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摘要: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粮食、蔬菜作物,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但是对肥料的反应特别敏感,各生育期需肥性不同,对各种营养的比例要求不同。
因此在马铃薯栽培技术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测定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根据马铃薯吸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与肥料效应,确定了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应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调控各营养元素的供应能力,满足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有利于加快生育进程,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淀粉积累,增加产量,提高产品品质,减少病生害发生,根据试验确定马铃薯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为马铃薯作物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69-02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的反应极为敏感,产量形成与土壤营养条件关系密切。
因此,合理施用肥料,合理施肥,可以适当增加叶面积系数,增大光合面积,延长叶处寿命,增加功能叶的光合时间,有利于光合产物向产品器官运输,同时能改善作物栽培环境。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实现马铃薯高产、优质和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1马铃薯需肥特性
1.1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因生育阶段不同,其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幼苗期吸肥量很少,发棵期吸肥量迅速增加,到结薯初期达到最高峰,而后吸肥量急剧下降。
各生育期吸收氮(n)、磷(p20;)、钾(k20)三要素,按占总吸肥量的百分数计算,发芽到出苗期分别为6%、8%和9%,发棵期分别为38%、34%和36%,结薯期为56%、58%和55%。
三要素中马铃薯对钾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
试验表明,每生产1000kg茎,需吸收氮(n)5—6kg、磷(p。
o。
)1—3kg、钾(k20)12—13 kg,氮、磷、钾比例为2.5:1:5。
3[1]。
马铃薯对氮、磷、钾肥的需要量随茎叶和块茎的不断增长而增加。
在块茎形成盛期需肥量约占总需肥量的60%,生长初期与末期约各需总需肥量的20%[2]。
1.2营养元素在马铃薯生长中的作用
1.2.1 氮素。
作物产量来源于光合作用,施用氮素能促进植株生长增大叶面积,从而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
氮素过多,则茎叶徒长,熟期延长,只长秧茁不结薯;氮素缺乏,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少,严重影响产量。
1.2.2磷素。
磷可加强块茎中干物质和淀粉积累,提高块茎中淀粉含量和耐贮性。
增施磷肥,可增强氮的增产效应,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寒抗旱能力。
磷索缺乏,则植株矮小,叶面发皱,碳素同化作用降低,淀粉积累减少。
1.2.3钾素。
钾可加强植株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强光合作用强度,
延缓叶片衰老。
增施钾肥,可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糖类的合成,使茎秆增粗、抗倒,并能增强植株抗寒性。
缺钾植株节间缩短,叶面积缩小,叶片失绿、枯死。
1.2.4微量元素。
锰、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具有加速马铃薯植株发育、延迟病害出现、改进块茎品质和提高耐贮性的作用。
2材料和方法
2.1材料
2.1.1气候特点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千斤沟东圪梁园区位于内蒙
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处大兴安岭西南边缘,阴山山地东段低山丘陵区,浑善达克沙地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4。
51’一115。
49’,北纬41。
35’一42。
10’。
海拔高度1325—1828米。
土壤主要为典型的草原地带性土壤一栗钙土。
土层深厚,质地均匀,沙壤疏松,通透性好,富含钾肥,有机质含量0.2—5.7%,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有较高的生产潜力。
年平均气温1.4℃。
最低气温一37.6℃,地面温度年平均3.8℃,≥10℃年积温为1812.3℃,最大冻土深度可达2.5—2.8米,多年平均无霜期11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387.7毫米,且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于7、8、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2%,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700—3197小时之间,太阳总辐射量为134—148千卡/平方米,农作物生长时期的日照时数达1094.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63千卡/平方厘米,水热同期匹配,形成了有利于马铃薯生长的气候环境。
2.1.2土样采集
播种前(2008年5月6日)进行采样,采样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东圪梁园区,实验地面积o.07hm2,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土壤测定值为碱解氮75.6mg/kg,有效磷含量为12.3mg/kg,速效钾含量为86mg/kg,有机质含量为22.5g/kg,ph值为8.21。
2.2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3414”方案设计,本设计处理少,效率高,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肥料效应田问试验是在田间土壤、气候条件下,以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性状、产量和品质等作为指标,研究作物与土壤、肥料效应之间的生物试验方法。
其任务是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植物的营养过程,阐明各种肥料的效应,肥料之间的配合,“土壤.肥料.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马铃薯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通过试验掌握了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为马铃薯作物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2.2.1试验目的
构建作物施肥模型,获得作物最佳施肥量,这是肥料效应函数法配方所必需;摸清无肥区产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目标产量法配方提供准确数据;修正、完善和确立符合目前农业生产水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以便于更好地评判土壤的肥力水平,用以宏观地指导农业生产。
2.2.2试验依据
本试验方案依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自治区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方案》。
2.2.3试验内容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共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是:0水平为不施肥,2水平为当地供试作物的推荐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必须达到过量施肥,否则应调整2水平施肥量)。
为了获得有机肥料的效应,在“3414”试验方案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有机肥处理。
2.2.4试验安排
本试验设3个试验,每个试验设置15个处理小区,2次重复。
2.2.5试验品种
马铃薯品种:夏坡蒂。
肥料品种:重过磷酸钙、硫酸钾、尿素、有机肥选用腐熟羊粪。
2.2.6肥料施用量(kg/亩纯量)
2.2.7小区面积:小区面积31.5m。
,(4.5×7)。
畦埂宽度均为0.9m。
四周保护行均为lm。
试验区总宽度24.8m,总长度28.1m。
占地面积o.07hm2。
2.2.8小区试验编号
2.2.9田间管理
同一试验田间管理必须一致,除施肥数量不同以外,其他农事操作内容和时间必须完全一致,均按常规管理,如及时中耕除草、灌
溉排水、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力求质量一致,做到适时、精确,避免因管理造成对试验的影响。
a.试验地选择:3个试验必须分布在土壤肥力水平不同的地块上,但单个试验必须选择土壤肥力均匀、茬口一致、平整,并在气候、土质、土壤肥力、栽培管理等因素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试验田。
b.种植密度:等行距种植,行距0.9m,株距0.22m,小区株数160株,每小区种植5行,每行32株,50805株/hm2。
c.播种时间及方法:选用马铃薯脱毒种薯,薯块重40g,5月上旬播种。
播种方法要用人工施肥、人工开沟播种。
d.田间记载:试验期间,详细观测记载试验地的基本情况、生产管理情况、气候灾害情况,在马铃薯生育期调查记载马铃薯长势及生长发育情况,按田间记载表要求准确记载田间管理措施及植株长势,详细记载各小区实际株数,有缺苗的必须查清原因,并记录。
2.2.10数据采集
a.采集土样:每个试验区在播种前(未施肥)取一个土样(o一20cm),采用对角线采集(5个点混合均匀取样1公斤)。
在小区划区打埂整地之后,每小区分别取一个土样,共15个土样,统一进行化验。
收获后每小区再各取一个土样进行化验。
b.植株样品测试:收获前采集植株样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完整植株样品(按面积或按株数取样),进行水份、全氮、全磷、全钾分析化验。
c.收获测产:收获前5—7天进行考种测产,考种每小区不少于
10株。
考种内容包括株高、匍匐茎数、叶片干重、叶柄干重、薯块鲜重、薯块干重。
同时按小区分别收获后,以各小区全部产量折算出亩产量。
d.统计分析:包括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施肥参数计算。
主要内容有最佳施肥量、肥料利用率、土壤养分利用率、有机肥利用率、农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
3结果分析
通过“3414”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马铃薯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比例。
3.1 马铃薯施肥量测定与计算
3.1.1确定目标产量
目标产量即当年种植马铃薯的预定产量,目标产量是根据耕地土壤肥力高低和合理施肥所能达到预期产量来确定。
另外,也可根据地块前3年马铃薯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一15%作为马铃薯的目标产量。
3.1.2计算土壤养分供应量
测定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然后计算出1 hm2地块的养分。
1hm2地表土按深20cm计算,共有225万蚝土,如果土壤碱解氮的测定值为83mg/埏,有效磷含量测定值为24.6mg/蚝,速效钾含量测定值为150 mg/埏,则1hm2地块土壤有效碱解氮的总量为:225×104kg ×83 mg/埏×10-6=186.75kg,有效磷总量为55.35埏,速效钾总量为337.5埏。
由于土壤多种因素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中
所有的有效养分并不能全部被马铃薯吸收利用,需要乘上一个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我国各省配方施肥参数研究表明,碱解氮的校正系数在0.3-0.7(01sen法),有效磷校正系数在0.4-o.5,速效钾的校正系数在0.5-0.85。
氮磷钾化肥利用率为:氮30%-35%、磷10%-20%、钾40%-50%。
3.1.3确定马铃薯施肥量
根据马铃薯全生育期所需要的养分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及肥料利用率即可直接计算马铃薯的施肥量。
再把纯养分量转换成肥料的实物量,即可用于指导施肥。
根据以上数据,单产马铃薯3万kg/hm2,所需纯氮量为
(150-186.75×o.6)÷0.30=126.5kg/hm;磷肥用量为(60-55.35×o.5)÷o.2=161.625kg/1lm2,考虑到磷肥后效明显,所以磷肥可以按60%施用,即施96.975kg/11ill2。
钾肥用量为f318-337.5×0.6)÷0.50=231kg/hm。
若施用磷酸二铵、尿素和硫酸钾,则应施磷酸二铵195~225埏/hm。
、尿素300—345kg/hm2、硫酸钾240kg/hm2。
3.1.4微肥的施用
马铃薯对微量元素硼、锌较敏感,如果土壤中有效锌含量低于o.5mg/埏,则需要施用锌肥。
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要高,所以碱性和石灰性土壤易缺锌。
长期施磷肥的地区,由于磷与锌的拮抗作用,易诱发缺锌,应给予补充。
常用锌肥有硫酸锌和氯化锌,基肥用最7.5-37.5蚝/hm2,每千克肥料拌种
4.0-
5.0g,浸种浓度0.02%~0.05%。
如果复合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锌即不必单独施锌肥。
3.1.5百公斤吸收量
形成100kg马铃薯鲜块茎需要氮0.50kg,五氧化二磷(p205)0.20kg,氧化钾(k2o)1.06kg。
4马铃薯施肥方法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地形及农业气候复杂,各地在马铃薯的栽培制度、品种类型也存在差异,现就北方一季作物栽培(即春种秋收)的马铃薯施肥技术简介如下:
4.1基肥。
包括有机肥与氮、磷、钾肥。
马铃薯吸取养分有80%靠底肥供应,有机肥含有多种养分元素及刺激植株生长的其他有益物质,一般可在秋冬耕翻前撤施随翻地施入达到肥土混合,如冬前未施,也可春施,但要早施。
磷、钾肥要开沟条施或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氮肥可于播种前施入。
4.2追肥。
由于早春温度较低,幼苗生长慢,土壤中养分转化慢,养分供应不足。
为促进幼苗迅速生长,促根壮棵为结薯打好基础,强调早追肥,尤其是对于基肥不足或苗弱小的地块,应尽早追施部分氮肥,以促进植株营养体生长,为新器官的发生分化和生长期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
苗期追施以施纯氮45-75 kg/hm2为peg 追施。
发棵期,茎开始急剧拔高,主茎及主茎叶全部形成,分枝及分枝叶扩展,根系扩大,块茎逐渐膨大,生长中心转向块茎的生长,此期追肥要视情况而定,采取促控结合协调进行。
为控制茎叶徒长,防止养分大量消耗在营养器官,适时进入结薯期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发棵期原则上不追施氮肥,如需施肥,发棵早期或结薯初期结合施入磷钾肥追施部分氮肥。
此外,在块茎生长期可适当追施尿素;钾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形成,促进淀粉积累,因此在块茎生长期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3—4.5kg/lun。
早熟品种生长时间短,茎叶枯死早,所以供给氮肥的数量应适当增加,以免叶片和整个植株过早衰老。
晚熟品种茎叶生长时问长,容易徒长,所以应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进块茎的形成膨大。
参考文献:
[1] 吕英华.测士与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汤德.马铃薯大全[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3] 赵秀丽.马铃薯施肥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04(2):37.
[4] 张国君,高世铭,张朝巍.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平衡施肥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24:一1725. [5] 刘爱华,何庆才,胡辉.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型研究[j].安微农业科学,2006,34(12):2711—2712,2714.
[6] 郑无红,潘国元,毛国军等。
脱毒马铃薯叶面喷施钾肥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69.
[7] 姜华年,刘喜才,郭志平。
马铃薯高产施肥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5(12):2282.
[8] 贺诚.青海省乐都县干旱山区马铃薯氮磷肥施用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70.
[9] 刘爱华,何庆才,蒋燕等.马铃薯施用mg·n·p205·k20肥优化数学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221-2223.
[10] 李建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