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雷技术措施研究与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防雷技术措施研究与探讨
发表时间:2018-11-14T16:23:12.0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作者:周德途
[导读] 笔者根据多年在气象部门防雷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对建筑工程防雷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对业内同行提供一定参考。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在气象部门防雷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对建筑工程防雷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对业内同行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雷接地设计
一、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由带负电的云层即雷云,对大地建筑物及地面进行自然放电引起的,往往会对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产生严重破坏。尤其是在天气闷热潮湿的季节,地面上的水容易受热变为水蒸汽,伴随地面受热空气上升至空中与冷空气相遇,之后上升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积云。受强烈气流吹袭,云中水滴分裂为一些大小不一的水滴,较大的水滴携带正电荷,小水滴带负电荷。在风的作用下,细小水滴随风聚集,形成了大面积带负电的雷云;带正电的较大水滴或悬浮在空中,或向地面降落而形成雨。由于静电效应,带负电的雷云,在大地表面会感应正电荷,导致雷云与大地间形成了一个大的电容器。当电场强度过大且超过大气的击穿强度时,就会发生了雷云与大地间的巨大放电反应。、
二、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的设计原则
1、可靠性原则。
设计雷电防护工程,可靠性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实际工程的设计中,不要刻意追求最先进的技术,最成熟、可靠的产品和技术才应该是首选。不可否认一些新技术确实在某些方面的确具有明显优势,但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去求证和检验。在建筑设施的雷电防护中,还是应该采用一些被广泛应用和正式的可靠产品和技术。如果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首先考虑备份回路,一旦出现故障,立即迅速恢复且,并且准备适当的应急措施;其次应采用具有热插拔及声光报警功能的装置,在处理故障时无需停机,便于建筑用户及时发现处理。
2、实用性原则。
为建筑设施配置防雷保护系统的目的不是给用户花钱,而是保护用户的投资,保证建筑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用性就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安全工作要求,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性能尤其重要。
3、开放性、可扩充性与可维护性原则。
防雷技术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所选用的产品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及工业标准,结构应当是开放的、先进的、可扩充的,这样才能够满足用户日益扩充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对防雷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保证。
三、建筑工程常用雷击防护措施
目前,我国建筑常用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和避雷器等,一个完整的防雷装置应该包含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1、防直接雷 (直击雷、侧击雷)措施
防直接雷击是建筑防雷工程的基础,是防雷工作的首要任务。应按照工程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直接利用建筑设施结构钢筋或内部金属板楼面构成 “法拉第笼”,以达到最佳防雷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在建筑设施上可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避雷网,也可将由避雷短针、避雷带和避雷网格组成混合型接闪器设置在建筑物内部。避雷网可由建筑物面结构主筋组成,在整个建筑物表面形成暗敷避雷网格。避雷网网络尺寸应低于 5m×5m或 6m×4m规格,在支柱或端部应该至少设一条引下线。此外,为保持建筑美观,避免生锈更换,笔者建议采用避雷短针和避雷带,避雷带支撑架也应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如建筑物整体高度超过35m时,则应该采取侧击雷防护措施。自高于30m开始,每隔6m沿建筑物四周装设水平均压带,并将其与引下线相连接;建筑设施30m及 30m以上的金属门窗、栏杆等构件须与防雷装置连接。
2、防静电措施
各金属管道、设备及工艺装置等应按现行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要求做好防静电措施,并注意等电位连接。管路系统的所有金属件(包括护套的金属包覆层 )必须接地。相邻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12m,非金属屋面用明装避雷网保护,并予以接地。具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静电危害人身安全的作业区,所有钢体平台、梯子、金属用具、移动式金属车辆等均应做好防静电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其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得少于两处。
3、防雷电感应措施
建筑设施内部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材质,应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者接至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一些较长的金属物体,若其净距小于 100mm时,则应采用金属线进行跨接,跨接点的间距应小于 30m;当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也应该采取跨接的方式。内部管头的接头、弯头、阀门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欧姆时,连接处也应采用金属线跨接的方式;对于5根以上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可以不跨接,但必须与其它部分构成电气通路。
4、防雷电波侵入设计
若要保护电力电缆、信号电缆,防止其受雷电波侵入,则要确保所有埋地入户的电力电缆、信号电缆所穿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在入户处进行接地。而防护入户公共设施的雷电波侵入,则要保证所有入户的公共设施金属管道,包括金属给排水管、煤气管道、消防管道等在入户处总等电位连接,并确保接至接地装置。
5、等电位连接接地设计
等电位连接接地设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总等电位设计 (MEB),另一类是接地预留干线。总等电位设计(MEB)是指将总配电箱或配电柜设为总等电位连接 (MEB),将金属构件进线配电箱的PE母排,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水下水、燃气热力等管道以及建筑设施金属结构和控制电源进线、信息进线进行对接。与MEB不同,预留干线是在强、弱电井内敷设接地干线,利用规格―40X4mm热镀锌扁钢沿井道
通长明敷,为桥架、电气、电子设备金属外壳提供接地链接。接地干线底与建筑设施基础接地装置相互连接。由接地干线引出,在各楼层分配电箱处设置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楼层分配电箱内的PE线应接至建筑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做重复接地。
6、引下线
防雷引下线通常采用钢柱或罐体或混凝土柱内主钢筋。根据建筑设施外部为钢筋混凝土构架特性,宜利用柱内直径不低Ф12,对角四条主钢筋或直径不低于Ф 16,对角两条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钢筋应沿建筑设施四周对称布置长焊接。
7、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桩基础、承台结构主筋构成自然垂直接地体。利用结构底梁主筋多于2根焊接连通作为水平接地体。由上述接地装置构成的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欧姆。若无法达到要求,则应在外引接地线处增加人工接地体。在接地装置处设置接地电阻测试端子,距地高度需大于300mm,采用规格为―40X4mm热镀锌扁钢或规格50mm×50armX5arm钢板,并设置明显标示。
四、结束语
从事建筑工程雷电防护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避雷设施的安装,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防雷技术工作者应加强对防雷相关新技术的学习,加强现场管理、注重工程过程控制,避免雷电隐患的产生,保证建筑防雷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效峰,陆春萍.防雷保护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08(1).
[2]宋木泉,吴煌祥,林建生等.防雷装置技术评价方法探索[J].大科技,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