许多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通信设备的逆向研究和创新,中国企业成功实现了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了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8. 医疗设备:中国医疗设备制造业在逆向工程方面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先进医疗设备的逆向分析和研究,中国成功实现了对关键技术的逆向创新,提升了自己的医疗设备制造能力。
9. 新能源技术:中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也有不少逆向工程的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新能源技术的逆向研究和创新,中国成功实现了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汽车制造装备自主创新——带动汽车和机床两个产业发展的工程

汽 车制造装备 自主创新
带动汽 车和机床两个产 业发展的工程
口 中国汽车工程学 会 陈长年
作 为国 民经济 的支柱 产业 ,汽车 工业在 建设创 新 型 国家 中同样具有支柱作 用。 我们 正在讨论 中国汽车工 业 的 自主创新 , 但是鲜 有涉及 汽车制造技术——包 含装 备技术 的 自主创新 。 什么 叫汽车 制造强 国?答 案是不仅 马路上跑许 多 中国品牌车 , 而且 用 中国生产 线制造 中国 车。 实现这 一 目标 , 将带动我 国汽车和机 床两个产 业的 发展 ,使汽车 和机床两个 产业建 成创新型 产业 。 近 十几 年来 ,汽车 工业 已经成 为 中国机 床 消费主 体 ,约消费 了全社会 4 %的机 床 。同时 , 0 汽车工 业投资 的一 半 以上 又用 于购买 机床 ,其 中 ,进 口机床额 约 占 8 %。统 计表 明 ,从 2 0 0世纪 9 0年代开始 ,汽车 工业投 资 明显加快 。“ 十五”期间 (0 1 0 5 2 0 ~2 0 )汽 车工业投
为 装备 第二 汽车 厂卡车 工 厂 ,组 织 了 1 5 0 .0 7 0 . 0
格 。可 以说 ,装备本地化 是企业生 存竞争的需要 , 赖 依
进 口生 产线 制造 中国车 的时代 已经 走到 了尽头 。这 方 面 ,合资企业 反映反到 比较快 。如 ,2 0 0 6年 9 1 月 9日 机床 进 口与汽车产 量
.
0 0 . 0
年 份
图 1 近 十 几 年 中 国机 床 进 口增 长 与 汽 车 产 量 发展 关 系
维普资讯
S ei pc l a
刚刚举行落成 典礼 的广 州本 田新 厂 , 第一个大 量采购 是 国产设备 的工厂 。因而只用 了 2 元人 民币就 建成 了 2亿 1 2万辆整 车的年产 能力。 从历 史角度观 察 , 汽车产 品的发展 , 然伴 随着制 必
汽车创新设计的例子

汽车创新设计的例子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创新设计在不断推动着汽车行业的发展。
下面将列举10个汽车创新设计的例子,以展示这些创新如何改变了我们对汽车的认知和使用体验。
1.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当前汽车领域最具创新性的设计之一。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和高精度地图等技术,汽车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驾驶。
这一创新设计将极大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驾驶舒适度。
2. 智能座舱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将人机交互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通过语音识别、手势控制和人脸识别等技术,驾驶员可以轻松控制汽车的各项功能,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驾驶体验。
3.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其创新设计在减少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采用电池和电动机来驱动,不再依赖传统的燃油。
这一创新设计将极大推动汽车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4. 轻量化材料应用:传统汽车使用的大量钢铁材料使得汽车的重量较大,造成了燃油消耗增加和能源浪费。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幅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5. 高效动力系统:高效动力系统的创新设计可以提高汽车的动力输出效率,降低燃油消耗。
例如,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同时减少燃油消耗。
6. 智能导航系统:智能导航系统通过实时交通信息和导航地图的结合,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行驶路线。
这一创新设计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驾驶效率。
7. 全景天窗:全景天窗的设计使得驾驶员和乘客可以享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好的光线。
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驾驶的乐趣,还增加了车内的舒适感。
8. 智能停车辅助系统:智能停车辅助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停车位并辅助驾驶员进行停车。
这一创新设计使得停车变得更加方便和安全。
9.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可以通过雷达和摄像头等技术,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情况,并辅助驾驶员进行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操作。
这一创新设计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成功案例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成功案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满足客户需求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探索智能化转型的道路。
本文将介绍几个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成功案例,探讨其背后的关键因素和经验教训。
首先,我们来看一家汽车制造企业,这家企业通过投资和合作,成功推动了智能化转型。
他们引入了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使得汽车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
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系统,将设备和生产数据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这种智能化转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员工的负担并减少了生产成本。
企业的利润也因此大幅增长。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实现智能化转型,投资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建立一个全面的物联网系统也是关键。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家家具制造企业。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的手工制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这家企业意识到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并投资建立了一个智能工厂。
在这个智能工厂中,他们利用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生产计划和预测,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和高效。
同时,他们还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让客户能够在购买前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产品。
这种智能化转型不仅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还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实现智能化转型,不仅需要在生产环节引入智能技术,还需要将智能化应用于整个价值链,包括市场营销和客户体验。
再来看一个食品加工企业。
这家企业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实现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出库的全程智能化。
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了生产计划和行车路线,减少了错误和损耗。
同时,他们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供应链和库存的实时监控。
这种智能化转型不仅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可控,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企业的声誉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扩大。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实现智能化转型,需要借助先进技术来解决现有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02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创新战略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创新战略A现状:进入历史上最好的进展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最近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大国。
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进展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初见成效,呈现出持续、快速、全面增长的势头。
首先,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主体地位的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目前,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国有、民营、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其中,民营和三资企业在行业中的经营比重不断加大,给装备工业的进展带来了更大的活力。
其次,产业战略布局有很大改善。
经过“十五”的努力,装备制造业中重大技术装备的生产布局得到改善:三大动力、一重、二重、上重、保变、西变、特变电工等企业,为适应当今世界水平的超大超重型装备加工、总装和试验、发运的要求,已经或正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建成新基地。
他们初步形成了既能适应国内重点工程运输要求,又便于“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北、中、南相对均衡的战略布局。
第三,产业集聚力量快速提高。
在各级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推动下,以高度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为特点的产业集聚正在快速进展,已经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第四,行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行业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十五”是装备制造业夯实基础、上台阶的进展阶段,主要表现在:行业基础性工作得到加强;技术进步成果丰硕;把握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制造技术。
“十五”期间,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和电动汽车等专项攻关中取得重要创新成果。
第五,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
加入WTO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引进来”的同时,开头探究国际化进展的新路,探究解决企业技术来源、国际市场资源整合等战略性问题,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机床和汽车两大行业。
值得留意的一个动向是,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开头把研发中心设在海外,借助国际资源,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力量。
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企业案例

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企业案例在当今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制造业技术创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趋势。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工艺,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成功实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企业案例,以提供有关如何推动技术创新的启示。
案例一:特斯拉汽车特斯拉汽车是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其高性能、环保和智能化的产品而闻名。
特斯拉通过大胆创新,成功地推动了汽车制造业的技术革命。
他们采用了独特的电动驱动系统、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产品。
特斯拉还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超级充电站网络,为电动汽车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特斯拉成功地改变了人们对汽车的看法,并推动了整个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案例二:波音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航空航天制造商之一,波音公司一直以来都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着领先地位。
他们致力于研发先进的飞机设计和制造技术,以提高燃油效率、飞行安全性和乘客舒适度。
波音公司的787梦想客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采用了轻量化材料、先进的航空电子技术和创新的机翼设计,大幅度降低了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波音公司还通过与供应链伙伴合作,推动了航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更高效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案例三: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阿里巴巴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成功地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并促进了制造业的升级。
他们的著名平台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淘宝网和天猫商城,为消费者提供了广泛的产品选择和便捷的购物体验。
此外,阿里巴巴还推出了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的成功案例证明了技术创新在传统行业中的巨大潜力和商业价值。
结论:上述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成功的路径。
企业应该积极追求技术创新,发展新的产品和服务,并与供应链伙伴、科研机构和市场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和创新。
高效、高精、成套——中国汽车制造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

指 高效制 造技 术 ,如采 用精 锻 、
动监控 、 自动 补偿 、 工件 质量 自
2基 础 制 造技 术 是 高档 数 控 精 冲 、 精 铸 、激 光 加 工 等 新 工 动检测 、刀具 磨损 或破 损后 的 自 .
机 床 的服务对 象 、发 展 动力和 生 艺 ,代替 传统 切 削工艺 ;四是采 动更 换和 自动 报警 )等 集成 为 柔
与基础制造技术》已经列为重大专 件 : 项 。“ 汽车制造 业高效 、高精 、成 套技 术” 基础制造技术 的三大重 是
以下, 6 8 r 3 4 m ( O  ̄ n  ̄ 1 标准) g/ g s ,
工作台l m以 上 ,8 1 r/ ̄ m ~ 0gn4 5g
・ 属于汽车制造的高端装备 ;
是 包含 了精 密锻造 、冲压 、精 密 二是 指现 代高 效 柔性 自动生 产线 线控制 、刀具更 换 、工 装及 附具
铸造 、激光加 工 、测试 ,机器 人 及其 需要 的高 速数 控机 床 ;三是 更换 、工 件调 度 、 自动 编程 、 自 焊接 、喷涂 和装配等技术装备 。
维普资讯
cOvER sTORY
高效 高精 成套 中 国汽车制造技 术装备 的 自主创新
— —
作 为 国民经 济支柱 产业 的汽 车工 业 ,要 完 成从 汽车 制造大 国 向强国 的转 变 ,实现汽 车制造 技术装 备的 自主创新 是关键 。
高 效 》 ,一 是 指高 端 的高 等 )、物 流 系统 ( 材料 处理 、 原
传输装 置等 )、信 息 系统 ( 生产
是包 含 了整车 和 发动机 等关 键零 效 专 用 设 备 ,如 ,曲 轴 、 凸 轮 存 储 、上下 料装 置 、机 床间 工件 部 件制 造的 成套技 术装 备 ,其次 轴 、十字轴 高效 专 用数控 机 床 ;
智能制造实施案例分享

智能制造实施案例分享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企业能够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产品质量的显著提高以及运营成本的有效降低。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几个智能制造实施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汽车制造企业的智能生产线升级某知名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着市场需求多样化、生产周期缩短以及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他们决定实施智能制造升级项目。
首先,他们引入了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了车身焊接、涂装和装配等工序的自动化生产。
这些机器人能够精确地完成复杂的操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为误差,从而提升了产品质量。
其次,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生产线上的设备、零部件和产品进行互联互通。
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进度、质量检测结果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能够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进行快速调整和优化。
再者,他们还建立了数字化的生产管理系统。
从订单管理、生产计划到物料配送,实现了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
这使得生产计划更加精准,物料配送更加及时,有效减少了库存积压和浪费。
经过智能制造升级,该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 30%,产品不良率降低了 20%,同时缩短了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案例二:电子制造企业的智能仓储与物流管理一家大型电子制造企业,由于产品种类繁多、零部件复杂,其仓储和物流管理一直是个难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他们实施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在仓储方面,采用了自动化立体仓库。
通过堆垛机、输送线等设备,实现了货物的自动存取和搬运。
同时,利用仓储管理系统对库存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能够准确掌握库存水平和货物位置。
在物流环节,引入了智能物流配送系统。
通过与生产系统的集成,根据生产需求自动生成配送计划,并由无人驾驶的物流小车将物料准确地配送到生产线上。
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物流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提前预测物料需求,优化物流路径,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成功案例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成功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制造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许多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成功地实施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成功案例。
案例一:德国汽车制造商奔驰集团奔驰集团作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一直致力于数字化转型。
他们通过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制造和供应链的优化。
他们利用物联网技术连接了生产线上的设备和机器,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并通过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他们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优化产品设计和销售策略。
奔驰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他们的生产线变得更加高效和灵活,生产周期缩短,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供应链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降低了库存成本和物流成本。
此外,他们的数字化转型还帮助他们开拓了新的商业模式,例如推出了车辆共享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案例二:日本电子制造商松下集团松下集团是一家在电子制造领域具有悠久历史的企业,他们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他们首先从生产线的数字化改造入手,引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
通过数字化技术,松下集团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进行远程操控和故障排除,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此外,松下集团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
他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他们开发了智能家居产品,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庭电器,提高用户体验。
他们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案例三: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尔集团海尔集团是中国制造业企业中数字化转型的佼佼者。
他们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从制造到服务的全面升级。
他们建立了一个数字化平台,将用户、企业和合作伙伴连接起来,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新能源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案例

新能源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能源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案例新能源装备制造是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也被认为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的目标。
而在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则是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些新能源装备制造科技创新的案例,展示各地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技术进步。
案例一:风力发电领域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而在风力发电领域,风力发电机组就是关键的装备之一。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国内知名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商金风科技为例,该公司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其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研发团队在风力发电机组的转子设计、叶片材料和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优化,使得其生产的风力发电机组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金风科技还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远程监控、运维管理和故障诊断,提高了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案例二:太阳能光伏领域太阳能光伏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形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光伏电池是关键的装备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和成本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以国际知名的光伏企业太阳能市场为例,该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其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其研发团队在光伏电池的材料选择、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优化,使得其生产的光伏电池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太阳能市场还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云端监测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远程监控、运行优化和故障排除,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成本上升、效率低下、市场需求多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是几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_____汽车制造公司_____汽车制造公司是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曾经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质量控制不稳定、供应链管理复杂等问题。
为了实现转型升级,该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
在生产环节,引入了智能制造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从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到整车的检测,都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进行快速调整,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建立了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了与供应商的实时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
供应商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需求,提前做好准备,从而缩短了供应链的响应时间,降低了库存成本。
此外,该公司还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市场需求进行精准预测,为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数字化转型,_____汽车制造公司成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案例二:_____电子制造企业_____电子制造企业是一家专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意识到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在生产车间,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实现了对生产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
这些数据被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了解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产能利用率等关键指标。
基于这些数据,企业能够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避免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延误。
在质量管理方面,采用了数字化质量检测系统,通过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产品质量的快速检测和自动判断。
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中国制造业创新案例

中国制造业创新案例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不仅在规模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上实现了突破。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中国制造业的创新案例,探讨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成就的企业。
比如,华为在5G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全球领先的5G技术提供商之一。
同时,中国的无人驾驶技术也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百度、腾讯等公司都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其次,中国制造业在绿色环保领域也有着不少创新案例。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制造业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比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电池技术、电动车制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同时,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取得了突破,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主要推动力量。
这些创新案例不仅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全球环保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中国制造业在传统行业也有着不少创新案例。
比如,中国的航空航天产业在飞机制造、航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客机、长征系列火箭等产品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中国的高铁技术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制造的“复兴号”动车组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这些创新案例充分展现了中国制造业在传统行业中的实力和潜力。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绿色环保和传统行业中都有着不少成功的创新案例。
这些案例不仅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为全球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树立了榜样。
相信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制造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当前中国十大创新领域(大热点小热词)

当前中国十大创新领域(大热点小热词)当前中国十大创新领域(大热点小热词)一、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强国建设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即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具体说就是把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使整个制造过程和产品实现智能化。
二、六次产业,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六次产业,指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把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
因为1+2+3=6,1×2×3=6,人们把这种产业形态称之为六次产业,其核心是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功能的多样化开发。
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信增收新模式。
三、大数据,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大数据首先是大,是海量数据,但大只是表象,大数据的本质是以崭新的思维和技术去分析海量数据,揭示其中隐藏的人类行为模式等,由此可以创新产品、服务和管理,也可以预测未来的趋势。
四、机器人产业,抢占新一代机器人制高点机器人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技术正借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快速发展。
我国已是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与此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年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创新弱等短板。
五、净经济,引领经济绿色化引导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
以绿色产业为代表的净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六、IP,为文化产业注入新动力随着资本不断引入影视行业,1P(知识产权)已然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行业现象。
IP开发与改编密切相关,但与传统改编相比,其内涵大大拓展,如《盗墓笔记》《花千骨》《同桌的你》,甚至连《新华字典》和俄罗斯方块都被称作热门影视IP。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实施案例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实施案例1. 中国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线的搭建,运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智能制造,该公司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德国西门子公司:该公司利用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工厂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该公司采用了自动化机器人和智能传感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3. 瑞典ABB公司:该公司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工厂的智能化生产。
通过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该公司还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
4.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该公司采用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汽车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该公司还运用了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
5. 美国波音公司:该公司利用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航空器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该公司还运用了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
6.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铁路车辆生产线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该公司还运用了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
7. 德国博世公司:该公司运用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家电产品的智能化生产。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该公司还运用了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
简述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

简述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根据规划,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包括:1.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旨在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技术,减少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促进能源转型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2.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目标之一,旨在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航空航天制造:航空航天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之一,旨在通过提高航空航天制造技术水平,提升航空航天产业的竞争力,推动航空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高端装备:高端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之一,旨在通过发展高精度、高效率的高端装备,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
5. 新材料:新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之一,旨在通过发展高性能、高品质的新材料,提高制造业的创新性和应用能力。
6. 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目标之一,旨在通过推广低碳、环保的制造技术,提高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 数字化制造:数字化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8.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制造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水平。
9.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之一,旨在通过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水平。
10.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渠道之一,旨在通过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制造业的共同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十分明确,旨在通过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案例

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的热门话题。
在汽车制造业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
一、智能供应链管理汽车制造业涉及众多供应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跟踪供应商的交付进度、质量控制等。
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供应链管理。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和预测供应商的交付能力和质量,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二、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应用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实现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
通过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柔性生产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承担繁琐的装配工作,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率,提高生产效率。
三、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应用也是一个热门领域,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改变着汽车行业的未来。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汽车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控制。
例如,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推出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如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四、智能客户服务和售后管理在汽车制造业中,售后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非常重要。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售后管理效率。
例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智能客服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服务。
此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汽车的故障进行预警和预测,并提供相应的维修方案,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和响应速度。
五、智能设计和个性化定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汽车制造业可以实现智能化设计和个性化定制。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进行产品设计和定制。
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汽车的外观、配置和功能,将汽车制造业推向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落料压力机按期交付使用。投入 运行后产品的技术、性能、质量等 完全达到了福特汽车标准要求;6 月,福特美国KTP32厂第一条冲压 线项目在济二安装完成,通过厂内 预验收,福特验收人员对济二的进 步赞不绝口;8月底,济二为中国 长安福特杭州工厂提供的2条大型
高速冲压线先后交付使用,得到长
蹩醺霹蛩浮錾
创新和飞跃。这将改变国内汽车企
业应用的大型伺服压力机生产线全
鉴定结论:该大型伺服压力机主要 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 进水平。至此,在济南二机床集团
部依赖进1:2的现状,对打破国外高 端市场垄断、推动国产汽车工业装
备自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汽车生产线制造上国内领先 的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继2叭3 年接获北京奔驰车身下部线项目
此外,该技术对环保、节能做出了
贡献,值得业内学习和借鉴。
6月26日,在千台机器换人工
岗。采用最新研制的带有汉语言编 程系统的桁架机器人,企业可以在 短时间内组建大规模工厂,做到一 名操作工人至少可值守16~20台机 床,企业开工率也可从60%提高到 90%。这种一站式、便捷化的机器 人得到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青睐。 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现
众AUDI T88下部二项目、华晨宝马 沈阳宝马LU(q盖项目、长安铃木
WWW.aut01 950.corn
2015年第1期j芝车工艺师41
万方数据
特别策划I
Special Plan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 司应用于汽车装配生产线的装配型 智能移动机器人已占据国内95%以 上市场份额,20 1 4年企业加大科研 力度,研发出了全球首创智能移动
Special Plan
8月30 Et,由无锡油泵油嘴研
最难的两大关键技术——电控共轨 技术和超精加工技术,使中国继德 国、美国和日本以后成为世界上第 4个攻克这一尖端技术的国家。 该课题突破了精密零件的多 轴复合加工,精密小孔加工,高精 度的中孔和座面的加工,超高压力
的清洗,以及装配和测试等关键 技术,解决了机床的结构、传统系
该成套装备能够满足汽车、船 舶等各类内燃机曲轴加工要求,对 于推动我国内燃机等相关领域技术
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艺装
点评:七年磨一剑,北二机
床曲轴精加工敏捷生产线成套装备 的成功开发,标志着国产设备在曲 轴磨削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该 成果如果得到广泛应用,将为更多 中国用户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 益。
万方数据
Special Plan
l特别策划
9月11日,南通科技SGM项目
的全过程跟踪检验,合格率达到了 99.4%;机床整线开动率达94%以 上,单机开动率达至1J96%以上,完 全达到了合同规定的整线开动率 85%以上和单机开动率95%以上的
要求。
的OPl0—50缸盖工序已达到了上海 通用可批量投产的目标。 点评:作为首个国产品牌机
场与金石机器人签下了总价1.7亿元 的机器人订单。
开。经过5年探索,金石国内首创 汉语言编程桁架机器人,不仅仅是 一种技术创新,更对推进国内工业 企业产业升级、节约成本、提升产
程大型展会上,金石机器人常州 有限公司展示了国内第一款采用汉 语言编程的桁架机器人。据介绍, 该机器人可实现下料、整体安装、 调试和运输的一站式全过程,且操 作难度大大降低。原先操作工业机
点评:立足国内,放眼海内外。埃夫特机器人
出口韩国,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机器人真正走出国 门,走向世界。这是一个新起点,未来行业如何发 展,尚需自主品牌共同努力。
42
汔车工艺I哺2015年第1期www.aut01 950.corn
Hale Waihona Puke 万方数据635011 孓.1-14MC
O O
-。。——
作要做,比如生产效率、精度保持 性、生产线上的自动检测功能等, 这是这项工程第二期需要解决的问
O
题。
点评:电控共轨这一尖端技
术的攻克,填补了中国汽车这一领 域的空白,为中国汽车制造业接轨
全球市场打开了一个缺口。不过万
里长征刚走完第一步,今后如何形
成产业化,打破博世等国际巨头的
市场垄断才是关键。
2014年,济二机床继续在福特 项目中收获成功与喜悦。1月初, 福特美NKCAPZ厂大型冲压线项 目投入使用;7月,福特美国DSP
工厂4条大型智能全自动冲压线年1:12
压车间优秀供应商”称号;12月, 福特汽车再次追JNj'KCAP31厂第 二条冲压线项目订单。截至目前, 济二共为福特汽车4个工厂提供了9 条大型全自动冲压生产线。
YFE&YRB下车体/主车体生产线项 目等多个项目。大连奥托制造的汽 车生产线平均用时5 1 s就能完成单台 汽车的整体焊接,已经成为上海通 用、德国大众、奥迪、宝马等30多 家国际高端汽车企业的供应商。
获得在上海通用车身焊装线中承包
项目的国内企业;是首个获得上海
大众车身焊装生产线总承包项目的
国内企业;是首个获得德国宝马公 司焊装线项目承包的国内企业并进 入宝马供应商表……为奥托点赞的
Special Plan
I特别策划
岁末年初,各大行业又在忙着盘点、 总结和展望。回顾汽车 行业,近几年,中国汽车制造业以平均24.5%的速度高速增长。 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仍然一路高歌猛进,1~11月,汽车产销
2
143.05万辆和2 107.91万辆,同比增长7.21%和6.14%。汽车产业
巨大的市场带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国汽车装备制造业在这 一年也获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汽车工艺师》以自己的视角,列
型伺服压力机”项目在大连通过验
大型伺服压力机,实现了国产冲压
技术的新突破。来自工信部、机械 联合会、科研院所、汽车用户的近 20名专家实地参观了产品在奇瑞汽 车大连工厂的运行情况,一致同意
通过验收,同时对项目做出了如下
点评:大型伺服冲压技术完
全突破了传统机械压力机的概念, 是济二机床在冲压技术领域的又一
用。
及产业化应用的推进,显著提高了 行业技术水平,不仅逐步可以实现 替代进口,未来还可能出口产品到 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推动
点评:大型精密模具的国
内、国际市场巨大,其自主研发以
中国汽车精密模具装备与国际市场
接轨。
www.aut01 950.com
2015Z第1期j复车工艺l丽39
万方数据
特别策划I
机器人混合供电技术,并获得国内
某知名汽车生产厂商及国外某农用 机械生产厂商近百台拥有该供电技 术的智能移动机器人产品订单。
了机器人生产线巡行稳定,又能 节约电池使用量,降低后期维护成 本。随着供电感应技术的不断完
点评:混合供电系统在市场
的问世,弥补了目前智能移动机器 人传统供电模式的不足。它既保证
善,该技术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出了2014中国汽车装备制造业十大创新事件,以飨读者。
十大创新事件
10月,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
双砂轮架曲轴磨床”实现了技术突
破。
月,达到了与进13机床相同的加工 效果,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公司(简称“北二机床”)研发 的“曲轴柔性、精密、高效磨削加 工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项目荣获 2014年度国家机械工业最高科技大 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 等奖,这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首次 获此殊荣。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 技术装备“数控随动(切点跟踪)
4.3fL元的最大签单后,2014年又喜 报连连。l~6月,先后承接了上海
大众SVW
CPC New Lavida FL DS
&Touran NF UBII
line项目、一汽大
点评:在同行业中,奥托是
首个得到德国奥迪公司认可的国内 白车身焊装生产线供应商;是首个
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中国汽车装备
企业加入国际汽车品牌供应商大 军,共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
以上各项指标的完成,标志着 南通科技提供的首个制造单元生产
6,11 5~6日,济南二机床集团
收和鉴定。该项目依托为奇瑞汽车 大连工厂提供的国内首台25
000kN
独立承担的10个“高档数控机床与 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已有5个项目通过验收。
承担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 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
器人必须是专业的PLC编程人员, 如今系统汉化后,整个操作系统中
品质量具有积极影响。目前,我国
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
市场。中国机器人生产企业应该看 到正在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只有
像金石这样不断探索创新,走在行
不再需要输入指令代码,一般工人 只要认识汉字,培训半天即可上
业前沿,才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生存
空间。
点评:精诚所至,金石为
5月22日,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 发与制造的ER20一C10机器人出13韩国。这是继埃 夫特机器人出口南美之后,首次出口发达国家。该 机器人是国家“863”计划科研成果之一,采用国际 领先技术,具有较高的系统精度和动态响应能力, 在制造业、家电等行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统、控制系统、测量系统和工具系
究所牵头承担的“电控共轨柴油 喷射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
发及应用”国家04课题顺利通过
统等问题,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和 电控共轨零件的加工方案。用于电 控共轨系统制造的精密设备的研制 成功是04专项的一个杰出表现。但 相对于国外的生产线,还要很多工
了工信部的验收。该课题于2011年 立项,课题组历时3年,攻克了汽 车、内燃机、机床三大行业公认的
备支撑。 据悉,该研发装备已在浙江太 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现场运转9个
8月29日,由一汽铸造有限公 司牵头承担的“大型精密模具—— 大型、复杂、高寿命压铸模具”课 题通过验收。 此次验收工作包括技术验收
和财务验收两部分。该课题不仅
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打破国外技 术垄断,而且还获得了8项技术专 利,实现了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