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塑料模具顶出装置

合集下载

塑胶模具设计原理:顶出系统

塑胶模具设计原理:顶出系统
顶针与顶针孔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如太松易产生毛边,太紧易造成卡死.为利于加 工和装配,减少摩擦面,一般在模仁上预留10—15mm之配合长度,其余部分扩孔 0.5—1.0mm成逃孔.
尺寸規格及材質
顶针布置 1、 在产品图上,首先在四边打顶针,然后在肋板两边打。 如肋深,则最好拆入子,在边上打肩销,宽度在1.2mm以上。 2、 在大平面上不用小顶针。直径不宜过细,需要足够刚度如不可加大,则做成台阶形。 Boss处用顶出套筒,如不,则必须在其附近打两枝顶针。 3、 顶出套筒尺寸确认,套筒厚度要有1mm以上内外径尺寸抓整数。 4、 顶针不宜设在产品最薄处,应在产品强度最大处布置,效果最好,不易顶白顶伤。 5、 顶针不可布置在滑块下面,必须时要加早回机构配合。顶针尽可能避免在高低面过渡的地方
四.顶板顶出: 如果塑件的沿周都要顶出的话,那就考虑用顶板顶出,另,一些特殊的产品表面不允许
有顶针的痕迹,也可以用顶板顶出的方式,顶板顶出制品受力 比较均匀,不易变形,一般适 用于盒盖类制品.推板内侧和胶位一般需留0.3mm的距离,在胶位不足的情况下,最小可 留到0.05mm,防止刮伤模仁,如图:
顶针的定位 当顶针的顶面为非平面或顶针面有成型胶位时,顶针的沉头部位就需要设计定位装置, 顶针转动或被装错.常用的定位装置有以下几种:
在较深的圆桶形胶位比较适用顶管顶出,司筒的固定方式于普通圆顶针一样,如成型的表面 为非平面,则司筒需加定位装置,方式参照原顶针的定位方式,司筒针定位于公模固定板,司筒 和司筒针前端前端采用精密配合防止制品毛边,后端应逃料0.1-0.2MM.以减少摩擦.具体参 数可参照顶针于模仁的配合.
塑胶模具设计原理 顶出系统
顶出系统
其中机械顶出为最 常用,分为顶针顶出,顶管顶出,顶块顶出及顶板顶出等.而顶针顶又为最常见,分为圆顶针 和扁顶针及异型顶针,此外根据顶出机构的不同还可分为 延时顶出,母模顶出,及二次顶 出等

塑料模具顶出系统设计

塑料模具顶出系统设计

塑料模具顶出系统设计制品在模具中冷却固化之后,需切实可靠将其从模具中推顶出来,这一机构称之为顶出系统.同时必须保证,当模具闭合时,它不会与模具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并回到初始位置,以便开始下一循环。

1 顶出系统设计要点1.1一般要求使顶出制品脱离模具5~10mm,如图所示,对于大型深腔桶类制品而言,也可使顶出行程为制品深度的2/3,如图。

当产品上有骨位、柱位等结构时,一定要使其完全脱出模具。

1.2 顶出位置正确的顶出位置,应设在制品脱模困难的地方,制品的骨位﹑柱位以及对内模有包紧力的地方均应考虑设置顶出机构.同时还应考虑顶出机构应设置在不影响制品外观的部位,并且不能与其它零件 (如撑头﹑螺丝等)发生干涉。

1.3设计中尽量选用大的顶针,大模不用小顶针,特别是要尽可能地避免采用3/64"的有托顶针.当在产品有相互配合的地方设置顶针时,顶针应高出后模面0.5MM。

1.4设置顶出机构时,应注意顶出产品的均衡性.2 顶出机构的基本方式顶出机构的基本方式有:圆顶针﹑扁顶针﹑司筒﹑直顶﹑推板等 .2.1圆顶针分为单托和双托两种,1) 顶针与公模的配合长度一般为2~3倍顶针直径,但不能小于8,常用值为20mm,如图5-1当d≦3mm D=d+0.6当d>3mm D=d+12)当产品弧面上设置顶针时﹐为防止顶针顶出时滑动﹐需在顶针端面开“十”形防滑槽﹐槽深0.5mm.。

3)顶针与周边零件的位置关系。

顶针边与骨位﹑镶件的最小距离为2.0mm,与产品边﹑水道最小距离为3.0mm。

.4)当产品中柱位孔为前模碰穿方式,其下放置顶针时,处理方式如图:5)顶针的管位.当顶针位于圆弧面或者当顶针和司筒受胶位方向限制时,往往要设置管位装置,管位方式有下列三种:见图,其中图a为设置管位钉,较常用;图b为加一管位块;图c为将顶针头部加工为直边,此方式较常用于大顶针的场合。

6)镜类产品不允许产品上有顶出痕迹,常采用垃圾钉顶出,产品有扣时,顶针边距产品边2mm,无扣时为3mm,如图:7)有时,将顶针顶端加工成”z”形头,达到制品留后模的目的,此时应保证,使”z”形头方向一致。

(完整版)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以下塑料中,透光率92%优于普通硅玻璃的是(C )A 氨基塑料 B硅酮塑料 C聚甲基丙烯甲酯 D聚碳酸酯2、以下塑料模具,具有高效、精密、可成型各种复杂制品的特点是(A )A 注射模 B压塑模 C挤压模 D中空吹塑模3、注射机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都是可调的,但调好后是恒定的,其温差一般在(C )A 1℃~2℃B 2℃~3℃C 3℃~5℃D 5℃~6℃4、大型注射模的凹模,常利用(D )A 整体结构 B整体嵌入结构 C局部镶拼结构D四壁镶拼结构5、以下注射制品加强筋的设计正确的是(A )A B C D6、以下塑料制品的几何形状设计,从有利于成型和脱模、利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角度出发,制品的结构良好的是( D )A B C D7、用于连接强度要求较高的装配如:管件连接螺纹,应选用( B )A 60°标准螺纹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圆弧形螺纹8、电视机外壳采用的成型工艺是(A )A 注射 B挤压 C压缩 D注射吹塑9、刚性好变形小的电器绝缘件,应使用(B )A ABS B酚醛塑料 C聚丙烯 D聚碳酸酯10、以下塑料制品壁厚的设计良好的是(D )A B C D二、填空题1、根据塑料的用途,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三大类。

2、塑料注射成型工艺中保压的作用是防止熔料逆向倒流、补充收缩。

3、使注射模具浇注系统内的塑料保持熔融粘流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隔热保温法,二是浇注系统加热法。

4、按分流道至浇口距离相等与否,其型腔和分流道排列分为平衡排列和非平衡排列。

5、尺寸小的模具型腔,主要进行强度计算,刚度再其次。

6、注射模的浇注部分是引导从注塑机喷嘴射入的熔融塑料顺利进入并充满各型腔的通道。

7、由于普通注射机仅仅在动模部分有顶出装置,注射时,人们总希望制品滞留在动模部分,这样不仅仅模具结构简单,而且取制件也方便。

8、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有线性结构、支链形结构和网状体型结构。

模具n种顶出结构解说

模具n种顶出结构解说

在注射动作结束后,塑件在模内冷却定型,由于体积收缩,对型芯产生包紧力,当其从模具中推出时,就必须克服因包紧力而产生的摩擦力。

对于不带通孔的筒、壳类塑料制件,脱模推出时还需克服大气压力。

在注射模中,将冷却固化后的塑料制品及浇注系统(水口料)从模具中安全无损坏地推出的机构称为脱模机构,也叫顶出机构或推出机构。

安全无损坏是指脱模时塑件不变形,不损坏,不粘模,无顶白,顶针位置位不影响塑件美观。

1. 注射模的脱模机构包括:1、顶针,司筒,推板,推块等推出零件;2、复位杆,复位弹簧及顶针板先复位机构等推出零件的复位零件;3、顶针固定板和顶针底板等推出零件的固定零件;4、高压气体顶出的气阀等配件;5、内螺纹脱模机构中的齿轮,齿条,马达,油缸等配件。

脱模机构的动作方向与模具的开模方向是一致的。

2. 脱模机构分类塑件顶出方法受塑件材料及形状等影响,由于塑件复杂多变,要求不一,导致胶件的脱模机构也多种多样。

按动力来源分,脱模机构可分为三类:(1)手动推出机构指当模具分开后,用人工操纵脱模机构使塑件脱出,它可分为模内手工推出和模外手工推出两种。

这类结构多用于形状复杂不能设置推出机构的模具或塑件结构简单、产量小的情况,目前很少采用。

(2)机动推出机构依靠注射机的开模动作驱动模具上的推出机构,实现塑件自动脱模。

这类模具结构复杂,多用于生产批量大的情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推出机构,也是本章的重点。

它包括顶针类脱模,司筒脱模,推板类脱模,气动脱模,内螺纹脱模及复合脱模。

(3)液压和气动推出机构一般是指在注射机或模具上设有专用液压或气动装置,将塑件通过模具上的推出机构推出模外或将塑件吹出模外。

按照模具的结构特征分,脱模机构可分为:一次脱模机构、定模脱模机构、二次或多次脱模机构、浇注系统水口料的脱模机构、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等。

3. 对脱模机构的要求模具打开时,塑件必须留在有顶出机构的半模上。

由于注射机的推杆在安装后模的一侧,所以注射模的顶出机构一般在后模。

(完整版)塑胶模具顶出系统

(完整版)塑胶模具顶出系统

1、顶针分类:1)圆顶针 ①单节式,直径在2以上;②双节式,直径在2以下;
2)扁顶针
形等等。
3)异形顶针:截面不为圆形也不为方形,为其它形状,如三角形,半圆
1)圆顶针:单节式,双节式。直径有很多,可以从0.5到很大。标准生产厂家可 以用0.1作为增量,也就是说直径可以从0.6、 0.7 、0.8 、0.9、 1 、1.1、1.2 、1.3 、1.4 等等。一般情况下,当直径小于2毫米时请尽可能采用双节式的圆顶针,有利于强度的提 高。
仁产生很大脫 模力.为使成品易于脫模使用顶出块配合 顶针的顶出结构,L段为逃料以减小顶出回位时与模仁 的磨损.
此側壁太深
• 7.5 顶出装置的种类四
• (2) 对于此类框架状成品,不易排顶针, 当顶出力不平衡时成品会变形,故采用整 整式顶出块.
7.7.1 顶板顶出 顶板顶出适用于筒形塑件,薄壁容器以及
7.8.2 气顶
密封圈
90° ~120
空 氣
7.9 急回机构一 在某些模具中,由于成品结构決定顶出装置与滑块等
抽芯机构发生干涉,导致无法順利合模,改善此种狀况必须 安装急回机构使顶出杆在合模时先回复原位 . 如图所示未装急回机构,滑块与顶管相撞导致無法合模
7.9 急回机构一 如图所示已装急回机构,顶管提前回位可順利合模
頂出或在较浅侧壁侧面進行咬花處理. 4. 顶针配置时在允许范围內直径应尽量加大且为標準 规格品. 5. 每一套模具顶针直径尺寸不宜太多种,以减少加工 时工时换刀时间及出错机率.
7.4 顶出位置之选择二
此處側壁較淺 均分在PL以上 易脫模
PL
此處側壁很深 均分在PL以下 不易脫模 PL
若脫模力不均衡 應考慮在此面作 咬花處理

没有顶针顶出的模具是如何设计的呢?

没有顶针顶出的模具是如何设计的呢?

没有顶针顶出的模具是如何设计的呢?
没有顶针顶出的模具是如何设计的
题主的问题应该是涉足于塑胶模具,塑胶产品在注塑时从模具中脱落,离不开脱模装置,没有顶针,那么还应该有其它的产品脱模装置。

1例如:纯净水瓶盖产品内部是看不到顶针的,内部是螺纹,这种带螺纹的产品,脱模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1-1 二级缩呵标准件装置,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标准件,螺纹产品在一边顶出时,标准件会一边向内缩呵而脱离内螺纹;
1-2 是利用齿轮齿条的带动,旋转内模件而使产品脱离模具;
2例如:生活中用到的水桶,洗脸盆之类的这类产品也是不需要顶针顶出的,而它一般需要气顶,因为产品的内模在注塑后形成的真空状,这时需要气顶使产品和内模脱离,再用手动取出产品,或者利用机械手取出产品。

3 有些产品为了美观,会用到推块、推板类的顶出,需要具体产品具体对待。

4 还有更加特殊的产品,比如产品在滑块上,将整个滑块系统顶出模具后,利用滑块抽出后,产品自动脱模。

当然,还有其它的很多顶出方式,整个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积累知识,相信你也会设计出这类不需要顶针顶出的模具的。

(完整版)塑胶模具顶出系统

(完整版)塑胶模具顶出系统

7.3 顶出行程之简介 7.3.1 顶出行程一般规
定被顶出的制品脫离模 5~10mm. 如右图所示
7.3.2 在成型一些形状简 单且脫模角度较大者的桶 形制品也可使顶出行程为 成品深度的2/3. 如右图所示
7.4 顶出位置之选择 一 1. 顶出机构的运动要准确,可靠,灵活,无卡死现象,机构 本身要有足夠的刚度和強度,足以克服脫模阻力. 2. 保证在顶出过程中塑件不变形,这是对顶出机构的最 基本的要求. 3. 冷却后由于塑料会对钢件产生收缩的应力,而有抱 紧的现象,在靠破孔两边成品肉厚強度最弱,应设置
7.9 急回机构二 7.9.1 利用弹簧片组合件急回机构
• 7.9 急回机构二 • 7.9.2 摇摆式急回机构
• 7.9 急回机构二 • 7.9.3 铰链式急回机构
7.10 顶针排布其它注意事項一 (1) 顶针布置时切不可与支撐柱、顶板导
柱、公模仁、公模板锁固螺钉及有拉回机构 之K.O孔相干涉.
前言 为了实现全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机械生产,注塑模具的顶出系统在此作用上很重要. 顶出系统的构成:1、板子部分:模脚/下固定板/上下顶出板
2、固定螺丝部分:锁定模脚/上下顶出板 3、顶出设置:顶针/顶块/顶板/司筒 4、附助设置:KO孔
第一节 顶出样式 一、顶针顶出:材质,一般用好一点的材料:SKD61。
(2) 顶管布置时切不可与支撐柱、停止销、 K.O孔、上下顶板锁固螺钉, 公模板锁固螺钉 相干涉.
如下页:
7.10 顶针排布其它注意事顶二
回位杆 螺釘 彈簧
拉回機構 停止銷
頂管 螺釘 頂針
公模仁 公模板 支撐柱
頂出導杆 上頂出板 下頂出板 下固定板
各种罩壳形塑件的脫模顶出.这种顶出机构的 主要特点是顶出力均勻,平稳,顶出力大,塑件 不易变形,而且表面不留顶出痕跡,结构也比 顶管脫模机构简单,不需设置复位装置,合模

塑料模具课件-脱摸机构图

塑料模具课件-脱摸机构图

图3-7-55大升角螺杆结构
图3-7-56气(液)动形式
图3-7-57电动机驱动形式
脱摸力计算图
脱摸力计算图
脱摸力计算图
脱摸力计算图
导柱的安装
导柱
导柱的安装
导柱的安装固定形式
导套
盲孔导套的侧壁开孔
导套与孔的固定
直导套的固定
导柱与导套的配合形式
导柱的布置形式
锥面定位
1-圆柱销 2-弹簧 3-摆杆 4-U形限制架 5-注射机顶杆 6-转动
图3-7-23 U形限制架式
图3-7-23 U形限制架式
图3-7-24滑块式二次脱模机构
1-型芯 2-顶出干 3-推板 4-顶杆 5-斜导柱 6-滑块
图3-7-24滑块式二次脱模机构
图3-7-24滑块式二次脱模机构
3-7-25滑块式二次脱模机构
锥面定位
顶杆的形状
顶管顶出机构
1 顶出板 2 顶管 3方销 4 型芯 5 塑件
顶管顶出机构
顶管顶出机构
推板脱模机构
推板脱模机构
带周边间隙的脱模板
进气装置
1 推板 2 顶杆 3弹簧
利用活动镶件脱出塑件
利用型腔的脱模结构
多元件综合脱模机构
讨论题目
请画出这两种顶杆的固定方式
讨论L和H的公差,并说明原因
图3-7-11双脱摸机构
1、型芯 2、型腔
图3-7-12气动双脱模机构
1、4-密封圈 2、3-空气阀门
图3-7-13弹簧顺序脱模机构
图3-7-14拉钩顺序脱模机构
1、压块 2-挡块 3-拉钩 4-拉板 5-弹簧 6-滚轮 7-定模
图3-7-15拉钩顺序脱模机构
1-定模板 2-定模型腔 3-动模板 4-凸块 5-转轴 6-拉钩 7圆销 8- 定伸弹簧 9-定距拉板

《模具顶出机构概要》课件

《模具顶出机构概要》课件

控制优化
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 顶出机构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03 模具顶出机构的制造与装配
CHAPTER
制造工艺流程
粗加工
对模具顶出机构的各个零部件 进行粗加工,初步形成其基本 形状和结构。
精加工
对热处理后的零部件进行精加 工,使其达到设计图纸要求的 尺寸和精度。
备料
校核顶出机构强度和刚度
对顶出机构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确 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和耐久性。
优化设计
根据校核结果,对顶出机构进行优化 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优化与改进
01
02
03
结构优化
通过改进顶出机构的结构 设计,提高其稳定性和可 靠性,减少故障率。
材料优化
选用高强度、耐磨、耐腐 蚀的材料,提高顶出机构 的使用寿命。
该机构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的特点。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案例三:某大型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大型注塑模具顶出机构适用于 生产大型塑料制品,如家具、
建筑材料等。
该机构采用液压或气压驱动 ,具有大行程、大负载、高
稳定性的特点。
外观检测
对模具顶出机构的外观进行检 测,确保其表面光滑、无瑕疵 。
性能检测
对模具顶出机构进行性能检测 ,包括工作行程、推力、耐久 性等,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不合格品处理
对检测不合格的零部件进行返 工或报废处理,确保最终产品
的质量符合要求。
04 模具顶出机构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CHAPTER
应用领域与范围
汽车制造

注塑模具设计::顶出系统

注塑模具设计::顶出系统

注塑模具设计:第三章:顶出系统第三章顶出系统也就是制品的脱模装置,当制品在模具中成型后,要由特定的方式切实牢靠地将其从模具的一侧中推顶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是制品产生变形,而达不到成型要求,“白化”及咔滞现象。

这种特别的装置即是顶出系统。

除此之外该装置还必需能够在模具闭合时,保证不会与模具其他零部件发生干预地回复到顶出前的初始位置,以便进展重复不断的成型加工。

在设计顶出系统时,模具设计者首先需要确定制品的留模形式,顶出系统必需建立在所滞留的模具局部中,通常,由于注塑机的顶出系统是设计在动模板一侧,因此绝大多数模具的顶出系统时安装在动模中的为提高效率,缩短周期和实现自动化,不仅需要顺当脱模,而且浇道中点的塑料也必需要有特定的脱模方式。

顶出系统的要求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制品不变形且准确的进展脱模。

考虑因素〔一〕顶出行程,一般规定被顶出的制品脱离模具5~10mm,一些简洁且脱模斜度较大的筒形制品,可使行程为制品深度的2/3。

不要太长,由于顶杆很细,行程长,简洁损坏顶杆。

〔二〕复位杆〔回程杆〕顶出系统中必需设置复位杆帮助顶杆回位。

顶出过程中,顶杆垫板承受很大的顶出压力,强度和刚度缺乏时,易弯曲变形影响顶杆运动,留意螺丝联接〔需从垫板向固定板拧入〕避开发生扳手空间缺乏的困难。

〔三〕顶杆顶端与型芯〔或型腔〕平面的关系理论上应处于同一平面,为模具制造与装配简便,实际中大多顶杆的端面超过或降低型芯〔或型腔〕平面 0.05~0.1mm,与设计者协商,取得制品内外表有凸台与凹坑的允许〔四〕顶杆的外形与尺寸选择除非制品外形限定必需使用其它外形的顶杆外,一般选用圆柱形,且避开承受直径小于 3mm 的瘦长顶杆。

增加顶出面积的方法〔五〕支撑由于顶杆固定板和垫板尺寸较大,使动模垫板之间的跨度加大,在较高的注射压力下,动模垫板可能玩去变形,导致顶杆运动不畅或卡死,除了用增加动模垫板的厚度来增加其刚度外,还可在动模固定板与垫板之间设置支撑柱。

模具结构图示(1)

模具结构图示(1)
模具结构图示(1)
4.2 注塑模具标准模架
• 4.2.1 标准模架分类 • 按进料口(浇口)的形式模架分为大水口模架和小水口模
架两大类,香港地区将浇口称为水口,大水口模架指采用 除点浇口外的其他浇口形式的模具(二板式模具)所选用的 模架,小水口模架指进料口采用点浇口模具(三板式模具) 所选用的模架。
以上的工作位置。分为单注塑头多模位、多注塑头单模位 和多注塑头多模位注塑机三种。 ‘
• 如图5—5所示为单注塑头多模位注塑机,图5—6所示
为多注塑头单模位注塑机,图5—7所示为多注塑头多模 位注塑机。这些注塑机主要用来成型两种以上颜色或物料 的制品,可实现多模注塑,适应大批量生产,能提高生产 效率。
• (5)顶出机构 • 顶出机构是指模具分型以后将塑件顶出的装置(又称脱
模机构)杆、复位杆、顶杆固定扳、顶板、主流道拉料杆 等组成。
模具结构图示(1)
• (6)冷却和加热系统 • 为了使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内尽快固化成型,提高生
产效率,一些塑料成型时必须对模具进行冷却,通常是在 模具上开设冷却水道,当塑料充满型腔并经一定的保压时 间后,水道通以循环冷水对模具进行冷却。
• 注塑成型设备主要是用来成型塑料制品,所以注塑成
型设备俗称注塑机。如图所示为一台往复螺杆式注塑机、 主要由合模装置、注塑装置、液压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 统组成。
模具结构图示(1)
模具结构图示(1)
模具结构图示(1)
模具结构图示(1)
5.1 注塑成型设备的分类

近年来注塑机发展很快,种类日益增多,分类方式也
• 形式,设计的模具大致结构如图所示(B形式模架)。其模
架型号为:
• 1520—B—I一40—40—60,该代码表示规格为大水口、

【CN210257109U】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装置【专利】

【CN210257109U】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36627.4(22)申请日 2019.05.06(73)专利权人 东泰精密塑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六约社区埔厦工业区55、57、59号(在2号一栋仓库设有经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72)发明人 廖沈阳 李华 董红燕 梁松青 李军 许维良 李江山 贺显勇 周烈国 刘国强 梁兴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代理人 王峰刚(51)Int.Cl.B29C 45/40(2006.01)B29C 45/67(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板、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底座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柱,所述定模板固定于固定板的上端,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设有注塑件,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顶出油缸,所述第一顶出油缸的输出端与动模板的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定模板的内壁均匀垂直插接有四个顶杆,且顶杆的上端与注塑件相抵,所述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顶出板,所述活动顶出板的外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通过二次顶出,使得注塑件不易变形,顶出效果更好,该装置使用便捷巧妙,适宜广泛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10257109 U 2020.04.07C N 210257109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257109 U1.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板(3)、定模板(4)和动模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固定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柱(2),所述定模板(4)固定于固定板(3)的上端,所述定模板(4)和动模板(5)之间设有注塑件,所述固定板(3)的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且固定架(6)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顶出油缸(7),所述第一顶出油缸(7)的输出端与动模板(5)的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定模板(4)的内壁均匀垂直插接有四个顶杆(10),且顶杆(10)的上端与注塑件相抵,所述顶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顶出板(8),所述活动顶出板(8)的外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的上端设有活动支杆(11),所述活动支杆(11)贯穿固定板(3)和定模板(4)与动模板(5)相抵,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顶出油缸(14),且第二顶出油缸(14)的输出端连接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的上端两侧对称连接有抵触块(16)。

第十一章注塑模顶出系统设计

第十一章注塑模顶出系统设计

6 第十一章 注塑模顶出系统设计
2021/12/29
•11-8 脱模力的估算:计算公式见书。以下情况包紧力较大
,要求脱模力也较大: • 塑料模具设计 •1. 收缩率越大塑件; •2. 脱模斜度越小的胶件; •3.深腔塑件; •4.有深骨位的胶件; •5. 透明胶件模。
7
第十一章 注塑模顶出系统设计 2021/12/29
•11-2-2 扁顶针: •
•常用于顶边或深骨部位。
•优点:顶出力大。 •缺点:加工困难,
•易磨损,以及成本高。
塑料模具设计
8
第十一章 注塑模顶出系统设计
2021/12/29
11-3 司筒顶出:(掌握什么情况下用司筒,司筒及司 筒针的装配方法,司筒• 及塑司料模筒具设针计 尺寸的确定)
常用于细长螺丝柱, 圆筒形零件的顶出。 1、优点:顶出力较 大且均匀,不会留下 明显痕迹。 2、缺点:制造和装配 麻烦,易磨损,出披 锋,成本高。
针位置,特殊结构的顶出方法• )塑料模具设计
•11-2-1 圆顶针:
•1、优点: •1)制造加工方便; •2)阻力小; •3)维修方便。 •2、缺点:顶出位置有 •一定的局限性。
4 第十一章 注塑模顶出系统设计
2021/12/29
3、设计要点:
(1)顶针的装配。见图。 • 塑料模具设计 ①顶针与后模镶件的配合长度一般在 12—20mm之间。顶针长度为50的倍 数,最小100mm. ②顶针顶出面如果是斜面或曲面,顶针 沉头要做定位防转,顶面要加阶梯防滑。
复习与思考:
1、注射模的脱模机构分哪几类?
2、如何用圆顶针顶骨,顶边和顶Boss•柱?塑料模具设计
3、司筒顶出因成本贵,制作复杂,故尽量避免使用。但什么情况下必须用司筒顶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圖5所示為部份之脫模抵抗較強(退縮傾斜少而深),如管狀凸起場合﹐使 用頂出梢在其周緣部及內面頂出時﹐成形品亦有開裂﹐皮用套筒頂 出﹐ 以頂出梢為主﹐套筒為補助之机构﹒
圖6与圖4﹒圖5作相同之考慮﹐為刮料板及套筒 并用之例﹒
用套筒頂出最為有效﹒
3)套筒 套筒之加工性比較良好﹐但套筒內徑小而長度長者﹐加工較難﹐使用於肉薄件容易發生開裂﹒ 由於套筒之端面全面頂出﹐成形品頂出均一﹐能形成确實脫模﹐成形品開裂較少發生﹒
4)刮料板 刮料板及心型之加工并不比頂出梢為難﹐滑動面机械加工及配合則需要較多時間﹐滑動面契合部必需淬火﹐熱處理 為困難﹒再者﹐互換性亦趨向不良﹐修補必需較多人工﹒ 刮料板与心型配合面形狀為圓形或方形者﹐机械加工及配合加工比較容易﹐但如為連續變化之曲線形者﹐則變為困 難﹒ 再者﹐為使施行淬火后仍保有互換性﹐使用襯套嵌入﹐使補修容易﹐特別有數個型穴者﹐可僅將破損單件換調﹒ 刮料板与其他頂出方法比較﹐為頂出面積廣大﹐成形品能确實脫模﹐對脫模抵抗較大之杯類及帽類之成形品脫模有 效﹐廣泛應用﹒再者﹐外觀上几無頂出痕跡顯示﹐此亦為优點之一﹒
側面設置頂出梢場合﹐配置於側壁附近較优
於中央部份﹐否則將使頂出時容易引起開 裂﹒
圖2為含有細而深之凸轂及加強肋之場合﹐使用頂出梢在其周圍頂 出﹐ 則發生開裂﹐容易使成形品破損報廢﹐頂出梢必需設置於凸轂及加 強肋底部﹐使能确實脫模﹒
圖3為階層頂出梢之使例﹐由於無法使用細小頂出梢於小型成形品 之場合﹐由於中段較粗﹐挫屈降低﹒
5)空气壓出方法 空气壓出方法為設置閥等﹐將空气通入隙間﹐加工較為簡單﹐對杯類及箱形等深度較大之成形品之脫模為极有效之 方法﹒
(2)頂出机构之實例
圖1為僅使用頂出梢之場合﹒頂出梢位置應
配置於脫模抵抗強度較大之處﹐如脫模抵抗
強度均一之場合﹐則應均等配置﹒圖中所示
之杯類及箱形成成形品﹐其側面抵抗最大﹐
最佳情形將頂出梢配置於此﹐再者﹐如於內
(1)頂出之种類
1)頂出梢 梢之加工最為容易﹐必需硬度之場合﹐施行淬火磨削等亦較其他方法為容易﹐可在成形品之任意位置上配置﹐為使 用最多者﹒ 孔之加工容易﹐精度亦能達規定﹐滑動抵抗最小﹐契住發生少﹒因之型模壽命長﹐互換性使在破損之際﹐補修可以 容易﹒ 然而在小面積上頂出﹐頂出應力集中於成形品之局部﹐杯類及箱形物品之退縮傾斜小﹐脫模抵抗大之成形品上﹐將 發生壓陷及頂穿等﹐此种場合﹐使用頂出梢大多不适當﹒
成形品之頂出
成形品頂出方法之決定﹐當然受成形品材料及形狀等所左右﹐但原則上在成形品上制成缺口﹐階層等﹐使能形成最 确實之脫模﹐并且故障較少﹐再都故障發生之場合必需能簡單補修﹒ 同一形狀之成形品亦因由於外表﹐精度﹐成形性不同﹐而變化使用之頂出方法﹒ 頂出方法一般使用頂出梢(直梢﹐階段梢)﹐筒套﹐刮料板﹐空气等﹐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則視型模之壽命長短,型 模加工之難易選定之﹒
圖4為頂出梢与刮料板并用之一例﹐心型內面脫模抵抗較大部份﹐如 僅用刮料板脫模﹐可能有列為斷殘留﹐為防止此种疵病發生﹐設置 頂出梢﹐成為刮料板為主﹐頂出梢為補助之場合﹒此种場合﹐頂出 梢設置於心型之內﹐形成心型冷卻故障﹐使用小直徑心型可作直接 冷卻﹐能消除此項缺點﹐必需考慮成形品之形狀﹐使設置頂出梢之 可能性消除﹐亦且能脫模﹒
2)方形或板狀頂出梢 板狀頂出板等件之加工﹐熱處理等并無困難點﹐但孔之加工困難﹐需要使用放電加工等特殊加工﹒ 將型模板及心型部份分割﹐形成組合型﹐加工變為容易﹐但制造工時增加﹐成形品由於有分割線﹐對透明件之外觀 有不良影響﹐亦有不允許之場合﹒再者﹐滑動抵抗亦較,圓梢為多﹐板之厚度較薄﹐容易引起彎折及挫屈﹐在可能限 度中避免使用﹒
(2)型模螺紋部置入嵌入件 型模构造不能使用分模及回轉旋出者﹐型模构造簡單之場合可使用置入嵌合件法﹒ 但使用此法時﹐成形品頂出后﹐必需將嵌入件取下﹐成形品為外螺紋之場合﹐由於收縮﹐取出容易﹐但如為內螺紋 之場合﹐則置入之嵌入件与成形品之接角面積大﹐取出不易﹐由於成形品之材料及接触面積大取出困難﹒
(3)成形品在型模螺紋部回轉之場合 一般蓋件等為有內螺紋之成型品﹐大多使用回轉自動旋出﹒ 此咱場合﹐成形品与型模任一件回轉﹐并作退出運動﹐或一件僅作回轉﹐他件退出運動﹐但對成形品必需有滑動定 位(回轉止動). 成形品外周滑動定位﹐有點狀澆口之型模﹐開模同時開始回轉之場合﹐成形品与型模螺紋部之脫模﹐由於分模面之 壓開﹐分模面脫模抵抗大﹐成形品螺紋發生破斷﹒ 為使能防止此項疵病﹐螺紋退出作用之速度﹐必需設計与分模線開模机构之速度相同﹒再者﹐在成形品螺紋部以外 有脫模抵抗較強處所之場合﹐与回轉開始之同時﹐必需有相同速度之頂出作用﹒ 回轉傷雖在型模之固定側及可動側中俱可設置﹐但一般成形机設置於噴嘴及頂出机构之反對側﹐由於注道﹐流道之 配置及頂出關系﹐回轉机构設置於可動側﹐在型模构造上及成形能率上具屬有利﹒
頂出裝置
為使射出成形能率及成形品品質提高﹐亦有必要施行自動運轉﹐為 此必需能使注道﹐流道及成形品自動而确實脫模﹒ 再者﹐少量生產之制品﹐型模制作日數及价格有所限制﹐亦由於成 形品形狀及澆口之种類不能自動脫模之場合﹐此際可決定成形品及 注道﹐流道最容易脫模之頂出机构﹒ 同一形狀之成形品亦由於材料种類及澆口形式之不同頂出方法亦隨 之异﹐必需將最适當之方法組合使用
圖8示長套筒加工困難﹐短套 套筒加工容易之例﹒
一般情形﹐對盆形成形品頂出﹐大多使用圖9之刮料板頂出﹐如 使用圖10所示之斜盆端頂出梢則加工簡單﹒并且使用刮料板對 心型冷卻﹐亦如圖4.圖5之情形相同﹒有缺點存在﹒
圖11﹒圖12為利用空气壓出之情形﹒對大平面﹐深﹐肉薄之成形品(箱﹐杯等)使用刮料板頂出時﹐成形品可能引起 挫屈﹐再者﹐成形品与心型間形成真空﹐使成形品破碎﹒使用於聚乙烯等軟質材料場合破碎程度更為顯著﹐此种場 合使用空气壓出最為有效﹐圖11為僅使用空气者﹐圖12為使用刮料板并在心型間有气壓出方法之一例﹒
有螺紋之成形品取出方法
成形品有螺紋場合﹐脫模方法有下列三种﹒
1) 型模螺紋部分模 2)型模螺紋部置入嵌入件﹒ 3)成形品在型模螺紋部回轉﹒
(1)型模螺紋部分模 此种方法适合於外螺紋(陽螺紋之型模构造﹐制造亦較簡單﹐能确實脫模)﹒ 但成形品螺紋部有擠入分模線之廢邊產生﹐成形品之后加工﹐与契合件之配合形成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