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呈现丰富的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所涉及的策略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

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学生可能缺乏系统的思考方法和策略。

此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常见策略,如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等,并能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常见策略,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策略的本质,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并能对策略进行优化。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重要篇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一些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3. 运用所学策略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介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教具:黑板、粉笔、实物模型等- 幻灯片或教学PPT- 实际问题的例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呈现:通过幻灯片或教学PPT,介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如分析问题、形象化、模拟、归纳总结等。

3. 实践: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策略和方法进行解决。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指导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中的关键点和思维方式。

5. 巩固和拓展:练题和拓展问题的出示,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思路和答案,以及课堂的小组讨论和个人展示,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方式给予评价。

七、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研究中多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说课稿范例,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通用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通用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小学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通用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九册(苏教版)第94页例1、及相关练习。

2.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

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对信息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对有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用操作、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列举的策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的接触,只不过是没有加深认识。

本班学生能自主探究一一列举的策略,对信息的分析和策略的“有序”,自己能不能有条理的解决,这时就需要其他的探究方法或老师的引导了。

三、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

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共二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共二篇)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教材首先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体会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和过程;再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安排了不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进一步体会“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意义及其适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寻找规律等。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策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能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等。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语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一定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最上面四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块二、复习梳理(一)画图。

1.用画图法解决问题。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问题1(1)“星期五菜谱”)学生试做后交流汇报。

2.用画图法帮助我们直观理解。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问题1(2)中“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的情景图)(1)观察这三幅图,想一想,你懂得了什么?(2)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3)交流汇报。

3.用画图法分析数量关系。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问题1(3)中动物车展关系图)(1)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2)说一说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好处。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小结:用画图法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直观理解,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列表。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2(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在教材的表格中记录信息,并进行推理。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东吴镇天童小学王波我教学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第一课时.说教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倒过来推想”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

通常情况下,已知某种数量或事物按照明确的方法和步骤发展、变化后的结果,又要追溯它的起始状态,便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加以解决。

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重点:有序摘录条件再有序倒过来推想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体会还原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还原策略解决相应问题。

本节课的关键: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倒过来推想应从后往前推,要先倒推后发生的事情。

我认为本节课在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例2条件的整理以什么形式呈现最有利于学生接受,最有利于学生对解题技巧的掌握。

说教法:本节课我通过课件展示再现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性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倒过来推想”的策略与摘录条件的策略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思路。

我认为自主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主动自学,课堂上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才是我想预期达到的。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的手段节约时间,****难点,提高效率。

完整word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72解决问题策略假设说课稿1

完整word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72解决问题策略假设说课稿1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第一课时讲课稿一、说内容我今天讲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7 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第一课时,本课的讲课内容包括第 89~90 页的例 1 以及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 17 的第 1 题。

二、说教材在学习本课从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诘责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觉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渐渐形成了必然的策略意识。

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确定了基础。

经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代替的策略解决问题,增强策略意识,灵便运用学过的画图策略,领悟不同样样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样样价值。

为进一步学习假定策略以及下一册的转变策略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因为,代替策略,其本质就是假定。

三、说目标鉴于以上认识,我将本课讲课目确实立以下: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诘责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代替策略剖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诘责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觉代替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剖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本课的讲课重点是用等量代替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变成较为简单的问题。

难点是使学生理解怎样代替及正确掌握代替后的数量关系四、说教程(说教法与学法)下面,我说说本课的讲课过程,并结合过程说说我的教法设计及学法思虑。

本课采用生态课堂讲课模式,详尽分为以下五步。

第一步,课前自主阅读。

“课前自主悦读”是生态课堂模式的首要环节。

这一环节要修业生在教师设计的预习大纲(或问题)的引领下,自主阅读教材,试一试完成练习,提出预习迷惑。

预习大纲是学生预习的“拐棍”, 对预习起到导向作用,提示了一节课的重点或主要内容。

问题要有必然的思虑性、挑战性,要想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深入也不能够,使学生渐渐养成主动预习地优异习惯。

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以下问题:1.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3 ”这个条件的?2.解决例 1 运用了什么策略?怎样代替?为什么这样代替?3.依照代替后的数量关系怎样解决问题?请列式解答。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通用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通用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单元中的内容。

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课系统研究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比较复杂的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画图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图整理信息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因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虽有一些分析类似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三)目标定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①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②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三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教案

三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教案

三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教案课题名称三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2. 学生能够识别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包括文字题和应用题。

3. 学生能够使用图表和图形来辅助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实验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逐步推理和逻辑分析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 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3. 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

2. 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应用问题。

2. 如何引导学生在复杂问题中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解决策略1. 使用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 通过分步骤的教学和逐步推理,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练习册。

2. 数学游戏和活动材料。

3. 图表和图形工具。

教具和设备1. 计算器。

2. 白板和马克笔。

3. 投影仪和电脑。

教学过程学生互动环节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并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

2.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课堂管理1.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活动。

2. 维持课堂秩序,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时间分配1. 导入新课:5分钟。

2. 讲解新知识:15分钟。

3. 学生互动环节:20分钟。

4. 总结与复习:10分钟。

板书设计关键内容1. 数学运算的基本规则。

2. 问题解决策略的步骤。

3. 图表和图形的使用方法。

逻辑结构1. 从基本运算到复杂问题的逐步推理。

2. 图表和图形的使用说明。

课后反思评估标准1.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基本的数学运算。

2024《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

2024《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

2024《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标题:2024《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解决问题》是2024年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掌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解决问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③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合作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解决问题这一主题,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来进行教学:教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实践操作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以便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我会借助多媒体工具,呈现相关图片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引入问题:通过呈现一个具体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2、问题分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

3、解决策略:介绍和讲解一些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和示范。

4、案例分析: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记忆。

五、板书设计在黑板上设计如下板书内容:-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技巧六、说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所提高,但在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难题的策略示范说课稿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难题的策略示范说课稿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难题的策略示范说课稿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难题的策略示范课。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解决难题的有效策略。

二、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一些解决难题的基本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问题在解决难题之前,首先要确切地了解问题的本质。

通过细致的分析,学生能够将问题拆解成更小的部分,更清晰地把握问题的要点。

2. 制定解决方案针对每个问题,学生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策略,比如列出可能的解决方法、挑选最合适的方案以及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等。

3. 实施方案一旦制定了解决方案,学生需要付诸行动。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问题变化的情况。

4. 总结反思在解决问题后,学生需要进行总结反思。

通过回顾问题解决过程,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研究中更好地应用。

四、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难题的策略,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解决难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和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路,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成长。

4.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解决难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直观观察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实施方案的能力以及总结反思的能力等。

2.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解决难题策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堂作业布置一些与解决难题相关的课堂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检验他们的应用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解决问题的学科,解决问题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策略。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五年级的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问题。

一. 整体思维策略整体思维策略是指通过把问题看做一个整体来求解,而不是将其分为若干个部分逐一解决。

这种策略适用于那些比较复杂或者不容易拆分的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把所有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列出来,不要因为信息过多而让自己迷失。

2.利用所学知识尝试将这些信息关联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3.借助这些相互关联的信息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

4.最后,依据想法和解决方法逐步推进并进行检查。

通过这样综合的思考,我们可以将数学问题视为整体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答案。

二. 试验策略试验策略是一种通过实验或者尝试不同的数学方法来找到正确答案的策略。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对给出的问题通过进行实验推导来找出一些规律。

2.对问题中不同的成分,进行单独的实验和变化,以了解它们对解决方案的影响。

3.根据实验结果来推论并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运用试验策略可以让我们通过实践来了解问题、理解知识,并且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更深刻的学习。

三. 模拟思维策略模拟思维策略是指对数字、物品或事件等进行模拟,并模仿它们的行为,从而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尝试设计模型来表示或者模拟问题。

2.在模型中尝试模拟不同的场景,并研究问题中各个元素的变化情况。

3.借助模拟的实验结果来确定解决方案。

通过模拟思维策略,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问题中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找到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 自上而下策略自上而下策略是指从宏观层面出发,先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步骤,然后逐步细化和精简方法,最终得到最佳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确定问题的总体目标和需要完成的任务。

2.根据任务和目标,将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并对它们分别待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策略(假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策略(假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讲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说教材教材解析二、说教法启示学生自主性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的踊跃性、主动性;有效地浸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素质。

依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课目标。

三、说教课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解析数目关系、确立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质问题过程的不停反思中,感觉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解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累积解决问题的经验,加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取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升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课要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课难点:当假设与实质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说教课程序:教课过程:一、导入:1.回顾策略:昨天我们学习认识决问题的策略,回想一下,到此刻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板书:画图、列表、倒推、替代2. 提出课题:今日,我们连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揭题)二、新课:1、出示例题。

全班42 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 条船。

每只大船坐 5 人,每只小船坐 3 人。

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个?发问:你准备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虑交流想法。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各种假设:假设 10 只都是大船假设 10 只都是小船假设 5 只大船, 5 只小船。

2、借助画图,初步感知调整策略发言:刚刚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假设,下边我们先来研究假设成同一种船的状况。

(1)谈论画图:假如 10 只都是大船,那我们可以借助从前学过的什么策略来计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呢?学生回答:画图你准备怎么来画呢?指引学生:用简短的符号来表示船和人(出示 10 只大船图)每只船坐几人?一共坐了多少人?( 2)研究调整:发现矛盾引起思虑:问题 1:假设 10 只船都是大船,从图上我们发现什么问题呢?(板书:多出 8人)追问:为何会多出来呢?指引学生明确 : 当我们把 10 只船都假设成大船时,也就是把一些小船看作了大船;当一只小船被看作大船时, 每条船会多出 2 人,因此会多出8 人借助画图,研究调整:问题 2:那多出 8 人需要如何调整?( 板书:大船小船 )先想想,而后再图上画一画。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1《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一列举》-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1《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一列举》-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1《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苏教版一、教学背景此次课程是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中的第一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让学生初步掌握列举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知道如何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列举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1.了解列举的方法和策略,并能够知道如何将列举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运用列举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在课堂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重点列举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将数学的列举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五、教学准备五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材、黑板、粉笔、实物模型、PPT。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讲述一位小朋友想要买一份礼物给妈妈,但他手中只有10元钱,请问他可以选择什么样的礼物?(二)引出列举方法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并思考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示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列举。

(三)列举的方法和策略针对列举的方法和策略,老师将通过PPT的方式呈现,讲解如何使用列举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实物模型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

(四)应用实践通过PPT展示一些列举题目,让学生们实践列举的方法,并请学生们将列举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

(五)展示实践效果请一些学生上台展示列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指出各位同学列举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们通过分享和交流不同的解决方法,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总结在本节课的最后,老师将通过PPT的方式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们再次掌握列举方法。

七、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互动探究、实践演练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学生们的实践演练结果和总结表现进行评价;二是通过学生们的课后作业检查来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和消化情况。

1、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1、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在数学学习中,通过掌握解题方法、强化训练,增强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一步是对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

学生应该学会用简明、清晰的语言准确地表述问题,搞清楚问题中的限制条件及具体情况,理解问题所要求解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想到一些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客观地把握问题的本质,确定具体的解决思路。

三、寻找规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规律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对于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寻找出规律来,总结出可以适用于更多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会发现规律、探究规律,不断补充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思维训练在日常的学习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思维的训练题,如逻辑思维题、推理题、分析题等,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养成严谨、层次分明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解决问题时更有章法。

五、细心认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发扬严谨、细心、耐心的精神。

学生应该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问题,一步一个环节地进行计算和演算,反复检查过程和结果,确保解题正确、清楚、简洁、可靠。

六、模型的应用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模型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模型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进一步发现数学的美妙和神奇之处。

七、自学与互动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学、自问、自答,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另外,还应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结语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涉及到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技能水平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因此,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成效也会逐步提高。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引入大家好,我是XX小学的数学老师。

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们需要学会的不仅仅是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下面我会结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给大家展示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列式思维首先,我们来谈一下列式思维。

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需要用到列式的问题。

列式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格式,以数字、字母、符号等为元素排列成的具有代数意义的式子。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理清思路,明确问题的关键,然后运用列式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遇到“若一个数的 2/3 加上 6 等于25,那这个数是多少?”这类问题。

我们可以先设这个数为 x,那么列式为:2/3x + 6 = 25。

接下来,我们按照等式的解法,将式子化简计算出 x 的值,得出这个数是 27。

三、常识思维除了列式思维,常识思维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常识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最基本、最简单、最常见的知识和常识,这些知识和常识都是人们在成长、生活中习得的,它们是我们判断事情对错、正确性的基础。

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也需要灵活运用常识思维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在学习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时候,会遇到“两个奇数相加得到偶数”这类常识性问题。

这时,我们只需要利用这个常识性规律,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

四、整体思维在数学的学习中,整体思维也非常重要。

整体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只看问题的局部,而要把整个问题看似,寻找其中的规律和关系,从而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效率。

比如,我们在学习数学四年级上册时,会遇到一些“如何求一系列连续自然数的和”这类问题。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整体思维,抽象出规律,找到求和公式。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将连续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再应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快速求出和的值。

五、结论思维最后,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结论思维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程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程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程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课程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程教案,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引入实际问题首先,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教案的开头应该引入一个实际的问题场景。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如:小明买了三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他给了10元,要求找零多少元?通过引入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并激发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二、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接下来,教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上述例子中,学生需要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即通过计算找出找零的金额。

这里可以给出一种简单的策略,即使用减法运算,先计算总价和支付的金额之差,再计算需要找零的金额。

三、举例演练为了确保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有所了解,教案需要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

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拓展应用在学生掌握基本解决问题的策略后,教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应用。

例如,在小商店购物的情景中,学生可以遇到更加复杂的问题,如计算多个商品的总价、计算折扣后的价格等。

通过引入这些拓展应用,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团队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教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

例如,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践应用最后,教案应该注重将学生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说课稿姜友坚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第二课时。

教材第91、92页。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倒推、替换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增强策略意识,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

为强化学习替换策略以及下一册的转化策略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因为,上一课时的替换策略,其本质就是假设。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法根据《中小学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鉴于此本课主要采用知识回顾,兴趣导入,讨论发现,巩固练习,小结反思几个教学流程,采用情景教学,启发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

首先回顾以前学习的画图、列表、倒推、替换策略,并把上课时学习的替换策略重点回顾;接着通过一个网文微博一个巧文故事引入假设这种解决问题的新决策,进而在同学们兴趣高涨的同时交流探讨这种策略的实质,学会运用这种策略;再此基础上出示例题进行先学生自主解决,交流讨论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最后对本课假设的策略作总结并布置作业进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数学“情景·过程·表述·反思”教学过程是把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在处理信息、探究方法、理清思路、形成策略中有效解决问题。

其基本教学模式与环节如下。

这个教学基本模式相对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组合,灵活调整,使之适应教学的动态性。

一、情景呈现——信息处理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呈现信息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以主题情境图方式呈现的,也有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更多的是图文结合的;有的是数学信息全部明示的,也有部分信息直接呈现、部分信息隐含在情境图里面的;问题的呈现方式有直接提出问题的,有用对话出示的,还有请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的。

由于呈现方式的变化,与传统应用题相比,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明显提前,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信息解读能力和从“事理”中抽出“算理”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明确数学问题。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例1:(如左图)“选择哪种手机收费标准更合算些”这个问题,在获取信息时,分成了以下几步:①课前收集手机收费标准,了解熟悉这些信息;②汇报收集的信数学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强,推理也复杂,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掌握。

在此,浅谈几点有关数学应用教学的看法:一、化难为易,引进思路美国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据现有的学生的知识进行教学。

”如题:一座钢铁厂,在一星期的前3天平均每天炼钢0.16万吨,后4天平均每天炼钢0.195万吨,这星期平均每天炼钢多少万吨?做这题时,可以请学生进行实物演示,加以理解。

如:请4个学生每人拿3本练习本,再请6人每人拿出8本练习本,然后将10个学生的练习本放在一起平均分给每个人,每个学生可得几本?通过演示让学生说说得到几本,并说说解题思路及联系到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并熟悉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将较复杂的题目进行简单化,分成几道简单应用题:①如果平均每天炼钢0.16万吨,3天炼多少?②如果平均每天炼0.195万吨,4天可炼多少?③前3天共炼0.48万吨,后4天共炼0.78万吨,平均每天炼多少?最后要求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前3天的总数+后4天的总数)÷总天数=平均数,即7天的总数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应用题教学一改原来“门户独立”的传统格局,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实际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于其他学习领域之中。

它以丰富的呈现方式、新颖的题目素材、强烈的问题意识、多样的解题策略、全面的目标定位,构成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但与此同时,也给许多教师带来了不问题”真是难“解决”!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走出老教材编排体系的惯性思维,主动适应新教材的编排方式,充分理解教材意图,正确定位教学目标,科学对待传统方法,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在尝试中突破。

一、关注问题情境理解——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比较丰富,情境性强,有图文结合式、息量也很大,有些主题图或创设的情境中,往往包含有许多信息,有数学的,也有非数学的,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也有没用的,这就要看学生会不会正确识别,会不会合理取舍。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置问题解决于丰富的情境之中,积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经历把“问题情境”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认读和识别有用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用连乘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和初步学习两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学会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有效地提炼分析与综合的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针对部分学生存在信息收集不全面,解题步骤不完整,不能正确表达解题过程和结果等问题,我结合教学的需要从以下四方面谈谈如何实施教学。

一、创境导学,提出问题1.观察一张小楷本格子。

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生:这张纸的一面共有多少格子?每行11个格子,有15行,15个11,15×11=165(个)。

生:这张纸的两面一共能写多少个字?有2个165,165×2=330(个)2.出示教科书上例1学生广播操表演的情景图(略)。

师:看着图,你想解决什么问题?生:1个方阵有多少人?生:2个方阵有多少人?生: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选择问题“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2.汇报交流。

生:已知每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所以,小学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广大小学教师比较重视的研究课题,有的教师从内容上作出了系列探讨,有的从教法上作出各种改革尝试……其目的无非都是为了较好地完成小学应用题教学的任务,提高小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促进小学应用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与时俱进,讲究方法,吃透教材和课标,加强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从低年级抓起,日积月累,不断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遇到题目能应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有条理地、有根据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建立“同样多”思想在小学应用题中,有不少题目是比较两个或同类量的数量和倍数的应用题,这种问题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甲队比乙队多种树300棵,这就是说甲队和乙队种“同样多”的树外,还比乙队多种300棵。

“同样多”的思想在解答应用题时经(2.指导方法,加强“解决策略”的研究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具有指导性、灵活性,策略应用的效果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多样,让学生了解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十分重要。

结合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这几年的课改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了“解决问题五步曲”,讲究眼、口、手、心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寻求最佳的解题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l)读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该从何处人手,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没用,自己不会筛选,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读懂题目。

只要孩子们读懂了题目,大部分“解决问题”都不在话下,因此,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关键。

首先是在独立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的信心。

学生读题遇到困难,教师不应轻易出手相帮,而应鼓励其再读一遍、两遍,甚琴三遍,直至读懂。

一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读题困难,这有识字上的障碍,也有理解上的困难。

这时,我们可以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音。

起初学生读不懂,教师领着读,以后慢慢地放手,要求学生仿照教师领读时那样独立地读题。

开始孩子们往往会感到难读,而且累,但随着一次次反复阅读(有些应用题,只须根据已知条件,设计恰当的表格.借助表格可以简明地显示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分析、推理、发现规律,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就是列表法。

例1.某班有41名同学,每人手中有lo元到5o元的钱各不相同,且都是整数元,他们到书店买书,已知简装书3元一本,精装书4元一本,要求每人都要把自己手中的钱全部用完,并且尽可能多买几本书,那么最后全班一共买了多少本精装书?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41名同学手中的钱数分别为:10、11、12、13、……、49、50,这是一串连续的自然数。

规定买两种书,简装书3元一本,精装书4元一本。

题中还规定每人都要把自己手中的钱全部用完,并且尽可能多买几本书。

怎么理解尽可能多买几本书呢?例如:对有12元或24元的同学来说,他们可以全部买4元一本的精装书,也可以全部买3元一本的简装书,但按照尽可能多买几本书的要求,他们就只能买3元一本的简装书。

把每人买的书的本数列成下表:每人手中的钱数lOlll2l3l4l5l6吸747铭49芜买3元一本的简装书2l4:254313l6l,买4元一本的梢装书l2O20I220I2 从上表可以看出[摘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新课程中“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思考与交流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应该从澄清对“解决问题”的模糊认识入手,探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重视“解决问题”与各领城内容的有机整合;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进而建构“问题解决”的基本教学模式,引领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问题解决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一、把握“问题解决”和“解决问题”的涵义和目标“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英国cockcroft报告指出:那种把数学用于各种情况的能力,我们叫做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能力也是一种创新能力。

郑毓信教授认为“问题解决”即是指如何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那种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

主张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提倡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所谓“问题解决”的教学,就是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到应用的全过程,通过他们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获得数学活动的体验和经验,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作为对国际数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回应,《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目标作了如下阐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可见,新课程标准中的“解决问题”目标不同于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