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文化
中国古代的传统饮食礼仪
![中国古代的传统饮食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cb36e5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c.png)
中国古代的传统饮食礼仪
古代中国的饮食礼仪主要包括审美观念、礼仪习俗、桌椅风格、酿酒
茶饮、粮食食品、用餐场所等方面。
一、审美观念
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自先秦以来就具有明显的气质,以“对美有慕道
以及对错有良心”的处事态度为原则,以“好吃不过对美”为标准。
因此,饮食礼仪把食物的审美观念融入了饮食文化中,其方式是将食物分为六色,即白、绿、黄、红、青和黑,以此作为在吃喝的过程中品味美食、促进文
化膨胀的依据。
二、礼仪习俗
在古代中国,食品和礼仪的习俗比较繁杂,它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经
济生活的影响。
非常重视尊重他人、慷慨待客以及不拘小节的礼仪习俗也
是古代中国饮食礼仪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家宴、宗族节日、百官
千官和会客场合,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
这些礼仪也不仅仅体现在饮食和
饮酒等礼仪方法,还反映在礼节及传统文化传承中。
三、桌椅风格
古代中国的桌椅风格也比较严格,一般采用复杂的封建式桌椅,桌子
主要以斗椅为主。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c90dbb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a.png)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其中传统饮食礼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地区的差异,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的常见习俗。
一、对食物的尊重中国人认为食物是来之不易的,对食物有一种敬畏之心。
在享用美食前,人们通常会先行祭拜,表达对食物的感恩之情。
在祭拜中,人们通常点燃蜡烛、炷香,摆上鲜花和水果,祝福食物能带给人们健康和幸福。
二、宴席主人的责任在中国,举办宴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活动。
作为宴席的主人,有责任确保每个客人都得到充分的款待。
主人通常会亲自品尝每一道菜肴,以保证食物的质量,然后服务员会将菜肴逐一送到每位客人面前,并向客人介绍菜肴的内容和材料。
三、用筷子的礼仪在中国,使用筷子进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使用筷子有一定的礼仪要求。
首先,拿筷子时应用右手进行,左手不可直接触碰筷子。
其次,插筷子时不可插入饭碗中央,因为这样会被认为是冒犯对方的行为,应将筷子插入碗的侧边。
另外,使用筷子时应轻柔而稳定地夹取食物,不可用筷子敲打碗或盘子。
四、服务员的礼仪在中国的餐厅中,服务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礼仪举止应该得体得体。
例如,服务员应在客人用茶杯喝茶时及时为客人加茶水,保持茶水的保持茶水的恒温。
服务员应随时留意客人的需求,礼貌并及时地回答客人的问题,并确保每道菜肴都按顺序送到客人面前。
五、宴会桌上的座位分配在中国的宴会上,宾客们坐在特定的座位上。
通常,主位是用来安排宴会的主人或最尊贵的客人的座位。
次位是安排给其他重要客人的座位。
宾客们要保持庄重得盛装,同时应注意与其他宾客的交流,不让人感到冷漠或突兀。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是一种传承已久的文化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食物的尊重和对客人的款待之道。
这一传统礼仪已成为社交场合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今天,尽管现代化带来了一些变化,但中国人民对食物的尊重和对社交场合的礼仪仍然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a0b4f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3.png)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一、饮食习俗1.四季饮食:中国饮食习俗与四季有关,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食材烹饪食物,以适应当季气候和人体的需求。
2.节令饮食:中国人讲究节令饮食,如春天要吃春笋、夏天要吃西瓜、秋天要吃瓜果、冬天要吃涮火锅等。
3.地域饮食:中国各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统菜肴和烹饪方法,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4.宴席饮食:中国人重视宴席文化,讲究宴客礼仪和宴席菜品搭配,有各种规定的席次和宴席流程。
二、餐饮礼仪1.客人敬主人:在中国餐桌上,客人要尊重主人,主人要热情招待客人,互相敬酒、劝酒是常见的礼节。
2.先年长后晚辈:吃饭时要遵守先年长后晚辈的原则,年长者先坐下,先吃菜,晚辈要等待长辈吃过后再开始用餐。
3.尊重食物:在饮食过程中要尊重食物,不可挑食、浪费食物,要将饭菜吃完,不可留下残羹剩饭。
4.注意餐桌礼仪:用餐时要注意坐姿端庄、言谈举止得体,勿大声喧哗,不可伸长吧脚等。
三、饮食禁忌1.偏食忌辛辣:中国饮食禁忌中有禁忌偏食,忌过于嗜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2.不宜过量:中国人饮食注重平衡,不宜过量,大鱼大肉、油腻辛辣的食物要适量食用。
3.忌生吃生冷:中国饮食文化忌生吃生冷食物,认为这样容易伤害脾胃,影响身体健康。
4.忌吃动物的头部:中国有吃动物头部的忌讳,认为头部为先天之气所在,忌食动物头部。
四、餐具礼节1.餐具摆放:中国人讲究餐具摆放的规矩,如筷子要放在右侧,碗要正对着主人等。
2.用筷子注意事项:用筷子时要注意避免发出刺耳的咬合声音,不可竖插在饭中,不可将筷子交叉放在碗上等。
3.点心吃法:中国的点心吃法也有许多礼仪,如不可一口吃完,要小口尝,分次享用,不可大口吞咽等。
总的来说,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和人文精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塑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饮食文化。
同时,传统的饮食文化依然保留着其珍贵的传统和魅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f99018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d.png)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首先,就餐仪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餐仪式被视为一种独特的社交活动。
在家庭聚餐或宴会上,人们通常会坐在规定的位置上,按照年龄、地位、权力等进行排座。
长辈和长者往往被安排在主位上,而晚辈则被安排在次位。
在坐下之前,人们通常会等待长辈或主人示意才能开始用餐。
其次,餐具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饮食礼仪。
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使用筷子作为主要的餐具,使用勺子和碗则较少。
在使用筷子时,需要注意一些规范。
比如,永远不要将筷子插在饭碗中央,因为这被视为对逝去的亲人的不敬。
另外,不要用筷子指着他人,因为这被认为是粗鲁和不礼貌的行为。
在用餐过程中,还要注意铺开筷子的方向,不能指向别人。
第三,吃饭时的礼仪也十分重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嚼食被视为不文明的行为,所以人们通常在嘴中含一小口食物,然后缓慢地咽下去。
此外,吃饭时要尽量不发出声音,以免打扰他人。
在餐桌上开展自己的谈话也是不礼貌的,应该先让他人发言并等待你发言的机会。
最后,酒宴礼仪也是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的重要部分。
中国古代的酒宴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举办者需要遵循一系列规定和座次安排。
举例来说,主人通常会在客人的酒杯中倒满酒,以示尊敬和好客。
客人则会举杯行礼,并在饮酒时注意不要完全将酒杯一饮而尽。
另外,如果你不想喝酒,可以用茶代替,并在喝茶时向主人致谢。
总之,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对饮食的态度和尊重。
在就餐仪式、餐具使用、吃饭礼仪和酒宴礼仪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规范和礼节需要遵循。
这些礼仪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中国人民的美德和品质的体现。
饮食礼仪的传承不仅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和友谊,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知识.doc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知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18695a2efe4733687e21aadd.png)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知识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那么大家知道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知识有哪些吗?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知识”,供您参考,()查看。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知识一、中国饮食三大礼仪1.传统饮食礼仪一(饭前)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2.传统饮食礼仪二(饭中)(1)吃饭时要端起碗(2)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盘边夹起(3)要闭嘴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边是餐具礼仪是的礼仪要求。
(4)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
(5)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
假如要咳漱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后方转。
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有痰时要离开餐具去吐掉。
(6)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
碰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7)作为一个有礼貌人,吃完饭不应推开饭碗,就离开而去,要应有礼貌离座,并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3、传统饮食礼仪三(饭后)(1)用餐完后,要轻轻放下碗筷,用餐纸或餐巾擦嘴。
(2)假如自己先吃完,要与父母其他长辈打个招呼,要离开座位。
待大家都用餐完毕,应帮助大家一同收拾碗筷,擦净桌面洗刷碗筷。
二、座次安排一般使用圆桌,面对门的位置一般是主座,主人一般坐在主座,主人右手边的是主客,左手边的是次重要的客人;2.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则主宾坐在主座上,主人坐于主宾右手边;3.一般等长者先坐定后,才开始入座,从座位的左边入座;4.不要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地方;5.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和主要客人。
三、上菜程序宴会的菜谱要做到丰俭搭配、主次分明。
应特别照顾主宾的饮食习惯。
同时,酒水、香烟、水果要备齐。
正规的宴席上菜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手碟--冷碟--热炒--大菜(含头菜、二汤、荤素大菜、甜点与座汤)--饭点--茶果四、用餐1.必须等到人到齐了才能开始进餐;2.应等主客或主人先用餐;3.看准自己要取的食物,再动筷子,尽量不要碰到其他食物;4.最好让筷子上的食物在自己的接碟中过渡一下,才送入口中,可以让自己的吃相看上去不那么急切,直接把菜肴放入自己的嘴中是不礼貌的;5.吃饭时,应端起饭碗,用饭碗贴紧自己的嘴巴,用筷子把米饭推入口中;6.多吃靠近自己面前的菜,尽量少吃离自己远的菜;7.夹菜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
古人进食 礼仪
![古人进食 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f4a23f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2.png)
古人进食礼仪一、概念古人进食礼仪是指古代社会中人们在进食时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礼节。
在古代社会,进食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规范,它反映了社会等级、家族地位、礼仪教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价值观。
古代中国的进食礼仪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规范,它涉及到人们在用餐时的行为和态度。
二、古人进食常见礼仪1. 就座顺序:在古代宴会中,人们通常按照辈份高低或官位高低来确定就座顺序。
主位通常是主人的位置,次位是贵宾或重要客人的位置。
低位是普通客人的位置。
2. 用筷子:古代中国人使用筷子进食,而且有一定的规矩。
比如,不可以将筷子插入米饭中垂直地立起来,不可以用筷子指着别人,不可以把筷子从别人碗中夹取食物等。
3. 按序品尝:根据不同的饭菜,古人有品尝的顺序。
通常是先品尝汤,再品尝鱼肉、肉类和蔬菜。
这种顺序有助于保持口味清新,充分品尝每道菜的特色。
4. 注意饮食仪容:古代中国人注重饮食的仪容,如避免发出吵闹声、咀嚼嘴里的食物时要轻声细嚼等。
同时,古人也要保持坐姿端正,避免挑食和大声争论。
5. 主人示意:如果主人对某个菜表示赞赏,会示意客人多品尝;若主人对某个菜表示不满意,则不会鼓励客人尝试。
客人也会根据主人的示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6. 接食:当主人将菜肴盛放到客人面前时,客人应该立刻接过并示意感谢。
同时,客人也应该注意不要将手伸得太远,以免打扰到其他人。
三、总结古代中国人重视饮食礼仪,将其视为一种教养和文化的体现。
这些礼仪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也有助于维持宴会秩序和和谐的氛围。
以上所述仅是一些常见的古代中国进食礼仪,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节和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之饮食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之饮食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01e4a4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e.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饮食礼仪
传统的中国饮食礼仪可追溯到春秋战国及数千年的传统。
它体现在各
种场合,包括饮食、服饰、说话、行为等方面。
中国饮食礼仪具有较强的
传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在中国,人们经常做一些礼节性的动作来表示尊重,如磕头,
行礼,鞠躬等等,这些动作通常发生在开始仪式,本质上也是表示尊重。
其次,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待客之道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宴请贵
客时,要根据贵客的身份来准备食物,力求“以尊重冠以礼”,保证礼尚
往来的深厚感情,以及给贵客留下难忘的美好回忆。
此外,在饮食中,人们不能随意挑食,要遵守一定的礼仪,左手不能
拿筷子,右手不能拿酒杯,要端着衣袖,不要将酒杯过高地抬起,也不要
将别的杯子倒在自己的酒杯中。
此外,餐具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如菜刀及
叉子叠放于一起,调羹放在餐具上面,不能拿来挖食物,餐桌上放有盏灯,不能用来喝酒。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少的饮食礼仪。
中式餐桌礼仪大全
![中式餐桌礼仪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c012ed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9.png)
中式餐桌礼仪大全篇一:中式餐桌礼仪(一)就座和离席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
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餐巾的使用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点菜1、看人员组成。
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
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2、看菜肴组合。
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
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请的重要程度。
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
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那么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要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4、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5、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点一些餐后甜品,最后是上果盘。
在点菜中要顾及到各个程序的菜式,总之点菜是门学问,我们要多学、多想、多练餐桌礼仪中点菜的小技巧。
篇二:中式餐桌礼仪餐桌礼仪习惯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应当从小培养。
下列几点,是为人父母者应该和儿女互相沟通的事项:1、在餐桌上保持良好的坐姿。
告诉你的孩子:“你坐在餐桌上的时候,身体保持挺直,两脚齐放在地板上,仪态看起来很不错。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他在餐桌上必须像军校的学生一般,坐得像枪杆一样笔直,不过也不可能像布娃娃一样,弯腰驼背地瘫在座位上。
中国汉族饮食礼仪文化
![中国汉族饮食礼仪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db719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8.png)
中国汉族饮食礼仪文化中国汉族饮食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不仅与健康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还是社交交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饮食礼仪文化是指在用餐过程中,人们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习俗。
这些规范和习俗既体现了尊重他人、尊重食物的精神,又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下面将从餐桌布置、用餐礼仪、主菜与副菜的搭配和餐后交谈等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国汉族饮食礼仪文化。
餐桌布置是汉族饮食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中国餐桌上,摆放着多个精美的餐具,如碗、盘、筷子等。
这些餐具往往是由瓷器制成,色彩绚丽,质地光滑。
餐具的摆放也有严格的规定,通常是一人一碗、一盘、一双筷子。
而在餐桌中央通常放置着一盘主菜,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此外,餐桌上还摆放着红色的装饰物,如红纸、红花等,寓意着吉祥和繁荣。
用餐礼仪是中国汉族饮食文化的核心。
在用餐时,人们要注意吃饭的姿势、吃饭的速度和吃饭的方法。
首先,人们要坐直身体,轻轻把筷子夹起,不发出噪音。
其次,人们要慢慢吃,不要匆匆忙忙,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体现出对食物的尊重和珍惜。
同时,人们还要注意用饭桌上的小碟子盛取食物,而不是直接夹取。
另外,人们用餐时还要注意不要吃光盘中的食物,以表明自己吃饱了,并且可以传递出节约的价值观。
主菜与副菜的搭配是汉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环节。
在传统汉族饭菜中,通常有一道主菜和几道副菜。
主菜往往是荤菜,如红烧肉、宫保鸡丁等,而副菜则是素菜,如清炒时蔬、凉拌黄瓜等。
这种搭配既考虑了口味的多样性,又追求了膳食的均衡和营养的丰富。
此外,汉族人还非常注重菜肴色香味俱佳,追求食物的美观和口感。
餐后交谈是汉族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社交环节。
在用餐结束后,人们通常会进行友好的交流和互动。
这时,人们可以谈论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如家庭、工作或是天气等。
同时,人们还可以给对方留下一些赞美和鼓励的话语,以展示自己的关心和尊重。
总之,中国汉族饮食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们传承的宝贵财富。
中国饮食的礼仪文化
![中国饮食的礼仪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76f633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3.png)
中国饮食的礼仪文化中国饮食的礼仪文化中餐礼仪,文化习俗,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梁鸿孟光举案齐眉”那样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饮食礼仪文化,供大家参考。
中国饮食的礼仪文化篇1饮食礼仪知识1、入座礼仪桌席上的位置很是讲究,从桌位入座情况并可知晓此人的辈分及重要程度。
座次是根据“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先邀请宾客入座上席,再请长辈入座,入座时从椅子左边进入。
入座后切勿先不动筷子,也不要起身走动,更不要制造异响,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2、进餐礼仪有贵客到来时,主人及宾客都要起立,以示恭敬。
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3、布菜礼仪每上一道新菜,都需等长辈、宾客先行动筷,表示对他们尊敬,如若要给宾客或长辈布菜,最好使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4、进食礼仪“毋抟饭。
”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
”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
”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
”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
”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
”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喝茶礼仪知识赏茶主人为体现对你的重视,给你献上一款好茶时,主人会先给你赏茶,这时,作为客人的你,需要对茶叶做个简单的点评。
闻香主人洗茶后会给客人公道杯闻香。
客人需双手接过公道杯,闻香后你也要做出简单的点评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不过要注意的是,千万别把公道杯拿在嘴边边闻边说话,你得将公道杯传递给下一个人或者归还主人后再说话,否则说话时你的口气和唾液溅到公道杯中,影响了他人闻香不说,看起来也很不舒服吧。
中国人餐桌礼仪(8篇)
![中国人餐桌礼仪(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a5a89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9.png)
中国人餐桌礼仪(8篇)做法: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
这种做法是被认为大不吉利的。
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
所以从小就要教会小孩子在饭桌上把筷子摆放整齐。
2仙人指路做法: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国人眼里叫“骂大街”。
同样,用筷子指着别人也是不礼貌的。
由于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中国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
3品箸留声做法: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
很多小伴侣在吃饭的时候都喜爱含着筷子玩,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宜过分苛责,但也应当提示告知孩子正确的餐桌礼仪,培育孩子从小的好习惯。
由于一般消失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
4击盏敲盅做法:在用餐时拿筷子敲击盘碗。
不少孩子在吃饭时喜爱拿筷子敲着玩,孩子不知情,大人可要留意了...由于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留意并给与施舍。
这种做法,被视为是特别不雅的事情。
5执箸巡城做法: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
特殊是在与其他人一起用餐时,这样的行为是对他人的不敬重,没有为同桌的其他人考虑。
此行为是典型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坟做法: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停地扒拉以求查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
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表现,令人无法接受。
7泪箸遗珠做法:事实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
这种做法被视为严峻失礼,同样是不行取的。
8 颠倒乾坤做法: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特别被人看不起的。
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
将筷子使倒,这是肯定不行以的。
9定海神针做法:在用餐时,拿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
这会被认为是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
中国饮食文化礼仪有哪些
![中国饮食文化礼仪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2f4c82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f.png)
中国饮食文化礼仪有哪些饮食总是和文化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不同的饮食文化就会带来不同的饮食文化礼仪!下面就随店铺一起来了解下中国饮食文化礼仪吧!中国饮食文化礼仪一、餐桌礼仪圆形餐桌一直是中国人用餐时的首选。
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
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
主人需要注意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
此为一大忌。
要等到所有人到齐后方可开始进餐--即使有人迟到也是需要等的。
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
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
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
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
米饭一般不会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
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
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
骨头和壳类放在骨盘中。
堆放的盘子如果骨头过多,必须及时用干净的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
也有可能会提供刀叉,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
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
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
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
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
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上。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
为此,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先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
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c9a00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5.png)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饮食礼仪文化。
这些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至今仍然被广泛遵循和尊重。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涵盖了食材的选择、食用方式、餐桌礼仪等多个方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文化。
首先,中国人非常注重食材的选择。
古人强调“草生根,根生叶,叶生花,花生果”,也就是强调食物的新鲜健康。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讲究食材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食材的选择要根据季节的变化,不同的气候条件,还有个人的体质等因素来决定。
例如,在夏天人们喜欢吃清凉解暑的食物,如凉菜、绿豆汤等;而在冬天,人们则喜欢吃温热滋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
其次,中国人对于餐桌礼仪非常讲究。
中国人认为餐桌礼仪是一种对他人尊重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在中国传统的饭桌上,先祭祀食神,向祖先表示感恩。
然后按照就座次序入座,家长带领,长辈为先,年龄较小者靠后。
在餐桌上,要保持优雅的姿势,注意言谈举止。
不吃嘴里发声,慢慢咀嚼,不说脏话或争吵的话题。
另外,在就餐过程中注意与他人交流,尊重对方的意见。
此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注重食用方式的平衡。
中国人认为食物的平衡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经典的中国饮食文化中,有“荤素搭配,五谷杂粮,调养身体”的讲究。
荤素搭配是指在一餐中要把荤菜和素菜搭配起来食用,以实现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平衡。
五谷杂粮则是指吃五谷杂粮,如大米、小米、黄豆等,以摄取不同种类的营养物质。
另外,中国还有一种饮食理论叫做“养生之道”,即通过食物的颜色、质地、口味等细节来调养身体,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总之,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生活哲学。
这种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在饮食过程中更加注重健康和敬畏。
因此,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文化,为人们的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饮食礼仪有哪些
![饮食礼仪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c0d69e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7.png)
饮⾷礼仪有哪些 我们国家是⼀个传统的礼仪之邦,吃饭⽤餐都很有讲究,饮⾷礼仪也是饮⾷⽂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饮⾷礼仪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到⼤家哦! 饮⾷礼仪之座次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朝⼤门为尊”。
若是圆桌,则正对⼤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仙桌,如果有正对⼤门的座位,则正对⼤门⼀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门,则⾯东的⼀侧右席为⾸席。
如果为⼤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
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听从东道主安排⼊座。
⼀般来说,如果你的⽼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板引⾄主座,请客户最⾼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
除⾮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常⾼。
饮⾷礼仪之点菜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多数客⼈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
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较重要的,这样客⼈也能⼤⼤领会你的预算。
况且⼀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
如果你的⽼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让他/她来点菜,除⾮是他/她主动要求。
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是要让主⼈来点菜。
如果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个不太贵、⼜不是⼤家忌⼝的菜。
记得征询⼀下桌上⼈的意见,特别是问⼀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较喜欢吃什么?”让⼤家感觉被照顾到了。
点菜后,可以请⽰“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位的⼝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点菜时,⼀定要⼼中有数。
点菜时,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看⼈员组成。
中餐基本文化礼仪6篇
![中餐基本文化礼仪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85212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9.png)
中餐基本文化礼仪6篇中餐基本文化礼仪 (1)1.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2.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3.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4.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5.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6.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7.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8.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9.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中餐传统礼仪知识6篇
![中餐传统礼仪知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b17f6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5.png)
中餐传统礼仪知识6篇中餐传统礼仪知识 (1)(1)主桌有两种,一种是长方形横摆桌,主客面向众席而坐;一种是大圆桌,圆桌中央设花坛或围桌,主客围桌而坐。
主桌的座位应摆放席卡签名。
(2)一般说来,台下最前列的一两桌是为贵宾和第一主人准备的,赴宴者如果不是主宾,最好不要贸然入坐。
(3)中式宴会多使用圆桌,如果是多桌中餐,则每桌都有一位主人或招待人负责照应,其两侧的座位是留给本桌上宾的。
除非受到邀请,赴宴者也不宜去坐。
(4)主宾偕夫人,而主人的夫人因故不能出席时,可请与主人有联系且身份相当的女士作第二主人;若无适当的女士出席,可把主宾夫妇安排在主人的左右两侧。
(5)如果桌数较多时,则将排列序号放在餐桌上。
隆重的中餐还为每位客人准备一份菜单。
(6)在国际交往场合和商务交际场合,中餐习惯于按职务和身份高低排列席位;如果夫人或女士出席,通常将女士排在一起,即主宾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
(7)如遇身份高于主人时,为表示对主宾的尊重,可以请主宾坐在主人的位子上,而主人侧坐在主宾的位子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或按常规排列。
中餐传统礼仪知识 (2) 吃中餐的礼仪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
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
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
中餐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
在宴席上上鸡、龙虾、水果时,有时送上一小水盂、铜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飘有玫瑰花瓣或柠檬片,供洗手用。
洗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筷子用法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进餐用具。
握筷姿势应规范,时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盘子上,否则容易碰掉。
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请服务员换一双。
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4be3b26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3.png)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中国传统饮食礼仪通用5篇中国传统饮食礼仪11、传统饮食礼仪一(饭前)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2、传统饮食礼仪二(饭中)(1)吃饭时要端起碗(2)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盘边夹起(3)要闭嘴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边是餐具礼仪是的`礼仪要求。
(4)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
(5)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
假如要咳漱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后方转。
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有痰时要离开餐具去吐掉。
(6)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
碰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7)作为一个有礼貌人,吃完饭不应推开饭碗,就离开而去,要应有礼貌离座,并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3、传统饮食礼仪三(饭后)(1)用餐完后,要轻轻放下碗筷,用餐纸或餐巾擦嘴。
(2)假如自己先吃完,要与父母其他长辈打个招呼,要离开座位。
待大家都用餐完毕,应帮助大家一同收拾碗筷,擦净桌面洗刷碗筷。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2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曾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可骄傲之术。
中国的饮食文化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市井文化,其代表是家常菜和小吃;二是文人文化,其代表是《随圆食单》;三是商贾文化,其代表是旧京八大楼;四是官府和宫廷文化,其代表是谭家菜和宫廷菜。
这四个层次与地域性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了种类菜系。
目前的中国饮食市场,地域性特点逐步淡化,这有利于饮食文化的交流和创新,但影响了文化的延续。
创造时尚,促进中国饮食文化深化发展的要义是形成精品文化,使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感到饮食是一门文化。
我们常常提起的烹调四要素,即原料、调料、刀工、火候,仅是从生产者角度提出的基本要求。
饮食作为文化性消费是一个全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分解,分解后的每一个要素在质量上都应该是同等的。
在文化内涵上应该是一致的,在相关关系上应该是协调的`。
中国传统餐桌礼仪文化
![中国传统餐桌礼仪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e57962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f.png)
中国传统餐桌礼仪文化中国传统餐桌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丰富多样。
餐桌礼仪不仅关乎个人修养,更是展示国家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从宴会的准备、座次的安排、用餐礼仪等方面介绍中国传统餐桌礼仪文化。
一、宴会的准备在中国传统餐桌礼仪中,宴会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主人在宴会前要事先考虑客人的口味和饮食禁忌,并根据客人的身份地位选择合适的菜肴和饮品。
同时,要提前安排好宴会的场所和座位,确保宾客们能够舒适地用餐。
二、座次的安排在中国传统餐桌礼仪中,座次的安排非常讲究。
一般来说,主位在中间,次要客人在主人的两侧,其他客人根据身份地位分别安排座位。
在座次的安排上,要注重尊卑有序,体现出主人的尊重和礼貌。
三、用餐礼仪中国传统餐桌礼仪中的用餐礼仪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首先,客人要等待主人示意才能开始用餐。
在用餐过程中,要保持优雅的姿态,不大声喧哗,不嘈杂交谈,不吸食烟草。
用餐时要慢慢品味,不要大口吃饭,尽量避免发出噪音。
用餐时要注意不要将食物吐出或者吐出在餐巾上,也不要将食物直接用手拿取。
四、餐具的使用在中国传统餐桌礼仪中,餐具的使用也是需要注意的。
一般来说,使用餐具要轻盈、得体,不要发出噪音或者碰撞声。
同时,使用餐具时要注意顺序,从外到内使用,不要混淆。
餐具使用完毕后要放置在餐具放置区,并保持整齐。
五、饮酒的礼仪在中国传统餐桌礼仪中,饮酒也是需要讲究的。
在宴会上,主人会向客人敬酒,客人要接受主人的敬酒,并回敬主人。
敬酒时要端起酒杯,目视对方,饮酒时要一口饮尽,不要喝得太多或者喝醉。
同时,要注意不要用左手敬酒,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
六、礼仪的细节在中国传统餐桌礼仪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
比如,用餐时不要抢夺食物,要礼让他人;用餐时要注意不要吹食物,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吹食物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此外,用餐时要尽量避免涂抹口红或者修饰指甲等行为,以免影响他人的食欲。
中国饮食文化的饮食礼仪
![中国饮食文化的饮食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09b4f3b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b.png)
中国饮食文化的饮食礼仪中国饮食文化的饮食礼仪饮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饮食礼仪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中国人在用餐时注重礼仪,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关注和谐的价值观念。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饮食礼仪。
首先,重视宴请礼仪。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宴请客人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主人应当亲自迎接客人,安排座位,并为客人倒酒,这是表示对客人尊重和热情招待的表达方式。
在用餐过程中,客人要讲究礼貌待人,勿大声喧哗,避免让人感到尴尬。
其次,饭桌上的用筷礼仪。
用筷子是中国人常见的用餐工具,所以使用筷子的规矩也是必须掌握的。
在用餐时,要注意不要将筷子竖立在饭碗中,因为这在中国被视作对逝者的不尊重。
同时,筷子也不能随意插在菜上,不仅不雅观,而且有些地方将筷子插在菜上也被视作对逝者的不尊重。
当然,公筷一般也是中国人之间用餐时的一种共享方式。
再次,分享食物的习俗。
在中国用餐时,往往是一群人一起共进,而不是每个人都独自享用。
中国人认为,分享食物是增进感情和友谊的好方式。
在大家共享食物时,要注意尊重对方,不要将自己的筷子直接伸到别人的碗里,而是要将食物夹到对方的碗中。
这种习俗体现了中国人视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念。
最后,不浪费食物的文化。
在中国,浪费食物是不受欢迎的行为。
中国人秉持着“舌尖上的浪费要不得”的理念,注重合理用餐,不剩余物品。
如果不够吃的时候,也要适量点菜,不要浪费。
这体现了中国人珍惜食物资源,追求节约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中国饮食文化的饮食礼仪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关注和谐的价值观念。
通过重视宴请礼仪,注重餐桌上的用筷礼仪,分享食物的习俗以及不浪费食物的文化,中国人在用餐时候体现了对彼此的尊重和关心,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这些礼仪在当今社会依然流传,并且对于培养人们的优良品质和美德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餐桌礼仪15篇
![中国餐桌礼仪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8791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c.png)
中国餐桌礼仪15篇中国餐桌礼仪1不挑剔食物可褒奖斋戒的客人可以不开斋就近而食劝告不懂吃饭礼节的人禁止连续不断地往口里喂枣及其它除非同伴从盘子边缘吃不要从中间吃不能倚靠着吃饭用三个指头吃饭在饮料中吹为可憎坐下喝水比站看喝水更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举出来提议祝酒可能是非常令人紧张的。
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说出你的感受。
祝酒辞从来用不着太长。
如果当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叫起来致祝酒辞,你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摆脱困境,如“向肯致意,上帝保佑你。
”或“向出色的朋友和伟大的老板,格里塔致意。
”但是如果你想表现得更有风度,更有口才,你就会想增加一些回忆,赞美,以及相关的故事或笑话。
然而,祝酒辞应当和与场合相吻合。
幽默感极少会显得不合时宜,但是在婚礼上的祝酒辞应该侧重于情感方面,向退休员工表达敬意的祝酒辞则应当侧重于怀旧,诸如此类。
在餐会上,致祝酒辞通常是男主人或女主人的优先权。
如果无人祝酒,客人则可以提议向主人祝酒。
如果其中一位主人第一个祝酒,一位客人可以在第二个祝酒。
在仪式场合,通常会有一位酒司仪,如果没有,组委会主席,会在就餐结束,开始发言前,致必要的祝酒辞。
在不太正式的场合,可以在葡萄酒和香槟酒上来之后,就提议祝酒。
祝酒者并不必要把酒杯里的酒喝干。
每次喝一小口足矣。
你可能根本不碰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各种酒精饮料,甚至敬酒时也是如此。
当酒传递过来时,你当然可以谢绝,在祝酒时举起装着苏达水的高脚杯。
过去,除非是酒精饮料,否则不祝酒,但是今天各种饮料都可以用来祝酒。
无论如何,你应该站起来,加入到这项活动之中,至少不应该极端失礼地坐在座位上。
“食礼”系饮食礼仪、饮食礼制、饮食礼义、饮食礼俗、饮食礼貌、饮食礼节等概念的通称。
其中,饮食礼义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饮食礼制是被国家礼法所肯定的饮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经籍;饮食礼义是筵席时为表示某种敬意而隆重举行的各种仪式;饮食礼俗是与礼义、礼制、礼义相关并且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饮食风习;饮食礼貌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
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出guo了“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文化”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
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投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
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
"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
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
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
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
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
《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
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
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
客歉
醢,主人辞以篓。
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
毋嘬炙。
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
就是说,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
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
不要用手搓饭团,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啃骨头,也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把肉骨头扔给狗。
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
不要当众剔牙齿,也 * 瞻渍的肉酱。
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
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于肉就得用手分食。
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
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
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
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
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
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
人方可动筷。
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
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世界上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中国人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中国人自古至今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中国饮食文化从内涵上看,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中国饮食文化从外延看,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中国饮食文化从特质看,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
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饮食文化从影响看,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
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
不相同。
中 * 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
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至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
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
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
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
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
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
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
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
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
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八分,不得过满。
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开始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
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
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
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
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
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
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
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
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
如果要咳嗽,打喷嚏,
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
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
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吃饭时要精神集中,有些小同学在吃饭时看电视或看书报,这是不良的习惯,既不卫生,又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损伤视力。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