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入殓师是一部以入殓师为主角的日本电影,于2024年上映,由中岛哲也执导。
该片讲述了一个自幼跟随父亲入殓师生涯的主人公,通过对待死者的敬意和关爱,不仅改变了死者的家庭,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电影通过精心构建的美学元素,展现出对生命、死亡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首先,电影的画面语言在表达入殓师的角色和氛围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影采用了大量的灰暗冷色调,使整个影片呈现出一种冷峻严肃的氛围。
这与入殓师这个职业的特点相契合,体现了入殓师在面对死亡时所需要的冷静和专业。
其次,电影通过镜头语言来表达主人公对死者的关怀和敬意。
影片中的主人公在处理尸体的过程中,总是充满着细致入微的关爱,不仅小心翼翼地处理每一寸肢体,还用美化的手法展现死者的尊严和美丽。
电影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和缓慢的节奏,将观众的视线聚焦在细节上,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对死者的尽责和尊重。
同时,电影还通过音乐和声音的运用来加强对死者尊严的表达。
影片的音乐采用了富有感染力的钢琴曲和合唱,带有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死者的价值和尊贵。
而在影片中,死者的声音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回忆和遗言,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无尽的真诚和温暖。
另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其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人公作为一个入殓师,他不仅仅是一个处理尸体的技术工人,更是一个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尊重死者的人。
他在面对死者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恩怨情仇和生命历程,并将这些感受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他的善良和关爱改变了死者的家庭和生活,也改变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
这种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使我们更加能够思考生命的真谛和价值。
电影《入殓师》通过细腻的画面、动人的音乐、感人至深的故事,以及独特的人物形象,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它以一种虔诚而庄重的姿态,向观众展现了入殓师这个职业所表达的人性之美。
而这种美学的表达,也使电影成为了一部触动人心,引发人们对死亡和生命思考的佳作。
大学美育之《入殓师》鉴赏
死如秋叶之静美《入殓师》这部电影很早之前就想看了,无奈当时心情实在浮躁,无法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再加上电影本身节奏偏慢,导致我就看了个开头便弃了。
这次课上放这部电影,欣喜能重拾如此佳作,但是音响的问题着实让观影感受大打折扣,只好再择一个空闲的日子独自静享了。
说说这次的观影感受吧。
死亡一直是我们忌讳和回避的问题,因为它是残酷的,无情地带走一切希望和爱,空留未亡人无尽的悲伤和思念。
但是这部电影向我们呈现出来的死亡却如秋叶般静美。
主角在乐团的职业生涯因乐团的解散走到了尽头,为了生计的他四处找工作,误打误撞走上了当入殓师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却一直都不平坦。
主角因为这份工作遭到了朋友的疏远,老婆的反对以及他人的非议。
一开始的他也会因为面对逝者尸体的腐烂而狂吐不止,接触到老婆的亲身肉体就像灵魂找到了寄托,这些都表现出他对死亡极度的恐惧,死亡原来如此的恐怖恶心。
但是慢慢的,他目睹了很多的死亡,很多的不舍,逝者却再也无法复活,如秋叶般静静地躺着,他似乎看到了死亡的美丽,为逝者擦拭干净身体,替他们换上美丽的服装,再化上一个漂亮的妆容,这份对逝者的尊重和礼仪让死亡在那一瞬间显得不再残酷,而是美丽。
每一个生命的离开都是可惜的,伴随着诸多的不舍与悲伤,纵使这样,还是有的逝去寄托着美好,就像电影里面有一场戏是一个老奶奶逝去,她的儿孙脸上并不全是写满了痛苦,而是泪中带笑,诉说着对老奶奶的爱和在极乐世界的祝福,这一幕让我印象很深刻,这是对死亡最后的尊重,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希望。
纵使存在着很多的不理解和偏见,男主角对于入殓师的这份工作已经放不下了,他愿意为逝者擦拭最后一次身体,穿上最后一次衣裳,化最后一次妆,因为他欣赏这份死亡的静美,不强求任何东西,死亡就是那么的自然。
而他身边的人一直回避和忌讳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直到身边开洗澡房的老奶奶逝去,他们才发现死亡离自己那么的近。
老奶奶不听儿子的劝告,坚持经营这家洗澡房,为街坊提供便利。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入殓师》是一部取材于日本历史上的著名入殓师公文公的电影。
通过公文公的生活经历和对死亡的处理方式,电影向观众呈现了日本人特有的生死观。
一、尊重死者在电影中,公文公对待每一位逝者都如同对待生者一样细心周到,甚至有超越对生者的细致。
他不仅要遵循入殓礼仪,还努力还原逝者生前的面貌和形象,以确保逝者从生到死周全无缺。
这与日本人对死者的尊重有关。
在日本文化中,逝者拥有尊严和荣誉,人们会为死者举行精心布置的葬礼,同时相信逝者灵魂仍在世间游荡。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公文公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
二、视死如归公文公本人有“视死如归”的追求,也即不恐死。
在日本人的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态度交织着浓厚的宗教和哲学观念,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接纳生与死的轮回。
这样的思想影响了日本人对死亡的态度,让他们更加淡然地面对人生的最终归宿。
电影中的公文公也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地走到自己的生命尽头。
三、渴望重生日本人对于死亡还有另一种观点,那就是“重生”。
在电影中,公文公提到他要通过修行和冥想,为来世做好准备。
这种思想也是日本文化中流传至今的观念,相信人的灵魂可以在死亡后转化为新的形式存在。
在日本人的冥想和佛教思想中,通过修炼,人们可以穿越生与死之间的界限,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和重生。
四、珍惜人生电影中的公文公虽然面对着工作永远不会有结束的局面,也曾在生命的极限上体验过那种无所畏惧的自由,但他最终决定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也珍惜这一生,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结束人生。
这种态度是基于对人生的珍视和对“人生该做什么”的一种认知,日本人更多地关注人生的质量,而非延长生命的时间。
综合来看,这些表现方式是日本人在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他们比较淡定地面对自己的死亡并珍视每一个活着的日子。
而这种淡定、珍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死亡和追求重生之间,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入殓师影评
入殓师,又称葬仪师,是专门为死去的人化妆整仪、纳入棺中的职业。
在主观印象中,一切与死人扯上关系的必定是悲伤的,给人以沉重阴暗看不到阳光的感觉。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与死亡对话的“肮脏”的职业,却被导演泷田洋二郎拍的丝毫没有阴森恐怖和悲观绝望,反之,唯美的画面,优美的配乐,深邃的思想,让人无限感动。
一、“只要是人都会死,你我都要死,死亡本身是正常的事情。
”影片一开始,是一片茫茫的雪,伴随着久石让清泠的琴音,一辆汽车从远处驶来。
车上坐着一老一少。
两人一路无话。
一切是那样朦胧。
镜头一转,山上仍旧白雪皑皑,阳光却照亮了整个画面。
主人公小林大悟和他的老板来到一户人家为一位死者入殓,神圣如宗教仪式一般。
文学艺术作品中死亡从来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一个沉重而又严肃的话题。
生命的终结和消逝必然带给我们无尽的伤感与悲怆。
但是,死亡,确是是人从一出生就要开始面对的问题,无论你迷惘或清明,无论你逃避或面对,它就在那里。
在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如何使人从惧怕和忧伤的姿态中抽离,变得接受死亡并有意对生进行思考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入殓师》这部电影选择“死亡”这一边缘的主题,从影片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肃穆虔诚却又细腻温柔的氛围,通过体现生者对死亡的尊重,来宣扬一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爱,将观众带入进去,将与死者对话这件事娓娓道来。
一、“让已经冰冷的人复活,给予他们永恒的美,这需要冷静,需要正确,但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满怀亲切而温暖的爱心”。
小林原是一名乐团的大提琴手,乐团由于经济不景气而解散,小林不得不携妻子美香回到其出生地,误打误撞当上了“入殓师”。
期间,他假扮过遗体,接触过高度腐烂的尸体,遭受过死者家属的白眼与歧视,甚至遭遇朋友的误解以及妻子的离家出走。
但小林依旧坚持了下来,原因只是,入殓师,能绽放一个人最后的美丽,为其奉献最后的尊重。
在初接触到入殓师的工作时,小林是表现出极度的不适应与抵触的,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在感受到死亡的冰冷与恐惧后,他急切地需要从现实中感受生命的温度,每入一次殓,他对生命就更珍重一分。
渐进性生死美学表意下的“正反合”式叙事建构——浅析《入殓师》的叙事结构剖析
欲 望, 灵魂 、 有限, 无 限、 自然, 精神 ) 双方的冲击张力 , 均属于不 断发展 的统一体即 “ 绝对理念 ” ( t h e a b s o l u t e l y i d e a 1 )的一部 分, 后者通过冲突呈现并发展 自己。事实上 , 艺术 史的实践过 程 中哲学总是 阐释或 回应某种形而上存 在的运作 ,借用黑格 尔思想体系 中正反合 的辩 证方程式 ,延展 为电影建 构的叙 事 结构 , 这是辩 证分析影 片叙事张力 的有效过程。 在《 人殓师》 中 的“ 正反合 ” 叙事结 构即是 : 人们面对亲人死 亡对 入殓师 的依 赖叫 号 统 民族文化认 同下的对入殓 师职业 的天然的排斥一 特 定情境及感情 因素影响下的理解 与认 同。 将 电影《 人殓 师》 叙事进程解构看来可 以归结为是 小林 大 悟对 “ 人殓 师” 的职业 以及对 “ 生死概念 ” 理解 的过程展示 , 其 中辅之 以周 围人在其影响下的思想转变 。影 片的开始部分 描 述 了讲求仪式感 的 日 本居民对 为死者人殓程序 的高度 重视 和 虔诚 ,在字幕 出现前的影像部分 中着重墨刻 画 自杀的变性 男 子家人对其生前意愿的尊重 ,并告知人殓师在该男 子最后 的 人生旅程 中满足其心愿。且在描述一位女死者家人等待入殓 的焦急程度上可反应 , 作为最后一次的人生嘱托 , 为死 者人殓 已经作为生者对死者表达尊重 与敬意 的最后一项仪式成 为民 族文化 中不可或缺 的一 部分 , 自动选择性地忽视 了“ 死 亡” 的 本质 。 第二段 落中则通过路人对小林 气味的不屑 、 童年好友对 小林选择 的鄙视 、妻子美香对小林职业 的不理解甚 至小林 自 己内心 中对死亡的恐 惧,展现 出在传统生死观念认 同下 日本 民众对死亡的避讳和偏见 ,例如在给 因车祸致死 的叛 逆少女 人殓时 ,愤怒的父亲指着小林大骂道 : “ 难道要像他一样靠做 这种事情来赎罪吗?” 在这一段落中 , 人们对 “ 死亡” 的讳莫 如 深又被重新提上 了台面 , 与前一段的隐晦 、 拯救意 图形成 了对 比; 最后段落亦 是影片 的高潮段 落 , 通过妻 子的怀孕 、 为澡 堂 大妈进行人殓 、 为父亲人殓这三个关键 环节的刻画 , 小林逐渐 在入殓 的过程中正确认识 了死亡并从 中得到 了灵魂 的升华与 救赎 , 更重要 的是 , 在他人 性的光芒下 , 慢慢改变着 身边人 的 看法和对死 生观念 的理解 。
《入殓师》的生死美学
排 ,严 肃 中略 带喜 剧 效果 的叙 事 , 缓慢 而 紧凑 的节奏 ,绵 长 而感 人至 深 的情感 ,有效 地 吸 引 了观众 的视 线。巴兹 ・ 尔曼导演在拍摄 完 “ 鲁 红
这些 不 同的场 景 一一 给观 众展 示 了
亲要离开 的的征 兆对儿子 的不放心。 片 中 三 次 出现 石 头 ,大 悟 回忆 当年和 父亲 交换 石 头 ,大悟 给 美香 石 头 以及 父亲 生命 最 后 一直 紧 紧攥 着 的小 石 头 ,这 些都 是人 物 情感 之 开 始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静 静 地 欣 赏 静 间 的 交流 ,每 一块 石 头都 有 着 满 满 谧 的美感 , 接着沉入对 生命 的思考 。 的爱。 2 .音 乐 2 自然界生 物—— 章鱼 、鲑鱼 . 久 石让 出 品是 这部 作 品 音 乐 高 看 了许 多 的关 于 《 殓 师 》 的 入 质量 的保证 ,也 可 以说 很 多人 冲着 文章 ,常有人在文章 里称 《 入殓 师 》 音 乐去 看 了 电影 。久 石让 为影 片谱 体 现 的是 日本 人 的死 亡 美学 ,而 我 写 了以 大提琴 为 主要 乐器 的背 景音 认 为事 实上 该 片探讨 死亡 的 目的 在 乐 ,大 提 琴 的浑厚 音 色 ,打破 死亡 于 生 之意 义 的探 索。 片 中用细 腻 的 所带 来 的沉 重 ,抒 情 的乐 曲 ,配 合 视 角 拍摄 了几组 自然 界 生 物 的生 存 着 影 片故 事 的叙 述和 主人 公 心境 的 状 态 的镜 头 ,营造 了意 味丰 富 的 美 变化 。 学 意 象。 被放 生 却 死亡 的章 鱼 ,让 电影音 乐能够 突 出影 片 的主题 主 人公 因此 而悟 到 “ 回归 自然 才 能 准 确地抒 发剧 中人 物 的感情 , 人 生 存 ”而 离开 灯红 酒 绿 的大 都 市 回 使 物 形 象 更加 鲜 明 动 人 , 够 加 深和 到 闲适 古朴的故 乡。 能 强 化 观众 的情 感体 验 , 当的 音 乐 恰 四、电影主题——关于生死 的美 呈 现 对 观 众理 解 电影 有 促 进 作 用 , 学 从而 大 大加 强 了 电影艺 术 的表 现 力 “ 已经冰 冷 的人 重 新焕 发 生 让 和感 染力。【】 片中 多次 出现大悟 机 ,给她 永 恒 的 魅 力。” 大悟 的这 5影 拉 大提 琴 的场面 ,但 是每 一 次 的感 句话 说 出 了入 殓 师 的工作 内容 ,一 受都 不 一样 。大 悟在 家 中拉 大 提琴 般 人 难 以理 解 这种 职 业 的人 ,只 觉
入殓师赏析
入殓师赏析“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门一样。
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
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
”这句简单的话语选自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得主----日本著名电影《入殓师》。
该片虽然没有《阿凡达》一般炫目的3D效果,没有《泰坦尼克号》一般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但是依旧深入人心,为人好评,原因为何?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赏析:一、简单的故事,真挚的感情。
男主人公小林大悟喜欢拉大提琴,在一个乐团中担任大提琴手。
但是由于乐团解散,为求生计,不得不带着妻子回到乡下的家里。
再次谋生,却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聘用为入殓师。
所谓入殓师,就是为已逝的人化妆然后盖棺的工作。
刚开始,大悟很不适应甚至反感想到辞职,同时也遭到了妻子和朋友的嫌弃和厌恶。
但是,一次入殓仪式后,死者所表达的感激,以及社长在举行仪式时的那种淡定与庄重,深深感染了他。
也许是对死亡有了更深的认识,大悟不在逃避,反而爱上了这个职业。
然而,很不幸的,朋友的妈妈去世,他当着妻子和朋友的面,亲自为朋友的母亲化妆更衣,送她上路,这深深感染了所有人,也让他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就在他沉浸在与妻子复合的喜悦时,有消息传来说在他小时候抛弃他的父亲去世,留了遗物给他。
怀着复杂的心情,大悟和妻子来到了父亲身边。
也许有恨,也许有怨,但他内心深处充满着对父亲的爱。
含着泪,他亲手为父亲入殓,也释放了压抑在内心深处已久的阴郁,获得了一次新生。
影片看似只是在讲一个男人的工作生活经历,却在这平凡却不平淡的故事中,流露出极为真挚的感情。
如一丝丝暖暖的细流,流淌于心间。
无论是他与妻子的相爱分离复合,与老板的不解理解敬重,还是与父亲之间的复杂感情,都是那样的真实,让人觉得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却用平凡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位观看者。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细微之处见真情吧。
二、小故事,大道理。
我想看完这部影片,我们在感动于大悟与妻子与父亲的真挚感情的同时,对生与死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入殓师》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使得文本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出色地配合了文本缓慢而紧凑的叙事结构;久石让为这部电影的配乐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其中的四首音乐也是文本叙事发展的线索之一;作为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文本的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一一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使得观众在看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故事中的冷暖也能抽离出来思考其中的主旨;与此同时,简洁的叙事也能让观众有更多注意力从电影精心设计的细节中更深入读文本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这本电影关于日本的意识形态的暗示也有体现,并且也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审美元素。
一、摄影: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这部电影中特写镜头不多,大特写镜头则寥寥可数,远景或者大远景镜头也不多,主要是中景镜头和全景镜头,这样的镜头选择令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细腻柔和的感觉。
因为特写镜头,尤其是大特写镜头往往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有象征意义或放大一种情绪,可以改变叙事的节奏和力度,甚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比如说电影的开始部分,这段在车内的镜头都没有拍摄主角小林大悟的正面,只是侧面特写, 然后配以独白,观众的视角就好像是与他一起乘车,坐在他旁边看他一样,这样的视角感觉很自然、真实,虽然气氛有些压抑。
大悟最后一次的乐团演奏时,乐团负责人的特写镜头一一呆滞而无奈的眼神,已经暗示了故事的发展一一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然后果不其然,乐团解散了,大悟的惊讶的表情的特写镜头虽然就只有一个,但是就能很好地放大了这种命运弄人的难以接受的感情。
去面试的时候,大悟拿着社长给的第一天工资那个特写,虽然他没有说接受这份工作,但是已经暗示了他面对生活的压力会接受的。
较少使用大特写镜头,也表明了文本中冲突较少,在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节奏的缓慢处理。
远景镜头是比较含糊的一个概念,有时是与全景相当,所以就不展开说了。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入殓师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使得文本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出色地配合了文本缓慢而紧凑的叙事结构;久石让为这部电影的配乐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其中的四首音乐也是文本叙事发展的线索之一;作为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文本的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使得观众在看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故事中的冷暖也能抽离出来思考其中的主旨;与此同时,简洁的叙事也能让观众有更多注意力从电影精心设计的细节中更深入读文本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这本电影关于日本的意识形态的暗示也有体现,并且也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审美元素;一、摄影: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这部电影中特写镜头不多,大特写镜头则寥寥可数,远景或者大远景镜头也不多,主要是中景镜头和全景镜头,这样的镜头选择令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细腻柔和的感觉;因为特写镜头,尤其是大特写镜头往往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有象征意义或放大一种情绪,可以改变叙事的节奏和力度,甚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比如说电影的开始部分,这段在车内的镜头都没有拍摄主角小林大悟的正面,只是侧面特写,然后配以独白,观众的视角就好像是与他一起乘车,坐在他旁边看他一样,这样的视角感觉很自然、真实,虽然气氛有些压抑;大悟最后一次的乐团演奏时,乐团负责人的特写镜头——呆滞而无奈的眼神,已经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然后果不其然,乐团解散了,大悟的惊讶的表情的特写镜头虽然就只有一个,但是就能很好地放大了这种命运弄人的难以接受的感情;去面试的时候,大悟拿着社长给的第一天工资那个特写,虽然他没有说接受这份工作,但是已经暗示了他面对生活的压力会接受的;较少使用大特写镜头,也表明了文本中冲突较少,在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节奏的缓慢处理;远景镜头是比较含糊的一个概念,有时是与全景相当,所以就不展开说了;大远景主要是拍外景的,可以显现场景之所在,给人一种空间的参考架构,这类镜头主要是用在具有宏大叙事的作品中,这部作品用大远景镜头主要是在大悟决定搬回乡下,然后用大远景拍了乡下的景色,再将景框逐渐缩小,变成远景、全景、中景和特写,将大悟的独白与影像配合起来,谈到母亲时就特写拍了母亲的遗照;寥寥可数的大远景镜头也是从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环境的狭小,这也是日本电影常见的选择,他们更趋向于表达小人物、小故事;而中景和全景是较重功用性的镜头,往往是用来做说明性镜头、延续运动或者对话镜头,而且在入殓师中中景镜头主要是二人镜头,这些镜头给人一种亲密的感觉、贴近但是保持一种平等的心理距离;如大悟因为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后被一具腐烂的尸体所惊吓,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他一个人在深夜里拉起了大提琴,镜头也是以中景和全景为主,配以部分特写镜头,而且特写镜头主要是手和石头,没有突出大悟的表情,而是以琴声代替;电影最后当大悟亲手为父亲入殓,也是主要以他的动作的中景或全景镜头代替他的感情,然后适当运用几个特写镜头拍下他流到鼻尖的泪水,也没有用到大特写,观众在他小心翼翼的动作中就可以感受他内心流淌的感情,这些中景和全景镜头的镜头语言的运用,就使故事的叙述更加温和、真实,容纳更多细节,使之细腻感人,彷如静静的流水将感情注入观众心田,可以不经意地打动观众,而不是刻意地;这部电影的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也是比较细腻的;这部电影主要是利用明显的光源如窗户外的光线、室内的灯光,没有明显的人工化和高反差灯光效果,使这部电影的摄影风格倾向于现实主义——自然;不过,很多室内场景的光线都选择了偏黄色,所以,也就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效果;比如,大悟被解雇后的一段镜头,是选择了黄昏时的窗口位置进行拍摄,大悟就坐在光与影的交界处,脸部时而明亮时而昏暗甚至一半明一半暗,这就很好地暗示了他内心挣扎的感情,梦想破碎了,但是他自己也知道也许以大提琴为职业是一种负担,他仍在犹疑是否该彻底放弃大提琴;但是,这部影片最能体现光影细腻之处的还数大悟在曾经是小咖啡店的老家里拉大提琴的一段,咖啡店常有的橙黄色的灯光还有窗外的暗黄路灯与青黑的夜色、使光影层次丰富自然,有时光影甚至是在大悟与大提琴上随着乐声而动的效果, 而且电影以一盏灯光从暗黄到亮黄,在画面上移动变化的效果,过渡到大悟小时候的记忆画面;这一处理更有一种心理暗示:小时候的回忆其实是相当快乐的;电影前面的部分色彩都比较单调,这也与选择了冬天作为故事开始为时间起点有关,而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画面的色彩也丰富起来,包括社长在一间满是绿色植物的房间里喝茶的片段,包括白天鹅与蓝天还有田野的的画面,而到了尾声的色彩更是缤纷起来,因为春天到了,花开了;比如大悟那怀孕的妻子在店外浇花的场景,淡粉色的樱花盛开,飘落,红色、橙色、白色的郁金香花在阳光下呈现出透明的质感——这也是新生植物的独特之处,这一切都使画面的色彩丰富而且富有新的生命力,这也暗示了生命轮回不息的道理;乃至大悟为父亲入殓的一段,色彩也是丰富的,玻璃门透过的明亮的光线与门外的隐约的蓝色与粉色,还有盖着父亲的被单也是色彩丰富的,这明亮的光线似乎与叙事形成了对比,但是其实也不然,因为生命依然在继续,大悟解开了心结,而且已经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二、声音:音乐成为线索之一黑泽明说:“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在这里,我主要是从音效与音乐两方面探讨声音在这部电影中所发挥的功能;音效的主要功能是制造气氛的——声效师通过对每个镜头所配的声音的声调、音量、节奏等控制来制造电影所需的气氛;入殓师在混杂着车轮转动碾过路面的声音的钢琴声中开始,车轮的转动声渐渐清晰,而且声音低沉压抑,观众似乎是在慢慢等待车子过来,然后乘上了主角的车,这时,车轮声消失了,钢琴声开始了主部旋律,作为观众的我们听到了主角的独白;这一音效的处理,自然地引入画面,而且也为整部片子的缓慢而颇为沉重的叙事风格做好了声音的准备;音乐,在这部电影中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也是文本发展的线索之一;在入殓师中,有四首重要的音乐:最重要的是反复出现的久石让Memory结尾曲是这首曲子的变奏曲,还有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舒伯特的Ave Maria和作为表现生与死主题的音乐Beautiful dead;久石让作为电影大师宫崎骏和北野武的音乐搭档,其配乐以极简主义风格的钢琴曲着称,也正好体现了日本简约的审美传统,在他为入殓师创作的这首Memory,大提琴声在轻轻的钢琴声中忧伤地响起,缓缓地流淌,静静地哭泣,几乎是大提琴的弦一拉动,感染力就直入观众内心;当然,这首曲子的作用远不止是打动人心,它还充当了主角大悟的记忆线索之一,充当他感情的依托;Memory是大悟那位在他六岁时就抛弃妻与子的父亲最喜欢的曲子,承载了小时候在父母前拉奏此曲的记忆,承载着对父亲的远去的记忆,只是,他已经记不起了父亲的样子了,这其实比恨一个人更悲哀——记不起来了;在他的琴声中,有一种执着的感情,与其说怨恨父亲,更多是渴望父亲的爱,他被想记起来又怕记起来的矛盾心情束缚着;大悟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后被一具腐烂的尸体所惊吓,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也是这一晚,他一个人拉起了小时候用的大提琴,拉的正是Memory,为什么他会在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世界受到冲击时选择这首父亲喜爱的曲子我认为这在这里,这一首音乐已经成为他的感情的依托之一,小时候拉这首曲子时父母的自豪笑容是他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寻求蕴含在这首曲子中的父亲的记忆反而能令他暂时摆脱现实中所发生的不愉快或者恶心经历,他有一种回归到避风港的安心感;在他拉琴的时候,父亲的记忆也渐渐浮现,尽管,父亲的摸样依然很模糊;直到,电影的尾声,他亲手为父亲入殓,就在父亲临终前紧握的石头掉落下来,Memory的琴声也开始悲哀地哭泣,乐声渐渐强烈,暗示记忆已经被唤醒,被压抑的感情得到了解放,乐声即将结束时他捧着父亲苍白的脸,那些儿时的记忆再次重现,只是这一次,当他明白到父亲其实一直想见自己时,他不再抑制自己的记忆,他想起了记忆中父亲的模样,他得到了失去的父爱,虽然父亲已经踏上了另一段安稳的旅途;这一片段,声音就只有琴声,却已经成为最好的台词,音乐本身已经把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而且,这有一种前后呼应的作用,对父亲的记忆从模糊到清晰,父亲对儿子未曾忘记的牵挂,正是一种人类情感的回归;所以也有人评论说这部电影在2008年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电影奖正是因为与当年获奖的作品一样都以人性的回归为题材;Memory的变奏曲出现了两次,比原曲的节奏要明快要强烈;一次是作为结尾曲出现,另一次出现则是在Ave Maria之后,音乐由Ave Maria的C大调流畅地过渡为了G大调,旋律也就变得明快开阔了,变奏曲中不仅有钢琴声,还加入了更丰富的弦乐效果,将Memory的低沉转变为一种生命的张力,注入了希望;此事电影的叙事完全是由音乐和画面的配合主导,看着大悟卖力地为人入殓、在原野上拉大提琴与一个人吃着简单的餐食,还有他看着天鹅与春天的画面,使人不再感受到悲伤,而是感受到生命不息的哲理;另外这段曲子终结时,大悟在家门口发现妻子已经回来,这段音乐自然就把故事引向了积极的发展方向了;电影片名出现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响起;在气势渐渐恢宏的管弦乐声人声合唱:“朋友们,再要不要这种痛苦的声响……”导演选择这首第九交响曲,又名欢乐颂的曲子显然是有用意的,贝多芬失聪后依然憧憬着人类的光明与幸福,他的第九交响曲中每一个音符都是用人类生命的尊严与信仰谱写的,无论失去什么,遇到什么苦难,人类活着需要尊严——他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他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他应该尊重别人与被人尊重;这也是入殓师主旨的一部分,入殓师所做的是就是让一个人死去也有尊严,让他安稳地踏上另一个世界的旅途;而从更具体的作用来说,导演选用欢乐颂正式开始故事的叙述,也与主角大悟的遭遇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演奏完这首作品就被解雇了,梦想破灭,回到乡下;但是,最终,这一苦痛也使得大悟重新认识了自己,对生死也有新的看法,他最终是找到了幸福的;在大悟与社长和同事三人一起过圣诞节时,他为两人拉了一首舒伯特的Ave Maria,我听过很多版本的Ave Maria,唯独这次的大提琴声让人有一种悲凉感;社长和同事都有一段充满伤痛的往事,琴声似乎勾起了他们的回忆;在这部片子中,Ave Maria少了宗教音乐的庄严与神圣感,反而更接近舒伯特创作之始所用的故事给人的凄苦而美丽的感觉:纯洁的少女为了代父赎罪,向玛利亚祈祷;这首音乐,不仅在电影文本中是控制了两位听者的情绪——使之沉默、使之忧伤,也控制了观众的情绪,使人也陷入了回忆的漩涡;在这里,渐渐强烈的旋律被钢琴声取代,再次奏起Memory的变奏曲,配合着影像中止了插曲,回到了叙述的主旨,回到了大悟的思想转变的主线;Beautiful dead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背景音乐,可能因为是被Memory独特的叙事作用、第九交响曲和Ave Maria的名声掩盖了;但是,这首出现了两次的配乐是入殓师关于生与死的主题的探索时重要的旋律;第一次出现是社长为一位依然算年轻的母亲入殓的片段中,那位丈夫之前一直看上去很是冷淡,但是随着社长为她进行入殓仪式,丈夫的目光在遗照与遗容间移动时,他的心痛之情渐渐膨胀,社长让已经冰冷的人焕发了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位丈夫突然扑在死去的妻子的棺材上失声痛哭的那一瞬间,这首配乐也达到高潮;凄美哀伤的旋律将失去所爱之人的复杂悲痛的情感在音符中表达出来;第二次出现则是大悟为澡堂老板娘入殓时,而这一次除了钢琴声,主奏乐器则从大提琴变为了单簧管,而且配有弦乐与竖琴的拨奏,没有第一次那么悲凉,仿佛就是在回溯澡堂老板娘普通但是伟大的人生,就如泰戈尔那句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三、叙事:简洁的故事与情节入殓师是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这是一个关于叫小林大悟的大提琴手在失业后阴差阳错地成为一名入殓师的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三个矛盾也很清晰:一、大悟对入殓师这一职业的抗拒与恐惧;二、朋友的排斥与妻子的误解;三、大悟对父亲的怨恨;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一个个解决,非常简单而且符合逻辑地进行,使得这部电影基本可以说没有悬念;电影是以倒叙开始的,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主角大悟在为一个被打扮成少女的的少年入殓,然后,当电影片名升起,故事回到了大悟还是乐团大提琴手的情节,开始了故事的发展;入殓师中甚至没有反派角色,也没有正面冲突,所谓的矛盾更多是精神上的矛盾,理念与理念的矛盾,矛盾的解决也是顺其自然地解决;所以当这部电影以如此简洁的叙事结构获奥斯卡,曾遭人批判,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简洁不仅是日本的审美传统之一,也是另一个手段可以让观众摆脱复杂的故事情节的牵绊,可以脱离情节,一边看电影一边思考其主旨,并且从影片的细节呈现中得到更多美学意义上的享受;这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而且这部电影也并没有因为情节的简洁而结构松散,故事还是能紧凑地进行,矛盾的同时存在,矛盾的逐一解决都没有让人产生任何困惑;入殓师用一个极少为人所知的职业加上简洁的叙事结构和一个朴雅的乡村环境营造出一种与现代社会有一定距离的另一个“现实世界”;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在观看过程中都是在一个游离于情节的角度去感受电影中的悲喜;我们能从那个不曾接触的世界里体会到现实的冷暖,因为面对生死,很多人都已经有所体验,但是我们始终清醒;这个故事是从大悟的主观理解这个视点进行叙事的;大悟对生与死的理解的变化、对情感的理解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暗线;他始终是故事的重心;他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大提琴手,没有什么复杂的心思,某种程度来说,塑造这样一个敏感且具有浪漫化的气质的角色,也是这部电影成功地方之一,这样使得大悟这个角色给人一种似实非实的感觉,从而使这部电影与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距离;而关于大悟的角色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等会在下文阐述;四、符号:从细节读象征意义虽然入殓师的故事与情节很简洁,角色也少,但是从电影中精心设计可以更深入读出文本意义,用符号学理论来说就是,电影中每一个镜头画面都包含着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切题原则”先分解出首要符号并解说其意义,再研究次要的符号;下面,我先从在电影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举出几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细节并阐述其象征意义的符号;被放生却死亡的章鱼;这是邻居送给大悟妻子的食材,结果发现还活着,于是夫妻两人想把章鱼放生,放进海里后却发现章鱼已经死了;海是章鱼生存的地方,被人抓起来,离开了海,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支撑,所以无论如何挣扎都会死亡;看到这一被放生却死亡的章鱼,大悟有所感触,决定放弃大提琴,回到乡下;因为,对于他来说,大提琴就好像是鱼饵——让他离开家乡前往大都市,他以前还曾到过欧洲学习,但是最后还是被解雇,没有容身之所,也有人说他可以改行然后在东京待下去,但是这对于他来说,失去了梦想支持,大城市只会令自己窒息,就像章鱼一样;而从更深层次的符号来说,这一被放生却死亡的章鱼也在传达“只有自然才是生命的归宿;”这里,就不仅有一定的环保意义,还有更深的哲学意义;因为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价钱不一的棺材;棺材只是给人最后躺的封闭小空间,终究要和人一起焚烧,从物理意义上是没有分别的,除非人太高大必须订造大号的;但是在入殓师中,我们发现原来材料不一样,装饰不一样,棺材的价格可以相差好几倍;女职员说:“虽然烧起来都一样,躺在里面都一样;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是由他人决定的;”在这里,棺材也就有了“财富”的象征符号,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象征了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价值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承载的工具,这种差别不仅讽刺了人类无论生前如何为自己的名利而活,最终价值始终由他人审定这种矛盾,还讽刺了人类即使在对待死亡也不忘人比人,棺材比棺材这种可笑的心理;仙人掌与马蹄莲;这是大悟工作的NK代理的公司里摆了很多盆的植物;这也是社长所说的“不靠吃其他生物生存下去的植物”;在入殓公司里,本来就充满了关于死亡的符号,包括棺材,像仙人掌这种象征着顽强生命的植物和马蹄莲这种象征幸福和永恒也有人认为是象征婚姻中的永结同心的植物,它们的存在就是与死亡符号相对的美好生命的象征,而且在这一环境下这一象征更明显;但是我想补充说明的是为什么在入殓公司里会有那么多绿色植物,像社长的房间里就满是绿色植物,这是一种补偿心理,他们的工作是要面对死亡的,要习惯尸体的,对于他们来说,绿色植物可以补偿他们对生命气息的渴望,让他们不忘希望;这种心理最明显就是当大悟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第一次面对尸体,他被恐惧笼罩,他不仅去澡堂狠狠地反复擦洗身体,这时他也认为死亡是可怕的,尸体是肮脏的,而且他用脸紧贴着妻子的手,进而紧抱妻子,强烈地渴求与妻子的身体接触,他是在呼吸生命的气息,他在寻求生命与生命接触带来的存在感、真实感;逆流而上回归故乡的鲑鱼;对入殓师的职业依然有所抗拒的大悟在桥上看河里那些逆流而上要回归故乡的鲑鱼,明明已经有因此死去的同伴在旁边流过,活着的鲑鱼依然拼命往上游;“总觉得让人悲伤,为了死而努力,终归是一死,不用那么辛苦也可以吧;”大悟这样对路过的大叔说,这位大叔也是我们后来知道的澡堂老板娘的好友,是在火化炉前送别人最后一程的工作人员,而这位大叔的回答是:“是自然定律吧,它们天生就这样;”到这里,电影已经出现了第二次的“回归故乡”的符号了;但是,这里,还不仅是回归故乡,还是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定律:死是必然的,但是活着就要努力生存;儿时用的大提琴与石头;在这部电影中,这两者都是象征父亲的符号;尽管大悟已经记不起父亲的模样,还没有完全原谅他抛弃妻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悟对于父亲的回忆多过母亲的,大悟还说过大提琴是“我爸硬逼着我去学的;”这些都暗示了父亲对大悟的影响之深,而温柔哀伤的大提琴声某种意义上也象征了大悟对父亲的思念;儿时用的大提琴琴盒中用琴谱包裹着的石头是父亲当年送的,在父亲离家后也没有扔掉反而小心保存下来,尽管大悟仍抱怨:“父亲说好了每年都送,结果只有这一块;”但是,我们知道他只是在渴望父亲的归来;这块石头与大悟儿时与父亲交换的小石头就构成了父子间持久的羁绊,所以,直到电影的最后,大悟的父亲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就离开人世,那块紧握在手中的大悟儿时送的石头就已经把父爱留了下来,没有语言,但是足矣;五、意识形态:日本的文化与仪式意识形态通常被定义为反映社会需要和个别的个人、团体、阶级或文化向往的一组意念;入殓师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经常出现象征日本的符号,如日本女儿节人偶和樱花,只是电影没有明示其意识形态,而是随故事展开、了解了角色才能从中发现;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也有所创新,加入了西方的审美元素与东方的仪式符号;一般来说,很多日本电影和日本社会一样,在意识形态方面相对保守,喜欢社会同质妥协,注重家庭价值、高举父权以及强调集体共识的智慧,而且女性被边缘化;在入殓师中,虽然主角大悟的父亲在他6岁就离家,母亲也已经离开人世,看上去家庭价值的文化传统被削弱,但是,社长这一角色,很大程度上就充当了“父亲”的存在;他在大悟失业的时候给予他工作,在大悟第一次面对尸体时严厉指导,在大悟迷茫时也出现了并给予了提点,他说话不是很多,认真果断,同时富有同情心;这样的他让大悟明白了活着的尊严与人性的温暖,也让大悟明白了死亡的无情和严肃;所以,社长的角色在电影中是举足轻重的,他代替了大悟的父亲,给他带来了“父爱”的关怀与指导,而且,大悟继承了他的入殓师事业,很大程度上也是父权社会的“子承父业”这一理念的体现;主角大悟的妻子美香是一个被符号化的典型日本式贤妻,甚至被人说是一个“花瓶”——美丽、善良、善解人意、包容;她在大悟没有告知她的情况下借巨额买专业大提琴也没有表示生气;在大悟决定放弃大提琴会乡下时她也只是报以天使般的微笑来支持他;。
从《入殓师》浅谈审美和道德
从《入殓师》浅谈审美和道德2011级汉本2班费玖玲 1326320046【摘要】:《入殓师》通过简洁的故事和情节,将审美和道德完美融合在一起。
没有正面冲突,只是通过精神层面为我们解析出审美和道德之间的差异,但同时也将二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审美和道德也是可以相融合的。
从审美的眼光去看待道德,同时也从道德的角度阐释审美。
【关键词】:入殓师审美道德大悟生死《入殓师》是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
这是一个关于叫小林大悟的大提琴手在失业后阴差阳错地成为一名入殓师的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三个矛盾也很清晰:一、大悟对入殓师这一职业的抗拒与恐惧;二、朋友的排斥与妻子的误解;三、大悟对父亲的怨恨。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一个个解决,非常简单而且符合逻辑地进行,使得这部电影基本可以说没有悬念。
电影是以倒叙开始的,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主角大悟在为一个被打扮成少女的的少年入殓,然后,当电影片名升起,故事回到了大悟还是乐团大提琴手的情节,开始了故事的发展。
《入殓师》中甚至没有反派角色,也没有正面冲突,所谓的矛盾更多是精神上的矛盾,理念与理念的矛盾,矛盾的解决也是顺其自然地解决。
所以当这部电影以如此简洁的叙事结构获奥斯卡,曾遭人批判,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简洁不仅是日本的审美传统之一,也是另一个手段可以让观众摆脱复杂的故事情节的牵绊,可以脱离情节,一边看电影一边思考其主旨,并且从影片的细节呈现中得到更多美学意义上的享受。
这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
而且这部电影也并没有因为情节的简洁而结构松散,故事还是能紧凑地进行,矛盾的同时存在,矛盾的逐一解决都没有让人产生任何困惑。
这个故事是从大悟的主观理解这个视点进行叙事的。
大悟对生与死的理解的变化、对情感的理解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暗线。
他始终是故事的重心。
他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大提琴手,没有什么复杂的心思,某种程度来说,塑造这样一个敏感且具有浪漫化的气质的角色,也是这部电影成功地方之一,这样使得大悟这个角色给人一种似实非实的感觉,从而使这部电影与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距离。
电影《入殓师》分析
电影《入殓师》分析《入殓师》影片分析场景一:(直观的告诉观众入殓师是怎么工作的)雪雾弥漫的道路上,缓缓驶过亮着车灯的轿车,车内坐着主角和社长。
(奠定影片基调:白色。
犹如通向彼岸的路,比喻人生那最后的旅程)车内两个人物的侧脸特写交代人物关系摄影:画面构图、光效、机位景别剪辑场景效果:道具、服装、舞美设计音乐效果演员表演:场面调度:全景,固定机位,亮着车灯的汽车由右迎着镜头驶向画面的左边,接由车内往外拍的刮着雨刷的镜头,接主角的侧脸,同时有主角的内心独白。
(一个雨刷一个人物侧脸,三次雨刷,主角社长主角,接场景二)人物表情严肃,黑西装,钢琴轻轻的几个音符,音乐自主角独白开始至两人进屋停止。
为什么这么拍:雪雾的道路全景烘托影片肃穆的氛围,主角第一个出场,让观众有很自然的人物认识场景二:镜头从盖满积雪的山腰移到山脚的门口摆放着花圈的房屋(满是积雪:再次表现影片基调:白色、肃穆,交代场景环境)特写门口告示:忌中(明确交代事件的情感环境)少年母亲悲伤的脸望着镜头,身后是主角和社长被家属引入房间内。
两人进屋后,向家属行礼,入殓仪式开始。
以下分三段,由钟声分割。
第一声是入殓的准备工作开始,主角两人表情严肃的忙碌,小声商量。
第二声是入殓正式开始,主角为少年擦拭身体,发现是一变性人。
还有少年父母的对话表演方式都让这个沉重的主题稍显轻松。
第三声是表示场景一的结束,上片名。
全景进屋,场景二:(主角为什么会最后做这个工作,一切事情的起因)音乐大厅内表演正酣,主角在其中拉大提琴,可台下观众少之又少。
(还唱的是欢乐颂)出现乐团老板在观众席的忧虑的脸。
演出结束的后台,老板宣布乐团解散。
(交代了主角以前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改行)主角在家,思绪万千,自己的梦想是当音乐演奏家,可现实与梦想不能统一,十分苦恼。
妻子回家,邻居还给了章鱼当作晚饭(交代主角家里的情况,妻子对他失业的态度,以及贷款买的大提琴,变成负担)妻子惊呼章鱼是活的,主角胆小的不敢吃,只得放生(连章鱼都不敢杀,怎么会做入殓师这种整天与死人打交道的工作呢,留悬)两人放生章鱼,章鱼飘在水面上,主角决定回家乡,妻子同意(只有死了才从水里漂上来,这个镜头可能说明这个章鱼在这给它放生的路上就已经放弃了生存,主角看后有感而发,才下定决心要放弃在城市当音乐演奏家的梦想)主角卖了大提琴,决定开始新生活。
对死亡的美学阐释:品评电影《入殓师》
葛 掣
二 、 片中的 关键 意象 影 1入殓: 关怀 、 死亡 尽 管 日本是 个 佛教 大 国 , 是轮 回和涅 但
对死亡的美学阐释: 品评电影 入殓师
【 要】 泷田洋二郎的《 摘 入殓师》 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并非偶然。死亡” “ 是具有人
类普 遍性 的命 题 , 过 “ 透 入殓 师” 的视 角观 察 不 同的 死亡 , 凝视 逝者 周 围 充满 爱意 的人 们 ,
粱 的思想从 来没 有成 为 日本 人 民佛 教信 仰 的 部分 。 回不是 日本 的思 想模式 , 轮 日本 人对 死后 的世界 不感兴 趣 , 也不 随意意 想 , 以对 所 他 们而 言 。 死亡 只不过 是“ 上一 段安稳 的旅 踏 程 ”是 永恒 的开始 。 演通过 社长 之 口 , 出 , 导 道 对 死亡 的理解 : “ 死可能 是一道 门 , 逝去 并不是
的美 人。 可是 在入殓 的过 程 中 , 大悟 却发现 这 作 ” 为线 索, 穿对 杀 身亡 的变性 男子 、 贯 不幸 种 美 , 一种静 穆 的伟大 , 是 是一 种神 圣的安 女子 是个 男 儿 身。 外 的尴 尬给 影 片添 加 了 意 出车祸 的叛逆 女孩 、 穿长筒袜 的奶 奶 、 想 早逝 详。 殓师冷 静 、 八 准确 , 怀着温 柔 的情感 , 小心 喜剧效 果 , 并不抹 杀其 深刻 的一面 。 却 命运似 的男孩 、 满脸 印满 唇印 的爷爷 、 经营 澡堂 的老 地 擦拭 死者 的身体 , 为死者换 上洁 净 的丧 服 , 乎在 有意地开 玩笑 , 毫无 痛苦 的脸上 , 隐藏 了 奶 奶 …… 的入 殓之 美 的 再现 , 过 大悟 的视 化 上如 同生 前的 容妆 , 死者 永恒 的美丽 , 透 给 让 多少沉重与不得 已 , 我们不得而 知。 角, 对人 生 、 生命 和死亡 的感悟 。 在欢笑 与泪水 已经 冰冷 的人重 新 焕发 生 机 , 家属 在送 别 让
入殓师影视赏析
《入殓师》影视赏析由沐田洋二朗导演的《入殓师》讲叙了一位大提琴爱好者小林大悟,由于乐团解散而误入入殓师这个行业。
然而,这也是他终身的事业。
在电影的开头,导演就引用了主人公成为入殓师后的一次实际经历作为全片的引子,这是悲凉气质的开头,也决定了整部作品的感情基调。
影片中小林的妻子小林美香,得知丈夫的工作并不是所谓的婚庆公司的主持人,而是给死去的人化妆的时候,表现出了失落和羞耻之感。
在她的主观意识里,生命是美好的、积极的、向上的、值得人尊重的。
然而死亡则是肮脏的、消极的。
朋友的远离、美香的离开、以及顾客的讽刺,让小林内心感到孤独与失落。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这个职业。
“死亡”是《入殓师》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然而“死亡”却绝非影片真正的主题,“死亡”在这里单纯的只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所能看到的,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年轻的人们目睹生死的时候会否像入殓师小林大悟那样悄无声息地苦痛,这种苦痛能否最终得到良好的正视,继而阐述真正的生命应该充满着热情、充满着奉献、有理解的渴望、有交流的诚心。
正如影片中父母无法理解儿子变成女人的心理;母亲无法接受染着红发的女儿;孤独的老人死去两周而无人问津的悲凉;儿子一心只想着推掉母亲的澡堂修建公寓的坚持。
然而,当他们真正面对死亡,面对亲人的离别时,内心所有的怨恨和不理解都化为乌有。
有的只是爱与不舍,悔恨与痛苦,万般的悲伤与无奈难以言表。
电影接近尾声美香受到一件快递,得知小林的父亲病逝。
小林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怀,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从始至终都无法原谅父亲的背叛、离别。
所以在他的记忆力父亲的形象也一直都是模糊的。
但是,当他见多了生死离别的时候,他也终于明白血浓于水的真谛。
他为父亲整理仪容时,手法是那么温柔,而当那颗石头从父亲手中落下时。
小林也终于落下了泪水。
这是他明白了父亲对他的悔恨和对他的爱。
然而,当他把石头贴近美香的肚子时,爱已经超越了生死,开始了延续……生命是可敬可亲的,死亡是可悲可喜的。
触动灵魂的心曲—分析《入殓师》
触动灵魂的心曲——浅析《入殓师》对电视编导的启示有位老师曾说过,编导就是一个“杂家”,什么都要掌握一些。
我理解的“编导”——“编”,指的是剧本或节目的编剧;而“导”.指的是电视艺术的导演艺术或导播艺术。
出色的编导,正是着力于一部作品的“编”与“导”两个关键环节,而《入殓师》这部电影,则为我们很好的做出了诠释。
时隔54年,日本人凭借《入殓师》重新收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以浓浓的温情色彩谈起一个让人忌讳的话题,赢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与赞誉。
《入殓师》这个名字首先给人一种疏离与恐惧,但是看过之后却会几乎没有人不被这样一部反映生活的影片打动。
没有华丽的制作,没有宏大的场面,那么是什么吸引并融化了我们?影片《入殓师》讲述的故事并不曲折复杂。
一个大提琴演奏家在失业后误打误撞地成为一名入殓师,替死者擦身、换衣、化妆,给死者的家属还原一个个生命最后的美丽,为死者踏上一个新的旅程而送别。
在这份受外人误解的工作中,他找到了自信、久违的亲情和人生的意义。
从编创的角度来讲,《入殓师》的成功绝非偶然。
首先,它选材于生活中一个不易被人关注的行业,从一个新鲜的、陌生的领域,带着观众走入一场独特的生命体验。
其次,死亡的主题是很多日本导演最擅长的话题。
而对于生死的思考,也是日本最核心的民族文化之一。
日本人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死观,既与日本的自然灾害有关——地震、海啸、台风等发生频发,日常生活常处在“危机”中。
另一面,千年流传的“物哀”的文化精神在日本人的深入人心,“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日本人追求的至高的生命境界,所以才会有炫美优雅却花期短暂的樱花被推举为日本的国花。
另外,电影的编剧小山薰堂为了成就影片的真实情境,亲身走访了寺庙的主持、葬礼会场的工作人员,细细了解相关知识,还对两位专业入殓师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采访,根据这些一手的材料创作剧本。
创作源于生活,编导所谓“编”,就要用“作家”的眼睛观察生活,从而对社会生活,社会前景进行深入的思索,而艺术正是一种对现实生活诗意的描述。
浅析影片入殓师
不平凡的旅程浅析影片<入殓师> 一个经历坎坷的男人,一份不被世人所接受的职业,导演用不寻常的艺术手段,既阐释了入殓师这份职业,更重要的是在讲述导演对生与死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感叹.从叙事上来说,本部影片采用了插叙和倒叙的方式,片段由一次入殓仪式开始,引出男主角之前的人生经历并且慢慢的交代了男主角的家庭已经小时候的经历,等这一切都交代完毕后,导演将影片切入现在时,接着开头继续往下讲述故事。
插叙是对故事主体更好的补充,如果没有插叙和倒叙的部分,观者不会了解到男主角的家庭,不会了解到男主角前几年的人生经历和为什么选择这份职业的原因,既是补充,也是铺垫,讲述以前的经历让观者更加了解到男主角身上所承担得故事和复杂的心理,使得男主角的形象在观者眼中更加丰满更加生动。
而入殓的部分则是影片的主要线索,多次的入殓牵引出来的不仅仅是男主角接受这份职业到感受到这份职业内涵的过程,还是男主角人生感悟的牵引,随着职业的深入男主角对人生的感悟更加翔实,具体点就是对之前往事的释然和对现在困扰的解脱。
这样的叙事结构,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自然,循循渐进,不会让观众产生突兀的感觉,也更利于氛围的塑造和感情的积淀。
这部影片不得不提的就是久石让的音乐。
本部影片的音乐大多是有生源音乐,大提琴或者留声机,而所有的音乐都是大提琴的声音,大提琴的音色恰恰配合了男主角当时的心情与心境,稳重缓慢的音乐,透露着悲伤,而这种悲伤不是大起大落也不是一泻千里的,而是细水长流般的缓缓散出,让观众渐渐的去感受主角心中的那份沉重和悲伤,没有丝毫做作的感觉,纯贴切自然的流出,让观众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而单单的音乐只是在听觉上给观众冲击,配合上缓慢的运动镜头,低调的摄影,配合男主角缓慢的动作或者周围静谧的环境,给观众以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双重冲击,这样的设定,除了让当时导演更有利于表现当时的气氛,更是为本片的感情基调确定了下来,依照这个基调,导演一开始就用这个方式去铺垫,直到最后达到感情上的高潮。
对死亡的美学阐释品评电影《入殓师》
对死亡的美学阐释品评电影《入殓师》摘要:泷田洋二郎的《入殓师》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并非偶然。
“死亡”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命题,透过“入殓师”的视角观察不同的死亡,凝视逝者周围充满爱意的人们,在此中参悟人生、生命、亲情、友情、爱情和尊严,是本部影片蕴含的深意所在。
正如哲学家对生死进行思考一样,对死亡命题的反思,让电影附上了一层浓浓的哲理意味。
关键词:死亡生命亲情一、电影的叙事著名的法国评论家安德烈?巴赞指出:“要了解电影较好的方法是知道它是如何说故事的。
”显然,影片中条理化的故事编排,严肃中略带喜剧效果的叙事,缓慢而紧凑的节奏,绵长而感人至深的情感。
有效地抓住观众的胃口。
电影是从小林大悟进行入殓仪式开始的,此时的小林已经能独挡一面,对入殓仪式进行熟练的操作。
在榻榻米上安放的自杀身亡的女子,净素的面孔,分明像个正安详入睡的美人。
可是在入殓的过程中,大悟却发现这女子是个男儿身。
意外的尴尬给影片添加了喜剧效果。
却并不抹杀其深刻的一面。
命运似乎在有意地开玩笑,毫无痛苦的脸上,隐藏了多少沉重与不得已。
我们不得而知。
人生如戏,就此铺开。
故事在这时,用插叙的方式,开始追述。
男主角小林大悟原是管弦乐团的大提琴手。
为了更好的进行演奏他买了一把昂贵的大提琴。
然而对梦想的美好憧憬与寄托,在乐团老板的一声“解散”中,嘎然瓦解。
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大提琴卖掉,与妻子美香回到山形的乡下重新生活。
一则“不问年龄、酬劳优厚、上班时间短、正式职员、帮助旅行”的NK代理广告吸引了大悟的应征。
在对社长好不看履历就予以录用的疑惑中,大悟才知道所谓的“NK”是“入殓(NouKan)”的缩写,“帮助旅程”实际上指的是是入殓的工作。
尽管万般不情愿,迫于生计与无奈,大悟还是隐瞒妻子,做了这份工作。
大悟的工作并不顺畅,第一位客人是在公寓中去世了两周才被发现的孤苦老人,受不了腐尸所发出的恶臭,大悟狂吐不已。
回家的途中,大悟到儿时常去的澡堂努力地洗去入殓时残留的尸体腐臭的味道。
电影《入殓师》看生命美学
电影《入殓师》看生命美学一.日本人生死观进展的历程生命观和死亡观构成生死观,其将一个民族和国家对于生死的看法反映出来。
由于民族特性和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日本人将一个与其他民族有区分的独特生死观形成。
日本人是已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死观也经受了简单而漫长的进展过程。
《古事记》是日本最早的文化作品,最先描述了日本人的生死观。
《古事记》中记载:高天原所代表的是“生命”,而相对立的黄泉国代表的则是“死亡”。
该书中,高天原与黄泉国属于对立的两个世界,既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状态,又象征着生和死。
在《古事记》中,第一次运用神话故事将古代日本人朴实的生死观诠释给我们,这一时期的生死观,学者们称这为“他界观”[2]。
我国佛教传入到日本以后,日本人生死观具有很大的变化。
对于生死如一的佛学思想日本人们开头接受,也就是死和生是统一的有机体。
这个思想将古代日本人的生死对立观点打破了,为现代日本人生死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在快速地进展,现代日本人生死观也具有新的变化,但是,在日本人脑海中,至纯至美的生死态度还是根深蒂固的,从而使日体人独特的生死观形成[3]。
二.从电影《入殓师》看日本人的生命美学(一)生死自然轮转,真情形影相随。
依据自然的规律,生命运行生而复死,万物都是这样。
死者入殓的过程中,全部的人都凝视着入殓师手下曾经鲜活的面孔,能够最终一丝生命的光荣绽放出来。
入殓师完整地呈现出死者的面貌,使亲人和伴侣们能够见到死者最美的一面,将全部人对其的情感承载。
小林是影片中的仆人公,阴差阳错地开头了入殓师的工作,既可怕又无望,甚至没有让深爱的妻子知道。
但是,随着一次次的入殓仪式,从僵硬的死者身体上,他却看到鲜活的亲情,使他对于入殓师工作的意义真正懂得了:使没有生命的一具尸体将真情散发出来,成为传递生者与死者情感沟通的使者[4]。
《入殓师》整个剧情都是将真情诠释,有效运用入殓仪式将各种家庭的情感结构呈现。
仆人公小林自身对于年幼时生父抛弃母亲和自己很难安心,小林对于这个心灵上的创伤始终念念不忘,对于父亲不负责的举动他无法原谅,但是,他又期盼能够得到父爱。
让死亡如秋叶般静美——从电影《入殓师》看生命意义深处的美
让死亡如秋叶般静美——从电影《入殓师》看生命意义深处的美很多日本影人善于在影片中解读死亡和人生,将一种东方式的情感和思考以及细腻绵长的内质贯穿其中,并不断传递出直抵心弦、温暖人心的力量。
《入殓师》则更为突出一些,可谓别具风味,当然它也有着悲恸沉郁、哀婉缅怀的调子,但其在光影流转之间点缀着诸多轻松且温情的段落,让如此沉重的命题闪烁出一丝丝或荒诞或和煦的色彩。
如那个脸上印满女眷亲吻的沉睡棺中的老爷爷,再如当入殓师小林大悟为一位奶奶亡者着白袜时,其孙女表示奶奶最后想要穿上白色长统袜,她笑着和大悟一起为奶奶穿袜,那笑容与此时融洽的气氛相得益彰,仿佛超越了生死的悲戚。
我们知道,艺术作品只有用审美知觉去感知,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因此,《入殓师》虽着力于表现死亡,但其目的却是为了迎接生,为了颂咏生的美好和恒远。
第一阶段,在客体方面,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质料变为艺术形象,而主体方面,是从审美知觉到艺术呈现。
为此,片中多次出现了鸟群与飞的场景,仿佛昭示着自然界的周而复始、生机无限。
甚至在澡堂婆婆去世后火化时,在炉子开启的瞬间,小视窗中火光一片。
蓦地,燃烧着的棺木转为水边百鸟翩然的勃勃景象。
诚然,死亡具有不可避免性,但其后更多的是新生,即便是灰烬也能滋养万物复苏,一切终归融于自然,这便是生命永恒的意义。
一如奋力回溯至出生地浅溪中产卵而后死亡的鱼儿一般,其历程具有强烈的宿命感,甚至有那么点生命短歌的意味。
而女主角美香腹中孕育的新生命则暗示出更多的希望,尤其是最后未问世的新生命和往生祖父之间的“碰触”方式——代表心意的小石头曾攥在亡者手中,将来会传递到新生儿稚嫩的手中。
第二阶段,在客体方面,是艺术形象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在主体方面,是从呈现到在现。
片中有关入殓的戏份有很多,每场依情节需要而侧重点略有不同,其中那场令懵懂入行的大悟彻底入迷的入殓被呈现得精准而细致,社长对亡者做入殓时所流露出的关切态度和庄重举止,令大悟对这个独特的职业开始痴迷——但见社长那双温暖宽厚的手轻柔地抚着亡者冰冷晦暗的面部和发僵扭曲的指关节,其动作如此轻巧柔和,仿佛生怕惊醒了熟睡中的人,令观众分明感受到了一种至亲般的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入殓师》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使得文本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出色地配合了文本缓慢而紧凑的叙事结构;久石让为这部电影的配乐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其中的四首音乐也是文本叙事发展的线索之一;作为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文本的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使得观众在看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故事中的冷暖也能抽离出来思考其中的主旨;与此同时,简洁的叙事也能让观众有更多注意力从电影精心设计的细节中更深入读文本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这本电影关于日本的意识形态的暗示也有体现,并且也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审美元素。
一、摄影: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这部电影中特写镜头不多,大特写镜头则寥寥可数,远景或者大远景镜头也不多,主要是中景镜头和全景镜头,这样的镜头选择令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细腻柔和的感觉。
因为特写镜头,尤其是大特写镜头往往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有象征意义或放大一种情绪,可以改变叙事的节奏和力度,甚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比如说电影的开始部分,这段在车内的镜头都没有拍摄主角小林大悟的正面,只是侧面特写,然后配以独白,观众的视角就好像是与他一起乘车,坐在他旁边看他一样,这样的视角感觉很自然、真实,虽然气氛有些压抑。
大悟最后一次的乐团演奏时,乐团负责人的特写镜头——呆滞而无奈的眼神,已经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然后果不其然,乐团解散了,大悟的惊讶的表情的特写镜头虽然就只有一个,但是就能很好地放大了这种命运弄人的难以接受的感情。
去面试的时候,大悟拿着社长给的第一天工资那个特写,虽然他没有说接受这份工作,但是已经暗示了他面对生活的压力会接受的。
较少使用大特写镜头,也表明了文本中冲突较少,在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节奏的缓慢处理。
远景镜头是比较含糊的一个概念,有时是与全景相当,所以就不展开说了。
大远景主要是拍外景的,可以显现场景之所在,给人一种空间的参考架构,这类镜头主要是用在具有宏大叙事的作品中,这部作品用大远景镜头主要是在大悟决定搬回乡下,然后用大远景拍了乡下的景色,再将景框逐渐缩小,变成远景、全景、中景和特写,将大悟的独白与影像配合起来,谈到母亲时就特写拍了母亲的遗照。
寥寥可数的大远景镜头也是从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环境的狭小,这也是日本电影常见的选择,他们更趋向于表达小人物、小故事。
而中景和全景是较重功用性的镜头,往往是用来做说明性镜头、延续运动或者对话镜头,而且在《入殓师》中中景镜头主要是二人镜头,这些镜头给人一种亲密的感觉、贴近但是保持一种平等的心理距离。
如大悟因为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后被一具腐烂的尸体所惊吓,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他一个人在深夜里拉起了大提琴,镜头也是以中景和全景为主,配以部分特写镜头,而且特写镜头主要是手和石头,没有突出大悟的表情,而是以琴声代替。
电影最后当大悟亲手为父亲入殓,也是主要以他的动作的中景或全景镜头代替他的感情,然后适当运用几个特写镜头拍下他流到鼻尖的泪水,也没有用到大特写,观众在他小心翼翼的动作中就可以感受他内心流淌的感情,这些中景和全景镜头的镜头语言的运用,就使故事的叙述更加温和、真实,容纳更多细节,使之细腻感人,彷如静静的流水将感情注入观众心田,可以不经意地打动观众,而不是刻意地。
这部电影的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也是比较细腻的。
这部电影主要是利用明显的光源如窗户外的光线、室内的灯光,没有明显的人工化和高反差灯光效果,使这部电影的摄影风格倾向于现实主义——自然。
不过,很多室内场景的光线都选择了偏黄色,所以,也就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效果。
比如,大悟被解雇后的一段镜头,是选择了黄昏时的窗口位置进行拍摄,大悟就坐在光与影的交界处,脸部时而明亮时而昏暗甚至一半明一半暗,这就很好地暗示了他内心挣扎的感情,梦想破碎了,但是他自己也知道也许以大提琴为职业是一种负担,他仍在犹疑是否该彻底放弃大提琴。
但是,这部影片最能体现光影细腻之处的还数大悟在曾经是小咖啡店的老家里拉大提琴的一段,咖啡店常有的橙黄色的灯光还有窗外的暗黄路灯与青黑的夜色、使光影层次丰富自然,有时光影甚至是在大悟与大提琴上随着乐声而动的效果,而且电影以一盏灯光从暗黄到亮黄,在画面上移动变化的效果,过渡到大悟小时候的记忆画面。
这一处理更有一种心理暗示:小时候的回忆其实是相当快乐的。
电影前面的部分色彩都比较单调,这也与选择了冬天作为故事开始为时间起点有关,而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画面的色彩也丰富起来,包括社长在一间满是绿色植物的房间里喝茶的片段,包括白天鹅与蓝天还有田野的的画面,而到了尾声的色彩更是缤纷起来,因为春天到了,花开了。
比如大悟那怀孕的妻子在店外浇花的场景,淡粉色的樱花盛开,飘落,红色、橙色、白色的郁金香花在阳光下呈现出透明的质感——这也是新生植物的独特之处,这一切都使画面的色彩丰富而且富有新的生命力,这也暗示了生命轮回不息的道理。
乃至大悟为父亲入殓的一段,色彩也是丰富的,玻璃门透过的明亮的光线与门外的隐约的蓝色与粉色,还有盖着父亲的被单也是色彩丰富的,这明亮的光线似乎与叙事形成了对比,但是其实也不然,因为生命依然在继续,大悟解开了心结,而且已经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
二、声音:音乐成为线索之一黑泽明说:“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
”在这里,我主要是从音效与音乐两方面探讨声音在这部电影中所发挥的功能。
音效的主要功能是制造气氛的——声效师通过对每个镜头所配的声音的声调、音量、节奏等控制来制造电影所需的气氛。
《入殓师》在混杂着车轮转动碾过路面的声音的钢琴声中开始,车轮的转动声渐渐清晰,而且声音低沉压抑,观众似乎是在慢慢等待车子过来,然后乘上了主角的车,这时,车轮声消失了,钢琴声开始了主部旋律,作为观众的我们听到了主角的独白。
这一音效的处理,自然地引入画面,而且也为整部片子的缓慢而颇为沉重的叙事风格做好了声音的准备。
音乐,在这部电影中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也是文本发展的线索之一。
在《入殓师》中,有四首重要的音乐:最重要的是反复出现的久石让《Memory》(结尾曲是这首曲子的变奏曲),还有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舒伯特的《Ave Maria》和作为表现生与死主题的音乐《Beautiful dead》。
久石让作为电影大师宫崎骏和北野武的音乐搭档,其配乐以极简主义风格的钢琴曲着称,也正好体现了日本简约的审美传统,在他为《入殓师》创作的这首《Memory》,大提琴声在轻轻的钢琴声中忧伤地响起,缓缓地流淌,静静地哭泣,几乎是大提琴的弦一拉动,感染力就直入观众内心。
当然,这首曲子的作用远不止是打动人心,它还充当了主角大悟的记忆线索之一,充当他感情的依托。
《Memory》是大悟那位在他六岁时就抛弃妻与子的父亲最喜欢的曲子,承载了小时候在父母前拉奏此曲的记忆,承载着对父亲的远去的记忆,只是,他已经记不起了父亲的样子了,这其实比恨一个人更悲哀——记不起来了。
在他的琴声中,有一种执着的感情,与其说怨恨父亲,更多是渴望父亲的爱,他被想记起来又怕记起来的矛盾心情束缚着。
大悟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后被一具腐烂的尸体所惊吓,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也是这一晚,他一个人拉起了小时候用的大提琴,拉的正是《Memory》,为什么他会在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世界受到冲击时选择这首父亲喜爱的曲子?我认为这在这里,这一首音乐已经成为他的感情的依托之一,小时候拉这首曲子时父母的自豪笑容是他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寻求蕴含在这首曲子中的父亲的记忆反而能令他暂时摆脱现实中所发生的不愉快或者恶心经历,他有一种回归到避风港的安心感。
在他拉琴的时候,父亲的记忆也渐渐浮现,尽管,父亲的摸样依然很模糊。
直到,电影的尾声,他亲手为父亲入殓,就在父亲临终前紧握的石头掉落下来,《Memory》的琴声也开始悲哀地哭泣,乐声渐渐强烈,暗示记忆已经被唤醒,被压抑的感情得到了解放,乐声即将结束时他捧着父亲苍白的脸,那些儿时的记忆再次重现,只是这一次,当他明白到父亲其实一直想见自己时,他不再抑制自己的记忆,他想起了记忆中父亲的模样,他得到了失去的父爱,虽然父亲已经踏上了另一段安稳的旅途。
这一片段,声音就只有琴声,却已经成为最好的台词,音乐本身已经把感情充分表现出来。
而且,这有一种前后呼应的作用,对父亲的记忆从模糊到清晰,父亲对儿子未曾忘记的牵挂,正是一种人类情感的回归。
所以也有人评论说这部电影在2008年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电影奖正是因为与当年获奖的作品一样都以人性的回归为题材。
《Memory》的变奏曲出现了两次,比原曲的节奏要明快要强烈。
一次是作为结尾曲出现,另一次出现则是在《Ave Maria》之后,音乐由《Ave Maria》的C大调流畅地过渡为了G大调,旋律也就变得明快开阔了,变奏曲中不仅有钢琴声,还加入了更丰富的弦乐效果,将《Memory》的低沉转变为一种生命的张力,注入了希望。
此事电影的叙事完全是由音乐和画面的配合主导,看着大悟卖力地为人入殓、在原野上拉大提琴与一个人吃着简单的餐食,还有他看着天鹅与春天的画面,使人不再感受到悲伤,而是感受到生命不息的哲理。
另外这段曲子终结时,大悟在家门口发现妻子已经回来,这段音乐自然就把故事引向了积极的发展方向了。
电影片名出现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响起。
在气势渐渐恢宏的管弦乐声人声合唱:“朋友们,再要不要这种痛苦的声响……”导演选择这首第九交响曲,又名《欢乐颂》的曲子显然是有用意的,贝多芬失聪后依然憧憬着人类的光明与幸福,他的第九交响曲中每一个音符都是用人类生命的尊严与信仰谱写的,无论失去什么,遇到什么苦难,人类活着需要尊严——他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他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他应该尊重别人与被人尊重。
这也是《入殓师》主旨的一部分,入殓师所做的是就是让一个人死去也有尊严,让他安稳地踏上另一个世界的旅途。
而从更具体的作用来说,导演选用《欢乐颂》正式开始故事的叙述,也与主角大悟的遭遇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演奏完这首作品就被解雇了,梦想破灭,回到乡下。
但是,最终,这一苦痛也使得大悟重新认识了自己,对生死也有新的看法,他最终是找到了幸福的。
在大悟与社长和同事三人一起过圣诞节时,他为两人拉了一首舒伯特的《Ave Maria》,我听过很多版本的《Ave Maria》,唯独这次的大提琴声让人有一种悲凉感。
社长和同事都有一段充满伤痛的往事,琴声似乎勾起了他们的回忆。
在这部片子中,《Ave Maria》少了宗教音乐的庄严与神圣感,反而更接近舒伯特创作之始所用的故事给人的凄苦而美丽的感觉:纯洁的少女为了代父赎罪,向玛利亚祈祷。
这首音乐,不仅在电影文本中是控制了两位听者的情绪——使之沉默、使之忧伤,也控制了观众的情绪,使人也陷入了回忆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