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疑难问题解答
五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同学们浇树,三年级浇树45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浇10棵,五年级浇的棵数等于四年级的2倍.五年级比三年级多浇多少棵?【答案】五年级比三年级多浇65棵【解析】先用“45+10”求出四年级浇树的棵数,进而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出五年级植树的棵数,然后根据“五年级的浇树棵数﹣三年级的浇树棵数=五年级比三年级多浇树的棵数”解答即可.解答:解:(45+10)×2﹣45=110﹣45=65(棵);答:五年级比三年级多浇65棵.点评:解答此题,要认真分析题意,弄清题中的各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解答即可.2.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解答:解: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3.两个数的积是5.15,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
A.5.15B.51.5C.515D.0.515【答案】B【解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数的积是5.15,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5.15×10=51.5。
4. 100个0.001是()A.10B.1C.0.1D.0.01【答案】C【解析】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小数点后的计数单位从左到右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据此可解答.5.4.56767…是纯循环小数..(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分析: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称为纯循环小数;由此即可判断.解答:解:4.56767…是从小数部分第二位循环的小数,不是纯循环小数,是混循环小数;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纯循环小数的定义的理解.6.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600千米,每小时行60千米,行车3小时后加快速度,每小时行80千米,行完全程还需要几小时?【答案】5.25【解析】分析:先依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3小时行驶的路程,再依据剩余的路程=总路程﹣行驶的路程,求出剩余的路程,最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解答.解答:解:(600﹣60×3)÷80=(600﹣180)÷80=420÷80=5.25(小时)答:行完全程还需要5.25小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速度,时间以及路程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7.一台拖拉机原计划用9小时耕完7.2公顷的一块地.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耕0.1公顷,耕完这块地实际用了几小时?【答案】8【解析】分析:根据原计划用9小时耕完7.2公顷,先求出计划每小时耕地面积,再由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耕0.1公顷,求出实际每小时耕地面积,然后用耕地面积7.2公式除以实际每小时耕地面积,即可解答.解答:解:7.2÷(7.2÷9+0.1)=7.2÷0.9=8(小时);答:耕完这块地实际用了8小时.点评:解答这类问题一般从问题出发,一步步找到要求的问题与所需的条件,再由条件回到问题即可列式解决.8.做一个木箱需要用木料3.2平方米,现在有50平方米的木料,至少可以做多少个木箱?【答案】至少可以做15个木箱.【解析】要求至少可以做多少个木箱,根据题意,也就是求50平方米里面有几个3.2平方米,用除法计算.解答:解:50÷3.2≈15(个)答:至少可以做15个木箱.点评:此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要用“去尾法”保留近似值.9. 5和5.0的大小相等,比较他们的计数单位,的计数单位小.【答案】5.0.【解析】对于整数与小数的计数单位,只要看最后一个数字在什么数位,知道这个数位上对应的计数单位即可,根据小数的性质进一步判定大小解决问题.解答: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5=5.0.5的计数单位是1,5.0的计数单位是0.1,计数单位不同,5.0的计算单位小;故答案为:5.0.点评:此题考查整数与小数的计数单位:搞清数字所在的数位以及对应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10.同学们排队做操时,通常竖排叫“列”,横排叫.【答案】行.【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同学们排队做操时,通常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同学们排队做操时,通常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故答案为:行.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行和列的意义.11.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答案】小.【解析】当长方形被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长和宽没变,所以周长不变,但是高变小了,所以面积就变小了.解答:解:因为长方形被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长和宽没变,所以周长不变,但是高变小了,所以面积就变小了;故答案为: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12. 7.4÷0.9=….【答案】8,0.2.【解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7.4÷0.9=8…0.2故答案为:8,0.2.点评:此题应根据被除数、除数、余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13. 8.9×99=8.9×100﹣1..(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本题可将99拆分为100﹣1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分析判断.解答:解:8.9×99=8.9×(100﹣1)=8.9×100﹣8.9=890﹣8.9=881.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对算式进行简算的能力.14.在下面梯形中作出一个最大三角形和一个最大平行四边形.【答案】【解析】在梯形中作出一个最大三角形,则最大三角形的底应与梯形的下底相等,高应与梯形的高相等,所以作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即可;在梯形中作出一个最大平行四边形,则最大平行四边形的底应与梯形的上底相等,高应与梯形的高相等,所以过梯形上底的一个顶点作另一条腰的平行线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定义来对图形进行分割的能力.15.今年小亮爸爸的年龄是小亮年龄的5倍,小亮比爸爸小28岁,3年前小亮父子俩的年龄和是多少岁?【答案】3年前小亮父子俩的年龄和是36岁.【解析】由题意,今年小亮爸爸的年龄是小亮年龄的5倍,小亮比爸爸小28岁,即28岁是小亮年龄的(5﹣1)倍,由此用除法可求得小亮今年的年龄,进而求得爸爸今年的年龄;再都减去3后相加即得3年前小亮父子俩的年龄和.解答:解:小亮今年的年龄:28÷(5﹣1)=7(岁),爸爸今年的年龄:7×5=35(岁),3年前小亮父子俩的年龄和:(7﹣3)+(35﹣3)=36(岁),答:3年前小亮父子俩的年龄和是36岁.点评:此题考查了年龄问题,先利用差倍公式“差÷(倍数﹣1)=小数”求得小亮今年的年龄是解题关键.16.四年级1班49人排成一个方队.这个方队最外围一共有多少人?【答案】这个方队的最外围一共有24人.【解析】先根据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求出这个方阵的每边人数,再利用方阵最外层四周人数=每边人数×4﹣4计算出最外层四周人数即可.解答:解:因为7×7=49,所以49人组成的方阵的每边人数是7人,7×4﹣4=28﹣4=24(人);答:这个方队的最外围一共有24人.点评: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总点数=每边点数×每边点数;最外层四周点数=每边点数×4﹣4的灵活应用.17. 8.5与8.50大小相等,意义相同.(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8.5=8.50,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8.5的计数单位是0.1,8.50的计数单位是0.01,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8.5=8.50,8.5的计数单位是0.1,8.50的计数单位是0.01,即8.5和8.50的大小相等,但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8.5和8.50大小相等,表示的意义不同.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意义,注意小数的位数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18.两个因数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答案】3.6.【解析】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扩大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扩大m倍,则积也扩大m×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因数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而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那么积不变,积为3.6.故答案为:3.6.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19.有263.42千克糖,每盒装3.75千克,可以装盒,还剩千克.【答案】70,0.92.【解析】用糖的总重量÷每盒糖的重量,可列算式263.42÷3.75=70盒…0.92千克,从而求解.解答:解:263.42÷3.75=70(盒)…0.92(千克).故答案为:70,0.92.点评:考查了有余数的小数除法,本题余数要和被除数的数位一致.20.用四根木条钉一个长方形框,用手拉一拉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A.小于 B.等于 C.大于【答案】A【解析】把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四个边的长度没变,则其周长不变;但是它的高变小了,所以它的面积就比长方形的面积变小了.解答:解:把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四个边的长度没变,则其周长不变;但是它的高变小了,所以它的面积就比长方形的面积变小了.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以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2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m2,高是3m,与它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m.A.1.6B.0.8C.3.2D.4.8【答案】A【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得出a=S÷h,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4.8m2,高是3m代入关系式求出底.解答:解:4.8÷3=1.6(m)答:与它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6m.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22.某市水费计费方式如下:用水量不超过6吨,每吨2元,超过6吨不到10吨的部分每吨4元,超出10吨的部分,每吨8元.(1)某用户4月用水7.8吨,应收水费多少元?(2)另一位用户8月用水12.5吨,应收水费多少元?【答案】(1)应收水费19.2元.(2)应收水费38元.【解析】(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6吨的水费为6×2=12(元),超过6吨的水费为(7.8﹣6)×4=7.2(元).用6吨的水费加上超出6吨部分的水费即可.(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6吨的水费为6×2=12(元),超过6吨的水费为(10﹣6)×4=16(元).超出10吨部分的水费为(12.5﹣10)×8=10(元),用6吨的水费加上超出6吨部分的水费,再加上超出10吨部分的水费即可.解答:解:(1)6×2+(7.8﹣6)×4=12+1.8×4=12+7.2=19.2(元)答:应收水费19.2元.(2)6×2+(10﹣6)×4+(12.5﹣10)×8=12+16+10=38(元)答:应收水费38元.点评: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计算时注意准确计算超过6吨和超过10吨的水费.23.6.3里面有个0.7;25的1.2倍是;的1.5倍是1.8.【答案】9,30,1.2;【解析】(1)求6.3里面有几个0.7用除法计算;列出算式求解即可;(2)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25×1.2计算即可求解;(3)根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1.8÷1.5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6.3÷0.7=9答:6.3里面有 9个0.7;(2)25×1.2=30答:25的1.2倍是30.(3)1.8÷1.5=1.2答:1.2的1.5倍是1.8.故答案为:9,30,1.2;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乘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求几个几或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24.五(1)班学生订阅《科学世界》、《七彩语文》和《课堂内外》三种杂志,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共有6种不同的订阅方法..(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分订阅1种,订阅2种,订阅3种进行讨论,求出每种的各有几种订法,再相加即可判断.解答:解:①订阅1种时:可以是任意1种,有3种方法;②订阅2种时,是从三种中任选2种,共有3种方法;③订阅3种时就是3份杂志都订阅,有1种方法;共有:3+3+1=7(种);答:一共有7种不同的订阅方法.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分情况讨论后,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看成组合问题.25.要找出15个待测物品中的次品,按分组并称量,至少次可以找到次品.【答案】个数,3.【解析】将15个零件按个数分成5、5、5三组,称量5、5两组,若天平平衡,则另外的那5个里有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再将较轻的那5个分成2、2、1三组称量,先称量2、2两组,若天平平衡,则另外的那1个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再将较轻的2个称量一次就可以找出次品.解答:解:用天平秤,至少秤3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把15个零件分成(5、5、5)三组,称量任意两组,若天平平衡,则另外的那一组里有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天平较高端的那一组里有次品;第二次:把有次品的5个分成(2、2、1)三组,先称量(2、2)两组,若天平平衡,则另外的那1个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天平较高端的那一组里有次品;第三次:把天平较高端的那一组再分为(1、1)两组,则天平较高端的那一组即为次品.故答案为:个数,3.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零件进行合理的分组,逐次称量,进而找出次品.26.学校购买每张单价是140元的课桌,买了30张还多480元.如果用这笔钱买椅子,可以买40把.每把椅子的单价是多少元?【答案】每把椅子的单价是117元.【解析】我们先求出购买桌子的价钱,单价×数量=总价,再加上还多出的480元,这个价钱就相当于40把椅子的价钱,所以每把椅子的价钱就很容易求得.解答:解:(140×30+480)÷40,=4680÷40,=117(元);答:每把椅子的单价是117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运用情况,应变能力,计算能力.27.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有条棱,12条棱可以分组:4条长,4条宽,4条高,长、宽、高分别相等.有个顶点,每个顶点处由长、宽、高三条棱组成.【答案】6、长方形、相等、12、3、8.【解析】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3组:4条长,4条宽,4条高,长、宽、高分别相等.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处由长、宽、高三条棱组成.故答案为:6、长方形、相等、12、3、8.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理解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28.一条公路长900米,在公路两侧安装广告牌(两端都装),每隔50米装一块,一共安装多少块广告牌?【答案】一共安装了38块广告牌.【解析】先求出900米里面有几个50米,即有几个间隔,两端都要安,则一侧安装广告牌的块数=间隔数+1,由此得出一侧安装广告牌的块数,再乘2即得两侧安装广告牌的块数.解答:解:900÷50=18(个)(18+1)×2=19×2=38(块)答:一共安装了38块广告牌.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植树问题,先求出间隔数,再用间隔数加1,就是一侧植树的棵数,由此解决问题.29.在中,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A. B. C.【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意在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和空间思维的能力.30.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不相同;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专项练习 解决问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解决问题(含答案)一、XXX领了6kg面粉做美心蛋糕房特制的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
那么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呢?答案是:6 ÷ 0.32 = 18.75,即最多可以做18个生日蛋糕。
二、XXX从家骑车到学校需要0.25小时。
如果改成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那么0.8小时能否到学校呢?答案是:步行需要的时间是距离除以速度,即距离 ÷速度 = 5 × 0.8 = 4(千米),所以步行需要4小时才能到学校,所以不能。
三、钟状菌是唯一能用肉眼看出生长的植物。
在生长旺盛期每小时约增高25厘米。
那么一个高3厘米的钟状菌,在生长旺盛期,要多长时间才能生长到15.5厘米呢?答案是:需要的时间是高度差除以速度,即(15.5 - 3)÷ 25 = 0.52(小时),所以需要0.52小时。
四、XXX外汇牌价中,6.57表示1美元可以兑换6.57元人民币。
在这一天里:1.1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答案是:100 ÷ 6.57 ≈ 15.23(美元)。
2.同一件衣服在香港的标价是600港元,在日本的标价是7500日元,哪儿的标价低?答案是:将两个价格都转换成人民币,600港元≈ 510.64元人民币,7500日元≈ 462.5元人民币,所以在日本的标价低。
五、XXX为姐姐庆祝生日,生日蛋糕是圆形的,周长是52厘米,沿它的周长外围每隔2厘米插一根蜡烛,插的蜡烛根数刚好是姐姐今年的年龄,姐姐今年多少岁?答案是:周长÷ 2 = 半径× π,所以半径≈ 8.28 厘米,周长 ÷ 2 厘米 = 蜡烛根数,所以蜡烛根数为 26 根,姐姐今年26岁。
六、XXX准备为自己的好朋友送贺卡,她了解到自己心仪的贺卡每张1.8元,准备了15张贺卡的钱来到商店,发现想买的这种贺卡每张降价0.3元。
请问,她现在可以买多少张贺卡?答案是:原价为1.8元,现在降价0.3元,所以现在每张贺卡的价格为1.5元。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高频考点精讲精练 第7讲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版含解析)
第7讲数学广角—植树问题1.只载一端(封闭线路植树问题)间隔数=棵树间隔长×间隔数=全长全长÷间隔长=间隔数全长÷间隔数=间隔长【例1】(2020秋•济南期末)如图,一个正方形水池,每个角各栽一棵树.现要把水池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扩大后的水池还是正方形,并且4棵树都不能移动,仍在水池边上.怎么办?请在图中画出示意图.【分析】让这四棵大树在扩大后的正方形水池每边的中点上,相当于以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解答】解:可能,把这四个角上的树,变为四个边的中点,图如下:【点评】关键是明确让这四棵大树在扩大后的正方形水池每边的中点上即可.【例2】(2015•平江县模拟)一幢五楼的大厦总高15米,小冬家住4楼,他从楼下进房一次要爬多高?【分析】五层楼总高15米,那么每层的高度是15÷5=3米,小冬家住4楼,他从楼下进房一次要爬4﹣1=3个楼间距,然后用3乘每层的高度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5÷5×(4﹣1)=3×3=9(米)答:他从楼下进房一次要爬9米高.【点评】本题属于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间隔数=层数﹣1.【例3】(2014春•杭州期末)为了保护公园里的一棵千年古树,园林局决定为它做一个圆形防护栏.如果护栏有10个间隔,一共需要打多少根木桩?【分析】根据植树的知识知道,在圆形的周围植树,间隔数就是植树的棵数,而本题中的防护栏是个圆形的,护栏有10个间隔,所以即可得出需要打木桩的根数.【解答】解:因为在圆形的防护栏周围打木桩,有几个间隔就必须打几个木桩,所以如果护栏有10个间隔,一共需要打10根木桩;答:一共需要打10根木桩.【点评】此题属于在圆形的物体周围植树的问题,即在圆形的周围植树,间隔数就是植树的棵数.2.两端都载:如图:间隔数+1=棵树间隔长×间隔数=全长全长÷间隔长=间隔数全长÷间隔长+1=棵数全长÷间隔数=间隔长全长÷(棵树-1)=间隔长【例4】(2015•平江县模拟)在一段路的路边每隔20米栽一棵树,包括这段路两端在内栽10棵树,这段路长多少米?【分析】由于从一端到另一端一共栽了10棵树,共有间隔数为:10﹣1=9个;又由于间距是20米,根据总距离=间距×间隔数可以求出这条路的长度,列式为:20×9=180(米);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20×(10﹣1)=20×9=180(米);答:这段路长180米.【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总距离=间距×间隔数.【例5】(2015春•长春校级期末)工人叔叔要在马路的一侧安装路灯,从头开始每隔4米安一个,共安装了30个,这条路长米.【分析】因为间隔数=路灯的盏数﹣1,所以先求出马路边路灯的间隔数,再乘4即可.【解答】解:(30﹣1)×4=29×4=116(米)答:这条路长116米.故答案为:11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间隔数=树的棵数﹣1,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例6】(2015春•务川县期中)小朋友们在路的一边植树,先植一棵树,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已经植了9棵,问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多少米?【分析】此题属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的情况:间隔数=植树棵数﹣1,据此可得一共有9﹣1=8个间隔,再乘每个间隔的长度3米,即可得出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多少米.【解答】解:(9﹣1)×3,=8×3,=24(米);答: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24米.【点评】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时,间隔数=植树棵数﹣1.3.两端都不载如图:间隔数-1=棵树间隔长×间隔数=全长全长÷间隔长=间隔数全长÷间隔数=间隔长全长÷间隔长-1=棵数全长÷(棵树+1)=间隔长【例7】(2016春•魏县校级月考)某木工把一根长4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80厘米的小段,需40分钟;如果改锯成50厘米的小段,需要多少时间?【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长4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80厘米的小段需要锯多少次,再求出每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可求出锯成50厘米的小段所需要的时间.【解答】解:4米=400厘米,400÷80﹣1=4(次),40÷4=10(分钟),400÷50﹣1=7(次),10×7=70(分钟),答:需要70分钟.【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锯木料的次数比锯成的段数少1,再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即可解答.【例8】(2015春•永胜县月考)一根钢管,把它锯成7段,需要18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锯成16段需要多少分钟?【分析】锯两段只需要锯1次,所以锯成7段,需要锯(7﹣1)次,用18分钟除以这个时间,就是锯一次用的时间;锯16段只需要锯16﹣1=15次,用锯一次用的时间乘上15就是锯成9段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8÷(7﹣1)=18÷6=3(分钟)3×(16﹣1)=3×15=45(分钟)答:如果锯成16段需要45分钟.【点评】本题关键是要理解锯1次就可以锯成2段,存在这个关系:锯成的段数=锯的次数+1.【例9】(2013秋•即墨市期末)崂山举行登山大赛,组委会在长达845米的山路中,每隔65米设置一个服务站(起点和终点不设).共设多少个服务站?【分析】先用全程除以间隔的长度,求出一共有多少段,再用段数减去1就是需要设服务站的数量.【解答】解:845÷65﹣1=13﹣1=12(个)答:共设12个服务站.【点评】本题属于植树问题中的两段都不栽的情况: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1秋•盐都区期末)把一根电缆截成2段需要4分钟,如果截成5段需要()分钟.A.10B.20C.162.(2020秋•黔西南州期末)一根绳子长15米,剪了三刀剪成()段.A.3B.4C.53.(2019秋•东海县期中)大上海国际公寓步行街上两边张灯结彩,从这头到那头每隔4米挂一个红灯笼(两端都挂),步行街全长600米,一共挂了多少个红灯笼?()A.150B.151C.302D.3004.(2021秋•巴马县期末)一根钢筋锯成6段,共需30分钟,平均锯一次需要()分钟.A.5B.7C.6D.45.(2015秋•利川市月考)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180m.在这个滑冰场的一周每隔12m安装一盏灯,一共要安装()盏灯.A.14B.15C.166.(2021秋•老城区期末)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800米,在它的两侧从头到尾每隔20米放一个垃圾桶,一共需要()个垃圾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解答问题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解答问题练习题(附答案)一、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电信公司推出两种手机套餐服务(1)李叔叔每月的通话时间大约是70分钟,上网流量大约是10G.他选择哪个套餐比较便宜?每月大约花费多少元?(2)王阿姨买了B套餐,12月份缴费140元,其中使用上网流量18G,王阿姨这个月的通话时间是多少分钟?2.妈妈从超市买回两箱牛奶,鲜奶每箱32袋,用了35.2元;酸奶每箱24袋,用了21.6元。
哪种牛奶的单价比较便宜?便宜多少钱?3.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电,居民生活用电采取梯度收费,收费标准如下表:梯度户月用电量(千瓦时)电价标准(元/千瓦时)第一阶梯160 及以内0.54第二阶梯161~2600.75第三阶梯260以上0.85120元,够付6月份的电费吗?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说明理由。
(2)小敏家7月份缴电费为110.4元,小敏家7月份用电量是多少千瓦时?4.小红的妈妈每月通话时间约200分钟,她选择哪种套餐合算?A套餐每月月租30元,送60分钟免费通话时间,超出60分钟,每分钟0.1元。
B套餐无月租,每分钟通话0.2元。
5.三年级280名同学和28名老师去郊游。
怎么租车合算?一共要多少钱?6.下表是周叔叔所在地区电费的收费标准,上个月周叔叔收到短信提醒,告知缴纳的电费是113.80元。
周叔叔家上个月用电量是多少度?范围单价:元/度50度以内含50度0.5450度以上到200度0.57200度以上0.657.甲、乙两人在1200米的圆形跑道上同时从起跑线出发(方向相同),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4米,甲跑了几圈后,超过起跑线多少米与乙第1次相遇?8.文钟在计算4.68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左多点了一位,结果得0.36.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9.育英小学五年级一班实行垃圾分类处理,11月份共收集垃圾21.7kg,其中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是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的5.2倍,两种垃圾各多少kg?10.帮妈妈卖水果。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应用题专项(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应用题专项(附答案)1.一台拖拉机耕一块地,上午耕78公顷,比下午多耕地14公顷。
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2.某地环保部门对当地“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调查情况如下。
来源食品包装袋快餐盒农用地膜占“白色污染”总量的几分之几3815320(1)这三种来源一共占“白色污染”总量的几分之几?(2)食品包装袋比快餐盒与农用地膜的和多占“白色污染”总量的几分之几?3.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大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10,其次是非洲,大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5。
其余五大洲的总面积大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4.五(1)班同学去革命老区参观,共用去10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15,吃午饭与休息时间共占110,剩下的是游览时间,游览的时间占了几分之几?5.公园里白合花比蜡梅花多350盆,百合花的盆数是蜡梅花的1.7倍。
蜡梅花和白合花各有多少盆?(先写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再用方程解答)6.奶奶家的院子里养了一些兔子和公鸡,小明数了数,发现有40个头,有128条腿,奶奶家养了多少只兔子?(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7.李奶奶在一块面积是80平方米的菜园里种豆角和黄瓜两种蔬菜,种黄瓜的面积是豆角的1.5倍。
种黄瓜和豆角各多少平方米?8.某汽车销售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售出小汽车和面包车共96辆。
这个公司去年第四季度销售小汽车和面包车各多少辆?(列方程解)9.如图,一堆钢管堆成梯形,最下面一层有8根,最上面一层有2根,共有7层。
你能联系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出钢管有多少根吗?10.两幢教学楼之间有一个长方形空地,中间是一条宽1米的鹅卵石小路,其余部分都种植了花草。
种植花草的面积有多大?11.在一条长480米的大路两侧每隔8米栽树(首尾都栽),现在改为每隔6米栽一棵,那么不需要移栽的树有多少棵?需要重新栽上多少棵?需要拔掉多少棵?12.暑假期间,小林每6天游泳一次,小军每8天游泳一次。
7月24日两人在游池相遇,八月几日他们再次相遇?13.篮子里有相同数量的枣子和桔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解答应用题专项及答案大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解答应用题专项及答案大全1.乐乐用一根1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3m10,另一边是2m5,第三条边长多少米?它是一个什么三角形?2.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看了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3.一台拖拉机耕地,第一天耕这块地的13,第二天耕这块地的25,还剩下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没有耕?4.一根长1118米的铁丝,第一次剪去它的29,第二次剪去它的16,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5.甲、乙两人同时开车从相距7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甲每小时比乙慢4.8千米,甲、乙的速度分别是多少?(用方程解)6.五年级有28名同学去植树,共植树104棵,其中男生每人植树5棵,女生每人植树3棵,参加植树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7.两地相距54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
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25倍,甲、乙两车分别行驶了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8.一辆双层巴士共有乘客57人,下层乘客人数是上层乘客人数的2倍,上、下两层各有乘客多少人?9.同学们做了60朵红花和75朵黄花。
把这些花分成相同的若干束,要求每束里的红花的朵数一样多,每束里的黄花的朵数也一样多。
想一想,这些花最多可以分成几束?每束里的红花和黄花各有多少朵?10.有一批砖,每块砖长45厘米,宽30厘米。
至少用多少块这样的砖才能铺成一个正方形?11.食品店运来一些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每3个装一袋,每5个装一袋,都能正好装完,这些面包可能有多少个?(面包个数在50-80之间)12.两根彩带,分别长36分米和48分米,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一共可以截成几小段?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食物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宋阿姨家的无公害草莓园近似一个梯形,面积是156平方米,上底是11米,下底是15米。
高是多少?(列方程解答)14.爱心小学有6名教师参加志愿者活动,是全校教师人数的116。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第8课时 解决问题
答:装这些葡萄需要准备46个纸箱。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巩固运用
(教材P41 练习九T7)
1. 蛋糕房特制一种蛋糕,每个需要 0.32 kg 面粉。李 师傅领了 4 kg 面粉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这种蛋糕?
4÷0.32=12.5(个)≈12(个) 答:她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
(教材P41 练习九T8)
2.果农们要将680 kg的葡萄装进纸箱,每个纸 箱最多可以装15 kg葡萄。装这些葡萄需要准 备多少个纸箱?
每个瓶子最多可装0.4kg。
分析与解答 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2.5÷0.4=6.25(个) ,结果应该取整数。
6.25≈6,需要6个瓶子 。
6个瓶子只能装2.4kg ,需要准备7个瓶子!
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温馨提示:
最后一次所剩的油无论是多少,都必须用 一个瓶子装。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用“进一法”, 不能再用“四舍五入”法。
知识点2: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2)王阿姨用一根 25 m 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 1.5 m 长的丝带。这根红丝
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分析与解答
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 ?
25÷1.5=16.666…(个)
1.5×17=25.5(m)丝带不够 。
25÷1.5=16.666…(个) 这里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 要舍去,取整数为16。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3
小数除法
第8课时 解决问题
优 翼
情境导入
每个小瓶可以装 0.5千克水。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疑难易错题错题集
1、两摞相同规格的羽毛球整齐的叠放在地面上,如下图所示单位:厘米一个羽毛球高多少厘米?2、将一张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彩纸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要求纸没有剩余且正方形尽可能大3、把一张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没有剩余,正方形要尽可能大.剪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成这样的正方形多少个?4、希望小学五(1)班有男生27人,女生18人,全班同学去划船(每条船不超过10人,男、女生分船坐),要使每条船上的人数都相等,每条船最多可坐几人?至少租几条船?5、红星小学五(9)班和五(10)班同学去公园划船.五(9)班49人,五(10)班56人,把两班学生分小组乘船,要使得每条船上的人数相等,至少要租多少条船?6、一种长方形地板的长是56厘米,宽是16厘米。
如果用这种地板铺成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地板?7、甲乙丙3位同学每人隔不同的天数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3天去一次,乙每隔4天去一次,丙每隔5天去一次,某个星期一他们3人都在图书馆借书,则下一次3人同去图书馆借书至少需要过多少天?那一天是星期几?8、一个长方体鱼缸,长是6dm,宽是0.8dm。
在鱼缸中放入一些金鱼后,水面上升了0.8cm。
这些金鱼的体积是多少?9、为庆祝教师节,同学们做舞台道具,男生2小时做15个,女生3小时做20个。
男生快还是女生快?算式10、同学们做花环,男生2时做15个,女生3时做20个,男生和女生谁做的更快?11、光明小学举办“迎奥运”知识竞赛,设一,二,三等奖,且人人都有奖。
获一,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2/5,获二,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4/5。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12、小明饶公园跑一圈需要15分钟,小东绕公园跑一圈需要12分钟,小丽绕公园跑一圈需要24分钟。
(1)如果小明和小东同时起跑,至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2)此时,小明和小东各跑了多少圈?13、甲乙两人用同样多的钱买一段花布,原定二人平均分的,结果甲拿2米,乙拿6米,这样乙就给甲4元钱。
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 第3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易错题三(附详细解析)
第3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易错题易错点大集合易错点一:棱长和以及认识典例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棱长之和就扩大()A.27倍B.9倍C.3倍跟踪训练1.粉笔盒的形状是,红领巾的形状是.2.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相等,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高是厘米.3.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正方体有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易错点二:表面积典例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分米,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的和是分米,如果这三条棱的长度恰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跟踪训练1.一根长2米,横截面积是0.1平方米的木条,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平方米。
A.0.2B.0.4C.0.1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48cm,它的表面积是()cm2。
A.16B.32C.64D.963.用铁皮制成长方体烟囱,求用了多少铁皮,就是求这个长方体()A.体积B.六个面的面积和C.四个面的面积和D.五个面的面积和易错点三:单位换算典例18018毫升=()A.180升18毫升B.1升8018毫升C.18升18毫升跟踪训练1.一瓶1L的饮料,如果每杯可以装0.25L,这瓶饮料可以装杯。
2.一辆汽车行驶1千米大约要耗油75毫升,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80千米,大约耗油毫升,合升。
3.8000毫升=升6升=毫升420分=时1升20毫升=毫升易错点四:体积典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相等,长方体的高是正方体的2倍,长方体的体积是正方体的()倍。
A.2B.4C.6D.8跟踪训练1.用一根长76厘米的钢筋,焊成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是厘米,体积是。
2.把一个棱长12分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4分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得到个小正方体,这些正方体的体积共是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40米3,它的底面积是24米2,这个长方体的高是米。
第3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易错题易错点大集合易错点一:棱长和以及认识典例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棱长之和就扩大()A.27倍B.9倍C.3倍【解答】解: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3倍,它的棱长和扩大3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疑难问题解答
五年级下册疑难问题解答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刘丽一、教学旋转时应把握哪些要素?1.关于旋转的知识背景。
旋转的描述性定义是:像这样(如图4),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根据描述性定义可知,要完成旋转就必须确定两个要素,即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包括旋转方向)。
改变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旋转都会发生改变:如图5中的两个旋转变换,旋转中心一样,旋转角不同,最后得到的图案就不同;同样,图6中的两个旋转变换,旋转中心不同,旋转角度一样,得到的图案也不同。
因此,当要进行旋转变换时,就有必要让学生说清楚他是绕哪一个点旋转的,向哪个方向旋转的角度是多少。
图4 图5 图6旋转变换具有三个特征:(1)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如上图4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的形状、大小相同);(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如上图4中线段OC的长度和OC’的长度相等);(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上图4中角AOA’的大小与旋转的角度相等,角COC'的大小也与旋转的角度相等,这里的旋转角度是90°)。
图7图8按照旋转的定义,摆动在数学上也是一种旋转现象(如图7、图8)。
2.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请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好教学要求。
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描述旋转现象时,只要说明绕着哪个点旋转(旋转中心)、向哪个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就可以了。
(2)旋转特征的教学是后面教学画图的基础,教学时可让学生体会教材在安排所体现的化归思想(即将图形的旋转化归为线段的旋转)为后面例4教学画法作准备。
(3)对于学生来说,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材只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具体来说,画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的关键是:如果没有指定旋转中心,先在图形中找到一点确定为旋转中心,再找到一条通过旋转中心的边,便于画出该条边旋转90°(注意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后的对应边,再根据图形的特征画出其它的边,从而画出该图形旋转90°后的整个图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解答应用题专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解答应用题专项1.修路队计划第一季度要完成一条道路的修理任务。
一月份修了这条路的512,二月份修了这条路的38。
要完成修路计划,三月份应当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2.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5,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3,第三周比前两周修的总和少,少的部分占全长的415,第三周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3.一本书有42页,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7,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3,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看?4.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35千米,第二周修了56千米,第三周比前两周修的总和少38千米,第三周修了多少千米?5.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1.25倍。
两人合作加工360个零件,同时开工,同时结束,4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6.李奶奶在一块面积是80平方米的菜园里种豆角和黄瓜两种蔬菜,种黄瓜的面积是豆角的1.5倍。
种黄瓜和豆角各多少平方米?7.柳树和杨树一共有5000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1.5倍。
两种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8.某商场购进牡丹花和百合花共880枝,购进牡丹花的数量是百合花的1.2倍,牡丹花和百合花各购进多少枝?(列方程解决问题)9.张大伯家有一块菜地,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半圆形组成(如下图)。
现计划在半圆形内种植南瓜,在正方形内种植西红柿。
(1)种植南瓜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2)在这块菜地的外围装一圈栅栏,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栅栏?10.鑫鑫花店在母亲节到来之际,用下面的两种花搭配,扎成同样的花束,(两种花都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11.有两根圆木,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21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小段圆木最长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几段?12.有一种地砖,长是45厘米,宽是30厘米,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砖才能铺成一个实心的正方形?13.王老师买回一批文具作为优秀运动员的奖品。
圆珠笔的数量是35支,比钢笔数量的6倍少13支。
小学五年级数学人教版行程问题专题复习题讲解
1.5-1=0.5(小时) 10×0.5=5(千米) 5÷1=5(千米/时) 1.5×5=7.5(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7.5千米
11、小张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 行56千米,4小时可到达。如果要提前半小时到 达,那么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求总路程:56×4=224(千米) 求时间变化:4-0.5=3.5(小时) 求速度:224÷3.5=64(千米/时) 解:设每小时要行X千米
相距239.2千米
速度
甲
时间:2.6小时客车 Nhomakorabea乙
城
时间:5小时
城
货车
相距239.2千米
客车速度:239.2 ÷2.6=92(千米/时) 货车速度:239.2 ÷3.2=74.75(千米/时)
速度差:92- 74.75=17.25(千米/时)
5、甲乙两城相距4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
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
441÷(50+50-2)=4.5(小时)
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 50X+(50-2)X=441 50X+48X=441 98X=441 98X÷98=441÷98 X=4.5 答:经过4.5小时两车相遇
9、甲乙两村合挖一条长1390米的水渠,甲村 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千米,挖了2天,乙村开 始从西往东挖,这样又合挖了8天才完成了任务。 乙村平均每天挖了多少米?
计算客车路程:45×5=225(千米)
算式:425 ÷(45+40)=5(小时)
计算客车路程:45×5=225(千米)
答:客车行驶了225千米。
6、甲乙两地相距520千米,货车从甲地开往乙
地要8小时,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10小时,两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复习题及解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复习题及解析1.拖拉机第一天耕一块地的14,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耕这块地的110。
还剩下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没有耕?2.一根绳子长23米,第一次剪掉这根绳子的16,第二次剪掉这根绳子的14,还剩下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3.服装厂计划生产一批服装,上半月完成计划的34,下半月完成计划的35,服装厂超额完成计划的几分之几?4.一台拖拉机耕地,第一天耕这块地的13,第二天耕这块地的25,还剩下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没有耕?5.学校举行书画竞赛,四、五年级共有75人获奖,其中五年级获奖人数是四年级的1.5倍,四、五年级各有多少同学获奖?(先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6.一架军用飞机从甲地向乙地执行运送抗震救灾物资的任务,原计划飞行速度是9千米/分。
由于任务紧急,实际飞行速度比计划多3千米/分,结果比计划提前半小时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的航线距离是多少千米?7.一辆双层巴士共有乘客57人,下层乘客人数是上层乘客人数的2倍,上、下两层各有乘客多少人?8.阳光小学参加武术队的同学比参加合唱队的多60人,武术队的人数是合唱队人数的1.5倍。
学校武术队和合唱队各有多少人?(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9.一个长5厘米、宽2.7厘米的长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10.六年级学生参加义务劳动,若6人一组多3人,若8人一组多5人,六年级至少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11.文峰城市广场是1路和2路公共汽车的起始站。
它们都是7时20分开始发车,1路车每4分钟发一辆车,2路车每6分钟发一辆车。
这两路公共汽车从7时20分第一次同时发车后,到几时几分第二次同时发车?将你的思考过程写在下面。
12.有一种地砖,长是45厘米,宽是30厘米,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砖才能铺成一个实心的正方形?13.李明现在体重46.5千克,比出生时的14倍多1.7千克。
李明出生时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4.按规定,如果个人买票需要120元,个人买票所需的钱数比每张团体票的2倍少100元,每张团体票要多少钱?(用方程解答)15.校园里的杨树和松树一共有40棵,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疑难问题解答五年级上册1、“小数乘法”教学中的问题1)新课标教材,是否还需要讲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小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相同。
小数乘法的意义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小数乘整数,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小数,则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
因此,这里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小数乘法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学完分数乘法后再来体会。
2)有关积的小数位数的判断。
老师们经常问到判断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位数的问题。
比如,7.5×0.2的结果是几位小数?这里该填一位小数还是两位小数?这类问题实际上就是判断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到底应该以计算法则为准,还是要看具体的计算结果的问题。
我们认为小数乘法中判断积的小数位数,应以计算法则为主,至于积的末尾有0的情况是下一步的问题。
因此,在出练习题时,最好不要出末尾有0来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的题目,因为这样的考察没有多大的意义。
学生在具体计算时,只要按计算法则先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再根据计算的要求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即可。
2、“简易方程”教学中的问题1)代入公式求值计算的结果要不要求写上单位名称?代入公式求值计算的结果原义务教材不要求写单位名称,现课标教材要求写单位名称。
这种改变的原因一是为了与中学统一,二是考虑到代入公式求值的结果应与以前学习的直接列式计算的结果统一。
另外代入求值,课标教材先写出公式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记忆和应用(事实上,如果没有明确要求,可以不写出公式,用已知数据直接写出算式)。
2.“等式的性质”的教学问题。
以往的教材是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现在课程标准要求“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课标教材没有给出“等式基本性质”的名称,也没有用文字概括出等式的性质。
只是通过天平平衡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以此渗透等式的性质。
而由于“天平平衡的道理”只停留在直观层面,没有与等式直接联系起来,也就是没有概括出等式的性质。
而解方程,又必须利用等式的性质,即“方程(或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仍然相等”,所以现在教学解方程,仍要借助天平演示去求解。
有的老师认为不如直接给出“等式的性质”,并概括两条性质的内容,这样教学解方程时,就不用再借助天平演示的图示而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去求解。
我们认为这样处理也是可以的。
在教学“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时,可以结合天平和等式来概括“等式的性质”。
如,当学生观察出“天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量的物品依然保持平衡”时,教师可以对照天平,结合直观的等式说明“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在平衡的天平两边加(或减)同样的数量的物体,就相当于在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相等。
”比如用“当左边=右边时,左边+a=右边+a”这样的式子帮助学生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学解方程就可以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
3、“统计与可能性”教学中的问题1)教学例1时必须要让学生做试验吗?例1是通过“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的情景让学生理解随机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可能性相同,都是1/2,并初步感知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在教师用书中,我们建议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做抛硬币的实验帮助学生直观感受。
在实际教学中,有老师反映学生已经有了抛掷硬币出现正反面的可能性相同的经验,而实验中往往正反面出现的次数不同,这就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冲突,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那么,例1的教学有必要让学生做实验吗?事实上,可能性的大小是不能通过实验来得出的。
如果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那就不用再去做实验感受了。
如果想要通过实验来感受,一定要建立在实验次数足够多的基础上,所以要让学生先分组实验记录数据,然后再在全班汇总,进一步可以介绍科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些著名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当实验的次数足够多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各占一半,也就是说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都是1/2。
因此,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教学。
2)中位数要不要带单位?有老师提问,求中位数时,要不要带单位?求中位数时不带单位。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计算的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这里考虑的是数据。
但在解释时,要具体问题具体说明。
比如一组学生的体重数据的中位数是45,我们就说这组学生体重的一般水平为 45kg。
五年级下册1、教学旋转时应把握哪些要素?1)关于旋转的知识背景。
旋转的描述性定义是:像这样(如图4),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根据描述性定义可知,要完成旋转就必须确定两个要素,即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包括旋转方向)。
改变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旋转都会发生改变:如图5中的两个旋转变换,旋转中心一样,旋转角不同,最后得到的图案就不同;同样,图6中的两个旋转变换,旋转中心不同,旋转角度一样,得到的图案也不同。
因此,当要进行旋转变换时,就有必要让学生说清楚他是绕哪一个点旋转的,向哪个方向旋转的角度是多少。
图4 图5 图6旋转变换具有三个特征:(1)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如上图4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的形状、大小相同);(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如上图4中线段OC的长度和OC’的长度相等);(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上图4中角AOA’的大小与旋转的角度相等,角COC'的大小也与旋转的角度相等,这里的旋转角度是90°)。
图7图8按照旋转的定义,摆动在数学上也是一种旋转现象(如图7、图8)。
2)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请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好教学要求。
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描述旋转现象时,只要说明绕着哪个点旋转(旋转中心)、向哪个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就可以了。
(2)旋转特征的教学是后面教学画图的基础,教学时可让学生体会教材在安排所体现的化归思想(即将图形的旋转化归为线段的旋转)为后面例4教学画法作准备。
(3)对于学生来说,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材只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具体来说,画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的关键是:如果没有指定旋转中心,先在图形中找到一点确定为旋转中心,再找到一条通过旋转中心的边,便于画出该条边旋转90°(注意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后的对应边,再根据图形的特征画出其它的边,从而画出该图形旋转90°后的整个图形。
2、“因数与倍数”单元中,在第12页中指出“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而在17页又指出“0也是偶数”,质数与合数中,对0的问题又没有加以说明。
这是为什么?究竟在这一单元的研究中,到底包括0还是不包括0?(1)本单元是有关数论的内容,主要研究整数的性质。
就数论这门学科而言,研究的数的范围是整数(0是整数),而且其主要概念都是在整除(见与本册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的基础上定义的,具体的某个概念又会限定在特定的数的范围内(如0×5=0,可以说5是0的因数,0是5的倍数;但不能说0是0的因数,在数论里讨论的因数与一般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概念是不同的,数论里的因数不能为0)。
(2)虽然本单元的内容应该在整数范围内研究,但是,由于0是任何非0自然数的倍数,任何非0自然数是0的因数;这种由于0的特殊性导致在研究具体问题时经常要注意说明0是否包含在内,给研究问题带来很多麻烦。
(如虽然0是任何非0自然数的倍数,但最小公倍数指的是一切公倍数中的最小正数”)。
因此,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小学阶段进行特殊约定,一般只在非0的自然数范围内加以研究,教材对此在第12页进行了说明。
(3)奇数、偶数的概念是在整除的基础上定义的,研究的范围是整数,因为0能被2整除(或者说0是2的倍数),因此,0也是偶数。
为此,教材对“0也是偶数”进行了补充说明,概念是科学的定义,这与前面对本单元数的范围的特殊约定并不矛盾。
(4)与因数和倍数不同,质数和合数在正整数范围内研究,因此讨论质数与合数时不包括0。
相应地,如果把正整数分类,应分为:1、质数和合数。
综上所述,由于质数与合数、因数与倍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的研究范围不同,为此教材对于0依据不同情况进行特殊处理。
3、不教学分解质因数了,应该怎么办?根据课程标准对因数和倍数内容的调整,本册教材不再正式教学“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这种改变在教学中给教师带来了一些困扰,这些困扰集中在“短除法——教,还是不教?”这一问题上,由此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不教短除法,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问题。
以前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教师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计算的方法上,学生并不是十分清楚为什么要用短除法,短除法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针对这种情况,教材根据课标“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一理念,对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进行了调整,以理解概念为基础呈现了两种直观、明了、易懂的“找”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策略的能力。
正是因为这种改变,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内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教师不必担心不教学分解质因数而影响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熟练程度。
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通过一定程度的训练,同样可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概念,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你知道吗”中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短除法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不必作为统一要求。
4、数学广角的教学需不需要用真的天平?本册的“数学广角”以“找次品”这一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感受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借助天平称的方法找次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找出优化的解决策略。
如果有天平,借助天平进行实际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没有天平,也可以借助其它学具进行操作,同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后,就不应再停留在操作这个水平上,而应该借助这种方法学会进行逻辑推理,如当学生通过例2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后,可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进行猜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更大时是否也成立呢?引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