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功能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血液分析的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

血液分析的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

血液分析的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血液分析是一种常见但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提供一些健康问题的线索。

通常,血液分析会检查血液中的多种参数,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参数及其临床意义:1.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器官的重要细胞。

红细胞计数可以用来评估贫血、多血和其他一些血液病的状况。

2.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浓度可以用来评估贫血程度,并帮助确定引起贫血的原因。

3.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压积表示整个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

红细胞压积可以用来评估贫血程度和体液平衡。

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表示平均每个红细胞的大小。

MCV可以分为正常、小细胞和大细胞,可以用来帮助确定贫血的类型。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表示平均每个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MCH可以用来评估贫血类型,并帮助确定引起贫血的原因。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表示平均每个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

MCHC可以用来评估贫血的类型,并帮助确定贫血的原因。

7.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负责血液凝固的细胞。

血小板计数可以用来评估出血和凝血功能的状况。

8.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身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抵抗感染和其他疾病。

白细胞计数可以用来评估感染、炎症和其他免疫相关疾病的状况。

9. 分类白细胞计数(WBC-diff):分类白细胞计数可以进一步分析白细胞中不同类型细胞的数量,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关于炎症、感染和其他疾病的更详细信息。

10.炎症指标:在血液分析中,医生还可以检查一些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炎症的程度和病情。

血管分析报告

血管分析报告

血管分析报告1. 简介血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评估血管功能和健康状况,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情况。

本报告将介绍血管分析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分析,以及可能的临床意义。

2. 目的血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的血管功能和健康状况。

通过血液样本的分析,可以获取有关患者血管状态的信息,包括血管弹性、血管收缩能力、血管壁的厚度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疾病风险,并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3. 方法血管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血液采集在进行血管分析之前,需要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

血液样本可以通过穿刺患者的静脉或指尖抽取。

在采集血液样本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2 血管功能测试血管分析的核心是对血管功能进行评估。

血管功能测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3.2.1 血管弹性血管弹性是衡量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血管弹性测试方法包括脉搏波速度测量和血流动力学测量。

这些测量方法可以评估血管壁的弹性程度,以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3.2.2 血管收缩能力血管收缩能力是血管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采用冷水刺激或药物刺激的方法,观察患者的血管收缩反应。

血管收缩能力可以反映血管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

3.2.3 血管壁厚度血管壁厚度是评估血管健康的重要参数之一。

超声技术是常用的血管壁厚度测量方法,可以通过超声波在患者身体表面进行检测,评估血管壁的厚度和结构。

3.3 数据分析在完成血管功能测试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和图表表达,以便于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血管状态。

分析结果可以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对比,评估患者的血管功能和健康状况。

4. 结果分析血管分析的结果会根据不同的血管功能指标进行评估和解读。

以下是常见的结果分析指标:4.1 血管弹性结果解读通过脉搏波速度测量和血流动力学测量,可以评估患者的血管弹性。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 禁忌证
凝血功能障碍——锁骨下静脉穿刺 局部皮肤感染 血气胸患者——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 插管途径
前路
颈内静脉
中路
后路
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
其他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等
颈内静脉途径(中路)
• 插管技术
体位 暴露穿刺部位 消毒 拟定穿刺点 进针 连接导管
颈内静脉途径(中路)穿刺点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途径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变化

窦性心动过速——a.c波融合

心房纤颤——v波消失

右心房排空受阻——a波

三尖瓣返流——v波

右心室顺应性下降——a.v波

急性心包填塞——x波陡峭,y波平坦
中心静脉压压力变化
正常值:4-12cmH20
中心静 脉压
低 低


正常
动脉压 原因

血容量不足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构成:a,c,x,v,y
影响中心静脉压旳原因
• 导管位置:13-15cm • 原则零点:腋中线第4肋间 • 胸内压 • 测定系统旳通畅度
动脉压波形
肺动脉导管压力波形变化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 正常值 • 异常值 • 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NIBP) • 自动化连续测压法
血流动力学旳创伤性监测
• 有创性操作:

测定中心静脉压

测定周围动脉压

自深静脉插管入肺动脉
测定中心静脉压
• 适应证
休克、脱水、血容量不足 颅内较大、较复杂手术 术中需大量输血、血液稀释旳患者 控制性降压、低温 心血管功能不全、手术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明显变化 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及其临床价值

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及其临床价值

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及其临床价值刘欢;刘润冬【摘要】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还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导致心血管事件,并且相对于传统的危险因素,其对于未来心血管事件具有附加的预测价值.此外,内皮功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从起始到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并发症都起关键作用,并且在各个阶段都具有可逆性,内皮功能检查可揭示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改变之一,其指导的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中有效可行,将内皮功能检查引入临床实践能够创新个体化心血管医疗.因此,应用确定有效的方法来评估内皮功能以监测血管健康及评估预后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许多方法用于评估内皮功能障碍的程度,应用药理学和/或生理刺激一氧化氮和其他来自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包括有创性的检查比如冠状动脉内注入乙酰胆碱、无创性的检查比如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和外周动脉张力检测以及生物标志物检查.【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6(037)004【总页数】5页(P426-430)【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动脉粥样硬化;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外周动脉张力检测;生物标志物【作者】刘欢;刘润冬【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北京1001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高度活跃的单层细胞,如果人体全身的内皮细胞可收集,那么它的总体质量与肝脏一样,它的总长度为100 000 km[1]。

一个健康的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调节血管舒张和收缩、生长抑制和生长促进、抗炎和促炎以及抗氧化和促氧化之间的平衡来维持血管的张力和结构。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一种病理状态,主要是以血管舒张物质和血管收缩物质不平衡为特点[2],最常见的是以一氧化氮(NO)生物利用度受损为特点,由NO合酶导致的NO产生减少或活性氧导致的NO降解增加或者二者都有。

正常情况下,NO释放到血管平滑肌细胞,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导致环鸟苷酸介导的血管舒张[3]。

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方法及意义裴静静;沈小梅【摘要】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 ,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方法得到迅速发展 ,正确认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发展一种能够识别内皮功能障碍精确而具有可重复性的检测技术 ,对发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现将各种检测方法及意义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29)001【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血管内皮;内皮功能;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作者】裴静静;沈小梅【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病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长年来血管内皮被认为仅仅具有分割血液和组织及半透膜性质的屏障功能。

但近年随着Furchgott、Celermajer[1]等人对血管内皮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具有参与血管形成、调节血管张力、抗凝促纤溶、参与炎性反应、调节脂质氧化沉积等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时血液中活性物质发生改变、血管收缩痉挛、血小板及白细胞聚集粘附、脂质沉积、血管平滑肌增生、血管重塑,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的病理改变。

发展内皮功能检测技术,以便发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并给予尽早干预,或许可以达到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目的。

现将内皮功能检测方法及意义综述如下。

血管舒张:分为内皮依赖性舒张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内皮依赖性舒张是指在药物(如乙酰胆碱)或生理刺激(如反应性充血)的作用下,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rostacyclin)、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ndothelial Dependent Relaxation Factor,EDRF)等舒张因子,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舒张。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引言:血管生长是一种复杂的生物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生理和生化因素的相互作用。

血管生成在许多疾病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且在组织再生和修复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血管生成的机制以及发现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测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血管生成的机制和调控因素血管生成是指新的血管形成过程,它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以及血管周细胞(如平滑肌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招募和分化。

血管生成的过程受到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的调控。

一种重要的调控机制是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的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是调节血管生成最重要的因子之一。

VEGF 通过与其受体(如VEGFR-2)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除了VEGF家族外,其他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基础纤维生长因子(bFGF)等也参与血管生成的调控。

另一个重要的调控机制是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作用。

如血管抑制蛋白1(Angiostatin-1)和血管抑制蛋白2(Angiostatin-2)通过干扰VEGF的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血管生成过程。

二、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的分类和检测方法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是指可以用于检测和评估血管生成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根据其来源和类型的不同,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可以分为细胞因子、激素、蛋白质、基因等多种类型。

最常用的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是细胞因子,如VEGF、PDGF、bFGF等。

这些细胞因子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水平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或其他免疫检测方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用于评估血管生成的活性以及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除了细胞因子,一些激素如雌激素和甲状腺素在血管生成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对这些激素的水平进行检测可以了解其对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

蛋白质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在血管生成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凝血功能是人体维持血液在血管内正常循环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当血管受损时,凝血机制能够迅速启动,形成血栓止血,防止血液大量流失。

而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等临床问题。

因此,凝血功能检测成为诊断血液疾病、评估手术风险、监测抗凝治疗效果以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

一、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1.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T是通过观察血浆中凝血因子活化与血栓形成开始的时间,来评估外源性凝血通路的功能。

常用于检测肝功能异常、抗凝药物治疗或凝血因子异常等情况。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通过观察血浆中凝血因子活化与血栓形成开始的时间,来评估内源性和共同凝血通路的功能。

常用于评估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血液病或凝血酶抑制剂等情况。

3.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功能检测血小板是凝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血管损伤后的初步止血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检测,可以评估凝血状态的一部分。

常用的方法包括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测定和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等。

4.非特异性凝血功能指标非特异性凝血功能指标反映出整体凝血功能的变化,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元浓度和D-二聚体浓度等指标。

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1.诊断和监测凝血系统疾病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凝血系统疾病,如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血栓性疾病等。

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等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及早诊断疾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2.评估手术风险和指导治疗在一些手术前,如心脏手术、重大创伤手术等,病人的凝血功能状况需要事先评估。

通过检测凝血功能,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能力是否正常,从而预测手术中出血的风险,并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出血。

同时,在对抗凝治疗(如华法林治疗)中,通过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可以调整剂量以达到治疗目标。

3.指导结石病手术治疗在结石病手术中,如肾结石碎石术、尿路镜手术等,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如血小板功能障碍等。

脑血管功能检测评估分

脑血管功能检测评估分

脑血管功能检测评估分脑血管功能检测评估是用于评估个体脑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脑血管风险,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脑血管功能检测评估包括多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颅内外血管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

这些检测方法能够提供大脑组织结构、血流情况、脑血管病变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脑血管功能状况。

首先,头颅CT和MRI是最常用的脑血管功能检测方法之一。

它们能够提供患者头颅内部的图像信息,包括脑组织、血管、肿瘤等。

头颅CT适用于对脑出血和脑梗死等急性疾病的诊断,而MRI对于慢性疾病、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变等的检测更为敏感。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脑血供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脑血管病变。

其次,颅内外血管超声是非侵入性的脑血管功能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波探测器将超声波传入患者头颅,观察血流的动态变化,可以评估脑血管的血流速度、管腔狭窄程度等。

颅内外血管超声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动脉狭窄等。

颅内外血管超声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评估患者脑血管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此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血管功能检测技术,通过利用磁共振技术对血管进行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结构和病变。

MRA可以检测动脉狭窄、动脉瘤、脑梗死、血栓形成等脑血管疾病,并提供血流速度、血管结构等定量信息,有助于判断脑血管病变的病理性质和程度。

相比于传统的脑血管造影技术,MRA具有无创伤、无放射线的优势,能够对患者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综上所述,脑血管功能检测评估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脑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为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不同的脑血管功能检测方法各具特点,可以相互补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估体系。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运用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

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

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1.心脏功能:(15项)1)脉率(PR):此值反映每分钟脉搏波速率,亦即脉搏快慢情况,其单位是次/分.2)每搏心搏量(SV):指心脏每搏一次所排出的血量。

正常人的心搏出量为80—90毫升/搏。

3)每分钟心输出量(CO):指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量。

正常成人约6—10升/分。

4)心搏指数(SI):由于个体差异,所以对心搏血的供需关系是否平衡必须了解。

因此,这一指标即为反映这种关系的数值。

正常人约50—60毫升/搏/米2。

公式中的米2,为体表面积。

5)心脏指数(CI):为反映每分钟心脏搏血的供需关系,常采用此指标。

正常时此数值为3—7升/分/米2。

6)左心有效泵力(VPE):此指标系反映左心房有效搏血的收缩力量。

正常值约1.8公斤/搏左右。

7)左心能量有效利用率(EWK):这是指左心收缩时产生的能量能够提供给推动血液循环的势能百分率,正常时约为0.28—0.30。

8)心肌耗氧指数(HOI):这是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心肌的耗氧程度,耗氧程度愈高,意味着心肌负荷愈高。

此值受心率、血压和收缩期时值的影响。

心率快、血压高、收缩时值大者,耗氧亦多,反之则少。

通常其正常值为15—26 。

9)心肌耗氧量(HOV):指心脏每分钟消耗氧的毫升数。

此值受心率和心脏收缩力的影响,心率快,收缩力强时,耗氧即多。

其正常值为24—42ml/min。

10)左心搏功指数(LVWI):为左心搏动时每平方米表面积每搏所作的功。

根据牛顿力学原理,1克物体提高1米称之为1功,故本参数的实际含义是左心收缩推动的血液量达到每搏某一压力高度所作出的力学变化。

这是判断心脏负荷和功能状况的指标。

此指标受SV、收缩压和体表面积的影响。

SV、SP高时,作功就高,相反则低。

正常值约40—78g.M/搏/米2。

11)心肌血液供耗率(CMBR)或曰心内膜心肌存活率(EVR);此参数指每分钟心肌的实际血液供应量和消耗需要量之间的平衡比率,亦即供需能否平衡。

具有临床意义的血管名称和临床用途

具有临床意义的血管名称和临床用途

具有临床意义的血管名称和临床用途1. 引言血管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并将代谢产物带回到肺部和肾脏进行排泄。

了解不同血管的名称和临床用途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他们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有临床意义的血管名称以及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动脉2.1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组织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主要血管。

冠状动脉供应心肌组织所需的血液量非常大,因此其阻塞或狭窄可能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临床上常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估冠脉供血情况,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冠脉血运重建手术或支架植入。

2.2 肺动脉肺动脉是将含有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肺部的主要血管。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以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和心力衰竭等症状。

临床上常通过超声心动图来评估肺动脉压力,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或肺动脉血管成形术。

3. 静脉3.1 颈内静脉颈内静脉是头部和颈部深部组织排空的主要静脉。

临床上常通过颈内静脉穿刺来获取中心静脉压力,并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和循环状态。

3.2 股静脉股静脉是下肢深部组织排空的主要静脉。

临床上常通过股静脉穿刺来获取中心静脉压力,并进行输液、药物静脉注射或血液透析等治疗。

4.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小血管,其壁面积巨大,有助于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交换。

临床上常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显微镜来观察毛细血管的形态和功能,以评估患者的微循环状态。

5. 血管疾病与治疗5.1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壁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血管狭窄和硬化。

动脉硬化是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常通过超声检查、动脉造影等方法来评估动脉硬化程度,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或手术治疗。

5.2 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壁弹性减弱而导致的静脉扩张和瓣膜功能异常。

心血管内科常用化验值的临床意义精选课件

心血管内科常用化验值的临床意义精选课件
正常值: 0-150pg/ml
• B型尿钠肽又称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 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 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 功能。
• BNP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它可以促进排钠、排 尿,具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 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用,同ANP一样是人体抵 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内分泌系统。心功能 障碍能够极大地激活利钠肽系统,心室负荷增加导致BNP 释放。
• 各种类型的心脏手术后可引起血清CK-MB活性增强
• 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
• 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高, LD/HBD比值下降,为0.8~1.2.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升高到 1.6~2.5.另外,活动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 因LD1活性增高,所以HBD活性也可增高。
5
• CK同工酶有三种: CKBB 、CKMB 、CKMM。心梗时,有CKMB , CKMM两种同功酶,以CKMB为主,当CKMB>5%,诊断心梗。 CK同 功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CK,目前临床倾向用CKMB替代CK作为 心肌损伤的常规检查项目。
• 急性心肌梗塞胸痛发作后4~6小时,病人血清CK-MB先于总活性开 始升高, 12~36小时达峰值;多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如果梗塞后3 ~4天, CK-MB仍持续不降,表明心肌梗塞仍在继续进行,如果已下 降的CK-MB再次升高则提示原梗塞部位病变扩展或有新的梗塞病灶; 如果胸痛患者在48小时内尚未出现CK-MB升高,或小于总活性的2 , 即可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血流动力监测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血液循环的各项指标。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血液的流动情况以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血流动力监测的各项指标以及它们与临床意义之间的关系。

首先,血流速度是血流动力监测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

医生通过探测血液在动脉或静脉中的流速来评估血液循环是否正常。

正常情况下,血流速度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与疾病有关。

例如,如果血流速度异常高,可能是由于动脉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这可能会增加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血流速度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相关疾病。

其次,血压是血流动力监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正常的血压范围对于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器官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如果血压偏高或偏低,都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例如,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可能会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而低血压也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

通过血流动力监测,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保证患者的健康。

除了血流速度和血压,血流阻力也是血流动力监测中常用的指标之一。

血流阻力表示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血流阻力的改变可能与血管狭窄、血液黏稠度增加等疾病有关。

例如,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内膜增厚,从而增加血流阻力,这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通过监测血流阻力,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血液循环的畅通程度,及时发现和治疗血管疾病。

此外,心率也是血流动力监测中常用的指标之一。

心率指的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之间。

如果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

例如,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的心率会明显加快,这可能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衰等严重后果。

通过监测心率,医生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心跳情况,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血流动力监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监测手段,它通过对患者体内血液循环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流状态和心血管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血流动力监测的各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通常用“次/分钟”表示。

心率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最基础和最常见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自律性。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但在疾病状态下,心率可能会出现异常变化。

心率的增加可能提示心脏负荷过重、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而心率的降低则可能与心脏传导阻滞、药物反应或神经系统失调等相关。

二、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它由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字组成,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表示。

血压被普遍认为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心脏泵血能力、血管阻力以及循环容量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140 mmHg和舒张压80-90 mmHg之间。

血压异常变化可能提示存在高血压、低血压、失血、休克等情况。

三、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向体循环中泵出的血液量,通常用“升/分钟”表示。

心输出量是评价心脏泵血能力和血液灌注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输出量范围为4-8升/分钟。

心输出量的增加可能与体循环负荷过重或代偿机制激活有关,而心输出量的降低可能与心脏收缩力减退、泵血功能不全等问题相关。

四、全身血管阻力全身血管阻力是指血液在体循环中通过血管所遇到的阻力大小,通常用“帕斯卡秒/升”表示。

全身血管阻力与体循环灌注和心脏负荷密切相关,它反映了血管收缩状态以及血液黏稠度等因素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全身血管阻力范围为900-1500帕斯卡秒/升。

全身血管阻力的增加可能与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有关,而全身血管阻力的降低可能与血管扩张、血液黏稠度减小等因素相关。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 btat 0bet e T bev eci cls nf ac f eetno acl n ohl u co npt n i ct A s c】 r jci :oosret l ia i icn eo t i f sua edte a fn tni a et wt au v h n g i d co v r i l i i s h e crnr n rm ( C ) ooays do e A S .Mehd :0 a et w r dv e t togop ycii l aa A Sgop s y to s 14pt n ee i ddi o w ru s l c t, C us[ T—sg n l ai i s i n b n ad r emet e t n ev o
AC o p wee sg i c n l o e a AP g o p; h MD, T a d c n n S E r u r inf a t i e a T MI S g u r inf a t l w rt n S u T e F r i y h r E n T T i T MI go p we e sg i c n l h rt n NS E i y h r u g o p;T e NO i T MIg o p w ssg i c nl o e a T MIg o p Co cu i n :T eo c re c fA n a c lre d — h n S E u a in f a t lw rt n NS E r u . n l so s h c u r n e o CS a d v u a n o r i y h s t ei y f n t n ae r lt d h t d su ci r e ae . l a o
i a i n s wih a u e c r n r y r m e n p te t t c t o o a y s nd o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在心血管疾病等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多个细胞和分子信号通路的调控。

通过检测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更有效地评估疾病进程,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是指血管生成过程中参与信号传导和调节的一类特定分子。

这些分子可以分为激活血管生成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FGF等)和抑制血管生成的抑制血管生成因子(如TSP-1、Ang-1等)。

血管生成的失衡常常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皮肤血管病变等。

因此,检测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有力的依据。

以肿瘤为例,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肿瘤组织释放大量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刺激附近的血管增殖和扩张,从而为肿瘤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检测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可以对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进行评估。

此外,一些抑制血管生成的药物,如VEGF抗体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已经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预测患者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肿瘤,其他一些疾病也与血管生成的异常有关。

例如,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检测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及早发现这些并发症的存在和发展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还有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高血压,也与血管生成的异常有关。

检测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的决策。

血管生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组化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检测方法正在不断涌现,如蛋白芯片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等。

血液生化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测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液生化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来评估人体的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血液生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 血糖:血糖是衡量机体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

高血糖与糖尿病相关,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过量或肝功能异常有关。

2.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异常的血脂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3. 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

异常的肝功能指标可能提示肝脏异常,如炎症、损伤或肝病。

4. 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

异常的肾功能指标可能与肾功能不全相关。

5. 电解质:如钠、钾、钙、磷等。

电解质平衡的紊乱可能与许多疾病有关,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6.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其水平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程度。

高敏感CRP检测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

7.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重要组分,其水平可以检测贫血情况。

8. 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T3、T4)和甲状腺刺激素(TSH)。

异常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可能与甲状腺疾病有关。

这些血液生化指标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具体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总之,血液生化检测的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药物血管功能试验(1)

药物血管功能试验(1)

阴茎药物血管功能试验一、阴茎超声血流图检查阴茎超声检查的原理采用高分辨力实时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I)技术,可用于阴茎多种疾病的检查。

目前,CDI已成为血管性阳痿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测方法。

阴茎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现代二维超声和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是阳痿病因检测无创伤性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阴茎(见前)有助于某些器质性病变所致的阳痿诊断;CDFI和频谱血流检查,结合扩张血管药物诱发勃起试验,对判断因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器质性阳痿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其中动脉供血不足性阳痿约占30%,静脉性约占15%,混合性约占55%。

阴茎超声检查的优势:1、无创:超声波发射是采用脉冲式的发射法,发送时间短,间歇时间长,所以能量很低,对人体无害,我们称之为“无创性”检查法。

2、无痛:超声检查时,除了涂抹一点耦合剂使患者感到有点凉外,无任何不适,我们称之为“无痛苦”检查法。

3、方便、简单、价格低廉阴茎超声检查的适应症:阴茎纤维性海绵体炎、阴茎癌、阴茎折断、老年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生殖器外伤、早泄、阴茎硬结症、尿道下裂、尿道狭窄、阳痿不适宜人群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二、阴茎海绵体药物注射疗法阴茎勃起障碍是性功能障碍疾患中较常见的一种,是指患者欲进行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硬度不足以插入阴道,亦或勃起硬度维持的时间不足以支撑患者完成一次满意的性交。

勃起障碍主要有心理性和器质性两种类型,一般行口服药物治疗,若口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选择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但目前更多的是结合彩色多普勒用于血管性ED诊断。

药理作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海绵体平滑肌,致动脉血管扩张,海绵窦血流增加,海绵体内压超过体动脉收缩压而使阴茎勃起。

适用:口服药物治疗无效的各种神经性勃起障碍、某些血管性勃起障碍和糖尿病性勃起障碍;心理性勃起障碍也往往能在注射后满意性交,从而减轻焦虑并缓解心理压力,达到痊愈。

血液透析患者中血管功能指标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中血管功能指标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总结词:超声心动图检测能够提供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结构 和功能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
脉搏波传导速度是衡量血管僵硬度的指标,通过测量脉搏波在动脉管壁的传播速 度来评估血管功能。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脉搏波传导速度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 风险和患者的预后。
总结词: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能够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僵硬度和心血管风险 ,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中血管功能指 标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目录
• 引言 •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功能指标检测方法 • 血管功能指标与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意义 • 血管功能指标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
床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01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 要手段,但患者常常面临血管功 能受损的问题。
02
血管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评估患 者病情、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具 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血管功能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血管功能指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更多 依据。
探索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探索更加准确、便捷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血管功能 指标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临床应用和推广
推动血管功能指标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医生和患者对血管功能指标的 认知和重视程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血管功能指标检测在血液透析患 者中的临床应用
血管功能指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评估价值
评估血管内皮功能
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NO) 、内皮素(ET)等,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状态。

常见血液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血液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记甲胎蛋白(AFP):诊疗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拥有确定诊疗、初期诊疗、鉴识诊疗的作用癌胚抗原(CEA):广普的肿瘤标记,CEA高升常有于、、胃癌、、等。

但抽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非特异性等疾病,15%~53%的病人血清CEA也会高升,因此CEA[1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记,在诊疗上只有协助价值。

别的,血清CEA水平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越后期的病变,CEA浓度越高。

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和结、的标记物。

血清CA19-9阳性的临界值为37kU/L。

糖类抗原125(CA125):卵巢癌的特异性标记物,50岁以上女性每年测定存心义。

输卵管腺癌、、、、、和肺癌患者CA125的水平也会高升。

糖类抗原(CA)153:CA153是一种乳腺癌有关抗原,主要用于治疗中按期监测,对乳腺癌的诊疗和术后随访有必定的价值。

CA242:消化道肿瘤标记,是一种粘蛋白型糖抗原,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较好的肿瘤标记物,其敏捷度与CA19-9相仿。

20ku/LNSE神经原特异性稀醇代酶:对肺小细胞癌,神经母细胞瘤拥有临床意义。

SCC 鳞状细胞癌(消化道、生殖道、呼吸道等)CA72-4 消化道肿瘤(胃癌)标记CA50 消化道肿瘤及肺癌标记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及检测胎盘功能存心义,诊疗与治疗监测(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及睾丸畸胎瘤等)Fer 铁蛋白: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学标记物。

增卓识于肝癌和乳腺癌,对肝癌的特异性和敏捷度高。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PSA):临床惯例用于前列腺良性与恶性疾病诊疗与鉴识诊疗及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PSA):临床惯例用于前列腺良性与恶性疾病诊疗与鉴识诊疗及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生长激素HGH:垂体肿瘤,、部分肝病、、胰腺癌存心义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等。

电解质包含:钾、钠、氯、钙、镁、无机磷。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临床意义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是评估心血管功能和氧输送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估患者重症程度、预测疾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本文将从ScvO2的测量、临床意义及应用三个方面来分步骤阐述其临床意义。

一、ScvO2的测量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测量ScvO2,可以在患者静脉返回心脏前,即被氧合的血液进入右心房时,测量其氧饱和度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ScvO2值应在70%以上。

其测量需要经过如下步骤:1. 穿刺中心静脉和导管植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无菌技术从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再将导管插入中心静脉。

2. 测量ScvO2:在正确的位置插入导管后,将导管连接到测量仪器上,通过仪器获得中心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数值。

二、ScvO2的临床意义ScvO2作为血液氧饱和度的一个指标,在重症医学科、麻醉和监护室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对评估患者心血管功能、判断氧供和氧需的平衡状态及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1. 评估心血管功能:ScvO2可以反映心输出量和氧输送状态,一些心肌疾病患者的ScvO2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患者的氧输送及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2. 判断氧供和氧需的平衡状态:通过ScvO2值来判断患者是否缺氧,在临床中,ScvO2值低于70%可以提示患者存在缺氧的情况,尤其是在心脏术后、休克及重症感染等患者中,ScvO2在对病情的评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3. 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在重症医学科中,ScvO2变化率大可以反映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

如果治疗方案能够改变患者的氧输送情况,ScvO2的变化率也能够明确地反映出来。

三、ScvO2的应用ScvO2目前广泛应用于重症医学科、麻醉和监护室等领域,且逐渐被应用于其他领域。

它被用于指导急救、麻醉、监护等方面的护理和治疗,以及开展基础和临床科研等领域。

1. 急救和麻醉:临床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案来改善ScvO2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patients with
1 Metabolic syndrom (n=2274, fu 13 m)
2 Type 2 Diabetes (n=1647, fu 13 m)
3 Hypertension (n=3047, fu 13 m)
4 Ischemic heart disease (n = 1800, fu 3 y)
20
0 0.7 0.9
Doppler (n=481) Auscultatory (n=432) Oscillometric (n=481)
1.1 1.3 1.5 1.7
Ankle-brachial blood pressure index
Pan CR, et al. Hypertension Res 2007;30:563-569.
ABI测量——高精度双层袖带技术Sensor Cuf兩片式服貼設計的方式
Cuff
Doppler 血 流測定位置
Sensor Cuff 振幅
決定收縮壓的位置點
利用雙重感應構造及兩片式服貼設計的方式,實現了以 Oscillometric方式也能提供腳踝血壓高精準測量之結果。
ABI的检测
VP2000, OMRON
血管功能无创检测方法 及临床意义
概要
▪ 有关血管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 踝臂血压指数(ABI) ▪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 反射波增强指数 (AI) ▪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脉压(AASI/PP) ▪ 血管内皮功能 (FMD)
血管病变与多种心血管疾病
脑卒中
心肌梗死
肾血管性疾病
下肢动脉疾病 间歇跛行 疼痛 坏疽 坏死
血管病变的多部位特点
脑血管病
24.7%
7.4%
29.9%
冠心病
3.3%
3.8%
11.8%
CAPRIE study (n=19,185)
19.2%
外周动脉疾病
Coccheri S. Eur Heart J 1998; 19(suppl): 1268.
血管病变常见的2种类型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动脉硬化 (arteriosclerosis)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从沉 默到爆发)
正常
斑块破溃/ 脂肪条纹 纤维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 裂隙和血栓形成
不稳定性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缺血性中风 /TIA
临床无症状
稳定性心绞痛 间歇性跛行
年龄增长
严重的 下肢缺血
心血管死亡
血管病变无创检测指标
血管结构 血管内中膜厚度 (IMT) 踝臂血压指数 (ABI)
ABI诊断外周动脉疾病 (1)
“ABI is the most effective, accurate, practical method of PAD detection”
Diagnostic Test ABI
Sensitivity,% 95
Specificity,% 100
Belch J F,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3,163:884-892.
ABI不同测量方法的比较
Cumulative 100 distribution
(%)
80
Men
100 Women
80
60
60
40
40
20
0 0.7 0.9
Doppler (n=465) Auscultatory (n=448) Oscillometric (n=465)
1.1 1.3 1.5 1.7
ABI诊断外周动脉疾病 (2)
ABI 不仅可用于识别PAD, 还可以初步估计其 严重程度。
ABI >0.9 0.71-0.9 0.41-0.70 ≤0.40
正常 轻度PAD 中度PAD 重度PAD
ABI Studies in Chinese Inpatients : ABI and Mortality
血管功能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反射波增压指数(AI) 脉搏压(PP) 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AASI)
ESC/ESH2007高血压治疗指南
危险因素
亚临床器官损害
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示显示有左室肥厚
脉压水平(老年人)
颈动脉壁增厚(IMT>0.9mm)或斑块
ABI =
踝部胫后/足背动脉收缩压 臂部肱动脉收缩压
ABI的检测方法
▪ 多普勒辅助听诊法是经典方法。 ▪ 单纯听诊器听诊法有局限性。 ▪ 先进的示波法在临床已广泛应用。
检查平前,,置受于检身者侧平;躺在检查床上休息15分钟,两手臂摊 测量脚踝上小腿周长,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 让受后检动者脉的;足轻度外旋, 通过触诊, 在内踝后方找到胫 在超声换能器上,涂上少量乳胶;
ABI测量——多普勒法 (1)
用Doppler探头寻找血流声音最强点;
袖带冲气, 待血流声音消失再向上20mmHg, 缓慢放气, 速度 2 mmHg/秒
听到第一声血流声音时的血压即为踝部收缩压, 立即放气 至0,
记录下血压值, 重复第2次测量, 间隔30-60秒
ABI测量——多普勒法 (2)
用听诊法/或多普勒法连续测量2次臂部收缩压及舒张压;
5 High-risk (n=3210, fu 3 y)
1 Xu Y, et al. Hypertens Res. 2007;30:613-619 2 Li J, et al. Circ J. 2007;71:377-381. 3 Luo YY, et al. J Hum Hypertens. 2007;21:461-466. 4 Zheng L, et al. J Athroscler Thromb. 2010;17 5 Li X, et al. J Hum Hypertens. 2010;24:111-116.
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颈-股脉搏波速度(PWV)>12m/s
吸烟
踝臂指数(ABI)<0.9
血脂异常
肌酐水平:男:115–133;女:107–124mol/
空腹血糖5.6-6.9mmol/L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60ml/min/1.73m )
糖耐量试验异常
微量蛋白尿30–300mg/24h
腹型肥胖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J Hypertens 2007; 25: 1105-1187.
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 579-616.
ABI
(Ankle-Brachial Blood Pressure Index)
踝臂血压指数
ABI (ANKLE-BRACHIAL BLOOD PRESSURE INDE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