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集下载

优化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优化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优化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李海燕
【期刊名称】《经济视野》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主力之一,在科教文卫各个领域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所以完善事业单位体制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事业单位聚集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优质的人事管理制度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优化聘任制对事业单位制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总页数】1页(P32-32)
【作者】李海燕
【作者单位】新疆农十师北屯中学新疆北屯 8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聘任制的思考 [J], 高翠珍;胡广成
2.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中如何深化事业单位人才职务聘任制的思考 [J], 赵利军;边婷婷
3.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中如何深化事业单位人才职务聘任制的思考 [J], 赵利军;边婷婷
4.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意义 [J], 王飞鹏;许光
5.浅谈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J], 赵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管理办法

探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管理办法

探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管理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用人制度。

这一制度的推行,对于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积极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内涵及意义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是指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双方的聘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这一制度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观念,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通过聘用制,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和岗位要求,选拔合适的人才,实现人岗匹配,提高工作效率。

2、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聘用制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员工有了危机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单位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3、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

聘用制的推行,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聘用合同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一些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条款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工作内容、职责、考核标准等,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争议和纠纷。

2、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的考核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考核方法单一,往往侧重于年终考核,而忽视了日常考核,难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

3、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薪酬分配仍然存在平均主义现象,未能充分体现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贡献,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4、人员流动机制不畅。

由于事业单位的编制限制和体制障碍,人员的进出不够灵活,导致一些优秀人才难以引进,而一些不适应工作的人员难以辞退,影响了单位的整体发展。

三、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的办法1、规范聘用合同管理(1)明确合同条款。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实际应用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实际应用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实际应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背景与意义在过去,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员流动不畅、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竞争机制等。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人员聘用制应运而生。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聘用制,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选拔合适的人才,实现人岗匹配,提高工作效率。

2、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聘用制打破了“铁饭碗”的观念,使员工有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竞争力: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聘用的原则和程序: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发布招聘信息、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体检、公示等程序进行聘用。

2、聘用合同的签订: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

3、考核与管理: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聘用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调整岗位和薪酬的重要依据。

4、解聘与辞聘:规定了解聘和辞聘的条件和程序,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实际应用中的操作要点1、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根据单位的发展战略和工作任务,准确分析岗位需求,确定招聘的人数、专业、学历等条件。

2、严格规范招聘程序:确保招聘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防止出现人情招聘、暗箱操作等问题。

3、做好合同管理:签订合同时,要认真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要建立合同档案,对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4、加强考核工作: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和标准,考核过程要客观公正,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考核人员,并与薪酬、晋升等挂钩。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是指国家设立的事业单位,依据特定的职位需求,通过一定的选拔程序招聘人才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以实现公共服务目标和职能。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在维护国家事业单位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背景、特点、流程以及优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事业单位是国家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组织,其职能是为了履行国家的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通常设立在教育、卫生、科研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职能,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完成任务。

二、特点1. 公平竞争: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强调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选拔考试、面试等程序,选拔最符合要求的人才。

2. 长期稳定: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注重长期稳定,通过劳动合同的签订,确保员工长期服务并给予稳定的工作待遇。

3. 专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更加注重专业化管理,根据不同职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背景要求,选择合适的人才。

4. 公共服务导向: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以服务公众、推进社会福利为导向,确保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

三、流程1. 职位发布:事业单位将岗位需求公开发布,并说明具体职责、技能要求和待遇等信息。

2. 报名申请:符合条件的应聘者按照要求提交报名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证明、工作经历等。

3. 笔试考试:根据招聘职位的要求,组织笔试考试,测试应聘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4. 面试评估:对通过笔试的应聘者进行面试,考察其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5. 体检审查:通过面试的应聘者需要进行体检和审查,确保身体健康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6. 聘用签约:经过层层选拔后,事业单位与应聘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优势1. 选拔优秀人才: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借助考试、面试等程序,能够筛选出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合格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提供稳定待遇:事业单位与选定应聘者签订劳动合同,给予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相应的待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是指对于事业单位进行人员招聘、选拔、聘用和管理的一套规范和制度。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定义、特点、重要性以及建立和完善的角度进行论述。

1.公开性:人员聘用必须在公开的基础上进行,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都有机会参与竞争,不得有任何歧视和非公正的行为。

2.公平性:人员聘用必须公平,即在聘用过程中,应当建立严格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将个人的能力、素质、工作经验等作为聘用的重要依据,确保选拔的公正性。

3.公正性:人员聘用必须公正,即聘用决策应当基于客观、中立的原则,不受个人关系、腐败等因素的影响,确保聘用的公正性。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可以保证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聘用制度可以吸引到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加入事业单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其次,健全的人员聘用制度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公开、公平、公正的聘用制度可以为事业单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减少人员流动和离职率,保持组织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再次,合理的人员聘用制度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管理行为。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聘用制度,可以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减少违规操作和腐败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

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聘用原则,确保所有申请人都有机会公平竞争。

其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个人能力、素质、工作经验等因素作为聘用的主要依据。

同时,在选拔人员时,还应注重打破传统观念和创新思维,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聘用程序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聘用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对于违反聘用原则的行为,应进行公开曝光和问责。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完善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完善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完善在当今社会,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人员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人员聘用制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对于激发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完善。

一、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制定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在过去,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晋升、考核等往往存在着论资排辈、缺乏竞争、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立一种更加灵活、科学、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人员聘用制应运而生。

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1、聘用原则人员聘用制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确保聘用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还应根据岗位需求和人员素质,实现人岗匹配,充分发挥人员的专业优势和潜力。

2、聘用程序一般包括制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体检、公示、签订聘用合同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聘用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3、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是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确立聘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书。

合同应包括聘用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报酬、社会保险、考核与奖惩、合同的解除与终止等条款。

4、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受聘人员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

考核结果应作为续聘、解聘、晋升、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5、薪酬福利根据受聘人员的岗位、工作绩效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薪酬待遇。

同时,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受聘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观念转变困难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人员聘用制的认识不足,仍然习惯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对新制度存在抵触情绪。

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制中的全员聘用制

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制中的全员聘用制

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制中的全员聘用制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一直都是改制中最为艰难的部分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采取步骤,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制,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便是引入全员聘用制。

全员聘用制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制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引入全员聘用制将使事业单位拥有更高的管理效率和灵活性。

一般来讲,全员聘用制由一种标准合同代替传统的终身制职工合同,以及由人才竞争性聘用代替受聘用任命。

在这种制度下,由人才市场运行,激励人才到事业单位工作,让管理者有更多权力来招聘最合适的人选,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此外,全员聘用制为事业单位提供更大的灵活性,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根据社会变化来调整事业单位的运作方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其次,全员聘用制的实施将有助于保护职工的利益,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它更能够为非正式化劳动力提供保障。

一般来讲,不同类型的人员会在不同的合同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而不是传统终身制职工合同。

因此,通过根据职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来合理定义他们的劳动保障水平,使得非正式化劳动力也有权利享受基本的劳动保护。

有效保护劳动力的权利,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劳动者的健康和幸福。

最后,全员聘用制的实施也促进了社会的正义和公平。

一般来说,社会正义和公平不仅是政府必须做到的,也是每个公民应该坚持的价值观。

引入全员聘用制可以保证更多的人有机会享受到他们應有的劳动待遇,从而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我国实施全员聘用制,既使事业单位拥有更高的管理效率和灵活性,又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从而发挥出全员聘用制在人事制度改制中重要的意义。

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O . 前 言
2 . 3流 动
通过事业单位聘用制人事制度改革 .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 队伍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一系列公 共服务 的重要组织 但是随着我 形成职务能上能下 、 人员能进能出的 良性循环 , 彻底 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 事业单位传统 的人事制 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 活化 和人员流动 , 僵化现象 的需要 , 亟待改革 , 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 , 事业单 位人员全面实行聘用 改变 队伍 和体制呆滞 、 2 . 4开 放 制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最终 目 标。 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通过事业单位聘用制人事制度改革 ,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事业单 改革 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对 于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 位拥有用人 自主权 . 而不再是过去 由政府有关部 门完全集 中管理事业 展至关重要。 单位 的人事管理权 . 而事业单位 的广大干部职工也能够在在 自 愿 的基 1 . 事 业单位聘用制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作 用 础上 . 更 好地选择 自己能够胜任 的岗位 1 . 1 事业单位聘用制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 内容
3 . 推进事业单位聘 用制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 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改 革的 目的就是 在于要配合事 业单位管理体 3 . 1 建立多渠道 、 多形式 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制改革来撤销 、裁减一些市场已培育成熟或者功能弱化 的事业单位 。 按照事业单位核 编定 岗的标准 . 对改革 中下 岗待聘人员 和富余 人 事业单 位人事聘用 制就是按照 国家有关 的法规 、 法律 要求, 广大干 部 以单位 、 系统为基础 , 制定解决方 案 , 运用多种形 式 职工与事业单位 在协商一致 、 自愿平等 的基础上 , 通过 签订聘用合 同 员进行妥善安置 , 兴办发展新 的产业 、 转岗培训等 方式 ) 给予妥善安 置 , 为他们在新 的 的方式来 明确受聘人员与事业单位有关的义务 、 权利及人事关 系 通 ( 同时 . 建立形式多样 的分 配激励机制 。 根据事 过解聘辞聘 、 定期考核 、 签订聘用合同 、 公开招聘等聘用制度来进一 步 岗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在社会进步的同时,管理办法也逐渐得到完善。

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的聘用制度,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一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重要性事业单位是服务于公众的单位,其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对单位的运作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聘用制度可以帮助单位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提升单位整体素质。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现行聘用制度存在的问题然而,现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首先,现行制度对人才的选拔过程相对于繁琐,流程冗余。

其次,聘用制度过于官僚化,审核流程冗长,效率不高。

最后,制度对于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很多人才因为待遇不足而选择其他单位就业。

三、改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简化选拔流程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可以适当简化审核和面试流程,避免繁琐的环节。

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在线测试和面试等方式,实现便捷、高效的选拔过程。

2. 提高审核效率简化审核流程的同时,需要加强审核部门的专业化建设,提高审核效率。

可以通过增加审核人员的数量、提供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审核过程的质量和速度。

3.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回报。

可以通过加薪、晋升、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引入竞争机制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通过评比等方式选拔出最优秀的候选人。

竞争机制不仅能够激发个人的潜力,也能够提高整体素质。

5. 加强对人才的关怀除了提高待遇和激励措施外,还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关怀和引导。

可以通过定期座谈会、心理辅导等方式,关注人才的需求和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四、案例分析:某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某事业单位在实施人事制度改革中,根据以上建议对聘用制度进行了调整。

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并就我国改革的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目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困难和解决方法。[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改革 岗位设置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推行聘用制改革是核心。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一项新的基本用人制度,它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核心就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明确事业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平等人事主体地位,通过签定聘用合同,以契约的形式确定单位和职工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使事业单位的人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淡化原来固定干部、工人身份终生制的概念,使的优秀工人能够走上管理或技术岗位,乃至领导岗位;使虽然具有固定干部身份,因个人能力或工作需要等原因不能在管理或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可以调整到其他岗位,包括工勤人员岗位去工作,真正做到干什么事,享受什么待遇,能上能下,能工能干,能干能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聘用制体现了公平、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解决了旧有机制下人员能进不能出、待遇能高不能低的问题,调动人员积极性。而聘任制的核心,就是竞争、优胜劣汰。可以说,竞争也就成为带动事业单位提高效率,增加活力的一个根本动力。与此同时,实行全员聘任制以后,还会给事业单位带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同行之间有了竞争。竞争激励机制搞的事业单位,肯定是事业兴旺,人往高处走,谁都愿意到好的单位,好的环境中工作。所以如果有的单位不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就只有走下坡路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实现由固定用人制度向合同用人制度的转变;②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③实现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④实现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的转变;⑤实现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的转变;⑥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2000年开始,各地政府对事业单位进行聘用制度改革试点,想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在聘用过程中,单位与个人签订聘用合同,权利与义务都写在合同条款上。但都是形式上的合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按合同进行管理,并不能实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单位自主用人、职工自主择业也无法实现。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未能取得预期目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滞后。许多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岗位是聘用的基础,岗位设置是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岗位考核、岗位培训、收入分配等制度的基础和依据,是人事聘用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于是在2006年国家人事部下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要通过对事业单位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分配制度,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三类。经过3年的改革,目前仍有部分省区未实现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阻力很大。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还未落实的情况下,国家又下发文件,2010年所有事业单位将实行绩效工资。2009年1月,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教师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i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费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目前义务教育学校的绩效工资基本兑现,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他两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更不知道何时解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困难也不小。三、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主要难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这项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岗位设置困难,表现在:一是中级职称人员较多的单位,一部分同志受岗位设置比例限制而得不到应聘。二是一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既是管理人员又是专业技术骨干,并有副高以上的技术职称。但此次改革政策规定一人只能担任一个岗位,不能实行双肩挑。可是如果走管理岗位,那么工资就要降下来,如果走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就会缺空,造成单位无法人的新问题。三是一部分单位由于人员少,技术岗位设置困难,尤其是既当法人又有任多年副高以上职称的同志,只能强求给予设置为管理岗位,如果设置为技术岗位,也只能设为7级,而按任技术职称年限又可设为5级,矛盾极为突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将有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不利于调动广大事业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整个事业的发展。四、解决问题的方法介绍解决事业单位改革岗位设置及工资待遇矛盾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特事特办,着力合理解决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方法有四:方法之一:允许一人双岗。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事业人员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既担任领导职务又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要允许一人双岗,工资待遇由个人选择一个岗位。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且符合兼任岗位任职条件,可按结构比例设岗为兼任。既然政策允许,完全可以在个别特殊情况的单位实行一人双岗。方法之二:破例设岗。由于人员极少而限制设置高等级岗位的事业单位,可根据技术岗位按其人员的任职年限,破例设定对应的等级岗位,不能让这部分人员受单位行政级别和人数限制而降低岗位等级和待遇。方法之三:统筹使用。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在系统内统筹使用岗位设置指标。方法之四:增编设岗。按照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加大投入的相关要求,给人数极少的单位增加编制,使其符合岗位设置比例。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尽快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参考文献:[1]常荔,韩冰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9(09)[2]冯蕾.浅谈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集体经济. 2010(21)[3]张澍.我国事)[4]吕秀惠.浅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j].北京水利. 2003(05)[5]吴学明.宁国市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3(08)[6]刘丽娟.浅谈如何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j].青岛医药卫生. 2003(04)

2024年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浅谈

2024年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浅谈

2024年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浅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人事制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和效率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的挑战与对策以及改革的展望与期待等方面,对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行浅谈。

一、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制不活、用人不公、分配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效率。

因此,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推进事业单位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建立起更加科学、公正、高效的人事制度,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事业单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二、改革的核心内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用人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用人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起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

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起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工作人员积极作为。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改革的具体措施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

首先,要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

其次,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工作。

同时,要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四、改革的挑战与对策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人事制度的改革的意义

人事制度的改革的意义

人事制度的改革的意义人事制度的改革意义人事制度是指组织在招聘、员工聘用、培训发展、奖惩激励等方面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组织形态的变化,人事制度的改革成为组织发展的必然需求。

这种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组织效率:人事制度的改革可以通过优化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配置,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比如通过建立灵活的人员流动机制,使得人才资源得以最优化利用,避免了员工在组织内部因为各种限制而不能发挥潜力的情况。

2. 激发员工潜力:人事制度的改革可以通过建立公平、激励的薪酬体系,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为员工提供公正的奖惩机制,使得员工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回报,从而激发员工的潜力,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3. 提升组织形象:人事制度的改革可以通过建立公平、透明的选拔机制,提升组织的形象。

人才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为组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必须建立公平、透明、公开的选拔机制,才能让人才在组织中尽展其才华,从而提升组织的形象。

4.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人事制度的改革可以通过建立公正、稳定的晋升通道,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员工在组织中发展的机会越多,对组织的认同和忠诚度就会越高。

而稳定的晋升通道,可以让员工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增加员工对组织的企业文化认同感,提高员工的稳定性,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5. 促进组织变革和发展:人事制度的改革可以通过建立灵活的培训发展机制,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培训发展是组织内部提升员工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组织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灵活的培训发展机制,可以让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提高组织整体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总之,人事制度的改革对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公平、激励的薪酬体系,优化人才流动机制和建立稳定的晋升通道,可以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建立公平、透明的选拔机制和培训发展机制,可以提升组织形象,促进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试论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薄会娜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2期摘要:事业单位完成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基于以往人事管理的弊端,找到最佳的人事管理方案,建立一个具有活力的人事制度。

我国现有的多个人事制度中,聘任制是很多企业采用的人事制度,该制度可以满足人事管理的基本目标,所以,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使用聘任制,可以加快其改革的进行,完成事业单位制定的目标。

关键词:聘任制;人事制度;制度改革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8-0110-01引言事业单位的作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而在现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其提供的服务对经济建设来说尤为重要,但因为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制度的不足,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故为满足新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很多事业单位都会进行聘任制度的人事制度改革。

一、聘任制的优势事业单位在现有的人事制度上完成改革,是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事业单位整体体系的改革,且随着改革的进行,可优化用人的方式,创造出人事管理的新形势,构建新的人事管理模式。

聘任制增加了人员选用的灵活性,基于这一调整完成的改革,是应聘者与单位签订合同,用合同确定合作关系,待合同到期后,决定是否续约,这一方式下可让企业找到适合的人才,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满足对人员的需求。

而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中,也会同步建立多个机制,比如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这些机制落实后,会改变单位内部原有懒散的工作现象,把所有员工分层,优胜劣汰,每个人都会提高个人的工作成绩,同时,这也会保证用人的公平公正,每个人都会有机会参与,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

另它也会优化人才队伍的组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为人才找到最适合的位置,增加体制的活力,改善整体队伍的建设情况。

即使用聘任制后,会让人事使用变得更加灵活,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出岗位的用人优势[1]。

二、科学设计聘任制是改革的前提聘任制是所有可选择的制度中最适合的制度,但它是否可以发挥作用,是由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决定。

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地位和作用

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地位和作用

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地位和作用聘任制是一种以聘任为基础的人事制度,是指事业单位对招聘人员的一种方式。

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聘任制在人事体制改革中具备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聘任制的一般概念、聘任制在事业单位的实践效果、聘任制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作用和聘任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论述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聘任制的一般概念聘任制是指事业单位通过招聘、考试、面试等方式,按照招聘程序聘用人员的一种方式。

相比于其他招收人员的方式,聘任制在人事选用方面更为公正、公平。

在聘用程序上一般有履历审核、资格审核、面试等步骤。

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时普遍采用聘任制,对聘用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分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专技人员两类。

聘任制一般还和年度考核、晋升、到期考核等相关,体现了聘任制的灵活和弹性。

二、聘任制在事业单位的实践效果聘任制在事业单位的实践相当成功。

首先,聘任制增加了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公务员岗位的“终身制”改为“岗位终止制”,促使管理人员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其次,聘任制提升了人才的素质,增强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通过科学的考核、晋升和奖惩激励等手段,能够有效地解决工作岗位不合理使用和人才浪费现象,为事业单位提供了更好的管理、服务和支持。

最后,聘任制在保证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了事业单位效益和形象。

三、聘任制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作用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行政机构,其人事制度的改革与组织建设密切相关,尤其是人才引进和使用的问题。

聘任制在选人的过程中更能够体现管理能力、专业素质、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衡量标准,能提高招聘和聘用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客观性,有利于人才的优胜劣汰,避免了内部关系影响的现象。

此外,聘任制还可以降低事业单位工作的人事费用和人事管理负担,实现人事制度的经费合理化,加快事业单位机构和职能的优化调整,提高事业单位管理的效能和便捷性。

人事制度改革重要意义

人事制度改革重要意义

人事制度改革重要意义
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
首先,人事制度改革可以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在现代社会,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而人事制度则是人才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人事制度的改革,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竞争力,进而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人事制度改革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合理的人事制度可以保障员工的权益,公平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提供员工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这样,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将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再次,人事制度改革可以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一个公正、透明、公平的人事制度可以有效避免人事任命的腐败现象,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社会不平等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同时,公平的人事制度也可以为社会的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助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人事制度改革可以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创新是推动组织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一个灵活、适应性强的人事制度可以为员工搭建创新的平台和环境,为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只有不断地创新,组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其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人事制度改革对于组织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改革和完善人事制度,可以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实现组织和社会双赢的局面。

因此,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重视。

浅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中的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艺术院团人事制度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中的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艺术院团人事制度改革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谋求发展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能否建立适应先带企业要求的人事资源管理体系,健全有利于发挥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机制是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一、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必然性我国的事业单位实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众多的方面是仿照相关的党政机关的套级别、待遇进行建立的,形成了其特有的管理凡事、组织机构与运行模式:事业主体单一化,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还抑制了社会办公共事业的积极性和创作性;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指令统一调配,没有形成必要的竞争机制,缺乏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意识,导致事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运行机制行政化,模仿政府机关运作,政事不分、资源浪费、官僚作风、效率低下,丧失了事业单位自身应有的特性和主动权;人事管理“干部化”,单位只能按编用人,无合理的招聘与退出机制,造成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人才流动不畅,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制度、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因此,近年来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一直都被中央所重视,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又多次强调要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总体步骤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实际上就是在事业单位中采用在企业中官方运用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手段协调好各种资源,提高对职工管理的有效性,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运作效率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事业单位企业化人事制度改革大体份两大步:第一步,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阶段:主要包括职工身份转换、人员分流及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目的是使原事业单位职工由事业编制转为企业员工、精简冗员、提供全面社会保障体系,最终使改制单位摆脱历史包袱,为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好准备。

第二步,是改制后的人事制度创建和完善阶段,包括岗位制度、薪酬制度、考核制度等等。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

3⽉13⽇,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七⼤和⼗七届⼆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的指导意见》和《2011-2020年深化⼲部⼈事制度改⾰规划纲要》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步深化事业单位⼈事制度改⾰的意见》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步深化事业单位⼈事制度改⾰的意见》的通知 (2011年8⽉2⽇) 《关于进⼀步深化事业单位⼈事制度改⾰的意见》已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

关于进⼀步深化事业单位⼈事制度改⾰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七⼤和⼗七届⼆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的指导意见》和《2011-2020年深化⼲部⼈事制度改⾰规划纲要》要求,现就进⼀步深化事业单位⼈事制度改⾰提出如下意见。

⼀、深化事业单位⼈事制度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标任务 1.指导思想。

深化事业单位⼈事制度改⾰,要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事业的需要,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向,全⾯推⾏聘⽤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机制,整合⼈才资源,凝聚优秀⼈才,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类⼈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全⾯建设⼩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才保障。

2.基本原则。

贯彻落实党的⼲部路线⽅针政策,坚持党管⼲部和党管⼈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坚持分类推进,充分体现不同类型、不同⾏业的特点;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维护事业单位和⼯作⼈员的合法权益。

3.⽬标任务。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部⼈事制度改⾰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的总体要求,以转换⽤⼈机制和搞活⽤⼈制度为核⼼,以健全聘⽤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才成长规律的⼈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向合同⽤⼈转变,由⾝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建立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建立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建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和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建立的重要性、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合理的建立方案进行探讨。

一、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建立的重要性事业单位作为公共管理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提供公共服务、承载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一个健全、科学且规范的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持续发展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建立的重要性:首先,聘用制度建立有利于提高人才选拔和使用效率。

一个合理的聘用制度可以保证在竞争中择优选才,挑选出真正适合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才,从而提高单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其次,聘用制度建立有利于推动公平和公正选拔。

唯才是举,公平公正是事业单位聘用的核心原则。

建立聘用制度可以确保选拔评价的公正性,避免人事关系和权力干预对选拔结果的干扰,使选拔过程更加公开、公正、透明。

再次,聘用制度建立有利于形成长效机制。

一个稳定而科学的聘用制度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长远的聘用方向和目标,规范选拔程序,同时也为人才提供多样的职业发展途径,增强工作激励与人才保留。

最后,聘用制度建立有利于适应时代需求和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用人环境的改变,原有的聘用制度可能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要。

建立新的聘用制度可以使事业单位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保持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建立的迫切性已经得到共识,但目前我国在聘用制度方面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聘用方式需要创新。

传统的聘用方式主要以公开招聘和内部选拔为主,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用人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聘用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

需要创新性地引入一些新的选拔方式,如社会化招聘、定向培养等,以更好地满足需求。

其次,评价标准需要明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聘任制在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

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选用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选用方式的最佳选择是聘任制,事业单位正确实行聘任制的必要前提是科学设计聘任制。

坚持“积极稳妥、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不断完善”的改革方针,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真正做到建立和推行聘用制为重点的用人制度。

一、选用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克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现有弊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保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人事制度,这是一次全面的带有根本性的改革,要涉及到人事选用、考核、培训、工资、福利以及退职退休等人事制度的各个环节。

但是,这些环节的改革在整个改革工程中的地位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一个国家的人事制度可以概括为由“进、管、出”三个层面组成的复杂结构,这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结构。

人事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方法都是构成这一整体结构的具体环节和组成部分,其中,选用制度是整个人事制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邓小平同志在针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谈话中曾指出:“不但要注意出的问题还特别要注意进的问题,……进和出,进摆在第一位。

”(《邓小平文选》,第355页。

)还指出:“出要解决好,更重要的是解决进。

”(《邓小平文选》,第356页。

)邓小平的这段讲话即指党政机关干部制度改革,又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这里的“进”,就是选用。

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明确指出了人事选用制度在整个人事制度中重要地位。

不少行政学家也认为,“人事选用一向是吏治问题的中心,为全部人事行政的基石。

”这个认识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选用是人事管理的第一步,如何选用人才,即用什么方式选用人才,用什么标准选用人才,直接决定着人才的来源和素质,关系到能否满足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选用是测试人才水平,保证人才条件的决定性环节,选用制度不科学或者运用不正确,就不可能获得优秀的一流人才。

无论对党政机关、对企业还是对事业单位人事选用,这都是一样的。

其次,选用制度制约着其他各项制度的建设和运用。

人事管理各项制度是以选用制度为基础并与之相协调而建立起来的。

选用制度不确定,其他环节就很难建立。

选用制度不适应不完善,其他各项管理制度就很难完善并充分发挥作用。

选用制度还涉及到选用权利的运用部门以及权力分配的结构。

不同的选用制度运用机关会有不同,权力分配也要不一样,就会形成不同的人事管理体制。

选用制度包括选举制、委任制、聘任制等各种方式。

作为选用制度的组成部分每一种方式,都具有人事制度的基石作用。

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具体情况看,现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的人事选用上。

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也都由选用制度所引发。

因此,改革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必须从选用制度的改革入手,采行能够选拔适应社会事业发展所需人才的选用制度,即聘任制,并根据聘任的特点,改革和完善人事管理的其他各项制度。

在设置岗位时,必须以“事”为中心,根据单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而设置岗位,不能因人设岗;必须是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最低数量,可设可不设的岗位坚决不设,不交叉和重复设岗;要向关键岗位、重点岗位倾斜,向人才紧缺、技术力量薄弱的岗位倾斜,要有利于吸引和选拔优秀人才。

二、聘任制是事业单位人事选用方式的最佳选择传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主要弊端是体制僵化、缺乏竞争激励、失去激情和活力,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克服传统人事管理体制的这些弊端,建立一个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

这一目标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开放。

就是改变过去集中的管理体制,实行放权、分权,使用人单位拥有一定的用人自主权,让事业单位人员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在自愿的基础上,公开选择胜任的岗位,约定双方权利义务,进行双向选择。

2.流动。

就是改变体制和队伍僵化、呆滞现象,促进人员流动和队伍活化。

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任职有时有限,按契约工作的格局。

不能像过去那样,个人一旦进入单位,便终身永久获得单位庇护和抚恤的资格和权利。

3.公平。

改变人事管理中的偏斜不公现象,保证人事管理的公平公正。

必须实现选用的机会均等、资格平等,分配上讲究效率,注重公平。

4.竞争。

通过改变管理体制,改变人员队伍中的“懒”、“呆”现象,形成竞争激励机制,要注意能力业绩,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奖勤罚懒,优胜劣汰。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要求,首先要体现在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人是选用制度上。

事业单位人是选用制度必须具备这些性能,充分体现这些目标要求。

那么,什么样的选用制度能够充分满足这些目标要求呢?当代世界各国应用的人事选用制度有委任制、选任制、聘任制、荐任职等。

这些方式各有自己适用范围和利弊长短。

但从满足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目标要求看,能够充分满足这些目标要求的最佳方式,就是聘用制。

聘用制,是指用人单位与应聘人员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契约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

聘用制是具有综合性的用人制度,其主要特点和优势是:1.契约性。

聘用制的典型特征是契约性,是一种合同用工制度。

双方通过签订合同明确规定权利义务,建立劳动关系,承诺共同遵守。

2.约束性。

双方订立和同,对双方都有约束力,迫使双方认真履行权利义务,遵守约定事项。

违背公司合同或者未能履约则要受到违约惩罚。

这就激励签约人必须认真积极圆满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3.平等性。

聘用合同是在双方自愿、协商一致基础上订立的,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处在平等的地位之上,对合同条款中的资格条件、岗位以及分配福利等,都可提出公平要求,体现公平权利。

4.灵活性。

聘用制是一种灵活的用人制度,不同的层级和类别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设计合同款,确定合同期限。

5.相宜性。

合同是双方在自愿基础上签订的岗位工作合同。

应聘人必然愿意从事应聘岗位工作,感到自己能够胜任,而选聘单位一定按岗位要求对应聘人进行考试考核。

双方是在愿意并胜任的基础上签订合同的。

因此,容易做到人合其事,人事相宜。

推行聘任制,对克服传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弊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事制度一定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实行聘任制,能够促进事业单位选贤任能。

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需要较高的层次职能。

而通过聘任过程中的考试、考核的业绩审查,在比较中就能够挑选出优秀的胜任的人才。

其次,实行聘任制,能够增进事业单位人事相宜。

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人事相宜,即人合其事、事得其人。

通过按岗位标准和需求聘任,就容易得到胜任岗位所需要求的人才,这些人才也胜任并愉快地从事工作,履行岗位职责。

再次,实行聘任制,能够增强体制活力。

聘任制规定一定的资格、职责和任期,这就强化了竞争激励机制。

人才必须不断提高,勤奋工作,才能胜任工作,取得业绩,才能不至落后而被淘汰。

最后,实行聘任制,便于事业单位灵活运用。

建立开放人事管理体制,改变高度集中的僵化模式,必须使用人单位一定范围的用人自主权。

灵活地选用急需人才和特殊人才。

而聘用制则具有被灵活运用的特点,即能准确考核人才,又能被用人单位灵活运用。

这样,就能激活人事管理体制,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放权的开放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因此,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实行聘任制,对于促进人才成长,选拔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科学设计聘任制是事业单位正确实行聘任制的必要前提聘用制是事业单位人事选用的最佳方式,但聘用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科学设计聘用制,科学设计聘用制是事业单位正确运用聘任制的重要前提。

科学设计聘任制必须把握聘任制的几个基本方面:(一)科学设计聘用的条件科学地设计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条件是正确实施聘用制的基础,是保证事业单位人员素质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积极性的有力保障。

事业单位类型繁多,人员结构复杂,岗位所需任职条件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在设计聘用条件和标准时,要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技术岗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区别对待,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各自的岗位的职责要求,科学合理设计聘用条件。

在设计聘用条件时,各具岗位职责的要求,即要掌握好工作的难易程度,达到一定的岗位所必需的任职资格要求,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又不要将条件定的过于高,以免挫伤应聘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造成高能低职、人才浪费的现象。

(二)科学规范聘用的程序和方法制度的完善必须有严密的执行程序加以保障才能充分体现制度的科学性。

否则,再完善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

推行聘任制,要将聘用制实施的每一环节落实到实处,科学规范聘用程序,做到科学、合理、合法。

事业单位实行聘任制度,在聘用程序上,要始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要使聘用程序科学规范,不流于形式,应注意以下几点:1.招聘信息公布要广泛。

为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当事业单位出现空缺岗位时,应在本系统、本单位及本地区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公布空缺岗位及其职责、任职条件、考试或考核的方式方法、工资待遇等,使更多的符合应聘条件的人员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

2.聘用考试、考核内容设计要科学、准确。

事业单位人员由于其工作岗位不同、工作职责不同,对其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就不同。

在考试或考核的内容设计上,要有针对性,考试考核的内容要与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符合,要充分反映出该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避免走过场。

3.聘用考试、考核标准要一致。

同岗位、不同岗位但工作难易程度相同的,要采用相同难易程度、相同标准的考试考核方案。

就是选用标准要公平,充分体现竞争的权利公平。

4.聘用工作要组织有力。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实施,涉及到广大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原则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为保证聘用工作的公平、公正,聘用工作组织由本单位人事负责人、纪律检查部门负责人和工会代表组成,根据需要聘请相关专家参加。

人员的聘用、考核、续聘、解聘等事项由聘用工作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同时,要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三)科学确定聘用的适用范围事业单位人事选用制度采行聘任制,是我国近些年来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逐步摸索的适合事业单位人员特点的人事选用制度。

今后几年的改革目标同样是致力于“建立起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基本内容的事业单位新型用人制度。

”我国事业单位类型较多,人员结构复杂,实现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制还需要一个不断摸索经验的过程。

根据事业单位人员的结构特点、工作性质、目标特点,现阶段事业单位人员选用制应采取以聘用制为主要形式的选用制度,以聘任制为主体,辅之以其他选用形式,这些方式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与聘用制结合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