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说明

合集下载

导线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规范

导线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规范

项目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规范1 目的通过对设计院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和对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段落进行导线、水准点加密、联测,并制定复测,确保控制点成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路面工程施工中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过程中因测量导致的质量事故。

3 职责3.1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调查和处理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过程中因测量导致的质量事故。

3.2 测量队队长全面负责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工作;负责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与成果分析;并负责将复测成果上报监理组。

3.3 测量队其他人员负责协助测量队队长对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和资料整理等工作。

4 工作流程5 规范与标准5.1 交桩5.1.1 项目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联系设计院代表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交桩。

由测量队直接接管设计院移交的控制点,测工应在控制点旁做上醒目标记,以便在后续的复测工作中能迅速找到点位。

5.2 导线、水准点的加密5.2.1 布点思路与注意事项5.2.1.1 对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过稀或太远而不能满足施工放样时,需要加密布点联测。

5.2.1.2 测量队队长负责选点工作,布点时应尽量布在桥梁或小型结构物上,通视良好。

填方低于1m以下的路段可采用左右交叉“之”字型布设,高于1m以上的路段可选择同侧布设,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测量放样工作。

5.2.1.3 具体点位应选在建筑红线外(20m~100m范围内)土质坚硬、视野开阔、宜于长期保护的地方,相邻边长应控制在30m~500m之间。

5.6.1.4 选好的点位应用木桩做好标志,方便测工在埋点时能准确找到位置。

5.2.2 点位的埋设加密点的埋设深度不得小于50cm,采用带有十字丝的钢筋头以C20混凝土现浇的方式进行。

砼桩下口为50cm×50cm,上口为30cm×30cm,以提高点位的稳固性。

同时用红油漆进行全线统一编号。

5.2.3 加密导线点与水准联测精度要求与观测要点同“导线水准点复测”要求。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SG2合同段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一、工程概况遂广(遂宁——广安)高速公路工程第SG2合同段工程,设计起点k69+000,设计终点k97+785.898,标段全长28.701km,本标段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数量:土方94.8948万m3;石方303.1682万m3。

防护及排水工程:防护79676 m3;排水43886 m3本标段包含大桥16座,共计3246米;中桥13座,共计1031.9米。

涵洞46道。

本标段包含互通式立体交叉3处;分离式立体交叉17处,通道12处;人行天桥9处。

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北京54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6°07′,投影高程为300米),水准高的高程基准为1985基准。

二、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2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均为5年以上,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3年以上,技工6名,共计12人。

(1)仪器名称及型号(2)测量人员组织三、复测方案本合同段内共有设计院提供的一级控制点共26个,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

GPS控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8 GSNN双频GPS接收机四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0°。

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

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

高程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两个线路并行,同时前进测量。

塔尺采用3m黑红双面木制塔尺,气泡已经校核。

导线、水准点复测成果说明

导线、水准点复测成果说明

XXXXXX改建工程导线、水准复测成果说明我公司于2012年02月18日组织测量队进场,对XXXXXX改建工程导线、水准高程点进行了全面复测,复测工作于03月02日完成。

一、测量仪器及测量人员:测量仪器:①1台托普康GTS-102N型全站仪(2S级)、2副台尼康棱镜及配套器具。

②1台SOKKIA(索佳)B40自动安平水准仪、塔尺2把、脚架配套器具。

测量人员:测量工程师2人、技术人员3人、测量工人8人。

二、测量情况简介:根据设计单位提供导线点和水准点,根据公路施工实际需要,接合原地面高程按Ⅲ级附合导线要求布线,高程点按五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测量.增设临时相对导线,水准点。

1、导线点按1条闭合路线进行测量,分别以D1- D2、D4-D5、D5-D6、D7-D8、D9-D11、D15-D16、D16-D17、D18-D19、D27-D28、D28-D29、D34-D35、D35-D36、D38-D39、D39-D41、D44-D45、D45-D46、D48-D49、D50-D51、D51-D52、D52-D53、D54-D55、D55-D56、D57-D58、D58-D59、D59-D60、D60-D61、D61-D62、D62-D63、D63-D64、D65-D66、D66-D67、D67-D68、D76-D77、D84-D85、D85-D87、D87-D90、D90-D91、D91-D92、D94-D95、D97-D98-1、D104-D105、D111-D112、D120-D121、D124-D125、D129-D130、D130-D131、D134-D135、D135-D137、D140-D142、D144-D145、D146-D147、D147-D148、D150-D151、D152-D153、D154-D155、为控制点,测线全长.38449.64m,导线平均长度166.449m,导线点231个,;导线点测量水平距离采用闭合观测,水平角每站测两个测回,测量限差均满足一般公路桥梁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SG2合同段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一、工程概况遂广(——)高速公路工程第SG2合同段工程,设计起点k69+000,设计终点k97+785.898,标段全长28.701km,本标段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33。

303.1682万土石方数量:土方94.8948万mm;石方3343886 m;排水防护及排水工程:防护79676 m本标段包含大桥16座,共计3246米;中桥13座,共计1031.9米。

涵洞46道。

本标段包含互通式立体交叉3处;分离式立体交叉17处,通道12处;人行天桥9处。

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北京54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6°07′,投影高程为300米),水准高的高程基准为1985基准。

二、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2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均为5年以上,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3年以上,技工6名,共计12人。

(1)仪器名称及型号专业资料word.(2)测量人员组织三、复测方案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个,26本合同段共有设计院提供的一级控制点共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控制网等级为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

点采用GPS网形采用接收机四台同步观测,GPSGPS V8 GSNN一级,采用中海达双频分钟不等。

同时70至60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边连式,每站观测2单点45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6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颗,分钟,°。

小时,1定位时间大于卫星高度角设置为,5S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10专业资料word .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

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

高程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两个线路并行,同时前进测量。

导线点复测

导线点复测

导线点复测1、根据交桩情况,结合此段线路所有构造物的特点,对设计院提供的C级和D级控制网进行增设、补设控制点。

2、采用GPS复测C级网,全站仪(Ⅰ级或Ⅱ级测距精度、角度指标差1″或2″)分段符合D级点,角度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四测回),距离采用往返测(四测回),增补的导线点按照同精度进行附测,在复测前所使用的仪器必须进行检校,其指标差应符合以下规定:(1)、照准部旋转时,各位置气泡读数互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2格(按两端气泡读数子和比较为4格);DJ2型仪器不应超过1格(按两端气泡读数子和比较为2格)。

(2)、光学测微器行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1″;DJ2型仪器不应超过2″。

(3)、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0.3″;DJ2型仪器不应超过1.0″。

(4)、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绝对值:DJ1型仪器不应超过10″;DJ2型仪器不应超过15″。

(5)、经纬仪2倍视轴(2C)的绝对值:DJ1型仪器不应超过20″;DJ2型仪器不应超过30″。

(6)、光学对中器旋转180°时,先后标定的两点应重合。

(7)、测尺频率的校正精度应高于1×10-6。

(8)、发射、接受、照准三轴之间应平行和重合。

(9)、周期误差的振幅不应大于仪器标称精度中固定误差的0.6倍,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

(10)、加常数的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仪器标称精度中固定误差的0.5倍;乘常数的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仪器标称精度中比例误差系数的0.75倍。

3、在测量作业时,仪器要轻拿轻放,键盘按钮、制动锁、微调螺旋要柔手操作,仪器搬站必须装箱,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检校三周轴的平行性与圆水准器及光学对中器。

(2)、视线宜高于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3m以上。

(3)、视线应避免通过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一般要求离开高压线2~5m。

(4)、视线宜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囱等)。

定位轴线及水准点的复测

定位轴线及水准点的复测

定位轴线及水准点的复测什么是定位轴线及水准点的复测定位轴线及水准点的复测是一种在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技术手段,用于核实地面上已经标定的轴线和水准点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通过复测,可以检查并修正可能存在的误差,确保轴线和水准点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为什么需要进行定位轴线及水准点的复测在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准确的定位轴线和水准点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

然而,由于环境、仪器、操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标定轴线和水准点时可能存在误差。

这些误差如果不及时发现和修正,可能会导致工程偏差和施工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定位轴线及水准点的复测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定位轴线及水准点的复测步骤1. 准备工作进行复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准备好复测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水平仪等。

其次,需要对复测区域进行清理和标记,确保复测时的顺利进行。

2. 建立基准点在复测区域内,需要选取一个或多个基准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和参考点。

基准点应该选择在地势较稳定、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地方。

建立基准点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采用三角测量法或多次平差法。

3. 进行定位轴线的复测定位轴线的复测是确保工程项目中各个测点位置准确无误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复测前,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图纸,确定复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随后,使用全站仪等仪器设备,对每个测点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通常包括水平距离、垂直高差、角度等信息。

复测时,需要多次测量同一点,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进行水准点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是核对地面高程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复测前,首先需要制定复测方案,确定复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接下来,使用水平仪等仪器设备,对每个水准点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通常包括高程信息。

复测时,同样需要多次测量同一点,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复测完成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剔除异常值和合并重复观测值等清理工作。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SG2合同段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一、工程概况遂广(——)高速公路工程第SG2合同段工程,设计起点k69+000,设计终点k97+785.898,标段全长28.701km,本标段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数量:土方94.8948万m3;石方303.1682万m3。

防护及排水工程:防护79676 m3;排水43886 m3本标段包含大桥16座,共计3246米;中桥13座,共计1031.9米。

涵洞46道。

本标段包含互通式立体交叉3处;分离式立体交叉17处,通道12处;人行天桥9处。

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北京54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6°07′,投影高程为300米),水准高的高程基准为1985基准。

二、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2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均为5年以上,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3年以上,技工6名,共计12人。

(1)仪器名称及型号(2)测量人员组织三、复测方案本合同段共有设计院提供的一级控制点共26个,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

GPS控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8 GSNN双频GPS接收机四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0°。

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

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

高程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两个线路并行,同时前进测量。

塔尺采用3m黑红双面木制塔尺,气泡已经校核。

1、复测说明

1、复测说明

复测说明XX高速公路XX标段位于XXX,起点起于XX村,桩号K497+757,终点位于XX村,桩号YK499+672.5,全长1.915公里。

根据总监办会议精神及交桩情况,XX项目部于2008年12月16日至2008年12月18日对各三角高程点进行了严格的Ⅰ级附合导线测量,于2009年2月9日至2009年02月28日对各三等水准点进行了三等水准测量。

现将相关情况做如下说明。

一、坐标及高程系统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8°。

2、高程系统采用1956黄海高程基准。

二、测量依据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三、测量仪器1、仪器型号:日本宾得W-822NX型全站仪出厂编号:873843检定结论:合格检定单位:吉林省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站有效日期:2009年12月21日2、仪器型号:赛博DS32水准仪出厂编号:0807965检定结论:合格检定日期:2009年2月24日3、仪器型号:威斯曼AL10A-32H型水准仪出厂编号:337131检定结论:合格检定日期:2008年12月15日四、测量过程及方法1、一级导线测量我标段于2008年12月13日接桩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所接导线及水准点进行复测。

设计方提供的控制点有HN476、HN477、HN478、QZ98、QZ99、HN479和HN480三角高程点。

导线复测以HN476、HN477为起始基线,附合至终点基线HN479、HN480。

由于HN478在河边受河水浸泡,已经有明显的挪动,故未采用。

QZ98在XX楼顶由于装防水层被覆盖,我部只找见小钉一枚进行联测,故与设计差值较大。

设计方在原位新增GPS点QZ204,我部将在导线加密时进行复测。

我部测量人员于2008年12月16日开始进行Ⅰ级附和导线测量工作,于2008年12月18日完成整个复测工作。

按照《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和《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的相关要求,复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

GPS静态闭合、水准点复测方案

GPS静态闭合、水准点复测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 (3)四、复测方案:1、坐标控制点静态复核 (4)2、水准高程闭合测量 (6)五、测量控制措施 (11)六、静态平差报告及结论 (12)七、水准测量记录表及平差报告 (23)上海市闵行区xx路新建道路工程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闵行区,南起双柏路,北至华济路,分为南、北两段,线路全长约2446 米。

其中南段南起双柏路(K0+000),北至关港(K1+561.957),规划红线宽度 40m;北段南起银都路北侧区界(K1+888.60),北至华济路(K2+765.014),规划红线宽度 32m。

xx路规划为城市次干路。

K1+561.957~K1+888.60 为徐汇区地段,不属于本工程范围。

根据图纸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采用上海城市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0,投影高程为300米),水准高程采用吴淞高程基准。

本工程地段线路无法通视,车流量及周边生活环境对导线测量影响很大,无法使用全站仪导线复测,故采用三台GNSS仪器进行静态闭合。

水准闭合采用红黑尺单线路水准闭合。

二、复测方案编制依据本工程涉及的有关测量规程规范和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JTJ/T066-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三、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1)仪器名称及型号(2)测量人员组织四、复测方案本合同段内共有设计院提供的D级控制点共8个,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并增设控制点。

GPS控制网等级为D级,加密点为E级,采用苏州一光 GSNN双频GPS接收机三台同步观测,因地形特点及GPS平差三角网构建情况,故采用边连式测量,每站观测1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40至60分钟不等。

导线点复测记录

导线点复测记录

准点、导线点复测填写方法:1、标段水准点复测及加密点均采用往返测,加密水准点均设置在已知两个水准点的测量回路之内,测量内业计算结果均满足一级公路测量技术标准±20/L(L指水准点间的测段距离)的误差值允许范围,图纸提供水准点GE70—GE81可以使用。

2、标段水准点、导线点复测及加密内业计算结果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和一级公路测量技术规范道路误差允许范围。

3、设计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东径118°30′,标段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了复测,测量结果显示图纸设计控制测量成果表S2—13中GE70—GE81点位坐标准确。

4、加密水准点高程计算步骤5、往测:GE72—GE73:△测=-8(mm)。

△容=20/L=±22(mm),△测<△容,反测:GE73—GE72:△测=0(mm)。

△容=20/L=±22(mm),△测<△容,GE72-1=(22.363m+22.362m)/2=22.363mGE72-2=(16.215m+16.214m)/2=16.215mGE72-3= (10.502m+10.496m)/2=10.499m6、往测:GE74—GE76:△测=10(mm)。

△容=20/L=±26(mm),△测<△容,反测:GE73—GE72:△测=-4(mm)。

△容=20/L=±26(mm),△测<△容,GE74-1=(13.909m+13.915m)/2=13.912mGE74-2=(9.55m+9.556m)/2=9.553mGE74-3=(9.74m+9.746m)/2=9.743m7、往测:GE76—GE77:△测=6(mm)。

△容=20/L=±16(mm),△测<△容,反测:GE77—GE76:△测=-2(mm)。

△容=20/L=±16(mm),△测<△容GE76-1=(6.695m+6.701m)/2=6.698m扩展资料:水准点实际是指高程控制点,分为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

任务四 复测导线、水准点、恢复中线

任务四 复测导线、水准点、恢复中线

任务四 复测导线、水准点、恢复中线导线复测一、导线复测的内容当路线线形主要由导线控制时,导线的点位精度及密度直线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

导线测量的内容包括:1、 检查导线(网)是否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要求,平差计算是否经过有关方面检查与验收。

2、 导线点密度是否满足施工放线的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加密,以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相互通视。

3、 检查导线点的是否丢失、移动,并进行必要的点位恢复工作。

二、导线复测的外业导线复测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水准测量和距离测量以及导线点的加密等。

(一)、水准角的测量导线的水平角测量应使用不低于DJ6 级经纬仪,按测回法进行观测。

在附和导线中采用测量左角和右角,在闭和导线中均测内角。

(二)、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应优先采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无条件时,也可采用钢尺及经纬仪测距,采用测距仪测量导线边长时,距离和竖直角应往返观测一回,距离一测回读数两次,边长采用往测平距,返测平距仅作参考。

(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各级主要技术参数 表1-5-1(四)导线点的加密原导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导线点加密,以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间不能通视。

加密的导线点 D1可以采用传统的方法,如线形三角锁、图根导线、交会法等。

然而,随着红外测距仪的广乏使用,特别是全站仪的使用,采用支导线点更为方便。

如图1-1 所示,D1、D2 为已知导线点,待加密点为D1-1、D1-2、……。

现以全站仪支导线为例,简述其导线点加密的一般过程:1、 在测站D1 上安置仪器,开机;2、 输入测站D1 的坐标、仪器高、棱镜高;3、 瞄准后视点D2,输入D2 的坐标或方位角;4、 转动望远镜,瞄准待加点D1-1 上的反射棱镜,按下测键,稍后即可得到加密知识目标:复习复测导线、水准点、恢复道路中线的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复测导线、水准点、恢复道路中线。

点的坐标。

分别立反射棱镜在D1-2、D1-3、……等点,重复上述操作,可得到其它各待加密点的坐标。

导线点复测说明

导线点复测说明

导线点复测说明一、复测目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部已于2006年3月6日下午开始对K9+738—K20+000段内的所有导线点进行了第三期复测;复测时起点联测到南京溧水标E008,终点联测到句容二标F065,确保与相邻标段的衔接;并将自测成果与设计单位进行对比,以校核其控制点精度.二、人员及仪器设备:1、测量工程师:杨贤舒参加测量人员:李志武、刘坤、李广恩、贺喜阳测量安全负责人:贺喜阳2、仪器及设备:标定合格的TOPCON-602一台, 标定合格的棱镜两组,交通车一辆,对讲机3部,其它辅助设备若干.三、安全注意事项:测量人员必须身穿反光背心,在穿越乡村道路及公路时:一站二看三通过;在穿越河塘地段时绕行。

四、外业施测:1、点位埋设::根据施工的需要,在路两边不易被破坏的地方布设一级导线点,加密导线点采用Ф12×50cm的钢筋,然后在钢筋上打一个直径0.2mm的小孔,并浇注混凝土(30cm×30cm×50cm)加固,按顺序以红漆统一编号。

2、导线点加密情况:E007点被破坏,;F038—F039不通视(F039在路基内),加点F038-1、F039-1;F040—F041不通视,加点F040-1、F040-2;F046被破坏F049-F050不通视,加点F049-1;F052-F053不通视,加点F052-1;E012被破坏,二号桥上设置转点ZD3,F059—F060不通视,加点F059-2。

3、施测方法:根据E级GPS点复测路线F级GPS点及加密点位,以原有E级GPS点为起始边和附合边施测,严格按勘测设计规范标准施测。

采用两个测回法测角,四个测回法测量边长,每测站满足各项指标后方可搬站。

4、技术指标:(1)、一级附合导线长度(km): 10(2)、平均边长(km):0.5(3)、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4)、方位角闭合差(″):±10√n(5)、测回数(DJ2): 2(6)、当导线长度小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7)、一级导线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DJ2)1)半测回归零(″):122)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2C)较差(″):183)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12(8)、一级导线测距技术要求:1)一个测回读数较差(mm):≤102)单程各测回较差:≤15五、内业计算:检查外业记录,确认无误后进行内业平差计算。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立体城市项目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日目录一、概况 (1)二、技术依据 (1)三、技术方案 (2)(一)工作流程 (2)(二)测量方案 (2)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3)1.1 复测方法 (3)1.2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1.3 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4)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5)2.1 复测方法 (5)2.2 质量保障措施 (5)2.3 复测成果处理 (6)2.4数据处理与平差 (6)四、进度安排 (6)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7)六、仪器设备 (8)七、测量成果 (8)一、概况规划一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

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27.131,全长827.131m。

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规划四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

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89.821,全长889.821m。

全长分两段,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为完成本段工程施工,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提供了3个E 级GPS点,3个四等水准点。

本次复测任务主要内容是:1、控制网复测及贯通测量;2、全线三等水准点复测及贯通测量。

二、技术依据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_2009;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设计交桩纪要;6、坐标及高程系统:6.1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6.2中央子午线经度108º50′6.3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三、技术方案(一)工作流程实施作业计划流程内容如下:(二)测量方案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1.1复测方法平面控制网的复测遵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TB10054-97中的要求执行,采用GPS测量的方法按E级要求的进行复测。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说明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说明

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编号:)A-JL-02合同号:监理单位:北京炬桓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致(总监理工程师)先生:现报上安林路横水段升级改造工程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详细说明和图表见附件,请予以审查和批准。

附件:技术、工艺方案说明和图表承包商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定的意见:□同意审定结论:□修改后再报批□不同意总监理工程师日期由承包商呈报两份,审批后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留存一份,退承包商一份。

安林路横水段升级改造工程二标段导线、水准复测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工程路线全长2800m起点桩号K3+000,终点桩号K5+8O0 工程主要施工范围包括道路工程。

新建扩宽道路采用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设计。

道路段设计时速80km/h,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为整体式路基宽54m具体布置为:6.0米中央分隔带+2X 0.5米左侧路缘带+2X 4X 3.75米行车道+2X 0.5米右侧路缘带+2X 3.0米侧分带+2X 5.0米机非混合车道。

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为与1980年西安坐标系相联系的工程独立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9° 00 x00 /,水准高的高程基准为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H)期,成果等级为一级。

二、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1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为5年以上, 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2年以上,共计5人。

三、复测方案本标段内共有设计院提供的一级控制点为:共9个,其中1个包括导线,水准点已被破毁。

GPS空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8GSN双频GPS 接收机三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1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5°。

导线复测说明

导线复测说明

说明一、工程概况:新溆高速公路第11合同,起止桩号为ZK56+272~K60+000,路线总长3.728km。

主要结构物为:两座分离式隧道,其中芋头函隧道,左线长496米,右线长475米;犁眼冲隧道,左线长605米,右线长645米。

大桥11座,最大桥长335.5m,最高墩柱79m,钢筋砼盖板涵6道。

二、平面控制网的设定我标段设计院给出了GPS103、GPS104、GPS105、GPS106、GPS107、GPS108、GPS109、GPS114、GPS115共9个导线点,GPS103,GPS104为第11标段和12标段公用点,GPS114,GPS115为第10标段和11标段公用点。

经过初步现场踏勘和结合本合同段实际工程情况,分两段加密复测,第一段以GPS103至GPS104,GPS115至GPS108为前后两条基线,第二段以GPS115至GPS108、GPS116至GPS119为前后两条基线,按附合导线布置。

我段共加密平面控制点14个,高程控制点14个。

三、仪器的选定和校验根据一级导线的精度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测量仪器采用SOKKIA索佳全站仪,其技术指标为每公里测距中误差m=±(3+2mm/Km)测距精度为一级,长水准管指标为20″/ 2mm,测角精度为DJ2型。

前后视采用三棱镜配光学对中三角架。

温度和气压采用自动改正。

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规定,水平角观测,仪器校验:照准部旋转轴正常,各位置气泡读数较差,DJ2型不得超过一格。

光学测微器行差与隙动差,DJ2型不得大于2″。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DJ2型不超过15″。

光学对中器的对中误差不得大于1mm。

本单位把SOKKIA索佳全站仪送到湖南省交通勘测仪器检测站进行校验,其结果为横轴与竖轴的垂直度-1″,竖盘指标-4.2″,望远镜视准轴相对于横轴的垂直度-1″,竖盘指标自动补偿误差0.1″,内符合精度(30次)M=2mm,加常数C=1mm,加常数精度Mc=0.12mm 乘常数R=1.2mm/Km,乘常数精度MR=0.2 mm/Km,测距单位权中误差Md=0.24mm,固定误差a=1.4mm,比例误差b=1.4 mm/Km (后附湖南省交通勘测仪器检测站检定的SOKKIA索佳全站仪检校单)。

导线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

黄金口产业园控制点复测报告编制:审核: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黄金口产业园项目经理部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导线、水准复测说明2012年9月25日,我标段积极组织人员、仪器设备对设计单位提供给我标段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自X4至X25共复测导线点13个,复测点号为X4、X3、X2、X11、X12、X15、X16、X17、X18、X19、X20、X24、X25,外业于2012年9月26日结束。

具体见附表。

现将复测情况作如下汇报:一、附合导线测量:1.测量线路:从X4-X3- X2- X11- X12 - X15 –X16 –X17- X18-X19-X20-X24-X25。

2.测量仪器:选用拓普康TKS-202R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2ppm×D)。

3.测量方法:水平角测二个测回,采用测回法观测,2c≤12″,测距采用往返测,不符值小于2√2md取平均。

4.测量精度:(平差结果见附表)平面控制网等级:国家一级导线,测角中误差:5″,相对中误差:1/17000已知坐标点个数:4未知坐标点个数:9未知边数:10最大点位误差[X16]=0.0065(m)最小点位误差[X2]=0.0026(m)平均点位误差 =0.0046(m)最大点间误差=0.0045(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35730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2.4(s)[边长统计]总边长:2556.552(m),平均边长:116.207(m)最小边长:81.838(m),最大边长:141.517(m)角度闭合差=-13.5(s),限差=±33.2(s)fx=-0.021(m),fy=0.001(m),fd=0.021(m)总边长[s]= 1171.633m),全长相对闭合差k=1/56851,平均边长=117.163(m)。

二、附合水准测量1.测量线路:从X4-X3- X2- X11- X12 - X15 –X16 –X17- X18-X19-X20-X24-X25。

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报告[1](1)

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报告[1](1)

牙克石市兴安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规划十街)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加密点成果报告编制人:潘松涛复核人:王锐牙克石市恒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十月四日昆明市东川区土城-园子公路路面硬化工程(D4标)导线点、水准点复测以及加密成果报告根据施工有关要求,我部测量队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了一次定期复测。

一、工程概述东川区乌龙镇土城-园子公路起点桩号K0+000位于乌龙镇城西,沿老路途经土城,止于园子村,止点桩号K10+260.841。

为联系周边各村公所、村小组,并与马店公路联系,设置东方箐支线及学校支线。

东方箐支线K0+000起于马店公路K3+792.203处,K3+706.491止于土城公路K7+142.839;学校支线K0+000起于东方箐支线K0+674.887处,K0+475.755止于学校大门口。

路线全长14.443公里。

二、本标段有控制点GZ213、GZ214、GZ215、GZ459、GZ216、GZ217、GZ218、GZ219、GPS107、GPS272、GPS108、GZ467、GZ220、GZ221、GZ222、GZ223、GZ224、GZ455、GZ456、GZ225、GZ226、GZ227、GZ228、GPS108、GPS109、GPS110、GZ229、GZ230、GZ231、GZ454、GZ232、GZ233、GZ234、GZ235、GZ236、GZ238、GPS270,其中GZ238、GPS270为GZT-21标段和本标段共用点。

本标段在本合同段有GPS点GPS272、GPS107、GPS109,为了不改变高等级控制点GPS272、GPS107、GPS108、GPS109的数据和相邻标段的衔接,我部测量队用一台索佳SET250RX全站仪进行复测,GZ216-1、GZ216-2、GZ216-3、GZ216-4 、GZ216-5、GZ217-1、GPS219-1、GPS219-2、GPS219-3、GPS219-5、GPS219-6、G016、GZ221-1、GZ221-2、GZ221-3、GZ221-4、GPS272-1、GZ234-1、GZ234-2、GZ234-3、GZ234-4、G003、G004、G005、G005-1、G110、GZ225-1、GPS109-1、GPS109-2为本部新加密的导线点。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说明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说明

宿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第01标段导线点、水准点复测说明一、工程概况本标段项目,起讫桩号为K0+000-K15+500,线路全长15.5公里,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km/h。

路基宽28m,路面宽23.5(包括硬路肩部分),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本项目中间控制点:G205,跃进水库。

主要工程:G205分离立交,X074直线上跨,跃进水库一桥,二桥。

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为与1980年坐标系相联系的工程独立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9°00ˊ00ˊ,水准高的高程基准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Ⅱ)期,成果等级为一级。

二、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1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为5年以上,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2年以上,共计5 人。

三、复测方案本标段共有提供的一级控制点为:共45个,主线35个。

其中9个包括导线,水准点已被破毁,新加密9个点。

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

GPS控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8GSNN双频GPS接收机三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1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5°。

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

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

高程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塔尺采用3m黑红双面木制塔尺,气泡已经校核。

四、复测依据1、本工程涉及的有关工程规程规和标准《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公路勘测规》JTG C10-2007《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JTJ/T066-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GB12898-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华人民国测绘法》五、GPS控制网数据处理及平差每次外业观测后及时将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并进行外业数据的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第01标段导线点、水准点复测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项目,起讫桩号为K0+000-K15+500,线路全长公里,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km/h。

路基宽28m,路面宽(包括硬路肩部分),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本项目中间控制点:G205,跃进水库。

主要工程:G205分离立交,X074直线上跨,跃进水库一桥,二桥。

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为与1980年西安坐标系相联系的工程独立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9°00ˊ00ˊ,水准高的高程基准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Ⅱ)期,成果等级为一级。

二、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
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1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为5年以上,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2年以上,共计5 人。

三、复测方案
本标段内共有设计院提供的一级控制点为:共45个,主线35个。

其中9个包括导线,水准点已被破毁,新加密9个点。

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

GPS控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8 GSNN双频GPS接收机三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1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5°。

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

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

高程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塔尺采用3m黑红双面木制塔尺,气泡已经校核。

四、复测依据
1、本工程涉及的有关工程规程规范和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五、GPS控制网数据处理及平差
每次外业观测后及时将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并进行外业数据的检查。

根据自动处理基线向量的结果,检查基线向量方差比(Ratio),中误差(rms)以及天线高等,方差比>8″,中误差<50mm,参与解算的向量均符合要求。

1、控制网外业观测质量的要求及检核
根据《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要求,各级GPS控制网每对相邻点间的最小距离就不小于平均距离的1/3,最大距离不易大于平均距离的3倍。

2、GPS的主要技术指标(路线)如下:
基线精度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差б= a2+(b×d)2
本次GPS控制网经计算得:б=√(102+(2×2=。

Wx≤(√n/5)∮
Wy≤(√n/5)∮
Wz≤(√n/5)∮
W=√Wx+ Wy+ Wz≤(3√n/5)∮
均满足公路一级导线要求。

六、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高程控制网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采用1台AL-32X水准仪,测设路线按设计院交接桩号顺序测量。

1、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精度按《国家三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
注:表中R为路线或测段长度,L为符合路线长度,均以千米计。

水准测量采用1台AL-32水准仪按左右线路同时进行观测,水准标尺与仪器配套。

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均进行检校,并符合下列规定:水
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竖直面的夹角(i角)不超过20″;当水准标尺位于垂直位置时水准标尺的圆水准器居中。

水准测量采用尺台作转点尺承,观测时标尺成像清晰稳定;观测时测站视线长度、视线高度须按下表执行:
水准测量视线长度、高度(m)
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顺序为“后视——前视——前视——后视”。

在水准测量工作间歇时,选择两个坚稳可靠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

间歇后,先进行间歇点高差检测,只有当检测结果符合限差要求,才从间歇点开始观测。

否则从前一个水准点起测。

2、四等水准内业计算及精度评定
每天外业工作结束后,及时将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数据分析,对水准测量进行高差不符值检验,并计算测段间高差平均值。

由以上统计可以得出:四等水准测量所观测的双转点高差不符值满足《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限差要求;水准路线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满足四等水准测量每千米观测高差偶然(单位差)中误差限差±5mm的要求。

测段观测调养满足四等水准观测精度的要求,因此可以进行水准平
差计算,平差时测段高差取双转点高差平均值。

3、结论:高差闭合差及容许闭合差fh=∑h测-(H终-H始)fh=±20√L,因∣fh∣<∣fh容∣,说明本次水准复测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宿扬高速公路建设项项目第01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3年9月8日
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S215三岔口至莎车高速公路建设项项目第SS-4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8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