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小学五六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尚书》《孝经》《易经》(二)古典诗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国学经典内容诵读15篇
国学经典内容诵读15篇国学经典内容诵读(精选篇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先辈们为祖孙后代留下了许多国学经典,如:《唐诗》《宋词》《论语》等,都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
小时候,我住在老家时,爷爷也总是坐在竹椅上教我读《唐诗》和《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这一老一小的声音总是从老家书房里传出。
后来,在我四岁时,父母把我接回了城里。
我在那里没有朋友,爸爸妈妈怕我寂寞,便给我买了很多少儿版的书籍。
从此,书成了我童年时期的重要伙伴。
随着年岁的增长,读书已成为我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
我读过的书越来越多,逐渐也把书从少儿版变成原著。
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读书要懂得复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学习更深的知识。
我小时不动这个道理,经常看书只是一看而过使我对这些知识映象并不深刻,但在看《论语》时明白了这个道理,让我从书中得到了不少东西。
《唐诗》是唐代的一部诗歌总集。
里面的诗歌首首都富有哲理。
单看这里面的诗就可以看到大半个中国的宏伟景象。
每当夜晚我站在窗前,望着一轮明月,便会不禁念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再看看小路上散步的爷孙,孩童看到了月亮,大喊道“爷爷,快看快看!盘子跑到天上去了。
”那位爷爷听了孙儿的话大笑了起来也不作解释。
看到这一幕我也想起当年的我亦是如此。
正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大概每个小孩子小时候都会把月亮当作盘子吧。
诗描绘了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象。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等闲识得·东风面国学经典内容诵读(精选篇2)书就像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带我走向神秘的知识殿堂;像一杯清香的绿茶,沁人心脾,带给我奇妙的享受,回味无穷;它也像一对美丽而神奇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蓝天上自由翱翔,领略文字的魅力…我对书有一种莫名的好感。
我记得从牙牙学语的时候,我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的时候,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总是看幼稚的童话,缠着妈妈给我讲我觉得很神秘的故事。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一、幼儿园阶段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葛沟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一年级
上学期《三字经》:第二章“天子”第六章“庶人”
下学期《三字经》:第十一章“五刑”第十四章“广扬名”二年级
上学期《弟子规》“入则孝”“信”
下学期《弟子规》“亲仁”“馀力学文”
三年级
上学期《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微子篇第十八
下学期《孟子》“滕文公下”“告子下”
四年级
上学期《老子》第三十三章第七十一章
下学期《庄子》养生主德充符
五年级
上学期《大学》传文的第七章传文的第九章
下学期《诗经》桑中伐檀
六年级
上学期《孙子兵法》九变篇火攻篇
下学期《增广贤文》三十三页四十七页。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一【原文】《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注释】(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
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克:能够。
(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4)顾:思念。
是:此。
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
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
”《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
”《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
”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有关国学经典(精篇二《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
北宋千字文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
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
《千字文》短短千字,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千字文和笠翁对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一)经部选篇1。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2。
《礼记·中庸》选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二)史部选篇3.《史记·鹖冠子》选段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4.《山海经·南山经》选段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三)子部选篇5。
《孟子·公孙丑下》选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6.《荀子·劝学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十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
卜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卜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一、人与动物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庄子逍遥游》(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
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
鲲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
)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u)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一一《庄子》(泉水干了,两条鱼一同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互相吐沫来润湿对方然而对于鱼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了,两条鱼也要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一《老子》二、艺术魅力1、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学记》、(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
)2、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青松。
一一曹植《洛神赋》(她长得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体健美柔曲象腾空嬉戏的游龙;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开的菊花,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三、人生感悟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勤于学习就像春天的禾苗一样,看不到它增高,实际上它每天在长高•放下学习好比磨刀的石头,看不到它变薄,其实石头每天都在变薄•)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四、民风民俗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精心整理国学经典诵读——《论语》一、学而1.子曰:“学而时习之,知而不愠(y ùn),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乎?传不习乎?”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则以学文。
”4.子曰:5.有子曰:6.子曰: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 ǎng)8.子曰:“由,诲(hu ì)汝(r ǔ)是知也。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其何以行之哉?”10.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11.子张学干禄(l ù)。
子曰:”多闻阙(qu ē)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d ài ),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y ú)矩。
””y ì)”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四、公冶长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 ū)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 “再,斯可矣!”五、里仁2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2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 ǐng)也。
”2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8.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
”29.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0.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1.子曰:32.子曰:利仁。
”. 33.子曰:34.子曰:天命之谓性,率(l ǜ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shèn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shèn仲尼曰: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yǐ)乎!民鲜(xiǎn)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范文(通用6篇)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范文(通用6篇)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一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
此谓知本。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
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
犹人,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3)民志:民心,人心。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
”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
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
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
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
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
获得知识的途径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二《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在《南齐书·王敬则传》中说:“檀公(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至今都非常实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作者杨南柯,秦朝咸阳人。
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
国学经典诵读名篇
国学经典诵读名篇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狭义国学则是指中国古代学说。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国学经典诵读名篇,欢迎大家参考!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6.咏怀(阮籍)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国学基本概念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中国古代国学包括经、史、子、集等内容。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新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1、《三字经》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2、《弟子规》节选
二(1)班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二(2)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二(3)班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经典国学诵读篇目
经典古诗诵读篇目1.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9.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一: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完整word版)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1·《论语·十二章》2、《诗经·蒹葭》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6、惜时诗三首:(《长歌行》—汉乐府、《偶成》-朱熹、《劝学》-颜真卿7、《少年中国说》(梁启超》8、《鱼我所欲也》(第一段)9、爱国诗三首:《过零丁洋》《春望》《示儿》10、《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11、《劝学》(一、三)(荀子)12、《卜算子·咏梅》(陆游)13、《礼记·虽有佳肴》14、《岳阳楼记.》(四五段)(范仲淹)15、咏清明三首:《清明》(杜牧、王禹偁、黄庭坚)1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7、《行路难·其一》(李白)18、边塞诗三首:《凉州词》、《从军行》、《雁门太守行》1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21、《兰亭集序》(一二段)(王羲之)2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23、《赤壁赋》(第一段)(苏轼)2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25、《师说》(一、三)(韩愈)26、《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7、《扬州慢》(姜夔)28、《爱莲说》(周敦颐)29、《国殇》(屈原)30、送别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31、《短歌行》(曹操)3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33、《滕王阁序》(二三段)34、《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35、《咏荆轲》(陶渊明)。
国学经典朗诵稿
国学经典朗诵稿国学经典朗诵稿5篇国学是一个上世纪二十年代产生的名词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
下面小编整理了国学经典朗诵稿,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朗诵稿篇1甲:妈妈,你看,今晚的月亮多美啊!妈:是啊,古往今来,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第一章、凝月遐想甲: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合: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第二章、赏月听风领:秋日雨后的山林,是那样静谧,银色的月光仿佛瀑布般一泻千里。
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三章、寄月思乡女唱: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男诵: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女诵: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四章、望月励志方:我飞上太空了,我飞上太空了。
万: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今天,我们中国人不仅解决了蜀道之难,更让九天染月的梦想成为现实。
甲:凌云壮志怀心中,方:浩荡乾坤担肩上合:昂首挺胸中国人,扬眉吐气世界风。
昂首挺胸中国人,扬眉吐气世界风。
万:少年智,则国智。
方:少年强,则国强。
合: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甲: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方: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三人合: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众合: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国学经典朗诵稿篇2我很荣幸有机会去xx中观看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看着孩子们背诵着不同的经典诗文,表演着各种有特色的节目,不知不觉我已陶醉在那琅琅的朗读声中。
对孩子来说,举行这样的诵读大赛是非常有必要的。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历史和文化背景】:《爱莲说》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以莲花来比喻人格,以物拟人。
比如孔子讲“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就是拿松柏来比喻人的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这样一种品格、一种坚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三、八佾(yì)17.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学而18.子谓韶(sháo):“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不亦n)“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1.子曰:(yù19.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乎?”四、公冶长曾子曰:2.“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0.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 ū)也。
于予与何诛(zhū)?””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1.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ì),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22.子曰:“十室之邑(y“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有子曰:5.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23. 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五、里仁二、为政”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25. à,思而不学则殆(ǎng)di。
”)“学而不思则罔7.子曰:(w 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26.子曰: )汝(r”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ǔ)ì“由,诲8.子曰:(hu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7.子曰:è),其何以行之哉?”yuí)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小车无軏(”è)于言而敏于行。
28.子曰:“君子欲讷(n ”“见义不为,无勇也。
10.子曰:”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9.,慎)ē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idà(qu”多闻阙。
子曰:ù.子张学干禄11(l)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30. 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1.子曰:子曰: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唯子曰:. 33.”3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13. 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子曰:1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子曰:34. 矩。
”)ú(y十而从心所欲,不踰必èi)(p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君子不器。
子曰:15. 于是。
”子曰:1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国学经典诵读——《中庸》(节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yú)离也;可离,l ǜ)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天命之谓性,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非道也。
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n )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sh是故君子戒慎(shè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èn)其独也。
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厚,未之有也。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第二章无忌惮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能久矣!”《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ny子曰:“中庸其至矣(ǐ)乎!民鲜(xiǎ明也。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第三章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家国矣。
”第四章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之报礼重。
《诗》云: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慄也。
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国学经典诵读——《大学》((节选)1-6章)忘也。
第五章第一章.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德若偷,质真若渝(yú),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六章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jiù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4.无为而无不为。
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1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1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
此谓知之至也。
17.治大国若烹(pēng)小鲜。
《道德经》(节选)国学经典诵读——1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比作于易,天下大事比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9.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0.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相形,高下相倾,音色相合,前后相随。
于足下。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21.4.江海所以能为天下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功成身退,天之道。
jiù)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尔骄,自遗其咎(22.ng)ě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n)(tiá猎令人心发狂,难(ch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23.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6.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为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7.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我宝。
故抗兵相加,哀兵胜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8.26.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án) 死而不亡者寿。
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ī)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x 将欲歙(9.2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之,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0.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29.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ièl,进道若退,夷道若纇()ièm明道若昧(1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知,莫能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辨,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蜀相(杜甫) 31.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劝学(节选)国学经典诵读——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荀子无题(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p(左应为“车”)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ù)u(ró)秋词(唐?刘禹锡)ǐng)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x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