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201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⑵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
(4)《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劳作环境恶劣、表现农民生活艰辛的语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在联想集团处于经营困境时,“联想之父”柳传志再度出山担任集团董事长,真可谓“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空。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剽悍弥漫憩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摇曳殉职孤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讥笑震摄许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D.阑珊累赘停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4、综合性学习(共8分)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茁壮成长。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同学们学习了他的不少作品。
为了展示学习成果,班上将开展“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的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辨识作品小晴收集了鲁迅的四篇作品,请你帮她选出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故乡》C.《藤野先生》D.《阿长与<山海经>》②拟串联词串联词一般需要在两个环节中间穿线搭桥,既要关照先前,又要引导其后,渲染蓄势,把活动的两个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恰倒好处地调动活动的气氛。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正确答案为A。
改写:哀怨(pīng)红晕(yūn)宽容(yòu)汲取(jí)。
2、正确答案为D。
改写:粗糙狼藉为富不仁自创新裁。
3、正确答案为B。
改写:漂流道两旁的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流泉飞瀑比比皆是。
4、正确答案为B。
改写:保持为政清廉是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信任。
5、正确答案为D。
改写:我对外地人夸奖高邮鸭蛋,不是很高兴,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只出鸭蛋。
6、正确答案为①③④②。
改写:读诗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但诗意却是永恒的。
天才诗人虽已逝去,但他们的诗歌却一直被人们传颂。
每一代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纪念和传承诗歌,而《中国诗词大会》就是我们当下的方式。
A。
③②①④B。
②③①④C。
①④②③D。
②①④③二、文言文阅读。
1.A。
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2.(1)素:原本。
(2)悉:全部。
3.(1)因为不知道用陶瓦盖房子,只用茅草,所以火灾很多。
(2)XXX到过的地方,都实行了好政策;他离开后,人们都立了石碑来颂扬他。
4.XXX主要的功绩有:教民穿井以饮,XXX以代茅茨,开垦沃土以供师生膳食,铲除以往的弊端,处理数十件白冤狱。
5.XXX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为人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感激。
三、现代文阅读。
1.(1)每个母亲都喜欢叫醒孩子。
(2)每个孩子都会被母亲叫醒。
2.改写:每位母亲都喜欢让孩子起床。
每个孩子都会被母亲叫醒。
我记得小时候清晨,母亲悄悄地起床,打开房门,拨动门闩,拉开门,门吱呀响了一声,院子里飞起了一只鸟。
在晾衣杆上,露水还未滴落。
晨星在天,月亮苍白,时隐时现。
母亲打开门后,我仿佛听到水桶提柄挂在铁钩上的摩擦声,听到她打开天井侧门的声响,“呀——咿——”,像一个青衣女子的开腔。
她打开大门,我的心随着她走过溪岸,走向那XXX摇曳星月的水井。
我又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 一 部 分 (1—6题 23分)1、默写(8分)(1)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分)(2)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1分)(3)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1分) (4)辛弃疾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写出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2分) (5)《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劳作环境恶劣、表现农民生活艰辛的语句: , 。
(2分)(6)自古“春雨”倍受人们喜爱。
请写出描写春雨的古诗连续两句: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 ) (2分)A .妖娆.(r áo ) 狡黠.(ji ã) 恻.隐(c â) 断壁残恒.(yu án )B .睿.智 (ru ì) 罔.然 (w ǎn ɡ) 深邃.(su ì) 恪.尽职守 ( ɡâ )C .刹.那(ch à) 亵渎. (d ú) 陨.落 (y ǔn) 怒不可遏. (â)D .贮.立(zh ù) 胆怯. (qi â) 拮据.(j ù) 锲.而不舍 ( qi â)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 (2分)A .经典就是那些禁得起一读再读的作品,需要仔细读,用心品,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寻章摘句....的方法去阅读。
B .凭借着能“吃得苦中苦”的拼搏精神和得天独厚的国际影响力,邓亚萍出任 “人民搜索”网站总裁当之无愧....。
C.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以其被水覆盖的场地、“悬空人拼图”表演和流光溢彩的烟花,为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D.经过大半个学期的“抗震加固”,同学们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学校。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题目:我心中的那附加题(10分)东坡画扇(何莲)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绫绢二万不偿者。
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
”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
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
”其人抱扇泣谢而出。
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
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出自宋•何远《春渚纪闻》)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②陈诉:状告1.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
(2分)(1)公熟视久之。
熟:(2)非故负之也。
负:2.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 | ”标出来。
(3分)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
3.从本文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2分)4.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从中可以看出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3分)2012—2013学年金平区语文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
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一、基础(33分)1、(共12分。
每空1分;每错、漏、多一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在“所欲”前加“是故”也算对。
)(5)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全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全面】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蓦.然(mò)剽.窃(piāo)哺.育(bǔ)莘.莘学子(shēn)B.狡黠.(xiá)倒坍.(tā)拂.晓(fú)汗流浃.背(jiā)C.闷.热(mēn)氛.围(fèn)戏谑.(xuè)叱咤.风云(zhà)D.拮据.(jū)悖.论(bèi)缄.默(jiān)茅塞.顿开(sāi)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麻醉摧残诓骗不足为据B.凶险视查虚妄墨守成规C.汲取压榨尴尬根深蒂固D.中伤懒惰樵夫自暴自弃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与亚洲众多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同时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前行。
B.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美国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将可能抑制全球的经济增长C.走进温宿大峡谷,奇峰林立,如千年古堡,像巨轮飞渡……全国各地的游客接踵而至....。
D.贝聿铭留给了世人一幢幢栩栩如生....的精美建筑,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B.初中三年,我们学习鲁迅先生很多作品后,鲁迅先生对我们一点都不陌生。
C.能否搞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老师代课的任务。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经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
(4)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的一组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不正确...A、风骚.(sāo)东施效颦.(pín)袖手旁观等闲视之B、灵柩.(jiù)恪.尽职守(kè)重蹈覆辙面面相觑C、扶掖.(yè)徇.私枉法(xún)侧隐之心相形见绌D、繁衍.(yǎn)怒不可遏.(è)起承转合敛气屏声2.在下列句子空缺处填入四个修饰限制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闽南名城泉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海峡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A.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才辈出经济发达B.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山清水秀C.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英才辈出D.英才辈出文化灿烂历史悠久经济发达3.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曾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西游记》)B.吴敬梓明朝著名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
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水浒传》)D .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
代表作《红楼梦》有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大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意见。
B .郎铮艰难地举起右手,向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C .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D .在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5.下列词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乃令.符离人葛婴忿恚尉,令.辱之B .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动心忍性C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胡不已乎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5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6.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第⑺题2分,共12分)⑴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九年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科试卷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漫长战斗岁月,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4)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5)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4分)(1)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lüè shèng yī chóu。
()(2)将受到历史zhì cái()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3)远近横着几个xiāo suǒ()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4)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bù zhī suǒ cuò()了。
3.选出对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自然的乐音,抒写心中的情志。
B.在他的耐心帮助下,使我重新树立起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C.《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前后,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4.请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至少选用三个词语写一段写景抒情的话。
(4分)留恋气闷悲哀灿烂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共4分)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
2012~2013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卷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题 号 一 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虬.枝(qiú) 校.对(xiào)狡黠.(xiá) 未雨绸缪.(móu ) B.猗.郁(yī) 皲.裂(jūn ) 谩.骂(màn ) 揠.苗助长(yà) C.秀颀.(qí)咫.尺(zhǐ) 把晤.(wù) 锲.而不舍(qì) D.谄.媚(cǎn ) 悖谬.(miù) 熟稔.(rěn ) 难辞其咎.(jiù) 2.下列成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2分)礼贤下士 眼花缭乱 痛心疾首 坦荡如底 忐忑不安 巧言令色 瞑思苦想 温文尔雅 惴惴不安 死心塌地 3.找出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A .老谋深算....的她知道时机还未成熟,于是装出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
B .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妙手偶得....,自然纯朴毫无雕琢痕迹。
D .最近几年,美国芝加哥发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怪事:大量的货物列车在这里失踪了。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时间表。
”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______。
②随着奥运会对组织运行水平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技术在奥运会中的______ 必将更加广泛,成为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技术保障。
③在北京一呆就是六年,______教过我的老师不下二三位,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狼藉(jí)决别强词夺理(qiáng)锐不可当B. 倜傥(dǎng)缅怀杳无音信(yǎo)鸠占雀巢C. 感喟(kuì)浮燥前仆后继(fù)理至易明D. 纶巾(guān)筵席面面厮觑(qù)坦荡如砥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推祟海枯石烂一拍即和迫不及待B. 赃物无坚不摧一视同仁扬扬得意C. 轻蔑折中是非九霄云外不可明状D. 酗酒警报叠起煞有介事一泻千里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 不正确的一句是()A. 印度空军计划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永久派驻苏30战斗机, 这不言面喻地证明了印度早有针对中国的不轨意图。
B. 电视剧《国宝奇旅》宣传海报的设计别具匠心——将传世名画与火车相结合, 暗示了故事的主题与发生背景。
C.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这不仅不能体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 也让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无所适从。
D.中超联赛第4轮, 山东鲁能在主场迎战贵州队的比赛中如同梦游, 对鲁能的这种表现, 球迷们早已司空见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亚洲.文明之光》这部纪录片全面回顾亚洲人文历史, 以生动的影像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繁荣的理念。
B. 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在|“中国诺奖”中获得生命科学奖, 原因是由于他们在水稻研究中有开创性贡献。
C.在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 吴京凭借《战狼2》的精彩表演, 技压群芳, 摘走了百花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D.近年来, 通过不断为“生态工业柳州, 宜居创业城市”的蓝图添砖加瓦, 使柳州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绿。
5.下列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B. 读书使人充实, 讨论使人机智, 作文使人准确。
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语文试卷第 一 部 分(1~6题 20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鱼我所欲也》) (3(《孟子》) (4 (5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4分)语文用文字把五彩班斓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四季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科学世界令人心驰神往,美好情感让人感动回味。
一个疑问提出,一句妙语解读,都会带给我们快乐和收获。
让我们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奇妙的语文天地,去探寻无尽的宝藏,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墨化中接受美的熏陶。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23.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 .《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前者是小说,选自《呐喊》;后者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按体制分“风”“雅”“颂”三类,常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C .战国时的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采取层层推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结尾概括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D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形象,他的悲剧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A.休戚相关因为所以传递B.休戚相关即使也传承C.息息相关即使也传递D.息息相关因为所以传承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B.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期末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祈祷(qí dǎo)神采奕奕(yì yì)踌躇(chóu chú)B. 气氛(fēn)气概(gài)气象万千(qiàng)C. 咄咄逼人(duō)随声附和(hè)和颜悦色(hé)D. 恍然大悟(huǎng)铿锵有力(kēng)前仆后继(pū)答案:A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狼藉既往不咎纷至沓来B. 狡辩娇揉造作和颜悦色C. 祈祷震耳欲聋轻歌慢舞D. 崛起气冲斗牛走头无路答案:A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次会议,大家准备得很充分,会上,发言踊跃,气氛很热烈。
B. 春天来了,大地上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真是美丽。
C. 他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一点不谦虚,总是咄咄逼人。
D. 这篇文章,虽然语言不够华丽,但是主题深刻,内容丰富。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B. 小强上课在下面做小动作,被老师发现后,遭到了批评。
C.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决定在河边立一块警示牌。
D.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精准扶贫的故事,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答案:B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小说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不群、岳灵珊父女等人物形象,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
B.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这篇小说通过“我”的视角,讲述了“我”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于勒的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对比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滞留(zhì)麾下(huī)诘难(jié)重蹈覆辙(zhé)B.旁骛(wù)亵渎(xié)聒噪(guō)一抔黄土(péng)C.睿智(ruì)陨落(yǔn)相契(qiè)廓然无累(guó)D.扶掖(yè)恣睢(zì)别墅(yě)庶竭驽钝(shù)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A.脑羞成怒泥民百姓断章取义谀词B.狼狈不堪刻骨铭心无与伦比嗤笑C.歇斯底里根深帝固怀古伤今潮迅D.涕泗横流一愁莫展面面相觑桑梓3.下边有语病的一句()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5.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会被修改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
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研究是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变质”,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B.如果从而不仅而且6.下面对___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托着苍鹰豪迈潇洒的形象。
人教版201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一基础(28分)1 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分)(2)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凝望着故乡的方向,老人想起《黄鹤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_______________ 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 ________窥谷忘反(2分)(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4分)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4分)A 万钟于我何加.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 才美人外见./瑕瑜至见.。
C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或.遇其叱咄/或.王命急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5题因为一座古老的埃菲尔铁塔,世界记住了巴黎;因为有了那座“帆船出港”般的现代歌剧院建筑,人们都知道了悉尼……今天,因为有了雄伟的揭阳楼及其广场,必将让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越来越多不同肤色的人,记住美丽的“岭南水城”——揭阳。
雄伟的揭阳楼、páng bó大气的揭阳楼广场,将无可争议地成为“大揭阳”最耀眼的城市景观群和永久性城市dìbiāo!(节选自《揭阳新闻网》) 3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Páng bó( ) dìbiāo ( )4 根据划线的句仿写一个句子。
(2分)5 使用文中的“古老”“雄伟”“无可争议”三个词另写一段连贯的话。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要求完成6—8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2-201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4分)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liú ,味同嚼.蜡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A 使人明智, B 使人灵秀, C 使人周密, D 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ài ,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改正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
(2分)我会写:⑵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处选填合适的语句。
(2分)选项:读诗读史科学数学我会选:A B C D2、请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
(2分)A.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傅雷家书〉两则》)B.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我会品句:3、我会填。
(名句积累)(4分)⑴李清照在《武陵春》中以客观具体的事物比喻主观抽象的感情,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的词句是,。
⑵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⑶今年是长征胜利七十周年。
想当年,正是毛主席“,”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填《出师表》中的有关句子。
)⑷范仲淹在《渔家傲》体现塞外秋天风景“异”的句子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2分)在一个乡村小镇的公路边上,一辆小轿车撞到了一个农民的自行车,自行车的轮子变了形,小轿车边上掉了一点油漆。
这时,从小轿车上跳下一个满脸酒气的干部模样的人,他把农民推倒在地,并破口大骂。
这时,从四周围过来许多人,其中有奥楚蔑洛夫、孔乙已、闰土、贾雨村、祥子、鲁智深等,还有一些围观者……这些人物会有怎样的反应?请选取其中的一位人物,根据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其言行方面的表现。
(50字左右)我选的人物:我的续写:5、学完第五单元几篇文学名著后,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2分)[参考人物]范进、杨修、杨志、黛玉、孔明……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
6、阅读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2分)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说这些学生被他鉴定为是最有潜力的,但必须对学生保密。
教师深信不疑,无意中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
8个月后,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感情也特别深厚。
这个实验被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②一个偏远的小村调来一个能“预测”孩子前程的老师,他能“算出”某孩子能成为数学家,某孩子能成为作家……家长和学生都很相信他的话。
多年之后,这个小村几乎每年都有几个人成为大学生、硕士、甚至博士。
这个小村也因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村”。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6分)(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7~8题。
(5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7、从以下三个方面比较这两首词不同之处:(3分)⑴人物形象:⑵思想感情:⑶语言风格:8、自选角度,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2分)⑴斜晖脉脉水悠悠。
⑵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会赏析句:(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3分)【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解释下面的加点字:(2分)(1)将军既帝室之胄.()(2)保其岩阻..()(3)深入不毛.()(4)庶竭驽钝..()10、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11、甲、乙两段文字各自刻画出诸葛亮怎样的人物形象。
(2分)12、“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体现了前句中的“天下计”,具体是指“”的战略方针;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13、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
(3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我的积累:①②③(三)阅读记叙文,完成14~18题。
(15分)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
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
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
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
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
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
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
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
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18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
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
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
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
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
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
她的母亲在生了6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
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
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
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
但是,连读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48岁了。
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
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
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
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终就一个灵魂的机会。
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
于是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作者:毕淑敏本文有删节)14、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
请你简要概括作者8岁、28岁时读出的内容。
8岁时;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2分)15、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2分)我的品析:16、 48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
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什么?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分析。
(3分)我的理解:17、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
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
(4分)我的品析:18 、重读学过的课文,与作者一样,你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篇(如《背影》《皇帝的新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就其写作技巧或思想内容,谈谈你原有的认识和一点新的感悟。
(4分)我选的课文:我原有的认识:我新近的感悟:(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13分)寂寞是一种乐趣姬有文①记得上学时,一位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搞学问就得甘于寂寞。
当时对这句话很不理解,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己成为一名党的宣传干部后,对这句话也就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
②屈指数来,自己从事业余写作己30多年。
从起初在当地报刊《汤峪温泉》上的文章的发表,到现在频频见诸全国、省、市报刊杂志的“豆腐块”“千字文”,笔耕不辍的过程虽说有难以名状的寂寞,但我仍感到生活的乐观充实,因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从写作中找寻乐趣。
③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沉浸在寂寞之中,那么他(她)便是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人。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能与寂寞为伴,身处寂寞而不觉孤独,那么他(她)经过一番潜心努力之后,一定是能干出些成绩的。
④古今中外,大凡真正钻研学问的人,很少有难耐寂寞的。
社交圈内不会产生科学家,麻将桌旁成就不了大文豪,嘈杂环境中出不了有所建树的优秀者。
就我所闻,有所成就的科学家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而文人墨客,则与文房四宝为伴,在翰墨天地里挥洒人生;在当今信息时代,也可在网络世界里指点江山,尽情畅游。
⑤寂寞是一轮柔和平静的明月,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甲]寂寞是一池光洁如镜的清水,谁也不忍打破它的平静;[乙]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丙]寂寞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只有心存理想乐于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独特的韵味。
⑥说是寂寞,其实并不寂寞,寂寞是一种乐趣。
报刊上众多作者的名字个个耳熟能详,看到他们富有个性魅力的文字,就如同听到朋友们的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