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考申论真题范文及解析(副省级):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低分范文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低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cde79331b765ce040814c3.png)
申论是什么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意思连翘、杏仁、当归、人参等等是甘味药还是酸味药?“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和“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是一个时期的流行曲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个源自贺兰山岩画博物馆石刻的八个字,你能想象成了《申论》的作文题吗?这些意想不到的题目,都出自昨天的国家公务员考试。
在继前天小范围的专业加试和外语水平测试之后,昨天,公考“大部队”终于上了考场。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3年招录2万多名公务员,最终111.7万人参加笔试,江苏南京、无锡、徐州、扬州4个考区共有7万多人参加了行测和申论两门公共课的笔试。
与往年考试相比,今年无论是赶考还是考题,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考试现场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的统计数据,今年江苏考生总数为70950人,分布在4个考区,2369个考场。
很艰苦:低温大雨给赶考带来不便南京的清晨,气温很低,还下起了大雨。
不到早上8点,南京市林业大学考点已经聚集了不少考生,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对抗”低温和下雨的天气,昨天赶考的考生基本是全副武装,有的考生还裹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下雨天也给赶考带来了一些麻烦,现场各色的雨伞撑得层层叠叠,要挤到展板前看个考场,也变得不容易。
记者了解到,上海、湖北、安徽等考区普遍阴雨绵绵,而北方考区则寒风飕飕。
因为坏天气,今年的赶考也在网上被称作“最艰苦”赶考。
很无奈:考生自称来“打酱油”招录2万多人,报名的超过138万,最终111.7万人确认参加考试,最热的一个岗位竞争比例将近“万里挑一”。
2:111.7,这个比例决定了最终绝大部分考生只是来国考打了场“酱油”。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小朱告诉记者,今年他报考的岗位竞争比例是1:107,这样的比例让他并没有对这场考试抱有很大的指望。
“来练练手,明年省考还有机会。
”很严厉:江苏9000人服务考试有媒体报道,在前天的专业加试中,四川就准备了橡皮筋,要求参考的长发考生全部扎起马尾,防止考生佩戴微型耳麦。
2013国考副省级申论大作文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
![2013国考副省级申论大作文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https://img.taocdn.com/s3/m/42f29100844769eae009ed2b.png)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二十世纪初,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就说过:人类生命中唯一真实存在的唯有记忆。
失忆是很可怕的,会使人生荒芜,手足无措。
个人、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历史的记忆。
现代都市生活,信息、物质爆炸,使人迷乱……所幸的是,丰富的历史遗产还能向我们讲述先人的智慧和热情,指引生存的方向。
今天,对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显得异常重要。
而这不仅需要政府、学者专家,更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倾听和携手努力。
政府应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担当者。
自有国家起,政府既是人类一切事业的最大决定者和推进者,但是因此也是最大的破坏者。
一切都取决于其对待历史的态度,认识水平和发展观念。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推倒古建筑,令人心痛。
在片面政绩观指导下伪造民俗,伪造古建筑,对文化的伤害更是深远。
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十八大报告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和文化强国精神的指导下,协调好历史和现实,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自觉学习历史知识,既要注重“申遗”,更要加大投入,切实加强保护与开发。
学者、专家是文化遗产的解释者和传播者,对历史的现代转化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四运动以来,厚今薄古成为我国知识分子的集体意识。
这有力推动形成了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位居前列的现代中国。
但是令人扼腕的是,这使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日渐消退,面临着散失民族精神,失去本源,在各种外来宗教和文化中寻求庇护的尴尬境地。
敬畏历史遗产,认真研究,贯通古今,搞好教育,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呐喊,大力宣传成为学者的紧迫工作。
同时,对众多崇拜、礼俗等非物质文化去粗取精,批判继承也成为当务之急。
全民族文化意识觉醒,自觉参与文化保护是关键。
文化的终端是广大人民,历史遗产发出的呼唤,只有全体人民都认真倾听,听懂了,形成珍爱、甄别和保护那些体现着人类智慧、善良和热情的文化遗产的自觉行动,并在当下个人、家庭和集体生活中亲身实践,才能最终获得重生和发展的活力。
历史文化遗产是沟通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也是我们展望未来的灯塔,带领我们穿越模糊的穴居时代,透过灰暗的煤油灯,一直到霓虹闪耀的当代都市,走向光明的未来。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申论范文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68eca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f.png)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申论范文
岁月如梭,岁月失语。
在时间的河流中,很多事情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只有石头能够记录下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
每一块石头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们见证了历史的荣辱兴衰,记录下了人类的生活和文化。
例如,中国的古建筑中就有很多用石头建造的文化遗产,如北京故宫的“九龙壁”、西安的古城墙等等,这些石头建筑不仅是文化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见证。
除了建筑,石头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例如,石头可以用来制作工具,史前时代的人类就利用石器进行打猎和采集;石头还可以被雕刻成各种艺术品,如中国的石雕文化、欧洲的石灰岩雕刻等等。
石头的能言不仅在于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在于它们所代表的坚韧和永恒。
石头可以承受风雨侵蚀和岁月的洗礼,千百年后仍然屹立不倒。
这种坚韧和耐久的品质,让人们对石头有着特殊的敬畏之情。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已经拥有了更多的工具和材料去记录和传承历史,但石头依然是最为珍贵的材料之一。
因为它们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坚韧和永恒的品质,让石头成为了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珍视石头的价值和意义。
保护石头文化和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石头的沉默和力量,用行动去
守护岁月失语中的石头之声。
申论范文:岁月失语 唯石能言
![申论范文:岁月失语 唯石能言](https://img.taocdn.com/s3/m/3d65a56b48d7c1c708a1450b.png)
申论范文:岁月失语唯石能言灿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留下了多少宝贵的文化遗产,又损役了多少我们尚不知的文化瑰宝。
日生月落,岁月夕夕,悠然岁月不能告诉我们什么,只有那尚有的文化遗产,才能告诉我们中国古代是什么样子,才能让我们感知道遥远的过去。
现在,古代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多,据专家介绍,万里长城目前仅三分之一基本完好,另外三分之二已经残破不全或已经不复存在。
尽管现存的文化遗产已经为数不多,但却屡遭人为破坏,一些地方视文化遗产的价值于不顾,为一己私利或图方便,就把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无情地瞬间破坏掉。
山西某村想把两个砖厂合二为一,因中间有段长城碍事,村长一声令下,这段宝贵的长城倾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伴随着城市化的浪潮,各地都在进行城区改造,许多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历史建筑被拆除,许多有文物价值的遗产被破坏,有些地方拆毁的遗产都触目惊心。
对文化遗产这种无视和破坏,越来越严重。
面对能言的石越来越少,我们应该警醒,引起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这种警醒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文化遗产认识的警醒。
文化遗产之所以屡遭破坏损毁,根源是对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保护文化遗产,首先要从认识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认识,从思想上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和自觉意识。
第二,对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警醒。
认识上去了,保护手段就至关重要。
保护手段不科学,文化遗产也容易被破坏。
所以,要完善和丰富保护文化遗产的手段,形成人人能保护,人人会保护的良好局面。
第三,对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的警醒文化遗产除了保护外,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失去了文化遗产的作用。
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说到底也是一种保护。
要在保留历史渊源和传统风格的基础上,适当融入现代元素,使历史和现实在时代结合点上实现交融,把古代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充分地发挥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
这种警醒应该一直响彻在我们耳边。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申论范文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1b553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6.png)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申论范文嘿呀,说起岁月这东西,它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溜烟儿就跑没影了,还不跟咱打个招呼!可这石头呢,却像个沉默的智者,静静地待在那儿,啥也不说,却能把好多故事都给“讲”出来。
你想想,那些古老的石碑,上面刻着的文字和图案,是不是就像一本本被封印的历史书?它们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来来去去。
每次看到那些斑驳的痕迹,我就忍不住感叹,这得藏着多少秘密呀!就好比我们的人生,有时候也像一块石头。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就是块普普通通的原石,没啥特别的。
但随着岁月的打磨,我们经历了各种喜怒哀乐,经历了成功和失败,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纹理和色彩。
这不就跟石头被岁月雕琢出独特的模样一个道理吗?再看看那些古老的石窟,里面的佛像栩栩如生,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虔诚和信仰。
难道这不是石头在“说话”吗?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
还有那些古老的城墙,石头一块一块地堆砌起来,保卫着一方的安宁。
它们见证了战争与和平,见证了城市的兴衰。
难道我们能说这些石头没有生命,没有情感吗?岁月匆匆,很多东西都在时间的长河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石头却一直坚守在那里,用它们独特的方式,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这难道不令人感动吗?咱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得那叫一个快,新的东西层出不穷。
可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回头看看那些沉默的石头呢?它们可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是我们把这些宝贵的石头都给忽略了,那岂不是像丢了魂儿一样?没有了过去的指引,我们又怎么能走得更稳、更远呢?所以说呀,岁月虽然不说话,但石头能言。
我们得好好听听石头的“诉说”,珍惜这些历史的馈赠,让它们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自己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创造出更美好的故事!。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申论范文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4992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8.png)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申论范文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申论范文岁月如流水,无情地匆匆而过。
在这流转的岁月中,人类经历了无数的风雨,经历了兴衰的更替,经历了无数个奋斗与追求的瞬间,亦经历了喜怒哀乐的悸动。
岁月见证了人类的进步,也见证了我们的遗憾。
而在这一切中,唯有沉默的石头,能为我们述说过去的辉煌与惨淡,能为我们呈现岁月岁月悠悠中的生活百态。
石头是自然界中的固态物质,是自然力的化石,也是岁月所赐与人类的珍贵礼物。
凝视着那些流年如水消逝的石头,我们仿佛能够聆听到岁月的悄悄声。
曾经,一块石头见证了古人的聪慧。
文明的源泉在这静默的石头中流淌。
大约在四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开始使用石头作为工具打猎,开启了智慧的篇章。
那时候的石头虽然简陋,但已经成为了古人追求生存的武器和日常生活的工具。
后来,石器时代到来,人类开始掌握更高级的石制工具,开始了学习、交流和记录。
伴随石器的发展,智人社会从迁徙狩猎逐渐发展为有组织、有职业分工的牧耕社会。
有了石制工具的支撑,人类开始编写历史,由此向文明的领域转身。
石雕是古代艺术的见证者。
石头的坚硬和寿命长久,成为古代雕刻家心目中最佳的创作材料。
从古代寺庙中的石像石刻,到宫殿与碑文,每一块石头都烙印着人类文明的印记。
比如举世闻名的大禹治水石刻、大千佛国石窟,它们以千姿百态的雕刻形态,凝聚了古人的劳动和智慧,见证了人类智人的命运。
石头也可以为我们讲述岁月的故事。
沿着丝绸之路,远征西域,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石窟,它们是古代人民情感与智慧的结晶。
在这些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历经千年风雨的壁画,品味着古时人民的生活,领略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艺术。
若不是那些静默的石窟,我们又怎能够窥见这些宝贵的历史画卷?著名的历史史诗《三国演义》描绘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而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更是成为了历史记忆中的一大光辉,这场决定三国格局的战役已经过去了千余年,但被载入了历史的石头,却将这段故事永远地保存下来。
赤壁之战石刻以细腻雕工,生动再现了那场历史性的战斗。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申论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申论](https://img.taocdn.com/s3/m/5450043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6.png)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申论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哎呀呀,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岁月啊,有时候真的像个哑巴一样,啥也说不出来。
但石头呢,却好像能说话一样。
就说我那次去爬山吧,那山可真是够老的了,感觉都存在了好多好多年。
我沿着山路往上爬呀爬,累得气喘吁吁。
突然,我看到一块大石头,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走近一看,哎呀,上面居然有好多奇怪的纹路,就好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我就蹲在那块石头旁边,仔细地瞧。
那纹路有的深,有的浅,有的像是水流过的样子,有的又像是被什么东西刮过。
我就在想啊,这得经过多少时光的打磨,才能有这样独特的模样啊。
它就像是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见证了这山上发生的一切。
也许曾经有小动物在它旁边玩耍,也许有风雨在它身上肆虐,也许还有人在它旁边休息过。
看着这块石头,我突然觉得,岁月虽然不会说话,但这些石头却用它们自己的方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它们就像是一本本古老的书,虽然没有文字,但却蕴含着无尽的信息。
而我们呢,有时候走得太快,都忽略了这些默默存在的“讲述者”。
等我下山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看那块石头,它还是静静地在那里。
我想,它还会继续见证更多的岁月变迁吧,而我也会记住这次特别的体验,记住岁月虽然失语,但石头却能言。
以后啊,我可得多留意身边这些看似普通却有着深刻故事的东西呀!。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2013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真题范文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2013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真题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b209b5fd0a79563c1e7285.png)
【真题链接】(2013年国考)“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35分)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800~1000字。
围绕给定资料主旨,写一篇议论文。
【2013年国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完整申论真题及材料】【思路分析】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习俗和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现代生活越来越远,“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含蓄的表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资料1说明的是传统婚礼习俗对凝聚乡村生活文化的影响,是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和形式,但是现代人已经很少再使用传统的习俗去举办婚礼;资料2则从倒卖文物、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民间文化的没落等具体事例来阐述当前传统文物被破坏的惨不忍睹,侧面强调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迫在眉睫之举。
资料3指出在文化工程保护建设中要重视保留传统文化的那份原真性。
资料4通过妈祖文化历史脉络的讲解,突出其必须要有精神信仰。
资料5描述了民间手工艺-鹤溪缸窑的发展历程和如今面临的困窘。
资料6通过作家F对贺兰山岩画、皮影戏等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感悟,来引出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所思所想,以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保护。
【参考范文】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古老而灿烂的有形或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对于长期身处霓虹灯闪耀的都市人来说,约定成俗的结婚习俗、极具特色的皮影戏、原汁原味的小胡同等文化遗产都成为了奢望。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曾是历史的见证者,此刻却正经历着如庞贝古城般的没落,当岁月失语,是否还可以有悄然诉说历史变迁的传统文化遗产?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盗挖古墓案有10多万起,被毁古墓20多万座。
2013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参考答案(副省级以上)〖word精简版〗
![2013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参考答案(副省级以上)〖word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055c5e3c1ec5da50e27012.png)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
”请结合“给定资料” 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
1 5分 要求 全面、简明。
不超过2 5 0字。
【思路点拨】阅读题干 审清题意阅读题目 本题要求谈对一种说法的见解 换言之 就是阐释该说法。
题干明确说明结合“给定资料” 要求提及全面、简明 所以不要单纯着眼于从“给定资料2”中提及要点 以免遗漏要点。
阅读材料 提炼要点这一说法涉及两个主体 一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为长城、故宫 可知长城、故宫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回到材料中寻找与两个主体有关的要点。
给定资料1围绕传统结婚仪式展开 主要说明传统婚庆仪式沿袭了乡村习俗 传承着某种精神。
题目中说法的出处在给定资料2 那么重点阅读给定资料2。
给定资料2讲到文物即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流失、盗墓猖獗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 资料中一系列问句均在说明一个问题 即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模糊不清 所以导致其面临危机。
资料2紧接着阐述作者之所以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原因 即长城、故宫已失去其实用性。
而戏曲、剪纸等活着的文化 集中体现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优美与神秘 表明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
此处同资料1都在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资料2紧接着讲到民间文化消失后无法再生 这是在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资料2最后一段讲到某些政府官员在文化理解上存在误区 不仅没有增加文化内涵 反而伤害了文化。
这也是在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此问题同之前的问题可以进行合并。
资料3主要讲述不同地区在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 资料4主要讲述妈祖文化 资料5主要讲述平阳鹤溪缸窑曾经的辉煌 而今急需保护促进发展。
由这三则资料可知 特色文化只有保护到位才能不断发展、创新。
资料6讲述作家F对文化发展与保护的看法 他提出全民保护与科学保护 这两点即为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可用对策。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申论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申论](https://img.taocdn.com/s3/m/dee8cd2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c.png)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申论岁月就像那潺潺流淌的溪水,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滑过,一去不复返。
好多时候啊,等我们回过神来,才发现那些曾经鲜活的记忆,那些曾经生动的故事,都随着岁月的流淌渐渐模糊了。
就像一阵风,吹过了,好像什么都没留下。
可是真的什么都没留下吗?这时候啊,那些古老的石头就像一位位默默无言的智者站了出来。
它们历经风雨,看过无数的日出日落,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
你看那古老城墙上的砖石,每一块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记忆盒子,里面装满了过去的故事。
比如说吧,那些刻着古老文字或者图案的石碑。
它们就像是一本本打开的历史书,只不过啊,这书不是用纸张做成的,而是用石头。
上面的一笔一划,就像在诉说着千百年前人们的生活。
也许是一场盛大的祭祀,也许是一场惨烈的战争,也许是一段美好的爱情。
这些石头啊,就这么静静地待在那里,不管周围的世界怎么变,它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记忆。
我们人类啊,有时候就是健忘的。
今天发生的事,明天可能就忘了个精光。
我们的记忆就像那薄薄的云彩,风一吹就散了。
可是石头不一样,它们的记忆是那么深刻,那么持久。
就像一座山,稳稳地扎根在那里,不管岁月怎么折腾,它都纹丝不动。
再看看那些古老建筑里的石头构件,柱础、斗拱之类的。
它们可不是简单的石头啊,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每一个磨损的痕迹,每一个独特的造型,都是岁月的烙印。
它们就像一群忠诚的老仆人,默默地守护着那些古老的建筑,同时也守护着建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可是啊,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些石头的诉说。
我们忙着追逐新的东西,新的科技,新的潮流。
我们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却忘记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多么伟大的事情。
我们把这些石头当成了普通的东西,有的时候甚至还去破坏它们。
这多可惜啊,就像把家里祖传的宝贝当成了垃圾扔掉一样。
我们应该好好听听这些石头的话啊。
它们就像一位位慈祥的长辈,想把过去的经验和智慧传授给我们。
我们不能让岁月把这些宝贵的东西都带走,只留下一片空白。
2013年国考申论完整参考答案(副省以上)
![2013年国考申论完整参考答案(副省以上)](https://img.taocdn.com/s3/m/062e86c16137ee06eff9182c.png)
2013年国考申论完整参考答案(副省以上)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
”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
(1 5分)要求:全面、简明。
不超过250字。
【思路点拨】阅读题干,审清题意阅读题目,本题要求谈对一种说法的见解,换言之,就是阐释该说法。
题干明确说明结合“给定资料”,要求提及全面、简明,所以不要单纯着眼于从“给定资料2”中提及要点,以免遗漏要点。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这一说法涉及两个主体:一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为长城、故宫,可知长城、故宫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回到材料中寻找与两个主体有关的要点。
给定资料1围绕传统结婚仪式展开,主要说明传统婚庆仪式沿袭了乡村习俗,传承着某种精神。
题目中说法的出处在给定资料2,那么重点阅读给定资料2。
给定资料2讲到文物即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流失、盗墓猖獗,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资料中一系列问句均在说明一个问题,即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模糊不清,所以导致其面临危机。
资料2紧接着阐述作者之所以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原因,即长城、故宫已失去其实用性。
而戏曲、剪纸等活着的文化,集中体现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优美与神秘,表明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
此处同资料1都在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资料2紧接着讲到民间文化消失后无法再生,这是在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资料2最后一段讲到某些政府官员在文化理解上存在误区,不仅没有增加文化内涵,反而伤害了文化。
这也是在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此问题同之前的问题可以进行合并。
资料3主要讲述不同地区在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资料4主要讲述妈祖文化;资料5主要讲述平阳鹤溪缸窑曾经的辉煌,而今急需保护促进发展。
由这三则资料可知,特色文化只有保护到位才能不断发展、创新。
资料6讲述作家F对文化发展与保护的看法,他提出全民保护与科学保护,这两点即为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可用对策。
2013年国考副省级 申论 作文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 高分范文
![2013年国考副省级 申论 作文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 高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25df3f482fb4daa58d4b9e.png)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华图教育鲜玉坤作家冯骥才先生站在雄浑的贺兰山岩画前,内心激荡,感触良多,挥毫而就,“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远古先民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那些岩画却将先民的勇气和情感保留至今,令后来者与先民形成超越时空的对话。
以岩画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具有承载民族共同记忆、传承民族精神、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是先民们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珍惜。
文化遗产承载了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是民族的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令世界羡慕,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
楼兰古城辽阔悠远,站在遗址上,可以体会到西域古国的昔日盛况,大漠长河,历史的尘埃似乎就在眼前;龙门石窟卢舍那佛端正庄严,俯视众生,从中可以遥想唐朝的盛世荣光;武夷山麓的土楼围成一圈形成坚固的堡垒,抵御外敌。
行走其间,仿佛感受到客家人颠沛流离的艰辛,为生存与外界抗争的智慧。
无论山野乡间,还是通都大邑,每一处文化遗产,记载的都是整个民族的共同记忆,深刻而绵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中找到集体意识的接续。
文化遗产传承民族的厚重精神,是民族的魂。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沧桑、历经苦难的民族,也是一个坚忍不拔、积极抗争的民族。
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它寄托于遍布华夏大地的文化遗产之中。
坎儿井是西域民众战天斗地,突破自然局限的产物;长城是抵御外敌的民族精神脊梁;郭亮村则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当代的回响,虽然距今不远,但是在悬崖上凿一条与外界连通的宽阔道路,不也蕴含着生生不息,奋斗不已的精神与气魄吗?多难兴邦,空谈误国,中华民族的实干、勤劳、勇敢等优秀的精神在现代还能延续,文化遗产的作用居功至伟。
同时,文化遗产也发挥着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凝聚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
全球祭孔大典,海外同庆,共同怀念孔子风尚,儒家文化浸润之下,全球华人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在一起;还有妈祖庙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澳门,它是联系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加强了两岸文化交流,守望四海归一,天下一家,呼唤统一大业早日实现;海陆丝绸之路连通中西文化圈,互通有无,盛况空前。
【例题精讲】2013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真题第五题
![【例题精讲】2013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真题第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e50df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d.png)
【例题精讲】2013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真题第五题五、“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35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总字数800-1000字。
【写作思路】2013年的省级作文题题目要求围绕“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带来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并给出题目,属于命题作文,但“岁月失语,惟石能言”颇为含蓄,我们可以加副标题来点明题意;根据题目要求,考生可以自选角度,树立其观点和立意。
通过分析给定资料,我们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问题,因此文章观点立意就应该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来展开论述。
资料1说明的是传统婚礼习俗对凝聚乡村生活文化的影响,是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和形式;资料2则从倒卖文物、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民间文化的没落等入手分析了文化保护的必要性,尤其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指出了某些官员在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误区。
资料3指出在文化工程保护建设中要重视保留原真性和生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4通过妈祖文化的追溯和探讨,突出其精神信仰的传承。
资料5描述了民间手工艺-鹤溪缸窑的发展历程和意义以及其面临没落的现状。
资料6通过作家F对贺兰山岩画、皮影戏等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感悟,来引出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所思所想,以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保护。
开头部分从“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感悟出发,得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二、三段提出结合材料和实际,提出两个分论点并进行论证分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民俗文化“活”起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要注重修炼内功。
第四段通过引用温总理的名言阐述文化发展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提升思想高度。
高分申论范文: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高分申论范文:岁月失语,惟石能言](https://img.taocdn.com/s3/m/5edcb32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9.png)
高分申论范文: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在长河的岁月中,有一种声音会渐渐地消失,那便是石头的声音。
岁月流转,石头似乎也在默默地无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人类的命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文字、声音和图像来传播和交流。
然而,当这些媒介面临着流行和淘汰的危机时,石头的沉默也愈发珍贵,因为石头能够为我们带来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首先,石头是历史的记录者。
从古代文明留下的石碑和石刻,到现代的纪念碑和墓碑,石头默默地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石头上的字迹虽然难以阅读,但它们却是时间的见证,是那些已逝去的岁月中人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石头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让我们能够窥探过去的风云和英雄的事迹。
无论是探寻古老文明的痕迹,还是寻找自己身世的线索,石头都能为我们提供珍贵的线索。
其次,石头是自然的艺术品。
在大自然中,石头以其各种形状和色彩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它们被风吹雨打、河流冲刷和时间抛弃,刻画出各种各样奇特的形状。
有的石头酷似动物或人物的脸庞,有的石头被冰川的舌头打磨得光滑如玉。
这些石头不需要人为修饰,它们的自然之美就足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尤其是那些矗立在峭壁上的巨石和被浪涛冲击的岩石,更是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宏伟。
此外,石头是与人类对话的对象。
人类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而石头也有着自己的声音和表达方式。
它们以其坚硬和持久的特性与人类交流。
它们无法说话,但它们会告诉我们它们曾经经历过的岁月和历史。
它们在沉默中振聋发聩地诉说着人类的悲欢离合和生死离别。
人们可以依靠石头来寻找自己的根源和归宿,从中汲取智慧和感悟。
当我们沉浸在大都市的喧嚣和繁忙中时,石头就像一个沉思的伙伴,与我们共鸣和交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人们渐渐地忽视了石头的存在。
我们在城市中高楼大厦之中行走,却很少会顾及石头所承载的历史和故事。
我们赶着快速的脚步,疏忽了与自然对话的机会。
我们也把创造出来的文字和声音视作唯一产生意义的媒介,而忽略了石头的沉默背后蕴含着的智慧和启示。
真题十九(国考2013省部)参考答案
![真题十九(国考2013省部)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79063011ca300a6c390a4.png)
参考答案: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
”请结合“综合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
(15分)要求:全面、简明。
不超过250字。
观点强调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
其依据在于:第一、传统仪式与习俗承载着精神的内涵,观望着文化和精神归属,传承民族精神,是一种心灵和精神的升华过程;第二、无形的活文化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表明着中国人的根本;第三、长城,故宫失去了实用性,是死的东西而无形文化遗产的活着的。
然而,我国无形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由于政府官员对文化理解的误区和曲解,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流失和毁灭,并且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毁灭将无法再生。
所以,政府官员要正确理解文化内涵,继承传统仪式与习俗,保存非物质文化财富。
二、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1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
不超过150字。
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的经验包括:1、旧建筑改建过程中要将艺术融入人居环境,从而保留传统文化。
2、豫园建造成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民族风格的文化综合体,同时推出豫园中国节,再现民族风情。
3、民间文化的原有特色的保留,增加了枫泾镇的魅力。
4、原样原俢,保留原材料、原工艺、原样式、原风貌、保留原真性。
5、枫泾镇保护地方文化的特色在于整体保留。
三、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
请你根据“综合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
(20分)要求:(1)内容具体,切合主题;(2)准确全面,逻辑清楚;(3)表述生动,对象明确;(4)总字数400-500字。
关于妈祖文化的讲解稿游客朋友们:欢迎瞻仰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参加妈祖文化旅游节。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2013年国考申论范文(副省级)】
![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2013年国考申论范文(副省级)】](https://img.taocdn.com/s3/m/9a1a5283cc22bcd126ff0cf9.png)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2013年国考申论范文(副省级)】吼吼!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三万里残阳山河无疆,五千年汉唐高风激扬。
时光的流逝,消却了奕耀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光芒,却也为我们留下了“能言”的文化宝藏。
在这些文化宝藏中,既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有无形的非物质遗产。
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竞争,因此,加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不仅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更是有效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选择。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要内炼其“心”。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真正的民俗来源于民间。
从记载民众生活的《诗经》到承载传统中国人生命价值的婚礼、建筑、吃住,民俗不仅是社会形态的体现,更是国家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及外来文化的侵蚀,传统的习俗、文化渐渐的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拯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从文化安全意识着手,将民俗文化的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将文化安全注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将民族文化的发扬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让其在心与心、行与行中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要外塑其“形”。
不管是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还是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其在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割裂中国人历史文脉延续的同时,更凸显了我们创新能力的不足,没有很好的挖掘出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凸显其生动的表现力。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做精做细,既要与时俱进,同时应去粗取精,挖掘出传统文化的精华,将民俗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构建民俗文化传承人人有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人参与的保护机制,形成以专家学者为主体,广大民众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有效的推进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向世界。
2013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副省级)
![2013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副省级)](https://img.taocdn.com/s3/m/e6eea32aba1aa8114431d967.png)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省部级)给定资料:1、“良辰吉时已到,婚礼开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2012年月6日中午,在江南某村,一堆“85后”新人的传统结婚仪式正在举行。
“这对小夫妻年纪不大,倒愿意举办农村的传统婚礼,真稀奇。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据了解,这是当地几名大学生村官策划的第一场农村传统婚礼。
看惯了西式婚礼的走红毯、切蛋糕、倒香槟等流程,这场农村传统婚礼,让年轻的新郎新娘感到别有一番韵味。
新浪东平怀着欣喜而忐忑的心情望着新娘丽丽。
在婚车上,新娘用糙茶洗好脸后,就盖上大红盖头,小鸟依人般挽着新郎的手走下婚车,鞭炮声中,新郎新娘踩着印有“喜”字的麻袋走进堂屋,麻袋又称“代代子孙”,寓意新人早生贵子。
这是,空中下起了一场“花瓣雨”,【围观】的孩子欢呼雀跃。
“接下来是‘过火盆’,红红火火。
”在婚庆策划人员的提示下,新郎新娘绕着院中的三堆火走三圈后。
正式进入堂屋,婚庆策划人员【和】记者,新人跨过门槛时要先抬右脚,这是“顺脚”,寓意婚后的日子顺顺利利。
堂屋主桌上摆放着成双的龙凤花烛、果品和用于挑起红盖头的喜称“称心如意”,“新郎官,你不看看新娘长啥样嘛?”人群中有人喊道,新郎笑着拿起“称心如意”,小心翼翼地挑起红盖头一角,露出新娘的嘴角。
申论大作文真题类型
![申论大作文真题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3d3488d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1.png)
申论大作文真题类型各类型作文一、给定题目:1.“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35分)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语言畅达;800-1000字。
(2013年国考副省级)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作家冯骥才观摩贺兰山岩画之后,感慨“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这里的“石”,指的是文化遗产。
漫长的历史岁月悠悠过去,只有文化遗产,向我们诉说着往日的辉煌,诉说着祖先们对生活的勇气和情感。
之所以说“岁月失语”,是因为岁月无形无迹,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它虽是历史的见证者,但它沉默不言,从不表达。
由于我们的疏忽,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消失。
进入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发展的日新月异,加速了对过去的遗忘:网红直播的浅薄挤走了古文典籍的深刻,娱乐至死的观念取代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个人主义的思想消磨了家国天下的情怀……当人们不再“怀旧”,当岁月真的“失语”,我们的民魂也会随之丧失。
之所以说“惟石能言”,是因为岁月需要留声,历史需要铭记,文化需要传承,而其载体与形式,便是文化遗产。
鲁迅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民魂就是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中国特色。
文化遗产承载历史记忆,承载中华文化与民族的“魂”。
延安的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因为它唤醒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感恩;妈祖被世界各地的华人信奉,因为她代表着千百年来人们祈求出海平安与顺利;长城享誉国际,因为它见证着古老中国的沧桑与辉煌。
老祖宗留下最宝贵的遗产,从来都不是金银,而是中华民族的记忆和精神。
这些文化遗产保留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慰藉心灵的精神食粮,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代桥梁,向我们“言说”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冯骥才先生想说的是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如今我们看到的却是文化遗产触目惊心的毁灭,就像电影《百鸟朝凤》的场景:民间的唢呐文化后继无人,面临断裂的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国考申论真题范文及解析(副省级):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相关链接: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给定材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35分)
给定材料查看: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
要求:
(1) 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 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3) 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 800~1000字。
问题解析:
文章要求从材料中冯骥材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触发的思考和感悟起笔,并将这句题字作为标题。
作文必须遵循这一要求,完成三个写作步骤:
一是据示拟题,将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并可根据这句话的含义确定文章主题,加拟一个揭示主题的副标题。
同时,要准确理解题字含义,掌握其深层内涵,认清石与岁月之间的关系,认识到题字的实质是隐喻文化遗产记载先民的生活和感情、传承历史文化、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功能,从而揭示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要依据这层理解来确定文章的主题,围绕保护文化、传承和发展文化遗
产来写。
二是破题陈意,通常要在首段最迟不晚于第二段,对立意提示句作家题字的内涵做出阐释,揭破文章主题,也就是揭示出上面所说的文化遗产的多重功能、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总领全篇。
三是依理论说,逐步引申展开,具体阐释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遗产是什么,包括什么)、保护遗产的意义(为什么保护)、思路和措施(怎么保护、怎么传承)。
其中,对于文化遗产内涵的理解,不必局限于物质的或是非物质的,最好两者兼顾,只取一者,应优先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材料的整体思想和叙述重点,避免偏离材料材料主旨。
最后,文章写作题一个较为独特的要求为省级试卷所独有,即思想深刻,这一点说来复杂,做到也不难,重要的是读深、读透、读懂最后一条材料,能够从冯骥才及其他学者的论述中得出高层次、纵深化、开阔性的观点,能够运用人类文化学的观点和提法,来看待和分析文化遗产课题。
在论述中可以引用高层次、理论性、战略性强的材料,特别要注意援引国际通用、国内流行的理论或指导思想,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科学规划、科学保护的科学发展观进行联系,并做出一定阐释,就能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较高思想层次。
申论范文:《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漫漫千万年文明史,逝去的岁月镌刻
在贺兰山壁上一幅幅粗朴的岩画中,沉积在敦煌莫高窟一座座安详的雕像上、一幅幅绚丽的壁画中,也浓缩在绵延万里守望未来的长城烽火台上,浓缩在缸窑的陶器中、江南的刺绣和传统婚礼上。
不能说的岁月,先民们却用有形与无形的文化符号替它表达,传递出沧桑、梦想和美好情愫,替今人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架起桥梁。
台湾作家朱天心曾说: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那么今天你不是20岁、30岁,你已经5000岁了5000年深沉厚重的历史记忆,透过种种物质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到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身上。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既有物质性的长城、故宫、贺兰岩画、敦煌石窟,也有非物质性的剪纸、戏曲、武术、陶瓷工艺。
无论物质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都需要我们的悉心呵护。
这里凝结着五千年的历史记忆,寄托着我们的精神之根,能够抚慰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的灵魂以栖息之所。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指出的,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见证。
但是大量事实也使我们看到,文化遗产极其脆弱,尤其是那些口手相传的艺术,具有不可再生性;在物欲大潮的冲击下,文化遗产正以远快于生物物种灭亡的速度消失,其后果必将导致民族文化的断裂、文化多样性的消减。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迫切需要,也是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时代强音。
保护文化遗产,最首要的是保护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目前两岸正共同面对着钓鱼岛危机,发掘、弘扬妈祖文化中蕴藏的和平、
勇敢、捍卫中华儿女安全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这可以凝聚起两岸同胞共御外侮的强大力量,也可以获取和平解决危机的智慧。
保护文化遗产,最根本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文保工作规律,将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创新发展融为一体。
推广豫园模式,坚持保护优先、整旧如旧,在保持历史文化环境原貌的基础上,融入传统民俗文化和现代商业营销等元素,打造综合文化体,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双赢,使沉沉遗产焕发出勃勃生机。
温家宝总理指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
每一个5000岁的中国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充满感情,从我做起,投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尽己所能。
如此我们不仅能打开失语的岁月的秘密,还能通过文化遗产架起的桥梁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