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化与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审计部门组织建设方案
审计部门组织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日益复杂,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评价和建议职能,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必要对审计部门进行全面的组织建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目标1、建立一个高效、专业、独立的审计团队,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审计任务。
2、完善审计制度和流程,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3、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4、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
三、组织架构1、审计委员会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审计部门的最高决策机构。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企业高层领导、外部专家等,负责审议审计工作计划、重大审计事项、审计报告等,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2、审计部门负责人审计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审计部门的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和目标,组织实施审计项目,审核审计报告,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
3、审计小组根据审计业务的不同,设立财务审计小组、内部审计小组、风险管理审计小组等。
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小组的日常工作安排和业务指导。
4、审计支持岗位设立审计支持岗位,包括审计秘书、数据分析员、档案管理员等,为审计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岗位职责1、审计委员会成员(1)审议审计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
(2)监督审计部门的工作进展和审计质量。
(3)对重大审计事项进行决策和指导。
(4)协调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2、审计部门负责人(1)制定和完善审计部门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2)组织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和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3)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负责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5)向审计委员会和企业管理层汇报审计工作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3、审计小组组长(1)根据审计工作计划和方案,组织实施审计项目。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以期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和组织的运营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业务流程日益复杂。
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对复杂业务的监控需求。
同时,国家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审计部门提供更加准确、及时和全面的审计报告,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意义1、提高审计效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处理和分析,大大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工作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2、增强审计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对数据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拓展审计范围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远程分支机构和跨地域业务进行审计,拓展审计的覆盖范围。
4、提升审计的时效性实时获取和分析数据,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增强审计的时效性,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和预警作用。
二、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一)短期目标(1-2 年)1、建立完善的审计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主要业务系统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转换。
2、搭建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初步具备数据查询、统计和简单分析的功能。
3、培养一批具备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审计人员。
(二)中期目标(3-5 年)1、优化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
2、建立审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关键指标,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3、推动审计信息化与业务管理系统的融合,实现审计的全过程跟踪和监控。
(三)长期目标(5 年以上)1、构建智能化审计体系,实现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建立审计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内部审计信息化
内部审计信息化一、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方法对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工作深度和广度产生重大影响,是传统内部审计向现代内部审计转变的重要标志。
在企业信息化以前,信息的传递、存储主要通过纸质以书面方式传递。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信息多以电磁方式传递、存储。
应用信息技术成为内部审计工作不可逆转的必然方向。
审计信息化是指审计组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组织计划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的全过程,以及以确认审计风险或评价企业信息战略、优化组织运营为目标,对组织运营所以来的信息系统进行独立、客观确认和咨询活动。
在有限的人力、有效时间的情况下,推动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审计的效率、效力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二、信息化技术在内部审计领域的应用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审计、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审计、住房公积金支取业务审计、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审计、会计核算情况审计,委托业务审计。
公积金中心的最大两块业务为公积金的归集和支出。
公积金的归集即为单位和个人公积金的缴存;公积金的支出则为个人公积金的支取和贷款。
需要获取人员、单位、贷款等数据库。
二、审计思路要对公积金中心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必须首先摸清其工作职能,及这些职能在计算机功能模块和数据上的反映。
据审计人员的调查,然后再根据《湖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实施办法》中关于公积金缴存、支取的相关规定,通过计算机审计比对核实公积金的归集或支出上是否存在违规的问题,进而得出计算机审计的结论。
三、审计方法(一)采集整理数据.唐山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使用的数据库管理软件是 ****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备份,将数据还原到AO,得到有关“贷款人信息数据表,还贷明细表、缴款单位名称表、缴款个人信息表、个人公积金缴存支取明细表”五个原始数据表文件。
(二)分析数据。
1、有关住房公积金归集方面的问题。
根据《唐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做好2012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及缴存比例调整工作的通知》“一、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2012年度唐山市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原则上:高于唐山市最低工资标准1100元的,月缴存额不得低于200元;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月缴存额不得低于110元.”的规定。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审计工作也不例外。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审计效率、增强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
一、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审计需求。
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呈现出海量、复杂、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审计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快速获取、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审计数据,大大缩短了审计周期,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及时性。
2、增强审计质量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发现问题和风险,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降低审计风险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降低审计风险。
4、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和运营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审计工作只有跟上这一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许多审计机构和企业都引入了审计软件和信息系统,实现了部分审计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信息系统整合不足不同的审计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数据共享,导致数据重复录入和信息不一致。
2、数据质量问题部分企业的数据录入不规范、不准确,影响了审计分析的结果。
3、审计人员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一些审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工具的优势。
4、安全风险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如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
三、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1、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统一、高效的审计信息化平台,整合审计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2、数据治理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努力开创内部审计事业发展新局面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努力开创内部审计事业发展新局面【摘要】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监督、评估和改进管理制度的关键作用。
目前内部审计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建设不完善、人才队伍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等。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从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业务水平提升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未来展望和事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努力开创内部审计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性。
通过全面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内部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业务水平、创新发展、未来展望、发展前景、新局面。
1. 引言1.1 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公司内部的财务、流程、风险等各方面的审计,全面评估公司的运营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有效保障公司的健康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发现和纠正内部管理不善、违规问题,还可以提供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未来的风险,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内部审计还可以帮助公司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运营行为,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内部审计,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管理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恶果,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
内部审计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保障企业经营稳健、合规、高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不断提升审计水平和效果,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2 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种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审计信息化与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审计信息化与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一、当前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及人员状况近年来,内部审计工作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和挑战。
办公自动化和会计信息化工作在本单位起步较早,推广使用正常,为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较大的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效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012年下半年,省工商局开发了“E地通”江苏省工商局审计作业系统,并在全系统推广使用。
但从总体上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还不够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审计软件的运用和推广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还存在人才建设、软件更新与的审计工作的发展变革不适应、不均衡的现象。
目前,单位的会计人员很多,而审计人员尤其是专职的审计人员相对欠缺,部分同志精通于审计业务,但审计软件的运用技巧还不高,这一点在老同志身上较为普遍;还有一部分审计人员是“半路出家”,信息化知识不全面、不系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审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缺少审计工作经验,业务能力相对滞后,对运行软件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
所以,长期以来,复合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约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面对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审计不少内部审计人员严重“内存”不足,审计工作不是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就是力不从心,疲于应对,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影响着审计质量、审计效能的不断提高和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显而易见,传统、粗放式的审计方式和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和要求。
因此,工商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只有在省市工商局的精心组织下,认真用好“E地通”审计软件,大力加强人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的效力、效能,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审计体系建设和加强队伍建设的意见
审计体系建设和加强队伍建设的意见
1. 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加强内外部协调:建立健全内外部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监管机构和各层级政府的协同配合,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并注重培养跨学科、综合性的审计人才。
4. 强化风险防控: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
5. 加强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实用性。
6. 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推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效能和工作质量,并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7. 加强监督和问责:建立健全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加强对审计机关和人员的监督,确保审计工作的廉洁性和公正性。
统筹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统筹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指在审计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审计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审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从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具体措施和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1.提高审计效益。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审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2.加强数据分析能力。
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审计机关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审计对象的数据,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3.增强信息共享和协作能力。
通过信息化平台,审计机关可以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实现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劳动。
二、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包括建设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购置先进的计算设备和软件系统等,为审计信息化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2.构建集中管理的审计信息库。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审计数据、文档和报告等信息集中存储和管理,便于查询、分析和使用。
3.推广应用数据分析技术。
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发掘审计对象的异常行为和潜在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精确性和针对性。
4.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审计信息的保护和监控,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5.培养专业的信息化人才。
加强对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审计机关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能力,推动审计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1.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
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目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限制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2.信息安全风险增加。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审计机关需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和保障,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内部审计效能、保障企业稳健运营的关键举措。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在于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运营流程,发现潜在风险并提供改进建议。
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往往依赖人工查阅大量的纸质文件和账目,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疏漏。
而信息化建设则为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信息化建设为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
通过信息化系统,审计人员能够快速获取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大大缩短了审计周期。
过去需要耗费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的审计项目,现在可能在几天内就能得出初步结论。
其次,信息化能够提高审计的准确性。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可以更精准地发现异常和潜在的风险点,减少人为判断的误差。
再者,信息化使得审计工作更具全面性。
能够整合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环节的数据,实现全方位的审计覆盖,避免了审计死角。
在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硬件设施的投入。
企业要配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施,以保障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快速传输。
同时,要为审计人员提供先进的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提高工作的便利性。
软件系统的选择和开发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市面上有众多的审计软件可供选择,但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规模、业务特点和审计需求来挑选合适的软件。
对于一些大型企业,可能还需要定制开发专属的审计信息系统,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在软件系统中,应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审计流程管理、报告生成等功能模块。
数据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仓库,将各类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和集中管理。
同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为了保障数据安全,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制度,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人才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审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审计工作效率、质量和准确性的关键手段。
审计工作信息化不仅改变了审计的方式和方法,更对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审计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传统的手工审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翻阅账本、凭证等资料,而信息化手段能够快速地获取、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大大缩短了审计周期。
其次,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审计的准确性。
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和工具,可以更精确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减少人为失误。
再者,它增强了审计的全面性和深度。
能够从多个维度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视,挖掘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然而,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技术方面,部分审计单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硬件设备老化、软件更新不及时,难以满足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
数据安全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审计数据涉及企业的核心机密,如果在信息化过程中出现数据泄露,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此外,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对接,导致数据流通不畅,形成“信息孤岛”。
人员方面,一些审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缺乏相关的培训和学习,难以熟练运用信息化工具开展工作。
部分审计人员习惯于传统的审计方法,对信息化审计存在抵触情绪,观念转变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
审计单位应加大对硬件设备的投入,定期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能够满足工作需求。
同时,要选择适合审计工作的专业软件,并及时进行版本升级。
保障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对数据访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控制。
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等手段,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促进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共享是关键。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打破不同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重要意义(最新)
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经济卫士的审计部门面临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提出新的挑战。
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审计人才队伍总体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人才总体缺乏,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审计要求已成为制约审计事业发展的瓶颈,加强基层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今年,省审计厅提出了“人才造就工程”,这是顺应形势发展而做出的英明决策,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应该抓住契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现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结构逐步改善,人才素质较快提升,人才培养、评价、选用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人才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的目标。
一、基层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基层审计机关自八十年代成立以来,经过近三十年建设,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才结构也得到一定改善。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审计所需的专业人才门类增多,人才总量增大,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从基层审计人才队伍现状来看,“人才总量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手段的人才少,人才结构不合理”等情况普遍存在。
主要表现在:(一)人才总量不足,任职经历单一。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任务愈来愈繁重,相比审计任务来说人才总量不足。
一个项目没结束,另一个项目又来了,基层审计人员经常处于疲惫状态,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同时基层审计人员很少流动,缺乏多岗位锻炼,任职经历较为单一。
(二)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目前基层审计人员大部分都是搞财务出生的,绝大部分只懂会计、财务,系统地学习过审计、财会、法律、经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三)采用传统审计技术方法多,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手段的人才少。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所采用的审计手段仍以传统账目基础审计方法为主,基本还停留在对财务资料的复核上,近年来逐步推广使用计算机审计,但审计涉及的内容和层面,还是以财政财务收支为主线展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本次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是对我司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总结,旨在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一、工作概述本次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围绕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数据安全与保护、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结合我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组织了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审计。
二、工作成果通过本次信息化建设工作审计,我们对我司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审查和监督,评估了目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发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对各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科学的结果和结论;2.明确了针对问题所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建议方案,为企业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经营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指导;3.呈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优秀成果和进展情况,为企业信息化工作宣传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宣传材料。
三、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司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
1.应用系统建设滞后,部分系统未能得到有效支持和维护;2.网络安全建设不到位,数据保护和安全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3.缺乏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员和相关人才;4.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落后,运行效率不够高。
四、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司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针对存在的应用系统滞后问题,制定应用系统建设计划,统筹规划和优化系统建设,保障应用系统的有效支持和维护;2.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数据保护,提升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建立科学规范、有效可行的网安管理体系;3.开展信息技术专业化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选拔和定期培训上下功夫,增强队伍的综合实力和职业素养;4.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在工作效率上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整体业务运行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以推动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一、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分析(一)现状评估目前,审计工作在信息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部分审计机构已经引入了审计软件,实现了部分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然而,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存在着信息系统分散、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化人才短缺等问题。
(二)需求分析1、提高审计效率:面对日益增长的审计任务和复杂的审计对象,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快速获取、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缩短审计周期。
2、提升审计质量: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增强审计的监督作用:实时获取和监控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及时发现违规行为,保障经济活动的合规性。
4、适应业务发展:随着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审计工作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应对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应用。
二、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一)短期目标(1-2 年)1、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整合现有审计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2、推广和应用成熟的审计软件,提高审计人员的操作熟练度。
3、培养一批具备基本信息化审计技能的人才队伍。
(二)中期目标(3-5 年)1、完善数据分析模型和算法,提高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实现智能化审计。
2、建立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实时对接机制,实现动态监控。
3、优化审计流程,实现信息化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
(三)长期目标(5 年以上)1、构建全面的审计信息化体系,涵盖审计计划、执行、报告和整改等全流程。
2、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预测性审计和风险预警。
3、使审计工作在信息化的支撑下,更好地发挥监督和服务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硬件设施建设1、升级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快速访问。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思考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思考汇报人:日期:•引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思考目录•结论与展望0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工作需要更加高效、准确和全面地开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审计工作的需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推动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审计工作的全面信息化。
目标建立完善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包括审计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风险评估系统等;加强审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素养;推进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任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02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与成效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投入和应用。
审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审计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对被审计单位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的自动化。
审计效率的提高通过信息化手段,审计人员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审计效率。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措施。
人员素质与技能要求提高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地区、不同审计机关之间的技术应用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和审计机关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2 3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技术支持,实现更广泛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审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加强与其他部门和领域的协同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六大举措强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加 强 审计 职业 道 德 以及 社 会 公德 、
家 庭 美 德 教 育 .培 养 审 计 干 部 良好
大力推 广 和应用 现代 审计技 术 和方
法 坚 持 业 务 培 训 和 实 战 锻 炼 相 结
的从 政道 德 意 识 和 职业 自豪 感 . 深
人用 人公 信度 和 透 明度 建立 合 理 的 岗位交 流 制度 .推 动审 计干 部 多 岗位 锻炼 . 增长 多方 面 才干
和 决 策 机 制 .切 实 增 强 领 导 班 子 的 创 造 力 、 聚 力 、 斗 力 。 进 一 步 加 凝 战
强 干部 协 管工作 .协 助 地方 党委 选 好 配强 审计 机关 领 导班 子 .促进 领 导 班 子年 龄结 构 、知识 结构 和专 业
计 工 作 的 效 能
大兴求 真 务实 之风 .坚 持办 实
事 求 实 效 .做 到 依 法 审 计 . 客 观 公
制 。加强对 审 计全过 程质 量控 制 和
跟 踪检 查 . 进 审计 纪 律 “ 不 准 ” 促 八 等 制 度 的 落 实 加 强 廉 政 回 访 . 持 坚
提 高培训 实效 .重点 办好 工程 审计 业务 和计 算机 审计 中级培 训班 。创
和预防腐 败体 系基 本框 架 更 加深 入 地开 展反腐 倡廉 教育 .建立 健全 科 学规 范的 内部管 理和 监督 制约 机
计 事业 的发 展提供 人 才保证
二 、 强 能 力 建 设 , 强依 加 增
法 审 计 的 能 力
改 进培训 方式 . 宽 培训 渠道 . 拓
三 、 强 作 风 建 设 。 高 审 加 提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探析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探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各行各业都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企业内部审计也不例外。
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意义重大,可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准确性和灵活性,使企业内部审计更加科学和规范。
本文将探析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挑战和建设路径。
1. 提高审计效率信息化建设可以让企业内部审计的整个过程变得更加高效。
通过信息化技术,审计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使用审计对象的数据、资料,减少了大量的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
信息化建设也能够实现审计工作的自动化,根据设定好的规则和标准,自动进行审计程序的执行和结果的分析,可以大大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2. 降低成本3. 提高准确性和灵活性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尽管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有着诸多的好处,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也会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技术挑战信息化建设需要运用大量的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库管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知识,而这些技术知识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设计、开发和维护,这就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的技术人员和技术支持,所以技术方面的挑战是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2. 数据挖掘和信息安全信息化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挖掘和信息安全的工作,而数据挖掘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知识,信息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审计对象的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3. 管理和人员素质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内部有良好的管理和人员素质,需要企业内部有一支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需要企业内部有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尽管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是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企业内部还是要积极地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1. 完善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策略企业内部要制定出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策略,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步骤,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收益,制定出相应的信息化建设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资源合理。
审计业务信息化建设规划
审计业务信息化建设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审计业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审计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审计业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以推动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一、审计业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和组织的业务活动日益复杂,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
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求,容易导致审计工作的滞后和不全面。
审计业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提高审计效率,通过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大大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
其次,增强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精准地发现问题和风险。
再者,有助于实现审计的全覆盖,及时跟踪和监控业务的全过程。
最后,提升审计的前瞻性和预防性,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审计业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一)建立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各种数据源获取审计所需的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
(二)构建智能化的审计分析平台运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风险预警。
(三)实现审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从审计计划制定、项目实施到审计报告生成,全流程实现信息化操作和监控。
(四)保障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审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三、审计业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硬件设施建设配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施,以满足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需求。
(二)软件系统开发1、数据采集软件能够兼容多种数据源格式,实现数据的自动提取和转换。
2、审计分析软件具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风险评估等功能。
3、审计管理软件支持审计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计划、执行、监控和报告。
(三)数据资源管理1、建立数据仓库整合来自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构建统一的数据视图。
2、数据质量管理制定数据质量标准,进行数据清洗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各个领域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审计工作也不例外。
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审计工作信息化,简单来说,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的全过程,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析、报告等环节,以实现审计工作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
它不仅是技术手段的更新,更是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和审计管理的全面变革。
信息化建设为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传统的审计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翻阅账目、凭证,耗时费力且容易出错。
而借助信息化手段,能够快速获取和处理海量的数据,大大缩短了审计周期。
其次,增强了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减少人为判断的偏差。
再者,信息化建设拓宽了审计的范围和深度。
能够整合多来源的数据,进行跨部门、跨领域的审计,发现以往难以察觉的关联和趋势。
然而,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技术层面上,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旦系统遭受攻击或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丢失,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同时,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交换的顺畅性也是一个难题。
人才短缺是另一个突出的挑战。
既懂审计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审计人员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提升整体素质。
数据质量也是影响信息化建设效果的关键因素。
如果数据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那么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的分析和判断就会失去意义。
此外,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也给信息化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为了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技术方面,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防火墙等手段保障数据安全。
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首先,要加强审计制度建设。
审计制度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只有健全的制度才
能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审计法律法规,明确审计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审计行为,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其次,要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
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励和引导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再次,要加强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成
为审计工作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加强对审计对象的监控和跟踪,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审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监督工作,但
同时也需要受到监督。
要建立健全的审计监督机制,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客观和有效。
总之,加强审计工作,对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保障国家和人
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强审计工作,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推进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信息化与审计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高级会计师论文之审计信息化与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供大家参考学习,祝大家在会计网学习愉快!审计信息化与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一、当前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及人员状况近年来,内部审计工作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和挑战。
办公自动化和会计信息化工作在本单位起步较早,推广使用正常,为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较大的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效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012年下半年,省工商局开发了“E地通”江苏省工商局审计作业系统,并在全系统推广使用。
但从总体上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还不够大,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审计软件的运用和推广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还存在人才建设、软件更新与的审计工作的发展变革不适应、不均衡的现象。
目前,单位的会计人员很多,而审计人员尤其是专职的审计人员相对欠缺,部分同志精通于审计业务,但审计软件的运用技巧还不高,这一点在老同志身上较为普遍;还有一部分审计人员是“半路出家”,信息化知识不全面、不系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审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缺少审计工作经验,业务能力相对滞后,对运行软件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
所以,长期以来,复合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约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面对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审计不少内部审计人员严重“内存”不足,审计工作不是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就是力不从心,疲于应对,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影响着审计质量、审计效能的不断提高和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显而易见,传统、粗放式的审计方式和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和要求。
因此,工商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只有在省市工商局的精心组织下,认真用好“E地通”审计软件,大力加强人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的效力、效能,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审计信息化对人才建设的要求审计信息化是审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需要精通信息技术与审计专业知识的人才来推动,人才在审计信息化系统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充足的高素质人才是解决审计信息化现有和潜在问题、推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知识结构的要求审计信息化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人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常规知识。
审计专业知识。
包括:审计学、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理论、职业道德等。
要强调的是,审计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能停留在书本、准则与制度上,要融会贯通,灵活应变,能够应用职业判断分析和解决非常规问题。
信息技术知识。
在信息化社会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不仅是职业需要也是生活需要,因此把它从常规知识中单列出来加以强调。
必须掌握以下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检索与获取、办公自动化、商务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文化基础、常用软件工具使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与维护、系统分析与设计。
常规知识。
深厚、广博的常规知识是一个人受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体现了人的素质。
作为审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掌握以下的常规知识:经济学基础、金融、税收、法律、营销、管理、宏观经济应用文写作知识等。
上述知识结构是由审计信息化产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决定的,是对审计信息化人才的群体性要求,个体应根据具体岗位的不同,有选择的进行知识积累,接受教育培训。
(二)职业技能的要求1.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配置使之互相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是审计人员完成工作任务的保证。
审计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审计前如何争取领导的支持,审计中如何获得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审计后如何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联合审计中如何处理与被联合者的关系等,都存在组织协调问题。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排除干扰,为审计工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2.职业判断能力。
审计职业判断是指审计人员应用专业知识、技术经验,依据相关标准对审计对象的某种认定、评价、选择和决断。
审计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以及具体的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策略,审计证据的收集、分析、评价等都是依靠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为确定。
审计判断的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知识、经验等,审计判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成败。
一旦在某一具体事项的分析判断上出现失误,就可能做出与被审计事项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审计结论。
3.综合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沟通的基础,在与被审计单位交流时,要讲得利索,讲得得体,讲得集中,讲得有力。
还要培养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审计人员要经常与各种文书材料打交道,如起草审计工作计划、审计方案、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案例分析、工作总结,没有较强的文字功底,不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就不能胜任审计工作。
4.全面分析能力。
审计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尤其是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工作的最终和核心产品,是审计成果的主要载体,也是审计质量和审计人员素质的集中体现。
现实中,囿于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审计报告往往停留在对事项的简单罗列,综合分析不够深入,审计信息化为数据深加工提供了手段,面对庞大纷杂的数据,立足宏观,着眼微观,切中时弊地进行综合分析,为领导提出建议也是审计人员必不可少的能力。
三、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一)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目前审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已越来越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比如,在职业品德上,工作缺乏主动性、心浮气躁、不愿从基层做起;在能力上,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等还有待提高;在知识上,金融学、税务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等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应加强对审计人员这方面素质的培养,调整和完善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以更好地适应今后审计信息化对审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加强审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使审计人员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二)建立全员专业培训的机制审计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更新在我国已刻不容缓。
在岗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审计信息化知识培训。
新的环境对应用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要求审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又是一名高水准的审计师并能熟练掌握审计软件。
其次,审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要能将审计软件和审计法规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因为审计软件不经常使用,所以必须不断加强对该软件的培训。
四、审计软件推广运用的方法(一)建制度,完善数字化审计管理机制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和打造审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一是各单位要建立信息化审计领导小组。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各科室负责人和具有计算机专长的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审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业人员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是制定信息化应用考核办法。
要求《计算机审计应用考评办法》明确规定,对所有项目运用审计软件与项目实施同期完成,提高审计软件的利用率,保证审计的连贯性和审计的时效性。
三是建立健全了奖惩机制。
将审计软件的运用纳入年终考核,在考核内容及标准的设置上,侧重于对审计信息化成效的激励。
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参加计算机中级考试,新录用和调入的审计人员,三年内必须通过计算机中级考试。
在应用成效方面,积极开展审计软件应用实例竞赛评比,每个直属局和分局必须上报一个应用实例,激发审计人员学习应用、总结提高、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胜。
(二)抓培训,提高数字化审计实战能力利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学习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基础,审计辅助作业、审计业务档案等知识,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审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邀请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授课,扩大计算机培训的覆盖面,促进提高整体计算机应用水平。
选派计算机基础较好的人员参加培训,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业务骨干,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由审计人员结合审计项目,交流计算机审计的思路、方法和经验,运用计算机审计功能查出的典型案例,通过审计人员现身说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促应用,提高数字化审计工作效能促应用是计算机审计的根本目的。
首先强化意识,以计划管理为龙头,年初的计划全部纳入审计管理系统。
其次,对计算机审计提出明确要求,全年要有计算机审计实施方案,落实计算机审计重点,探索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
再次着力强化基础,把握三个同步:一是审前要展开调研,同步编制方案。
将计算机运用方案与审计实施方案同步编制,明确要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应达目标以及局限和应对措施。
二是审中要同步运用,破解两个难点:当前审计业务人员与计算机枝术人员在思维定式上存在“两张皮”现象,部分审计人员对软件运行过程、判断层次与结果还缺乏了解。
三是审后要总结归纳,同步提炼。
将好的做法推广到全局,将一个项目的做法推广到同类项目,争创精品项目。
五、结束语审计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
因此,全面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人才是关键,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为此,应当充分利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交流培训等途径和方式培养审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勇于创新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提升审计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开展计算机审计,计算机技术只是实现审计思路,达到审计目标的工具、方法和途径。
开展计算机审计,需要上级部门引导,本级领导重视,只有不断加大考核力度,才能达到全面运用的目的。
开展计算机审计,需要不断深化软件运用,加大对电子数据的收集、整理、筛选和分析,拓展非财务数据甚至图像、语音和视频数据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