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途径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途径
摘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经历一百七十多年而长盛不衰,之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三大主流理论形态,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它的基本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论是永不过时的。

本文论述了与时俱进的内涵,阐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产生的源泉、生命根基、认识论源泉和表现形式,从而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与时俱进的事业,必须不断开拓创新,以新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引言回顾马克思诞生的一百七十多年,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对社会产生过这么巨大的推动作用,有过这么大的影响。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译本的序言中说:西方社会科学先后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的三次冲击,因而深深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

马克思还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在马克思主义的具有大跨度的时空范围内保持生命力的基本原理中,重要的是唯物史观提供的方法论。

唯物史观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从而与空想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性。

邓小平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的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

①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作者:董德刚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08期[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所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同于狭义马克思主义和广义马克思主义,可称为第三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

其科学内涵是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其外延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由此展开而来的基本原理。

此即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之“脉”,必须坚持。

马克思主义一直在与时俱进,其原因在于: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别论断存在错误,人们的认识在深化。

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的理论品格,需要全面而辩证地把握它们。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包括依靠群众实践、遵循分工规律等。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在它指导下实践的进展——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8-0006-04马克思主义一直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然而,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却存在许多偏差。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讨论。

在这方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有巨大推进。

以此为指导,进一步从总体上研究一下,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应当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端正指导思想、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含义现在,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东欧和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等。

仅就中国而言,至少也有三种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

1.三种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1]这是列宁所下的定义,并为世人所公认。

这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同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狭义上也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马克思主义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答: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通过两种基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第一种形式,是后人与时俱进,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

比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发展。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进行这样的理论创新时,后人总是面临“左”的错误思想的障碍,根据我们党的经验,破除这个障碍的最好武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第二种形式,是本人与时俱进,对自己原来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至于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审时度势,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对世界大战的看法到80年代中期对时代主题看法的改变.。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上述哪一种形式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与时俱进、勇于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高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清醒、自觉和无私的境界。

2.试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只有实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良好的思想条件。

没有各个阶段上特定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完成,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就只能是句空话。

因此,我们现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10软嵌周晓宇摘要: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不断的完善自己,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不断修改,时刻贴近时代的脚步。

与时俱进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他们时时在关注实践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理论的同时,还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未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自己创立的学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正文: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

英、法、德 3国是其发源地。

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产业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

在这一特殊时期,工人阶级急需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就这一时代的的要求应运而生。

1917年11月7日(俄国农历十月二十五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打破了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人们向世界宣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他适应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把马克思的学说具体化了并向前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当时的情况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的总结才提出实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1年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之后,开始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合乎实际的完整的路线、理论、方针和政策。

抗日战争初期有努力排除右倾的干扰。

在延安整风之后马克思中国化得到了党的共识。

七大通过对党章的修改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定了以马克思列宁注意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工作指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辩证地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这一品质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原理之中,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开放性、创新性诸本质特征之中。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根本源泉。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事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5页)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现实的理论。

它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又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经受检验,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实践性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与社会现实生活、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以及与具体的历史和时代条件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的不竭的创造活力和蓬勃生机,也决定了它能够与时俱进、长存常新。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首先就体现在,它在认识客观世界方面采取和坚持彻底唯物主义的态度,“毫不怜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42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还体现在,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不断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

它科学地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运动规律,从而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内含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必然性: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是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展示的,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必须在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

浅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与时俱进

浅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与时俱进

浅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与时俱进作者:张嘉琪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5期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时代不断进步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并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而为了保持其指导地位,就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原则分类号:D64一、马克思主义发展与时俱进的重要性1、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需要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有些不利于我国发展思想悄然的流入我国,在不知不觉间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决不能放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从而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

2、适应国内发展形势需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给我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工作,就需要有符合时代要求,先进的思想理念来进行指导,避免因为资本主义思想的毒害给我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做到与时并进,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与时俱进,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进行不断的扩大。

3、确保我国安定和谐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部分西方国家一直存在敌意,试图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其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的侵入,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进行大肆宣扬,以期通过文化形式侵入我国,而就目前局势来看不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给人们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并在坚持对外开放下,政府需要将防止资本主义思想腐蚀问题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

4、管理我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明确的指出社会的主体是人,其是所有管理活动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其主要是通过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自由和创造,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并以此来使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

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

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才得以全面展开并达到成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竟之业。

他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真正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的具体现实和国情和历史国情,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

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方法深入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和解決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考验,对提高党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決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1.坚持实事求是方法实事求是唯物主乂认识论和辩证法,是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是机械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简单相加,更不是从“本本”出发在实际中套用马克思主义,而是在深入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中,研究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特点和规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列宁称之为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毛泽东概括为实事求是。

正是在实事求是方法指引下,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出发,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本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与时俱考本科的途径进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2.矛盾分析方法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辩证地统一起来。

因此,矛盾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运用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就是要首先把握时代脉搏,对世界形势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清醒和正确的判断,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并且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点,找到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道路和方法。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

概括地说有四大基本理论:其基础是唯物论,其核心是唯物史观,其灵魂是辩证法;认识论则是这三者在思维和认识上的集中体现。

辩证法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条红线,是这个哲学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唯物论离开辩证法就必然陷入形而上学,使其失去彻底性和革命性;历史唯物论就是历史辩证法,它的真谛就是以社会存在为基础阐明了社会历史中一系列的辩证关系,实质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大基本矛盾运动的辩证法;至于认识论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实践和认识互动中的辩证法理论。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哲学在本质上是与时俱进的。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剥除了它的唯心论外壳,拯救了它的合理内核,把辩证法建立在了唯物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辩证法;生活在战争与革命时代的列宁和毛泽东,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基本范畴的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要求,系统阐发了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形成了矛盾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其形成、基础和本质而言,它是唯物辩证法。

矛盾辩证法和系统辩证法只是唯物辩证法不断深入发展中的新成果。

因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应定性为唯物辩证法。

但矛盾辩证法和系统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确是新时代和新实践要求的产物,它们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中确有阶段性意义,是唯物辩证法发展史中具有标志性的新成果,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科学体系。

一唯物辩证法历史赋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使命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这个转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实践的成熟性,即资本主义矛盾的充分暴露;二是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武器,即从资产阶级的唯心理念中走出来,从现实历史条件中寻找解开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钥匙。

马克思在谈到自己的辩证法时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主题与发展进路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主题与发展进路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主题与发展进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是建党9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最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需要把握的当代主题和发展进路。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主题和发展进路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有助于我们在推进事业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形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性共自觉。

一、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创新与发展的规律与活力所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众所周知,在指导思想上是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历来是共产党与非共产党相区别的试金石。

正如毛泽东所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既不是简单重复马恩曾经作出的某些论述、某些判断或某些结论,也不是简单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口号到处宣传或当作形式主义的标签到处去贴。

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关键是如何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统领地位和如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这其中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整体考量,但是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认识和把握。

实践决定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

按照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把实践作为自己的理论源头,把不断解决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责任和使命。

所以,马克思主义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新认识、新思想和新观点,以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理论自觉和指导实践的发展活力。

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

的深 化 . 而改变原 来不完善乃 至不正 确的认t 5 {
马克思 主义 的认 识 论认 为 ,人们 是通 过现 象而 把握 事 物的本 质的 ,而现 象 是逐 步展 开 的 .因 此, 人们对 事物 的认 识就有 一个由表及里 、由浅 人深 、 由不 完全到完 全的发展 过程 。因此 . 住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克思主 义与时 俱进 的根据与 原 因
此, 它不 墨守成规 、 固步 自封 , 不把 自己看成 是万
为什 么 马克思 主义 和古 往夸来 的 许多理论 不 同而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根本 的原 因在 于,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 引出来 、 又 在客观实际中得 到证 明的科学 :既然客观实际在
维普资讯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 展理论
◆徐 崇温
江泽 民同志在陕祝 中 国共产党成 立 8 0周年 的讲话 中 . 出 r“ 提 马克思主 义具有 与时俱进 的理 论品格” 的重要论述。 这个论断不仅科学地揭示 厂
马克 思主义 的内在本 质 ,也深刻地总结 了马克思 主义 发展的历史经验 ,并为我们在新 的时期正确 地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指明 了方向。
化 发 展 中一切 有 价值 的成 果 而形 成起 来 的 : 因 此. 随着人 类对 自然 、 社会历史 和人 的思维本 身 的认 识 日益深 化 ,并且 在 新 的探 索 中提 出种种 新的学说 、 新的思想 、 新理 论 、 的观 念 的时 候 , 新
马克 思主义就 必然 要在 研究 这些 新变 化 、新思
方针 , 就不可 能坚持 和发展马克思 主义 , 也不能
成为名 副其实 的马克 思主义 者 。 在 马克思 主 义 的发展 历程 中 ,我 们可 看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③就条件而言,某些原理的因条件不同 而转移,条件改变后,要根据新的条件得 出新的结论。
3、马克思主义学说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 的发展史。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4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阶段: a、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 b、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的 设想到提出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 发展阶段的设想。 c、从暴力革命到夺取政权的两种方式。 d、从提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到论述无产 阶级国家政权学说。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阶段: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到和谐社会。 b、从“超阶段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论。 c、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到社会主义本质 新概括。 d、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e、从发扬民主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f、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18
10
2、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优秀文化 成果的继承、总结和发展。
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 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 义。
三大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 量守恒和转换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 化论。
11
3、马克思主义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实践,又回到 实践中去经受了检验。
4、马克思主义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12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 发展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 政党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 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 科学表现。
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具有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归宿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摘要: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里,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符合人性发展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时”,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的。

概言之,1845年以前,马克思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论框架和理论基础,主要是以理想人性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人本主义哲学,其理论前提主要是理想的人。

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马克思着重强调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活以及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相对比较“唯物”。

19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斗争的焦点,就是如何看待上层建筑、尤其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机器的作用。

关键字:与时俱进、马克思哲学、时代性、创新从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任何一种思想和学说体系都应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专利。

然而,当一种思想体系被确立为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且容易演变为教条主义时,当一个社会的创新精神被抑制时,强调与时俱进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马克思的哲学本来就是与时俱进的,这是常识。

但值得一提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曾被某些社会主义国家教条化,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一定的代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体现时代的先进性,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由此,对马克思哲学的与时俱进品质进行研究,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与时俱进的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与时俱进的内涵作出了明确规定:“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也就是反映时代精神。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

所谓体现时代精神,就是要抓住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且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遍性的问题从空间上体现时代精神,长期性的问题从时间上体现时代精神,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认识主体方面体现时代精神。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从千年思想家评选谈起——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得票高居榜首者是马克思。

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呢?这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它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

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

不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是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

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

根本要坚持祖宗不能丢毛泽东说过这样的话:“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

”改革开放后,面对一些人的“信仰危机”,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丢”。

一个执政党若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严格以事实为依据,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马克思主义这个“老祖宗”不能丢,原因就在这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人民长期艰难探索而作出的正确抉择。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许许多多先进分子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可谓前赴后继,百折不挠。

他们把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义都拿来试过,却无一成功。

只有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中国的前途命运,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从而引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这100多年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一个客观事实: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和我们的民族就有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历久弥真。

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与时俱进

摘要:理论界至今还有一种说法:任何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是修正主义。

这种说法,把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阻断在基本原理门外,否定了彻底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必须并能够与时俱进。

为此还应该明确,基本原理与基本原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不要与时俱进?能不能与时俱进?这在理论上已经不成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重大论断,及其以后的多次讲话等一系列文献,都已经讲清了。

既然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整体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作为马克思主体部分的基本原理,更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更能与时俱进。

这似乎已无须论证的必要。

但是,长期以来,在理论界有一种说法却把此问题搞模糊了。

这种说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不能触动的,“任何背离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是修正主义的表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说法至今未变。

这种说法把与时俱进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阻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门槛之外,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论的彻底性。

这种说法必然导致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结论。

因为与时俱进意味着发展,意味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自我更新,意味着突破、修订和扬弃个别过时原理,代之以新的论断,即进行理论创新。

这是目前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无个别基本原理的过时,有无弃旧更新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坚决否定,很可能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论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在当前所据守的一阵地,值得予以重视。

本文试图对此加以讨论,冀能引起理论界注意,通过讨论得出明确结论。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事实来看,曾经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论,被突破和修改,代之以新的结论,即向前发展的事实,不乏实例。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曾经对《共产党宣言》这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党纲”[1](P228)的重要理论论点进行过修订。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英文是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50例:《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50例》是2002年03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春贵。

内容简介:该书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实际历史进程,选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理论与政策创新的事例,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使得马克思主义至今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科学的指导作用。

该书不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专著,而是带有较强资料性的一本供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方法的参考书。

书名既然叫“50例”,当然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与时俱进的全部内容。

作者的是希望读者举一反三,从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内容目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毛泽东、邓小平同志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篇一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二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的设想到提出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三从暴力革命到夺取政权的两种方式四从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描述到提出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五从提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论断到论述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学说六从资本主义的私人资本到资本主义的社会资本七从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到全面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第二篇列宁主义篇八从《资本论》到帝国主义论九从“共同胜利”到一国数国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十从巴黎公社到苏维埃政权十一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到“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十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十三从共耕制到合作制十四从“社会主义的人口”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十五从消灭商品生产到利用商品货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十六从阐述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到揭示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三篇毛泽东思想篇十七从阶级斗争一般理论到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十八从“城市中心论”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十九从土地革命战争的政策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二十从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到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二十一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到党的群众路线二十二从革命的新三民主义到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二十三从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二十四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城市领导乡村”二十五从“社会主义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论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第四篇邓小平理论篇二十六从“两个凡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十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十八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二十九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三十从照搬苏联模式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十一从“超阶段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三十二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到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三十三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到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三十四从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模式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三十五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十六从抽象谈论姓“社”姓“资”到“三个有利于”标准三十七从“生产力中包括科学”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十八从“发扬民主”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三十九从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十从解放台湾到“一国两制”第五篇江泽民重要论述篇四十一从“关键在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十二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十三从“以公有制为主体”到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四十四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可持续发展四十五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四十六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以德治国”四十七从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到依法治国战略四十八从“请进来”到既“请进来”又“走出去”四十九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到提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五十从“解放思想”到“全面创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有多种途径,但最重要、最基本的是要倡导读书,特别是读原著。

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还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而联系实际是多方面的,但就客观实际来说,要特别重视以下两个重要途径:一是调查研究。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就必须把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中间环节和桥梁。

实事求是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就是要从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调查研究则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

二是善于总结经验。

如果说调查研究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过程,那么在政策实行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就是保证党的行动的正确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党的正确领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客观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自觉地克服自身的错误,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使自己不断成熟起来。

同时,学习马克思主义还要善于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加强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

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理论创新,就是要坚持与实际相结合,就在于承认社会历史的变化,敢于正视新情况新问题,能够把基本原理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科学分析和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观点和方法,并将其概括总结为新的原理。

同时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地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

2.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科技发展迅猛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理解“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这个问题?回到马克思的第一层涵义主要是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研究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分析批判,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考察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讨中的思想,真实地呈现马克思思想的全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本原因。

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历史。

本书着重论述的是我们党这些年来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发展,在实践上不断开拓前进。

本书内容有,第一编,艰辛的探索: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第二编,在邓小平改革思想指引下前进;第三编,迈向21世纪的纲领性文献。

第一编艰辛的探索: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
第一章充满曲折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毛泽东的智慧和理想主义
第三章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二编在邓小平改革思想指引下前进
第一章现阶段中国社会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
第二章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第三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前提
第四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第五章如何继承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第六章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大贡献第七章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发展和创新第八章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九章“三讲”是党的优良传统
第十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编迈向21世纪的纲领性文献
第一章光辉的理论伟大的旗帜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际遇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
第六章党的历史和党的思想路线
第七章“三个代表”要求和党的先进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