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合集下载

劳动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劳动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规模较大,员工人数众多。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状况出现下滑。

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决定对部分员工进行裁员。

在裁员过程中,公司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被员工起诉至劳动仲裁委员会。

二、案件事实1.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公司规定,员工在试用期内因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然而,在本次裁员过程中,公司并未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公司规章制度执行,而是以“优化人员结构”为由,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2. 员工不服,提起劳动仲裁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侵害了其合法权益,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三、法律法规分析1. 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六)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 本案中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本案中,公司以“优化人员结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并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存在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情形。

因此,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四、仲裁结果劳动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24版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2024版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2024版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1. 赔偿金计算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计算方式为:赔偿金=员工月工资×工作年限×2。

2. 赔偿金支付条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员工无过错的,应当支付赔偿金。

3. 赔偿金支付时间:赔偿金应在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支付。

4. 赔偿金上限:赔偿金的支付上限为员工月工资的12倍。

5. 赔偿金与经济补偿金的区别:赔偿金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的,而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的。

6. 赔偿金与违约金的区别:赔偿金是法定的,而违约金是合同约定的。

7. 赔偿金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8条。

8. 赔偿金的计算示例:假设员工月工资为5000元,工作年限为3年,则赔偿金=5000×3×2=30000元。

9. 赔偿金的支付方式:赔偿金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分期支付。

10. 赔偿金的争议解决:如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赔偿金,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1. 赔偿金的税收问题:赔偿金一般免征个人所得税。

12. 赔偿金的法律效力:赔偿金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执行力。

13. 赔偿金的申请材料:申请赔偿金时,员工需提供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工资单等材料。

14. 赔偿金的支付责任:赔偿金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得转嫁给员工。

15. 赔偿金的法律保护:员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支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赔偿金的支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

解除劳动合同没有通知工会是否属于违法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没有通知工会是否属于违法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没有通知⼯会是否属于违法解除在⼀般情况下,⽤⼈单位是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

但是如果满⾜法定情形的,⽤⼈单位是可以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需要依照法定的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那么,解除劳动合同没有通知⼯会属于违法解除吗?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解除劳动合同没有通知⼯会属于违法解除吗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单位单⽅解除的“⼯会程序”是这样规定的:⽤⼈单位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会。

⽤⼈单位违反法律、⾏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会有权要求⽤⼈单位纠正。

⽤⼈单位应当研究⼯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通知⼯会。

如果⽤⼈单位没有履⾏以上法律规定的通知⼯会并听取⼯会意见的程序,我们认为应当属于是违法解除,但是⾮常遗憾,在⽬前的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认同。

所以,我的结论是在完善企业管理和操作流程上要严格遵守“⼯会程序”,但在劳动争议裁审实践中就不要抱太⼤希望,因为即使提出违法解除的意见,也不会采纳的。

当前裁审⼝径还是重实体、轻程序的。

违法解除合同有哪些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位违法解除的法律后果有⼆个:1、强制继续履⾏。

继续履⾏合同是指违反合同的⽤⼈单位不论是否已经承担赔偿⾦或违约⾦责任,都必须根据员⼯的要求,并在⾃⼰能够改选的条件下,对原合同未履⾏部分继续按照要求履⾏。

强制⽤⼈单位继续履⾏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单位违法解除了劳动合同;(2)劳动者有继续履⾏合同的要求;(3)⽤⼈单位具备继续履⾏劳动合同的能⼒和条件。

2、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倍向劳动者⽀付赔偿⾦。

如果劳动者在⽤⼈单位违法解除的情况下不要求继续履⾏或实际⽆法继续履⾏,则可要选择向⽤⼈单位提出⽀付赔偿⾦的要求。

⽀付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倍。

如果赔偿⾦与经济补偿竞合时,应当⽀付赔偿⾦。

由于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要通知⼯会,因此要是主张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没有通知⼯会,进⽽该⾏为属于违法的话,则⼀般是⽆法得到⽀持的。

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解读

合同是指两人或几人之间、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各自遵守的条文。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有对应行业的合同模板,条款普遍适用于该行业领域,特殊条款可进行补充协商后添加,对于合同模板的选用要兼顾权威性和时效性,下面一起看下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合同范本。

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解读1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释义】本条是关于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包括以下情形:(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为了保障处于特定情形下劳动者的权益,本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上述情形下,不得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就应当按照本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遵守法定的程序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是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以下程序:1. 通知:用人单位在决定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当向劳动者发出书面通知,明确解除合同的原因和依据。

2. 解释: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解释解除合同的具体原因,听取劳动者的陈述和申辩。

3. 协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就解除合同的条件进行协商,尽可能达成一致。

4. 记录:用人单位应当将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信息记录在案,包括解除原因、时间、劳动者的反馈等。

5. 支付经济补偿: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还应当注意以下限制:1. 禁止歧视: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的性别、民族、宗教信仰、残疾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

2. 保护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3. 保护工伤职工: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的劳动合同。

劳动者的救济途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被解除后,如果认为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违法或者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救济:1. 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解除合同的违法性,并要求赔偿。

劳动案例及法律分析(3篇)

劳动案例及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本案例选取了一起典型的劳动争议案件,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旨在探讨劳动法律法规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以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一)案情简介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乙于2010年加入甲公司,担任销售部经理一职。

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乙的月工资为人民币2万元,年终奖根据公司业绩进行分配。

2013年,由于市场环境变化,甲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决定裁员以降低成本。

乙被列入裁员名单。

乙认为,自己的岗位是公司核心岗位,且自己工作表现优秀,公司不应将其辞退。

于是,乙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甲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二)争议焦点1. 甲公司是否有权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2. 若甲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三、法律分析(一)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本案中,甲公司并未提供证据证明乙不能胜任工作,也未证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因此,甲公司无权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二)关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本案中,甲公司违法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乙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具体内容如下:
1.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4.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恢复;劳动者不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者劳动关系已经不能恢复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本条旨在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

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否则将面临高额赔偿。

同时,劳动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或恢复劳动关系,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认真学习劳动合同法,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履行劳动合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目录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 (1)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概念 (1)解除劳动合同的定义 (1)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含义 (2)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3)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4)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基本原则 (4)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5)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具体计算步骤 (6)影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计算的因素 (7)劳动合同的期限 (7)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7)劳动者的工作年限 (8)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节严重程度 (9)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申请和争议解决 (10)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申请程序 (10)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争议解决途径 (11)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执行方式 (12)相关案例分析 (12)案例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过程 (12)案例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争议解决过程 (13)结论 (14)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是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的 (14)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15)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申请和争议解决程序需要遵循法律规定 (16)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概念解除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的一种法律关系,规定了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劳动合同可能会被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

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另一种是一方单方面解除。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决定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一方单方面解除是指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达成解除劳动合同的意见;二是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三是劳动者因工作岗位变动不能继续工作,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四是劳动者因工作条件变化,不能继续工作,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五是劳动者因身体原因,不能从事原工作,经过劳动能力鉴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六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七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政处罚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政处罚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政处罚
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如果一家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能会受到以下行政处罚:
1. 被责令退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的工资和福利;
2. 被责令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工人月均工资两倍以下,但不超过三倍的赔偿金;
3. 被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4. 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确定,可以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5. 撤销劳动者协议解除劳动合同请求的决定并重新裁决;
6. 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可列入违法行为记录,并向社会公布。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行政处罚决定由相关行政部门根据情况进行裁量。

如果劳动者认为解除劳动合同是非法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北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北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北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导语在劳动法体系下,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以北京市为例,探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包括赔偿标准、赔偿方式以及用人单位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方式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一次性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支付方式可以采取转账、现金等形式。

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或者未按时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1. 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规定支付赔偿金。

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需要支付劳动者数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金,赔偿金数额较高。

2. 承担违约责任: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

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支付劳动者违约金。

3. 声誉损害: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能导致声誉损害。

在劳动者和公众眼中,用人单位可能被认为不尊重劳动者权益,影响其企业形象。

4. 面临诉讼: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旦判决生效,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北京市一起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的典型案例:1. 事实背景:黄某自参加工作以来即入职某酒楼,并一路从一名普通员工升任至管理层。

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

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

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导语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

本文将从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定义、表现形式、法律后果以及劳动者如何维权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定义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未经劳动者同意,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1. 无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没有法定理由的情况下,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2. 经济补偿不足: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3. 未履行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未依法提前通知劳动者。

4. 非法裁员:用人单位在裁员过程中,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

5. 威胁、强迫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采取威胁、强迫等手段,使劳动者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三、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1. 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赔偿金的计算年限从劳动者入职之日起计算,至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止。

2. 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3. 承担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构成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行政制裁:劳动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四、劳动者如何维权1. 了解法律法规:劳动者应当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益。

2. 保存证据:劳动者应当妥善保存与劳动合同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加班记录等。

3. 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先尝试协商解决。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1【问题】:公司解除姜某存在那些法律风险?【案情简介】:姜某于8月4日进入某公司从事普工工作,4月23日姜某因违规操作发生工伤,经工伤鉴定为十级伤残。

1月,公司以姜某消极怠工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为由,连续三天记姜某三次大过,并以姜某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与姜某解除劳动合同。

而事实上公司并没有制定规章制度,其所能提供的证据仅有未经员工签字确认的三张记姜某大过的处罚单。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是公司一真实案例,案件最后是败诉的,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都认定公司违法解除与姜某的劳动合同,公司需承担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其裁决的理由:①公司没有规章制度,没有赖以处罚员工的理论依据;②公司没有姜某证据证明姜某有消极怠工的事实。

【律师建议】:公司通过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公司有合法、无明显不合理、且向员工公开公示的规章制度;(2)公司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员工有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存在,注意公司内部的员工的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在法律上很小;(3)通知工会,让工会充分的参与到案件的处理中来。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21、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种行为一般都是用人单位作出的。

3、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一般表现为公司没有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4、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公司辞退员工的法律后果(3篇)

公司辞退员工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往往会对员工进行调整,包括辞退员工。

然而,辞退员工并非易事,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公司辞退员工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公司辞退员工的法律后果1. 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为:(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 离职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3. 争议解决如果劳动者对辞退决定不服,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者未出具离职证明,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和赔偿金。

4. 侵权责任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1)赔偿劳动者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遭受的损失;(2)赔偿劳动者因未及时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而遭受的损失;(3)赔偿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而遭受的损失。

二、应对策略1. 完善辞退程序用人单位在辞退员工时,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辞退程序,确保辞退行为合法、合规。

劳动法解析:第九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劳动法解析:第九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劳动法解析:第九十八条违法解除或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用人单位原因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如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第二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三条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赔偿,按下列规定执行: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
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劳动合同法87条

劳动合同法87条

劳动合同法87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具体内容如下:1.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未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未依法支付赔偿金等。

2. 赔偿金的计算:赔偿金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3. 赔偿金的支付: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

4. 劳动者的救济途径: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除了支付赔偿金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责令改正等。

6.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以保障其合法权益。

7. 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8. 劳动者的知情权: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劳动者说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

9. 用人单位的诚信义务: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0. 用人单位的保密义务: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保守劳动者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以上内容为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详细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有效执行。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应承担相关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应承担相关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应承担相关责任劳动合同法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用人单位作为雇主,必须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各项规定和条款。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那么就应该承担相关责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应承担的责任。

劳动合同法中用人单位的职责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保障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禁止性别歧视和克扣、拖欠工资等行为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分为两类:1.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行为2.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行为不管是哪一类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在被发现时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后果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仲裁、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若被发现违反劳动合同法,可能会面临以下后果:被罚款用人单位若出现克扣、拖欠工资等情况,可能会被劳动监察机构处以罚款。

罚款金额根据不同的违规程度而定,最高可达劳动者拖欠的工资金额数倍。

赔偿损失用人单位如果存在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被仲裁或法院判决后,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赔偿金额根据劳动合同法有具体规定,可涵盖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赔偿金等。

法律责任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例如强制性别歧视、招用童工等违法行为,都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被迫辞职的法律保护有时劳动者在受到用人单位违法对待后,可能会被迫辞职。

对于被迫辞职的员工,劳动合同法有一定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理由劳动者需要提供合理的理由说明自己被迫辞职的原因,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赔偿劳动者被迫辞职后,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包括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等。

解除劳动合同被迫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需要立即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不能将该员工挂起或保留。

结论在中国,劳动合同法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条款。

关于法律案件评论内容(3篇)

关于法律案件评论内容(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刘某某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刘某某在公司担任销售经理一职,合同期限为三年。

然而,在公司工作期间,刘某某因工作压力过大,导致身心俱疲。

在合同到期前,刘某某向公司提出辞职,但公司以种种理由拒绝批准。

刘某某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刘某某的仲裁请求,但公司不服,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司是否违法解除劳动合同?2. 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3. 劳动合同法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未依法与刘某某协商一致,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应依法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

据此,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刘某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四、案例分析1. 公司是否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支付经济补偿。

本案中,公司未与刘某某协商一致,也未提前三十日通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2. 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本案中,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刘某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符合法律规定。

3. 劳动合同法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1)劳动合同法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对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认识不足,导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现象时有发生。

2)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劳动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劳动合同法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规定过高,可能导致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影响劳动关系稳定。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3篇)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性文件,它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规范劳动合同解除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法规对劳动合同的解除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入手,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依法定程序,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解除包括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违法解除三种形式。

三、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1. 协商解除(1)协商一致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协商解除的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以下条件:①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② 双方自愿协商;③ 协商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④ 协商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法定解除(1)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②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③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3. 违法解除(1)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知识创造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国劳动法,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可能会面临以下法律责任:
1. 给予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给被解雇的劳动者。

补偿金的数额一般是劳动者在单位连续工作的一个月工资。

2. 依法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要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由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如未支付的工资、工资调整、奖金等。

3. 承担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可能被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劳动仲裁机构处以罚款或者罚金,或者追究法律责任。

4. 重新雇佣:如果劳动仲裁机构认定劳动合同解除违法,用人单位可能被要求重新雇佣劳动者。

5. 其他法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用人单位还可能面临其他法律责任,如公开道歉、恢复劳动者声誉等。

,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追求合法权益的保护。

请注意,以上法律责任可能因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仅供参考。

建议在实际情况中,咨询专业法律机构或劳动仲裁机构,以获取具体的法律意见。

1。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具体来说,该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1.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不满一年的部分,按照一年计算。

2. 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样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且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二倍。

3. 赔偿金的计算:赔偿金的计算基数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赔偿金的计算基数按照三倍的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且支付的赔偿金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4. 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该条还强调了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被违法解除或终止后,除了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外,还享有其他合法权益,如社会保险待遇等。

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体现了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确保了劳动者在面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能够得到合理的经
济补偿和赔偿,以减轻劳动者因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

同时,该规定也对用人单位起到了警示作用,促使其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摘要: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同于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不同于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追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主要适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三条的规定;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规定可以参照适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的,从其规定。

关键词: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责任《劳动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劳动法赋予劳动合同法律约束力的同时,也赋予劳动合同当事人有条件的单方解除权和协商解除权,同时还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司法实践中.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及其法律适用间题,无论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还是人民法院,多是运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以下简称(补偿办法))的规定进行裁判.而少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以下简称(赔偿办法”的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如此裁判,不符合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也不符合《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规定。

现实中,很少有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的裁判提出疑义,也很少有人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表现1.试用期的单方解除权。

在没有约定试用期,或者试用期的约定违法,或者已过了试用期的情况下.仍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2.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单方解除权。

在没有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违法;或者规章制度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及公示;或者职工违纪行为较轻,却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3经济性裁员的单方解除权。

没有按照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而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4.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单方解除权。

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随意对劳动者调岗、降职、减薪,或提高定额标准,如果劳动者不服从安排,便以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5.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不出具任何书面通知或决定。

当劳动争议发生后,用人单位往往不承认主观上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而称是劳动者自动离职。

二、用人单位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资任的形式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由于法律的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违反劳动法的责任形式有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

前面已说,今天我们探讨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是劳动合同当事人承担劳动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方式有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和继续履行。

1.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的约定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金钱的责任形式。

根据违约金的性质.违约金可分为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

赔偿性违约金是指旨在弥补一方因另一方违约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而约定的违约金;惩罚性违约金是指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数额可以大于守约方实际损失的违约金。

根据国家对违约金的干预程度,违约金可为分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两种。

凡是以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就属于约定违约金;由法律规定的违约金,就属于法定违约金。

原劳动部《关于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5号,以下简称(通知))第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这一规定确立了约定违约金是我国承担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

目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没有对法定违约金作出具体规定。

2.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指一方当事人违法、违约造成对方损失时,应以其相应价值的财产给予补偿。

(劳动法》第9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赔偿损失是我国承担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

这是承担劳动合同违法责任的主要方式。

3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是指违反合同的当事人不论是否已经承担赔偿金或违约金责任.都必须根据对方的要求,并在自己能够履行的条件下,对原合同未履行的部分继续按照要求履行。

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继续履行是我国承担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

(民法通则》第11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合同法》第l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继续履行又称实际履行,具有强制性。

继续履行作为承担合同违约责任的一种方式和合同违约救济的一种手段,虽然我国《劳动法》未予规定,但从合同法原理、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工会法及工会法解释的精神和我国劳动合同履行的现状考虑,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承担形式适用继续履行原则意义重大。

三、用人单位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范围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范围和数额计算.我国(劳动法》未作具体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确立了赔偿实际损失原则。

《民法通则》第112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即要求赔偿金额应相当于因违反合同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没有取得的那种如果债务人履行了合同就可以取得的利益。

《合同法)第113条更加明确地规定了实际损失的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即实际)损失包括可得利益损失。

为明确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赔偿办法》第3条作了具体规定:(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人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4)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5)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四、现有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存在的缺陷、不足1.立法把简单的事实复杂化。

我国法律给劳动行为定义了两个性质,即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但《劳动法)只适于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却被划到《民法》所属的范围。

由于劳动者不能清晰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致使劳动者无法对自己的劳动住质进行定位。

2.对能否适用继续履行的责任方式及其适用条件和用人单位拒绝履行劳动合同时如何处理等有关问题未作出明确规定。

司法实践中缺乏操作性,有支持劳动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谙求的裁判,也有不支持劳动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请求的裁判。

3.对违约金的性质、数额范围及适用范围未作明确规定。

司法实践中,有根据违约金的补偿性质进行的裁判,也有根据违约金的惩罚性质进行的裁判,以致同一情形出现不同的裁判结果。

4.对赔偿损失的范围、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等规定不合理及对经济补偿金与损害赔偿可否同时兼得规定不明。

5.对“三期”女工、未成年工、医疗期员工、工伤员工如何特殊保护规定不明。

当用人单位强行辞退这些受特殊保护的劳动者时,如何赔偿他们的损失,不同的仲裁员或法官会有不同的观点。

6.对用人单位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应否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均未作规定。

司法实践中出现两种不同的裁判.有支持劳动者该项请求的,也有不支持劳动者请求的。

五、完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资任的建议应尽快建立起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尽快出台专门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如《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工资法》、(社会保障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并及时修改(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吸收目前地方立法中的成功经验,使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趋于统一,构成一个完善的立法体系,从而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全方位的保护。

废止《赔偿办法》和(补偿办法)两个规章,将两个规章的内容修改完善后并入《劳动合同法》中,在《劳动合同法)中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1.明确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与.发生劳动争议时,能够清晰明了地找到适应争议的法律与规章。

2.规定适用继续履行责任方式的条件。

规定只要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又能够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应当裁判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3.规定违约金的性质、数额范围和适用范围。

在劳动法律法规中明确法定违约金的性质和适用条件并作出具体规定。

为体现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建议将违约金定性为惩罚性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可以大于劳动者的实际经济损失;为体现违约金的合理性,并根据劳动合同不同于经济合同的性质,对违约金的约定规定一个合理范围;规定只要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即构成违法违约,劳动者即有权要求违法的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4.规定赔偿损失的范围和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报害赔偿范围应包括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待遇、劳动保护待遇、工伤待遇、医疗待遇、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待遇的损失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赔偿数额的计算,一般以赔偿实际损失为原则,但为休现法律对特殊劳动者的特殊保护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辞退的是受特殊保护的劳动者,则规定用人单位除赔偿劳动者实际损失外,还应参照(补偿办法》第八条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则应加付赔偿数额25%的额外赔偿费用。

工资收入损失的计算应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前剩余期间的可得工资收人;劳动合同期满而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未满的,工资应计至医疗期、哺乳期满。

5.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以暴力、成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五)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六)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七)没有按照标准依法支付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