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
【精品】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做“长短句”。
B.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我们学过的《口技》节选于此。
C. “布”在古代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布衣”指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因此也常用来借指平民。
D. 《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采用的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答案】 B【解析】【分析】B。
描述有误,《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这没错,但我们学过的《口技》却不是节选于此,《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这些知识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平时可将这些知识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体系。
解答时注意回忆的准确性。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 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
D.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答案】 C【解析】【分析】C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
改为: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各类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点都要熟,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3.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 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B.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受的文学样式,它还有“美文”“小品文”“随笔”之称。
C.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体知识的掌握。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而不是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
故答案为C【点评】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三者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而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 《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答案】 C【解析】【分析】A.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B.““志”意思是动词,记述,《聊斋志异》就是在他的书斋里记述奇异的事。
C.说法正确。
D.律诗并不是要求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而是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100题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100题汇总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1 小题,每题3 分,共计63分,)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唯一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B.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15篇、外篇7篇、杂篇11篇。
C.《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按照音乐的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用于贵族宴享,共160篇,是诗的精华;“雅”,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些歌功颂德之作,共40篇。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成为“韩柳”。
C.《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奖。
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
D.《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
在讲演中闻一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
其代表作《红烛》《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
3. 下列关于诗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文革新人物,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尊为“诗圣”,作品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有《杜工部集》传世。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含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秦琼是哪回戏里的人物?()A. 《一箭仇》B. 《二进宫》C. 《三家店》D. 《四进士》【答案】 C【解析】【分析】京剧《三家店》又名《秦琼发配》。
说的是隋末,秦琼被靠山王杨林提至登州问罪,押解途中宿于三家店,思念亲朋,不胜愁闷。
差官罗周为罗艺(罗成之父)的养子,秦琼嗟叹中道出罗成姓名,罗周始知与秦琼为姑表亲。
此时瓦岗寨的史大奈奉命来探,遇秦、罗,共同定计,由秦琼修书,史带回音信,约期攻打登州。
故答案为:C【点评】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唱《明星反串闹新春》,陈羽凡、胡海泉表演京剧《三家店》选段。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诸葛亮的作品源远流长:《诫子书》谆谆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激之情。
B.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周敦颐,他们皆属“唐宋八大家”,题中的“铭”与“说”在古代都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
C. 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第五幕,屈原就用了大量的独白表达了对风、雷、电的赞颂。
D. 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与德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表现手法异曲同工,都是通过人物前后态度行为的转变折射社会现实,前者反映人情冷暖,后者体现家国情怀。
【答案】 C【解析】【分析】A.《三顾茅庐》表现刘备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
B.刘禹锡和周敦颐都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D.法国作家都德。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有文学和文化常识,这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是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 木兰诗B. 木兰辞C. 琵琶行D. 敕勒歌【答案】 A【解析】【分析】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故答案为:A【点评】《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风格凝重、深厚而大气。
B. 以“土地”和“光明”为主要意象,具有自由诗的特点: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
C. 擅用象征手法融入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含蓄优美。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素养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素养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素养竞赛试题一、文学常识。
(40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的意思。
2.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这几句话被凝缩成的一个成语是。
3.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三国演义》是我国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称。
5.《红楼梦》又名,小说以四大家族为背景,以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的兴衰史。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出自马致远的小令名作,这一作品被誉为“秋思之祖”。
7.李煜的《虞美人》:“,往事知多少!”8.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和孟子,分别被尊称为至圣和亚圣。
9.“初唐四杰”指、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10.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11.东晋的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他的代表作有自称“五柳先生”……12.巴金的《雾》《雨》《》被称为“爱情”三部曲,《》《春》《秋》被称为“激流”三部曲。
13.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称呼的作家。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出自欧阳修的《》一文。
15.“我把第一天给了我的朋友,给了那些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东西,第二天我看到人类和自然的历史面目。
今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这段话选自美国盲聋女作家写的《》一书。
16.4月23日是“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的辞世,199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
17.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
18.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
20.明朝的顾宪成写在东林书院的著名的对联“,声声入耳,,事事关心。
”教诲学生既要读好书,又要关心国度大事。
21.《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作者周敦颐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赞颂荷花的高贵品格,表明自己的高尚情操。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100题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
(C)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 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 B.蔡桓公
A.玄奘 B.鉴真
(A)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鉴真则是东渡,把佛 法传到日本。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 句是: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A)出处《题诗后》: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 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十个 B.十二个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A.李贺 B.李商隐
(B)李商隐和杜牧都是晚唐诗人。李贺则是盛唐 诗人,有“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 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 个流域的洪水?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B)古代中国人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而且黄河 自古容易缺口,是历朝历代治理的重点。
(B)语出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元夕即 元宵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 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 当于: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B)古代长度单位。《说文》:仞,伸臂一寻八 尺也。
11. 下 列 哪 一 句 诗 描 写 的 场 景 最 适 合 采 用 水 墨 画 来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复习要点:1. 进一步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 认真记住所学过的重点作品的体裁、出处、作家的姓名。
凡是中国作家,要记清他们所处的时代(朝代);外国作家要记住他们的国籍和所处时代,部分著名作家的评价也须记住。
修辞复习要点:1. 要理解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2. 要理解有些句子虽然有“像”、“好像”一类的词,但不一定是比喻句。
3. 了解借喻和借代、排比与反问、反问与设问各自的特点,在应用中避免混淆。
标点符号复习要点:1. 了解标号和点号所包括的内容。
2. 重点掌握最常用的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解其作用。
【模拟试题】文学常识一. 判断题:1. 散文《春》和《秋魂》的作者都是著名作家朱自清。
()2. 散文《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文集·一些印象》作者是老舍。
()3.《海滨仲夏夜》节选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
()4. 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他的作品主要收在《古代英雄石像》里。
()5.《社戏》的主人公是“我”,即鲁迅先生,全篇的线索是“看社戏”。
()6.《小橘灯》是冰心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是:怜——爱——敬——念。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小橘灯》都是以写少年儿童为题材的作品,作品中“我”都是作者本人。
()8. 杜甫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过故人庄》就是能表现他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昔作之一。
()10. 朱自清,字佩弦,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等,都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二. 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通知对象的名称,一定写在正文内容的前头,顶格写,不加冒号。
B. 写电报稿一要注意语言简明;二要注意语言准确,不能有歧义。
C. 申请书最后一行的左下方要注明有效期。
D. 某同学不慎将书包丢失,写了一张启事张贴,启事标题为《招领启事》。
2. 下列标示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 故人/具/鸡黍B. 谁家/新燕/啄春泥C. 昔人已/乘/黄鹤去D.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3. 天津市某中学为开展航模活动,决定组建校航模队,订于开学第二周开始报名及选拔工作。
航模队成立后,急需向北京市航模器材邮购公司购买一批材料。
根据以上材料,从学校和航模队的角度,需要写两篇应用文。
这两篇应用文应该用的体裁是()A. 通知、电报稿B. 通知、汇款单C. 启事、汇款单D. 启事、电报稿4. 诗句、出处、作者及时代搭配均正确的一项是()A. 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崔颢——唐代B. 商女不知亡国恨——《泊秦淮》——杜枚——唐代C.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李煜——唐代D. 为有源头活水来——《清平乐》——朱熹——宋代5. 标题、作者及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相见欢》——李煜——《南唐二主词·补遗》B.《如梦令》——李清照——《濑玉词》C.《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氏长庆集》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杜工部集》6. 人物、作品、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王小玉——《口技》——林嗣环B. 工之侨——《工之侨献琴》——刘基C. 六一公公——《社戏》——鲁迅D. 蔡芸芝——《我的老师》——魏巍7. 以下作者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b. 王勃c. 韩非d. 陶渊明e. 辛弃疾A. a c d b eB. c a d b eC. a c d e bD. a c bd e8. 下面与课文完全相同的句子是()A.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串向云霄里去了。
B.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C.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D. 那声音似乎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三. 填空题: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作者鲁迅,本名______,是我国伟大无产阶级______家、______家和______家。
他的著作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收在《______》里。
2. 南宋著名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3. 东汉末年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曹操的诗歌《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 在下列诗句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等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花。
(2)几处早______争暖树,谁家新______啄春泥。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______。
(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______。
四. 填表格:作家国籍作品都德《皇帝的新装》布封《蚊子和狮子》修辞一. 找出比喻句,在后面括号内画“√”1.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2. 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它,它已经跑了。
()3. 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4.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5.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6.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二. 找出比喻准确、生动的句子,在后面的括号内画“√”1. 教授的门牙松动了,一说话,就像荡起的秋千。
()2.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3.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4.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曲折。
()5. 一座座摩天大楼像钻天的白杨树,直刺苍穹。
()6.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
()三. 在反问句后面的括号内画“√”1. 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2.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3. 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4.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四. 在运用对偶修辞方法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画“√”1. 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
()2.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3.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4.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6.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五.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 人间遍种自由花。
2.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 旌旗十万斩阎罗。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比喻、拟人、对偶、借代、夸张B. 借代、拟人、对偶、比喻、夸张C. 借代、拟人、排比、比喻、对偶D. 比喻、夸张、对偶、借代、比喻六. 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 血雨腥风应有涯。
B.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火花。
C. 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
D.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标点符号一. 给下面各段话加上标点符号1. 今天想起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2. 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3. 方志敏同志的信里说他已以抱定牺牲的决心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4. 田里长满了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二. 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最恰当的一组标点,序号是()那么牛郎在哪里呢a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b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c渡过这河流最宽阔的渡口d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eA. a.(。
) b.(,) c.(,) d.(,) e.(。
)B. a.(?) b.(,) c.(,) d.(,) e.(。
)C. a.(?) b.(。
) c.(,) d.(,) e.(。
)D. a.(?) b.(,) c.(。
) d.(,) e.(。
)三. 下面句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A. 我们在田野散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C.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
又借钱办了丧事。
D. 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四. 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B.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C.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D.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试题答案】文学常识一. 1. ×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二. 1. B 2. C 3. B 4. B 5. D 6. A 7. A 8. C三. 1. 朝花夕拾;周树人;文学;思想;革命杂文;小说;散文;诗歌;鲁迅全集2. 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 政治;军事;诗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 土地平旷……鸡犬相闻5.(1)菊(2)莺;燕(3)鸟(4)鸥、鹭作家国籍作品都德法国《最后一课》安徒生丹麦《皇帝的新装》布封法国《莺》伊索古希腊《蚊子和狮子》修辞一. 1、2、3、5、正确二. 2、4、6正确三. 1、3正确四. 2、3正确五. A六. D标点符号一. 1. ,,!2. 《》。
《》?,。
3. ,,。
4. :、、、……。
二. B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