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录取名单
姓名 专业 序
类 别 奖学金 拟报导师
号
1 余升国 西方经济学 委培
方齐云
2 朱文娟 西方经济学 委培
方齐云
3 邢红萍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方齐云
4 田磊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徐长生
5 程蕾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徐长生
6 王伟波 西方经济学 委培
张建华
张建华
免推
张卫东
张卫东
免推
徐长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徐长生
免推
徐长生
徐长生
硕博连读
汪小勤
汪小勤
硕博连读
张卫东
张卫东
硕博连读
宋德勇
宋德勇
硕博连读
彭代彦
彭代彦
硕博连读
张燕生、李昭华 张燕生、李昭华 硕博连读
方齐云
方齐云
硕博连读
张培刚、宋德勇 张培刚、宋德勇 硕博连读
卫平
卫平
硕博连读
韩民春
韩民春
硕博连读
刘海云
刘海云
硕博连读
备注
导师 韩民春 汪小勤 卫平 巴曙松 黄晓东、张玉英 方齐云 黄晓东、钟春平 张建华 刘海云 张培刚、张建华 宋德勇 张卫东 李佐军、范红忠 彭代彦
15 郑文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16 王丹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17 王俊杰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18 陈培钦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19 周靖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20 孔慧芳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21 张孜孜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22 吴翔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23 程海星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24 付波航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25 王萱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26 杨宏呈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27 蔡宇飞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28 陈松 西方经济学 非定向 全奖
中国最好的经济金融大学排名介绍
中国最好的经济金融大学排名介绍第一梯队:新世纪的中国“四大名校”1,北京大学:ccer,经院,光华,汇丰,北大的“四大学院”各具特色,师资在国内基本上无敌,两个MBA项目也是全国的佼佼者。
CCER学术已经和世界接轨,明星云集,倘若中国20年后经济学能得诺贝尔,那CCER几率最大;经院历史悠久、学术实力极为强劲、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学领域的杰出人才。
光华管理学院号称生源全国第一,招收了全国最多的状元,就业也是全国第一,最近光华引进了一大批国际顶尖人才加盟,其学术势力已经国内翘楚,院长张维迎的下台极大地提升了光华的品味。
毕业生中有一大批人进了国际顶级投行,在业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汇丰商学院最具发展前途,由于和香港大学的合作,他们受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最具国际化的,就业当然也是国内顶尖。
2,清华大学:高盛前全球副总裁曰:“清华经管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生源,全世界最优秀的校友资源”,在前总理担任院长期间建立起了全世界阵容最豪华的顾问团,MBA,EMBA,EDP项目常年国内第一,教育部排名中:清华工商管理全国第一,管理科学第二。
经济学虽说赶不上管理学,但也有一定的实力。
近年来引进很多顶级海龟如钱颖一,李稻葵等等。
清华的就业常年稳居榜首,经管学院每年都有大量学生进入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在业界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3,上海交大:上海高金,安泰,中欧在上交是三国鼎立之势。
国人都知道中欧商学院是亚洲第一,但不知中欧原本就是上交和欧盟合作的学院,原本就是属于上交的直属学院(学校主页上就是将中欧放在院系目录上);上交的高级金融学院开了国内金融高端教育之先河(全国际师资,全国际培养方案);上交的安泰经管学院国际化程度,生源,师资也在国内首屈一指,管理学硕士项目也经常被FT排到全球前列。
更难能可贵的是上交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51年后只有工科),学科设置中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的束缚,给学校发展现代经济学很多方便。
学生就业常年和清华并列全国第一,由于上交特别的理工人才培养背景和强大的商学教育使得每年世界各大投资银行、咨询公司都将上交作为主要人才招募基地。
保研名单
熊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
待定
经济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柯毅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试验班
待定
经济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曲旭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
待定
经济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彭敏艳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
保险系
待定
统计系
统计学
胡颖琼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待定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能源经济学
林幼妙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待定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能源经济学
许越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学
待定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金融学
凌桂芳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金融学
待定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金融学
林雨敏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待定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统计学
待定
会计系
会计学
杨瑞雪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国际会计(cga方向)
待定
会计系
会计学
蔡青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学
待定
会计系
会计学
陈欣笛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学(ACCA方向)
待定
会计系
会计学
赵洁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学(ACCA方向)
待定
会计系
会计学
童丽静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020-2021华科经济学院金融硕士招生目录、分数线、复习经验
2020-2021华科经济学院金融硕士招生目录、分数线、复习经验1学院介绍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三个教学科研机构,拥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包括两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研究院(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国开行—华科大发展研究院),以及十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7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6人[ 其中3名领军岗教授(王少平、徐长生、张建华),1名特聘岗,2名晨星岗学者(杨继生、孔东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
2招生目录310经济学院025100金融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00(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3 数学三④431 金融学综合3参考书目参看考研大纲第一部分金融学一、货币与货币制度二、利息和利率三、外汇与汇率四、金融市场与机构五、商业银行六、现代货币创造机制七、货币供求与均衡八、货币政策九、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十、金融监管第二部分公司财务一、公司财务概述二、财务报表分析三、长期财务规划四、折现与价值五、资本预算六、风险与收益七、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八、有效市场假说九、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十、公司价值评估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其中,金融学部分为90分,公司财务部分为60分。
4复试分数线2018分数线总分:335,政治:50,英语:50,业务课:80,业务课:90 2017分数线总分:355,政治:55,英语:55,业务课:85,业务课:85 2016分数线总分:330,政治:55,英语:55,业务课:85,业务课:852018录取情况全日制非全日制5考研经验数学数学可以说是考研中决定成败的一科,一定要认真对待!我在3月份到6月份,用的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也可以用张宇的36讲),期间再结合着基础视频班,这个阶段是打基础阶段。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金融双学位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课表
星 期 六
3—4 5—6 7—8 1—2
星 期 日
3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哈尔.贝.范里安 格致 出版社 会计学:《会计学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统计学 原理》黄文良主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2.联系电话:徐锦:13871091626 柯琼:13317196392 唐跃志:15327390059 3、班主任:张立方:87557318(办公) 13429837939 制表人:张立方 联系电话:87557318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七校”联合办学 2015级金融学、经济学辅修专业、双学位课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教学进程 课程名称 微观经济学 64/4 学时数 学 分
徐 柯
锦 副教授 琼 副教授 师
会计学 统计学
56/3.5 48/3
唐跃志 讲
任课教师 姓名职称
专业班 星 期 节次
“七校”联合办学 金融学+经济学(172人+63人)
2015级 235人
1—2
微观经济学 5-10,12-13周 微观经济学 5-10,12-13周 微观经济学 5-10,12-13周 微观经济学 5-10,12-13周 会计学 会计学 会计学 会计学 5-11周 5-11周 5-11周 5-11周
院(系)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欧阳红兵
18—1
统计学 14-16周 东十二楼F101 统计学 14-16周 东十二楼F101 统计学 14-16周 东十二楼F101 统计学 14-16周 东十二楼F101 统计学 14-16周 东十二楼F101 统计学 14-16周 东十二楼F101 统计学 14-16周 东十二楼F101 统计学 14-16周 东十二楼F101
聚集形式_规模与企业创新_基于我国城市制造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_邢斐
· 154·
2017 年第 6 期
据和工业企业数据, 研究发现两种产业集聚形式 共同作用于区域创新, 但产业的多样化聚集对创 新的作用更加显著; 程中华和刘军 ( 2015 ) 以我 国 285 个地级市制造业数据开展研究,得出多样化 集聚更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结论。 现有研究文献对专业化和多样化究竟哪种聚 集形式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的结论产生了较大的分 歧,可见仅从聚集形式的角度去认识聚集现象存 在不足,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聚集问题中的 其他重要因素。 新经济地理 学 的 聚 集 理 论 指 出, 在 地 理 区 位 上聚集形成的企业群, 其集中程度的大小会对企 业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外部性影响。 本文将企 。 大量 业聚集的实际集中程度统称为 “聚集规模 ” 研究验证了聚集规模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 如 Henderson ( 1986) 通过美国、巴西等国数据, 证实聚 集产生的经济效益会随聚集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呈 现衰弱趋势; Lin ( 2011 ) 研究中国的纺织产业聚 集,实证结果表明聚集规模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呈倒 “U” 型; 吴三忙和李善同 ( 2010) 研究发现 我国东部部分城市因聚集规模过大而导致大量企 业迁出。然而,对聚集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相关研究 却往往忽略了不同聚集规模的存在及影响 , 主要 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用聚集形式代替聚集行为 的全部内容, 但文献中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指标大 都只是借助对同行业、跨行业从业人员 ( 或产出 ) 占总体从业人员 ( 或产出 ) 的相对比重得出, 并 不能反映企业的聚集规模等要素; 第二,考虑聚集 规模的存在, 但认为各地的企业聚集规模都在一 个 “合理的范围 ” 内, 因此忽略其不同, 仍然以 研究聚集形式为主。 由于两种聚集形式的衡量指 标往往不是相同形式, 在忽略聚集规模的前提下 “静止” 地比较专业化和多样化聚集对创新的影响 系数是没有意义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有 研究的分歧。 有鉴于此,本文 在 以 往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做 出 改 进,首次结合聚集形式和聚集规模两个方面看待聚 集问题,重点研究在不同的聚集规模下, 专业化、 多样化的聚集形式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动态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创新经济学之父” Schumpeter ( 1911 ) 提出: 企业的创新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创新者、 模仿者、 改进者互相竞争和蚕食的过程。 企业创新的这种 “过程性 ” 不仅与自身有关, 还与包含聚集规模、
2019华中科技大学853 经济学综合考试大纲
2019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综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是我校所有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基础课。
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微观经济学 50分宏观经济学 50分计量经济学50分(四)题型比例微观经济学:选择题(单选)约5分、判断题(并说明理由)约10分、计算题约15分、问答题(2题,每题10分)约20分。
宏观经济学:选择题(单选)约5分、判断题(并说明理由)约10分、计算题约15分、问答题(2题,每题10分)约20分。
计量经济学:判断题(15分)、计算题(35分)。
(五)参考书目(以当时书店最新版本为准)1.[美]哈尔·R. 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曼昆, 宏观经济学, 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3. 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唐·C·波特著,费剑平译: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五版,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王少平、杨继生等主编: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微观经济学(一)消费者理论预算集及性质,预算线及其变动,计价物,税收、补贴和配给。
消费者偏好,关于偏好的假设,弱偏好集,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解释。
效用函数,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的关系。
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束,需求函数,税收类型的选择。
正常商品,低档商品,收入提供曲线,恩格尔曲线,普通商品,吉芬商品,价格提供曲线,需求曲线,替代与互补,反需求函数。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斯勒茨基方程,需求总变动的构成,变动率,需求法则,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与希克斯替代效应,补偿需求曲线。
2014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注:本次录取名单为拟录取名单,最终录取名单以学校研究生院的名单为准,请已录取的考生明天上午9点到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14室签协议和填写相关表格。
未被录取愿参加校内调剂的考生请速到经济学院314登记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科普教育专业型)和“教育经济学与管理”专业(学术型) 需调剂生源。
本次录取的专业也为拟录取专业,有些专业学院还会根据情况做些调整。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014.3.17。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考博录取名单
原报导师 拟定导师 备注
孙焱林 孙焱林 周少甫 王少平
以上名单仅为经济学院拟录取名单,最后录取名单由学校研究生院公布为准!请名单上考生到经济学院103教室集中。
经济学院 2014年5月19日
2 3 4 5 专业排名 1 2 3兵 杨继生 简志宏 唐齐鸣
姓名
吴凯 王勋 范兆媛 吴志明
专业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初试总分 英语口语 221 18.5 200 17 189 14.3 182 11.3
类 别
非定向 定向 非定向 定向
奖学金
奖学金
原报导师 拟定导师 备注
宋德勇 宋德勇 宋德勇 卫平
杨柳青 人口、资源与环 1 青 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 2 刘章生 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 3 安冬青 境经济学
89 83 82 专业面试 88 83 90
83.76666667 74.86666667 72.46666667 最后得分 74.85 74.11666667 73.75
专业排名 1 2 4 5
类 别
非定向 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奖学金
原报导师 拟定导师 备注
徐长生 张卫东 范子英 汪小勤
序号 姓名
专业
初试总分 英语口语 专业面试 最后得分
235 18 214 12 196 14
专业排名 类 别 1 非定向 2 非定向 3 非定向 专业排名 1 2 3 类 别
非定向 定向 非定向
张晓玮 汪颢 夏礼 于乐河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233 194 187 203
17.5 17.3 13.8 10
84.5 82 82 59 专业面试 87.5 87.5 85 87.5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接受捐赠鸣谢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武汉金昌运能源公司 *河南省现代管理工程研究院 *湖北百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经管联谊会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 *湖北瑞天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湖北省政府研究室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武汉市人民政府驻沪办 *何思模 先生 *陈文新 校友 *陈振宇 校友 *刘小山 校友 *屈向军 校友 *巴能军 校友 *巴曙松 校友 *陈杰明 校友 *陈湘永 校友 *丁宏祥 校友 *凤良志 校友 *李佐军 校友 *刘建洲 校友 *肖 晖 校友 *姚鸿斌 校友 *姚文强 校友 *王新屏 校友 *王 喆 校友 *王中权 校友 *伍 斌 校友 *喻大学 校友 *喻世友 校友 *张燕生 校友 *钟德胜 校友 *陈小洪 校友 *邓宇鹏 先生 *卢锋平 先生 *胡鞍钢 教授 *胡必亮 教授 *周其仁 教授 *李佐军 校友 *孙学敏 校友 *茶洪旺 校友 *沈晓健 先生
300000 285000 100000 50000 2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 13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30000 20000 20000 10000 10000 10000 2000 2000 1000 1000
*田惠敏 校友 *许 云 校友 △麦克法登(Daniel L.McFadden) 教授 △麦克法登(Daniel L.McFadden) 教授 △林少宫 教授 △林子美、林子久、林子儒(林少宫先生之子) △陈芝兰 校友 △尹冬平 校友 △艾春荣 校友 △宋 敏 校友 △田国强 校友 △林子美(林少宫先生之子) △张小玄 校友 △刘立群 校友 △谭国富 校友 △徐滇庆 校友 △文 玫 校友 △林子久(林少宫先生之子) △林子儒(林少宫先生之子) △宋 敏 校友 △尹冬平 校友 △刘安平 校友 △李 东 校友 △林子美(林少宫先生之子) △田国强 校友 △艾春荣 校友 △方振民 校友 △甘 犁 教授 △樊 炜 校友 △李春涛 校友 △张跃平 校友 △徐滇庆 校友 △文 玫 校友 △谭国富 校友 △宋 敏 校友 △刘思峰 校友 △刘立群 校友 △廖建军 校友 △廉保华 校友 △李 东 校友 △符 淼 校友 △徐慧玲 校友 △张廷建 校友
曹夏平男1976年6月出生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专
曹夏平,男,1976年6月出生,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专业硕士,美国波士顿学院金融学博士,现在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担任金融系助理教授,同时是亚洲私募股权学院联合院长。
长期从事金融市场和公司财务研究,在私募股权,公司上市融资,中国资本市场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开拓性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近六年以第一作者在金融和经济等国际权威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他引SSCI301次,专著3篇。
主持的研究6项目,获新加坡管理大学的资助,获亚洲私募股权学院的最佳论文奖和李氏基金的学术优秀奖。
社会活动上,目前任华中科技大学新加坡校友会会长和武汉新加坡商会秘书长。
制度转型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作者: 廖显浪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 商业时代
页码: 10-1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1期
主题词: 制度转型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本文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发展模型,结合我国经济制度转型的基本现实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劳动力流动限制等城乡差异的政策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同,从而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张培刚
张培刚接受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采访张培刚,世界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
1913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
193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
1941年考取清华庚款留美公费生,1945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47年其博士论文《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农业与工业化》)获得哈佛大学威尔士奖。
1946年回国,担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8年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及研究员。
1949年再次回国,继续在武汉大学经济系担任系主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张培刚在华中理工大学(后改为华中科技大学)成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并总结出版了《新发展经济学》。
1998年,在其努力下,华中理工大学经济系获得博士点,85岁的张培刚成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农业与工业化》、《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新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等。
☆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在你们中国,那就是张培刚先生在国内知道经济学家张培刚的人不多,在他的名字前面也只有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这个头衔。
但是提到张培刚的时候,许多我们熟知的著名经济学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厉以宁说:他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在国内经济学界是没有争议的,因为他是最早建立适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人。
胡鞍刚说: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国家是南有张培刚先生,北有马寅初先生,他们俩都是对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知识贡献的人。
高鸿业说:我们中国经济学界把他称作为“发展经济学之父”,我觉得至少应该是这样。
50年代我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在老师给的参考书目中,我意外发现了有一本是中国人张培刚写的《农业与工业化》英文本,那是惟一的一本中国人写的书,这是很不寻常的。
梁小民说:有一次来华讲学的一位世界银行的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Hollis B. Chenery)跟我们讲,你们都以为刘易斯(W. A. Lewis)和舒尔兹(Theodore W. Schultz)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实际上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在你们中国,那就是张培刚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学院之一,学科体系完整,学术水平较高,师资力量较强,共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教授19人,副教授23人,还聘请了石寿永、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徐滇庆、宋敏、谢伏瞻、巴曙松、张燕生、李佐军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金融和国际商务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二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等二级学科。
其中,西方经济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
经济学院还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国开行-华中大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经济学院在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长期以来在发展经济学的奠基
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问题为研究主题,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
不断跟踪国际计量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及时把握计量经济学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应用于我国经济问题的计量研究。
该方向近年来在王少平教授指导下已获得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经济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和海外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年都邀请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前来讲学,还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麦克法登、恩格尔以及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邹至庄、刘遵义等为我校名誉教授。
经济学院发挥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努力培养兼具良好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治学严谨的创新型高级经济人才,已培养了石寿永、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徐滇庆、宋敏、张燕生、张军扩、巴曙松、李佐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被誉为“华中科技大学
培养的经济学家现象”。
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按照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实行“宽口径、重基础、国际化”的培养模式,重视基础理论和数量方法的训练,各专业核心课程打通教学,专业基础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讲授,专题研讨课主要阅读经典和前沿文献;同时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研究生招收和培养环节,严把质量关,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要系统地接受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训练,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以及多门专业课程。
论文阶段要经过严格的选题报告、中期筛选、匿名评审和答辩等多个环节,确保论文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经济学院学术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
经济学院接收校内外推免硕士生,本校本科生学术学位比例约为20%,专业学位比例约为25%,校外推免生学术学位比例约为35%。
经济学院为硕士生提供奖助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研究生助研制、助教制、助管制获得奖助金。
为了吸引优秀的本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经济学院每年举办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拟招收营员50名。
欢迎全国重点高校经济或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前来报名。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
专业学位招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