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标准与规划
豆丁精品文档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豆丁精品文档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二、项目目标1.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打破信息孤岛。
2.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3.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4.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三、项目内容1.建设医疗信息平台:整合区域内各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换。
2.开发移动医疗应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如在线咨询、预约挂号等。
3.实施电子病历系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4.建立远程医疗系统: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5.建设医疗大数据分析平台: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了解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现状,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目标。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3.采购设备:购买必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4.搭建平台:建设医疗信息平台,开发移动医疗应用。
5.实施电子病历系统:在区域内各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系统。
6.建立远程医疗系统:连接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实现远程医疗服务。
7.建设医疗大数据分析平台:收集、整理、分析医疗数据,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五、项目难点与解决方案1.难点:医疗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据难以共享。
解决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医疗信息的标准化,促进数据共享。
2.难点:医疗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协调难度大。
解决方案:建立项目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沟通与协作。
3.难点:医疗信息化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
解决方案: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多元化投资。
六、项目预期效果1.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2.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3.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状况。
4.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
七、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1.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技术难题。
应对措施:及时调整项目方案,引入专业技术人才,解决技术难题。
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规范
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规范第1章总则 (4)1.1 建设目标与原则 (4)1.1.1 建设目标 (4)1.1.2 建设原则 (4)1.2 适用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4)1.2.1 适用范围 (4)1.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第2章信息化平台架构设计 (5)2.1 架构设计要求 (5)2.2 系统架构 (5)2.3 技术架构 (6)第3章数据资源规划与标准 (6)3.1 数据资源规划 (6)3.1.1 数据资源规划概述 (6)3.1.2 数据资源规划目标 (7)3.1.3 数据资源规划原则 (7)3.1.4 数据资源规划方法 (7)3.2 数据标准与编码 (7)3.2.1 数据标准概述 (7)3.2.2 国家和行业标准 (7)3.2.3 数据元标准 (7)3.2.4 数据集标准 (7)3.2.5 数据编码标准 (8)3.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8)3.3.1 数据安全概述 (8)3.3.2 数据安全策略 (8)3.3.3 数据安全技术 (8)3.3.4 数据安全管理 (8)3.3.5 隐私保护 (8)第4章应用系统建设 (8)4.1 门诊管理系统 (8)4.1.1 概述 (8)4.1.2 功能需求 (8)4.1.3 技术要求 (9)4.2 住院管理系统 (9)4.2.1 概述 (9)4.2.2 功能需求 (9)4.2.3 技术要求 (9)4.3 医疗服务协同与共享 (9)4.3.1 概述 (9)4.3.2 功能需求 (9)4.3.3 技术要求 (10)第5章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 (10)5.1 信息安全策略与措施 (10)5.1.1 安全策略制定 (10)5.1.2 安全措施实施 (10)5.2 网络安全 (11)5.2.1 网络架构设计 (11)5.2.2 网络安全防护 (11)5.3 系统运维与管理 (11)5.3.1 系统运维 (11)5.3.2 系统管理 (11)第6章电子病历与临床信息系统 (12)6.1 电子病历系统 (12)6.1.1 系统概述 (12)6.1.2 功能要求 (12)6.1.3 技术要求 (12)6.2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12)6.2.1 系统概述 (12)6.2.2 功能要求 (13)6.2.3 技术要求 (13)6.3 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13)6.3.1 系统概述 (13)6.3.2 功能要求 (13)6.3.3 技术要求 (13)第7章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 (14)7.1 医疗质量指标体系 (14)7.1.1 结构指标:包括医疗机构基本设施、医疗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指标,以反映医疗服务的物质基础。
智慧医疗市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实施策略
技术创新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平台 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
合作共建
与相关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推进平台建设,实现资源 共享和优势互补。
培训与推广
加强对医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平台的认知和应 用能力,同时加强平台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 持。
物联网技术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设备使用 效率。
物资资源
1 2
硬件设备
购置必要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 设备,满足平台运行需求。
软件系统
开发或采购医疗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健康 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支持平台功能实现。
据利用效率。
业务协同
通过平台实现业务协同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
质量。
决策支持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
和决策依据。
信息安全
加强信息安全防护,确 保平台的数据安全和系
统稳定。
03
技术方案
信息技术
云计算技术
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存储、 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和安全性。
大数据技术
评估机制
01
建立评估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建立评估体系,对智慧医疗市县区
域卫生信息平台进行全面评估。
02
定期评估
定期对平台进行评估,了解平台运行状况、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等方
面的情况。
03
问题反馈与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反馈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平台不断完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书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书本健康档案系统是对医院、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等数据的采集与查询。
图示:一、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步骤第一阶段1. 建设医院的信息化系统。
2. 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系统,主要由二级以上的机构,为区域信息化网络提供病人在这些医疗机构诊疗的信息,把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完善。
特别提供临床的检验、检查,这些信息需要医院提供,所以第一步要把骨干医院的信息化进一步完善。
通过统一开发,大家共同使用网上信息化软件系统,主要是农村卫生院综合管理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
3. 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首先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建立。
病人在各个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在档案中能够不断完善,不断更新。
4. 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全市卫生信息中心和数据交换的平台。
第二阶段1. 建设居民健康服务门户。
2. 建设卫生政务协同OA系统。
3. 建设安全用药管理系统。
用药安全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用药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所以专门在安全用药这块管理加强。
第三阶段1. 建设区域PACS系统,主要通过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提供的PACS资料。
2. 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的业务系统。
主要把公共,包括疾控等几块横向纵向整合。
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搭建网络系统平台2.) POS接入层分析通过上述数据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入带宽为512Kbps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入带宽为1Mbps二级医院接入带宽为2Mbps三级医院接入带宽为5Mbps3.)核心层分析核心架构及设备数量根据之前章节的描述,核心层网络采用交换机组网,并从网络架构稳定性考虑至少需要2台以上核心设备,并汇聚设备与核心设备采用双链路连接,确保网络架构稳定。
核心层设备选型根据之前章节的描述,核心层需要负责整个平台所有数据的转发,其中,业务系统区、EHR系统区、数据灾备区、安全管理区、外联出口区均采用1000M链路,汇聚设备与核心设备之间采用100M或1000M链路连接,考虑高性能数据转发的需求,建议核心层设备采用万兆核心设备系统平台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逻辑架构示意图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模块1. 综合性系统1.1)局长查询方便局长对所管辖区域的查询功能,包括:1.1.1)医院数据查询(医院收费情况、出售药品情况、库存情况等等)1.1.2)病案例数据查询(疾病种类情况、疾病控制中心(CDC)数据情况等等)1.1.3)健康档案查询(所在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的人员健康情况等等)图示:局长查询功能2. 医院管理系统2.1)数据交换分析医院POS与平台的数据交换2.2)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负责建立和维护病人主索引信息,分配病人ID号,确保病人信息的唯一性,建立主索引的同时,为病人建立就诊卡。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在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们拟建设一套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便居民就医和卫生部门管理工作。
本方案旨在介绍该平台的建设目标、功能模块和实施步骤。
二、建设目标1.提高居民就医和健康管理便利性: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可以在线预约挂号、查询就医记录、检查结果等,并可以参与健康管理活动,提高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2.提升卫生部门管理水平: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卫生部门可以实现对患者信息和就医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并可以进行统计分析,更好地制定卫生政策。
3.加强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不同医院之间可以实现患者信息的互通共享,便于患者就医和全面了解其健康状况。
三、功能模块2.医院管理中心:各卫生机构可以通过该模块进行患者信息管理、日程管理和预约挂号管理等操作,并可以查看医院和科室的工作指标和统计分析报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实施步骤1.系统规划和需求分析:根据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明确系统功能和需求,制定建设方案和计划,并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设计。
2.系统开发和测试: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编码工作,并进行功能模块的单元测试和整体系统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3.系统部署和上线:根据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的部署和上线工作,包括服务器配置、数据库安装和网络测试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用性。
4.数据迁移和培训:将已有的患者信息和医疗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并开展相关人员的系统培训,确保用户能够熟练掌握新系统的使用方法。
5.系统运维和优化:上线后,进行系统的运维和优化工作,包括系统性能监控、安全更新和故障排除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可以提高区域内居民的健康管理和卫生部门的工作效率,为构建健康社会做出贡献。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跨区域就医难。
建设目标
实现区域间医疗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降低医疗成本,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实现的功能
数据集成与交换
实现各医疗机构间数据共享和交换 ,方便跨区域调阅病人信息和检查 结果。
信息管理及监管
对平台上的医疗信息进行全面管理 和监督,确保信息安全和质量。
低医疗成本。
02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医疗资源的
使用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03
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发展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推动医疗卫生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
展,提升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潜在风险与对策
技术风险与对策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涉及到大量 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可能会 出现技术故障、网络安全等问题。对 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选择 可靠的技术供应商、加强网络安全管 理、进行定期的技术维护和升级等。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制度,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 限,防止数据泄露。
系统稳定性保障
要点一
负载均衡
要点二
容错和容灾设计
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将用户请求分散 到多个服务器上处理,提高系统的处 理能力和稳定性。
针对可能出现的硬件故障、网络中断 等问题,制定容错和容灾方案,确保 系统能够继续提供服务。
医疗服务管理模块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实现预约挂号、电子病历、 远程医疗等功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综合分析与评估模块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对区域内的卫生状况和医 疗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与目标目前,卫生事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各地卫生系统的发展方向。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是基于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以提高卫生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为目标的管理平台。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适用于区域卫生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以提高卫生服务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平台架构1.整体架构: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由数据管理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界面层组成。
2.数据管理层:负责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管理,并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接口。
3.应用服务层:基于数据管理层,提供各种卫生管理功能的服务,如疫情监控、健康档案管理、卫生资源调配等。
4.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查询、录入和管理相关卫生信息。
三、主要功能1.疫情监控:实时监控区域内的疫情情况,包括传染病发生、疫苗接种情况等,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报告和预警功能。
2.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就诊记录、用药情况、检查结果等,并提供在线预约、慢性病管理等功能。
3.卫生资源调配:基于实时数据和需求预测,进行卫生资源的合理调配,包括医疗设备、床位、医生等资源的管理和分配。
5.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分析和挖掘,为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支持。
四、技术要求1.平台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以实现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扩展性。
2.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3.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PC、手机和平板电脑,以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平台。
4.平台应具备一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如自动疫情报告生成、智能推荐等。
五、实施方案1.需求调研:通过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调研并确定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平台的架构、模块和功能,并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
3.系统开发: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平台的开发,包括前端界面设计、后端数据库设计和业务逻辑开发等。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1.2.1 项目建设目标....................................................................................................................... 4 1.2.2 项目建设规模....................................................................................................................... 4 1.2.3 项目建设内容....................................................................................................................... 4 1.2.4 项目建设期 .......................................................................................................................... 5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卫生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指为实现医疗机构、卫生部门、患者等各方之间信息共享、互通互联,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建设的一种信息管理与交流平台。
本文将讨论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目标、主要功能、技术架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
二、目标1.实现全区域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2.构建统一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患者就医和随时获取个人健康档案;3.提高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4.支持区域卫生信息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主要功能1.统一患者信息管理: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实现患者信息的集中、统一和动态更新,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就诊记录、健康档案等;2.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实现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包括机构信息登记、执业许可证管理、人员管理等;4.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控: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监控并改进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5.数据分析与挖掘:对区域卫生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挖掘潜在的数据价值,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四、技术架构1.数据采集与传输层:采集各医疗机构的数据并完成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和传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数据存储与管理层: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患者信息管理数据库、医疗机构信息管理数据库、医疗质量评估数据库等;3.业务处理与服务层:提供各项功能服务,包括患者信息管理服务、医疗服务与预约管理服务、医疗质量评估服务等;4.安全与权限管理层: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对访问者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防止未经授权者访问和使用数据。
五、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保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1.搭建完善的防火墙和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系统活动,并及时发现和防范安全威胁;2.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以及数据存储中的安全性;3.设立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不同用户只能访问其有权查看和使用的数据,限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4.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对数据库备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恢复能力;5.建立隐私保护机制,明确患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规则,并对涉及患者隐私的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和卫生信息共享文档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和卫生信息共享文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卫生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了更好地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卫生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共享性,各地纷纷建立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卫生信息共享文档。
一、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是指为了保障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
这些规范主要包括系统架构、数据标准、接口规范、安全性管理等内容。
1. 系统架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系统架构是整个平台的基础,决定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技术规范中通常会规定平台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等要求,以及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2. 数据标准数据标准是保障卫生信息系统数据互操作性和共享性的重要基础。
技术规范中通常会规定数据的格式、编码、命名规范等,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顺利进行。
3. 接口规范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常需要与各种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因此接口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规范中会规定各种接口的标准格式、通信协议、安全认证等内容,以确保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安全可靠。
4. 安全性管理卫生信息平台涉及到大量的敏感医疗健康数据,因此安全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规范中通常会规定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日志记录、灾备恢复等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卫生信息共享文档卫生信息共享文档是指为了促进卫生信息共享,规范卫生信息共享流程和内容的文件。
这些文档主要包括数据交换标准、共享协议、数据使用规范等内容。
1. 数据交换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是规范不同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基础,通常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元标识、数据交换协议等内容。
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操作和共享。
2. 共享协议共享协议是规范卫生信息共享的具体流程和方式,通常包括数据提供方和数据接收方的责任和义务、数据共享的权限和限制、数据共享的安全保障等内容。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1. 引言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旨在提升卫生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居民的医疗服务体验。
本文将重点介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实施计划。
2. 需求分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主要需求如下:2.1. 病患管理•记录病患个人信息、病历、诊断报告等数据;•提供病患就诊预约、挂号、查询以及缴费功能;•支持医生对病患进行诊治和随访。
2.2. 资源调配•实时监测医疗机构的资源情况,如床位、手术室、医生等;•根据实际需求,调度医疗资源以满足就诊需求;•提供资源预约和排班功能。
2.3. 疫情管理•实时收集和分析疫情数据,包括病例报告、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等;•提供疫苗接种管理、疫情溯源等功能;•支持医疗机构与卫生部门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
3. 系统架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系统架构系统架构1.用户界面层:提供给卫生机构、医生和居民使用的界面,包括网页和移动端应用程序。
2.应用服务层:处理用户请求,负责调用底层服务和数据,实现不同功能模块的业务逻辑。
3.应用接口层:将用户请求转发给应用服务层,并返回处理结果。
4.应用服务层:包含各个功能模块的业务逻辑实现,通过调用底层服务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5.数据服务层:提供对数据库的访问接口,负责处理和存储数据。
6.数据库层:存储平台所需的数据。
4. 功能模块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含以下功能模块:4.1. 病患管理模块•病患注册和个人信息管理;•就诊预约、挂号和缴费;•病历、诊断报告和图片的存储与查询;•医生诊治和随访。
4.2. 资源调配模块•医疗机构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资源的调度和排班;•资源预约和查询。
4.3. 疫情管理模块•病例报告和传染病监测;•疫苗接种管理;•疫情溯源和预警。
4.4. 系统管理模块•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日志和错误处理。
5. 实施计划5.1. 需求收集与分析阶段•收集和整理各个卫生机构和部门的需求;•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功能模块和系统架构。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07 实施计划与时间 表
实施计划
需求调研
通过对区域卫生管理部门的深入沟通,了解其信息化需 求和目标,为平台建设提供有力依据。
设计方案
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包括平台架 构、功能模块、数据流程等。
系统开发
按照设计方案,组织开发团队进行系统开发,实现各项 卫生信息化功能。
测试与评估
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 性能;同时,对平台进行评估,确保满足区域卫生管理 的要求。
后端技术
采用Java、PHP、Python等后端开发技术 ,实现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访问控制。
技术实现
数据采集
通过接口开发和数据抽取等方式,实现与现 有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和共享。
应用开发
根据业务需求,采用模块化开发方式,实现 各功能模块的组合与交互。
数据存储与管理
利用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和索引优化等技术, 提高数据存储和管理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方 案
2023-11-12
contents
目录
• 建设背景与目标 • 建设内容与功能 • 建设方法与步骤 • 技术方案与实现 • 安全保障措施 • 效益评估与预期成果 • 实施计划与时间表 • 预算与资金来源
01 建设背景与目标
建设背景
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卫生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医疗卫生事
促进区域卫生协同发展 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推动区 域内的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科 研机构等实现协同发展,形成良 好的卫生服务生态。
增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合理调配和利用医疗资源,降低 浪费和冗余,提高医疗资源的利 用效率。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区域内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采集各医疗卫生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建立卫生行业战略数据仓库,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资源,同时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目标,促进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高端化和低碳化,基本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共享,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业务的协同整合,实现网上诊疗查询、挂号、投诉、绩效考核等健康服务。
一、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1、宏观层面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县“一卡通”,电子健康档案EHR全面共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集地区医疗资源、树立品牌消除地区差异,平衡医疗资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2、业务层面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实现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能力;实现区域卫生业务开展的协同作业支持医护人员进行科研教学。
3、技术层面建设医疗卫生各条线的数据集成共享,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较高层面弥补各条线独自建设带来的弊端建设数据中心逐步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社会化,为社区与双向卫生服务信息基础。
建设数据共享逐步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社会化,实现之间病人资料共享解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群体对跨部门数据采集和共享需求在信息互通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一卡通”,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
建设与其他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将来与市级平台对接提供基础,建设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平台和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二、效益预估项目建成后,将为、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单位和居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系统建成后,可以为提供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撑系统,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为民办实事。
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标准与规划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综合处处长胡建平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及其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国家推出新医改方案,实际是基于现在服务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健康的需要,大家都知道现在整个的情况是看病难、看病贵,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现象呢?就是我们所有的患者几乎都在大医院寻求医疗卫生服务,所以导致我们看病难、看病贵,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
那么怎么样来改变这样的一个现状呢?我们必须对整个卫生服务的模式有一个调整。
国家要建立新的服务模式来满足居民健康的需要和需求,我们把患者进行分类以后发现不同的人群是需要不同的服务来满足的,这样就要我们的医疗体制必须与老百姓健康需求相适应,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来满足看病就医的需要。
总的是要以人为中心,通过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不同的服务,患者到医院,然后一般的人群可以通过健康管理来给他提供服务,还有一些高危人群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要。
这实际涉及到服务模式的改变,这是按照需求进行调整。
根据这么一个设想,我们国家提出来一个“三步走”中国卫生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医疗卫生保健国家的行列。
通过去年一年的努力,我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大,以前在城镇只有职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现在城镇没有就业这些居民可以通过享受居民的医疗保险来减轻他负担的压力。
另外,基本上每一个农民都享有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为他们解决看病的负担。
第二步,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第三步,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基于这个规划,去年发布了医疗卫生改革指导意见以及近三年实施的方案,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这个保健制度它是作为一个公共的产品向全体居民提供的。
这个框架的顶是要覆盖城乡,它有四个梁,实际是我们的四个服务体系,第一个是医疗服务体系,第二个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第三个是医疗保障体系,第四个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八柱有管理、运行、投入等等,其中信息系统也是我们这次医改很大的亮点,把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使我们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拥有了一把“尚方宝剑”。
以前搞信息化都需要做开发领导的工作,现在有上面的认识下面就是具体执行工作的问题了,这是医疗信息化遇到良好的发展机遇。
为什么把这个信息化列到这么一个高度?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大家都知道信息化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现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服务等等方面,实际信息化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变化,所以把信息化提到这么一个高度,它不仅仅是一个手段,而且它更是一个改变组织变革的力量,所以我们要这么理解我们的信息化。
有这么高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手段,它是为了改变组织模式,改变管理构架,所以它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我们的卫生改革实际是要建立一种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实际是要实现几个目标的。
第一个目标叫看得起病,第二个是要看得上病,光扩大保障覆盖没有人给你服务也不行,所以要增加卫生资源,而且要增加基层卫生服务的资源,同时要增加大医院的资源。
第三个是看得好病,这是需要我们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使我们的医生有更高的水平为患者服务,另外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患病的人群。
根据这几个目标,三年改革有五个具体的改革措施。
第一个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第二个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安全用药和用药便宜,所以通过定点定向的采购和生产流通,来保证老百姓用的药是安全的、有效的安全。
第三个是建立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卫生服务可及性。
第四个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服务跟你的收入、你的职业都没有关系,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服务。
第五个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回归公益性,实际这也是这次改革的难点,为什么是试点?就是因为医院的改革太难了,涉及众多的利益群体,涉及众多医务人员,所以采取这种渐进稳妥的策略是要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使它回归公益医院性质。
那么,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如何起到支撑、手段和目标的作用?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整个医药卫生系统基于医改要求的目标是什么?总的一句话叫大力推进以近卫生信息化建设。
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高效统一、互联互通。
我们的建设原则是惠及居民、服务应用;政府主导、合理建设;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在国家发布的医改的文件里,把它归纳总结出来有16个字指导信息化建设。
第一个叫“统一高效”,是要强调信息化的规划,强调我们顶层的设计,这个顶层设计不仅仅是最高的卫生部的顶层设计,实际在每一个层面都有自己的顶层设计。
第二个强调“资源整合”,实施信息系统之前要把需求、资源搞清楚,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设计。
第三个是“互联互通”,我们要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使达到达到互通。
第四个是“信息共享”,没有标准和规范我们的信息是很难共享的。
除了这16字方针,我们还有一些观念的转变,这三个转变是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饶克勤主任总结的。
第一个叫“建设目的的转变”,这个转变是由面向卫生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转到以人为本,面向居民的信息化建设上来,这样与医改整个目标相适应。
第二个是建设方法的转变,要由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转移到加强信息资源规划、流程再造、信息标准和规范上来。
第三个是信息化建设重点的转移,是由强调垂直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转移到扁平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上来。
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组织全国卫生行政主管领导和全国各大医院院长来召开这样一个会也是要充分体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发展的趋势。
完成这三个转变还要树立三个观点,当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面临很好的历史机遇,以前是没有人关注,现在一下关注的人太多也不行,就有点乱了,所以要树立三个观念。
第一个观念叫复杂性的观念,信息系统建设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件简单而容易的事情。
比如说对象的复杂性,就是我们卫生服务的技术、服务的规范本身很复杂,它导致我们系统的复杂性,所以一定要把这件事想的复杂一点,它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第二个,它的复杂性决定它的专业性,虽然是专业机构综合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我们都知道业务垂直的需求,没有一个专业部门整合,所以做的东西肯定是各自为政,所以我们现在需要一个专业的机构把不同的信息进行整合。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专业队伍、专业人员实施信息化建设。
第三个观点是动态的观点,就是我们的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一定是动态的,今天解决这个问题,明天那个问题又出来了,就是一个阶段解决一个目标、解决一个任务就够了,绝不可能说今年干完三年或者十年不管它了,为什么有专业人员动态维护呢?跟交通一样,一会堵一会不堵,信息系统也一样,永远在动态的过程之间,所以别想太简单。
我们一定要树立这样一个观点,才能够使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在一种正常的环境下发展,不要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虽然今天我们信息化建设突然得到这么多关注,但是我们自己要冷静。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机构的信息化阶段,是每个机构编小软件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二个阶段是业务系统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在SARS以后建立很多垂直的业务系统。
第三个阶段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正在筹划要建设的面向人群的信息系统阶段,这个阶段是区域卫生平台信息化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系统的问题、流程的问题、需求的问题,导致信息孤岛、理论研究薄弱、资源投入不足、人才短期等等。
卫生部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整体确定这么一个思路。
第一个叫“打好三个基础”,首先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标准,要加强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制定统一的、适应各方面需求的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
其次,国家电子病例基本架构,根据居民健康在适合我国中西医特点的电子病例基本内容和应用规范。
第二个叫“建好三个平台”。
它的目的是要提升现有各个实际面向老百姓服务系统的能力或者效率或者提升它资源整合的能力。
业务系统有这么多,要达到共享共赢的局面。
近来年,卫生部为医疗信息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专家制定了国家的标准规范、建设方案等。
2009年5月15日发布《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2009年5月11日又发布《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12月25日又发布《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平台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12月16日卫生部发布《省部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指南》。
2009年12月3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电子病例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在新医改的要求下完成了这么一个浩大的工程。
健康档案、电子病例的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健康档案是覆盖从出生到死亡生命过程里面的一些健康信息的集合。
第一块是儿童保健,第二块是妇女保健,第三块是疾病控制,第四块是医疗服务,第五个是疾病管理,中间还有一块是个人基本的信息,这是健康档案六个域,健康档案主要来源于个人在接受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活动时候里面的一些记录。
健康档案的信息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叫数据源标准,这个地方的标准核心是对业务流程、业务过程、业务内容的标准,包含业务技术的规范、系统功能规范、集中内容的规范等。
第二个叫数据元的标准,就是我们要把业务系统记录的数据元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我们按照标准定义的数据元,然后我们要把每个数据元按照统一的属性对它进行标准化。
那么在这个标准化的过程里面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叫标准的标准。
我们整个健康档案信息标准包括这三个,一个是源头的标准,一个是数据元的标准,一个是制定数据元的标准。
按照业务领域分为三个一级类目,一共是32个数据集的标准,每一个数据集的标准是独立的单行本,每一个单行本都是国家行业的标准。
第二个是公用数据元的标准,每个数据集里面很多数据元是重复使用的,把这些重复使用去掉以后,把真正不重复的数据元叫做公用数据元,每一个数据元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我们都有标准。
公用数据元是不同业务领域之间进行无岐义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的基础,共包括1163个数据元,191个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然后是电子病例的基本内容。
电子病例是由医疗机构以电子化方式创建、保存和使用的,重点针对门诊、住院患者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信息的数据继承。
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被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
电子病例是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信息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档案对电子病例的需求并非全部,具有高度的目的性和抽象性,是电子病例在概念上的延伸和扩展。
电子病例是诊疗过程全部记录,但是健康档案是结果信息的抽取,所以健康档案和电子病例有一定的相同也有一定的不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