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后答案:第十九章 气相色谱法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课后答案:第十九章 气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课后答案:第十九章    气相色谱法

第十九章 气相色谱法习题 P511~P5121.实验条件 柱温:80℃;气化室与氢焰检测室温度:120℃;载气:N 2,30~40mL/min ;H 2:N 2=1:1;H 2:空气=1/5~1/10;样品:0.05%(体积分数)苯的二硫化碳溶液(浓度需准确配制);进样量:0.5μL ,进样3次。

已知苯的密度为0.88mg/μL 。

数据:噪声N=±0.01mV ;峰高平均值10.10cm ;半峰宽平均值0.202cm ;记录器灵敏度C 1=0.40mV/cm ;记录纸倒数C 2=0.50min/cm ;衰减K=16(所测峰高为真实高的1/16)。

求检测器的灵敏度S m 及检测限D m 。

解:)/(6021g s mV WC C A S m ⋅⋅⋅⋅= 其中:记录器灵敏度C 1=0.40mV/cm ;记录纸倒数C 2=0.50min/cm22/176.34202.01610.10065.1065.1cm W K h A =⨯⨯⨯=⨯⨯⨯= g g W 732102.21088.05.01005.0---⨯=⨯⨯⨯⨯=g s mV S m /1090.1102.26050.040.076.3497⋅⨯=⨯⨯⨯⨯=- s g gs mV mV s g S N D m m /1005.1/1090.101.02)/(2119-⨯=⋅⨯⨯==2. 在一根甲苯硅橡胶(OV-1)色谱柱上,柱温120℃。

测得一些纯物质的保留时间(s ):甲烷4.9、正己烷84.9、正庚烷145.0、正辛烷250.3、正壬烷436.9、苯128.8、3-正己酮230.5、正丁酸乙酯248.9、正己醇413.2及某正构饱和烷烃50.6。

(1)求出这些化合物的保留指数。

说明应如何正确选择正构烷烃物质对,以减小计算误差;(2)解释上述5个六碳化合物的保留指数为何不同;(3)未知正构饱和烷烃是什么物质? 解:(1)∵t R (甲烷)=t 0=4.9 s,∴ t ’R (正己烷)= 84.9 – 4.9 = 80.0 s, t ’R (正庚烷)=145.0 – 4.9 = 140.1 st ’R (正辛烷)=250.3 – 4.9 = 245.4 s, t ’R (正壬烷)=436.9 – 4.9 = 432.0 st ’R (苯)=128.8 – 4.9 = 123.9 s, t ’R (3-正己酮)=230.5 – 4.9 = 225.6 st ’R (正丁酸乙酯)=248.9 – 4.9 = 244.0 s, t ’R (正己醇)=413.2 – 4.9 = 408.3 st ’R (正构烷烃)=50.6 – 4.9 = 45.7 s∵ I x = 100[z + n ˙(㏒t ’R (x )-㏒t ’R (z ))/(㏒t ’R (z+n )-㏒t ’R (z ))]∴ I 苯= 100[6 + 1˙(㏒123.9-㏒80.0)/(㏒140.1-㏒80.0)]=678.1I 3-正己酮=100[7 +1˙(㏒225.6- ㏒140.1)/(㏒245.4-㏒140.1)]=785.0, I 正丁酸乙酯=100[7 +1˙(㏒244.0-㏒140.1)/(㏒245.4- ㏒140.1)]=799.0, I 正己醇=100[8 +1˙(㏒408.3-㏒245.4)/(㏒432.0-㏒245.4)]=890.1, I 未知物=100[6 +1˙(㏒45.7-㏒80.0)/(㏒140.1-㏒80.0)]=500.1在选择正构烷烃物质对时,应使待测物质的t ’R 位于两个正构烷烃物质之间。

分析化学(第8版)习题参考解答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第8版)习题参考解答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第8版)习题参考解答——仪器分析1. 仪器分析简介仪器分析是一种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它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仪器分析包括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常用于分析和测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本文将重点介绍分析化学(第8版)中的仪器分析部分的习题解答。

2. 选择题解答2.1 问题1Q: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鉴定有机物的结构?A. 质谱法B. 红外光谱法C. 核磁共振法D. 气相色谱法解答:选项A、B、C和D都是常用的用于分析和鉴定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其中,质谱法可以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检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核磁共振法可以提供有机分子的结构信息,而气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和鉴定有机物混合物中的成分。

因此,正确答案选项是D,即气相色谱法。

2.2 问题2Q: 下列哪个仪器对于病毒颗粒的直接观察和分析最为适合?A. 红外光谱仪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 电子显微镜D. 质谱仪解答:选项A、B和D都不适合对病毒颗粒进行直接观察和分析。

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质谱仪用于测定物质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而电子显微镜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于病毒颗粒的直接观察和分析非常适合。

因此,正确答案选项是C,即电子显微镜。

3. 简答题解答3.1 问题1Q: 请简要介绍质谱法的原理和应用。

解答:质谱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

它基于将化合物分子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电离并进行质量分析的原理。

具体来说,质谱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样品的蒸发与电离、离子的加速和分离、离子检测和信号处理。

在质谱仪中,样品首先通过蒸发器蒸发,形成气体或蒸气态的离子。

然后,这些离子被加速器加速,并通过一系列电场和磁场的作用,根据其质量与电荷比(m/z)的不同,被分离为不同的轨道。

最后,离子被检测器检测,并传递给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

食品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参考答案

食品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参考答案

气相色谱习题一、填空题1.在气一固色谱柱内,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脱附能力的不同,而在气液色谱中,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挥发的能力的不同。

2.色谱柱是气相色谱的核心部分,色谱柱分为填充柱型和毛细管柱型两类,通常根据色谱柱内充填的固体物质状态的不同,可把气相色谱法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两种。

3.色谱柱的分离效能,主要由柱中填充物所决定的。

4.色谱分析选择固定液时根据“相似性原则”,若被分离的组分为非极性物质,则应选用非极性固定液,对能形成氢键的物质,一般选择极性或氢键型固定液。

5.色谱分析中,组分流出色谱柱的先后顺序,一般符合沸点规律,即低沸点组分先流出,高沸点组分后流出。

6.色谱分析从进样开始至每个组分流出曲线达最大值时所需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其可以作为气相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7.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其保留值可用于定性分析。

峰高或峰面积可用于定量分析。

峰宽可用于衡量柱效率,色谱峰形愈窄,说明柱效率愈高。

8.无论采用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其物质浓度和相应峰高或峰面积之间必须呈关系,符合数学式 mi=fA 这是色谱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

9.色谱定量分析中的定量校正因子可分为绝对和相对校正因子。

10.色谱检测器的作用是把被色谱柱分离的组分根据其物理或物理化学特性,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由色谱工作站记录成色谱图。

11.在色谱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热导、氢火焰、火焰光度、电子捕获等。

12.热导池检测器是由池体、池槽、热丝三部分组成。

热导池所以能做为检测器,是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

13.热导池检测器在进样量等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其峰面积随载气流速的增大而减小,而氢火焰检测器则随载气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14.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器,适用于微量有机化合物分析,其主要部件是离子室。

15.分离度表示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程度,以两个组分保留值之差与其峰宽之比表示。

二、判断题1.色谱分析是把保留时间作为气相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的。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习题答案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习题答案

气相色谱习题一.选择题( ) 1.色谱图上一个色谱峰的正确描述是( )A.仅代表一种组分;B.代表所有未分离组分;C.可能代表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分;D.仅代表检测信号变化( )2.下列保留参数中完全体现色谱柱固定相对组分滞留作用的是( )A.死时间;B.保留时间 ;C.调整保留时间;D.相对保留时间( )3.气-液色谱系统中,待分离组分的 k 值越大,则其保留值:A.越大;B.越小;C.不受影响;D.与载气流量成反比( )4.关于范第姆特方程式,正确的说法是:A.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大;B.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小;C.塔板高度最小时,线速最小;D.塔板高度最小时,线速最大( )5.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 H=A+B/u+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越大,则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对分离有利;B.固定相颗粒填充越均匀,则柱效越高;C.载气线速越高,柱效越高;D.载气线速越低,柱效越高( )6.在范第姆特方程式中,涡流扩散项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影响A. 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B. 载气的流速大小;C. 载气的摩尔质量;D. 固定液的液膜厚度( )7.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试样组分时,要求分离达 98%,分离度至少为:( )8.在气相色谱中,当两组分未能完全分离时,我们说:A.柱效太低;B.柱的选择性差;C.柱的分离度低;D.柱的容量因子大( )9.分离非极性组分和极性组分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是利用极性固定液的:A.氢键作用;B.诱导效应;C.色散作用;D.共轭效应( )10.苯和环已烷的沸点分别是 80.10°C 和 80.81°C,都是非极性分子。

气相色谱分析中,若采用极性固定液,则保留时间关系是:A.苯比环已烷长;B.环已烷比苯长;C.二者相同;D.无法确定( )11.已知苯的沸点为 80.10°C,环已烷的沸点为 80.81°C。

当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作固定液分析这二种组分时,环已烷比苯先出峰,其原因是固定液与被测组分间的:A.静电力;B.诱导力;C.色散力;D.氢键力( )12.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一般选用 H 2 或 He 作载气,这是因为它们:A.扩散系数大;B.热导系数大;C.电阻小;D.流量大( )13.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优于热导检测器的主要原因是:A.装置简单;B.更灵敏;C.可以检出许多有机化合物;D.较短的柱能够完成同样的分离( )14.色谱定量分析中,若 m s ,m i 分别是标准物质和被测物质的进样量,A s ,A i 分别是相应的峰面积,则质量校正因子 f i ’为:A. A s ·m s /A i ·m i ;B. A i ·m i /A i ·m sC. A s ·m i /A i ·m s ;D. A i ·m s /A s ·m i( )15.测定热导池检测器的某物质的相对校正因子,应选用的标准物质是:A.丙酮;B.苯;C.环已烷;D.正庚烷二.填空题1.用气体作流动相,担体支持的液体作固定相,称为_________________色谱,组分间的分离是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分析实验的课后习题答案及讨论

仪器分析实验的课后习题答案及讨论

仪器分析实验的课后习题答案及讨论 2高效液相色谱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特点:检测的分辨率和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定量精确度高,应用范围广。

适用于分析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不稳定有机及生化试样的高效分离分析方法。

2. 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主要区别可归结于以下几点:(1)进样方式的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只要将样品制成溶液,而气相色谱需加热气化或裂解;(2)流动相不同,在被测组分与流动相之间、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力;(3)由于液体的粘度较气体大两个数量级,使被测组分在液体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比在气体流动相中约小4~5个数量级;(4)由于流动相的化学成分可进行广泛选择,并可配置成二元或多元体系,满足梯度洗脱的需要,因而提高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分辨率(柱效能);(5)高效液相色谱采用5~10Lm细颗粒固定相,使流体相在色谱柱上渗透性大大缩小,流动阻力增大,必须借助高压泵输送流动相;(6)高效液相色谱是在液相中进行,对被测组分的检测,通常采用灵敏的湿法光度检测器,例如,紫外光度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荧光光度检测器等。

3. 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定性:(1)利用纯物质定性的方法利用保留值定性:通过对比试样中具有与纯物质相同保留值的色谱峰,来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该物质及在色谱图中位置。

不适用于不同仪器上获得的数据之间的对比。

利用加入法定性:将纯物质加入到试样中,观察各组分色谱峰的相对变化。

(2)利用文献保留值定性相对保留值r21:相对保留值r21仅与柱温和固定液性质有关。

在色谱手册中都列有各种物质在不同固定液上的保留数据,可以用来进行定性鉴定。

定量:有归一法、内标法、外标法在定量分析中,采用测量峰面积的归一化法、内标法或外标法等,但高效液相色谱在分离复杂组分式样时,有些组分常不能出峰,因此归一化法定量受到限制,而内标法定量则被广泛使用。

4.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时,选择流动相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尽量使用高纯度试剂作流动相,防止微量杂质长期累积损坏色谱柱和使检测器噪声增加。

气相色谱法习题及答案

气相色谱法习题及答案

气相色谱法习题及答案气相色谱法习题及答案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食品等领域。

它通过将待测物样品在高温下蒸发成气态,然后在固定相填充的柱子中进行分离和检测。

下面将给出一些关于气相色谱法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请简要解释气相色谱法的原理。

答案: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是将待测物样品在高温下蒸发成气态,然后通过气体载气将样品引入柱子中,样品在柱子中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停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得到色谱图,进而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习题二:请列举气相色谱法的优点和应用领域。

答案:气相色谱法的优点包括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

它在化学、环境、食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化学领域,气相色谱法可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和含量;在环境领域,可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在食品领域,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残留农药等。

习题三:请解释气相色谱法中的保留时间是什么意思。

答案:气相色谱法中的保留时间指的是待测物在柱子中停留的时间。

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停留时间不同,这是由于它们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所致。

保留时间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并且可以用来鉴定待测物的性质。

习题四:请解释气相色谱法中的峰面积是什么意思。

答案:气相色谱法中的峰面积指的是色谱图中峰的面积。

峰面积可以用来表示待测物在样品中的相对含量。

峰面积越大,表示该组分在样品中的含量越高。

习题五:请简要介绍气相色谱法的仪器组成。

答案:气相色谱法的仪器主要由进样系统、柱子、载气系统和检测器组成。

进样系统用于将待测物样品引入柱子,柱子用于分离不同组分,载气系统用于将样品带入柱子中,检测器用于检测分离后的组分并生成色谱图。

习题六:请解释气相色谱法中的峰宽是什么意思。

答案:气相色谱法中的峰宽指的是色谱图中峰的宽度。

峰宽可以用来表示分离效果的好坏,峰宽越小,表示分离效果越好。

气相色谱法附答案

气相色谱法附答案

气相色谱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 _____ °C,并低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时,色谱柱要与 _______ 断开。

答案:5〜10 检测器2. 气相色谱法分离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沸点差别越小、极性越相近的组分其保留值的差别就_____ ,而保留值差别最小的一对组分就是 _________ 物质对。

答案:越小难分离3.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 ___________ 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出峰, 如烃和非烃混合物,同沸点的组分中 _______ 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答案:非极性极性4.气相色谱法所测组分和固定液分子间的氢键力实际上也是一种 ______________ 力,氢键力在气液色谱中占有 __________地位。

答案:定向 重要5.气相色谱法分离中等极性组分首先选用 6.气相色谱分析用归一化法定量的条件是答案:样品中所有组分 产生信号7.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要选择一个适宜的 __,并要求它与其他组分能 __。

答案:内标物完全分离8.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浓度型检测器有 _____ 和__ ___。

答案:热导检测器 (TCD)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9.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质量型检测器有 _ ___ 和__ ___。

答案:氢火焰检测器 (FID)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 10. 电子捕获检测器常用的放射源是 __ ___和___ 。

答案:63Ni3H11. 气相色谱分析中,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输出信号的不稳定程度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噪音 12. 顶空气体分析法是依据 ___原理,通过分析气体样来测定 __中组分的方法。

答案:相平衡平衡液相 13. 毛细管色谱进样技术主要有 _________ 和 ______ 。

答案:分流进样 不分流进样14. 液—液萃取易溶于水的有机物时,可用 ____________ 法。

仪器分析之气相色谱法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之气相色谱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1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A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D )A 保留时间B 保留体积C 半峰宽D 峰面积3 .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D ) A 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 化学性质稳定C 溶解度大,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D A 、B 和 C6 .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B ) A 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B 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C 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D 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7 .在气-液色谱分析中,良好的载体为(D ) A 粒度适宜、均匀,表面积大 B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 C 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D A 、B 和C8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A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10.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A ) A 柱温 B 载气的种类C 柱压D 固定液膜厚度三:计算题 1 .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测定:进纯苯1mL 苯的色谱峰高为4 mV,半峰宽为1 min,柱出 口载气流速为20mL/min,求该检测器的灵敏度(苯的比重为0.88g/mL )。

若仪器噪声为0.02 mV 计算其检测限。

S _ —G# 哥 尿】时F _ 4x1x20 二 go §解: ,, . mV- ml-- mg 1& =9= ^^=44x10-4 'J : 一:mg. mL 1 2 . 一根2 m 长的填充柱的操作条件及流出曲线的数据如下:流量 20 mL/min ( 50 C)柱前压力:133.32 kpa空气保留时间0.50 min 正己烷保留时间3.50 min气相色谱法练习柱温50 C 柱后压力101.32kPa正庚烷保留时间4.10 min①计算正己烷,正庚烷的校正保留体积;②若正庚烷的半峰宽为0.25 min ,用正庚烷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③求正己烷和正庚烷的分配比k1和k2。

仪器分析习题答案气象色谱液相色谱

仪器分析习题答案气象色谱液相色谱

P67-681. 色谱法区别于其他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色谱法是以其高超的分离能力为特点,他的分离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离心等方法。

色谱法有许多优点:⑴分离效率高;⑵应用范围广;⑶分析速度快;⑷样品用量少;⑸灵敏度高;⑹分离和测定一次完成,可以和多种波谱分析仪器联用。

5.根据速率理论,提高色谱柱效的途径有哪些?范氏方程式对于分离条件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填充均匀程度,固定相(担体)粒度,载气种类,载气流速、柱温、固定相液膜厚度等因素对色谱柱效能,峰扩张程度都有影响。

组分在色谱柱内运行的多路径及浓度梯度造成的分子扩散和组分在气、液两相间的质量传递不能瞬间达到平衡,是造成色谱扩张、柱效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10. 某气相色谱柱的范第姆特方程式中的常数如下:A=0.01cm,B=0.57cm2·s-1,C=0.13s。

计算最小塔板高度和最佳线速度。

答:H= A + B/u + Cu,H≥A + 2(BC)1/2,其中,B/u = Cu时,等式成立。

代入参数,H=0.55cm ;u=2.09cm/s。

12.某物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为65秒,半峰宽为5.5秒。

若柱长为3米,则该柱子的理论塔板数多少?答:n = 5.54(t R/Y1/2)2,代入各数据,得n=774。

13.某试样中,难分离物质对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0秒和45秒,填充柱的塔板高度近似为1毫米。

假设两者的峰底宽度相等。

若要完全分离(R=1.5),柱长应为多少?答:L = 16R2[r21/( r21 - 1)]2H有效,r21= 45/40,R=1.5, H有效= 1mm, 则L=2916mm14.气液色谱柱长2米。

当载气流量为15mL/min时,相应的理论塔板数为2450块。

而当载气流量为40mL/min时,相应的理论塔板数为2200块。

试计算最佳载气流速是多少?在最佳载气流速时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是多少(A=0)?答:气相色谱下,H= L/n=A + B/u + Cu = B/u + Cu,最佳载气流速为u=(B/C)1/2, 方法参见第10题或P81,得200/2450= B’/15 + 15C’200/2200= B’/40 + 40C’,这里,V=60Au,B’= 60AB, C’= C/60A, A为柱截面积,V为流量解得,B’=0.836 ,C’=1.75 x 10-3 ,60Au =(B’/C’) 1/2=V,因此,V=22mL/min;H=0.0765cm →n=2614.P831.气相色谱仪的核心部件是什么?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部件。

气相色谱法(附答案)

气相色谱法(附答案)

气相色谱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 ______________ °C,并低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时,色谱柱要与_______ 断开。

答案:5〜10 检测器2. 气相色谱法分离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沸点差别越小、极性越相近的组分其保留值的差别就____ ,而保留值差别最小的一对组分就是_________ 物质对。

答案:越小难分离3.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___________ 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出峰,如烃和非烃混合物,同沸点的组分中_______ 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答案:非极性极性4.气相色谱法所测组分和固定液分子间的氢键力实际上也是一种_______________力,氢键力在气液色谱中占有 __________ 地位。

答案:定向重要5.气相色谱法分离中等极性组分首先选用_____________ 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流出色谱柱。

答案:中极性6.气相色谱分析用归一化法定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都要流出色谱柱,且在所用检测器上都能 ___________ 。

答案:样品中所有组分产生信号7.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要选择一个适宜的__,并要求它与其他组分能__。

答案:内标物完全分离8.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浓度型检测器有_____ 和__ ___。

答案:热导检测器(TCD)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9.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质量型检测器有_ ____ 和__ ___。

答案:氢火焰检测器(FID)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10电子捕获检测器常用的放射源是__ ___和___ __。

答案:63Ni 3H.11. 气相色谱分析中,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输出信号的不稳定程度称为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噪音12. 顶空气体分析法是依据___原理,通过分析气体样来测定__中组分的方法。

答案:相平衡平衡液相13. 毛细管色谱进样技术主要有_________ 和______ 。

气相色谱法习题答案

气相色谱法习题答案

第十九章 气相色谱法思考题和习题1.名词解释:噪音 检测限 死体积 分离度 程序升温 保留温度 分流进样 分流比 线性分流 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麦氏常数2.说出下列缩写的中文名称:TCD FID ECD TID FPD WCOT 柱 PLOT 柱 SCOT 柱FSOT 柱3.简述范氏方程在气相色谱中的表达式以及在分离条件选择中的应用。

Cu uB A H ++= A=2λd pB = 2γD ])1(32[])1(01.0[22222lf g p l g D d k k D d k k C C C •+•+•+=+= 柱子的填充均匀度、载体的粒度、载气的种类及流速、固定液液膜厚度以及柱温等因素对柱效产生直接影响。

有些因素影响方向相反,应全面综合考虑。

(1)选择流动相最佳流速。

(2)当流速较小时,可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如N 2,Ar ),而当流速较大时,应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载气(如H 2,He ),同时还应该考虑载气对不同检测器的适应性。

(3)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以免引起固定液的挥发流失。

在使最难分离组分能尽可能好的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温度,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峰形不拖尾为度。

(4)固定液用量:担体表面积越大,固定液用量可以越高,允许的进样量也越多,但为了改善液相传质,应使固定液膜薄一些。

(5)对担体的要求:担体表面积要大,表面和孔径均匀。

粒度要求均匀、细小(但不宜过小以免使传质阻力过大)(6)进样速度要快,进样量要少,一般液体试样0.1~5uL,气体试样0.1~10mL.(7)气化温度:气化温度要高于柱温30-70℃。

4.某色谱柱理论塔板数很大,是否任何两种难分离的组分一定能在该柱上分离?为什么?柱效不能表示被分离组分实际分离效果,当两组分的分配系数K 相同时,无论该色谱柱的塔板数多大,都无法分离。

5.气相色谱仪主要包括哪几部分?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载气系统的作用是获得纯净、流速稳定的载气。

仪器分析之气相色谱法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之气相色谱法试题及答案

气相色谱法练习一:选择题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分离度 D半峰宽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D )A保留时间 B保留体积 C半峰宽 D峰面积3.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 D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化学性质稳定C溶解度大,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D A、B和C6.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 ( B )A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 B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C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D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7.在气-液色谱分析中,良好的载体为 ( D )A粒度适宜、均匀,表面积大 B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C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D A、B和C8.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10.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 A )A柱温 B载气的种类 C柱压 D固定液膜厚度三:计算题1. 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测定:进纯苯1mL,苯的色谱峰高为4 mV,半峰宽为1 min,柱出口载气流速为20mL/min,求该检测器的灵敏度(苯的比重为 0.88g/mL)。

若仪器噪声为0.02 mV,计算其检测限。

解:mV·mL·mg-1mg·mL-12.一根 2 m长的填充柱的操作条件及流出曲线的数据如下:流量 20 mL/min( 50℃)柱温 50℃柱前压力:133.32 kpa 柱后压力101.32kPa空气保留时间0.50 min 正己烷保留时间3.50 min正庚烷保留时间4.10 min①计算正己烷,正庚烷的校正保留体积;②若正庚烷的半峰宽为0.25 min,用正庚烷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③求正己烷和正庚烷的分配比k1和k2。

食品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参考答案

食品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参考答案

气相色谱习题一、填空题1、在气一固色谱柱内,各组分的分离就是基于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脱附能力的不同,而在气液色谱中,分离就是基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挥发的能力的不同。

2、色谱柱就是气相色谱的核心部分,色谱柱分为填充柱型与毛细管柱型两类,通常根据色谱柱内充填的固体物质状态的不同,可把气相色谱法分为气固色谱与气液色谱两种。

3、色谱柱的分离效能,主要由柱中填充物所决定的。

4、色谱分析选择固定液时根据“相似性原则”,若被分离的组分为非极性物质,则应选用非极性固定液,对能形成氢键的物质,一般选择极性或氢键型固定液。

5、色谱分析中,组分流出色谱柱的先后顺序,一般符合沸点规律 ,即低沸点组分先流出,高沸点组分后流出。

6、色谱分析从进样开始至每个组分流出曲线达最大值时所需时间称为保留时间 ,其可以作为气相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7、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其保留值可用于定性分析。

峰高或峰面积可用于定量分析。

峰宽可用于衡量柱效率 ,色谱峰形愈窄,说明柱效率愈高。

8、无论采用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其物质浓度与相应峰高或峰面积之间必须呈关系,符合数学式 mi=fA 这就是色谱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

9、色谱定量分析中的定量校正因子可分为绝对与相对校正因子。

10、色谱检测器的作用就是把被色谱柱分离的组分根据其物理或物理化学特性,转变成电信号 ,经放大后由色谱工作站记录成色谱图。

11、在色谱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热导、氢火焰、火焰光度、电子捕获等。

12、热导池检测器就是由池体、池槽、热丝三部分组成。

热导池所以能做为检测器,就是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

13、热导池检测器在进样量等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其峰面积随载气流速的增大而减小 ,而氢火焰检测器则随载气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14、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就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器,适用于微量有机化合物分析,其主要部件就是离子室。

15、分离度表示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程度 ,以两个组分保留值之差与其峰宽之比表示。

气相色谱法附参考答案

气相色谱法附参考答案

气相色谱法附参考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气相色谱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_____℃,并低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时,色谱柱要与_____断开。

答案:5~10检测器2.气相色谱法分离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沸点差别越小、极性越相近的组分其保留值的差别就_____,而保留值差别最小的一对组分就是_____物质对。

答案:越小难分离3.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_____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出峰,如烃和非烃混合物,同沸点的组分中_____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答案:非极性极性4.气相色谱法所测组分和固定液分子间的氢键力实际上也是一种_____力,氢键力在气液色谱中占有_____地位。

答案:定向重要5.气相色谱法分离中等极性组分首先选用_____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流出色谱柱。

答案:中极性6.气相色谱分析用归一化法定量的条件是______都要流出色谱柱,且在所用检测器上都能_____。

答案:样品中所有组分产生信号7.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要选择一个适宜的__,并要求它与其他组分能__。

答案:内标物完全分离8.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浓度型检测器有_____和_____。

答案:热导检测器(TC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9.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质量型检测器有_____和_____。

答案:氢火焰检测器(FI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10.电子捕获检测器常用的放射源是_____和_____。

答案:63Ni3H11.气相色谱分析中,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输出信号的不稳定程度称为_____。

答案:噪音12.顶空气体分析法是依据___原理,通过分析气体样来测定__中组分的方法。

答案:相平衡平衡液相13.毛细管色谱进样技术主要有_____和______。

答案:分流进样不分流进样14.液—液萃取易溶于水的有机物时,可用______法。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性质相近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大,分配系数大, 组分的保留时间长,有利于分离
➢被测组分为非极性:选用角鲨烷、阿皮松等非极性固定液, 出峰顺序为组分的沸点高低,低的先流出
➢分离强极性物质: 选用强极性固定液, 组分按极性从 小到大的顺序先后流出色谱柱
➢能形成氢键的试样,如醇、酚、胺和水等: 选用氢键型 固定液,如聚乙二醇—2000
1、柱长的选择
增加柱长可使理论塔板数增大,但同时使峰宽加 大,分析时间延长。柱长选择以使组分能完全分离, 分离度达到所期望的值为准。
2、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
曲线的最低点,塔板高度H最小,柱效最高,其相应 的流速是最佳流速。
3、柱温的选择
提高柱温可使气相、液相传质速率加快,有利于 降低塔板高度,改善柱效。
AC-1毛细管柱
色谱柱炉 气化室 检测器 温度控制方式:恒温 程序升温: 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柱温随时间由低温向高温作
线性或非线性变化。
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按时间及其浓度或质量的变化, 转化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 得到该混合样品的色谱流 出曲线及定性和定量信息。
菊酯类气雾杀虫剂色谱图
一、两组分的分配系数差异要大,填充柱γ2,1≥1.15 才能分开 二、稳定性好、沸点高、挥发性小,不气液色谱固定相
填充柱
2、毛细管柱——空心柱
涂壁空心柱是将固定液均匀地涂在内径0.l~0.5mm的 毛细管内壁而成,毛细管材料可以是不锈钢,玻璃或石英。
毛细管色谱柱渗透性好,传质阻力小,而柱子可以做 到长几十米。与填充往相比,其分离效率高(理论塔板数 可达106)、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小,但柱容量低、要求 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并且制备较难。
含碳有机物在氢气和空气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在 外加的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形成离子流,产生电信号。

仪器分析课后题答案

仪器分析课后题答案

仪器分析课后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仪器分析的范畴?A.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B. 色谱分析C. 滴定分析D.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答案:C2.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 提供能量使样品原子激发B. 提供能量使样品原子电离C. 提供能量使样品原子发光D. 提供能量使样品原子发生化学反应答案:A3. 气相色谱法中,固定相的作用是?A. 传递热量B. 传递质量C. 传递动量D. 传递能量答案:B答案解析:1. 仪器分析主要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等,而滴定分析属于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不属于仪器分析范畴。

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利用光源(如空心阴极灯)提供能量,使样品原子激发,产生特定波长的光,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3. 气相色谱法中,固定相的作用是传递质量,即通过色谱柱时,使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达到分配平衡,从而实现分离。

二、填空题1. 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等,其中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波长范围是______。

答案:200-800nm2. 色谱分析中的色谱柱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答案:气相色谱柱、液相色谱柱3. 电化学分析中,极谱法和伏安法的区别在于______。

答案:极谱法采用固定的工作电极,伏安法采用可变的工作电极。

三、判断题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样品原子时,会被样品原子吸收,产生吸收光谱。

()答案:正确2. 气相色谱法中,气相色谱柱的固定相是液体,流动相是气体。

()答案:错误3. 电化学分析中,极谱法和伏安法都是通过测量电极上的电流和电位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答案: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通过色谱柱时,使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达到分配平衡,从而实现分离。

固定相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流动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习题+答案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习题+答案

气相色谱习题一.选择题( ) 1.色谱图上一个色谱峰的正确描述是( )A.仅代表一种组分;B.代表所有未分离组分;C.可能代表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分;D.仅代表检测信号变化( )2.下列保留参数中完全体现色谱柱固定相对组分滞留作用的是( )A.死时间;B.保留时间;C.调整保留时间;D.相对保留时间( )3.气-液色谱系统中,待分离组分的k 值越大,则其保留值:A.越大;B.越小;C.不受影响;D.与载气流量成反比( )4.关于范第姆特方程式,正确的说法是:A.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大;B.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小;C.塔板高度最小时,线速最小;D.塔板高度最小时,线速最大( )5.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H=A+B/u+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越大,则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对分离有利;B.固定相颗粒填充越均匀,则柱效越高;C.载气线速越高,柱效越高;D.载气线速越低,柱效越高( )6.在范第姆特方程式中,涡流扩散项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影响?A. 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B. 载气的流速大小;C. 载气的摩尔质量;D. 固定液的液膜厚度( )7.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试样组分时,要求分离达98%,分离度至少为:A.0.5;B.0.75;C.1.0;D.1.5( )8.在气相色谱中,当两组分未能完全分离时,我们说:A.柱效太低;B.柱的选择性差;C.柱的分离度低;D.柱的容量因子大( )9.分离非极性组分和极性组分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是利用极性固定液的:A.氢键作用;B.诱导效应;C.色散作用;D.共轭效应( )10.苯和环已烷的沸点分别是80.10°C 和80.81°C,都是非极性分子。

气相色谱分析中,若采用极性固定液,则保留时间关系是:A.苯比环已烷长;B.环已烷比苯长;C.二者相同;D.无法确定( )11.已知苯的沸点为80.10°C,环已烷的沸点为80.81°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 气相色谱法习题 P511~P5121.实验条件 柱温:80℃;气化室与氢焰检测室温度:120℃;载气:N 2,30~40mL/min ;H 2:N 2=1:1;H 2:空气=1/5~1/10;样品:0.05%(体积分数)苯的二硫化碳溶液(浓度需准确配制);进样量:0.5μL ,进样3次。

已知苯的密度为0.88mg/μL 。

数据:噪声N=±0.01mV ;峰高平均值10.10cm ;半峰宽平均值0.202cm ;记录器灵敏度C 1=0.40mV/cm ;记录纸倒数C 2=0.50min/cm ;衰减K=16(所测峰高为真实高的1/16)。

求检测器的灵敏度S m 及检测限D m 。

解:)/(6021g s mV WC C A S m ⋅⋅⋅⋅= 其中:记录器灵敏度C 1=0.40mV/cm ;记录纸倒数C 2=0.50min/cm22/176.34202.01610.10065.1065.1cm W K h A =⨯⨯⨯=⨯⨯⨯= g g W 732102.21088.05.01005.0---⨯=⨯⨯⨯⨯=g s mV S m /1090.1102.26050.040.076.3497⋅⨯=⨯⨯⨯⨯=- s g gs mV mV s g S N D m m /1005.1/1090.101.02)/(2119-⨯=⋅⨯⨯==2. 在一根甲苯硅橡胶(OV-1)色谱柱上,柱温120℃。

测得一些纯物质的保留时间(s ):甲烷4.9、正己烷84.9、正庚烷145.0、正辛烷250.3、正壬烷436.9、苯128.8、3-正己酮230.5、正丁酸乙酯248.9、正己醇413.2及某正构饱和烷烃50.6。

(1)求出这些化合物的保留指数。

说明应如何正确选择正构烷烃物质对,以减小计算误差;(2)解释上述5个六碳化合物的保留指数为何不同;(3)未知正构饱和烷烃是什么物质? 解:(1)∵t R (甲烷)=t 0=4.9 s,∴ t ’R (正己烷)= 84.9 – 4.9 = 80.0 s, t ’R (正庚烷)=145.0 – 4.9 = 140.1 st ’R (正辛烷)=250.3 – 4.9 = 245.4 s, t ’R (正壬烷)=436.9 – 4.9 = 432.0 st ’R (苯)=128.8 – 4.9 = 123.9 s, t ’R (3-正己酮)=230.5 – 4.9 = 225.6 st ’R (正丁酸乙酯)=248.9 – 4.9 = 244.0 s, t ’R (正己醇)=413.2 – 4.9 = 408.3 st ’R (正构烷烃)=50.6 – 4.9 = 45.7 s∵ I x = 100[z + n ˙(㏒t ’R (x )-㏒t ’R (z ))/(㏒t ’R (z+n )-㏒t ’R (z ))]∴ I 苯= 100[6 + 1˙(㏒123.9-㏒80.0)/(㏒140.1-㏒80.0)]=678.1I 3-正己酮=100[7 +1˙(㏒225.6- ㏒140.1)/(㏒245.4-㏒140.1)]=785.0, I 正丁酸乙酯=100[7 +1˙(㏒244.0-㏒140.1)/(㏒245.4- ㏒140.1)]=799.0, I 正己醇=100[8 +1˙(㏒408.3-㏒245.4)/(㏒432.0-㏒245.4)]=890.1, I 未知物=100[6 +1˙(㏒45.7-㏒80.0)/(㏒140.1-㏒80.0)]=500.1在选择正构烷烃物质对时,应使待测物质的t ’R 位于两个正构烷烃物质之间。

(2) OV-1为甲基硅氧烷类固定液,属于弱极性固定液。

被分离组分为极性和弱极性物,它们和固定液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诱导力,被分离组分的极性越强,诱导力越强,出峰顺序按极性从弱到强出峰。

正戊烷、苯、3-正己酮、正丁酸乙酯和正己醇的极性依次增大,故在OV-1柱上的保留指数也是依次增大的,分别为500.1、678.1、785.0、799.0、890.0(3)未知正构烷烃为正戊烷。

3.有一含有4种组分的样品,用气相色谱法FID 检测器测定含量,实验步骤如下:(1)测定校正因子 准确配制苯(基准物、内标物)与组分A 、B 、C 及D 的纯品混合溶液,它们的质量分别为0.435g 、0.653g 、0.864g 、0.864g 及1.760g 。

吸取混合溶液0.2μL 。

进样3次,测得平均峰面积,分别为4.00、6.50、7.60、8.10及15.0面积单位。

(2)测定样品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取样品0.5μL ,进样3次,测得A 、B 、C 及D 的峰面积分别为3.50、4.50、4.00及2.00面积单位。

已知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2.0、60.0、74.0及88.0。

(3)求算 各种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相对物质的量校正因子,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各组分的摩尔分数。

解:(1)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及各组分的质量分数s i i s s s i i s m i m m m A m A A m A m f f f ===//')(')( 924.050.6435.000.4653.0=⨯⨯=∴mA f 04.160.7435.000.4864.0=⨯⨯=mB f981.010.8435.000.4864.0=⨯⨯=mC f 08.10.15435.000.4760.1=⨯⨯=mD f %100)((%)')(')(⨯=∑i i m i i m i A f A f ω %1.23%10000.208.100.4981.050.404.150.3924.050.3924.0%=⨯⨯+⨯+⨯+⨯⨯=A ω %4.33%10000.208.100.4981.050.404.150.3924.050.404.1%=⨯⨯+⨯+⨯+⨯⨯=B ω%0.28%10000.208.100.4981.050.404.150.3924.000.4981.0%=⨯⨯+⨯+⨯+⨯⨯=C ω %4.15%10000.208.100.4981.050.404.150.3924.000.208.1%=⨯⨯+⨯+⨯+⨯⨯=D ω (2)相对物质的量校正因子及各组分的摩尔分数i s m i s i s i s s ss i i i s M i M M M M f M m A M m A A M m A M m f f f ====/)(/)(')(')( 25.20.3206.78924.0=⨯==A s mA MA M M f f 35.10.6006.7804.1=⨯==B s mB MB M M f f 03.10.7406.78981.0=⨯==C s mC MC M M f f 96.00.8806.7808.1=⨯==D s mDMD M M f f %100)((%)⨯=∑i M i M A f A f i %4.39%10000.296.000.403.150.435.150.325.250.325.2%=⨯⨯+⨯+⨯+⨯⨯=A%4.30%10000.296.000.403.150.435.150.325.250.435.1%=⨯⨯+⨯+⨯+⨯⨯=B %6.20%10000.296.000.403.150.435.150.325.200.403.1%=⨯⨯+⨯+⨯+⨯⨯=C %6.9%10000.296.000.403.150.435.150.325.200.296.0%=⨯⨯+⨯+⨯+⨯⨯=D4.化学纯二甲苯为邻、间及对位二甲苯3种异构体的混合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如下:(1)实验条件 色谱柱:有机皂土-34+DNP/101载体(4+4/100,质量比),柱长2m ;柱温70℃;检测器为热导池,100℃;载气为H 2,流速36mL/min 。

(2)测得数据 对二甲苯:h=4.95cm ,W 1/2=0.92cm ;间二甲苯:h=14.40cm ,W 1/2=0.98cm ;邻二甲苯:h=3.22cm ,W 1/2=1.10cm 。

(3)用归一化法计算它们的含量。

解:%100)((%)')(')(⨯=∑i i m ii m i A f A f ω04.104.108.1:,'''===对间邻相对质量校正因子为查附录f f f %46.16%10098.040.1404.192.095.404.110.122.308.110.122.308.1(%)=⨯⨯⨯+⨯⨯+⨯⨯⨯⨯=邻ω%38.20%10098.040.1404.192.095.404.110.122.308.192.095.404.1(%)=⨯⨯⨯+⨯⨯+⨯⨯⨯⨯=对ω%16.63%10098.040.1404.192.095.404.110.122.308.198.040.1404.1(%)=⨯⨯⨯+⨯⨯+⨯⨯⨯⨯=间ω 5.冰醋酸的含水量测定。

内标物为甲醇0.4896g ,冰醋酸52.16g ,H 2O 的峰高为16.30cm ,半峰宽为0.159cm ,甲醇峰高14.40cm ,半峰宽为0.239cm ,用内标法计算该冰醋酸中的含水量。

解: %100(%)''⨯⨯=mm f A f A is is is i i i ω 以峰高校正因子计算,f H2O =0.224 f 甲=0.340%70.0%10016.524896.0340.040.14224.030.16%100(%)''2=⨯⨯⨯⨯=⨯⨯=mm f h f h is is is i i O H ω以峰面积校正因子计算,f H2O =0.55 f 甲=0.58%67.0%10016.524896.058.0239.040.14065.155.0159.030.16065.1%100(%)''2=⨯⨯⨯⨯⨯⨯⨯⨯=⨯⨯=mm f A f A is is is i i O H ω 第二十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 P555~P5561.某YWG-C 18H 37 4.6mm ⨯25cm 柱,分析苯与萘,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记录纸速为5mm/min 。

进样5次,测得数据如下表:求柱效、分离度及定性重复性。

苯 t R /min 4.65 4.65 4.65 4.64 4.65W 1/2/mm 0.79 0.76 0.74 0.78 0.78萘 t R /min 7.39 7.38 7.37 7.36 7.35W 1/2/mm 1.14 1.16 1.13 1.19 1.13解:①柱效苯:77.0)(65.4(min)2/1==mm W t R 萘: 15.1)(37.7(min)2/1==mm W t R22/1)(54.5W t n R = )(/1002.2)25(/5050)77.0565.4(54.542m cm n ⨯==⨯=苯 )(/1028.2)25(/5688)15.1537.7(54.542m cm n ⨯==⨯=萘 ②分离度34.8)15.177.0(699.15)65.437.7(2)(699.1)(2)(2)1(2/1)2(2/1121212=+⨯-=+-=+-=W W t t W W t t R R R R R ③定性重复性苯t R 的精密度%096.0%100/1)(2=⨯--=∑R R R t n t t RSD i萘t R 的精密度%21.0%100/1)(2=⨯--=∑R R R t n t t RSD i2.用15cm 长的ODS 柱分离两个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