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之路径分析

合集下载

浅论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论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

93浅论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杨泽利(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摘 要:红色文化是在中国的革命历史、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具有中华民族性格和意志的精髓。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要通过高校教育实现。

新时代,高校要在创新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中的优秀民族精神在年青一代中发扬,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育人价值;路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就要通过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来实现”“要把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讲好,在日常生活与学校教育中将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做好,传承红色基因,确保江山永不改色。

”上述论述,为我们保护传统文化中的革命文化、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弘扬红色文化,用传统文化的革命精髓滋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挥红色文化“润物无声”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文化内涵和特征(一)红色文化内涵人类革命历史进程中,涌现了一批批热血战士,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前赴后继,创造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革命文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了源自民族的血色精彩。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积淀、形成,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象征,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经过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生活的磨砺,至今仍然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二)红色文化的特征1.科学性。

红色文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其本质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科学的先进文化。

宣城市红色资源发展的路径与思考

宣城市红色资源发展的路径与思考

2024.1党校论坛(中共泾县县委党校主办)TIEJUN·DANGXIAOLUNTAN安徽宣城拥有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

目前,据普查显示,在宣城市的红色文化遗存拥有275个。

除泾县以外,在宣城市的广德市也有52处红色文化遗存。

以下以广德市的红色资源为例,来浅谈一下宣城市目前在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广德市红色资源发展现状1.红色资源知名度不够广德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吸引较多外来投资。

在旅游方面,广德市也在积极探索乡村旅游路线,但是在红色资源的利用上还不够。

广德有52处红色文化遗存,例如皖南红军独立团团长王金林烈士就义纪念地、誓节镇的603航天基地纪念地、英烈山空难纪念地、柏垫军工厂遗址、桃花山、牛山等红色资源遗存。

这些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资源大多数都未被充分利用起来,很多人都对这些红色资源以及历史事件比较陌生,因此知名度并不高。

2.缺乏完整的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政策制度广德市的红色资源较多,但是真正充分保护和利用起来的却很少,很多红色资源虽被提及,但是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缺少合理利用和开发的一系列配套设施和政策。

例如,位于月克冲的柏垫军工厂遗址,虽然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在对红色遗存的保护和开发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未能因地制宜地将红色资源和当地产业结合起来进行发展,相应的配套措施也并未能依托军工厂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开发。

3.红色资源宣传力度不够红色资源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更是带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广德市很多红色资源都不被人们所熟知,有的仅仅是从大多数人的口中所提及,在红色资源的宣传上力度还不够大。

例如位于誓节镇的603航天基地纪念地,其影响力以及其历史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在宣传上力度不够,很多人只是听说这个地方,但是真正深入了解的人并不多。

因此,红色资源缺乏强有力的宣传,导致很多红色遗存被人们遗忘,甚至是遭到破坏。

新时代下大学生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传承增强红色文化基因的路径

新时代下大学生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传承增强红色文化基因的路径

61红色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纽带之一,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为其实质化的载体[1]。

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新时期、新机遇下要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树立远大理想,应该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刻而认真的学习。

加强青年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与认同,对于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1 西安红色文化基地文化守正创新探索模式与高校联动调查1.1 西安红色文化基地与高校大学生合作探索文化守正创新模式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来看,单纯理论教学难以激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22年度西安培华学院和陕西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陕西地域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大学生中的弘扬与传承——以西安烈士陵园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校级项目编号:PHDC2022051;省级项目编号:s202211400019。

新时代下大学生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传承增强红色文化基因的路径 ■黄艺 何鑫 王成伟 陈烨 李思琛 赵艳摘 要:立足于本土丰富的红色文化优势资源,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合理有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积极、合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好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大关,明确自己该如何做好祖国未来的掌舵人。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红色文化的具象体现,对于传播红色文化,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具有实质性与高效性的优点,对于培养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同时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实体性特点、独特环境感染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红色文化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基地;大学生;价值观;有机联动发起大学生兴趣,需要引入鲜活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学校和西安烈士陵园建立校地合作,借助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点,开展志愿活动,拜访老党员同志,参观西安烈士陵园。

在具体实践中我中国军转民62们该如何探索红色文化守正创新模式,一是让西安红色文化基地走上前台,不让红色文化基地静静等待我们的参观,而是主动走出去。

论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及实践路径

论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及实践路径

论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及实践路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作为中国的红色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包括遍布全省的红军长征路、红军过草地等众多革命历史遗迹。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事迹,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淡化,甚至出现冷漠的现象。

如何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培养他们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

因此,将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此,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探讨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及实践路径。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却显得不够充分和深入。

问题随之而来:如何将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如何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从而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和实践?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关乎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和传承。

有必要深入探讨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并探讨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和方法。

这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紧迫需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2. 正文2.1 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于其承载着革命先辈的信念和精神,可以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遗产,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

通过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大学生可以深刻领悟革命先烈们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艰辛和牺牲,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

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

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

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1. 引言1.1 概述红色文化育人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弘扬,红色文化育人已成为培养新时代青少年优秀品德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红色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学校教育以及社区教育中的应用,并总结相关案例经验,为今后红色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第二部分将对红色文化和其在育人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将展示具体实施红色文化育人的方法与策略。

第四部分通过实践案例,进一步探讨红色文化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情况。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实践路径研究所取得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研究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深入探讨红色文化在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中的应用,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和固有方法的讨论,希望能得出一套有效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为培养优秀青少年做出贡献。

同时,本文也对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指导和启示。

2. 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2.1 红色文化的基本概念红色文化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包括党的先进理论、优秀党员和群众斗争精神的传承,以及革命历史和工农红军等方面的内容。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

2.2 红色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性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弘扬优秀传统、塑造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始终保持革命精神、勇于奋斗,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3 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是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教师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红色文化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以及相关事件和人物。

本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红色教育的困境分析和路径研究

本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红色教育的困境分析和路径研究

本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红色教育的困境分析和路径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红色教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如何将本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红色教育,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困境分析和路径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困境分析1.地域差异导致的资源不均衡中国地域辽阔,红色资源分布不均。

一些革命老区、革命文化遗址等,红色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很多地方的高校却面临着红色资源匮乏的现实。

由于地域差异,很多高校难以获取本土的红色资源,也就难以进行本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红色教育。

2.资源整合能力不足虽然有些高校地处红色资源富集地区,但是由于缺乏资源整合的能力,导致红色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是制约本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红色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传统的教学体系往往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对于红色资源的融入和传承却显得力不从心。

高校在红色教育方面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更是阻碍了本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红色教育的发展。

4.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知成为障碍在当今资讯丰富的社会,学生们对红色资源的认知程度并不高。

因为缺乏对红色资源的感性认知,许多学生对红色资源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不了解,这也成为了本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红色教育的障碍。

二、路径研究1.挖掘红色资源,建设红色基地高校可以通过挖掘本土的红色资源,建设红色基地,进行红色资源的整合和保护。

建设红色基地可以使高校更好地获取红色资源,为红色教育提供更好的资源保障。

高校应该加强对于资源整合能力的培养,提高高校整合和利用红色资源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培养师生对于资源整合的能力。

3.构建红色教育专业体系高校可以构建红色教育专业体系,完善高校的红色教育教学体系。

在专业体系中加入红色资源的研究和传承,使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中,从而为红色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4.加强对学生的红色教育宣传和教育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红色主题的活动,增加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知和感性认知,提高他们对于红色资源的重视程度。

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

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

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概述红色资源是指我国革命斗争和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实物、资料、遗址等资源。

这些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

一、红色资源转化的意义红色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与高尚的道德力量,能够深入人心、发人深省。

通过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弘扬革命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还可以通过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红色资源转化的方式1. 建设红色资源教育基地建设红色资源教育基地是利用实物、资料等红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建设红色资源教育基地,可以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材料,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感受历史人物的伟大,增强历史学习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2. 制作红色资源教学影像资料制作红色资源教学影像资料是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制作纪录片、微电影、纪实摄影等影像资料,将红色资源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观看中感受到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情感与力量,并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3. 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实地教学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实地教学是将学生带到红色资源所在的地方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

通过实地教学,学生可以亲眼目睹红色资源的真实面貌,体验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红色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三、红色资源转化的路径1. 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保护红色资源是红色资源转化的前提和基础。

要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采取系统的规划与管理,确保红色资源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

同时,加大对红色资源保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2. 融入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将红色资源融入现代教育教学体系是实现红色资源转化的关键。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教学实践路径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教学实践路径

61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教学实践路径余国师 何伟炬(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33)摘 要:将红色资源开发、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素材,对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全面健康发展有积极帮助。

现阶段各大高校已经认识到红色资源在思政育人教学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未能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

本文首先概述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存在问题,随后分别从构建红色资源网络教育平台、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等方面就两者的融合路径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政教育;网络教育平台一、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教学的必要性(一)拓展教学资源,深化教育成果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对思政教材中宣扬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缺乏深刻的了解,这样就会导致教学成果不理想。

红色资源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积累、形成的真实资料,将其作为一种教育素材引入到高校思政课堂中,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资源,让大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又能够用这些真实的例子,帮助大学生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提高教学成果大有裨益。

(二)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使命感在多元文化冲击影响下,部分高校学生因为自身意志不坚定、社会阅历不丰富,容易被一些不良的文化、思想所影响。

这也是当前大学校园内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盛行的主要原因。

高校可以增加红色故事、案例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革命史和建设史,从而内生出具有新时代理性精神的“四个自信”。

只有高校学生自身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才能主动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这对于自身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也有积极的帮助。

二、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育人教学相结合存在的问题(一)忽视对红色资源的整合利用各省都有特色的红色资源,但系统开发意识不强,对本地区有独特优势的红色资源整合不够;各种红色资源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割裂,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尤其是涉及中国近现代史和党史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目,很难让学生对整个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认识,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价值意蕴和创新路径研究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价值意蕴和创新路径研究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价值意蕴和创新路径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界定及其内涵 (3)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实践中的价值意蕴 (4)1. 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价值 (5)2.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6)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7)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创新路径研究 (9)1. 融入课堂教学 (10)(1)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创新 (12)(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 (13)(3)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机制的完善 (14)2. 融入校园文化活动 (15)(1)开展红色主题文化活动 (16)(2)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品牌 (17)(3)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与形式 (19)3. 融入社会实践 (20)(1)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21)(2)建立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与平台 (22)(3)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24)五、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25)一、内容概要引言:介绍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其在高校育人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指出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详细阐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内涵及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

包括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校育人实践中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高校在育人实践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包括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案例研究,揭示了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价值意蕴:探讨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包括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创新路径:提出了具体的创新路径和策略。

包括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

高校红色资源教书育人功能困境及优化路径探析——基于“四史”学习教育的开展

高校红色资源教书育人功能困境及优化路径探析——基于“四史”学习教育的开展

...大学(思政教研)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2020年12月Dec.2020总第491期Vol.491高校红色资源教书育人功能困境及优化路径探析——基于“四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张洪川许丹2(1.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2.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438)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载体,是学校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资源。

目前高校红色资源教书育人功能面临困境,需要通过构建教书育人理念的整体认识、挖掘精神内涵的时代性意义、利用多渠道的教育平台,将红色资源发掘、保护和利用好,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推进红色资源育人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红色资源;困境;优化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5-0094-032020年教育部要求在高校师生中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学习教育,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红色资源是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师生深入学习“四史”的有效载体。

但现实教育情境削弱了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只有从源头摆脱将教书育人作二元化处理的理念桎梏,才能实现红色教育及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

一、"二元论”模式下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困境红色教育是当前教书育人工作必然要面对的中国语境,它是指“教育主体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使受教育者受到激励和启发的活动”。

目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基本覆盖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胜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重要革命纪念地。

红色资源所承载的精神理念和育人功能,本质上与当前高校承担的教书育人功能、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相互契合、协同合作。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小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探析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小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探析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小学生家国情怀的路径探析摘要:小学阶段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有助于传承爱家爱国精神传统,为祖国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应深入探究小学家国情怀培育中当前存在的问题,理解培育家国情怀的意义,积极探索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家国情怀的有效路径,提出可行性的策略,真正培育爱国爱家、品行高尚的新时代好少年。

关键词:家国情怀、有效路径、策略一、小学阶段开展家国情怀培育的意义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与深藏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牢固的家国情怀是分不开的。

“抗日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领下,中华儿女对家国使命、家国一体、家国共在的深刻认知、体悟和践行。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关乎中国的未来。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萌芽期、成长期,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的培育。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要将学生的成长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教育引导青少年勇于承担家国一体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家国情怀培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的重要方式。

二、家国情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教育理念滞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经调查访谈,教师在小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理念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一是学情分析不到位。

教师缺乏对学生年龄发展特点的考虑,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能力尚不成熟,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存在学段不平衡,教师无法明确学生家国情怀的学段目标,学生则难以在课堂中获取家国情怀的相关知识和情感升华;二是教育方式单一。

家国情怀的概念和内涵较为抽象,教师在教学上更多采用理论知识讲授,呈现知识灌输的现象,学生缺乏情感表达的机会,觉得枯燥乏味。

课后缺少具象化教育实践的引导,出现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二)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不足红色文化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中华文化最为珍贵的组成部分之一,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辉历程,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有着特殊作用。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一、概述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高校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日益凸显,成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意义、现状及其路径选择,以期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明确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内涵,是指通过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革命精神等元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这一育人过程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传统文化,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分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

当前,随着国家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不足、教育方式单缺乏针对性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探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路径选择。

为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目标,高校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丰富教育内容二是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红色文化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四是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红色文化精神。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效果和质量,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1. 研究背景:介绍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意义,以及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的重要性。

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探讨红色文化资源在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讨论红色文化资源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中的重要性。

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分析

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分析

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分析摘要:红色文化在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包含着长征精神、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精神等在内的精神文化和革命陵园、纪念馆等的物质文化。

而中小学阶段正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黄金时期,把红色文化带进中小学德育的课堂中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应该要做好充分的功课,除了要在课堂上把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而且在课下也要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一切以更好地把红色文化融入到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为最终的目标,努力把中小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红色精神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小学;德育教育;有效路径引言: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我国逐渐重视中国人民的思想文化建设,尤其注重中小学生的思想建设,立德树人是中小学进行学生教育的目标,强调不仅要注重中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

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它引进中小学德育的课程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红色教育要从中小学生开始,把红色文化深深的植根于中小学生的脑海中去。

因此中小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对什么是红色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克服红色文化结合中小学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做好红色文化与课堂德育教育的结合工作,弘扬我国的红色精神。

一、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定义,有一种说法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力量。

但是在我国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将旧中国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并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时候带领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红色革命精神,如长征精神、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精神等。

红色资源育人行动计划

红色资源育人行动计划

红色资源育人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
充分利用校园红色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培养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主要任务
1.发掘和保护好红色基地、革命旧址、纪念馆、遗址等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深化校史校训、革命人物等红色资源的研究和宣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3.开展"红色理论家进校园""红色亲历者面对面"等系列讲座活动,让师生受教育、受熏陶。

4.广泛组织红色经典诵读、红歌合唱、革命故事读本等活动,用艺术的力量教育人心。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级理想信念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任务分工和实施方案。

2.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障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宣传教育工作。

3.鼓励创新形式,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宣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模式。

通过实施"红色资源育人行动计划",学校将全面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水平,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提升路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特有的精神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情况并不容乐观。

一方面,部分高校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和挖掘尚不深入,无法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存在诸多不足,缺乏对其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探讨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以及提升路径,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2 问题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

这一问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

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承,可以有效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推动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丰富高校的文化内涵,激发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打造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19524988_湘潭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探究和实践

219524988_湘潭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探究和实践

湘潭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探究和实践①刘志坚,方红(湘潭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100)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培养学生思想价值取向和文化道德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有必要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德育内容体系,并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更好地推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融合。

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湘潭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将湘潭红色文化融入全市学校德育工作中极具价值,因此,对融入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湘潭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湘潭既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地,也是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最重要的历史源头地和资源富集区。

湘潭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也使湘潭红色文化资源对全市学校德育工作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悠久厚重的红色传统湘潭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有着独特的红色传统文化底蕴,在湖湘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基因滋养下,诞生了一大批共产党人革命家群体,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为红色文化的孕育、传承和弘扬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湘潭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质,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资源是湘潭的宝贵思想和文化财富。

(二)丰富多样的红色资源湘潭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是伟人故里,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韶山是中国重要红色文化资源集中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被列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首。

目前,湘潭共有红色资源339处,资源分布集中,历史遗存众多,历史悠长,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到新时代,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典型代表和杰出人物,走进每一处革命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场馆,都能深切感受到浓烈的家国情怀。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分析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分析

艺术教育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分析□姚静华/文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党建工作的成效关系着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能否得到有效落实。

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以为我国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确保学生党建工作顺利开展,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让高校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成长为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本文阐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同时分析目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提出意见和建议。

1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1)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发挥着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

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党的光荣历史,认识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坚定自身报国志与爱国情,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道德素养、赓续红色血脉,创造党的美好未来[1]。

(2)推动红色文化进一步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

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文化、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3)使红色文化进一步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对每一名党员来说,党史学习都是必修课。

红色文化是党史学习教育最佳的资源。

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更有利于高校推进新形势下党史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培养新时代背景下,有担当,敢作为,落实全新使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 目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2.1 高校师生对红色文化认识不清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求师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形成过程。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徳育的路径探析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徳育的路径探析

2021年5期┆243随笔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徳育的路径探析余 群摘 要:3-6岁是幼儿思想道德育观念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对传承红色基因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出发,论述为何要把红色文化引入幼儿园,分析红色文化融入幼儿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借环境创设浓厚氛围、发挥班级主阵地作用、让主题教育凝聚合力、参与社会实践获体验等途径,实现红色文化与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道德品质;幼儿教育 一、红色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意义《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把红色文化引入幼儿园,能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教育,帮助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幼儿红色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调查显示,现在大多数家长都会给孩子报各种类型的兴趣辅导班,如音乐、舞蹈、口才等等。

虽然这些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但是却没能够注重幼儿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其次,教师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认为红色教育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在幼儿阶段开展红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为时过早,因而在设计德育教学任务时,红色教育所占比例较小且教学方式单一。

再次,红色教育氛围不浓。

比如,幼儿园环境创设上,有关红色教育内容不多,而且红色校本教材开发方面比较欠缺。

最后,红色教育资源有限。

当地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针对幼儿进行红色教育、研学实践的内容过少,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三、红色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1.借环境创设浓厚氛围。

通过网络搜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战斗英雄毛岸英、英雄王二小、小侦察员张嘎、飞夺泸定桥”等小故事,也可以是本地一些红色资源,如“干洲浴血奋战史”,制作成一张张海报,张贴到校园内,或者创设“红色文化长廊”,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建议

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建议

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建议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开展红色教育:利用红色资源,如革命老区、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红色历史的背景和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 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等,创新红色
文化传播方式,让红色历史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红色文化传承。

3. 挖掘红色资源经济价值:将红色资源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挖掘红色资源经济价值,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4. 加强红色文化保护:加强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防止红色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确保红色历史能够得到永久传承。

5. 培养红色文化传承人才:通过开展培训、交流等活动,培养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红色文化传承人才队伍,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总之,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只有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红色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之路径分析作者:严雄飞严徐雷莉来源:《决策与信息》2018年第08期[摘要] 红色文化具有独特、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传承价值,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湖北高校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使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也存在着精神层面的挖掘运用不够,、开发利用方式单一、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題。

为此,必须优化红色文化的实践育人功能和育人路径,促进红色文化与教学各环节的渗透融合,强化红色文化的内化功能,通过开展各种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及价值认同,提升育人效果。

[关键词] 湖北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路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8-0104-07湖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品质高且独具特色。

武昌首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5位是湖北籍,涉鄂地区如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孕育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中的两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也在湖北留下了许多光辉足迹。

探讨湖北红色文化的育人路径及优化对策,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北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湖北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编写融入本地红色资源的教学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譬如湖北工业大学开展的“向经典致敬”系列红色文化活动,以课堂为载体,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歌剧、舞台剧、曲艺等多种形式的红色节目,从中优中选优,并通过组织全校性竞技汇演予以展示。

2017年开展的“话(画)说红色故事”活动,学生踊跃参加,反响强烈。

寒暑假期间组织专任教师和大学生深入革命老区和红色文化发源地实地考察,参与红色文化研究课题,撰写调研报告。

系统挖掘、整理红色资源,如红色精神、红色故事、红色歌剧影视等,编撰出“红色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参考资料。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传承红色文化。

湖北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学及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依托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红色课堂、红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组成红色文化宣讲团,开展学生自我宣讲教育活动[1],强化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思想认同。

例如武汉大学举办的“珞珈红色文化节”,由学生党支部组织支部风采大赛、理论知识竞赛、实践挑战赛、调研比赛等活动,将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引导学生感悟红色文化,自主创作、传播红色文化作品,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借助红色文化场馆开展情景体验式教育。

红色场馆是大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2]。

重温红色岁月,深入理解红色历史,在缅怀先烈的实践体验中接受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传承艰苦奋斗、英勇拼搏的红色精神。

湖北高校依托地缘优势,利用周边红色文化纪念馆、博物馆等,建立了高校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大学生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从事接待、讲解等志愿者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红色文化的魅力。

通过红色文化作品进行情感式熏陶。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传播媒体,营造浓厚的红色育人氛围,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湖北高校在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校报校刊、社团园地等纸质媒体上开办研究、宣传、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与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专栏;在校广播电台创办红色之声等栏目,播放红色音乐、讲红色故事、连播红色文学,让红色文学、影视、话剧、歌舞音乐等红色文化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搭建践行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如创建红色摇篮、红色传人、红色征途、圣地红网等大学生校园红色文化网站,建立红色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平台,以声音、视频、文字、图片等立体化形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血脉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二、湖北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存在不足湖北高校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路径方面,还存在着同质化、针对性不强、方式单一等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层面的挖掘运用不够。

湖北高校在红色文化的教育教学中,更多运用的是物化的红色资源,对其精神价值和思想内涵提炼还不够。

比如组织参观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观看实物图片、瞻仰烈士陵园等物态的表象资源居多,对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精神财富及时代价值的深入体验不够。

受教育者多为走马观花式地感受外在的物态,对其深刻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传统等深层的体验感悟不够。

当然,这既与红色场馆开发、展示红色文化的方式有关,也与高校对湖北红色文化观念形态的红色精神、思想文化研究挖掘不够有关,这影响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是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体验式的实践教学不够。

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虽然很重视红色文化体验式的实践教学,但由于经费不足、安全风险、组织困难等原因,利用红色场馆进行实践性教学的程度还不够。

许多湖北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主要渠道,根据自身地域优势,系统地将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之中,但实践活动多停留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层面。

课堂教学书面化、程式化的静态灌输,很难直接产生感官冲击,不易让受教育者产生共鸣,其说服力大打折扣。

三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单一。

湖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但因开发模式比较单一,整体的育人功能难以发挥。

湖北红色文化资源点多面广,较为分散,且开发利用多局限在某一区域之内,与相邻地区整合不够甚至不愿整合。

另外,湖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主体多局限于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历史博物馆等少数部门,它们还未形成广泛参与的合力。

大量红色文化资源因人力物力所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利用,即使是已开发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因部门条块分割而无法形成整体化、立体化的育人合力,导致很多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甚至出现因保护不力使资源严重受损的现象。

三、优化湖北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一)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场馆的实践育人功能利用红色文化场馆,强化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前提。

红色文化本质上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和反映,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借助红色文化场馆,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使其普遍认同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进而了解红色文化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科学性、正确性和走中国特色革命、建设与改革之路的历史逻辑。

为此,一是要挖掘湖北的英烈事迹,打造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板块。

在湖北这片热土上,有370多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他们浴血荣光的英雄事迹不能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

发掘老红军、老战士的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文化进校园的特色板块。

通过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志愿服务、展览等学习交流活动,重现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苦难辉煌、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如辛亥革命纪念馆与湖北工业大学档案馆联合举办的纪念吴玉章校园图片展,以此增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力、感召力,使之接受精神和灵魂的洗礼,激发其传承红色基因、勇当红色传人的使命感。

二是要壮大红色文化产业,奠定红色文化育人的物质基础。

红色文化资源既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又是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适度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很有必要,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建设红色文旅小镇,深度开发红色影视及其他艺术作品,开发红色元素或概念的食品、用品和纪念品,让红色文化融入生活。

红色文化资源多分布于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生态良好的地区,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将红色资源与绿色美景融合发展、交相辉映,有助于加快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的步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据统计,2017年,全国红色文化旅游吸引游客近2亿人次,给革命老区带来的综合经济收益近500亿元。

因此,发展壮大各地的红色文化产业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应,同时,还可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红色文化与教学环节渗透融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湖北省有21个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高校要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创新教育内容和手段,拓展教育功能,提升活动效果。

一是要借助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多形式的校园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建设若干大学生校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体验基地,实现共建、共享、共贏。

二是构建“校园红色理论高地”,以红色文化熏陶学生。

高校要建立红色理论宣传阵地,提炼和凝聚红色革命精神,开展论坛、辩论、红歌会、征文、演讲、话剧等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3],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品牌,寓教于乐,使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三是红色文化与学生社团活动相融合,搭建大学生红色文化的自主教育平台。

如成立红色理论研究会、红色歌会、红色话剧、红色动漫等社团,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地,积极指导并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红色文化实践紧密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在修炼品行、提升政治思想素养和提高鉴别能力。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必不可少。

红色文化体验感悟的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与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紧密融合,课堂理论教学中要融入湖北红色文化的内容,推介红色书籍、歌剧影视,讲述英雄事迹、红色典故等,用革命前辈鲜活生动的事例教育引导学生。

要把“红色文化体验行”作为引导大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重要实践平台,组织大学生深入革命老区,真切感受革命先辈峥嵘岁月的艰辛与荣光,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将思想政治理论的真理力量内化为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不竭动力。

(三)优化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建造校园红色文化景观,打造红色文化引领的精神家园,营造红色文化的育人环境,激励当代大学生不忘初心,传承先辈不怕牺牲、能吃苦、讲奉献的崇高革命精神,争当时代先锋。

宣誓、升国旗、缅怀先烈等仪式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价值认同。

仪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活动,通过仪式体现神圣感,获得新的意义[4]。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历史节点,凝聚成值得永远铭记的重大纪念日。

高校要利用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纪念日,开展相应主题的纪念活动。

同时要依托红色文化场馆,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并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革命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