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1历史的足迹
8
9
10
楷书
隶书
金文
甲骨文
篆书
悬空寺由于科学的选址,是建在崖 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 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 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 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 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 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 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 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 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 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 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 弟子们多筹资,精心选址设计,乃 至寺庙宗教内容的构思都超出了常 人的智慧,将陶宏景(公元456-540) 明确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 体现在一处空中寺院内,并将三教 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使三位教主 共居一殿,他们神态各异。
70
• • • •
历史上,中华民族虽然多次遭受外强入侵, 但每到历史的危急关头,总有千千万万仁人 志士,凭着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舍小家, 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誓死抵抗外来侵略, 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下列属于英勇 抗争的典型事例有 ( ) ①虎门销烟 ②三元里抗英 ③甲午海战 ④戊戌变法 ⑤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是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 的中华文化
范仲 淹
思 想 家
王 安 石
孔子,整理《诗》《书》, 编订《春秋》;孟子著有 《孟子》;王夫之及其著 作《周易外传》《尚书引 义》等。
军
孙 武
曹 操
事 家
彭 德 裕 怀
粟
文 学 家
柳宗元
巴 金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C
4.奥巴马登长城感悟历史。他感叹地说: “长城太雄伟了”,“在这里,我们要对 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奥巴马之所 以“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是因 为( ) A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 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 C 中华文明悠久而辉煌 D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C
5.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战、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 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斗,宁死 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这些史实直接说 明( ) A 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 B 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C 中华儿女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进行了宁死不屈的 斗争 D 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始终以失败告 终
自由交流: 一、说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几个,它们现在的 情况如何,即哪些古国延续下来了,哪些古国则不
存在了
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中国
二、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到今天,并且继续影响、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怎样一部历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 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7、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陷入灾难的深渊;《南 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 约》,腐朽不堪的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 一个个不 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 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主权和尊严,使 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的苦难。
C
7.翻开历史长卷,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中华 民族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 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得到了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 ①有着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 ②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英勇反抗的抗争史 ③近代遭受侵略、饱受苦难的屈辱史 ④始终强盛的繁荣史 A ①③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比十一国《辛丑条约》主要内容:(1)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
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2)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 居住。(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惩办 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 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5)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6)修 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
• 英雄壮举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 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为捍卫国家独立、维护 民族尊严、近代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 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
自学指导历史的足迹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2——8 内容,对照下列目标思 考题,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找出相关答案,并
用铅笔做好标记,15分钟后检查,看谁回答得快而准确。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
2.古代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有什
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沧桑
的原因及过程?
4. 近代中华儿女进行了怎样可歌可泣的
抗争?
五千年文明
中国已发现 的古代文字 最早,体系 较为完整的 文字。中华 文明是人类 最早的文明 之一
马王堆汉墓帛画
•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是我国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 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画面呈“T”字形,上部宽92厘 米,下部宽47.7厘米,长205厘米,属族幡一类的东西,出殡时放 在行列前面,落葬后覆在棺上。帛画可分上、中、下三部:上部为天 上景象。右上方画太阳,中立金鸟一只。左上方画新月,中有赡蜍、 玉兔。中部绘人首蛇身像,为上天主宰神女蜗。太阳下的扶桑树上, 又有8个小太阳。古代神话传说,天上有10个太阳,轮番照射,相替 栖于扶桑树间,这里为什么画9个太阳,说法不一。新月由坐在飞龙 翅上的女子托举。下面有两只飞鸟相对,悬着铃铎。再往下,两扇天 门内,二人拱手对坐。中部为人间景象。一老妇人,为墓主人,利仓 之妻。前有两人捧盘跪迎,后有三女随身伺候。下部为地下景观。一 巨人站立两龙之上,横跨一条大蛇,双手托带着可能象征大地的白色 扁平物。该画画天上以示死者的终身归宿,画人间以示死者生前的荣 华富贵,画地下以示阴间的幸福。整个画面布局对称,线条流畅,描 绘精细,色彩绚丽,显示了西汉高超的艺术水平。该物现藏湖南省博 物馆。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回顾历史长河》教学设计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回顾历史长河》教学设计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题回溯历史长河课型新课指导教师明登才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懂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感到自豪,形成民族认同感。
2、知道中华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学习重点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的主要成就。
学习难点中华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汇报、补充学习过程环节及时间分配活动内容活动规则活动依据及设计意图舒缓情绪情境创设(2分钟)【播放视频】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课题通过真实事件引出中国三千多年前的文化,给学生直观的展示,导入课题。
明确目标问题提出(3分钟)1.展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内容2、根据学习重点,设置需要解决的问题朗读、板书或者粘贴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及最终目标,强化目标意识合作探究问题解决(20分钟)活动一文字书法展问题:你了解哪些关于中国文字的知识?活动二:中华文明知多少问题: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华文明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得多活动规则:1.能正确说出中国文字的演变历史+22.说出3名以上中国著名的书法家+23.展示有条理,声音洪亮+1认真倾听,补充 +1分4.活动时间5分钟活动规则:1.能较全面介绍出三种以上中华文明+22.展示有条理,声音洪亮+1认真倾听,补充 +1分3.活动时间5分钟采用对话的方式,创设文字书法展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汉字的魅力。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小组内交流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体验,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将小组讨论、“中华文明展”等活动引入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个人感受,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弘扬个性发展的平台。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1课历史的足迹教学案教科版
历史的足迹
探究:
1.请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践行民族英雄的精神?
答:我们要学习民族英雄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怕困难,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优异的成绩报答先烈们的在天之灵,告慰先烈们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2.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
请综合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答: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国防建设,继承发扬反抗外来侵略、捍卫祖国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传统。
试题精选:
“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D)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这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板书:
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体验,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将小组讨论、“中华文明展”等活动引入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个人感受,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弘扬个性发展的平台。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历史的足迹》精美课件
3.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
马可波罗:一位意大 利籍的旅行家,他于
1275年到达上都,从此
居中国17年,并在元朝 供职。他有着广博的学 识,游历了很多地方 中国就是一个人间天堂。
贵州梵净山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3处
二、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1.百年沧桑
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唐诗
宋词
元曲
2.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哈雷慧星
天干地支
2.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勾股定理
孙子兵法
3.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李约瑟:英国人,剑桥大 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 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
“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
中国曾经保持了一个让西方望 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日本是近现代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人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百年抗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列强的枪炮声
震碎了腐败清 政府的繁华旧 梦
激起了中华民 族英勇抗争的 斗志
三、百年抗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三元里抗英纪念碑
三、百年抗争
邓世昌与甲午海战: 大东沟海战,致远 舰撞击吉野不成, 壮烈战沉的瞬间,
画面右侧为日舰吉
野,中央倾斜的为 致远舰
三、百年抗争
康有为
梁启超
刘光第
三、百年抗争
孙中山与武昌起义
知识梳理
中华文明:重大贡献 回溯历史长河 中华文明史:悠久、辉煌 曾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百年沧桑:原因、过程、结果、表现 百年抗争:原因、表现
历史的足迹
历史的足迹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 历史的足迹 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历史的足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历史的足迹》主要介绍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通过回顾过去,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变迁,认识到我国的发展历程,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历史的足迹、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启示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我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从历史中汲取启示,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中汲取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启示,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案例,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启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相关的历史案例,便于课堂上进行分析。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历史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历史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变迁。
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地图等,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些历史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学习目标:知道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也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一.师生共同回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知识点】五千年来,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方国家曾经把中国称为”东方雄狮”.我们为祖国曾经创造的伟大文明而自豪.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
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考题设计】1、列举中华文化的代表。
2、举例说明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二、师生共同回忆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知道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知识点】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家的落后,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沧桑。
【考题设计】1、列举使近代中国落入灾难深渊的几次战争和几个不平等条约。
2、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是什么?三、百年抗争【知识点】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列强的枪炮声震碎了腐败清政府的繁华旧梦,也激起了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斗志.如:1.民族英雄林则徐2.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寇军舰勇敢战斗,在战舰受重创的情况下,全速撞向日舰“吉野”号,决心与其同归于尽。
邓世昌的英勇行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神。
3.中华民族在最艰难的历史时期,在百年风起云涌的革命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
附加 4.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社会主义建设。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工人正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精神的杰出代表,他的“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气概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第1课 历史的足迹课件
第一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启示录
历史的足迹
1.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祖
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了解中国近代百余年沧桑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英勇抗争
的历史,初步感受团结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
精神。
互 动探 究
板块一:五千年文明
五千年辉煌成就,五千年灿烂文明,五千年沧海 桑田,五千年风雨兼程。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了 解历史,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那么, 就让我们回溯历史长河,探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吧!
严和国家独立。下列属于英勇抗争的典型事例有 ( D ) ①虎门销烟 ③甲午海战 ⑤辛亥革命 ②三元里抗英 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材料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黄海海战中, 中国“致远”号战舰在弹尽舰伤后,舰长邓世昌率领全 舰官兵250余人,开足马力猛撞日本战舰,壮烈牺牲。 材料二: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武装 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声,并取得了“自从航海屡交锋, 数万官军无此绩”的辉煌战果。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为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近代中华儿女藐视强
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 的抗争。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 D ) ①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③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A、①②③ C、①②④ ②百年屈辱的历史 ④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
B、②③④ D、①③④
2、(2010·内江中考) 奥巴马登长城感悟历史。他感叹 的说:“长城太雄伟了”,“在这里,我们要对中华文
明表示极大的崇敬”。奥巴马之所以“对中华文明表示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课《历史的足迹》(2课时)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课《历史的足迹》(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历史的足迹》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社会进步的过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史前文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概述,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某些历史时期的兴趣浓烈,而对其他时期则缺乏兴趣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的发展脉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掌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2.教学难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程内容,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古代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气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历史的足迹》。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中国的万里长城
一、回溯历 史长河
中华文明是从什么时候 开始的?
中华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黄帝被奉为 中华民族的祖先。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到今天,中华文明是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 史,中国古代的农业、天文历法、数学、文 学、医学、政治等都对当时乃至今天的世界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 文明成果大都被保存或继承了下来,成为中 华文化的精髓。
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可以 总结出来什么结论呢?
(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世界
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2)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 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 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3)我们为祖国曾经创造的伟大 文明而自豪。
为什么中华文明是世 界是上唯一没有中断 的文明?
二、百年沧桑 百年抗争
(2)外国侵略者的侵略
(3)长期的闭关锁国
百年沧桑给为我们中学生什么 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2)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 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 力量。 (3)增强社会责任感,维护祖国利益。 (4)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 华民族精神。
《甲午海战》片段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林则徐下 令将缴获的英美商片
(博大精深指内涵丰富,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农业、天文历法、数学、文学、医学、 政治等。)
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 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
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 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
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 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 发展。
2019-2020年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百年沧桑教案 教科版
板
书
设
计
百年沧桑
1、1840年?
2、不平等条约
3、落后就要挨打
教
学
反
思
要加强知识点的衔接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教具、学具
白纸,粉笔,多媒体(条件允许的话)
教
学
设
计
教学环节一:提问引入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了解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成果。现在,我们要回到近代,看看近代的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不知道同学们对1840这个数字有什么印象?
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教学环节二:教师讲解,学生交流
1.教师:“1840”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忘记的数字,就是从1840年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百年梦魇般的生活。那么,1840年以及之后的百年中,中国的大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翻开历史看一看。(呈现课本文字)
过程方法
问题导入,自由交流,图片展示,教师讲解
情感态度
感受到国家弱就要被欺压的道理;懂得从历史中思考未来,关注祖国的发展前途;树立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的决心。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近代以来中国所遭受的世界列强的侵略,其中的重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中国战败后被迫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简单了解战争的起源、战争的经过、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以及主要条约的主要内容。教学的难点之一是查找资料,阅读有关资料对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难点。
2.学生阅读本课本提供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战争的经过及其结果。请学生简述战争的经过。
九年级政治全册教学课件第1课历史的足迹(共21张)
.(20 07·资阳)随着“汉语热”在世界各 地的兴起,我 国从2004年开始,在海外设 立了 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 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孔子学院。短短两年 来,孔子学院已在全球发展到130多所,覆 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正式向我国提出 开办孔子学院的书面申请已经超过了400份 。上述事实表明
①西方国家从古至今没有自己的科技文化
②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③从古至今一直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④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是(D ) ①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②百年屈辱的历史 ③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④ 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一、五千年文明
1.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的体现 ①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
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 重大贡献 ②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 ③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④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 世界上独领风骚,为世界
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古巴比伦遗址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敦 煌 莫 高 窟 壁 画
( 唐 ) 颜 真 卿 书 法
唐乐舞
(唐)著名画家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宋元时期
科技成就: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建筑 (卢沟桥)、天文历法(沈括《梦溪笔谈》; 郭守敬编定《授时历》,中国的科技在宋元时期 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文学: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的 发展。
明 清 时 期
一、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1.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2.明安图及《割圆密率捷法》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第1课时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中国近代百余年沧桑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历史。
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以及结合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
态度、情感、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学习难点】“百年沧桑”我国由强大变衰弱的根本原因。
外国侵略者给我国带来的危害。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一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
3、小组长要做好对成员的督促和指导,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分为三个框题:“五千年文明”简要回顾了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百年沧桑”以我国被迫与外国列强所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为线索,回顾了我国自1840年以来所遭受的屈辱,阐释了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损失,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我国由强大变衰弱的根本原因。
“百年抗争”通过介绍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叙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史,反映了我国人民不畏强权、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和毅力,从而揭示了国家兴亡对国民的影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课几乎全在历史教材中,学生均已学过。
要让学生以史带论,重点在论,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感受团结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一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
3、小组长要做好对成员的督促和指导,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预习导读,完成填空)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化的______________史,一部民族精神的____________史,也是一部民族发展的____________史。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是一部 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 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 ※2.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 ①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 ②国家的落后 ③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 5.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6.社会主义本质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7要振兴中华,青少年怎么办?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努力学习文化文 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艰苦奋斗,开拓创新;④热心公益,奉献社会,报效 祖国。
从1840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性质上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百 年 抗 争
因为我们民族是一个有坚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以 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的伟大民族精神。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 是对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 ※3.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各种运动失败得出的结 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 通的原因)是:①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②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 正确道路。
• 4.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 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