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及意义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

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

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篇一: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背景: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改革是当时俄国社会提出的要求。

也是俄国历史本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众所周知,彼得一世即位以前,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17世纪末,在尼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而在俄国依然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贵族地主是支配一切的统治阶级。

列宁对这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作了如下的评述:“地主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需要有一种机构来使大多数人受他们支配,服从他们的一定的法规,这些法规基本上是为了一个目的——维护地主统治农奴制农民的权力。

”俄国1649年法典反映了封建农奴制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这表现在服役封地和世袭领地趋于合流,形成了统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各种隶属关系不同的农民(国有农民、宫廷农民、私有主农民)和其他压在社会最低层的劳动人民都成为封建主剥削的对象,农奴和奴仆互相接近而融合为一体;沙皇的专制权力,进一步加强,等级代表君主制正在向绝对君主制过渡。

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

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

直至... 背景: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改革是当时俄国社会提出的要求。

也是俄国历史本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众所周知,彼得一世即位以前,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17世纪末,在尼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而在俄国依然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贵族地主是支配一切的统治阶级。

列宁对这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作了如下的评述:“地主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需要有一种机构来使大多数人受他们支配,服从他们的一定的法规,这些法规基本上是为了一个目的——维护地主统治农奴制农民的权力。

”俄国1649年法典反映了封建农奴制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这表现在服役封地和世袭领地趋于合流,形成了统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各种隶属关系不同的农民(国有农民、宫廷农民、私有主农民)和其他压在社会最低层的劳动人民都成为封建主剥削的对象,农奴和奴仆互相接近而融合为一体;沙皇的专制权力,进一步加强,等级代表君主制正在向绝对君主制过渡。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士兵一面, 当兵还一面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 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 1、改革的必要性 奴劳动。 中央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的 ( a )俄国是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督军”权利广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 ( b)通向西欧的通道受控 皇。 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少,识 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三.彼得一世改革的意义
1、积极: ①使俄国国力不断壮大,跻身于欧洲强国之 列,俄罗斯帝国崛起。 ②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 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性质: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③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2、消极: ①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②改革手段野蛮残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合作探究

探究方式:分组讨论
1.
2.
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 帝”?请用史实说明) 怎样评价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 发展道路”还是“封建经济军事改革,尽管 使俄国跟上了近代化的步伐,但仍未根本改 变俄国封建落后的状态”?分别有何史实依 据?)
政 治 文 化 教 育
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 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这有什 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从当时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 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从对俄国长远发展看,由于此政 策的实质是进一步加强了农奴制,所以 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 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 俄罗斯总统普京——这 位受俄罗斯大部分民众 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 说:“此生我最佩服的 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改革》 讲义

《彼得一世改革》 讲义

《彼得一世改革》讲义一、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俄国的封建农奴制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与西欧国家相比,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仍然十分落后。

在政治上,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导致了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贵族地主掌握着绝大部分的权力和财富,农民则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

政治制度的腐朽和落后,使得国家的行政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

在经济上,俄国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缓慢。

封建农奴制的束缚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土地荒芜,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同时,俄国的工场手工业大多采用农奴劳动,产品质量低劣,无法与西欧国家的商品竞争。

在军事上,俄国的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士兵缺乏训练,军官素质低下,无法适应当时欧洲战争的需要。

在与瑞典等国家的战争中,俄国军队屡遭失败,这使得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文化上,俄国的教育水平低下,民众普遍缺乏文化知识。

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思想保守,阻碍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二、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彼得一世认识到俄国的落后状况,决心进行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他希望通过改革,使俄国摆脱封建农奴制的束缚,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成为一个强大的欧洲国家。

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沙皇的统治地位。

2、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综合国力。

3、建立现代化的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保卫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4、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促进俄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1、政治改革彼得一世大力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他废除了旧的贵族杜马,建立了由他亲自任命的“参政院”,作为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同时,他还在地方设立了省、县等行政机构,派遣亲信担任省长和县长,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彼得一世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对不称职的官员进行严厉的惩罚。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为了满足对军费的需要,彼得一世进行了经济改 革来增加国家的收入。
课后训练
2.彼得一世重视发展海军,主要是因为( A.打通出海口的目的
A
)
B.俄国海军落后
C.学习西方军事体制
D.增强军事力量
解析:选A。海军的发展离不开出海口,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选A项。
课后思考:
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与彼得一世的改革 有什么联系?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 谢大家!
26
(2)影响: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上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 征兵制,发展海军。
2、经济上鼓励私人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 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实行重商主义
3、政治上 中央设置参议院,地方设总 督;废除旧贵族特权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 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 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 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军事: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征兵制, 发展海军。
2、经济:鼓励私人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 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实行重商主义
3、政治上 中央设置参议院,地方设总督;废 除旧贵族特权
4、文化教育和生活习俗:
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派遣留学生到欧 洲学习,推行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必要性:
(1)17世纪末,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俄国落后的表现: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严重 4、文化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居民 只占23.6%ຫໍສະໝຸດ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必要性:

第10课 彼得一世改革

第10课 彼得一世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学目标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背景,归纳改革内容,掌握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彼得一世不畏险阻锐意改革的精神。

重点难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及其评价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准备课本插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03年5月,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典活动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曾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讲授新课一改革的背景1.改革的必要性学生看书,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试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必要性。

17世纪末,俄国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经济:落后的农奴制经济,全国仅有21个手工工场。

政治:机构简单,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存在割据势力。

军事:军备落后,只有陆军。

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

2.改革的可能性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握大权,微服出访西欧国家,接触到了西方文明,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

这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可能。

二改革内容设问:从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中分析,要实现彼得的强国梦,当前最迫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当务之急是打通与西欧强国交流的入海口,夺取瑞典控制的波罗的海和土耳其掌握的黑海,打开通向欧洲的海路。

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军事力量。

军事改革是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1.军事: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重视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2.经济: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加赋税。

引导学生注意,经济改革过程中,允许私营企业主向贵族购买农奴,强化了农奴制度;税种的增多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3.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在中央设直属沙皇的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地方各省设直接听命于沙皇的总督;废除旧贵族享受高官厚禄的特权,为其他阶层有才干的人开辟了谋职升官的门路,削弱了贵族的势力。

4.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第2课--俄国的改革123

第2课--俄国的改革123

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
• (2018·广西北部湾六市)12.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产生积极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
• A.1861年改革 B.明治维新 C.罗斯福新政 D.宪章运动
• (2018·四川遂宁)6.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 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标: 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 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俄国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出现于9世纪。
12世纪中期形成了莫斯科公国, 13世纪成为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的一个封建小邦。 1480年,俄罗斯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而独立。 16世纪中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俄 罗斯已经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废除农奴制
俄国1861年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史料解读
农民暴动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 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 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 是,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农奴受着沉重的剥削、压 迫,生活极其贫困,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限制;同时农奴被牢牢 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经营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得不到满足,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 俄国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拒统计,1858-1860年间,全国共发生 了近三百次农民暴动。
( )D
•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 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彼得一世改革》 讲义

《彼得一世改革》 讲义

《彼得一世改革》讲义一、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

在经济上,农业占主导地位,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缓慢,农奴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上,沙皇的权力受到大贵族的限制,行政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军事上,俄国军队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在对外战争中屡次失利。

文化上,俄国教育落后,民众文化素质低下,缺乏科学技术和人才。

与此同时,西欧各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

英国、法国等国家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取得了显著成就。

俄国在与西欧国家的交往中,深感自身的落后和差距,这促使彼得一世决心进行改革,以追赶西欧国家的发展步伐。

二、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使俄国摆脱落后状态,成为一个强大的近代化国家。

他希望通过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扩充军备,提高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具体来说,彼得一世希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加强军事力量,争夺出海口,扩大俄国的领土和影响力。

2、发展工业和商业,促进经济繁荣,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3、打破封建农奴制的束缚,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改变俄国的落后局面。

三、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1、军事改革彼得一世认为,强大的军队是国家强大的保障。

他大力加强军队建设,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常备军。

同时,他注重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和训练质量,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战术。

为了培养军事人才,他还创办了军事学校。

2、经济改革在经济方面,彼得一世鼓励发展工业,尤其是冶金、造船和纺织等行业。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引进外国技术和人才,建立工厂,鼓励私人开办企业等。

为了促进商业发展,他还改革了税收制度,修建道路和港口,扩大对外贸易。

3、政治改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彼得一世削弱了大贵族的权力,设立了新的中央机构,如参政院。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知识点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知识点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的发展历程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沙皇的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彼得一世改革的概况。

(1)时间:18世纪初;(2)领导:彼得一世(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内容: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性质:地主阶级改革(6)影响:积极: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7)扩张与建都:①扩张:俄瑞战争 1700--1721年②营建新都:圣彼得堡4、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

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为目标;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二、废除农奴制:俄国1861年改革(又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1、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原因):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②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

(导火线)2、俄国1861年改革:①时间:1861年;②直接目的:废除农奴制,缓和矛盾,增强国家实力。

③根本目的:巩固统治(或挽救沙皇统治危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④人物:亚历山大二世⑤内容: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提供劳动力)B、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第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

第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 来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 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 做到了。”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二、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亚历山大改革(1861年改革)
1. 背景/原因——农奴制的危机 根本原因: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直接原因: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社 会经济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时间: 1861年(1861年改革) 3.领导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改革的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5.改革方式:“自上而下”改革 6.改革措施: 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自由劳动力 法令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②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有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市场 ③农奴可以从地主那里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 赎买。 资金
农奴暴动
1859
1860
1861
十二月党人广场(俄国圣彼得堡)
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激起农奴不 断起义,工人和士兵暴动此起彼伏
资产阶级民主派“十 二月党人”武装起义
二、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亚历山大改革(1861年改革)
1. 背景/原因——农奴制的危机 根本原因: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直接原因: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社 会经济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时间: 1861年(1861年改革) 3.领导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改革的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20世纪初,领土已达……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俄国领土的扩张
二、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 背景/原因——农奴制的危机 ①经济上: 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起来 ②政治上: 俄国仍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就是上帝的 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 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
3、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①在中央设置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直属沙皇。
②地方各省设总督,直接听命于沙皇。
③废除旧贵族特权
图片反映了 哪方面的改革 措施?还有哪 些?
1、军事改革
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
①实行征兵制;
②重视发展海军。
2、经济改革
目的: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 措施 ①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买农奴 充当劳动力。 ② 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
金钱是战争的命脉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胡须税”牌,留胡须者 必须交纳高额税金。税牌上文字为“税金已付”。
1697—1698年,彼得 一世微服出访,随俄 国“大使团”访问了 西欧的荷兰、英国等 国家。在荷兰,彼得 一世化名米哈伊洛夫 在造船场认真学习造 船技术。图为圣彼得 堡的彼得一世学习造 船雕像。
二、移植西方文明——措施
1、军事改革
2、经济改革
3、政治改革 4、文化教育生活习俗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 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更谈不 上超过他们。”结合课本知识指出彼得一世采取了哪 些措施实现了兵强?
1、性质
统治者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 封建性改革。
2、影响
积极
A、增强俄国实力,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B、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 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并 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一、时代的要求——背景
1、必要性
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它效法西方,推行 “重商主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 工商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场手工业和商 品经济的发展,因而改革在客观上带有资本主 义色彩。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 (3)但是,改革的阶级基础是贵族地主和商人 阶级;宗旨是巩固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强 化沙皇专制;改革的方式是剥削农奴。改革没 有超出封建社会形态的范畴;没有根本改变封 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是对旧有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某些领域的调整和完善。
扩大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 如何辩证地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意图?
❖ (1)彼得一世改革有改变俄国落后面貌、跻身于 世界强国之林的一面,这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 (2)彼得一世改革又有服务于侵略扩张的一面, 改革是为了打通入海口,扩大疆域,而这又不 利于欧洲的稳定。
❖ (3)彼得一世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试说出黑字标题之间的关系
一、“时代的要求” 改革的背景 二、“移植西方文明” 改革的内容 三、“俄罗斯帝国的崛起”改革的影响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 1.17世纪末国际国内的形势
(1)国际环境:西欧各国发展迅速,强邻瑞典和 土耳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控制着俄国通向西欧 的通道。
❖ 面临任务:俄国的当务之急就是打通与西欧强 国交流的入海口,夺取瑞典人控制的波罗的海 和土耳其人掌握的黑海,打通通向欧洲的海路。
❖ (2)从其作用和影响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 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但从俄国长远发展来看,由于此政策的实 质是进一步加强农奴制,所以对俄国经济发展 起了阻碍作用。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第2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

第2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

第21课沙皇俄国的改革【知识管理】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背景:1689年,彼得开始掌握实权。

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他于1697年率领一个使团赴西欧考察。

内容:在经济上,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是工场手工业。

颁布“一子继承法”,规定贵族死后,他的土地只能传给一个儿子。

在政治上,成立参政院,作为国家最高议事机构,其成员全部由沙皇任命;建立12个“院”;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由沙皇指派的总督治理;设立宗教院,把教会置于政府管辖之下。

其他改革措施,包括解散旧军队,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征兵制,建立俄国第一支海军;建立各类学校;成立俄罗斯科学院,高薪聘请西欧一流的科学家前来工作;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

意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2农奴制度的废除背景:18世纪下半叶,俄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到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手工劳动逐步被机器生产代替的趋势。

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

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

农奴们不堪剥削和压迫,不断发动起义,严重威胁着沙皇专制政权的生存。

开始:沙皇亚历山大在1861年3月宣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

农奴获得解放后,地主必须分给他们一块耕种份地。

份地的大小和地段由地主决定。

在地主同意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赎买这些份地并缴付赎金。

在契约签订前,农民必须承担劳役或缴纳代役租。

意义: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

此后,俄国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基础过关】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1.彼得一世改革的有利条件是(A)①正式掌握了俄国统治权②亲自接触了西方先进文化③了解了国际形势④认识到废除农奴制的必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知识点总结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知识点总结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17世纪末)【教学重点难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一、导入新课设问:这座雕像塑造的是谁?(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俄总统普京—这位当前令俄罗斯大部分民众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是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的内容。

一、背景1.必要性(1)西欧:17世纪末,各国发展迅速。

(2)俄国: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3)面临任务:打开通向西欧的海路。

(夺取瑞典人控制的波罗的海和土耳其人掌握的黑海,打开通向欧洲的海路)2.可能性(1)1689年,彼得一世掌权,立志改革。

(2)彼得一世微服出访西欧使其了解了国际形势。

目的:巩固沙皇的统治,实现富国强兵问题探究:为什么说17世纪末的俄国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1)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2)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3)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4)文化教育十分落后。

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二、移植西方文明——彼得一世的改革措施1.军事改革: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目的: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A实行征兵制,贵族和农民都要服兵役;B重视发展海军,建立庞大的军队影响: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2.经济改革:A鼓励私人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B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C将原来按户收税改为按每个男性农奴征收“人头税”【重商主义】资本主义早期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1、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足的标志2、主张积极发展工商业3、鼓励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历史作用:1、增加政府收入,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2、引起商业竞争和殖民争夺,导致殖民战争。

3.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A中央设置参政院,直属沙皇;B地方设总督,直接听命于沙皇;C废除旧贵族特权。

历史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课件

历史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课件

沙皇俄国的建立
彼得一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沙皇,他意识到俄国的落后,决心进行改革。
彼得一世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加强国家实力,推动俄国现代化进程。
彼得一世的统治和改革
1
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意义
2
3
彼得一世的改革对俄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彼得一世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俄国在欧洲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03
彼得一世的改革没有重视人民的文化和教育需求,无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
05
彼得一世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政治方面
01
彼得一世通过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更加有效的行政机构,使得俄国在政治上更加稳定和强大。
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经济方面
02
彼得一世重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和知识,促进了俄国经济的繁荣。
实施土地改革
建立工厂和手工作坊
经济改革
社会改革
实行普遍征兵制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保障国家安全。
推行城市化和农村集体化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城市化水平。
实施社会救济制度
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帮助。
01
02
03
推行西化教育
建立学校和大学,引进西方教育体系和教材。
促进文学和艺术发展
支持文学家、艺术家和音乐家创作,推动文化繁荣。
THANKS
感谢观看
改革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和贸易方面,为俄国成为工业化国家奠定了基础。
彼得一世的改革使得俄国文化逐渐崛起,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欧洲文化圈的重要力量。
推动社会进步
彼得一世的改革在俄国社会中推动了一系列进步的观念和制度,如普及教育、推动女性地位的提升等,为俄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俄国的改革知识点

俄国的改革知识点

知识点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的发展历程: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15世纪晚期: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16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背景: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及其缓慢。

目的:加强封建专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

方式: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时间:18世纪初领导:彼得一世内容:性质:材料一:“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 240多个手工工场。

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影响:材料二:课本P7“俄国疆域扩张图”和P8“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材料三:现代化骑兵、海军、炮兵与科学院材料四:农奴生活环境恶劣积极的: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封建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知识点二:废除农奴制1、背景:可见,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可见,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封建农奴制度(俄)VS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英、法、土)“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 ——恩格斯可见: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目的:材料一:“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3月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1)直接目的:缓和阶级矛盾(2)根本目的:巩固统治(3)其他目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增强抵御西欧国家侵略及扩张能力。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沙皇彼得一世改革内容俄国在18世纪初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各个国家,俄国对内对外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于是彼得一世改革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

彼得一世改革使得俄国国力大大增强,成为了当时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军事帝国,那么彼得一世改革具体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的呢?18世纪初期,彼得一世改革之前,俄国依然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其他欧洲国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甚至在尼德兰和英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俄国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

就在此时伟大的彼得大帝上台之后,便开始着手国内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国家军事军队,加强国防建设,全力夺取出海口。

第二,改革健全国家的行政机构。

第三,对宗教进行改革,削弱教会势力,加强皇权。

地四,改革并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第五,兴办工业,以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第六,鼓励发展商业和贸易,提高商人在国内的地位。

彼得一世改革使得俄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增强了国家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并且使俄国成为了当时的强国。

此外彼得一世改革还使俄国走上了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彼得一世改革更是俄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运动。

当然俄国能有这样的发展,和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的雄才大略是分不开的。

沙皇彼得一世改革背景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俄国的封建农奴制进一步发展,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人民成为了封建地主剥削的对象,而且愈演愈烈,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而且沙皇的专制权力进一步加强,有发展成绝地君主制的趋向。

第二,俄国经济发展水平非常地下,政局不稳加上战乱不断导致生产活动遭到破坏,出现了很多荒芜的田地,农奴和农民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第2课 俄国改革

第2课 俄国改革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制度
俄国 71 英国 323 法国 150 德国 175
26 1606 封建农奴制 385 14603 君主立宪制 108 9160 民主共和制 40.2 10065 君主立宪制
下列情况分别影响了什么因素?
5.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积极:(1)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 欧洲 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 障碍。
6.彼得一世的扩张及营建新都:
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 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 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
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1903年已近9千个
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1853-1856 克里米亚战争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克里米
封建农奴制度VS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亚半岛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
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
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1.农奴制危机表现(改革的背景)
(1)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根本原因) (2)政治: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及意义摘要:马克思就认为彼得一世改革“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

【1】彼得大帝的统治开启了俄国历史的一个新时代。

对这个时代有多种称呼,可以基于这个国家及其统治者的新的称呼而称之为帝国时代。

这个时代持续了约两个世纪,在1917年突然结束。

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改革是当时俄国社会提出的要求。

也是俄国历史本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众所周知,彼得一世即位以前,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

另外,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文阐释了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对俄国、世界的影响,对此次改革有个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彼得一世背景意义一、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俄国1649年法典反映了封建农奴制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这表现在服役封地和世袭领地趋于合流,形成了统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各种隶属关系不同的农民(国有农民、宫廷农民、私有主农民)和其他压在社会最低层的劳动人民都成为封建主剥削的对象,农奴和奴仆互相接近而融合为一体;沙皇的专制权力,进一步加强,等级代表君主制正在向绝对君主制过渡。

【2】17世纪末,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17世纪初的混乱年代将俄罗斯推向了毁灭的边缘,留下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外交问题。

国家经济落后,发展缓慢。

广漠的地域、严酷的气候以及不便的交通条件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商业的交往。

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

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0—25%。

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地主、贵族则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推行最原始的封建剥削方法,即野蛮的摇役制,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而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农奴。

在这种封建农奴制的残酷压迫下,广大农民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17世纪俄国虽然出现了工场手工业,但还很微弱,大量使用农奴劳动,商品经济还处在自然经济的从属地位,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后来,虽然出现了某些资本主义的微弱因素,却一直受到还在发展着的农奴制的严重压抑。

与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俄国政治机构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17世纪的衙门制度,反映了俄罗斯统一国家中央政权机关仍不健全:行政、财政、司法的权限不分;分工不明确;财政制度紊乱;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过于庞大。

到17世纪末,衙门制度的流弊已非常严重。

办事效率极低,因循拖延之风泛滥,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事件层出不穷。

俄国军事制度也存在着不少弊端。

旧时的贵族军队,因平时经营地产、临打仗时行动迟缓,纪律松弛,已渐渐失去它的军事意义。

新成立的射击军,因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他们不仅当兵,平时还从事手工业和买卖,加上训练和装备都很落后,作战能力很低,也不能适应国家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的需要。

俄国的文化教育也十分落后,宗教思想在一切思想文化领域占绝对统治地位。

居民中识字的人很少,社会上出现的书籍都是手抄本,错误连篇,价钱昂贵,行销的也都是一些宣扬宗教的作品。

民间盛行信奉鬼神,迷信妖术,普遍保留着极其愚昧落后的风俗。

虽然开办了一些学校,但都是宗教性的,教会对非宗教的知识传播采取敌视态度。

据统计,到17世纪下半期,象在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中识字的人数也仅占总人数的23.6。

甚至还有一些达官显贵仍目不识丁。

特别在妇女中识字的人更少,就连在著名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中,所有的妇女几乎全是文盲。

这种落后状况,严重地阻碍着俄国社会的发展。

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看出这种落后状态对俄国的严重危害,也曾有人试图进行改革,但未能大胆果断地进行,因而成效甚微。

彼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抛弃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

二、内容1.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彼得一世的改革活动,主要是在大北方战争期间(1700—1721)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彼得的许多改革措施是围绕着军事改革而展开的。

【3】1699年彼得一世正式启动军事改革,首先解散了射击军,并宣布了实行义务征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拥有人身自由的农民,同时规定贵族家庭的男子服兵役的人数不得少于其家庭总人口的2/3。

彼得一世既注意引进国外的军事人才,更注意军队指挥和管理的俄国化。

彼得在领导海军建设的同时,并注意对陆军的集中统一领导。

他根据北方战争的形势发展,几次调整统帅机构。

1720年,成立了以缅希科夫为院长的“陆军院”,加强对陆军的领导。

同时注重兴建各类兵工厂,生产新式火炮,修筑国防要塞和海军基地。

2.改革和健全国家行政机构为了满足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愿望,彼得于1699年下令,在莫斯科成立市政院(不久改为市政厅)。

为了巩固地方政权机构,1708年12月8日彼得下令,把全国分成8个省,1714年又增设3个省。

对于国家中央行政机构的改革,彼得一世予以特别的重视。

1711年2月22日,彼得下令建立参政院,取代原来的贵族杜马。

新建立的参政院由9名参政员组成。

参政院拥有很大权力,从国家中央机构到地方行政系统,从财政预算、贡赋征收到陆海军的编制,都属于参政院管辖范围。

3. 实行宗教改革,加强皇权彼得一世不仅在军事、行政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不顾教会势力的反对,大胆地进行宗教改革。

1701年彼得一世政府下令将部分教会财产收归国有,主张由世俗官员来管理修道院的领地。

彼得一世不仅限制教会经济实力的膨胀,而且还限制教会的权力;把教会完全置于国家的管辖之下,使教会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4. 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为了改变俄国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彼得一世指定各级政府直接管理教育,建立各种类型的学校,全俄各县普遍建立小学,对贵族子弟实行强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到西欧各国学习。

同时,彼得政府还通过各种途径,把西欧近代科学著作翻译介绍到俄国来。

5. 兴办近代工业,改变俄国经济落后面貌彼得一世为保护和刺激年轻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制定了很高的进口税,同时规定凡开办工场的场主及其亲属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头税。

1721年,他又规定工场主有权向贵族领主购买农奴充当本场的劳动力,凡领主拥有的地下矿藏,加以隐瞒,迟迟不开采者,处以死刑,以此促使领主兴办场矿,向工商业资产阶级转化。

6. 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地位在经济上又授予商人有贸易特权。

彼得一世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他认为“对外贸易是俄国吸收西欧文化,发展国内生产力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

为此,他鼓励商人组织公司,发展对外贸易。

在国内则实行严格的关税保护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优势。

此外,政府还大力整治交通,兴建通商港口,开凿维什尼、沃罗察克运河,使伏尔加河与涅瓦河互相沟通,从而加强了国内市场联系,使俄国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三、意义1.对俄国的意义首先,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保证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

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

以前俄国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执政末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其次,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俄国著名历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就曾认为彼得一世的行政改革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改革的色彩,在俄国开创了近代议政制度。

特别是1722年颁布的“官秩表”,体现了彼得一世的“量才施用”、“论功取仕”的思想,它是对按贵族门阀取仕的腐朽传统的挑战,使一大批出身寒微、德才兼备之士脱颖而出。

这对革新政治,广罗人才,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一子继承法”迫使众多功贵族子弟去从商、从军、从学、去“自寻饭碗”,这是对俄国旧贵族势力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皇位继承法”革除了旧的皇位继承原则,沙皇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后继人。

这些都对整饬政治,强化皇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另外,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

彼得一世改革,打破了俄国闭关自守的落后状态,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正是在18世纪初叶,俄国的近代工商业开始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形成。

与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出现的同时,在被剥削的劳动大众中“发现了工业无产阶级的萌芽”。

通过改革,俄国近代场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到1725年,俄国已建立起240多个近代工场,工场内部已有了较细的分工,而且有不少工场的规模是比较大的。

再次,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彼得一世改革期间,乌拉尔和卡累利亚等地设立了矿业学校;莫斯科、彼得堡等城市相继开办了军事学校和其他各类学校。

到18世纪20年代,在40多个城市里开办了算术学校。

[5]国家实行的改革同时还反应在18世纪前30年内的文艺创作之中,其中包括文学、戏剧、美术和音乐创作。

这一时期的文学带有一定的过渡阶段的特点,它的基本发展趋势主要是强化文学世俗化的过程。

无论教会将做出何种反应,彼得一世总是执意使文学具有世俗的、现实的、具有生活气息和社会意义的特点。

总之,彼得一世改革具有近代化意义。

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对世界的影响(1)对当时一些落后的封建国家有借鉴作用;(2)由于彼德一世鼓励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所以对于当时的一些发达国来说,俄国是一个充足的原料产地、加工工场和劳动力市场。

参考文献:[2]李英男戴桂菊.俄罗斯历史之路——千年回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9第一版.263页.[1]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杨烨卿文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第一版.197页.[3]张建华.俄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第一版.46-48页.[4]瓦·奥·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第四卷.张永白郝建恒高文风徐景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第一版.79页[5]T·C·格奥尔吉耶娃.俄罗斯文化史——历史与现代.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