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计的设计报告(含详细原理,流程图,c语言程序,proteus图等)

合集下载

电子频率计报告详解

电子频率计报告详解

数字频率计一丶设计基本要求:(1)能够测试外部输入频率10~2000HZ范围的方波信号(2)将测试的数据在显示终端上进行显示(3)可以设定检测频率值,当输入的频率符合设定值可以出现声光提示(4)要求精度在0.2HZ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方案一:本方案主要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单片机的计数定时功能来实现频率的技术并且利用单片机的动态扫描法把测出的数据送到数字显示电路显示。

其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 原理框图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先在Proteus软件上仿真。

根据所选用的硬件可以将整个软件设计分为若干子程序,有初始化、查询时间、发送指令、读取数据、显示温度等构成,可将以上子程序分别设计,实现各自的功能,再在子程序中调用,就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Proteus软件里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将编写好的程序的编译后的文件下载到Proteus电路图的单片机里,进行仿真,对频率计设置不同的参数,看是否达到了我们设计所要求的目标,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要检查程序算法和硬件连接是否有误。

若仿真成功,就按照电路图焊接硬件。

方案二:本方案主要以数字器件为核心,主要分为时基电路,逻辑控制电路,放大整形电路,闸门电路,计数电路,锁存电路,译码显示电路七大部分。

其原理框图如图2.2所示:图2.2 方案二原理框图方案的论证:方案一:本方案主要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单片机的计数器和定时器的功能对被测信号进行计数。

编写相应的程序可以使单片机自动调节测量的量程,并把测出的频率数据送到显示电路显示。

方案二:本方案使用大量的数字器件,被测信号经放大整形电路编程计数器所要求的脉冲信号,其高电平持续时间1s,当1s信号来到时,闸门开通,被测脉冲信号通过闸门,计数器开始计数,直到1s信号结束闸门关闭,停止计数。

若在闸门时间1s内计数器件的脉冲个数为N。

则被测信号频率Fx=NHz。

逻辑控制电路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产生脉冲,是显示器上的数字稳定:二十产生轻灵脉冲,是计数器每次测量从零开始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频率计)

课程设计报告(频率计)

设计题目: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目的1. 主要内容:数字频率计的主要功能是测量周期信号的频率,频率是单位时间内信号发生周期变化的次数,如果我们能在给定的1S时间内对信号波形计数,并将计数结果显示出来,就能读取被测信号的频率。

数字频率计首先必须获得相对稳定与准确的时间,同时将被测信号转换成幅度与波形均能被数字电路识别的脉冲信号,然后通过计数器计算这一段时间间隔内的脉冲个数,将其换算后显示出来,这就是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

从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出发,根据设计要求,得到如图1所示的电路框图。

图12. 设计目的:(1)掌握数字频率计的工作原理(2)根据课程设计,熟悉一般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3)重点掌握数字频率计设计的计数部分。

二、主要技术指标1.频率测量范围:10~9999HZ。

2.输入信号波形:任意周期信号,输入电压幅度>300mv.3.电源:220V,50HZ。

系统框图中各部分的功能及实现方法(1)电源与整流稳压电路框图中的电源采用50Hz的交流市电。

市电被降压、整流、稳压后为整个系统提供直流电源。

系统对电源的要求不高,可以采用串联式稳压电源电路来实现。

(2)全波整流与波形整形电路本频率计采用市电频率作为标准频率,以获得稳定的基准时间。

按国家标准,市电的频率漂移不能超过0.5Hz,即在1%的范围内。

用它作普通频率计的基准信号完全能满足系统的要求。

全波整流电路首先对50Hz交流市电进行全波整流,得到如图2(a)所示100Hz的全波整流波形。

波形整形电路对100Hz信号进行整形,使之成为如图2(b)所示100Hz的矩形波。

波形整形可以采用过零触发电路将全波整流波形变为矩形波,也可采用施密特触发器进行整形。

图2 全波整流与波形整形电路的输出波形(3)分频器分频器的作用是为了获得1S的标准时间。

电路首先对图2所示的100Hz信号进行100分频得到如图3(a)所示周期为1S的脉冲信号。

高精度频率计 设计 报告

高精度频率计 设计 报告

高精度频率计设计报告引言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频率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器,用于测量信号的频率。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频率计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我们设计了一款高精度频率计。

设计原理我们的高精度频率计采用了串行计数器的设计原理。

通过输入信号引发的脉冲沿被计数并记录下来,由计数器来完成计数操作,最终得到精确的频率值。

系统组成我们的高精度频率计由三部分组成:计数器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

计数器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一个高速可编程计数器和一个低频稳定示波器组成。

输入信号进入计数器模块后,计数器开始计数脉冲边沿的数量。

示波器用来产生计数器停止计数的信号,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

显示模块用来显示计数结果,我们使用了数码管来显示频率值。

通过控制模块产生的信号,数码管能够显示最终的频率值。

控制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它通过接收用户输入来控制计数器的工作模式和示波器的设置。

同时,它还负责计算并输出频率值。

设计过程在设计高精度频率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包括精度和稳定性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选择高精度的计数器和示波器:我们选择了性能优异的计数器和示波器来保证计数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2. 优化信号处理算法:我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信号处理算法,能够更准确地计数脉冲边沿,从而提高精度。

3. 信号滤波:为了减少干扰,我们对输入信号进行了滤波处理,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4. 温度补偿: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计数的影响,我们对系统进行了温度补偿,以确保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我们的高精度频率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不同频率范围下,测量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非常小,精度高达0.001%。

同时,在长时间运行测试中,系统稳定性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漂移和波动。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设计,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一款高精度的频率计。

在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测量范围和稳定性。

频率计实验报告

频率计实验报告

频率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搭建频率计电路,掌握频率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相关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提高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并深入理解数字电路中计数器、定时器等模块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频率是指周期性信号在单位时间内重复的次数。

频率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周期进行测量,并将其转换为频率值进行显示。

常见的频率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频法和间接测频法。

直接测频法是在给定的闸门时间内,对输入信号的脉冲个数进行计数,从而得到信号的频率。

间接测频法则是先测量信号的周期,然后通过倒数计算出频率。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直接测频法。

使用计数器对输入信号的脉冲进行计数,同时使用定时器产生固定的闸门时间。

在闸门时间结束后,读取计数器的值,并通过计算得到输入信号的频率。

三、实验设备与器材1、数字电路实验箱2、示波器3、函数信号发生器4、集成电路芯片(如计数器芯片、定时器芯片等)5、电阻、电容、导线等若干四、实验步骤1、设计电路原理图根据实验要求和原理,选择合适的计数器芯片和定时器芯片,并设计出相应的电路连接图。

确定芯片的引脚连接方式,以及与外部输入输出信号的连接关系。

2、搭建实验电路在数字电路实验箱上,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原理图,插入相应的芯片和元器件,并使用导线进行连接。

仔细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和断路现象。

3、调试电路接通实验箱电源,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检查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观察频率计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

4、记录实验数据在不同的输入信号频率下,记录频率计的测量值,并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定值进行比较。

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尝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以下是在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输入信号频率(Hz)|测量值(Hz)|误差(%)||||||100|98|2||500|495|1||1000|990|1||2000|1980|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测量值与输入信号的实际频率存在一定的误差。

频率计的设计报告(含详细原理-流程图-c语言程序-proteus图等)

频率计的设计报告(含详细原理-流程图-c语言程序-proteus图等)

学校名称:合肥工业大学队员姓名:田中贺,汤旭,梁植程,黄传帮,杨骜,刘伟,王佩,徐国瑞,周冀,王槐铭,贾根发,陈明,林仁斌,张卫强2012年7月10日基于52单片机的频率计摘要:以ATMEL单片机为核心,利用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定时器的计数模式和定时器的功能对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频率进行计数。

且可以根据频率的不同,单片机控制选择测周法或者测频法对产生的脉冲波形进行计数,以进行更加精确的频率测量。

而且可以通过按键来进行频率测量方法的选择。

关键字:AT89s52,外部中断、定时器的计数模式和定时器,测周法、测频法.设计题目及要求:(1):被测频率fx小于110Hz采用测周法,显示频率XXX。

XXX;fx大于110Hz采用测频法,显示频率XXXXXX;(2):可利用键盘分段测量和自动分段测量;(3):可完成单脉冲测量,输入脉冲宽度范围是100微秒--0.1秒;(4):自由发挥其他功能。

(5):要求有单片机硬件系统框图,电路原理图,软件流程图1基本设计原理运用单片机TO,T1计数功能来完成对输入信号的计数。

其T1为计数器,T1为计时器.为T1装入初值19466,定时300ms,重复20次即为1s,与此同时将同时计数的T0里的值取出,即为该频率信号1s的频率示数2系统主要功能利用单片机的T0,T1计数定时器功能,来完成对输入信号进行率计数,计数结果通过8位动态数码管显示出来,。

特点1,由开关控制启动。

特点2,可利用键盘分段测量和自动分段测量;特点3,可以多次测量,自动刷新 1s一次。

特点4,使用溢出标志T0count,防止20ms内计数超过65536次的频率信号溢出造成的示数错误3.系统原理框图:二频率计的硬件结构设计1单元电路(1)单片机电路:(2)矩阵键盘(3)数码管显示(4)排阻(用于提高P0口电位)(5)模拟的信号发生器:原理选择AT89S52单片机芯片,选用两位8段共阴极LED数码管实现频率显示,利用8279作I/O口扩展,连接数码管。

频率计设计实验报告

频率计设计实验报告

频率计设计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 熟练运用用Verilog HDL 编程实现逻辑电路的方法2. 熟练运用Xilinx ISE 等软件的使用3. 整合上学期所学会的单片机和CPLD 的知识,完成此综合性实验二 实验原理频率计信号的频率,就是信号在单位时间(1s)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若在一定时间间隔t 内测得信号的周期性变化次数为N ,则其频率可表示为: f=N/t框架主要性能指标频率准确度 。

误差主要来自闸门时间相对误差。

实验中对频率准确度的基本要求为0.1% (f>1000Hz 时)。

频率测量范围。

在输入信号幅度符合要求时,能够进行测量的频率区间。

实验中对频率测量范围的要求是1Hz-10MHz (输入信号幅度为0.5V-5V )。

方案一方案1-时序Clock方案1-细节闸门信号的周期与占空比采用秒闸门,占空比为80%锁存信号的产生由时钟信号输入,CPLD 编程完成计数器输出格式和位数由于CPLC 资源有限,只能测到0—100KHz 的信号计数器清零信号的产生由时钟信号输入,CPLD 编程完成显示格式由数码管显示,只有五位数字,即0—99999方案2-CPLD+单片机方案2-IIIIIIIVV Signal in Clock由8MHz 的晶振分频至0.8Hz ,作为闸门信号闸门信号:占空比为80%,低电平时间为0.25s ,高电平时间为1s (闸门)方案2-时序与方案1的时序相似,只是锁存器已不存在,无需锁存信号计数器清零信号是在单片机完成读取后给出方案2-关于选择器用选择器的目的在于减少单片机引脚的使用可每次读取一个显示位所对应的数据方案3-CPLD+单片机方案3-频率由单片机计算得到闸门信号由输入信号同步,因此其时间可变可由闸门时间内输入脉冲出现的数目Ns 和闸门时间内晶振信号脉冲出现的数目Nc 得到输入信号的频率:fs = Ns * fc / Nc方案3-闸门时间可调节适应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单片机(或CPLD )感知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并由此调节闸门时间闸门时间的调节必须是在一次完整的计数显示过程后进行Xilinx 集成软件环境 ISE(Integrated Software Environment )Clock 闸门速度选择1.设计输入:原理图、硬件描述语言编程2.综合(Synthesize):将原理图、HDL文本等设计输入转换成由门电路、RAM、寄存器等基本逻辑单元组成的逻辑连接,并根据约束条件进行优化。

频率计的制作实验报告

频率计的制作实验报告

频率计的制作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频率计,了解频率计的工作原理以及实际应用。

实验仪器与材料:1. 模块化电子实验箱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电压表5. 电阻、电容等基本元件实验原理:频率计是用于测量信号频率的一种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周期性信号的周期长度与频率之间的倒数关系,通过计算周期长度来确定信号的频率。

实验步骤:第一步:搭建电路1.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电路板上的输入端,作为输入信号源。

2. 将电路板上的元件按照电路图连接,包括电容、电阻等。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第二步:调试电路1.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设置为一个已知的数值,例如1000Hz。

2.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输出端信号的周期长度。

3. 使用计算器计算出信号的频率。

4. 调整电路参数,直到测量到的频率与设定的频率相等。

第三步:验证测量准确性1.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整到其他已知值,例如2000Hz。

2.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并计算信号的频率。

3. 比较测量到的频率与设定的频率,验证测量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频率计。

在调试电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输出信号的周期长度,并利用频率的倒数与周期长度的关系计算出信号的频率。

通过与设定的频率进行比较,验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于电路元件的稳定性以及测量设备的精度。

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可以选择更稳定的元件,并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设备。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频率计,深入了解了频率计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通过测量信号的周期长度并计算出频率,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信号的频率。

实验结果验证了测量的准确性,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准确性的建议。

频率计在电子测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设备维修等领域。

基于PROTEUS的频率计的设计

基于PROTEUS的频率计的设计

摘要在电子技术中,频率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频率的测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频率计可以用纯硬件电路搭制。

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的数字频率计,其中硬件部分主要是由整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和显示单元组成的,软件设计是由一些功能模块来实现的,例如有初始化模块、数据显示模块等等。

此外,通过控制单片机的各项功能和运算操作能力进而来实现周期和频率间的计数和数据的保存。

通过这样的设计能测量频率10Hz-10kHz,这既达到了设计所要求的频率测量范围,又达到了较高的精确度。

测量时,将被测输入信号送给单片机,通过程序控制计数,结果送数码管显示频率值。

本设计中的频率计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方便、精度较高等特点,适合测量低频信号,能基本满足一般情况下的需求,既保证了测频精度,又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并且本频率计设计简洁,便于携带,扩展能力强,适用范围广。

另外,由于本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提高了测量频率的范围,并且本次设计包括硬件画图和软件程序编写。

关键词:频率测量,频率计,单片机,LED显示ABSTRACTAm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frequency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parameters,and result of measuring have a very close relation to a lot of electric parameters, so the measurement of frequency seems even more important. Frequency counter can take the system with pure hardware circuitry.Based on single-chip processor digital frequency of thousand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poses plan design digital frequency meter, highlighting the design taking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T89C52 as the control core. The hardware partially is composed by the shaping circuit 、the smallest system of microcontroller and the data display electric circuit; The software design is achieved by many functional modules, such as the signal frequency measurement module、the data display module and so on. What's more ,achieving counting function and conversion between cycle and frequency by using control functions and mathematics operation ability of microcontroller. Like these the survey scope can achieve 10Hz-10kHz, both can reach the frequency range requirements designed,and the measuring accuracy high。

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

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

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一、设计目标本次设计的数字频率计旨在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准确频率测量,同时具备操作简单、稳定性好、误差小等特点。

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功能:1. 测量频率范围:1Hz至10MHz;2. 测量精度:±0.1%;3. 具有数据保持功能,可在断电情况下保存测量结果;4. 具有报警功能,可设置上下限;5. 使用微处理器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

二、系统概述数字频率计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输入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输入信号进行缓冲、滤波和整形,以便于微处理器进行准确处理;2. 计数器单元:用于对输入信号的周期进行计数,并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处理,以得到准确的频率值;3.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测量结果和设置参数;4. 人机交互单元:用于设置参数、显示测量结果和接收用户输入。

三、电路原理数字频率计的电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输入信号处理:输入信号首先进入缓冲器进行缓冲,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去除高频噪声。

滤波后的信号通过整形电路进行整形,以便于微处理器进行计数。

2. 计数器单元:整形后的信号输入到计数器,计数器对信号的周期进行计数。

计数器的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因此需要选择高精度的计数器。

3. 数据存储单元:测量结果和设置参数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后,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中。

数据存储单元一般采用EEPROM或者Flash 存储器。

4. 人机交互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包括显示屏和按键。

用户通过按键设置参数和查看测量结果。

显示屏用于显示测量结果和设置参数。

四、元器件选择根据系统设计和电路原理,以下是一些关键元器件的选择:1. 缓冲器:采用高性能的运算放大器,如OPA657;2. 低通滤波器:采用一阶无源低通滤波器,滤波器截止频率为10kHz;3. 整形电路:采用比较器,如LM393;4. 计数器:采用16位计数器,如TLC2543;5. 数据存储单元:采用EEPROM或Flash存储器,如24LC64;6. 显示屏:采用带ST7565驱动的段式液晶显示屏,如ST7565R。

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

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 需要实现一个 4 位十进制数字频率计, 其原理框 图如图 1 所示。

主要由脉冲发生器电路、 测频控制信号发生器电路、 待测 信号计数模块电路、 锁存器、 七段译码驱动电路及扫描显示电路等模块组 成。

由于是4位十进制数字频率计, 所以计数器CNT10需用4个,7段显示译 码器也需用4个。

频率测量的基本原理是计算每秒钟内待测信号的脉冲个 数。

为此,测频控制信号发生器 F_IN_CNT 应设置一个控制信号时钟CLK , 一个计数使能信号输出端EN 、一个与EN 输出信号反 向的锁存输出信号 LOCK 和清零输出信号CLR 。

若CLK 的输入频率为1HZ ,则输出信号端EN 输出 一个脉宽恰好为1秒的周期信号, 可以 作为闸门信号用。

由它对频率计的 每一个计数器的使能端进行同步控制。

当EN 高电平时允许计数, 低电平时 住手计数,并保持所计的数。

在住手计数期间,锁存信号LOCK 的上跳沿 将计数器在前1秒钟的计数值锁存进4位锁存器LOCK ,由7段译码器译出 并稳定显示。

设置锁存器的好处是: 显示的数据稳定, 不会由于周期性的标准时钟 CLKEN待测信号计数电路脉冲发 生器待测信号F_INLOCK锁存与译 码显示驱 动电路测频控制信 号发生电路CLR扫描控制数码显示清零信号而不断闪烁。

锁存信号之后,清零信号CLR对计数器进行清零,为下1秒钟的计数操作作准备。

时基产生与测频时序控制电路主要产生计数允许信号EN、清零信号CLR 和锁存信号LOCK。

其VHDL 程序清单如下:--CLK_SX_CTRL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CLK_SX_CTRL ISPORT(CLK: IN STD_LOGIC;LOCK: OUT STD_LOGIC;EN: OUT STD_LOGIC;CLR: OUT STD_LOGIC);END;ARCHITECTURE ART OF CLK_SX_CTRL ISSIGNAL Q: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PROCESS(CLK)BEGINIF(CLK'EVENT AND CLK='1')THENIF Q="1111"THENQ<="0000";ELSEQ<=Q+'1';END IF;END IF;EN<=NOT Q(3);LOCK<=Q(3)AND NOT(Q(2))AND Q(1);CLR<=Q(3)AND Q(2)AND NOT(Q(1));END PROCESS;END ART;测频时序控制电路:为实现系统功能,控制电路模块需输出三个信号:一是控制计数器允许对被测信号计数的信号EN;二是将前一秒计数器的计数值存入锁存的锁存信号LOCK;三是为下一个周期计数做准备的计数器清零信号CLR。

数字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频率计

数字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频率计

摘要在电子技术中,频率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频率的测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测量频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测量迅速,以及便于实现测量过程自动化等优点,是频率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电子计数器测频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测频法,即在一定闸门时间内测量被测信号的脉冲个数;二是间接测频法,如周期测频法。

直接测频法适用于高频信号的频率测量,间接测频法适用于低频信号的频率测量。

本文阐述了用数字电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数字频率计的过程关键词:周期;数字频率计;波形仿真;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2)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2)三、方案设计与论证 (3)四、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8)五、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0)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11)七、结论与心得 (11)八、参考文献 (12)数字频率计一、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或电子技术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提高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能力。

3)通过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择及电路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工程设计方法。

4)提高动手能力。

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对简单实用电路的实验调试和对整机指标的测试方法。

5)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

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路以及元器件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固等。

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全局观点和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观点。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任务:设计并实现一个可以测量待测信号频率的数字显示的仪器要求和指标:1.测量范围 1Hz ~ 10kHz;2.分辨率1Hz;3.灵敏度 500mV;4.误差不大于 10-3。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1、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频率计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个频率稳定度高的频率源作为基准时钟,对比测量其他信号的频率。

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

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

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一、设计摘要在电子技术中,频率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和测量结果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频率的测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测量频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数字频率计测量频率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测量迅速,是频率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阐述了基于单片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数字频率计的过程。

二、原理电路和程序设计1、原理设计频率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信号变化周期数的倒数。

如果在单位时间T内变化了N次,则此时的频率应为f=N/T。

所以只要测出了N和T,就可以在单片机内算出频率。

本次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核心,主要包括放大整形电路、分频电路、译显示电路及51单片机模块。

2、放大设计放大电路由运算放大器LM318N组成的,R1为10kΩ,R2为100kΩ的滑动变阻器,因此可以将输入波形从10mV~1V 放大到3~5V的一般电压幅度,并对此波形进行频率测量。

放大电路图如下:放大仿真图像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发现测量误差较大,故改用10K电阻,以降低误差。

经实验,放大倍数达到1~10倍,符合要求。

3、整形设计整形电路采用两个非门组成的斯密特触发器。

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如下图所示:斯密特触发器整形电路仿真图像如下:但施密特触发器实现的整形并不明显,导致正弦波输入的测频范围仅在0~5M,进一步的电路修改仍在进行中。

4、分频设计对于本次实验来说,10M的频率,单位时间内变化的次数已经超过了单片机的最大承受次数,故要进行分频。

实验中采用了3个74LS160进行分频,使频率分别降低10~1000倍。

分频电路如下图所示:5、51单片机模块设计单片机时钟输入为11.0592MHz,P0口接10kΩ上拉电阻。

三、程序设计测频及LCD显示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使用了单片机中的两个定时器,定时器0作为计数频率输入,定时器1作为计时窗口计时器,每个循环为250um,理论上4000个循环可以达到1s的窗口时间。

但是此时输入频率为1kHZ的输入信号会显示1092HZ,因此该系统存在误差。

简易频率计设计报告

简易频率计设计报告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知识点及设计内容计数器、锁存器的工作、译码器、显示器的工作原理,限幅器和整形电路的工作原理;涉及芯片管脚及功能的使用。

2.设计任务(1)频率计测量范围0~9999Hz,闸门信号采样时间为1s。

(2)最大读数为9999Hz。

(3)采用四位数码显示。

(4)输入信号最大幅值可以扩展。

二、设计的方案与论证频率计又称为频率计数器,是一种专门对被测信号频率进行测量的器电子测量仪器。

频率计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时基(T)电路、输入电路、计数显示电路以及控制电路。

频率计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为:当被测信号在特定时间段T内的周期个数为N时,则被测信号的频率f=N/T(如下图①所示)。

在一个测量周期过程中,被测周期信号在输入电路中经过放大、整形、微分操作之后形成特定周期的窄脉冲,送到主门的一个输入端。

主门的另外一个输入端为时基电路产生电路产生的闸门脉冲。

在闸门脉冲开启主门的期间,特定周期的窄脉冲才能通过主门,从而进入计数器进行计数,计数器的显示电路则用来显示被测信号的频率值,内部控制电路则用来完成各种测量功能之间的切换并实现测量设置。

①数字频率计的组成框图三、电路设计计算与分析1.原理说明输入电路:由于输入的信号可以是正弦波,三角波。

而后面的闸门或计数电路要求被测信号为矩形波,所以需要设计一个整形电路则在测量的时候,首先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或者三角波转化成矩形波。

在整形之前由于不清楚被测信号的强弱的情况。

所以在通过整形之前通过放大衰减处理。

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较大时,通过输入衰减电路将电压幅度降低。

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较小时,前级输入衰减为零时若不能驱动后面的整形电路,则调节输入放大的增益,时被测信号得以放大。

频率测量:测量频率的原理框图.测量频率共有3个档位。

被测信号经整形后变为脉冲信号(矩形波或者方波),送入闸门电路,等待时基信号的到来。

时基信号有555定时器构成一个较稳定的多谐振荡器,经整形分频后,产生一个标准的时基信号,作为闸门开通的基准时间。

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

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

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设计内容:1、测量信号:方波、正弦波、三角波;2、测量频率范围: 1Hz~9999Hz;3、显示方式:4位十进制数显示;4、时基电路由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当标准时间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通过晶体振荡器分频获得);5、当被测信号的频率超出测量范围时,报警。

设计报告书写格式:1、选题介绍和设计系统实现的功能;2、系统设计结构框图及原理;3、采用芯片简介;4、设计的完整电路以及仿真结果;5、Protel绘制的电路原理图;6、制作的PCB;7、课程设计过程心得体会(负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什么、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等)。

电子课程设计过程:系统设计→在Multisim2001下仿真→应用Protel 99SE绘制电路原理图→制作PCB→撰写设计报告简易数字频率计课程设计报告第一章技术指标1.1整体功能要求1.2系统结构要求1.3电气指标1.4扩展指标1.5设计条件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2.1 算法设计2.2 整体方框图及原理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3.1 时基电路设计3.2闸门电路设计3.3控制电路设计3.4 小数点显示电路设计3.5整体电路图3.6整机原件清单第四章测试与调整4.1 时基电路的调测4.2 显示电路的调测4-3 计数电路的调测4.4 控制电路的调测4.5 整体指标测试第五章设计小结5.1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5.2 问题及改进5.3心得体会附录参考文献第一章 技术指标1. 整体功能要求频率计主要用于测量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和尖脉冲等周期信号的频率值。

其扩展功能可以测量信号的周期和脉冲宽度。

2. 系统结构要求数字频率计的整体结构要求如图所示。

图中被测信号为外部信号,送入测量电路进行处理、测量,档位转换用于选择测试的项目------频率、周期或脉宽,若测量频率则进一步选择档位。

数字频率计整体方案结构方框图3. 电气指标3.1被测信号波形:正弦波、三角波和矩形波。

频率计设计报告

频率计设计报告

题目:频率计课程设计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摘要 (3)二、任务与要求32.1 任务 (3)2.2 要求 (3)三、总体设计方案 (3)3.1设计原则 (3)3.2硬件结构框图 (3)四、硬件电路设计 (4)4.1 8051电路模块 (4)4.2电源部分电路 (5)4.3键盘和数码管显示电路 (5)4.3.1 8279的引脚功能 (5)4.3.2 8279的工作方式 (6)4.4频率产生电路 (7)五、软件设计 (8)5.1 程序流程图 (8)六、软件调试 (9)七、设计体会 (9)附录一原理图 (11)附录二主程序 (12)一、摘要设计一种基于8051单片机的频率计,该开发板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能齐全、低功耗设计、操作方便等特点。

本论文详细介绍了该开发板的开发过程及相关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

板上资源主要包括8051电路模块、LED显示和键盘模块。

本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熟悉运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并且引导一种创新的思维.在设计的时候不断的思考和学习。

培养一种自学的能力全能提高个人设计开发的综合能力。

为今后能在相应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单片机频率设计二、任务与要求2.1任务本次任务将基于8051设计制造一个频率计,并基此硬件进行相关软件设计。

2.2要求(1)完成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

通过电气检查。

(2)完成软件设计,主要实现频率计数并显示功能的程序开发。

(3)整个系统能在实验机上调试通过。

三、总体设计方案3.1设计原则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尽可能选择典型电路,并符合单片机常规用法。

为硬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系统扩展与外围设备的配置水平应充分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

(3)硬件结构应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并考虑。

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产生相互影响,考虑的原则是: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现,以简化硬件结构。

但必须注意,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一般响应时间比硬件实现长,且占用CPU时间。

频率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频率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电子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频率计频率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任务要求1、根本要求:设计一个3位十进制数字显示的数字式频率计,其频率测量范围在1MHz内。

量程分别为10kHz,100kHz和1MHz三档,即最大读数分别为和999kHz。

这里要求量程可以自动转换,详细要求如下:1〕、当读数大于999时,频率计处于超量程状态,此时显示器发出溢出指示〔最高位显示F,其余各位不显示数字〕,下一次测量时,量程自动增大一档。

2〕、当读数小于099时,频率计处于欠量程状态,下一次测量时,量程自动减小一档。

3〕、采用记忆显示方式,即计数过程中不显示数据,待计数过程完毕以后,显示测频结果,并将此显示结果保持到下一次计数完毕,显示时间不小于1s。

4〕、小数点位置随量程变更自动移位。

二、设计方案1、系统功能〔根本功能和附加功能〕根本功能:显示待测频率,LED灯显示小数点,显示待测频率的量程。

附加功能:实现量程自由变化,通过拨码开关控制待测频率大小。

2、系统设计方案说明1、分频模块:由于测频时不同量程档需要不同的时基信号,分频模块是必不可少的。

系统通过试验箱给定的50MHZ的频率通过分频变成0.5HZ,即1秒钟得计数时间,通过1秒钟的记数时间里待测频率上升沿的数量实现频率测定,待测频率通过分频,多路器等实现各频率的测定2 计数模块:想要实现频率的测定,其实就是在1秒钟的计数时间里对待测频率信号上升沿进展计数,所以计数模块是不可缺少的,本计数器需输出指示超量程和欠量程状态的信号。

3 量程控制模块:对待测频率的量程进展判断,确定量程以后,根据不同的量程,在试验箱上显示,我们的设计是4个量程〔1,2,3量程和超量程〕。

:4 BCD译码模块:用到实验箱SOPC上的6个静态共阳数码管中的后三个数码管,并且试验箱内部有译码器,只需要输入4位数就可以在数码管上显示。

三、各模块程序如下:1、分频模块程序:1〕百分频模块程序:module plj(clk,dingshi);input clk;output dingshi;reg [40:0] counter;reg dingshi;always @(posedge clk)beginif (counter==49) //计数时钟上升沿数量,100次时钟周期begin //输出一周期信号,得到100分频信号。

频率计设计实验报告

频率计设计实验报告

频率计设计实验报告频率计设计实验报告智能09012009010993周红蕊一、设计任务设计一个频率计电路,要求有4位十进制数码显示,可测量函数发生器输出的信号频率。

1.可测量9.999KHZ以内的频率并显示。

2.4位数的任意脉冲计数和显示。

3.将灵敏度从100mv提高到5mv。

二、技术要求1. 电源电压:+5V。

2. 输入信号幅度范围:5m v~10 V。

3. 信号输入方式:交流输入。

4. 输入信号波形要求:任意波形周期信号、任意波形脉冲信号。

三、设计器材及仪器1.晶体振荡器。

2.电路芯片(4060、4518、4017、7414、74373、74247)。

3.数码管LA5011。

4.电阻(300、1K、2 K、2M)。

5.电容33pf。

6.稳压电源。

7.信号源。

8.万用表。

9.示波器。

四、频率计工作原理1.频率计工作原理简述频率计是实验室常用仪器之一,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6.6.1所示。

首先要有一个稳定而又准确的频率源,用它产生的频率信号经过分频电路后得到标准时间等于一秒的闸门信号,并在闸门信号的后沿由锁存清零控制器产生锁存信号使锁存器锁存数据、产生清零脉冲使计数器清零,以便下一次重新开始计数被测频率信号在闸门开启的一秒钟内可以通过闸门电路进入BCD码计数器进行计数,当闸门信号的后沿到来时计数器停止计数,同时在锁存信号的控制下将计数结果锁存在锁存器中,被锁存的数据经译码驱动电路译码后驱动数码显示电路。

图6.6.1 简易频率计原理框图2.电路分析1)限幅整形电路U i U o频率计的输入信号是各种各样的,既可能有正弦波、矩形波和三角波,也可能有各种周期的、非周期的脉冲波和奇异波。

无论什么波形,要计数准确,起码的条件是信号的信噪比必须足够大。

输入级阻抗要足够高,而且当信号幅度很高时输入级电路不能被烧毁。

因此在信号输入端应有一级高阻输入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和限幅器,并且应有一级整形电路,把各种输入信号变成比较规范的矩形波。

简易频率计设计

简易频率计设计

简易频率计设计报告
一、实现原理
本方法是采用测量外部信号的脉冲周期T,从而间接得出外部信号的频率f=1/T.
REG B7H B6H B5H B4H B3H B2H B1H B0H TMOD GATE1 C/T M1 M0 GATE0 C/T M1 M0 |---------------定时器1----------- |------------定时器0-----------| 通过设置GATE1和GATE2门控位来启动定时器。

分别测得高低电平的宽度,从而获得周期值,计算出频率f。

二、电路结构图
三、程序框图(晶振频率12M Hz )
2011.04.17
定时器0、1初始化,包括设置模式,置初
值。

数码管初始显示0 打开定时器
中断,总中断
等待外部脉
高电平 定时器0计时开始
低电平 关闭定时器0中断 定时器1计时开始 配置INT0边沿中断 系统上电,系统初始化
Time0中断服务
程序,置初值,高电平时间累计
Time1中断服务程序,置初值,低电平时间累计 INT0边沿触发中断服务程序。

1,关闭定时器1中断,读取两个定时器的累积值*1us 即为外部脉冲的周期,存入T 变量,定时器0、1初始化,失能INT0,回到系统初始模式。

3,计算f 的值,
调用数码显示子程序,进行动态扫描显示。

4,显示当前外部脉冲的频率值 5,打开定时器0、1的中断,继续采样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名称:合肥工业大学队员姓名:田中贺,汤旭,梁植程,黄传帮,杨骜,刘伟,王佩,徐国瑞,周冀,王槐铭,贾根发,陈明,林仁斌,张卫强2012年7月10日基于52单片机的频率计摘要:以ATMEL单片机为核心,利用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定时器的计数模式和定时器的功能对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频率进行计数。

且可以根据频率的不同,单片机控制选择测周法或者测频法对产生的脉冲波形进行计数,以进行更加精确的频率测量。

而且可以通过按键来进行频率测量方法的选择。

关键字:AT89s52,外部中断、定时器的计数模式和定时器,测周法、测频法。

设计题目及要求:(1):被测频率fx小于110Hz采用测周法,显示频率XXX。

XXX;fx大于110Hz采用测频法,显示频率XXXXXX;(2):可利用键盘分段测量和自动分段测量;(3):可完成单脉冲测量,输入脉冲宽度范围是100微秒--0.1秒;(4):自由发挥其他功能.(5):要求有单片机硬件系统框图,电路原理图,软件流程图一、原理:1基本设计原理运用单片机TO,T1计数功能来完成对输入信号的计数。

其T1为计数器,T1为计时器。

为T1装入初值19466,定时300ms,重复20次即为1s,与此同时将同时计数的T0里的值取出,即为该频率信号1s的频率示数2系统主要功能利用单片机的T0,T1计数定时器功能,来完成对输入信号进行率计数,计数结果通过8位动态数码管显示出来,。

特点1,由开关控制启动。

特点2,可利用键盘分段测量和自动分段测量;特点3,可以多次测量,自动刷新 1s一次。

特点4,使用溢出标志T0count,防止20ms内计数超过65536次的频率信号溢出造成的示数错误3.系统原理框图:二频率计的硬件结构设计1单元电路(1)单片机电路:(2)矩阵键盘(3)数码管显示(4)排阻(用于提高P0口电位)(5)模拟的信号发生器:2原理选择AT89S52单片机芯片,选用两位8段共阴极LED数码管实现频率显示,利用8279作I/O口扩展,连接数码管。

通过定时器1计时方式,定时器0计数方式,定时每秒钟对外部频率计数,把计数值在数码管上显示四、软件设计1 程序流程图2程序设计:/***********************************************器件名:频率器;*设计要求1:被测频率fx小于110Hz采用测周法,显示频率XXX。

XXX;fx大于110Hz 采用测频法,显示频率XXXXXX;*设计要求2:可利用键盘分段测量和自动分段测量;*设计要求3:可完成单脉冲测量,输入脉冲宽度范围是100微秒--0.1秒;*设计要求4:自由发挥其他功能.*设计要求5:要求有单片机硬件系统框图,电路原理图,软件流程图。

*功能说明:频率计,利用T0计数模式测频率*接线说明:P2控制位选,P1控制段选**********************************************/#include<reg52.h>#define S P2#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uint temp0,temp1,m,n,k,wei,num,t;unsigned long int temp;unsigned long int count;uchar code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00}; //共阳数码管/*延时*/void delay(unsigned char delaytime){while(delaytime--);}/*数码管显示函数*/void display(){S=0xfe;delay(5);P1=table[temp1/1000];delay(500);S=0xfd;delay(5);P1=table[temp1/100%10];delay(500);S=0xfb;delay(5);P1=table[temp1/10%10];delay(500);S=0xf7;delay(5);P1=table[temp1%10];delay(500);S=0xef;delay(5);P1=table[temp0/1000];delay(500);S=0xdf;delay(5);P1=table[temp0/100%10];delay(500);S=0xbf;delay(5);P1=table[temp0/10%10];delay(500);S=0x7f;delay(5);P1=table[temp0%10];delay(500);}/*数码管显示函数1*/void display1(){S=0xfe;delay(5);P1=~0x40;delay(500);S=0xfd;delay(5);P1=~0x40;delay(500);S=0xfb;delay(5);P1=~0x40;delay(500);S=0xf7;delay(5);P1=~0x40;delay(500);S=0xef;delay(5);P1=~0x40;delay(500);S=0xdf;delay(5);P1=~0x40;delay(500);S=0xbf;delay(5);P1=~0x40;delay(500);S=0x7f;delay(5);P1=~0x40;delay(500);}//---------------------初始化-------------------------------//void inital(){TMOD=0x15;//字节寻址,00010101,T1 16位定时器(T0、T1定时模式,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T0 16位计数器 (T0、T1计数模式,对外部脉冲计数) TH1=(65535-1000)/256;//C/T置0则用作定时器(从内部系统时钟输入),置1则用作计数器(从T0/P3^4脚输入)TL1=(65535-1000)%256;////C/T置0则用作定时器(从内部系统时钟输入),置1则用作计数器(从T0/P3^5脚输入)TH0=0;TL0=0;ET1=1; //开启定时器1中断,中断允许标志位TR1=1; // 开启定时器1,中断运行控制位ET0=1; //开启定时器/计数器0中断,中断允许标志位TR0=1; // 开启定时器/计数器0,中断运行控制位IT0=1; //边沿触发方式EX0=0; //外部中断0允许位EA=1; //开启CPU中断}//------------------键盘扫描-----------------------------//void keyscan(){P0=0xfe; //检测第一行temp=P0;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 //初始列置高电平,行置底电平{delay(5);//消抖temp=P0;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 //确认按键按下temp=P1;switch(temp){case 0xee:num=7;break;case 0xde:num=8;break;case 0xbe:num=9;break;case 0x7e:break;}while(temp!=0xf0){temp=P0; //检验是否释放temp=temp&0xf0;}}}P0=0xfd; //检测第二行temp=P0;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delay(5);temp=P0;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temp=P0;switch(temp){case 0xed:num=4;break;case 0xdd:num=5;break;case 0xbd:num=6;break;case 0x7d:break;}while(temp!=0xf0){temp=P0;temp=temp&0xf0;}}}P0=0xfb; //检测第三行temp=P0;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delay(5);temp=P0;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temp=P0;switch(temp){case 0xeb:num=1;break;case 0xdb:num=2;break;case 0xbb:num=3;break;case 0x7b:break;}while(temp!=0xf0){temp=P0;temp=temp&0xf0;}}}P0=0xf7; //检测第四行temp=P0;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delay(5);temp=P0;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temp=P0;switch(temp){case 0xe7:break;case 0xd7:num=0;break;case 0xb7:break;case 0x77:break;}while(temp!=0xf0){temp=P0;temp=temp&0xf0;}}}}void main(){inital();while(1){keyscan();if(num==2&&EX0!=0) //测频法{EX0=0;TR1=1;TR0=1;count=0;}if(num==1) //测周法{EX0=1;TR0=0;}display();}}//-----------------测周法--------------//void exter0() interrupt 0{n++;if(n==1) //开始计时{TH1=(65535-1000)/256;TL1=(65535-1000)%256;TR1=1;}if(n==2) //停止计时{TR1=0;temp=1000/(count+1);temp1=temp/10000;temp0=temp%10000;t++;if(temp0>111&&t>10) //选择测频法{while(num!=2){keyscan();display1();}t=0;}count=0;n=0;}}//---------------------计数----------------------------// void count0() interrupt 1{m++;TH0=0;TL0=0;}//---------------------定时-----------------------------// void timer1() interrupt 3{TH1=(65535-50000)/256;TL1=(65535-50000)%256;if(num==1||num==2)count++;if(num==1) //测周法{TH1=(65535-1000)/256;TL1=(65535-1000)%256;k++ ;if(k==1) //防止TR1不断置0{EX0=1;TR1=0;TR0=0;}}if(count==20&&num==2) //测频法{count=0;temp=m*65535+TH0*256+TL0;if(temp>=110){temp1=temp/10000;temp0=temp%10000;m=0;TH0=0;TL0=0;}else //选择测周法{while(num!=1){keyscan();display1();}}}}附录:1.参考文献:[1] 杜洋工作室[2] 21IC论坛[3]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4]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创新实验室 2.总电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