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和时间》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浙教版四年级上册《2.8两点间的距离》课件

小学数学浙教版四年级上册《2.8两点间的距离》课件
数学浙教版 四年级上
生活中的距离
为何大家都爱好走捷径呢?
绿地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
在纸上任意点两点,用线连接它们,比较 一下谁最短?
得出结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 两点的距离。
如图,从A到B有3条路线可走,哪条路线最短。
1、两条平行线之间有( 无数 )条垂直线段。 2、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都相等。
.
. 两点之间的距离
.
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间的距离
数学浙教生应当怎么走?

·A


·B


of
看图摸索
把本来曲折的河 道改直,A、B 两地间的河道长 度有什么变化?
5 of 14
请你给张大娘设计打水的路线
张大娘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 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 点到直线的距离。
用一张长方形纸沿同一方向连续对折两次,看看它的 折痕,有什么发觉?
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2.线段AB上有一点C,它可以在线段AB上运 动。当它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离A,B两点的 距离相等?(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AC
DE
B
想一想,做一做。
(1)A,B两点到D点的距离相等吗? (2)E点是线段DB的中点吗?为何? (3)C点在哪一段上运动时,始终有AC>CB? (4)根据C点的运动情形,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村 庄 甲
自 来 水 厂

B
庄 乙
答案见图。
如右图,在线段AB和线段CD上各找两个点, 使得这四个点到O点的距离相等。请你画出这 些点。在右下图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四个点吗? 试一试。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cm,
【体验2】按一按,测一测
活动1:机械停表表盘如图,按一按机械停表按钮观察表针变 化。 活动2:用停表测出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
(1)在活动1中(如图所示机械停表指针位置),按一下机械停表 的按钮A,指针 ,过一会再按下按钮A,指针 。 。
________ ,再按下按钮B指针 (2)“活动2”中,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是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体验1】看一看,量一量 活动1:观察如图所示刻度尺。
活动2:先估测物理课本的长度并用刻度尺测量。 (1)活动1中,刻度尺的字母cm表示 ,测量范围

cm。
,一个大格是
cm,一个小格是
(2)“活动2”中,测得课本的宽 长 cm。 1 0.1 (2)略 提示:(1)单位 0~20 cm
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 距离) D.物理课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自己身体部位长度的认识 进行估测。 【精讲精析】选A。本题考查长度的估测。1臂展大约与身高 160 cm相等,教室宽5臂展,约8 m。故A正确;一步长约 80 cm,10步幅约8 m,故B错误;单人课桌长4拃,一拃长约 20 cm,不会达到2.8 m,故C错误;1指的宽度约1.5 cm,达不
探究3
用表测时间
结合“体验2”中的活动1和活动2,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机械停表,小表盘表示 ,大表盘表示 。
(1)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时间是
分钟,一个小格是
分钟,一个大格是
分钟;
(2)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大格是 秒,一个小格是 秒。
秒,一个

六年级-距离、时间与速率的关系

六年级-距离、时间与速率的关系

3
4
距离(千米) 900 1800 2700 3600
5 4500
距离= 900 × 时间
当速率固定时,距离和时间成正比
有一架飞机的飞行时速是 900千米,依照距离和时间的 关系式“距离=900 × 时间”,先完成下表,再回答问题。
飞机飞行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
时间(小时) 1
2
3
4
距离(千米) 900 1800 2700 3600
飞机飞行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
时间(小时) 1 距离(千米) 900
2
3
4
1800 2700 3600
1---飞机飞行距离和时间的比值是多少?
-
5 4500
当速率固定时,距离和时间成正比
有一架飞机的飞行时速是 900千米,依照距离和时间的 关系式“距离=900 × 时间”,先完成下表,再回答问题。
飞机飞行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
5 4500
当速率固定时,距离和时间成正比
有一架飞机的飞行时速是 900千米,依照距离和时间的 关系式“距离=900 × 时间”,先完成下表,再回答问题。
飞机飞行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
时间(小时) 1 距离(千米) 900
2
3
4
1800 2700 3600
1---飞机飞行距离和时间的比值是多少?
-
900 ÷ 1 = 900 1800 ÷ 2 = 900 2700 ÷ 3 = 900 3600 ÷ 4 = 900 4500 ÷ 5 = 900
5 4500
距离= 900 × 时间
当速率固定时,距离和时间成正比
有一架飞机的飞行时速是 900千米,依照距离和时间的 关系式“距离=900 × 时间”,先完成下表,再回答问题。

两点的距离公式ppt课件

两点的距离公式ppt课件
Love ,not time,heals all wounds. 治愈一切创伤的并非时间,而是爱.
Life is tough,but I'm tougher. 生活是艰苦的,但我应更坚强.
知识探究(一):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思考1:在x轴上,已知点P1(x1,0)和 P2(x2,0),那么点P1和P2的距离为多少?
1.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 一.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问题提出
复习: 如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垂直?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直线的方 程可以确定两直线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 以及求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我们同样可 以根据点的坐标确定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关系.
2.平面上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一 般通过什么数量关系来反映?
P2
M
o
P1 x
| P1P2 | (x2 x1)2 ( y2 y1)2
思考6:当直线P1P2与坐标轴垂直时,上 述结论是否成立?P2 y P1 P2
o
x
P1
思考7:特别地,点P(x,y)与坐标原点的 距离是什么?
| OP | x2 y2
思考6:当直线P1P2与坐标轴垂直时,上 述结论是否成立?P2 y P1 P2
知识探究(一):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思考1:在x轴上,已知点P1(x1,0)和 P2(x2,0),那么点P1和P2的距离为多少?
|P1P2|=|x1-x2|
思考2:在y轴上,已知点P1(0,y1)和 P2(0,y2),那么点P1和P2的距离为多少?
|P1P2|=|y1-y2|
思考3:已知x轴上一点P1(x0,0)和y轴上 一点P2(0,y0),那么点P1和P2的距离为 多少?
思考2:已知平面上两点P1(x1,y1)和 P2(x2,y2),直线P1P2的斜率为k,则 x2-x1可怎样表示?从而点P1和P2的距 离公式又可作怎样的变形?

三年级上册数学估测距离ppt(人教版)(15张)标准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估测距离ppt(人教版)(15张)标准课件
返回
估测距离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千米=( 6000 )米 800米+200米=( 1 )千米 3000米=( 3 )千米 4千米-2千米=( 2000 )米
返回
估测距离
3.填空。 (1)小丽1分钟能走60米,8分钟能走( )米。
100×10=1000(米)
这请节在课 括你号们里都填学上会合了适哪的些数知。(识? 1)小丽1分钟能走60米,8分钟能走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000米=( )千米 答:她家到学校大约有1000米。 3个500是1500米 答:她家到学校大约有1000米。 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 3000米=( )千米 800米+200米=( )千米 6千米=( )米 6千米=( )米
课后作业
答:她家到学校大约有1000米。 答:她家到学校大约有1000米。 小红走100米大概是200步,她从家到学校走了 2000步,那么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2000步,那么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3000米=( )千米
800米+200米=( )千米 600里有3个200,300米。 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沿着教室的宽我走了15步,那么教室的宽大约是5米。
返回
估测距离
4. 小红走100米大概是200步,她从家到学校走了 2000步,那么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2000里面有10个200 100×10=1000(米) 答:她家到学校大约有1000米。
返回
估测距离
5.估计一下,你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距离,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600里有3个200,300米。
从家到学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0张PPT)
10
模拟演练 4.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30圈,如图11-6 所示,线圈长度是__5_.0_0__c_m__,金属丝的直径是 __0_.1_7__c_m__.
11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1. (2017贵港)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 跳出了218___c_m___(填适当的单位)的好成绩. 2. (2017怀化)如图1-1-7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1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2_._8_7__cm.
14
5. 如图1-1-9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32 min__1_0__s, 合_1__9_3_0__s.
6. 小柳计时如图1-1-10所示,由图可知所用的时间为 ___8__s.
15
知识点3 误差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 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1_2_._3_5__c_m___.
C. 0.518 mm
D. 0.052 cm
8
模拟演练
3.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
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
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
A. 2.36 cm
B. 2.357 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2.35 cm
D. 2.4 cm
9
知识点4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例4】小明采用如图1-1-5所示的方法测硬币的直径, 测得该硬币的直径是__2_._5_0__cm.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点到直线的距离》课件PPT(最新)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点到直线的距离》课件PPT(最新)

探究新知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举手回答: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 1当10继续减。
课堂练习
列竖式计算。
299-275= 24 299
-2 7 5 2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89-123= 466 589
-123 466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请用在例3中发现的规律,检验下面各组直线 a、b是否平行。
4cm 4cm
4cm
2cm
2cm
2cm
3cm 3cm3cm
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直线a、b平行。
课堂练习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垂直, 那么它们互相平行。 ( √ )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4 ·3 5 - 86
③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
349
退一当十再减。
课堂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
24
×((
9 8
) )
=( 27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7
×
( 5) ( 4)
=
( 35 ) ( 4)
能约分的要约分哟!
课堂练习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下面的题做的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说一说从中获得 了哪些信息?
435-86
探究新知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计算:435-86=349
相同数位对齐, ·4 ·3 5
从个位算起。 - 8 6
百位上4借 走1为3。

科学-四年级上册-测量距离和时间

科学-四年级上册-测量距离和时间

用庹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第三组
方法
距离
用庹量
3庹
第四组 用庹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用庹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第四组
方法
距离
用庹量
2庹
第五组 用木棒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用木棒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第五组
方法

距离
用木棒量
5棒
第六组 用木棒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用木棒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课前准备
卷尺、木棒、电子停表、手机、手表
活动准备
让我们以量出学校两棵树之间有多远为例来研究。
第一组 用脚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用脚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第一组
方法 用脚量
距离 12脚
第二组 用步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用步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第二组
方法
距离
用步量
5步
第三组 用庹长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第六组
方法
距离
用木棒量
6棒
第一组
用脚量
12脚
第二组
用步量
5步
第三组
用庹量
3庹
第四组
用庹量
2庹
第五组
用木棒量
5棒
第六组
用木棒量
6棒
交流一下你们量的结果,有什么发现呢?
第三组
用庹量
3庹
第四组
用庹量
2庹
第五组
用木棒量
5棒
第六组
用木棒量
6棒
第七组 用卷尺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用卷尺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第七组
方法 用卷尺量
距离 300cm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课件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课件

工具。
精度要求
对于需要高精度计算的应用场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需要使用更 高精度的计算方法。
在某些特定领域,如物理学或工程学,对距离计算的精度有更高的要求 。
在日常应用中,一般使用默认的浮点数精度即可满足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实例计算
使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 = sqrt[(x2-x1)^2 + (y2-y1)^2]。
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和精度 ,确保结果准确。
将点A和点B的坐标值代入公式中进行 计算。
实例结果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两点间的距离。 比较不同点对之间的距离,了解距离与坐标值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公式推导
该公式是通过勾股定理推导出来 的,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
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两点 A(x1, y1)和B(x2, y2),则线段
AB的中点M的坐标为 ((x1+x2)/2, (y1+y2)/2)。
线段AB的长度即为AM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有d² = [(x2-
x1)² + (y2-y1)²],开方得到d = √[(x2-x1)² + (y2-y1)²]。
公式应用场景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在几何学、 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都有广 泛应用。
在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确定物体运动轨迹、解决实际 问题等方面都需要用到该公式 。
在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绘制、 导航等领域,该公式也是不可 或缺的工具。
02
公式中的符号解释
符号含义
d:表示两点间的距 离。
√:表示开平方运算 。
06
公式注意事项

《环形跑道问题》课件

《环形跑道问题》课件

THANKS
算法改进
研究更高效的算法来解决环形跑 道问题,例如使用启发式算法或
优化算法来减少计算时间。
动态规划
将动态规划应用于环形跑道问题, 以处理更复杂的情况,例如多个运 动员同时比赛或存在障碍物的情况 。
人工智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例如机器学习 和深度学习,来自动识别和解决环 形跑道问题,提高解决方案的准确 性和效率。
01
02
03
交通规划
环形跑道问题可以应用于 交通规划中,例如分析道 路网络中的最短路径和交 通流优化。
物流配送
在物流配送中,环形跑道 问题可以应用于最优路径 规划,以减少运输时间和 成本。
运动训练
在运动训练中,环形跑道 问题可以帮助教练制定训 练计划,以提高运动员的 速度和耐力。
如何进一步优化环形跑道问题的解决方案
《环形跑道问题》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环形跑道问题的定义 • 环形跑道问题的基本解法 • 环形跑道问题的变种及解法 • 环形跑道问题的实际案例 • 环形跑道问题的扩展思考
01 环形跑道问题的定义
什么是环形跑道问题
01
环形跑道问题是一种经典的数学 问题,涉及到在圆形跑道上两人 相遇的次数和时间计算。
04 环形跑道问题的实际案例
体育比赛中的环形跑道问题
总结词
体育比赛中的环形跑道问题主要涉及到 赛道的长度、运动员的速度和起跑线的 设置。
VS
详细描述
在体育比赛中,环形跑道问题主要涉及到 如何确定运动员的起跑线位置,以保证比 赛的公平性。这需要考虑赛道长度、运动 员的速度以及比赛规则,确保每位运动员 都从相同的起点起跑。
02 环形跑道问题的基本解法

1.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49张-两课时)PPT课件

1.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49张-两课时)PPT课件

3、比较15cm、0.14m和145mm,最大
的是1_5_cm。
-
4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并写出换算过程。
68m=_68_×_10_0c_m = _6._8×_1_03_cm 840dm=_84_0×_1_0-_1m = __8_4 __m
-
5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并写出换算过程。
5×10-4km=_5×_1_0-_4×_1_03m__= _0._5 m 6×105μm=_6×_1_05_×_10_-6_m _= _0._6 m
10 10
10
dm cm
-
3
即时训练:
1、基本关系式 1m= 10 dm= 102 cm= 103 mm
= 106 μm= 109 nm
2、练习不相邻单位换算:
1cm= 104 μm
1μm= 10-4 cm
1dm= 108 nm
1nm= 10-8 dm
28m=2.8×104 mm 50nm= 5×10-8m
一庹(tuǒ):成年人两臂侧平伸直时两中指间的 距离
一拃(zhǎ):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
距离
一步: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
27
第二课时
-
28
学习目标:
1、知道时间的测量,会使用适当工具 测量时间。
2、知道误差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
29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
国际单位:秒 符号:s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1
学习目标:
1、明确长度的单位并会熟练的进行换算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估计读数
-
2
一、长度的单位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距离和时间》PPT课件(同课异构) (3)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距离和时间》PPT课件(同课异构) (3)


一辆客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匀速行使, 如图是旅客两次看到的路牌和
当时看到车内悬挂的时钟。根据路牌 与时钟提供的信息,你能计算出这辆
客车行使的速度吗?

例题
北京180km
北京40km
表示离北 京还有180 千米
表示离北
京还有40
千米

德语:移动距离 (schubweh)

米/秒

英语:时间 (time)

1米/秒 的意义
• 如果物体在1秒钟内通过 的路程是1米,则它的速 度为1米/秒

单位读法和写法
• 米/秒-------“米每秒” • 千米/时-------“千米每时”
3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心 态有关 坚持不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 我们想 太多。 健身两周,就希望身材赛过谁;看了两 本书, 就期待 生活有 什么不 同;勤 奋两个 月,就 算计着 什么时 候能够 功成名 就…… 人心都是肉长的,若是在它上面加了太 多的砝 码,它 就会不 堪重负 。 欲望太多,就不容易看到希望。 村上春树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和 第二部 作品《1973年 的弹子 球》问 世后, 虽然让 他有了 一定的 知名度 ,但都 没有获 得日本 文学大 奖。 对此他十分淡然,觉得能写出让自己满 意的作 品才更 加重要 。 他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那时他还 在经营 餐厅, 甚至觉 得没得 奖也挺 好,至 少不会 没完没 了的接 待采访 和约稿 ,影响 了生意 。 听起来像玩笑,但实际上,无论写书, 还是跑 步,他 只是为 了迎合 自己, 达到为 自己设 定的目 标就好 。

你知道用什么 方法可以比较 物体运动快慢
吗?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还有尺、寸、丈等。它们和米之 间的换算关系为: 1米=3(尺)=30(寸)=0.3(丈)
• 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来做长度单位,它是真空状 态下光1年所走过的距离,也因此被称为光年。1光 年=9.04653×1012km
〖问题1〗对“某人走了1km的路”,甲认为这1km 指的是距离,乙则认为这1km指的是路程,根据你自 己的理解,对甲、乙的说法作一评述。

不过,“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面 ,往往 又是与 时俱进 、随地 而异的 。能历 久不衰 而长传 的道德 典范不 多,因“ 立德”而 青史留 名的例 子也很 少。加 以中国 历代皇 帝都想 要作之 君作之 师,所 以士人 自然也 多朝立 功立言 的方向 努力。 大体上 ,真能 两者兼 具的读 书人, 重立功 仍胜于 立言 。
径的长短 D、距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距离和时间》ppt课件
课堂练习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BC ) A. 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距离 C.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 D.1 min内有60个时刻
《距离和时间》ppt课件
《距离和时间》ppt课件
59 0 31
28 57
14 0 13
1 2
2
26
12
3
55 24
11
4
10
5
9 8 76
53
33 4 35
6
37
22
8
51
39
20
49 18 47 16
10
41 12 45 14 43
• 北京 → 重庆 • (1)飞机 • (2)火车 • (3)先火车,再乘船
⑴ 不同点? ⑵共同点?
轨迹不相同, 位置变化相同

7.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 现为实 践过程 中处理 、协调 各种关 系的一 种原则 。在天 道的层 面,道 首先表 现为多 样的统 一。从 多样的 统一这 一视域 看,“中 ”就在 于使统 一体中 的各个 方面彼 此协调 。千差 万别的 事物同 处于一 个系统 ,如何 恰当地 定位它 们,使 之各得 其所, 这就是“ 中”所 涉及的 重要方 面。

6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 联系的 重要涵 义之一 ,是肯 定道所 具有的 各种意 义唯有 通过人 自身的 知和行 、认识 世界和 改变世 界的过 程,才 能呈现 出来。 正如深 山中的 花自开 自落, 并无美 或不美 的问题 ,只有 在人的 审美活 动中, 它的审 美意义 才得到 呈现。
〖问题2〗一条小船在广阔的湖面航行,开始向东 行驶了20km,接着向西行驶8km,再又向北航行了 16km,求小船在此过程中的距离和所走的路程。Fra bibliotek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距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AC)
A、距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 B、距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距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
课堂练习
一支300m长的队伍,以1m/s的速度行 军,通讯员从队尾以3m/s的速度赶到 队首,并立即以原速率返回队尾,求 通讯员的距离和路程各是多少?
225m 、 675m
《距离和时间》ppt课件
《距离和时间》ppt课件
小结
• 1.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 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段
• 2.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点 • 3.距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距离,描述物体位
置的改变,是矢量,与运动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决定 • 4.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取决于物体运动路径 • 5.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 6.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 7.位置:用坐标表示位置 • 8.距离: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距离
路程与距离
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距离在国际单位制中有相同的单位:米(m)
长度的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 “m”表示
• 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兆米(Mm)、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海里 (1852米) 、英里(1609米)

2.“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 舞人心 的成果 跑在人 民的前 面,就 像它是 在拖着 生活向 前迈进 似的。” 然而, 在“过 度商业 化”的潮 流中, 文学逐 渐迷失 方向, 主动弃 置精神 属性。 一些写 作者为 迎合低 级趣味 ,不断 制造各 种刺激 感官的 垃圾文 字作品 。

3.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 个特点 ,是它 不断追 求最简 单的、 最深层 次的、 超出人 类感官 所及的 宇宙之 根本。 所有这 些研究 都是在 极抽象 的形式 下进行 的。这 是一种 化繁为 简以求 统一的 过程。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科学上册
距离和时间
时间与时刻
• 时刻是描述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的,时间间 隔是描述同一事件所发生的过程持续的
•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 时间间隔简称时间,在数轴上用一段线段来
表示
时间计量
• 法定计时单位 :秒、分、时、(日)、年 • 常用时间单位 :刻 周 季度 • 时间的测量:
《距离和时间》ppt课件
《距离和时间》ppt课件

1.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 尔扎克 说他写 作的最 高使命 是:用 笔深刻 把握时 代的脉 搏和民 众的呼 声,反 映大众 的疾苦 和不幸 ,替他 们呐喊 ;揭示 社会的 美与丑 ,唤醒 正义感 和良知 。我想 ,这是 每个文 化工作 者都应 该时刻 牢记的 。

4. 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 哪个国 家,没 有法律 就没有 真正的 自由; 因此可 以说, 一个国 家制定 法律的 目的不 是废除 和限制 人民的 自由, 而是为 了保护 和扩大 人民的 自由。

5.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 ,他们 的物质 文化可 以非常 发达, 而物质 文化的 手段﹣ ﹣科技 ,也相 应的可 以非常 发达。 西方设 计的许 多制度 特征也 是“物性”的,尽 量排除 人的情 感因素 。西方 所说的 “自由”是指人 身及其 行为的 自由, 而中国 人的自 由更多 是“心 性”的自 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