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含教学反思,共6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含教学反思,共6篇)

第3单元测量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

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

(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

(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3.《测量》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3.《测量》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测量》整理和复习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是学生理解测量的第二个阶段。

在小学阶段计量单位教学有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及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等。

基本贯穿了小学数学学习的始终。

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结束本单元的知识学习以后,需要一节整理与复习课。

沟通本单元和以前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有机系统的全盘思考,让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上习得相关长度概念,知道不同长度单位的观念,同时建立相应长度空间观念。

在知识生长过程中不断完善。

学情分析1、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和克,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

而且对于本单元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于米和质量单位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兴趣浓厚。

2、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思维的活跃与上升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为整理与复习提供了思维基础。

3、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也进行过整理与复习,初步掌握了一些整理方法,如:思维导图,列表法等,为本节课学生进一步学习整理与复习的方法打下了坚实基础。

4、学生在选择合适单位描述物体长度和质量上存在疑惑,不能正确地使用单位。

并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上混淆不清。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自主、全面地回顾、整理、交流测量相关知识的过程。

对测量知识进行创造性地整理与复习,查漏补缺、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结构。

2、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学生进一步掌握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呈现知识,促进认知结构的进一步生成,培养创新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在巩固运用的基础上,发展空间观念,提升计算能力与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习惯。

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凭借已有经历和体验,梳理测量知识的结构,构建长度单位之间的数据模型。

通过分类整理,系统的掌握长度、质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测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测量》)

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测量》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

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策略:1.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一些较大的单位(千米、吨),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各课主要学习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课时分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测量:第2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测量:第2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导学案
学习重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刻度尺、米尺、纸条、铅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复习导入。(6分钟)
1.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2.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
一只长颈鹿高约2()

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10分钟)
1.讨论:所学的长度单位及进率。
交流汇报: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2.自学教材第23页例3,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1.学生汇报: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2.(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2)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整节课以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教学分层次展开,教学分米的认识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说一说等步骤,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设计

第3单元测量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和进率。

2.经历测量、比划、估一估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难点: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和进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哪些工具?预设:我们一般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预设:米和厘米。

二、探究新知1.毫米产生的意义。

(1)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2)学生独立测量并填写学习单,然后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们估计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一样吗?预设1:我量出的长是26厘米……预设2:我量出的宽不到19厘米……预设3: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怎么办?(4)引出毫米的概念。

师: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2.认识毫米。

【课件出示直尺】师:关于毫米,你知道什么?预设: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师: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预设:1厘米里有10个小格,也就是10毫米。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课件配合演示。

)师小结:1厘米=10毫米。

3.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

师: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

(引导学生感悟1毫米很短。

)师: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预设1: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预设2: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预设1:玻璃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预设2:天气预报中降雨量用的毫米作单位。

……4.即时训练,深化认识。

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1~2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测量单元导学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毫米的认识、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测量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中的重要内容,它产生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学过,在此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吨”,能够促进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备内容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分米和厘米的关系千米的认识(2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能解决相关问题吨的认识(2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的关系;能解决相关问题备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使学生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2.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备重难点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2.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难点1.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第二课时 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第二课时 教案
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是7个10毫米,所以
7厘米=70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2、量一量课桌高度。
提问:
这个课桌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谁能说一说用分米作单位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用迁移类推的方式就可推出80厘米=8分米。
自己做,订正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
长度间的十进关系正、反两方面都可以用。
1、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认识,达到在做中学习的目的。
2、注意学法指导,和学生作业习惯的养成教,
努力体现教学的生活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
7厘米=(70)毫米80厘 Nhomakorabea=(8)分米
1米-2分米=10分米-2分米=8分米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知识准备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排列。
2、填空
1米=()分米=()厘米
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你们是怎么想的?
二、导学阶段:
1、教师发7厘米的纸条。注意提醒学生量的方法。这张纸条长多少?如果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先讨论,再各抒己见。
学生想的方法可能不同,有的用进率推算出来,有的用数的方法,只要是正确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但要让学生明白:用进率推算比较简便。应该这样想:
90毫米=()厘米
45分米-36分米=()分米=()厘米
86厘米-46厘米=()厘米=()分米
3、第5-7题练习。
四、小结。
1、复习巩固,让学生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
2、注重情景创设,体现教学的“生动化”。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表格打印版表格教案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表格打印版表格教案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前热身:我能填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
2、我知道1米=( )厘米
3、我能填:2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补充:
自觉指导1:
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厘米,宽大约是( )厘米,厚大约是( )厘米。
(3)玻璃厚5( ) (4)铁皮厚2( )
※3、怎样比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后反思:
清水县西关小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班数学学案时间:
课题
分米的认识
主备人
周建安
自学指导2:
1、我会填:1分米=( )厘米 1米-2分米=( )分米
2、我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得出1千米= 米。
3、我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拓展提升:
1、估计从教室到校门口约有多远?
2、课本29页,小帅跑了5圈,他一共跑了几千米?
课后反思:
清水县西关小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班数学学案时间:
课题
千米的认识一
主备人
周建安
自学指导2:
1、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人 25千米
飞机 800千米
摩托车 4千米
小汽车 80千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
(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
※3、把下图中相距1千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课本第10页第5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导学案

数学 三上 第三单元《测量》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导学案P33
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检测评价
学法指导
【学习目标】
1.我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1.我会填
8吨=( )千克 2吨-900千克=( )千克 6吨-1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2.我会判断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
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 一个篮球约重340千克。

( ) 二、自学成才
(一)独学 阅读与理解
从图中我知道了:
1号货车每次能运( ),2号货车每次能运( )。

要解决的问题:
我是用列表的方法解决: 从表中我发现( )和( )方案都可以恰好把煤运完。

我还会用列算式的方法解决:
派车方案 1号车 2号车
运煤吨数
温馨提示:想一想有几种不同
的运法,把它列出来,思考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号
2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课题1:毫米的认识授课时间:月日总第 1 课时课题2:分米的认识授课时间:月日总第2 课时第一单元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课前预习:一棵大树高约10()一个健球高约10()一张床长约2()课中学习: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如何表示)1分米=()厘米1米=()分米达标检测:1、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2、填空: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3、用一根2米长的木枓,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课题3:千米的认识授课时间:月日总第3 课时小溪塔二小导学案授课时间:月日总第 4 课时第一单元第4课时当堂检测题课前预习:1千米= ()米1米=()厘米1米= ()分米1分米=()毫米课中学习: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体验1000米有多远。

达标检测:1、比较大小9千米()1000米4千米()4060米30分米()3米4400米()4千米400米2、算一算200米+800米=()千米30分米=()米700米+800米=()千米()米3、小汽车每小时行95千米,大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小汽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小溪塔二小导学案授课时间:月日总第 5 课时第一单元第5课时当堂检测题达标检测:1、判断(1)一辆汽车第小时行驶60米。

(2)一个人每分钟走20千米。

(3)长江全长6300米。

一座电视塔高143千米。

2、填空13千米-9千米=()米28厘米+72厘米=()分米7千米-7000米=()米5000米-4千米=()千米3、公园里的一个荷花池周长为100米,10个这样的花式荷花池周长共多少米?合多少千米?4、小明家离学校2000米,他早上上学,中午在学校吃饭,下午放学回家,他一天要走多少千米?小溪塔二小导学案授课时间:月日总第 6 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

第三单元《测量》单元整体说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和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测量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中的重要内容,它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中的“克”和“千克”,在此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吨”,能够促进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及质量单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1.毫米、分米的认识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师: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什么工具呢?【学情预设】尺子。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是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

【学情预设】回顾测量的方法,重点强调从0刻度开始测量。

师:非常好。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用到长度单位。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呢?【学情预设】米和厘米。

师:请大家用手比画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

【学情预设】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比画。

(教师适时指导)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长度知识,为本课毫米教学做铺垫。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1.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课件出示)师:那快拿出你的数学书,尝试进行一下估测吧!同桌之间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测的,估测的结果是多少。

【学情预设】同桌之间互相说各自的估测结果及方法。

教学提示:学生估测结果差距大的时候,可以提示学生估测时要有一个实际的参照物作为标准。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成果。

【学情预设】学生会用一定的标准去估计,例如1拃、铅笔的长度或者目测。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内容:- 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 能够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能够使用手指作为测量工具。

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黑板、粉笔、刻度尺。

- 学生材料:作业本、铅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简要介绍测量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 展示刻度尺,并向学生解释它的作用和构造。

2. 示范使用刻度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步骤三:练使用刻度尺1. 分发作业本,让学生尝试使用刻度尺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2. 对学生的操作进行适当指导,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步骤四:讲解手指作为测量工具1. 向学生介绍使用手指进行测量的方法,并强调手指的长度单位是近似的。

步骤五:练使用手指进行测量1. 让学生使用手指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不同学生使用手指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差异。

步骤六: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测量的重要性和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测量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刻度尺和手指进行测量的练习,提高了他们的测量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激发了他们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然而,有些学生在初次使用刻度尺时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示范。

下次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练习和互动环节,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 ( (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时、分、秒课时一:秒的认识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 1 分=60 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 1 分、1 秒的时间观念。

学习重点: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 1 分=60 秒。

一、自主学习1、看教材 2 页,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 )时( )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10 、 )、 8 、 )、 ( ) 、 52 、( )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 更小的单位( )。

3、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 )、 )。

4、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 )、( )、( ) 。

5、 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 针走一圈是( )分.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分针走( )格, 秒针走( ) 。

秒针走( )圈,分针走 ( ) 。

2、秒针走 ( )圈是( ) 秒,分针正好走( )小格,由此得出 1 分=( ) 秒。

3、1 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你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4、现在给你们 1 分钟时间, 分钟我们能画 ( )、 能写 ( )、 能算( )。

(要求第 1、2、3 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 任意选一件做,第 4 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5、尽管( )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三、达标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 9( ) 穿衣服大约需要 20( ) 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 25( )2、人 1 分钟脉搏跳( )下,1 分钟做( )道题,1 分钟写( ) 个字。

3、深呼吸 1 次用( )秒,15 秒内能深呼吸( )次。

从 1 数到 30 用了( )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课题1:毫米的认识课题2:分米的认识第一单元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课前预习:一棵大树高约10()一个健球高约10()一张床长约2()课中学习: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如何表示)1分米=()厘米1米=()分米达标检测:1、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2、填空: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3、用一根2米长的木枓,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课题3:千米的认识小溪塔二小导学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当堂检测题课前预习:1千米= ()米1米=()厘米1米= ()分米1分米=()毫米课中学习: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体验1000米有多远。

达标检测:1、比较大小9千米()1000米 4千米()4060米30分米()3米 4400米()4千米400米2、算一算200米+800米=()千米 30分米=()米700米+800米=()千米()米3、小汽车每小时行95千米,大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小汽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小溪塔二小导学案第一单元第5课时当堂检测题达标检测:1、判断(1)一辆汽车第小时行驶60米。

(2)一个人每分钟走20千米。

(3)长江全长6300米。

一座电视塔高143千米。

2、填空13千米-9千米=()米28厘米+72厘米=()分米7千米-7000米=()米5000米-4千米=()千米3、公园里的一个荷花池周长为100米,10个这样的花式荷花池周长共多少米?合多少千米?4、小明家离学校2000米,他早上上学,中午在学校吃饭,下午放学回家,他一天要走多少千米?小溪塔二小导学案第一单元第6课时当堂检测题课前预习:1、学过哪些质量单位?2、调查卡车的载重量用什么作单位?课中学习:1吨=()千克1个同学约重25千克,4个同学约重多少千克?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也就是1吨达标检测:1.计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本段落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可以进行小幅度的改写来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性。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研究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对于即将研究的长度单位毫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

因此,教材编写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将其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

本部分内容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在教学时,应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通过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活动,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提高数学研究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毫米和厘米的换算。

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在教学准备方面,需要准备课件、尺子等。

本课的教学流程包括: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应用和课堂小结。

在情境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提问和出示1分硬币等方式引出课题。

在探究新知环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学生估计课本的长、宽、厚等,认识“毫米”,并学会进行毫米和厘米的换算。

在巩固应用环节,可以通过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小结环节,可以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活动实践→感知1分米的长度,进行简单的换算巩固提高→完成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学步骤】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拿一些物品,如书、笔、橡皮等,让学生估计它们的长度,并询问学生如何估计的,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米的认识。

探究新知(15分钟)1.介绍分米的概念及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一、测量物体的长度。

1.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铅笔长( )厘米( )毫米
分析:测量物体长度的步骤:
(1)把被测物体的一端与直尺0刻度对齐。

(2)看另一端对准的刻度是几就是多长。

(3)超过了整厘米几小格就是几毫米。

(4)把厘米数和毫米数合起来就是该物体的长度。

答案:7 7
2.你知道曲别针的长度吗?
答案:2 8
二、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1.填一填:
5厘米=()毫米80厘米=()分米
分析:1厘米=10毫米,5厘米里面有5个10毫米即50毫米,所以5厘米=50毫米;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即8个1分米,所以80配合例
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旨在加深学生对常见物品的估测能力和
力,用以巩固已建
念。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
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师:如果1次呢?0次呢?学生独立完成。

(3)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

列表如下: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

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 完成“练习七”第6题。

指名口答,说说理由。

3.完成“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4.完成“练习七”第4题。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七”第8题。

小组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呈现完整的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表法一一列举时,需要不重复、
漏地进行思考。

学生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