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的人性化趋向探索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前沿趋势是什么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前沿趋势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a1e1f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2.png)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前沿趋势是什么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已不仅仅是保存和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播、教育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博物馆陈列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那么,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前沿趋势究竟是什么呢?一、强调互动体验传统的博物馆陈列往往是以静态的展品展示为主,观众只能被动地观看和接受信息。
然而,如今的博物馆陈列设计越来越注重观众的互动体验。
通过设置各种互动装置和多媒体展示,让观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展览中来,增强他们对展品和展览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一些博物馆会设置触摸屏,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获取更多关于展品的详细信息、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甚至可以进行虚拟的操作和体验。
还有一些博物馆会设置互动游戏区域,让观众在游戏中学习和了解历史文化知识。
这种互动体验的设计方式,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还能够让观众在参与的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展览的教育效果。
二、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陈列设计也在逐渐数字化。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三维建模等技术的应用,为博物馆的展示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走进历史场景,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比如,在展示古代建筑时,观众可以戴上 VR 设备,仿佛置身于古代建筑之中,全方位地观察建筑的结构和细节。
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将虚拟的信息叠加在现实的展品上,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展示内容。
例如,当观众用手机扫描一件文物时,手机屏幕上会出现关于这件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等相关信息的动画演示。
此外,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将珍贵的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展示,既能够保护文物,又能够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文物的内部结构和细节。
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展览的形式和内容,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博物馆的藏品和展览。
三、个性化定制展览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需求,为了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博物馆陈列设计开始朝着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
西安博物馆展览馆设计理念
![西安博物馆展览馆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8b7108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b.png)
西安博物馆展览馆设计理念
西安博物馆展览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其设计理念不仅要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要体现现代化、人性化的展览体验。
西安博物馆展览馆的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作为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博物馆展览馆的设计理念应该突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在建筑外观上,可以采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如琉璃瓦、斗拱、雕梁画栋等,以展现古都的历史韵味。
在展览陈列方面,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布局和陈列手法,将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展示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其次,追求现代化的展览体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展览馆的设计理念也应该追求现代化的展览体验。
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观众呈现更加生动、立体的展览内容。
同时,还可以设计交互式的展览形式,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提升观赏体验。
再者,注重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在西安博物馆展览馆的设计理念中,也应该注重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可以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观众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比如设置休息区、无障碍设施、便利的交通出入口等。
在展览内容上,也应该注重观众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展览主题和活动,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综上所述,西安博物馆展览馆的设计理念应该以历史文化传承和展示为基础,追求现代化的展览体验,同时注重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通过这样的设计理念,西安博物馆展览馆将能够成为一个集文化传承、科技展示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为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趋势与创新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趋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1acbde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7.png)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趋势与创新博物馆的展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不仅要展示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更要与观众产生良好的互动,达到教育、娱乐和沟通的目的。
因此,博物馆展陈设计一直备受关注,其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介绍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趋势与创新。
1. 多媒体展示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使用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通过音频、视频、互动等形式,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展品的背后历史和文化。
例如,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心的每个展品下方都配备了一个“触摸板”,整个展览中不断有影像、地图、声音、甚至是气味的刺激,强调了用户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2. 个性化服务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提供个性化的展览,包括观众的利益、经验和需求等。
在美国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游客可以选择自己的音乐来伴随他们的艺术之旅。
其他博物馆,如丹麦中央图书馆、英国科学博物馆和迪拜莎士比亚博物馆,提供了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根据观众的反应和喜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导览。
3. 环保材料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愈演愈烈,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更环保的展陈材料。
许多展品现在使用可持续、环保和可回收材料制造。
例如,新加坡的博物馆使用了大量的绿色材料,如被动住宅技术、雨水收集系统和绿化屋顶。
4. 可持续发展展陈除了环保材料外,还应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许多博物馆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节约能源、管理废物、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广环境保护理念等方式,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例如,首尔的国立民俗博物馆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立博物馆都由参与可持续发展计划。
5. 设计创新在对未来技术的使用和博物馆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博物馆展陈设计与之同步更新和创新,以适应更高的要求。
例如,帕丁顿的电影中心采用漂浮的观景台而非传统的楼体,威尼斯的乔治·康迪斯克文艺复兴博物馆用多种形式将商业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瑞士的加尔拉斯国际中心则是专为艺术、音乐活动和创意的举办而建造的多功能平台。
总的来说,博物馆展陈设计正迎来着巨大的变革。
博物馆室内设计前沿性研究
![博物馆室内设计前沿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eee16927d3240c8447efa2.png)
博物馆室内设计的前沿性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文化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众多博物馆进入我们的视野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本文简单阐述了当今博物馆的进步,博物馆的设计元素以及人性化设计,仅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设计;元素;人性化一、当今博物馆室内设计与传统设计相比的进步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兴建了很多各式的博物馆,同时博物馆室内设计和传统设计有了一定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博物馆展品的趣味性增强人们参观博物馆能学到知识和得到享受,然而长时间观看展览时可能会感到乏味。
当代博物馆设计会更加注重于营造出能激活展品的氛围和语境,增加展品的趣味性,同时帮助参观者与展览产生关联,拉近展览和观众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结束观众在展览中的消极被动状态。
2.展示方式的科技化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手段有了巨大的进步,博物馆所采用的展示表现方法也日新月异,除了声、光、电手段的普遍应用外,还出现了一些高新技术的应用。
比如虚拟图像、三维特技、计算机合成、数字投影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应用。
将来的博物馆中,人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展品,可以触摸,可以对话,可以参与,甚至展品本身已经不再重要,它可以因为参观者的设计而呈现不同的面貌等。
3.增强了博物馆流线的顺畅博物馆室内设计中,参观流线的顺畅清晰和空间序列的合理安排是衡量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
人们参观时,不愿意迂回和逆行。
如果流线发生流线交叉,会造成人流拥挤和碰撞。
此外,博物馆的流线和空间设计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有异曲同工之处。
表现在步移景异、疏密有致的陈设方式。
人们游览博物馆就像欣赏园林,享受一步一景带来的新鲜感,感受起承转合营造的趣味性。
二、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技术1.博物馆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1)运用色彩的温度感来突出主题色彩学中,每种色彩都有特定的温度感,暖色系在人的心理上易产生舒展的感觉,冷色系一般易产生紧缩感。
利用色彩具有温度感这一特征,在展览主题特征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心理特点。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1dad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f.png)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引言博物馆是传承文化与历史、展示艺术与科技的重要场所,而博物馆展陈设计则是展示文物与艺术品的重要方式。
通过展陈设计,博物馆可以将文物和艺术品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获得更深入的文化体验和历史感受。
本文将围绕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展开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与设计来提升展陈效果,让观众在博物馆中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
一、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1.1 静态展陈静态展陈是指在展厅内通过布置展柜、展架等展示工具,将文物、艺术品固定展示在特定位置,供观众观赏。
静态展陈形式适用于较为珍贵、易受损的文物和艺术品,可以有效保护展品,同时也方便观众近距离观看。
在静态展陈中,展品的摆放和陈列是至关重要的。
在展陈设计中,可以通过统一的主题和样式,将展品进行分类陈列,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品。
同时在布置展柜、展架时,要考虑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安全问题,确保展品的展示效果和观赏体验。
动态展陈是指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的博物馆展陈形式进行升级,为观众提供更加生动、多样和趣味性的展示方式。
动态展陈可以增加展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升参观体验。
动态展陈可以采用影像、声音、互动装置等方式,将文物和艺术品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打造更加生动、贴近当代人生活的展示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深度。
主题展陈是指根据特定的主题或题材,将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进行整合展示。
主题展陈可以通过对特定主题的深入挖掘与展示,为观众提供更加系统和完整的文化体验。
在主题展陈中,可以通过布局、灯光、配乐等手段,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境,增强展品的展示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呈现更加生动、立体的展示形式,提升展品的吸引力和展陈的深度。
2.1 展厅规划展厅规划是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展厅规划,可以提升展陈的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博物馆空间拓展路径探索
![博物馆空间拓展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476049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a.png)
博物馆空间拓展路径设计
03
拓展路径的总体规划
01
明确拓展目标
确定博物馆空间拓展的目标,如增加展览空间、提高观 众体验等。
02
评估现有资源
对博物馆现有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建筑、资金、藏 品等。
03
制定总体规划
根据目标和对现有资源的评估,制定博物馆空间拓展的 总体规划。
拓展路径的具体实施步骤
01
的资金来源稳定。
设立专项基金
博物馆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用 于支持博物馆空间拓展项目的建
设和发展。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博物馆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 ,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
最大化。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 2
培养专业人才
博物馆应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 和技能的博物馆空间拓展项目人才。
引进高端人才
通过藏品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藏品的展示率和利用率。
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为博物馆空间拓展提供人才保障。
04 博物馆空间拓展路径实施对策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制定优惠政策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博物馆 空间拓展项目给予税收优惠、财 政补贴等支持措施,鼓励和引导
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建立协作机制
作者:张三
1.谢谢聆 听
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博物馆空间拓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总结成功经验 和教训,为更多博物馆的空间拓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还需要关注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应用,如数字 化技术、绿色建筑等,以推动博物馆空间拓展向更高水平发展。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标题:博物馆空间拓展路径研究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bdef1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1.png)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博物馆展陈设计,是博物馆展示展品的一种手段,具有分析历史、文化、艺术等多种要素的功能,是展示国家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形式。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和空间布局如何,对于展陈效果和观众体验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就实际的展览经验、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段对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和空间布局进行探讨。
一、展陈设计的形式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多样,根据展示展品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展示目的和对象,主要可分为静态展示、动态展示和多媒体展示三种形式。
1. 静态展示静态展示相当于是将展品以静止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主要以物品本身的形态进行展示。
为了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吸引力,静态展示并不是简单地单独地摆放展品,而是按照特定的顺序和组合方式,将展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组合,让观众感受到展品之间的相关性和连贯性。
静态展示的形式包括线性展示,互动式展示,分组布局等,其设计的形式对展品的解释、展示效果和教育力度等有着重要影响。
动态展示是将展品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即通过机械装置或电子技术等手段,将展品的相关场景模拟出来,让观众能够真正地感受其变化和历史。
同时,观众也可以参与到展品的呈现中来,与展品产生互动,体验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和文化活动。
动态展示在表现技巧和表现形式上要略胜于静态展示,但其制作难度和成本也较大。
3.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是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技术形式,对展品的属性特征和历史信息进行展示,这是一种高度视觉化、听觉化、交互式的展示形式。
多媒体展示是将信息传达给观众的主要手段,其信息触达的深度和面广度及视觉上的震撼力都较为出色,适合展现些依靠文物及文献难以表达的信息。
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包括平面画面展示、立体声音展示和飞行态度展示等,其设计的形式对于展示信息和展示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空间布局的研究博物馆展览的空间布局是对展陈设计的空间组合和布局方案的呈现,在整个展示过程的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浅析当代博物馆设计需求的多元化展陈设计
![浅析当代博物馆设计需求的多元化展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ed64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4.png)
浅析当代博物馆设计需求的多元化展陈设计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愈发重视,博物馆对于人们而言是一个回溯历史和展望未来的重要方式,同时对于人们开拓视野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博物馆自身在展陈设计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方式,不仅会越发与时代脱节,同时也无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因此,本篇文章通过简单介绍我国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发展现状,以及新时期展陈设计的多元化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促进博物馆展陈多元化设计进行探讨。
标签:当代博物馆;设计需求;多元化;设计博物馆作为收集、保存并研究各种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通过向全社会公众开放的形式为人们提供娱乐、教育或其他方面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博物馆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在逐渐增多。
但是与此同时,当代博物馆在设计方面也需要进行多元化的展陈设计,才能更加地符合现代化的定位和促进多元化发展。
1、我国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来,我国对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就愈发地重视,并且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
但是,我国博物馆在展陈设计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有以下方面[1]。
首先,我国在展陈结构方面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展陈结构中,即通过直观明朗的线索制定参观者的浏览路线,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让形式变得简单,并且在设计方面能够节省很多成本,但是这种结构在当代已经逐渐为国外所抛弃,因为按照单一的形式将内容进行展览,不仅很容易让博物馆变成另类的说教课堂,同时也会让展陈结构无法与展陈的内容实现融合统一,对于不具备游览兴趣和文物知识的参观者来说,很容易会产生枯燥的情绪,并且无法进行个性化观赏展品和自由思考。
其次,我国在对博物馆进行展陈设计中总是过分强调“以物证史”,但是却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总是不厌其烦地通过陈列静态实物进行展示。
对于很多青年一代的人来说,当代博物馆在展陈内容方面的信息价值已经越来越低,甚至很多人会觉得,与其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博物馆参观,不如通过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更能够得到深度的思考。
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方法解析论文(推荐5篇)
![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方法解析论文(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f569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4.png)
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方法解析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方法解析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
我国在关于文化发展上,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就现代文博馆来说,其不仅仅展现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更是具有收藏、研究以及教育三大功能,因此在现代文博馆的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展陈空间的合理设计,是保证现代文博馆成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也使现代文博馆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方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外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均是由原本的单一图版展示慢慢发展、丰富。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设计也迎来的新的思考以及转变。
通过提升文博馆展陈水平、魅力以及服务质量,能够从意境、氛围以及震撼力上令参观者获得审美愉悦,进而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风俗习尚以及生活画面,并且将近时期现代文博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充分展示,彰显城市文化的品格与魅力。
基于此,本文笔者主要就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
1.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原则就现代文博馆的设计原则来说,与一般文物展览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现代文博馆在设计的起初,设计人员应当反复思考如何将各方面综合因素相结合,并且以“展览内容科普化,陈列形式艺术化”为宗旨进行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
除此之外,当代社会主要提倡绿色环保,因此在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使用材料的选择上,应当以环保材料为主,并进行精心设计,从而打造精品陈列。
笔者在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后,将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主要设计原则进行以下几点分析:1.1保证展品和空间环境相和谐在进行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设计,将各类展品与战争空间进行相呼应,进而营造出和谐的气氛以及分为,保证文物展品价值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全方位展示出;1.2保证装饰造型简洁,突出文物展品内容在文博馆展陈空间的设计上,不应当使用过多的艺术装饰手法,应当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装饰手法,进而将文物及展品的重点展示部分烘托出。
探讨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
![探讨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fd43e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a.png)
探讨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摘要:博物馆是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一种集中展示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出现的社会性产物。
博物馆不仅仅可以实现文化的传播,也是提升社会凝聚力、帮助我国人民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了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方法,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引言:博物馆的陈列空间设计中,随意设计显然会影响观看者的体现,因此需要严格遵守设计的需求,确保设计效果能够符合受众的欣赏需求,提高博物馆对展品的展示能力,将博物馆的功能与价值进行有效的统一,从而提升博物馆的建设能力,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展示与传播。
1 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是一种基于准则化的设计内容。
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中,对于造型简单,并且线条粗放的展品,避免使用冗余的设计方案,同时要确保展品陈列设计符合构造性与准则化的原则,围绕立柜、桌柜以及核心立柜的设计,使展品桥面分布,强化设计的总体水平,这样才可以很好的符合设计理念。
在具体的设计中,是一种利用艺术化的理念,将馆藏文物与空间形成良好的组合,例如将展品的历史发展过程,或者对背后的历史文化进行直观的展现,从而让陈列主题与文物内在的文化价值形成高度的统一,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提升展示的效果[1]。
2 博物馆文物陈列现状2.1 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伴随着博物馆的发展,让文物的展示功能越发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物是一种展示历史以及文化的重要物品,而博物馆则是保存这些文物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中,只有肩负起文物保护的责任,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才能够有效保障文物的安全。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显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书画类的文物的使用环节,经常会出现褪色、掉粉的问题,这对于文物而言带来了严重的质量影响。
同时也相应的会在后续的展示中,无法满足文物展示的需求[2]。
博物馆开放空间展陈设计创新理念探索与实施
![博物馆开放空间展陈设计创新理念探索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794a9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d.png)
博物馆开放空间展陈设计创新理念探索与实施作者:***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年第01期摘要:開放空间是博物馆公共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大众对博物馆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开放空间也逐渐成为展厅之外的重要展陈空间。
以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空间展陈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开放空间展陈设计的方法和途径,指出开放空间展陈设计的独特性、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促进未来公共空间展览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开放空间;展陈设计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中国国家博物馆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共空间规划与管理研究”(GBKX2019Z04)研究成果。
展览空间是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空间和陈列空间是观众在博物馆中开展活动的最主要的两大空间,两者功能不同,设计条件也不同,但并非完全独立。
随着博物馆的蓬勃发展,设计中更加强调观展体验的多元化,公共空间与陈列空间的交叉融合使空间更加丰富、生动。
区别于展厅内的陈列展览,公共空间的展览环境更为自由和放松,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与展品互动,更能沉浸在展览的氛围中。
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共空间展览设计理念(一)充分发挥开放空间独有的空间特性,增添开放空间的艺术性和活力随着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博物馆设计更加强调观展体验的多元化,于是公共空间与陈列空间的交叉融合使空间更加丰富、生动。
以提升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公共空间艺术氛围,建立健全馆内展陈体系,增加馆藏文物的展出数量,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为目标,对馆内公共空间的尺寸进行测绘,并选定位置、尺度合适的空间规划设计为展陈空间使用。
国博东门展区与入馆东门相接(东门暂不对公众开放),面积435 m2,高度3.75 m,空间较为开阔,此区域包含重要的入馆通道。
为保证观众通行,安全中心处预留出公共通道,两侧规划设计为展览区域(图1)。
从此区域向西为学术报告厅及剧场展区,通道展区宽度较窄,平面呈T字形。
现代展示设计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
![现代展示设计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bd75595a216147916112875.png)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展示设计的领域,现代展示设计从物质转向非物质,从现实转向虚拟,从平面转向空间,从有限转向无限。
在知识创新大潮风起云涌的信息化时代,现代展示设计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向,如:设计人性化、参与互动性、信息网络化、设计多样化以及虚拟现实化等。
1、设计人性化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展示设计的根本,人是作为主体来观赏、领悟展示内容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世纪以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参观者的认知心理、环境行为做了许多研究,其成果直接在展示设计中得到了运用。
如国外的很多展示场馆十分重视参观路线和照明等观赏环境的设计,注意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绝大多数考虑了无障碍设计,有些还设有儿童游戏室等。
他们不仅考虑为公众提供陈列空间,而且还考虑到各种为公众服务的辅助场所。
在信息时代,融科技和艺术于一体的展示设计呈现出更人性化、更亲切、更强调人在展示活动中的地位以及物质与精神上全方位的需求,要想使展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参观者,使他们从中获益,就要求设计者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的观赏环境,要尽可能地满足参观者的信息需求与生理、心理需求。
展示的效率是通过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来实现的,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场”。
这个“场”的营造要有交流和对话的环境气氛,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
要具有一种亲和力,使受众在展示空间中体验到造型、材料、实物、图像、声音等中介媒体都有了生命、活力、表情和情感,使展示空间有了像朋友聚会交流一样的感人魅力。
2、参与互动性展示的互动性设计最为符合现代信息的传播理念,也更能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展的兴趣,这就意味着参观者并不是被动地参观展示,而是主动地体验展示内容,也体现了设计者对于参观者的人文关怀,参观者已不仅仅是旁观者,而变成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主人。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许多有远见的专家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陈列室内“请勿动手”的牌子逐渐被“动手试试”所代替。
博物馆空间设计的“三远”意境研究
![博物馆空间设计的“三远”意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bad9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f.png)
博物馆空间设计的“三远”意境研究博物馆是展示文化遗产和艺术品的场所,其空间设计在传递信息和创造艺术氛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三远”意境研究是指远离尘嚣、远离俗气、远离平庸的设计理念,通过创造独特的空间氛围,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升华和艺术的魅力。
首先,远离尘嚣是博物馆空间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城市的喧嚣中,博物馆应该是一个能够让人放松身心的场所。
通过巧妙的布局和设计,将喧嚣的城市隔绝在外,创造一个宁静、安静的空间环境。
例如,在博物馆的入口处可以设置花园或庭院,让观众在进入博物馆之前就能够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同时,利用隔音和隔断的设计手法,将外界的噪音屏蔽在博物馆之外,使观众能够专心地欣赏展品,沉浸在文化艺术的世界中。
其次,远离俗气是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代表,其空间设计应该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但又不能被短暂的流行所左右。
通过运用经典的设计元素和材料,如大理石、木材和青铜等,可以创造出高贵、典雅的氛围,让观众感受到文化艺术的卓越性和永恒性。
此外,利用照明、色彩和装饰等手段,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增强空间的艺术感和品味。
最后,远离平庸是博物馆空间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
博物馆作为文化与艺术的殿堂,其空间设计应该与展品相得益彰,彰显出高雅与精致。
通过合理的展览布局和陈列手法,可以突出展品的独特性和价值,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获得知识和审美的双重享受。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利用音乐、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将展品与艺术形式相结合,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体验。
综上所述,博物馆空间设计的“三远”意境研究在传递文化和艺术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远离尘嚣、远离俗气、远离平庸的设计理念,能够创造出独特、宁静且高雅的空间氛围,让观众沉浸在文化和艺术的魅力中。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博物馆空间设计将不断创新,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
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新趋势是什么
![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新趋势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a7538d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a.png)
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新趋势是什么在当今社会,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其陈列展示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那么,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新趋势究竟是什么呢?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当前博物馆陈列展示的一个显著新趋势。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逐渐走进博物馆。
通过这些技术,观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历史场景中。
比如,在一个关于古代战争的展览中,观众可以戴上 VR 头盔,仿佛置身于激烈的战场,亲眼目睹士兵们的拼杀和硝烟弥漫的景象。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极大地增强了观众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让原本静态的展品“活”了起来。
互动性展示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新趋势。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往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观众只能观看和聆听。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注重与观众的互动。
通过设置互动屏幕、触摸装置、多媒体游戏等,观众可以主动探索和发现展品背后的故事。
例如,在一个关于自然科学的展览中,设置了一个模拟生态系统的互动装置,观众可以通过操作来改变环境因素,观察生物的反应和变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生态平衡的原理。
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记住和消化所学到的知识。
多感官体验也是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新发展方向。
除了视觉和听觉,博物馆开始注重调动观众的嗅觉、触觉甚至味觉。
在一个关于古代香料贸易的展览中,通过释放特定的香气,让观众能够亲身感受香料的魅力;在一个关于传统手工艺的展示中,提供一些材料让观众亲手触摸和尝试制作,从而更直观地了解工艺的复杂性。
这种多感官的刺激能够使观众对展览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丰富他们的参观体验。
个性化定制展示也是当下的新趋势之一。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博物馆能够根据观众的年龄、兴趣、参观历史等信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参观路线和讲解内容。
比如,对于儿童观众,可以重点展示有趣的、色彩鲜艳的展品,并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对于专业的学者或爱好者,则可以提供更深入、详细的学术资料和研究成果。
博物馆设计案例解析
![博物馆设计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a331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c.png)
博物馆设计案例解析一、内容描述为了让观众能够轻松欣赏艺术品,设计师们首先把整个博物馆空间划分得非常合理。
无论是大型展品还是小型艺术品,都能得到合适的展示空间。
而且整个博物馆的布局设计十分人性化,即使在馆内迷失方向也不会让人感到恐慌,很快就能找到指示牌或求助的工作人员。
而且馆内的陈列布局也很有艺术感,让您仿佛置身于艺术的世界里,每次参观都有新的发现。
这就说明设计师们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观众的需求和体验感受。
不仅如此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也非常吸引人眼球,建筑师们巧妙地运用了现代建筑手法和材料,让整个博物馆外观既有艺术气息又不失现代感。
而且这里的设计理念是倡导环保与可持续的,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非常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整个博物馆的设计既美观又实用,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环保意识。
这样的博物馆设计案例,不仅让参观者享受到艺术的盛宴,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文关怀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样美好的体验过程使得人们在游览之余还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1. 介绍博物馆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当我们走进一个个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历史对话,与文化碰撞。
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珍贵文物的地方,更是展现人类文明、传播文化的重要窗口。
那么如何设计这样一个充满故事和情感的空间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几个博物馆设计案例。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博物馆设计,不仅能让参观者沉浸其中,还能让文物“活”起来与观众产生深刻的互动。
博物馆设计不仅关乎建筑美学,更关乎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它要让每个走进博物馆的人,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魅力。
再者博物馆设计对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面貌的集中展示,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一个好的博物馆设计能够提升公众对历史的认知,增强对文化的尊重与热爱,甚至能够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
那么怎样的博物馆设计才算得上优秀呢?我们接下来会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解析,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博物馆设计的魅力,以及它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以人为本
![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以人为本](https://img.taocdn.com/s3/m/92ab9b027cd184254b3535cc.png)
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以人为本作者:张珂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8期摘要:设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新时期需要新的设计理念。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信息中心的传统形象,在当今受到了现代交流方式多样化的考验。
“体验理念”的实践既能为经济领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博物馆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体验、情景体验和文化体验,故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应以人为本,确立“体验”的展示理念,培育博物馆体验兴趣;突出体验诉求,做好目标观众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展示形式;深化主题体验,满足个性化体验需求。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以人为本博物馆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
体验这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感受的认知不仅带给了人们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
我国的博物馆主要经历了解放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以及1949年解放以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
当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博物馆的展示设计还一直没全完个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展示设计在设计理念和手段上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博物馆的展览一直是静态的,以博物馆为主角的展览模式、展览方式则沿用“以时间为主线贯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历史性‟展览”,突出藏品展示与藏品在展示中的安全始终是展示工作的重点,整个展览就像一本翻开的教科书。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首先在于博物馆展示设计理念的发展。
基于体验理念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应当成为新时期博物馆展示设计的主流。
“设计的目的已不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色彩配置等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和个性的展示环境,并通过这一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合逻辑地将展示内容展现给观众,并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者计划传达的信息。
”为适应观众越来越高的体验期待,博物馆既要成为历史文化信息中心,同时也要成为文化体验的场所,利用展示将展品的信息以一种愉快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观众在展示中体验各种感受。
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新理念有哪些
![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新理念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c2ba04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d.png)
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新理念有哪些在当今社会,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其陈列设计的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传统的博物馆陈列方式往往注重展品的展示和保护,而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则更加注重观众的体验和互动,强调以观众为中心,运用多种手段和技术,打造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空间。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一些新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
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兴趣和认知水平,让观众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参观展览。
例如,在展览的布局上,要根据观众的参观习惯和流线,合理安排展品的展示顺序和空间分布,避免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感到疲劳和迷茫。
在展品的说明和解释上,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和晦涩的术语,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展品的内涵和价值。
此外,还要为观众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包括合适的温度、湿度、照明和休息设施等,让观众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欣赏展览。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为观众呈现更加生动、丰富的展览内容。
例如,在展示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动画短片,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情景和背景。
在展示艺术品或文物时,可以通过数字扫描和虚拟展示技术,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展品的细节和特征。
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用于互动展示,让观众通过触摸屏幕、操作手柄等方式,参与到展览中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三、故事性的展示方式故事性是吸引观众注意力和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有效手段。
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可以通过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将展品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的叙事框架。
例如,在展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时,可以以一个人物的经历或一个家族的发展为主线,将相关的展品融入到故事中,让观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以荆州博物馆为例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发展趋势
![以荆州博物馆为例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489c1d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b.png)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以荆州博物馆为例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发展趋势潘艾华(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434020)0 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重视,与其相关的产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
传统文化传播和宣传的途径有很多,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收藏各种各样的展品并定期进行公开展览的方式,最便捷、最高效地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1 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重要意义博物馆应借助文物展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的各项职能作用,将我国重要的精神文化内容奉献给人民群众。
由此可见,博物馆陈列展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而言,展览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技巧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充分展现出博物馆独有的文化价值,在进行陈列展览时,应丰富和完善博物馆的展品种类,把相关的美学原理运用到陈列设计中,从而在文化创新的同时,使博物馆的整体展览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博物馆的展品种类繁多,每件展品都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的展览设计能够更好地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并使其对相关展品的文化价值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2 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常见的问题2.1 博物馆建设设计整体性不强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发展建设的脚步也逐渐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逐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通过新颖的造型设计来突出博物馆的文化特色。
但是在博物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博物馆的陈列功能,导致博物馆的陈列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博物馆建筑设计与陈列设计缺乏统一性,外观与内部陈列设计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很多博物馆往往重视外观设计,而内部的陈列设计相对简陋,对陈列展览的功能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博物馆公区设计理念
![博物馆公区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c9073a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1.png)
博物馆公区设计理念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博物馆公区作为展示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应注重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在设计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营造出富有文化气息的公区环境。
例如,可以通过雕刻、壁画、灯光等手段,展示当地历史人物、文化符号和重要事件,让参观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二、人性化与舒适性博物馆公区的设计应关注人性化与舒适性。
舒适的照明、通风和温湿度等环境因素是保障参观者舒适体验的基础。
此外,公区的导览设施、休息区、卫生设施等也需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满足参观者的需求。
同时,设计应关注残障人士的需求,确保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博物馆的文化服务。
三、艺术性与审美博物馆公区的设计应具有艺术性与审美价值。
通过雕塑、绘画、装置艺术等形式的艺术装饰,提升公区的审美体验。
同时,艺术品的选择应与博物馆的主题和展品相呼应,使参观者在公区也能感受到博物馆的艺术魅力。
四、功能性与实用性博物馆公区应具备功能性与实用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公区的使用功能,合理布局空间,以满足参观者学习、交流、休闲等多种需求。
同时,公区的设施设备应具备实用性,方便维护和管理。
五、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博物馆公区的设计应关注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选择环保材料和绿色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利用自然光、雨水收集等绿色手段,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公区内的绿化景观也应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选用本地植物,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环境。
六、安全与防护博物馆公区的设计应重视安全与防护措施。
在消防、防盗、紧急救援等方面进行周密规划,确保参观者的安全。
同时,针对公区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文物和环境遭到破坏。
在设计中可考虑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装监控设备等措施提高公区的安全性。
博物馆中的人性化设计
![博物馆中的人性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c3dd22195f312b3069a5d6.png)
作者: 辛路娟
作者机构: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出版物刊名: 艺术科技
页码: 62-63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7期
主题词: 博物馆 以人为本 人性化设计
摘要:早在欧洲的古希腊就出现了“人本主义”的观念,在我国古典哲学中,庄子也提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贵”的思想。
展品的展示是博物馆与参观者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展品的展示,更好的传播信息,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
这就牵扯到了人性化的设计。
所谓人性化,是近些年来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潮流,他服务于人,一切设计都从人的角度出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的人性化趋向探索
发表时间:2017-11-27T15:21:13.2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作者:谢潇雨
[导读]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能够反应出我国的历史因素、文化、自然以及经济、社会等。
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260
摘要:博物馆展示是人们沟通与交流的主要方式,对博物馆室内进行展示设计,实现人性化设计发展方向,是未来社会进步、实现价值的主要趋势。
因此,文章针对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内容和当前现状的分析,研究人性化的设计趋向。
关键词: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人性化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能够反应出我国的历史因素、文化、自然以及经济、社会等,是当前重要发展的参考依据。
当前,在博物馆室内展示中,已经不仅仅是文物、标本的展示,还包括信息传播机构,所以,对博物馆室内展示进行设计十分必要。
一、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内容
文物与标本的展示是当前信息沟通与交流中的主要手段,实现展示设计能够促进沟通与交流工作的完美性。
博物馆能够促进文明信息的有效传播,在展示过程中,可以为人们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供重要途径。
在博物馆中,是否能的促进信息的交流,需要执行展示设计工作。
一般情况下,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在设计期间对三个因素进行简化与思考。
如图一所示,为展品、观众与展示空间。
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根据这三个因素,能够在整体上进行规划,也能为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提供有效依据[1]。
图一
二、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现状
当前,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上看,博物馆为的收藏机构,其职能发展表现为多个方面。
内部存在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文物,对其保管与收藏能够促进学术水平的提升。
由于人们忽视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从而影响人们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所以,在当前发展下,若想要促进博物馆作用的发挥,促进各项职能的完善性,需要将物作为中心为其设计与展示,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公共传播机构,以保证其成为现代社会中的研究课题[2]。
三、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的人性化趋向探索
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是基于人性化理念实现的。
基于“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能够满足人的自身需求,促使其自我实现。
在博物馆人性化展现设计中,需要基于其三个方面,促进信息沟通与交流手段的完成[3]。
(一)展示形式设计的人性化
我国博物馆展示设计工作还在基于展品内容的严谨性作为根本,在形式上比较单一。
同时,展示形式也多是以静态方式陈列的,长期发展下,隔着玻璃参观的方式比较固定。
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无法促进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影响了人与展品的交流。
所以,实现博物馆的人性化展示设计,需要对观众的自身需求、自我感受进行分析,促进展示形式的开放性,保证观众能够主动接受信息,也能在参与过程中,反馈出主要的展示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减少展品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能在不同层次下,满足各个方面与各个层次的发展需求。
多数状态下,开放性的展示方式,能够激发受众的积极性,也能主动参与到展示活动中,从而更好的分享信息。
在博物馆展示设计期间,可以实现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方式,强调“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内部的展示信息也不够严谨,从而完成了和谐社会的交流与发展[4]。
(二)展示环境设计的人性化
博物馆是物品展示的主要平台,也是人与物交流的主要载体。
基于“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实现空间环境的设计,能够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能在社会发展中,满足人们的自我需求。
对博物馆的展示环境进行设计十分重要,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下,不仅要对展示空间环境进行思考,还需要充分研究辅助空间环境,以达到良好的人文关怀目的。
如:在对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进行设计期间,可以引入一些能够引发人思考的休闲环境,促进博物馆展示环境与展示氛围更独特。
空间环境形式的设计要更为多样。
在参观平面遗址、形象造型器物等场所中,可以为其制造出多样变化以及结构复杂的空间。
根据不同的文化层,引导观众自己开发自己感受,从而加深对博物馆内容的印象。
不仅如此,在博物馆内,也可以促进外部知识的延伸,体会到考古工作获得的乐趣,这样不仅能得到较大满足,也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空间和环境的大小设计,主要根据不同的博物馆情况进行具体设定。
因为整体的环境是精神的展现,也是人情绪和思想的展现,能够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
在这种氛围设计方式下,促进博物馆多个职能的充分发挥,也能为其营造不同环境。
在这种执行方式下,在博物馆环境展现下,不仅能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在博物馆中找到一种归属感,也能在各个场所中,促进其自身意义的充分发挥[5]。
(三)展示设施与道具设计的人性化
在大部分条件下,博物馆的展示设施、展示道具都发挥一定的服务作用,其是在展示空间中实现的。
但是,在内部最为根本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展示设施、展示道具都要体现出人性化发展。
基于“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促进展示设施、展示道具的优化设计,需要在该理
念下,对其完美表现,以保证展品与展示设施更为和谐。
促进博物馆展示设施与展示道具的人性化设计,需要在四个方面充分表现。
如:物理层次的人性关怀、心理层次的关怀以及人群细分和社会层次的关怀。
博物馆中的展示设施、展示道具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包括设施的陈列、宣传以及照明等。
对于设施宣传和道具宣传,可以针对聋哑人,进行动画与影像的宣传。
对于一些印刷宣传品,不仅要保证存在充足的数量,还需要摆放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
对于采光照明设施,要避免在人眼刺激和伤害区域,不能在投光更为强烈的区域展示,但也不能在展厅的黑暗处,以免给人带来不安全感。
所以说,促进设计思想的人性化,在对博物馆展示和陈列物品进行设计的同时,能够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给人一种舒适、愉悦的方式进行参观,这样在思想意识下,不仅能满足一定的精神需求,也能促进展示活动的优化性[6]。
总结:
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人性化发展趋势下,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执行理念,对我国博物馆传统的陈列方式进行改变,保证博物馆的展示环境、展示设施都能更优化。
并且,人性化博物馆展示设计理念,不仅是促进社会价值的充分展现,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目标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涌.鲁锦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理念析[J].艺海,2011(12):122-123.
[2] 朱中一.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3(3):38-41,51.
[3] 刘守柔.历史展示与文化阐释——美国历史住宅博物馆相关问题探讨[J].东南文化,2013(1):117-122.
[4] 王进修.乐山麻浩崖墓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106-110.
[5] 齐硕坤,李春郁.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灯光照明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1(17):102.
[6] 张蕊,张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博物馆室内体验式设计--以年画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5(5):3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