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滩人工草地植物量及土壤水分对灌溉的响应

合集下载

青海省“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模式

青海省“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模式
轻耙,通常耙到土壤深度为8 cm左右即可,接着进 行播种。通常利用人工撒播的方式,需要将大粒种子与 化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再撒播。之后是轻耙覆 土,将土壤盖在种子上即可。
播小粒种子。可以将小粒种子混合在一起进行人工 撒播,最后利用镇压器镇压。在播种时间的选择上,通 常是5月中下旬。在播种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田间 管理,将尿素和磷酸二铵作为播种基肥,以此确保土壤 的肥力,保证幼苗正常生长。禁牧时间应为播种后1年 及第2年的返青期。 2.4 科学制定载畜量
针对那些中轻度退化草地治理,可以通过半人工草 地补播的方式。在实际播种的过程中,这些土地的原生 植被不会被破坏,可以加快恢复生态系统,对黑土滩的 治理有着良好作用。对此,应选择合适的草种,利用人 工补播或机械耙耱的方式进行半人工草地的构建。在草 种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星星草、青海中华羊茅、垂穗披 碱草、青海冷地早熟禾等,这些草种都能混合播种。
的同时植被也在逐渐劣化。 对青海省黑土滩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可以总结
为以下几点。首先,超载过牧,在草场上仍然存在着超 载过牧的问题,放牧强度超出了草地所能承受的最大 限度,使草场物种多样性逐渐下降,群落之间出现逆向 演替,破坏原有食物链,影响草场更新。对草地的生态 系统产生影响,导致草地退化。其次,草地鼠害问题非 常严峻。过度放牧或长期放牧的背景下,草地高度逐渐 下降,会加重鼠害的发生。鼠害主要是对牧草的地下根 茎进行啃食,破坏草皮层。啃食过程中会对土壤带来损 害,使土壤成堆,容易导致牧草死亡。在大量牧草死亡 的情况下,产量会下降,因此草地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 过程中。最后,由于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当地降水量逐 渐减少,气候干旱容易导致牧草产量降低,土壤中的水 分挥发越来越快,加剧了草地退化的问题。
3 结束语

人工灌溉措施对于退化草地恢复效果的影响评价

人工灌溉措施对于退化草地恢复效果的影响评价

人工灌溉措施对于退化草地恢复效果的影响评价人工灌溉措施对于退化草地的恢复效果的影响评价引言草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保护土壤、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许多草地面临退化问题,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恢复退化草地的功能,人工灌溉措施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评价人工灌溉措施对于退化草地恢复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局限性与发展方向。

一、人工灌溉对土壤水分改善效果的评价人工灌溉是通过水源的引导和分配,提供足够的水分供给,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改善草地生长环境。

研究表明,人工灌溉能够显著提高草地的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增加土壤湿度,改善土壤质量和结构。

这主要得益于人工灌溉补充了草地所需的充足水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并有利于草地根系生长和生物活动。

因此,人工灌溉可以有效改善退化草地的水分状况。

然而,人工灌溉对土壤水分改善效果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人工灌溉的水源有限,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人工灌溉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重挑战。

其次,研究表明,过量的人工灌溉可能导致草地水分过剩,增加土壤容重,造成土壤水logging,降低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此外,人工灌溉还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的加剧,由于较高的灌溉水含盐量,增加了土壤盐分的累积,威胁到草地的生存和生长。

因此,人工灌溉对于退化草地水分改善效果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但也要考虑合理使用水源和避免过度灌溉的问题,以保证灌溉措施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二、人工灌溉对植物生长和物种组成的影响评价人工灌溉对于退化草地的植物生长和物种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适量的人工灌溉有助于提供足够的水分,改善土壤湿度,促进植物生长和根系发育。

在退化草地中,人工灌溉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刺激草本植物的生长,并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

然而,人工灌溉对于植物生长和物种组成的影响也有一些局限性。

“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

“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

“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作者:巴措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8期摘要:近些年来,“黑滩土”问题的出现,加重单位区域内草地退化面积,严重威胁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析“黑土滩”的成因,对此提出了将退牧还草工程落实具体、重点做好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建设、不能忽视半人工草地的建植工作、做好草原鼠害的防治工作、做好退化草地治理的法制建设等具体的工作建议,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黑土滩”;治理;防护1“黑土滩”成因所谓的“黑土滩”,是一种概括性称谓,多指退化的高寒草甸。

导致此类现象的原因分析,与过度放牧、草地载畜量大,同时,草原鼠害破坏,“风吹雨打”而造成的草甸秃斑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形成“黑土滩”的主要原因是人为超载过牧和鼠害破坏草原,其次是“风吹雨打”。

高寒草甸的秃斑化,是人为不合理地利用植被,在害鼠挖洞作穴、土壤疏松和风蚀、水蚀作用下发生和发展的。

首先是蒿草属植物的衰退过程,害鼠挖洞造成风蚀、水蚀突破口,然后剥蚀的沙粒撞击,堆积生草层,蒿草植被根系生长受阻衰退死亡,逐渐形成风、水蚀秃斑块,随后秃斑地周围的生草层在自然冻融作用下,出现不规则的多边形裂缝,裂缝处的植物根系与土层断离,当生草层滑塌剥离形成秃斑之后,又以此为风、水蚀源地,继续向周围山坡或滩地处植被稀疏地段蔓延。

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风蚀、水蚀和冻融剥离生草层,而呈现众多大小不一的秃斑地景观,即“黑土滩”。

2“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2.1将退牧还草工程落实具体退牧还草工程,是恢复牧草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为此,此项工作必须落实到位具体。

对此,对短期难以治理,封育恢复难度大的,建议督促牧民迁出牧场,在草场保护期间禁止任何牧民返回从事畜牧农业生产。

同时,政府给予其必要的生活补助,鼓励其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做好后期安置工作,有助于迁出后的安置工作。

对退化不是特别严重的,可采用阶段性禁牧的措施,时间控制在5~10年的禁牧。

三江源区不同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特征

三江源区不同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特征

西北农业学报 2024,33(5):922-932A c t a A gr i c u l t u r a e B o r e a l i -o c c i d e n t a l i s S i n i c a d o i :10.7606/j.i s s n .1004-1389.2024.05.015h t t p s ://d o i .o r g /10.7606/j.i s s n .1004-1389.2024.05.015三江源区不同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特征收稿日期:2022-06-28 修回日期:2022-09-13基金项目: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2019Q H Q R J H );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2019Q Z K K 1002)㊂第一作者:李思瑶,女,硕士研究生,从事高寒草地生态研究㊂E -m a i l :2272737712@q q .c o m 通信作者:施建军,男,研究员,主要从事高寒草地生态研究㊂E -m a i l :378605242@q q.c o m 李思瑶1,施建军1,2,汪海波3,贺有龙3,唐燕青4,邢云飞1,吴建丽1,赫苗花1,张海蓉1(1.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 810016;2.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16;3.果洛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站,青海果洛 814000;4.河南县托业玛乡农牧业技术服务站,青海河南县 811599)摘 要 以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1㊁3㊁7㊁12㊁17㊁21和24龄)及其周边黑土滩(C K )为对象,从植被群落结构㊁生物量㊁物种多样性角度,探究三江源区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变化特征及适宜利用年限,为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㊂结果表明:随建植年限增加,人工草地草层的高度和盖度及地上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且人工草地比C K 高;人工草地的禾本科高度㊁盖度㊁地上生物量㊁地下生物量均高于莎草科㊁豆科和杂类草,C K 样地杂类草高于其他经济类群;各建植年限人工草地优势种和伴生种分别为垂穗披碱草(E l y m u s n u t a n s )和青海冷地早熟禾(P o a c r y m o p h i l a ),且其重要值均随建植年限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各经济类群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建植3a 人工草地的植物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分别为0.66㊁0.48,建植21a 时最高;在植物NM D S 分析表明,建植24a ㊁建植21a 和建植12a 的人工草地与C K 样地无重合部分,其植被群落差异度很大㊂研究得知:建植21a 的黑土滩人工草地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建植年限的人工草地,与黑土滩退化草地相似度最小,群落组成相对稳定㊂关键词 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年限;物种多样性;三江源三江源是中国江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南亚周边国家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1]㊂但由于青海高寒地区缺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上气温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出现大面积次生裸地 黑土滩[2]㊂由于高寒区生态环境严苛,从而短期内黑土滩退化草地恢复十分艰难㊂L i 等[3-4]报道,高强度放牧下,21a 就能形成黑土滩退化草地,其恢复至少需要50a 以上㊂因此,自然恢复 黑土滩 植被难度很大,而通过建植人工或半人工草地是 黑土滩 植被恢复的有效方式之一[5]㊂以往高寒地区人工草地研究集中于建植方法和恢复措施[6-7]㊁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和黑土滩之间的植被组成[8-9]㊁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特征[10]㊁草地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等[11-12]㊂研究结果表明,在缺少人工干预措施下黑土滩人工草地在建植3~5a 后出现退化现象[13-14];由于过度放牧及管理不当等,人工草地建植5~8a 后出现逆向演替[15-16];合理的人工调控措施可促进和恢复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群落[17-18]㊂由于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随其建植和利用年限不同而差异很大,以往高寒地区人工建植利用年限一般为15a 以内,如王长庭等[19]研究了建植14a 人工草地的植物群落演替和土壤养分特征,张杰雪等[20]分析了建植13a 人工草地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但高寒地区长时间尺度人工草地的植被和土壤特征分析有限,仅有孙华方等[21]分析了建植18a 人工草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㊂本研究以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限(长期㊁中期和短期)黑土滩人工草地及其周边黑土滩为对象,通过对其植物群落和经济类群(禾本科㊁莎草科㊁豆科以及杂类草)组成㊁生物量和多样性进行分析,探究黑土滩植被恢复的适宜人工草地利用年限,为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以及生态修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㊂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样地概况试验地点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34ʎ27'53ᵡN,100ʎ12'35ᵡE)和达日县建设乡(33ʎ40'32ᵡN,99ʎ23'3ᵡE)㊂达日县㊁玛沁县均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均为高寒草甸,原生植被以高山嵩草(K o b r e s i a p y g m a e a)为主,平均海拔分别为4100m和3760m,年均温分别为-0.3ħ和3.5~3.8ħ,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㊂年日照时数为2313~2607h,年均降水量423~565mm,60%的降水集中在6月至9月;牧草生长期一般为110~150d,无绝对霜期㊂由于气温和恶劣环境导致研究区鼠害泛滥,加之过度放牧等,天然草地退化严重,逐渐形成大面积退化趋势,部分地方形成 黑土滩 ㊂1.2样地设置2021年7-8月,分别选取1997年㊁2000年㊁2004年㊁2009年㊁2014年㊁2018年和2021年在黑土滩退化草地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E l y m u s n u-t a n s)单播草地,黑土滩退化草地选在果洛州玛沁县大武滩建植的人工草地附近,人工草地建植之前的植被与周边 黑土滩 一致㊂建植草种为果洛州当地草籽繁殖场生产,播量45k g㊃h m-2,发芽率为85%,施肥量45k g㊃h m-2(肥料为云南云天化牌磷酸二铵:Nȡ18.0%,P2O5ȡ46.0%)㊂于建植后第3年㊁第5年和第7年,对2000年和2004年建植的人工草地进行追肥与灭杂,各建植年限的人工草地均冬季放牧(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生长季完全禁牧㊂以黑土滩退化草地为对照㊂不同建植年限的人工草地基本情况见表1㊂表1样地基本情况T a b l e1B a s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 s a m p l e s i t e样地编号S e r i a l n u m b e r o f p l o t s海拔/mA l t i t u d e建植年限/aC u l t i v a t e d p e r i o d经纬度L o n g i t u d e a n d l a t i t u d e S13687~36921N34ʎ26'52ᵡE100ʎ14'30ᵡS23809~38153N34ʎ25'47ᵡE100ʎ20'8ᵡS33701~37057N34ʎ27'53ᵡE100ʎ12'35ᵡS43702~370912N34ʎ28'20ᵡE100ʎ13'15ᵡS53704~371117N34ʎ28'5ᵡE100ʎ12'45ᵡS63690~370121N34ʎ28'3ᵡE100ʎ12'56ᵡS74073~408124N33ʎ40'32ᵡE99ʎ23'3ᵡC K3692~3699黑土滩极度退化草地B l a c k s o i l l a n d N34ʎ27'58ᵡE100ʎ12'43ᵡ注:S.样地;C K.黑土滩极度退化草地㊂N o t e:S.S i m p l e p l o t;C K.B l a c k s o i l l a n d.1.3测定指标与方法2021年8月中下旬,在上述各样地内分别随机选取4个50c mˑ50c m样方,先测定各样方中植物群落和植物种的盖度(目测法测定)㊁植物种的高度(自然高度,每样方测定5株,不足5株物种按实际株数测)按功能群(禾本科㊁莎草科㊁豆科㊁杂类草)分开随机采同种植物10株取平均值作为经济类群的高度;然后将样方内植物按不同植物种齐地刈割收获,装在样品袋,于80ħ恒温烘箱中烘干至恒质量,作为地上生物量㊂最后在收获地上生物量的各样方内,用直径7c m的根钻采集0~10c m㊁10~20c m和20~30c m深度根样,每样方每层采集5钻,按同样方同一土层混合成一个根样,作为地下生物量㊂1.4数据计算方法根据植物群落样方调查数据,按重要值(I V)=(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生物量)/3,分别计算各样方植物种重要值;同时,基于样方植物物种数和植物物种重要值,按公式计算S h a n-n o n-W i e n e r多样性指数(H')㊁物种丰富度(R)㊁P i e l o u均匀度指数(E)㊁S i m p s o n优势度指数(C)㊂禾本科高度以垂穗披碱草为主要草种进行测定,豆科㊁莎草科㊁杂类草的高度㊁盖度㊁地上地下生物量均采取平均值作为数据㊂H'=-ðsi=1P i l n P iE=H'/l n SC=ðsi=1N i(N i-1)N(N-1)㊃329㊃5期李思瑶等:三江源区不同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特征R =S式中,S 代表物种数目;N 表示群落中所有物种的个体总数;P i 表示第i 个物种的相对多度㊂1.5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M i c r o s o f t E x c e l 2019处理,用S P S S 20.0软件对不同建植措施下的植被进行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 S D )进行检验,数据表示形式为 平均数ʃ标准差㊂P <0.05表示差异显著,P <0.01表示差异极显著㊂利用M i c r o s o f t E x c e l 2019和R s t u d i o 进行绘图㊂2 结果与分析2.1 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和伴生种组成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草地群落的优势度随之发生变化(表2),其中垂穗披碱草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且随着建植年限增加呈现波动式增加的趋势㊂青海冷地早熟禾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优势度逐渐增加,且除了人工建植1a 外都处于次优势种地位㊂人工建植1a 的草地杂类草优势度仅次于黑土滩草地㊂从功能群组成来看,禾本科的植株数量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人工建植3a 后,次优势种西伯利亚蓼逐渐被青海冷地早熟禾代替,在建植17a 时,米口袋在植物群落组成中逐渐成为第三优势种,之后又呈减少趋势㊂在建植21a 时溚草为第三优势种,其数量有所上升,建植24a 时线叶苔草数量明显上升,成为第三优势种,群落组成逐渐稳定㊂表2 不同建植年限样地植物群落优势种和伴生种组成T a b l e 2 C o m p o s i t i o n o f d o m i n a n t s p e c i e s a n d a s s o c i a t e d s pe c i e s of p l a n t c o m m u n i t i e s i n s a m p l e p l o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g ye a r s 样地编号S e r i a l n u m b e r of p l o t s优势种名称D o m i n a n t s p e c i e s 重要值I m p o r t a n c e v a l u e 优势度A d v a n t a g e d e gr e e 伴生种名称D o m i n a n t s p e c i e s 重要值I m p o r t a n c e v a l u e 优势度A d v a n t a g e d e gr e e 伴生种名称D o m i n a n t s p e c i e s 重要值I m p o r t a n c e v a l u e 优势度A d v a n t a g e d e gr e e S 1垂穗披碱草E l ym u s n u t a n s 0.530.2784西伯利亚蓼P o l y go n u m s i b i r i c u m L a x m0.140.0209鹅绒委陵菜P o t e n t i l l a a n s e r i n a0.130.0159S 2垂穗披碱草E l ym u s n u t a n s 0.480.2309青海冷地早熟禾P o a c r y m o ph i l a 0.220.0478中华羊茅F e c t u a s i n e n s i s0.190.0348S 3垂穗披碱草E l ym u s n u t a n s 0.370.1385青海冷地早熟禾P o a c r y m o ph i l a 0.290.0828鹅绒委陵菜P o t e n t i l l a a n s e r i n a0.060.0034S 4垂穗披碱草E l ym u s n u t a n s 0.280.0800青海冷地早熟禾P o a c r y m o ph i l a 0.270.0736溚草K o e l e r i a m a c r a n t h a (L e d e b .)S c h u l t .0.170.0293S 5垂穗披碱草E l ym u s n u t a n s 0.320.1048青海冷地早熟禾P o a c r y m o ph i l a 0.260.0661米口袋G u e l d e n s t a e d t i a v e r n a(G e o r gi )B o r i s s 0.060.0036S 6垂穗披碱草E l ym u s n u t a n s 0.410.1709青海冷地早熟禾P o a c r y m o ph i l a 0.240.0557溚草K o e l e r i a m a c r a n t h a (L e d e b .)S c h u l t .0.120.0135S 7垂穗披碱草E l ym u s n u t a n s 0.370.1365青海冷地早熟禾P o a c r y m o ph i l a 0.340.1166线叶苔草C a r e x t r i s t a c h ya 0.070.0047C K冷蒿A r t e m i s i a f r i gi d a 0.210.0422棘豆O x y t r o pi s D C 0.080.0063秦艽G e n t i a n a m a c r o p h yl l a P a l l .0.130.01742.2 草地植物群落高度和盖度由图1可知,建植1~21a 的人工草地中禾本科高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经济类群(P <0.05),黑土滩草地4种经济类群高度无显著差异㊂建植3a 的人工草地中禾本科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建植年限人工草地和黑土滩草地(P <0.05)㊂建植1a 到3a 禾本科高度明显上升,建植7a 到24a 呈现波动式下降的趋势㊂建植24a时莎草科植物群落高度显著最高为8.67c m(P <0.05)㊂人工草地豆科植物群落高度在各建植年限间无显著性差异,建植7a 豆科植物群落高度最高为4.69c m ㊂杂类草高度随着建植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在建植1a 时为最低值3.87c m ,并且建植24a 的人工草地和C K 样地中杂类草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建植年限样地(P <0.05)㊂ 由图2可知,建植3~24a 植物群落总盖度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建植1a ㊁3a ㊁7a 植物总盖度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 <0.05),C K 样地植物总盖度显著低于其他年份(P <0.05),且建植21a 的人工草地相较于建植17a 的人工草地群落盖度增加7.44%㊂建植3~24a 人工草地的禾本科㊁莎草科㊁豆科盖度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且禾本科㊁莎草科在建植21a 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5.67%㊁9.33%㊂人工建植3~24a 禾本科植物盖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P <0.05),莎草科盖度㊃429㊃西 北 农 业 学 报33卷在建植7~12a时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建植21a时莎草科盖度显著大于其他建植年限人工草地(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人工放牧管理措施不同导致,C K样地的禾本科和莎草科植被盖度显著低于其他建植年限(P<0.05)㊂豆科盖度在建植17a时显著最高,建植7a与建植21a无显著差异,建植1a㊁12a与C K样地无显著差异㊂C K样地杂类草盖度显著最高(P< 0.05),人工草地杂类草盖度在建植1a时为最大值,在建植12a和21a时有显著增高的趋势㊂不同大写字母表示相同经济类群不同建植年限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建植年限不同经济类群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D i f f e r e n t u p p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i n d i c a t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y e a r s i n t h e e c o n o m i c g r o u p s(P<0.05), a n d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i n d i c a t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e c o n o m i c g r o u p s o f t h e s a m e p l a n t i n g y e a r s(P<0.05).T h e s a m e b e l o w图1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物群落高度F i g.1P l a n t c o m m u n i t y h e i g h t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i n d i f f e r e n t y e a rs图2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盖度F i g.2T o t a l p l a n t c o m m u n i t y c o v e r a g e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y e a r s㊃529㊃5期李思瑶等:三江源区不同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特征2.3 草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由图3可知,建植3~21a 禾本科㊁莎草科㊁豆科的地上生物量均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而呈现波动式增加的趋势,建植24a 的人工草地各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均有所下降㊂建植12a ㊁24a 人工草地和C K 样地的禾本科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建植21a ㊁17a ㊁12a ㊁7a 和3a (P <0.05)㊂在同一建植年限间禾本科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功能群(P <0.05)㊂各年限间莎草科无显著变化㊂建植24a ㊁12a ㊁1a 和C K 样地的豆科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建植21a ㊁17a ㊁7a 和3a,相较于C K 样地,豆科地上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28.72%㊁647.87%㊁1592.55%㊁425.53%(P <0.05)㊂杂类草地上生物量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减少㊂C K 样地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建植年限的人工草地,其中建植3a 的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有显著下降的趋势(P <0.05)㊂图3 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F i g .3 T o t a l a b o v e g r o u n d b i o m a s s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ye a r s 由图4可知,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各土层地下生物量均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㊂建植1a 的人工草地0~10c m ㊁10~20c m 地下生物量较C K 样地分别减小19.31%㊁25.41%㊂C K 样地各土层地下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建植年限的人工草地(P <0.05),且除建植1a 的人工草地外,其他建植年限的人工草地地下生物量均无显著性差异㊂各年限的人工草地0~10c m 地下生物量显著高于10~20c m ㊁20~30c m 的地下生物量(P <0.05),建植17a 和建植24a 的人工草地10~20c m 地下生物量分别显著高于20~30c m 地下生物量93.41%㊁119.44%(P <0.05)㊂C K 样地各土层地下生物量之间并无显著差异㊂2.4 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和功能群多样性人工草地禾本科㊁莎草科和豆科重要值均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而C K 样地杂类草重要值显著高于其他3种功能群(P <0.05)㊂物种丰富度㊁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㊂建植3a 的人工草地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在建植7a 后各项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在人工建植12a 时禾本科香农-维纳指数达到最高值,在之后的5a 内有显著性下降的趋势,建植21a 时又有所升高㊂莎草科和豆科群落多样性指数随着建植年限增加逐渐升高又减小,与植被群落总体趋势一致㊂禾本科均匀度指数在建植7a 时达到峰值为0.98㊂莎草科和豆㊃629㊃西 北 农 业 学 报33卷科在建植12a ㊁3a 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95㊁0.91㊂黑土滩退化草地均匀度指数和香农-维纳指数较高,原因是杂类草占优势地位,其数量与种类都较为一致㊂图4 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地下生物量F i g .4 U n d e r g r o u n d b i o m a s s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ye a r s 表3 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T a b l e 3 C h a n g e s o f p l a n t c o m m u n i t y d i v e r s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ye a r s 样地编号S e r i a l n u m b e r o f p l o t s物种丰富度S p e ci e s r i c h n e s s 香农-维纳指数S h a n n o n -W i e n e r i n d e x均匀度指数P i e l o u e v e n n e s s i n d e xC K 20.00ʃ0.81c0.95ʃ0.15a b0.69ʃ0.11a bS 15.67ʃ0.47f0.76ʃ0.03b c 0.55ʃ0.02b c S 29.00ʃ0.00f0.66ʃ0.09c0.48ʃ0.07cS 312.33ʃ1.24e f0.93ʃ0.18a b 0.67ʃ0.13a b S 417.67ʃ2.62d e0.83ʃ0.00a b c 0.60ʃ0.00a b c S 518.33ʃ2.05c d 1.00ʃ0.06a0.72ʃ0.04aS 624.00ʃ2.45b0.96ʃ0.10a b0.69ʃ0.07a bS 728.00ʃ1.63a0.94ʃ0.02a b 0.68ʃ0.01a b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建植年限间人工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差异显著(P <0.05)㊂N o t e :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t h e r e a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 p l a n t c o mm u n i t y d i v e r s i t y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gr a s s l a n d b e t w e e n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ye a r s (P <0.05).2.5 植被群落N M D S 分析对不同建植年限间人工草地的植被群落进行其s t r e s s 值小于0.2说明NM D S 分析在本研究中可行㊂如图6所示,人工草地植被群落与极度退化的黑土滩草地重合部分很少,说明人工草地植被群落与黑土滩草地的植被群落相似度很小,其中建植24a ㊁建植21a 和建植12a 的人工草地与C K 样地并无重合部分,说明之间并无共同的植被群落,差异度很大㊂人工草地各样地的样点之间距离较近且存在许多相互重叠的部分,表明各建植年限间人工草地相似性很高且物种较为丰富㊂3 讨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由于受独特的气候㊁地理等因素作用,生态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易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扰动而发生草地退化[22],因此探讨时间因素对三江源区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十分有必要㊂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与不同建植年限间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的高度㊁盖度㊁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㊂植物群落的高度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升高又降低的趋势,这与郝红敏等[23]研究一致㊂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中禾本科的盖度逐渐下降,莎草科㊁豆科和杂类草盖度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大,原因可能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在群落演替初期占据优势地位从而抑制毒杂草生长,植株矮小的莎草科㊁豆科更有利于吸收利用光照和土壤中的养分进行生长,盖度也随之增加,而建植年限较长的人工草地中禾本科在种植后可能未经过人工干预调节而导致杂类草扩增,使得其盖度和生物量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长[24]㊂随着演替的进行,以禾本科㊁莎草科为㊃729㊃5期李思瑶等:三江源区不同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特征I v-G.禾本科植物重要值;I v-C.莎草科植物重要值;I v-L.豆科植物重要值;I v-F.杂类草植物重要值;H'-G.禾本科植物香农-维纳指数;H'-C.莎草科植物香农-维纳指数;H'-L.豆科植物香农-维纳指数;H'-F.杂类草植物香农-维纳指数;E-G.禾本科植物均匀度指数;E-C.莎草科植物均匀度指数;E-L.豆科植物均匀度指数;E-F.杂类草植物均匀度指数I v-g.I m p o r t a n t v a l u e o f g r a m i n e o u s p l a n t s;I v-C.I m p o r t a n t v a l u e o f C y p e r a c e a e;I v-l.I m p o r t a n t v a l u e o f l e g u m e s;I v-f.I m-p o r t a n t v a l u e o f m i s c e l l a n e o u s g r a s s p l a n t s;H'-G.S h a n n o n W i e-n e r i n d e x o f g r a m i n e o u s p l a n t s;H'-C.S h a n n o n W i e n e r i n d e x o f c y p e r a c e a e;H'-L.S h a n n o n W i e n e r i n d e x o f l e g u m e s;H'-F. S h a n n o n W i e n e r i n d e x o f m i s c e l l a n e o u s g r a s s;E-G.E v e n n e s s i n-d e x o f g r a m i n e o u s p l a n t s;E-C.E v e n n e s s i n d e x o f c y p e r a c e a e p l a n t s;E-L.E v e n n e s s i n d e x o f l e g u m e s;E-F.E v e n n e s s i n d e x o f m i s c e l l a n e o u s g r a s s图5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各经济类群植被多样性指数F i g.5V e g e t a t i o n d i v e r s i t y i n d e x o f e c o n o m i c g r o u p s o f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y e a r s主的优良牧草慢慢影响并逐渐取代杂类草在植物群落中的主导地位,促进草地群落结构组成以禾本科㊁莎草科植物为主,促进了生态恢复的进程,这与前人[25]研究结果相吻合㊂草地群落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对于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生产力的维持起着关键作用㊂建植人工草地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时间梯度上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植被的演替变化[26]㊂不同建植年限草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存在着一定差异,与黑土滩极度退化草地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通过建植人工草地的方式恢复植被,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其物种多样性指数和植被群落的物种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与张耀生等[27]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㊂本研究发现,黑土滩草地的物种丰富度较高,原因在于黑土滩草地的毒杂草种类较多导致其物种丰富度高于其他建植年限的人工草地㊂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㊁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即先逐渐增加后又减小再增加的阶段性趋势变化,各经济类群也与整体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一致,这与王长庭等[28]㊁罗少辉等[29]研究一致㊂群落的变化过程则可以从这种阶段式波动中很好地反映出来,即可以解释为:优势种在植被群落变化的更替过程中可表达为原有优势种及其伴生种群落的优势地位下降,新优势种及其伴生种群落逐渐占据优势地位,群落内各组成的优势地位相当,群落又达到一种较高的均匀程度,下一个转变过程开始,相关的指标开始出现阶段性的波动,直至达到相对最稳定[30]㊂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建植21a时与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相似度最小,差异度最高,两样地间并无共同植被物种,植被群落的经济类群之间的均匀度指数差异有减小趋势,各多样性指数波动趋势较小,表明植物群落组成趋于稳定,可以通过建植人工草地的方式恢复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且在人工草地建植21a时效果最好,本研究中建植3a人工草地与黑土滩极度退化草地的植被群落组成重合部分较多,且群落多样性指数有显著下降趋势,说明与黑土滩退化草地差异性指数较小,相似度较高,存在衰退现象㊂4结论对于恢复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建植人㊃829㊃西北农业学报33卷C K.极度退化黑土滩草地;I.建植24a人工草地;J.建植21a人工草地;K.建植17a人工草地;L.建植12a人工草地;M.建植建植7a人工草地;N.建植3a人工草地;O.建植1a人工草地C K.R e p r e s e n t s e x t r e m e l y d e g r a d e d b l a c k s o i l l a n d g r a s s l a n d;I,J,K L,M,N,O r e p r e s e n t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f o r24a,21a,17a,12a, 7a,3a,1a,r e s p e c t i v e l y.图6不同建植年限间人工草地N M D S分析F i g.6N M D S a n a l y s i s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y e a r s工草地年限的延长可以更好地促进其生态的修复㊂在本研究中,人工建植1~3a植被高度㊁盖度及生物量显著上升,3~7a出现退化现象㊂人工建植7a时样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是杂类草拓殖的强烈阶段,是生产性能下降但生态多样性增加的关键阶段,应在人工草地建植3a至7a之间加强人工干预措施,提高其生产力㊂人工建植7~21a物种多样性指数逐渐上升,人工建植24a时又显著下降㊂建植21a后的人工草地与黑土滩极度退化草地差异性最大,相似度最低,群落多样性指数较高且植被群落组成较为稳定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1]董锁成,周长进,王海英. 三江源 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713-720.D O N G S C H,Z H O U C H J,WA N G H Y.M a i n e c o-e n v i-r o n m e n t a l p r o b l e m s a n d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i n t h e t h r e e r i v-e r s s o u r c e a r e a[J].J o u r n a l of N a t u r a l R e s o u r c e s,2002,17(6):713-720.[2]曹广民,龙瑞军.三江源区 黑土滩 型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瓶颈及解决途径[J].草地学报,2009,17(1):4-9.C A O G M,L O N G R J.B o t t l e n e c k s a n d s o l u t i o n s o f n a t u r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o f b l a c k s o i l b e a c h d e g r a d e d g r a s s l a n d i n t h es o u r c e a r e a o f t h r e e r i v e r s[J].A c t a A g r e s t i a S i n i c a,2009, 17(1):4-9.[3] L I X L,G A O J,B R I E R L E Y G,e t a l.R a n g e l a n d d e g r a d a-t i o n o n t h e Q i n g h a i-T i b e t p l a t e a u: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r e h a b i l i-t a t i o n[J].L a n d D e g r a d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2013,24: 72-80.[4] L I X L,P E R R Y L W G,B R I E R L E Y G,e t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p r o s p e c t s f o r H e i t u t a n d e g r a d e d g r a s s l a n d i n t h e S a n j i a n-g y u a n[J].J o u r n a l o f M o u n t a i n S c i e n c e,2013,10(4):68.[5]尚占环,董世魁,周华坤,等.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研究案例综合分析:年限㊁效果和方法[J].生态学报,2017,37(24): 8148-8160.S H A N G Z H H,D O N G S H K,Z HO U H K,e t a l.C a s e s t u d y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o f d e g r a d e d g r a s s l a n d: y e a r s,e f f e c t s a n d m e t h o d s[J].A c t a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2017,37(24):8148-8160.[6]张蕊,王媛,马丽娜,等.三江源区退化人工草地㊁ 黑土滩 和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J].草地学报,2014, 22(6):1171-1178.Z H A N G R,WA N G Y,MA L N,e t a l.S p e c i e s d i v e r s i t y o fd e g r a d e d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b l a c k s o i l b e a c h a n d n a t u r a lg r a s s l a n d p l a n t c o mm u n i t i e s i n t h e s o u r c e a r e a o f t h r e e r i v-e r s[J].A c t a A g r e s t i a S i n i c a,2014,22(6):1171-1178.[7]李媛媛,董世魁,李小艳,等.围栏封育对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植被组成及生物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2,20(2): 275-279,286.㊃929㊃5期李思瑶等:三江源区不同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特征L I Y Y,D O N G S H K,L I X Y,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e n c l o s u r e o n v e g e t a t i o n c o m p o s i t i o n a n d b i o m a s s o f D e g r a d e d A l p i n eG r a s s l a n d i n t h e s o u r c e a r e a o f t h e Y e l l o w R i v e r[J].A c t aA g r e s t i a S i n i c a,2012,20(2):275-279,286.[8]马玉寿,周华坤,邵新庆,等.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示范[J].生态学报,2016,36(22):7078-7082.MA Y S H,Z H O U H K,S H A O X Q,e t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o f D e g r a d e d A l p i n e E c o s y s-t e m i n t h e s o u r c e a r e a o f t h r e e r i v e r s[J].A c t a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2016,36(22):7078-7082.[9]郭军乐,郑建宗,李春宁.不同退化状态高寒草甸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比较[J].陕西林业科技,2008(4):1-5,68.G U O J L,Z H E N G J Z,L I C H N.C o m 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 a r t i-f i c i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a n d n a t u r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o f a l p i n e m e a d o wi n d i f f e r e n t d e g r a d e d s t a t e s[J].S h a a n x i 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2008(4):1-5,68.[10]李里,刘伟.退化草地植物功能群和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生产力关系的研究[J].草地学报,2011,19(6):917-921,999.L I L,L I U W.S t u d y o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p l a n tf u n c t i o n a lg r o u p s,s p e c i e s r i ch n e s s a n d c o mm u ni t y p r o d u c-t i v i t y i n d e g r a d e d g r a s s l a n d[J].A c t a A g r e s t i a S i n i c a, 2011,19(6):917-921,999.[11] S U X K,WU Y,D O N G S K,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g r a s s l a n dd e g r a d a t i o n a n d r e-v e g e t a t i o n o n c a r b o n a n d n i t r o g e n s t o r-a g e i n t h e s o i l s o f t h e h e a d w a t e r a r e a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o n t h eQ i n g h a i-T i b e t a n P l a t e a u[J].C h i n a J o u r n a l o f M o u n t a i nS c i e n c e,2015,12(3):582-591.[12]王学霞,董世魁,李媛媛,等.三江源区草地退化与人工恢复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26(4):113-117,122.WA N G X X,D O N G S H K,L I Y Y,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g r a s s-l a n d d e g r a d a t i o n a n d a r t i f i c i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o n s o i l p h y s i c a la n d 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t h e s o u r c e a r e a o f t h r e e r i v e r s[J].J o u r n a l 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2012,26(4):113-117,122.[13] D O N G S K,L I J P,L I X Y,e t a l.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d e s i g nt h e o r y f o r r e s t o r i n g t h e b l a c k b e a c h d e g r a d e d r a n g e l a n da t t h e h e a d w a t e r a r e a s o f t h e Q i n g h a i-T ib e t a n P l a t e a u[J].A f r i c a n J o u r n a l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R e s e a r c h,2010,5(25):3542-2552.[14]王守顺,于健龙.围栏封育+人工补播措施对 黑土滩 退化草地生物量的影响[J].青海草业,2018,27(1):11-13,10.WA N G S H S H,Y U J L.E f f e c t s o f e n c l o s u r e a n d a r t i f i c i a l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 s o w i n g o n b i o m a s s o f d e g r a d e d g r a s s l a n d i nb l ac k s o i l b e a c h [J].Q i n g h a i G r a s s l a nd I n d u s t r y,2018,27(1):11-13,10.[15]李希来.青藏高原 黑土滩 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J].草业科学,2002(1):20-22.L I X L.N a t u r a l f a c t o r s a n d b i o l o g i c a l m e c h a n i s m o f t h ef o r m a t i o n o f b l a c k s o i l b e a c h o n t h e Q i ngh ai T i b e t P l a t-e a u[J].P r a t a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2002(1):20-22.[16] WA N G C T,C A O G M,WA N G Q L,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c u l t i v a t e d g r a s s l a n d p l a n t c o mm u n i t i e s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d u r a t i o n a n d t h e i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w i t h s o i lp r o p e r t i e s i n t h e s o u r c e r e g i o n o f T h r e e R i v e r s i n C h i n e s e[J].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 E c o l o g y,2007,18(11):2426.[17] S HA N N O N E S,K A T H R Y N A Y,J O N A T H A N A N.S p e c i e s p a t c h s i z e a t s e e d i n g a f f e c t s d i v e r s i t y a n d p r o d u c-t i v i t y r e s p o n s e s i n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g r a s s l a n d s[J].J o u r n a l o fE c o l o g y,2016,104(2):479-486.[18]董全民,马玉寿,赵新全.江河源区 黑土型 退化栽培草地管理技术研究[J].草业科学,2007(8):9-15.D O N G Q M,MA Y S H,Z H A O X Q.S t u d y o n m a n a g e-m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b l a c k s o i l t y p e d e g r a d e d c u l t i v a t e dg r a s s l a n d i n t h e s o u r c e a r e a o f r i v e r s a n d r i v e r s[J].P r a t-a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G r a s s l a n d S c i e n c e,2007(8):9-15.[19]王长庭,龙瑞军,王启兰,等.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代人工草地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15(6):737-744.WA N G C H T,L O N G R J,WA N G Q L,e t a l.C o mm u n i t ys u c c e s s i o n a n d s o i l n u t r i e n t c h a n g e s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i n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y e a r s i n t h e s o u r c e a r e a o f t h r e e r i v e r s[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i-o l o g y,2009,15(6):737-744.[20]张杰雪,王占青,全小龙,等.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不同种植方式和年限的响应[J].草地学报, 2021,29(2):271-280.Z HA N G J X,WA N G Z H Q,Q U A N X L,e t a l.R e s p o n s eo f s o i l m i c r o b i a l c o mm u n i t y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t o d i f f e r-e n t p l a n t i n g m e t h o d s a n d y e a r s i n a l p i n e a r e a[J].A c t aA g r e s t i a S i n i c a,2021,29(2):271-280.[21]孙华方,李希来,金立群,等.黄河源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建植年限的响应[J].草业学报,2021,30(2):46-58.S U N H F,L I X L,J I N L Q,e t a l.R e s p o n s e o f s o i l m i c r o-b i a l d i v e r s i t y t o p l a n t i n g y e a r s o f a r t i f ic i a l g r a s s l a nd i n t h es o u r c e o f t h e Y e l l o w R i v e r[J].A c t a P r a t a c u l t u r a e S i n i-c a,2021,30(2):46-58.[22]刘育红,魏卫东,杨元武,等.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植被与土壤因子关系冗余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8,27(4): 480-490.L I U Y H,W E I W D,Y A N G Y W,e t a l.R e d u n d a n c y a n a l-y s i s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d e g r a d e d g r a s s l a n d v e g e-t a t i o n a n d s o i l f a c t o r s i n a l p i n e m e a d o w[J].A c t a A g r i c u l-t u r a e B o r e a l i-o c c i d e n t a l i s S i n i c a,2018,27(4):480-490.[23]郝红敏,刘玉,王冬,等.典型草原开垦弃耕后不同年限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空间结构特征[J].草地学报,2016, 24(4):749-754.H A O H M,L I U Y,WA N G D,e t a l.P l a n t d i v e r s i t y a n ds p a t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o mm u n i t i e s i n d i f f e r e n ty e a r s a f t e r r e c l a m a t i o n a n d a b a n d o n m e n t o f t y p i c a l g r a s s-l a n d[J].A c t a A g r e s t i a S i n i c a,2016,24(4):749-754.㊃039㊃西北农业学报33卷[24]王超,王晓丽,施建军,等.黄河源区不同建植年限黑土滩栽培草地植物群落变化特征[J].草业科学,2020,37(12):2422-2430.WA N G C H,WA N G X L,S H I J J,e t a l.C h a n g e s o f p l a n tc o mm u n i t y i n b l a c k s o i l b e a c h c u l t i v a t ed g r a s s l a n d w i t hd i f fe r e n t p l a n t i n g y e a r s i n t h e s o u r c e a r e a of t h e Y e l l o wR i v e r[J].P r a t a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2020,37(12):2422-2430.[25]左万庆,王玉辉,王风玉,等.围栏封育措施对退化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影响研究[J].草业学报,2009,18(3):12-19.Z U O W Q,WA N G Y H,WA N G F Y,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e n-c l o s u r e m e a s u r e s o n p l a n t c o mm u n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d e g r a d e d L e y m u s c h i n e n s i s g r a s s l a n d[J].A c t a P r a t a c u l-t u r a e S i n i c a,2009,18(3):12-19.[26]徐彩琳,李自珍.干旱荒漠区人工植物群落演替模式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9):1451-1456.X U C L,L I Z Z H.S t u d y o n s u c c e s s i o n m o d e l a n d e c o l o g i-c a l m e c h a n i s m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p l a n t c o mm u n i t y i n a r id de s e r ta r e a[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 E c o l o g y,2003,14(9):1451-1456.[27]张耀生,赵新全,黄德清.青藏高寒牧区多年生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3,12(3):22-27.Z HA N G Y S H,Z H A O X Q,HU A N G D Q.S t u d y o n s u s-t a i n a b l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p e r e n n i a l a r t i f i c i a l g r a s s l a n d i n a l p i n ep a s t o r a l a r e a o f Q i n g h a i T i b e t[J].A c t a P r a t a c u l t u r a eS i n i c a,2003,12(3):22-27.[28]王长庭,曹广民,王启兰,等.三江源地区不同建植期栽培草地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特征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 2007(11):2426-2431.WA N G C H T,C A O G M,WA N G Q L,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t i c s o f c u l t i v a t e d g r a s s l a n d p l a n t c o mm u n i t i e s w i t h d i f f e r-e n t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d u r a t i o n a n d t h e i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w i t h s o i lp r o p e r t i e s i n t h e s o u r c e r e g i o n o f t h r e e r i v e r s i n C h i n a[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 E c o l o g y,2007(11):2426-2431.[29]罗少辉,李林栖,马玉寿,等.不同生长年限青海草地早熟禾栽培草地植被群落特征[J].草学,2018(5):24-29.L U O S H H,L I L Q,MA Y S H,e t a l.V e g e t a t i o n c o mm u-n i t y o f P o a p r a t e n s i s L.c v.Q i n g h a i c u l t i v a t e d g r a s s l a n d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g r o w t h y e a r s[J].J o u r n a l o f G r a s s l a n d a n dF o r a g e S c i e n c e,2018(5):24-29.[30]武胜男,张曦,高晓霞,等.三江源区 黑土滩 型退化草地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演替动态[J].生态学报,2019,39(7):2444-2453.WU S H N,Z HA N G X,G A O X X,e t a l.S u c c e s s i o n d y-n a m i c s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l y r e s t o r e d p l a n t c o mm u n i t i e s i n b l a c ks o i l b e a c h d e g r a d e d g r a s s l a n d i n t h e s o u r c e a r e a o f t h r e er i v e r s[J].A c t a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2019,39(7):2444-2453.㊃139㊃5期李思瑶等:三江源区不同年限黑土滩人工草地植被特征。

格姆滩“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量和土壤水分研究

格姆滩“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量和土壤水分研究

青 海畜牧兽 医杂志 C iee iga Ju a f nm l n e r ayS i cs hn s nh i or l i a a dV t i r ce e Q n oA en n
4 0卷 2期
Vo。 0, . l 4 No 2
22 O / Ol
格姆 滩 “ 黑土滩 " 化 草地 植 物量 退 和 土壤水 分研 究 ’
Hale Waihona Puke St y o o s n i M o sur f“Bl c o lBe c ’ ud n Bi ma s a d So l it e o a kS i a h ’De r de a sa d i m u a g a d Gr s l n n Ge t n
i彦诧 ( 海省畜牧兽 医科 学院 , 青 西宁 ,10 6 80 1 )
摘 要: 通过对格姆滩 “ 黑土滩 ” 退化草地和中度退化草地植物量和土壤水分的研究 , 结果表明 :黑土滩” “ 退化草地 植物群落以阏叶型杂类草为主 , 中度退化草地以莎草科为 主O地上总植物量 “ 黑土滩” 化草地 >中度退化草地 。0— 退 3c 0 m地下总植物量“ 黑土滩” 化草地 <中度退化草地。两样地 0~2e 土层 土壤含水 量变化趋势 总体上为先增高 , 退 0m 后降低。各个时期土壤各层及平均含水量均为中度退化草地 >“ 黑土滩 ” 退化草地 。0— 0 m土壤 水分垂直变化“ 2c 黑土 滩” 化草地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 加而增大 , 退 中度退化草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 关键词: 格姆滩 ;黑土滩 ” “ 退化草地 ; 植物 量; 土壤水分 中图分类号 :8 2 s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37 5 (0 0 0 - 0 -3 10 -90 2 1 )20 1 0 0

荒漠草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

荒漠草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

荒漠草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陈林;宋乃平;杨新国;李学斌【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年(卷),期】2022(36)2【摘要】降水是荒漠草原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也是不同时空尺度上各种生物过程的重要驱动因子。

为了解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以3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天然草地、灌木地和沙地)为研究对象,研究荒漠草原降水事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降水量以<5 mm的小降水事件为主,发生次数占总事件的72%;从降水强度来看,<10 mm/h的降水事件居多,达到86%。

0~250 cm的平均土壤含水量以沙地最高,灌木林和天然草地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几乎相等,但天然草地平均土壤含水量的波动较大。

3种土地利用类型下,表层(<10 cm)土壤含水量波动较大,深层(>80 cm)土壤含水量则相对稳定。

与草地和灌木地相比,沙地湿润锋响应最快,入渗深度最大。

在102.6 mm的降水量条件下,天然草地累计入渗量最大(7.36 mm),其次为沙地(3.47 mm),灌木林地入渗量最低(2.64 mm)。

因此,从最大蓄存和有效利用降水资源的角度来看,荒漠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构建草地是该区域可以选择的土地利用方式。

【总页数】8页(P153-160)【作者】陈林;宋乃平;杨新国;李学斌【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7【相关文献】1.荒漠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时空特征2.荒漠草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对降水变化的响应3.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4.荒漠草原不同覆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5.黄泛平原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

“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

“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关键信息项:1、治理目标:明确“黑土滩”退化草地恢复的具体指标和时间节点。

2、治理范围:界定需要进行治理的“黑土滩”草地的区域范围。

3、治理措施:详细列出采用的具体治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4、责任分工:确定各方在治理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

5、监测评估:约定治理效果的监测方式和评估标准。

6、资金投入:明确治理所需资金的来源和分配方式。

7、时间安排:制定治理工作的具体时间表和进度计划。

1、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和指导“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工作,以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11 背景“黑土滩”是草地退化的一种严重表现形式,对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对“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特制定本协议。

2、治理目标21 在具体时间内,使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达到具体百分比以上。

22 提高草地的生产力,使其能够满足具体用途的需求。

23 改善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增强其抗干扰能力。

3、治理范围31 详细描述治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32 明确治理面积为具体面积。

4、治理措施41 草原植被恢复措施411 采用人工种草的方式,选择适宜的草种进行播种。

412 实施封育禁牧,促进自然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42 土壤改良措施421 施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肥力。

422 进行土壤疏松和整地,增加土壤透气性。

43 水利设施建设431 修建灌溉渠道和蓄水池,保障草地的灌溉用水。

432 实施排水工程,防止积水对草地的损害。

5、责任分工51 甲方负责提供治理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52 乙方负责具体的治理实施工作,包括种草、施肥、水利设施建设等。

53 丙方负责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6、监测评估61 建立定期监测制度,每监测周期对治理区域进行一次监测。

62 监测内容包括植被覆盖度、草地产量、土壤质量等指标。

63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治理措施的依据。

7、资金投入71 治理总资金为具体金额。

黄河源区黑土滩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黄河源区黑土滩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黄河源区黑土滩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王彦龙;马玉寿;董全民;施建军;王柳英;盛丽;孙小弟;杨时海;李世雄【摘要】对黄河源区不同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及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各样地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变化趋势总体上为先增高,后降低。

人工草地7月下旬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黑土滩退化草地8月下旬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

各个时期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总体上为黑土滩退化草地〉2龄人工草地〉6龄人工草地。

各时期0~20cm土层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为人工草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黑土滩退化草地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ynamics of soil moisture of Elymus Nutance artificial grassland at the different.age and black soil beach degraded grassland were studied in area of Yellow river headwat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moisture variety trends at 0~20cm soil layer in different plots increased firstly,then decreased.At the last ten-day period of July,soil moisture of artificial grassland reached highest.At the last ten-day period of August,soil moisture of black soil beach degraded grassland reached highest.In different period,average soil moisture at 0~20cm showed that black soil beach degraded grassland2-year artificial grassland6-year artificial grassland.In each period.soil moisture at 0~20cm soil layar changed as verticality,with increasing of soil depth,soil moisture decreasing for artificial grassland,but soil moisture also increasing generally for black soil beach degraded grassland.【期刊名称】《青海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1(041)005【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黄河源区;黑土滩;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作者】王彦龙;马玉寿;董全民;施建军;王柳英;盛丽;孙小弟;杨时海;李世雄【作者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3.2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N34°27'56.9″,E100°13'06.5″),海拔 3 736m。

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演替动态

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演替动态

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演替动态武胜男;温璐;张曦;高晓霞;许驭丹;吴晓慧;单席凯;刘世梁;董全民;董世魁【摘要】选取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上建植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物群落及其各功能群的物种组成、平均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等进行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探讨“黑土滩型”退化草地在人工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以期回答人工恢复的草地植物群落何时才能接近天然草地、人工恢复的时间阈值应为多长等问题,从而为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恢复重建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恢复前5年内,禾本科植物的数量大量增加,植物群落的高度增加了847.6%,植物群落盖度增加了134.5%;不同恢复年限的草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都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恢复8年后植物群落组成达到阶段性的稳定状态,在恢复时间达16-18年后,逐渐向更稳定的状态转化;恢复18年的草地与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的Jaccard及Sorensen相似度指数分别为0.596、0.747,Cody差异度指数为9.5.由此可见,建植人工草地的方式恢复退化草地,可在建植8年后达较好的恢复效果;恢复时间达16年以上的人工草地采取适度的调控措施,有利于其向天然草地恢复演替;建植18年的人工草地物种组成情况与天然草地最接近,但仍有差异.因此,“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人工促进恢复,到未退化的状态至少需要18年以上.【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9(039)007【总页数】10页(P2444-2453)【关键词】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群落特征;恢复时间【作者】武胜男;温璐;张曦;高晓霞;许驭丹;吴晓慧;单席凯;刘世梁;董全民;董世魁【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2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0;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固氮储碳、调节碳循环及气候变化、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1-2]。

高寒草甸坡地“黑土滩”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高寒草甸坡地“黑土滩”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高寒草甸坡地“黑土滩”土壤养分特征分析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高寒草甸坡地“黑土滩”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除全磷和速效磷外,其他各养分在不同退化梯度下差异极显著。

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着草地土层的加深呈下降趋势,滩地土壤养分高于坡地,滩地土壤各养分含量分别比坡地增加了37.78%、25%、26.12%、19.16%、22.12%和55.78%。

关键词:坡地;黑土滩;土壤养分;高寒草甸Nutrients Analysis of Slopin g Field “Black Soil Land” in Alpine Meadow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nutrients characteristics in Alpine Meadow “Black soil 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N,total P,organic matter available N,available P,available K reduced with the inrease of the depth of soil layer. Their content in sloping land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plain land by 37.78%,25%,26.12%,19.16%,22.12% and 55.78%,respectively. Total P,available P and other kinds of nutrients has the visible diversity in different degree of degradation.Key words:sloping field;black soil land;soil nutrients;alpine meadow青藏高原东部分布最广的高寒草甸,是高原上最主要的放牧利用草地资源类型,也是青藏高原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保证。

大力治理黑土滩 提高草原生产力

大力治理黑土滩 提高草原生产力

60大力治理黑土滩 提高草原生产力王永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林业和草原局,青海久治 814499)摘 要:“黑土滩”主要是在自然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联合作用下而出现的,业已严重制约了草地植物的生长,导致畜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黑土滩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且还探讨了多种黑土滩有效治理的措施,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最终提高草原生产力。

关键词:黑土滩;草原;生产力1 前言青海省辖区境内有着较大规模的天然草地,但由于并未精细化管理天然草地,再加上人类干预活动过多、毒杂草蔓延、畜牧业养殖量过大、鼠虫害严重等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之下,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天然草地退化现象,其中,“黑土滩”就是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主要表现形式为:草皮逐渐融冻剥离,原生植被也大量消失,越来越多的毒杂草群不断出现,导致草原最后形成黑色的沙砾滩。

“黑土滩”主要是在自然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联合作用下而出现的,业已严重制约了草地植物的生长,导致畜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由此可见,务必要大力治理黑土滩,切实提高草原生产力。

2 黑土滩形成的主要原因2.1 鼠虫危害严重草场长期存在的超载过牧现象已经破坏了原生植被的生长,造成草群结构与土壤结构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给鼠虫的泛滥埋下了“伏笔”,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鼠虫危害日益严重,且这些鼠虫往往喜欢在地下打洞生活,在地下形成纵横交错的洞道,既会出现表土流、土地沙化,又会造成大量的牧草出现死亡或者枯黄的现象,必然就会加剧出现黑土滩。

2.2 牲畜严重超载由于长时间都存在着牲畜严重超载的现象,造成植被稀疏、地表裸露、秃斑般的土地日益增多,牲畜不食的杂类草出现较多,但是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却所剩无几。

3 黑土滩的有效治理措施3.1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黑土滩”已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破坏了该区域的草原植被,特别是在鼠类活动猖獗的“黑土滩”退化草地区域更为严重,故很有必要通过人工草地建植技术来进行治理,切实提高草原生产力。

大武地区黑土滩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大武地区黑土滩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m iuei ai ee tnw s ehgetndfrn ilyradw s eat cagas n t eae f v er os r ntevgti a i si ee t lae-n a rf i rsada t g e as t n v ao h t h e s o h t i l i l h of y i
o l i e w sd c e sn i i c s fs l e t . s i mos r a e r a i g w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 a i g o i d p h u t h e n o
量达到最高 , 原生植 被 9月 下旬土壤 含水量达到最高 。各 个时期土壤 各层 及平 均含水 量均为原 生植 被 > 5龄人工 草地 > 4龄人工草 地。各样 地 0— 0 r 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具有相 同的趋势 , 2e a 即随土层深度 的增加而减小 。 关键词 : 大武地 区 ; 青海草地早熟禾人 工草地 ; 原生植被 ; 土壤水 分动态 ・ 中图分 类号 :82 2 S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7 5 (0 0 0 - 0 -3 10 - 0 2 1 ) 1 0 1 9 0 0

青 海 畜牧兽 医杂 志
C ieeQ n hi ora o nm l n e r a c ne hn s ig a Jun l f i a a dV t i r S i cs A e ny e
4 0卷 1期
Vo . 0, . 14 No 1
12 0 / 01
te e ra e v rl ttee d o uy tes i mosuei rii gasa d ra h d tehg e t n ttels n h nd ce sd o ea1 n fJ l ,h ol i r at M sln e c e l ih s d a t e — .A h t n i f r l a h a t

同仁县“黑土滩”草地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同仁县“黑土滩”草地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项目 实 施 区 位 于 同 仁 县, 海 拔 在 3200 ~ 4700m 之间, 草 地 总 面 积 为 2. 07 × 104hm2, 可 利用草地面积为 1. 99 × 104hm2,占全乡草地总 面积的 96%。 平均每公顷产鲜草 3150kg,草地 类型主要为山地草甸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甸 类。 植被由高山 嵩 草 ( Kobresia pygmaea) 、矮 生 嵩 草 ( Kobresia humilis) 、 早 熟 禾 ( Poa mairei) 、 可食杂草及不可食毒杂草等组成。 有 3 个村委 员会,总户数为 899 户,纯牧业户 363 户,3904
人。 存栏各类牲畜 3.2 万头( 只、匹),人均占 有牲畜 2. 8 头( 只) ,人 均 收 入 6380 元。 近 几 年,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区 域内草地严重退化,生产力显著下降,毒杂草滋 生“ 黑土滩” 现象日趋严重。 1.2 项目区草地退化现状
由于项目区超载过牧,草地利用不当及风蚀、 干旱、鼠害等因素,导致草地严重退化。 据统计, 同仁县草地退化面积达 3.2×104hm2,占可利用草 地面积的 10.7%。 其中,轻度退化面积 2×104hm2, 中度退化面积 0. 67 × 104hm2,退化为“ 黑土滩” 的 草地面积有 0. 53 × 104hm2。 据 测 定, 域 内 “ 黑 土 滩” 草地每年植被盖度下降 40%,牧草产量损失 795×104kg ,少养 0.5 万个羊单位。
49
青海草业 2018 年 第 27 卷 第 2 期
2.3 牧草种子
施底肥:选用的底肥为颗粒有机肥,施入量为
牧草种子品种选用适宜 当 地 条 件 的 禾 本 科 300kg / hm2。 采用分层施肥播种机条播,在播种时

“黑土滩”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研究

“黑土滩”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研究

“黑土滩”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研究
在青海三江源区,连续2年时间(2010-2011),选取“黑土滩”退化草地改建的单播人工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以“黑土滩”退化草地作为对照,通过对地上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种子库特征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探讨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黑土滩”退化草地、单播人工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地上植被群落中分别有30种植物、23种植物和37种植物;“黑土滩”退化草地地上植被群落中毒杂草为优势种群;单播人工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地上植被群落中禾草为优势种群。

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次之,单播人工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最低。

2.“黑土滩”退化草地、单播人工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中分别有33种植物、25种植物和30种植物;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13035.6±2340.8seeds/m2、10138.8±1823.2seeds/m2和10672.4±1545.6seeds/m2。

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中毒杂草为优势种群,单播人工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地上植被群落中禾草为优势种群。

3.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在垂直分布上呈现出由表层土壤向深层逐层减少的变化规律。

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最高,混播人工草地物种多样性次之,单播人工草地物种多样性最低。

4.“黑土滩”退化草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之间的物种相似性较高,单播和混播人工草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之间的物种相似性低,单播和混播人工草地之间物种相似性没有差异。

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调控与保水能力的影响研究

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调控与保水能力的影响研究

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调控与保水能力的影响研究草地植被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之一,它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探讨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的调控和保水能力的影响。

一、植被对土壤水分的调控草地植被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土壤水分进行调控:1. 蒸腾作用:草地植被通过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并通过叶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从而调节土壤水分的含量。

植物蒸腾作用是水循环中的一部分,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土壤中的水分提升到大气中,使得土壤水分得以平衡。

2. 根系与土壤结构:草地植被的根系可以渗透入土壤深处,扩大土壤的有效含水量。

同时,根系的生长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保水性和保肥性。

3. 防止水土流失:草地植被天然的根系网络可以紧密地固定土壤颗粒,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根系的丰富可以有效地减缓降雨的冲击力,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二、植被对土壤的保水能力草地植被对土壤的保水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 地上部分的保水:草地植被的叶片和茎秆可以拦截大气中的降雨,减少雨滴冲击地面直接损失的情况。

植物的枝叶也可以形成水气屏障,减少土壤水分在大气中的蒸发损失。

2. 地下部分的保水:草地植被的根系能够在土壤中存储大量的水分,并保持土壤湿润。

这些水分可以在干旱时期供给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有助于土壤的保水能力。

3. 植物残体的贡献:草地植被的枯叶、残茎和树皮等残体会逐渐降解并渗入土壤,形成有机质,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这些有机质会增加土壤的持水量和保水能力,有利于维持土壤湿度并减少水分蒸发。

综上所述,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的调控和保水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维护和恢复良好的草地植被对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修复中,应充分考虑草地植被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促进土壤水分的调控与保水能力的持续提高。

通过对草地植被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水文循环过程,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黑土滩人工草地植物群落及土壤水分对灌溉的响应

黑土滩人工草地植物群落及土壤水分对灌溉的响应

试验地 点 位 于 青 海 省 果 洛 州 玛 沁 县 大 武 镇 格 姆 滩
( 3 4 。 2 7 5 6 . 9 " N, 1 0 0 。 1 3 0 6 . 5 " E ) , 海拔 3 7 3 6 m, 属高原寒冷气
候类型 , 年均温 一 3 . 9℃ , ≥5℃年积温 8 5 0 . 3℃ , 最冷 月 1月
景 美玲 , 马玉寿 , 张金旭 , 王彦龙 , 闵星星
( 1 . 三江源 区高寒草地生态省部共建 ;
2 . 青海省水利水电研究所 , 青海西 宁 8 1 0 0 0 0 )
摘要 : 利用太 阳能提灌系统对黄河源 区黑土滩退化草地上建植 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进行喷灌试验 , 研究灌溉对 人工草地的物种多样性 、 地上 和地下植物量及土壤水分 的影 响。结果表 明 : 植物群落多样 性指数、 物种丰富度指数 、 物 种均匀度 指数 、 生态优势度指数均为对照 区 >灌溉 区 ; 灌溉区的地上总植物量 、 禾草和 莎草均高于对 照区( P< 0 . 0 5 ) , 而灌溉区的杂类草地上植物量低于对照 区( P> 0 . 0 5 ) ; 灌溉 区土层深度在 0—1 0 、 1 0— 2 0 、 0~ 5 0 c m的地下植 物量 高于 对照区 ( P< 0 . 0 5 ) , 而灌溉 区土层深度在 2 0—3 0 、 3 O一 4 0 、 4 0—5 0 c m 的地 下植物 量和对照 区差异不 显著 ( P> 0 . 0 5 ) ; 灌溉区每个土层土壤水分均显著高于对照 区( P< 0 . 0 5 ) 。 关键词 : 黑 土滩 ; 人工草地 ; 物种多样性 ; 植物量 ; 土壤水分 ; 灌溉 中图分类号 : Q 9 4 8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3 ) 1 1 — 0 3 8 8— 0 3

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机制

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机制

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机制草地植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之一便是对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草地植被通过多种机制提高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包括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土壤持水能力等。

本文将探讨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机制,并分析其对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改善土壤结构草地植被能够通过根系的生长和分泌物质的作用改善土壤结构,进而提高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

首先,草根的穿透能力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使土壤更易于吸收和保持水分。

其次,草根能够聚集和固定土壤颗粒,形成稳定的土壤团聚体,提高土壤的结构稳定性,使土壤更能够保持水分。

二、减少水分蒸发草地植被通过遮荫作用能够减少土壤表面的蒸发,有效降低水分损失。

草地植被的茂密度和高度能够遮蔽土壤表面,减少土壤表面对太阳辐射的直接暴露,从而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和蒸发速率。

此外,草叶的覆盖也能够减少风力对土壤表面水分的吹拂,进一步减少水分的蒸发。

三、增加土壤持水能力草地植被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孔隙结构,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

草地植被的生长,尤其是地下部分的死亡和分解,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机质具有良好的持水能力,能够吸附和保持大量的水分。

同时,草地植被的生长也能够形成丰富的根系和根泽带,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提高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

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机制不仅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草地植被的保持水分能力使其在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然而,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也需要在管理和保护方面加以重视。

采取适当的草地管理措施,比如合理的灌溉和施肥、避免过度放牧等,能够更好地发挥草地植被对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

综上所述,草地植被能够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加土壤持水能力等机制,提高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

这种影响机制不仅对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人工调控措施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经济及生态效益分析

人工调控措施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经济及生态效益分析

人工调控措施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经济及生态效益分析董全民;施建军;马玉寿;王彦龙;盛丽;杨时海;李世雄;王柳英【期刊名称】《草地学报》【年(卷),期】2011(019)002【摘要】从经济和生态效益2方面对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9龄黑土滩人工草地在人工调控下的效益进行核算,旨在为相关管理和决策部门就黑土滩建植人工草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人工调控下黑土滩人工草地9年内牧草的干草总产量为40993.0 kg·hm-2.自然演替下为21685.0 kg·hm-2,人为调控的经济效益较自然演替高5406.32 RMB·hm-2;混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资产分别为15685.50$·hm-2·a-1和31224.5$·hm-2·a-1,单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分别为13087.50$·hm-2·a-1和26036.80$·hm-2·a-1,"黑土滩"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分别为125.50$·hm-2·a-1和340.0$·hm-2·a-1;黑土滩退化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资产分别为未退化天然草地的1/5和1/3,为单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1/104和1/76,为混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1/125和1/92.因此,建议将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价值核算纳入草地生态系统补偿性保护和恢复的决策过程之中.【总页数】7页(P195-201)【作者】董全民;施建军;马玉寿;王彦龙;盛丽;杨时海;李世雄;王柳英【作者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16;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8【相关文献】1.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及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多样性 [J], 伊晨刚;马玉寿;李世雄;王彦龙;杨慧茹2.调控措施对"黑土滩"混播草地人工植被的影响 [J], 杨慧茹;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3.三江源区退化人工草地、“黑土滩”和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J], 张蕊;王媛;马丽娜;桑潮;王力;郭瑞英;汪海波;尚占环4.生态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及利用技术规范 [J], 施建军;董全民;马玉寿;王彦龙;李世雄;盛丽;孙小弟5.柴达木盆地弃耕地建设人工草地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J], 祁迎林;刘晓琼;李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格姆滩黑土滩人工草地植物量及营养季节动态研究

格姆滩黑土滩人工草地植物量及营养季节动态研究

格姆滩黑土滩人工草地植物量及营养季节动态研究王彦龙;马玉寿;孙小弟;施建军;董全民;盛丽【期刊名称】《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26)001【摘要】对地处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7龄人工草地,从8月到翌年的4月进行了地上植物量及营养成分季节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调控管理下,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仍然以垂穗披碱草为优势建群种.从8月到10月、10月到翌年的4月、8月到翌年的4月封育草地地上植物量分别损失了6.7%、32.8%、37.3%,植被盖度分别下降了5.6%、11.8%、16.7%,放牧草地地上植物量分别损失了6.7%、83.5%、84.6%,植被盖度分别下降了5.6%、35.3%、38.9%.草地的实际利用率为47.4%.从8月到翌年的4月粗蛋白、粗脂肪、磷均呈下降趋势,粗灰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均呈上升趋势.营养物质总量损失了3.51%.在夏季该草地属碳氮营养型(CN),冬季属碳营养型(C).【总页数】4页(P22-25)【作者】王彦龙;马玉寿;孙小弟;施建军;董全民;盛丽【作者单位】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3;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3;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3;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3;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3;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相关文献】1.黄河源区黑土滩人工草地牧草植物量及营养动态研究 [J], 王彦龙;盛丽;施建军2.黑土滩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季节动态研究 [J], 李世雄;马玉寿;王彦龙;孙小弟;杨发德3.格姆滩"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量和土壤水分研究 [J], 王彦龙4.格姆滩黑土滩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J], 王彦龙;马玉寿;董全民;施建军;王柳英;盛丽;孙小弟;杨时海5.格姆滩"黑土型"退化草地生物量及营养季节动态研究 [J], 王彦龙;马玉寿;孙小弟;施建军;董全民;盛丽;杨时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h tia o ra wee hg e h m h ti l o t lae . h r _ o inf a tdf  ̄n e b t e 凼e 8 ri te i g f n ae r ih rta ta n te c nr ra T ee w sn tsg ic n i e e ewe n n r i l o a i
0 O ) T esim iu o vr ilyr i tei i t nae ees nf a t i e lll s I cnr ra . 5 . h o os  ̄ f eys l aes n h r a o raw r g icn yhg r } Itoei te o t l e l t e o r gi i i l h ta I n } oa
JN Me —l ge l I G i i t n a
( cdmyo nm adV  ̄ nr cne。 ig ̄ U i r Xnn - 06 A ae f i ̄ n e f aySi sQnh nv s ii 80 1 ) A i c e g 1
Ab ta t h b v —g o n n n e sr c :T e a o e r u d a d u d r— g o n i ma s a d t e s i mo s  ̄ i h l mu u a s a t c  ̄ r u d b o s n h ol iu t n te E y sn tn rf i i i g asa d e tbih d m lc rsln s l e B a k—sf —b a h o l r ao Ye o v rSU e℃ s de y slre eg p n  ̄ g a s o t e c fteae f U w Rie O Se w r t id b oa n rys f k n I u i i ia o 0 fr a s 1 ersl so dt a ea o e—go n r g t n fr t y . h e u ̄ h we t h b v r i 6 、d h t ru d bo s.l b v ima s tea o e—go n imaso rs n l ru dbo s f l¥a d gt
景 美玲 李润杰 马玉寿 王彦龙’闵星星 , , , , , 杨慧茹 伊晨刚 , (. 1 青海省畜牧兽 医科学院, 西宁,10 62 青海水利水电研 究所, 80 1 ;. 西宁,10 2 80 0 )
摘 要 : 黄河源区黑土滩上建植 的垂穗披碱 草人 工草 地 , 对 利用太 阳能提灌系统进行 喷灌试验 , 通过 5 0天的灌 溉试 验后 。 对人工 草地 的地上 、地下植物量和土壤水分进行 了研究 。结果表 明 : 灌溉 区的地上总植物量 、禾草和莎草均高于 对照 区( <00 )而灌溉区 的杂类草地上植物量低 于对 照区( >00 )灌溉 区土层 深度 在 O 1 衄 、 1 ~ 0锄、 P .5 , P .5 ; 一0 0 2 0—5 的地下植 物量 高于对照区( <0 0 ) 而灌溉区土层深度在 2 3 0恤 P .5 , 0~ 0衄 、 3 4 0— o∞ 、 加 一 0衄的地下植物量 5 和对照 区相 比变化差异不显 著( >00 )灌溉 区每个土层土壤水分均显著 高于对照 区( <00 ) P .5 ; P .5 。 关键词 : 黄河源区 ; 土滩人工 草地 ; 黑 草地灌溉 ; 植物量 ; 土壤水分 中圈分 类号 :8 28 s l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37 5 (0 2 0 - 0  ̄2 10 - 0 2 1 ) 1 0 7 9 0
l <0 0 . P . 5)
Ke r s Ar a o  ̄ w Rie o r e: t e ̄ g a s n lc y wo d : e f Ye o v r u c Ari i r sl d i B a k—s i —b a h Grs ln rg t n; ima s S i f a n ol e c ; a s d i i a o B o s ; a r i S i mo u e 0l t r 。
sdei l ii e nae ehge a l h otl raP< .5 -hl deoeo edi l rao eg l王 r ai ra’ r ihrt nta i tecn o ae ( 00 )w i l n f e l ii dn Ite rg o h ltn r e w n£e rg ae a w r h n凼a i I cnrl ra P>0 0 ) eu dr ru dbo as砒0~1 -0—2 0— 0 r i raw sl e a o t tnte o t e ( l oa . 5 . n e —gon i s m Ol 0。 5 e s l a o
E T e tI rg t n O o s n o l 0su e Ie to r ia i n Bima sa d S i M i r o t i t ca a sa d o a k —s i —b a h n Ari ilGr sln tBlc i f ol e c
u dr ru dbo asi deiia o raa di ec n o g u da O一3 3 4 -O~ 0 r si l e( n e —go n i s l l r gt nae n t o t l r n t m I r i nh r o 2 0.0~ 0 4 5 e ol a r P> a y
7 12 2 / 01
青 海 畜牧兽 医杂志
C ieeQ n hi o ra o nma adV t n  ̄ S i cs hn s ig a Ju l f i l n ee a c n e n A i f e
4 2卷 1 期
Vo. 2, 1 4 No. 1
黑 土滩 人 工 草 地 植 物 量 及 土 壤 水 分 对灌 溉 的响应

收稿 日期 : l - - 2 115 0 12 ・ 基金项 目: 国家“ 十一 五 科技支撑项 目(0 9 A 6 B 2 20B C 10 )

青 海畜牧 兽 医杂志
T检 验 。
21 0 2年第 4 2卷第 1 ( 期 总第 27期 ) 1
著 的差异 性 ( <0 0 ) P .5 。
黄河源区位于青藏 高原 的腹地 , 是青藏高原的主 地 。 . 体部分… 。源区内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发生和蔓延 , 严 12 研究方法 2 1 年 7月初 在试验 区安 装太 阳能喷灌设施。 01 重威胁着该地区畜牧业生产及下游 的生态安全。试验 O0 潜水 泵、 水井和 研究表 明, 通过种植适宜的多年生牧草建植人工草地 该设施包括 I0 W 的太 阳能电池板、 是快速恢复其黑土滩植 被的最有效途径 , 了提高黑 引水 管道 组成 . 为 引水 管 道 由主管道 和喷灌 带组 成 , 主管 土滩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 已进行了禁牧封育 、 道 长 10 0 m从水 井 引往 试验地 , 管道两 侧每 隔 4 主 m各 长度 5m。为保证喷灌带的水压, 0 灌 鼠害 防治 、 毒杂 草 防除 、 草地 施 肥 等 一 系 列试 验 研 究 , 安装一条喷灌带 , l 均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 由于 灌 溉 可 补 充 天 然 降 水 溉 时 同时开启 相邻 的 4条喷 灌带 ,h后 关 闭 然后 依 次 2 】 相邻无灌溉草地设为对照。 的不足 , 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促进牧草生长, 国内外生 开启进行轮灌 , 21 0 1年 8月 2 在 喷灌 试验地 和对 照 区样地 内各 7, 产和实践证 明, 灌溉可使天然草地的产量 提高 8 0 —1 m m 测定 地上 、 下植 地 倍, 受灌溉人工草地与非灌溉天然草地相 比产量可提 随 即设 置 5个 l ×l 的观 测样方 , 高2 4 0— o倍 4。在各 种改 良方法 中灌 溉是提高牧 物量 及土 壤水 分含 量 。地 上植 物量采 用 收获法 在植物 . 】 分种称 重 , 按植 物类群 并 草产量 , 防止草原退化 的有效措施之一L 。但 目前有 种类 调查 的样 方 内进行测 定 , 5 J ( 禾草 类 、莎草 、杂 草类 ) 类 ; 下植 物量 是 在 进行 分 地 关黑土滩人工草地的灌溉研究还是空 白。该研究采用 O m、 太 阳 能喷灌 系 统对黑 土 滩垂穗 披碱 草人 工 草地进 行 喷 地上 植物 量测 定 的样 方 内采 用 根钻 分 别 取 0一lo 0— 0 r a 0—3 e 、 3 0r a 0~4 e 、0—5 e 的带 0r 4 a 0m 灌试验 的观测研究 , 以期对黑土滩人工草地的管理和 1 2 e 、 2 根土壤 , 然后用铁筛将根在水 中清洗干净并在 8 ℃的 O 培 育进 行新 的探 索 。 烘箱 内烘 2h至恒 重 ; 壤 含水 量 测定 是 在 每 个测 过 4 土 1 材料 与 方 法 地上植物量 的样方内采用土钻取样烘干法测定 , 取样 1 1 试 验地 概况 . 0~ O m 1 — 0 m、 2 3 e 0~ 0m、 3 0~ 试 验地 点位 于青 海省 果 洛州 玛 沁 县 大武 镇 ( 3 。 N 4 深度分五层 ( le 、0 2 c 0m、0~5 e ) 每 层 平 行 取 样 3个 , 于 铝 盒 中。 0r , a 置 2 6 9 , I0 1 6 5 ) 海 拔 3 7 6 75 . E O 。 3 0 . , 3 m。 年 均 温 4 c 4 / 0天平 称 量 湿 重 w,然 后 将其 放在 15【的烘 , 0 c = 3 9 。 冷 月 1月 平 均 气 温 为 一1 . ℃ , 热 月 7 .℃ 最 26 最 用 11 待冷却后称得土样干重测其土壤干重 月 的平 均气 温 为 9 7C, 草 生 长 季 为 16 . ̄ 牧 5 d左 右 , 无 箱内烘至恒重 , , % 绝对霜期。年降水量 53 2 52 9 m, 1. ~ 4 .m 多集 中在 6— w:由此计算每个 土样韵重 量百分 比含水 量 M = w w2/w: 10 与此同时用坚实度仪测定表 × 0 %. 9 , 月 年蒸发量 24 1 6 m。太 阳光 照充足。土壤 以 7 .m ( 一 ) 高山草甸土为主, 土壤发育年轻, 土层浅薄, 有机质含 层土 壤 的坚实度 。 量较丰富。试验地为 20 00年在高寒草甸次生裸 地一 13 数据分 析 实验数据用 E c ̄ 0 进行初步处 . xe O 3 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 SS 1 . 软件进行独立样本 P S 0 8 黑土滩上建植 的垂穗披碱草 ( l u nt  ̄ 人工草 理 , Ey . u n) ms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