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措施.docx
病房安全管理措施(5篇范文)

病房安全管理措施(5篇范文)第一篇:病房安全管理措施病房安全管理措施一、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岗位职责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二、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杜绝一切差错、事故发生。
三、毒麻限制、贵重药品专人专柜上锁管理,每班交班,有记录。
四、抢救物品定点,定位,认真交接班,有记录,抢救药品准备齐全,用后及时补充,急救设备随时保持良好状态。
五、六、七、危重病人有安全防护栏,以防坠床意外。
严格执行氧气、吸痰装置安全措施。
认真执行各种消防法规及各种安全制度,注意防火、防盗、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八、工作人员必须熟知病房内的消防常识及消防器材、设备的位置,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水源、电源和疏散通道的情况,并向病人做好宣传。
九、要保持楼层上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清洁完好,并每月定期检查消防器材、设施、安全指示灯、应急灯等。
十、严格执行探视陪伴制度,绝不允许任何闲杂人员进入病房及在楼层逗留,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
十一、病房内禁止吸烟、不准动用明火,不准使用电热设备,不准安装照明线路。
十二、禁止携带任何动物进入病房。
第二篇:病房安全管理措施病房安全管理措施一、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岗位职责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二、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一切差错、事故发生。
三、毒麻限制、贵重药品专人专柜上锁管理,每班交班,有记录。
四、抢救物品定点,定位,认真交接班,有记录,抢救药品准备齐全,用后及时补充,急救设备随时保持良好状态。
五、六、七、危重病人有安全防护栏,以防坠床意外。
严格执行氧气、吸痰装置安全措施。
认真执行各种消防法规及各种安全制度,注意防火、防盗、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八、工作人员必须熟知病房内的消防常识及消防器材、设备的位置,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水源、电源和疏散通道的情况,并向病人做好宣传。
九、要保持楼层上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清洁完好,并每月定期检查消防器材、设施、安全指示灯、应急灯等。
十、严格执行探视陪伴制度,绝不允许任何闲杂人员进入病房及在楼层逗留,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
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住院患者的人身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住院患者及医务人员。
三、管理制度1. 医务人员职责(1)医务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
未经核对的医嘱不得执行。
(3)加强对昏迷及意识不清病人的管理,24小时内必须有专人陪护,躁动不安者应使用床档或四肢约束带约束,以防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放在单人房间,房间内不得有锐器等危险物品,以防自杀或伤及他人。
(5)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通知家属、值班医生、护士长并做好记录,加强心理护理、严格床头交接及巡视制度,实施24小时监护。
2. 护理人员职责(1)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病人病情,及早发现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2)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昏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动作缓慢或由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
(3)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
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4)做好患者交接班工作,确保患者病情的连续性。
3. 患者及家属职责(1)患者应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听从医务人员指导和管理,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服从检查、治疗。
(2)患者及家属应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3)患者住院期间须留陪护,严格按医嘱执行。
四、安全管理措施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活动的安全性。
2. 加强对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床头悬挂安全警示标识、使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做好安全宣教工作、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等。
3. 加强对昏迷及意识不清病人的管理,24小时内必须有专人陪护。
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住院患者医疗安全,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和使命。
住院患者长期接受医疗服务,其生命和健康面临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医疗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
为了保障住院患者的权益和健康,医疗机构应制定和严格执行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流程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的核心业务,各项服务环节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医疗机构应该依据医学规范,制定完整的医疗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程序,提升服务质量,明确医护人员职责和权限,规范服务行为,简化审核程序,降低医疗纠纷风险。
二、建立详实、规范的医疗记录医疗记录是医疗机构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生向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和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
医疗机构应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负责记录和管理医疗记录,保证记录科学、详实、规范。
医疗记录应当包括患者病历、各项医疗检查记录、医疗诊疗记录等。
三、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保证。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等,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保障药物安全药品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物资之一,药物安全的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入库、配送、使用、销毁等各个环节。
医护人员应该对药品使用具有严格的审核、操作、监控、追溯等控制方式,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五、关注患者感染病例医院内感染是医疗机构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消除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的风险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
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感染防控制度和相关政策,定期开展患者感染监测和评估,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置感染病例,防止疾病扩散。
六、建立多元化的患者安全监测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多元化的患者安全监测机制,而不仅仅局限于医护人员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管。
医疗机构应该设立独立的监测部门或委员会,开展患者医疗安全检查、抽样检验、医疗错误和医疗纠纷查处,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工作。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住院病人应遵守住院制度,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配合治疗和护理,安心养病,确保安全。
一、病人入院时,认真听取入院宣教内容。
二、病人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保持病室内外环境整洁与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吸烟,不在病房内私自使用电器等。
三、请不要随意出人医务人员办公室,不得翻阅病历,如有需要,请与主管医生联系,履行手续。
四、病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场所;不得动用医疗、护理设备以及进行任何护理技术操作。
五、护士不得私自答应病人外宿,若有特殊情况需外出时,必须经科主任及主管医生批准同意,并办理请假手续后方可离开。
六、尽量少带物品到病房,暂不用的物品,由家属带回,贵重物品不要带入病房,如有特殊需要,请注意保管,手机等随身携带。
七、请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八、休养期间,不要串房间,不要自行更换床位,如遇抢救危重病人需要更换房间,请服从值班医务人员的安排。
九、看病要采用实名制。
十、需留陪护者严格按医嘱执行。
十一、请爱护公物,自觉节约水电,尤其是做到室内开空调请关好门窗,开窗通风时请关闭空调。
十二、患者住院期间须留陪护。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住院病人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等进行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所有住院病人,包括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住院病人。
第二章住院病人安全管理2.1 住院病人安全意识2.1.1 医护人员应定期对住院病人进行安全教育,让病人了解住院期间的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
2.1.2 医护人员应鼓励病人及家属参与病人安全管理和监督,提高病人自我保护和预防意识。
2.2 住院病人出院评估2.2.1 住院病人出院前,医生应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和出院指导,确保病人符合出院标准。
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住院病人应遵守住院制度,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配合治疗和护理,安心养病,确保安全。
一、病人入院时,认真听取入院宣教内容。
二、病人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保持病室内外环境整洁与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吸烟,不在病房内私自使用电器等。
三、请不要随意出人医务人员办公室,不得翻阅病历,如有需要,请与主管医生联系,履行手续。
四、病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场所;不得动用医疗、护理设备以及进行任何护理技术操作。
五、护士不得私自答应病人外宿,若有特殊情况需外出时,必须经科主任及主管医生批准同意,并办理请假手续后方可离开。
六、尽量少带物品到病房,暂不用的物品,由家属带回,贵重物品不要带入病房,如有特殊需要,请注意保管,手机等随身携带。
七、请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八、休养期间,不要串房间,不要自行更换床位,如遇抢救危重病人需要更换房间,请服从值班医务人员的安排。
九、看病要采用实名制。
十、需留陪护者严格按医嘱执行。
十一、请爱护公物,自觉节约水电,尤其是做到室内开空调请关好门窗,开窗通风时请关闭空调。
十二、患者住院期间须留陪护。
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措施一.医务人员执行查对制度管理措施1.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给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关键流程:急诊与病房、手术室;手术(麻醉)室与病房、产房与病房之间流程中患者识别措施。
二、加强患者身份识别管理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住院患者安全管理

6
防坠床
如护士为您安置床栏,请您不要擅自放 下,以防坠床;若病情变化或情绪异常,需 要使用约束带等局部保护性措施时,请您及 家属理解并予以配合。
7
防烫伤
请您正确使用冷热水龙头,行动不便 或缺乏自理时请不要自行接开水,以防烫 伤;肢体活动障碍及感觉异常的患者禁止 使用热水袋。
便确保您的治疗及护理。
3
消防安全
病房设有消防通道及消防设备,请 您爱护消防设施,勿随意搬动,请不要 坐在灭火器上,不要在消防设施上堆放 杂物,以确保消防安全。
用氧安全
病房内设有中心供氧装 置,请您及您的家人不要在 房内及楼道吸烟,以免发生 火灾。
5
防跌倒
如果您觉得体力不支、步态不稳或行动不 便时,请您不要擅自行动;如医护人员告知您不 得下床活动时,请您一定要配合,请您尽量穿轻 便软底防滑鞋,沐浴时间不宜过长、门不可以反 锁,以防跌倒。请您保持病室及卫生间清洁干燥,
8
防走失
精神心理异常、智能障碍患者遵医嘱 留陪护,并使用手腕识别带标识,加强陪 护,以免走失等意外发生。
9
财产安全
请妥善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如 手机、手表等;贵重物品,如钱、首 饰;贵重衣服等请交给家属保管,以 防被盗。
10
用药安全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请不要自行邀请 院外医生治疗,不要使用院外购买的药 物,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不得私自调节输 液速度,以免发生病情变化。
请假须知
为了您的安全和治疗,病友在住院期间请不要离开医院,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出者,请按以下流程: 1、请征求主管医师的意见,询问能否外出或回家。 2、若得到同意后,请填写请假条,交由护士长或经管护士;
离院期间,请注意自身安全。 3、若因诊疗需要不能离院,请听从取医生的意见,继续留院。 4、返回病房后,请立即向经管护士、医生或护士长销假,以
医院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住院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住院病人及其陪护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住院病人安全教育(1)工作人员应向住院病人及其陪护人员宣传病房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病人不得携带违禁物品(如管制刀具、电磁炉、毒品等)进入病房,贵重物品自行保管。
2. 病房安全管理(1)病房内禁止吸烟、做饭、动用明火、使用电热设备。
(2)病房内的电器设备及线路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挪动或连接其他设备。
(3)病房楼梯走廊、安全通道不得堆放杂物,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3. 病房环境管理(1)病人及陪护人不得擅自翻阅病历,不准在病房内大声喧哗,保持病区安静、清洁。
(2)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应经常督促巡查,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4. 危重病人管理(1)危重病人要有安全防护栏,以防坠床意外。
(2)病区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告保卫科监控中心(80257)。
5. 药品管理(1)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2)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3)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服。
6. 抢救器材管理(1)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
(2)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
(3)抢救器械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定期清点交接。
7. 无菌物品管理(1)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定期对无菌物品进行检测,确保无菌效果。
四、责任与处罚1. 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的责任人,负责监督执行本制度。
2. 违反本制度,造成病人伤害或医疗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对不遵守病房安全规定的病人及陪护人员,工作人员有权制止并要求其改正。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加强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增强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举措
管理制度优选整理
增强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举措
2020-4-1
增强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举措
住院病人应恪守住院制度,遵从医护人员指导,与医护人员亲密合作,配
合治疗和护理,放心养病,保证安全。
1、病人住院时,仔细听取住院宣教内容。
2、病人应恪守病房作息时间,保持病室内外环境整齐与寂静,请不要随处吐痰,
不在室内抽烟,不在病房内擅自使用电器等。
3、请不要任意出人医务人员办公室,不得翻阅病历,若有需要,请与主管医生
联系,执行手续。
4、病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诊断场所;不得动用医疗、护理设施以及进行任何护
理技术操作。
5、护士不得擅自答应病人外宿,若有特别状况需出门时,一定经科主任及主管
医生赞同赞同,并办理告假手续后方可走开。
6、尽量少带物件到病房,暂不用的物件,由家眷带回,名贵物件不要带入病房,若有特别需要,请注意保存,手机等随身携带。
7、请爱惜公共财物,若有破坏照价补偿。
8、疗养时期,不要串房间,不要自行改换床位,如遇急救危大病人需要改换房
间,请遵从值班医务人员的安排。
9、在接到出院通知后,到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请出示出院证,领拿出院带药,离院。
10、恪守医院的制度,一旦违犯,经劝告无效者,通知家眷,开除出院。
11、看病要采纳实名制。
12、需留陪人者严格按医嘱执行。
患者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病房。
二、安全管理责任1. 医院应成立病房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病房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 各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病房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加强科室内部安全管理,确保病房安全。
三、病房安全管理措施1. 病房入口管理(1)病房入口设置门卫,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非本病房患者及家属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
(2)病区大门、楼道、电梯等通道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杂物。
2. 病房设施管理(1)病房内电器设备、消防器材、急救药品等设施齐全,并定期检查、维护。
(2)病房内禁止使用电炉、煤气等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吸烟。
(3)病房内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禁止使用非医疗用电设备。
3. 病房环境管理(1)病房内保持整洁、舒适,定时通风,定期消毒。
(2)病房内设置防滑、防跌倒警示标志,地面保持干燥。
(3)病房内禁止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4. 患者安全管理(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向其讲解病房安全知识,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2)患者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进入病房,如管制刀具、毒品等。
(3)患者贵重物品自行保管,病房内不得存放大量现金。
(4)患者及家属不得擅自翻阅病历,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5. 应急处理(1)病房内发生意外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救治患者。
(2)发生火灾、盗窃等突发事件,立即报警,并组织人员疏散。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病房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对新入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3.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病房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3. 各科室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病房安全。
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 目的本文档旨在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建立健全的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住院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和服务设施。
3. 安全措施3.1 住院患者身份确认- 在住院患者入院时,医务人员需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患者与医疗记录一致。
- 使用唯一的身份标识符(例如医疗卡、住院号)来标识每位患者,并确保其正确使用和更新。
3.2 患者隐私保护-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法律和规定,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
- 患者个人信息仅在必要时与授权人员共享,并且需要获得患者的明确同意。
3.3 医疗安全培训- 所有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医疗安全培训,了解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和标准。
- 培训内容包括患者身份确认、危险警示和事故预防等方面。
4. 风险管理4.1 危险源识别与评估-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可能对住院患者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
-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应对措施,降低住院患者的风险。
4.2 事故报告和处理- 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发生的住院患者事故,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记录。
- 医疗机构应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的流程,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生。
5. 监督与改进5.1 监督机制- 医疗机构应建立住院患者安全管理的监督机制,确保规定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监督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5.2 过程改进- 基于监督评估结果和事故报告数据,医疗机构应及时开展改进活动,修订和完善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措施。
-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改进活动,促进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6. 附则本文档由医疗机构制定,经医务部门审批后正式实施。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以上为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请各相关部门和人员严格遵守,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住院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住院患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工作。
2.各科室设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工作。
三、管理制度1.入院评估(1)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及潜在风险。
(2)对病情危重、有特殊病情或需特殊护理的患者,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理部,并做好相关记录。
2.药物管理(1)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对患者进行药物过敏试验,详细记录过敏史。
(3)医护人员应熟悉药物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确保患者用药合理。
3.护理安全(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护理安全。
(2)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3)加强病房安全管理,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4.医疗设备管理(1)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使用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5.健康教育(1)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2)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知情同意。
6.医患沟通(1)加强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解决患者疑问。
(2)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
四、监督检查1.住院患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科室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护理部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护理安全。
3.各科室设立安全管理监督员,负责本科室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工作。
五、奖惩1.对在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住院患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住院患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篇)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住院病人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关于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文,共____字:一、背景介绍住院病人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住院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包括医疗差错、误诊、护理不当等。
因此,为了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二、目标1. 提高住院病人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水平。
2. 减少住院病人在医院期间的意外事故和医疗事故。
3. 提高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
4. 优化医院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效率。
三、制度内容1. 安全教育培训(1)针对病人和家属的安全教育:医院应当向住院病人和其家属提供安全知识和信息,包括患者的合理用药、疾病预防知识、症状的判断等。
医院可以通过患者教育手册、安全宣传栏、安全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
(2)针对医务人员的安全培训: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病人风险评估、医疗操作技能、预防医疗差错等。
医院可以邀请专业的安全顾问或者和相关部门开展培训。
2. 病人信息管理(1)住院病人档案管理: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住院病人档案管理制度,包括病人基本信息、病情记录、治疗计划、医嘱和检查结果等。
医院可以使用电子病历系统进行档案管理,并确保病人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2)病情交流和共享:医院应当建立良好的病情交流和共享机制,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交流。
医院可以使用科技手段(如电子病历系统、视频会议等)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协作。
3. 病人护理管理(1)预防感染:医院应当制定并执行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床单换洗等措施。
医院还应当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
(2)医疗操作和护理规范:医院应当建立医疗操作和护理规范,包括规定医务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程。
医院患者住院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住院患者及医护人员。
三、患者住院安全管理制度1. 入院宣教(1)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住院制度、注意事项、诊疗流程等相关内容。
(2)对患者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病房安全管理(1)病房内设施设备齐全,符合安全标准。
(2)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光线充足,保持空气流通。
(3)病床设置床栏,防止患者坠床。
(4)病室内禁止吸烟、饮酒,禁止使用明火。
(5)患者个人物品妥善保管,贵重物品交由护士长保管。
3. 医疗安全(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诊疗、手术等环节安全。
(2)患者病情变化时,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3)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4. 护理安全(1)护士按照护理级别要求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不适。
(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3)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5. 跌倒、坠床预防(1)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对高危患者使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并做好交接班。
(3)加强病房地面清洁,防止患者跌倒。
6. 传染病防控(1)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2)对患者进行传染病筛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四、违规与处罚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患者伤害或不良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 对因工作疏忽,未履行安全职责,导致患者发生意外的,给予警告、记过、降级等处分。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我院将全力保障患者住院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也要求全体医护人员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在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在院病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住院病人及相关人员。
三、组织管理1.成立在院病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在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各项制度的实施。
2.各科室设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在院病人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3.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在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四、具体措施1.入院评估(1)对新入院病人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确保准确掌握病人的健康状况。
(2)对有跌倒、坠床等风险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病情观察(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对昏迷、意识不清等患者,应加强监护,确保病人安全。
3.医嘱执行(1)严格执行医嘱,确保用药安全、准确。
(2)对有疑问的医嘱,应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未经核对不得执行。
4.护理分级管理(1)根据病人病情,实行护理分级管理,确保病人得到适宜的护理。
(2)按时巡视病房,关注病人需求,及时解决问题。
(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保持消防通道畅通,确保病人安全疏散。
6.防滑措施(1)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必要时设置防滑警示标志。
(2)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滑措施。
7.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1)加强医疗设备与药品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药品质量。
(2)定期检查、维护医疗设备,确保病人安全。
8.心理护理(1)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预防自杀或伤及他人。
(2)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共同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五、奖惩制度1.对严格执行在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的医护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在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的医护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六、附则1.本制度由在院病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住院病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医疗机构良好的医疗秩序,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患者权益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市的规定进行制定。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二条主管领导医疗机构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并由该机构的主管领导负责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住院病人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安全检查和协助处理有关安全事件等。
第四条工作职责(一)制定和完善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组织开展住院病人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组织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四)协助处理住院病人安全事件,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住院病人安全管理第五条住院病人安全检查住院病人入院时,医疗机构应进行安全检查,包括个人和物品安全检查。
个人安全检查主要包括身份核对、健康状况评估、病历核实等。
物品安全检查主要包括随身携带物品的清点、贵重物品的存放和保管等。
第六条院内管理(一)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住院病区管理制度,规范病区内的行为和秩序。
(二)医疗机构应制定并执行入院访问制度,确保病人的隐私和安全。
(三)医疗机构应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确保病区内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
(四)医疗机构应建立医护人员巡视制度,定期巡视住院病区,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第七条护理管理(一)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住院病人护理管理制度,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二)医疗机构应保证医护人员合理配置,确保病人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三)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记录的管理,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完整。
医院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住院病人的安全管理,保障住院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住院病人及其陪护人员。
三、安全管理要求1. 住院病人进入病房后,应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病情评估。
2. 住院病人应遵守病房规定,不得擅自离开病房,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开病房,应向医护人员请假。
3. 住院病人应保持病房卫生,不得在病房内吸烟、喝酒、使用明火、乱扔垃圾等。
4. 住院病人应妥善保管个人贵重物品,如遗失或损坏,责任自负。
5. 住院病人应遵守医院作息时间,保持病房安静,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6. 住院病人应遵守医院规定,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进入病房,如管制刀具、毒品等。
7. 住院病人应遵守医院药品管理制度,不得擅自使用、调换、转让药品。
8. 住院病人应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不得拒绝或逃避。
9. 住院病人应遵守医院消防安全规定,不得在病房内使用电热设备、电器等。
10. 住院病人应遵守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得随意丢弃医疗废物。
四、陪护人员管理1. 陪护人员应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病情评估。
2. 陪护人员应遵守病房规定,不得擅自离开病房,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开病房,应向医护人员请假。
3. 陪护人员应保持病房卫生,不得在病房内吸烟、喝酒、使用明火、乱扔垃圾等。
4. 陪护人员应遵守医院作息时间,保持病房安静,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5. 陪护人员应遵守医院规定,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进入病房。
6. 陪护人员应遵守医院药品管理制度,不得擅自使用、调换、转让药品。
五、医护人员职责1.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 医护人员应定期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住院病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住院病人的安全意识。
4.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确保陪护人员遵守各项规定。
5.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措施

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措施引言住院患者安全是医疗机构的核心责任之一,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为了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性和质量,医疗机构应当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必要的保护和照顾。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措施,并简要分析这些措施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住院患者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1.1 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住院患者安全管理的首要步骤。
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病史和住院治疗方案等信息,医疗机构可以确定患者的安全风险等级,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1.2 安全风险管理根据患者的安全风险等级,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计划,包括住院患者安全培训、防范医源性传染病、防止误诊误治等。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报告、事件反馈和改进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安全问题。
二、患者个人信息保护2.1 个人信息隐私保护住院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病历信息等,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和实施措施,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2.2 访客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访客管理制度,规定访客的进出权限和行为规范,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三、医疗设施安全管理3.1 患者住宿环境安全医疗机构应保证患者住院的环境安全,包括床铺、浴室、洗手间、空气质量等。
定期进行设施巡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2 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包括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收发存、使用和清洁消毒等。
四、医疗操作风险控制4.1 手术安全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手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手术后处理等环节。
医疗机构要确保手术设备和手术室的安全性,合理安排手术操作流程,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
4.2 营养与饮食安全医疗机构应制定患者的营养与饮食管理制度,提供安全的食物和饮水,避免食物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传染病防控管理5.1 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措施
为保障我院患者住院期间的人身安全和权益,结合平安医院的创建和我院实际,特制定靖西县中医医院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健全与完善各科室(各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急诊抢救室、手术室)
2、提高用药安全
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在开据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输液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有预防输液反应措施;病区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的程序,
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医嘱;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急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4、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科室制定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
5、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应有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危急值”项目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
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挽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认真实施有效的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
9、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建立积极倡导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非处罚性)与措施;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卫生部医政司主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网上报告活动;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针对患者的疾病诊疗信息,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或有创性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
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的方式及途径。
靖西县中医医院
二〇〇九年八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