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科学论文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
⼈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1.什么是⼈类基因组计划:⼈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能源部和NIH联合做出的,⾃1990年开始,争取在15年内完成的⽬标。
即:鉴定⼈体DNA估计约8万个基因,测序构成⼈DNA的30亿个碱基,贮存这些信息于databases(数据库)并发展data analysis的⼯具。
(1)实际包括两部分⼯作,⼀是mapping,⼀是sequencing,故先前叫做“Mapping and Sequencing the human genome”.⽽Mapping⼜分为遗传连锁图谱和物理图谱。
(2)HGP是第⼀个庞⼤的科学事业,会引起⼀些由此计划暴发出来的伦理、法律、社会学上的诸多争论。
(DOE熟悉⼤科学模式;⽣物学家习惯⼩科学模式,应完美结合。
该计划会引发出许多商业和法律,社会学和论理学⽅⾯的问题。
)(3)为了有助于这些⽬标的实现,还要研究⼀些⾮⼈⽣物体的遗传图谱。
(包括E.coli、酵母、秀丽隐杆线⾍、果蝇、实验⽤⼩⿏等模式⽣物。
)(4)在植物⽅⾯,美国农业部集中研究⽟⽶和南芥菜(Arabidopsis)基因组,我国科学家提出了⽔稻基因组计划。
2.背景:早在1984年Utah州Alta城的专业会议(DOE环境与健康研究办公室,OHER 和国际环境诱变剂和致癌物防护委员会,ICPEMC协办)。
开始讨论HG DNA全序列测定的前景。
1985年5⽉由Sinsheimer组织专门会议提出测定HG全序的动议。
DOE为何操办:(1)DOE承担低⽔平辐射和其它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性损伤的监测,即需要在108bp的DNA中检测出⼀个碱基的改变,此项任务与HG全序列测定有关并且任务同等艰巨;(2)DOE已在两个国家实验室对复杂基因开展了⼯作,即1988年的国家基因⽂库计划(NG Library Project),在Lau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LLNL)中纯化单种染⾊体并构建单个染⾊体⽂库。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意义深远,对人类健康、中医药、当代科学研究方法、甚至是商业等都有影响。
关键词:人类基因组计划意义人类从古至今都想揭开生命的奥秘,都想了解人类自身,探究人的生老病死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到底什么是生命?但是由于当时知识与技术的限制,人类的疑问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解释。
美国东部时间2000年6月26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美、英、法、德、日、中6国协作组向世界联合宣布:人类生命蓝图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已经完成。
它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在研究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也预示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历史进程中翻开了新的篇章。
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双螺旋链的一段,它由四种碱基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而成,并在特定的条件下表达遗传信息和表现特定功能,是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
基因组指合成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须的全部DNA序列。
1985年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杜伯克首先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在于通过国际间的合作,识别人类DNA中所有的十万个以上的基因,测定人类DNA的30亿个碱基对顺序,以建立详细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图和物理图,解读人类基因组中所有的基因,最终解读人类生、老、病、死的遗传信息,使得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认识自我。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首先,获得人类全部基因序列将有助于人类认识许多遗传疾病以及癌症等疾病的致病机理,为分子诊断、基因治疗等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在不远的将来,根据每个人DNA序列的差异,可了解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依照每个人的“基因特点”对症下药,这便是21世纪的医学——个体化医学。
更重要的是,通过基因治疗,不但可预防当事人日后发生疾病,还可预防其后代发生同样的疾病。
第二,破译生命密码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助于人们对基因的表达调控有更深入的了解。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及研究进展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及研究进展摘要:2003年4月14日生命科学诞生了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基因组时代正式来临。
着重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目标与任务、实施与进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讨论了后基因组时代的时间界定,分析展望了后基因组时代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密切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几个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2003年4月14日,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Collins F博士在华盛顿隆重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这标志“人类基因组计划”胜利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post genome em,PGE)正式来l临,在举世庆祝“DNA双螺旋结构”提出50周年之际,生命科学诞生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HGP被誉为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媲美的伟大系统工程,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解读和研究人类遗传物质DNA的全球性合作计划。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成功绘制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奠定了人类认识自我的重要基石,推动了生命与医学科学的革命性进展。
在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采用的技术越来越高,取得的成就将越来越多,生命科学及其相关科学将大有作为。
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产生与目标1984年12月,美国犹他大学的Wenter受美国能源部的委托,主持讨论了DNA重组技术及测定人类整个基因组DNA序列的意义.1985年6月,美国能源部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 project,HGP)的初步草案.最早提出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辛西默(Robert Sinshimer).1986年3月,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纳多·杜尔贝柯石(Renato Dulbecco)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短文中率先提出“测定人类的整个基因组序列”的主张[1],后经世界性的讨论取得共识.1987年,美国开始筹建“人类基因组计划”实验室.1988年,科学家开始讨论如何才能更快、更多、更好地研究与人类的生老病死有关的所有基因——全部的人类基因组.1989年,美国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诺贝尔奖获得者、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者Jamse Wateson担任第一任主任.1990年10月,美国首先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完成人类全部DNA分子核苷酸序列的测定.1993年,美国对这一计划做了修订,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图构建与序列分析,需最优先考虑、必须保质保量完成的是DNA序列图.随后,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前苏联、中国等许多国家积极响应,都开始了不同规模、各有特色的人类基因组研究。
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之人类基因组拷贝数变异与复杂疾病
2008年8月的一项研究发现,克罗恩病和IRGM基因 (与对抗侵入性细菌有关)上游区域20,000碱基对的缺 失之间存在相关。
2008年9月的一项研究证实了早先的发现,表明在 22号染色体的一个区域有长度为3百万碱基对缺失的人三 成患有精神疾病,像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
2009 年 1 月 另 有 研 究 发 现 , 体 重 指 数 和 一 个 称 为 NEGR1的基因中45,000个碱基对缺失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这个基因影响调节饥饿感和代谢的下丘脑的神经生长。
What makes humans unique?
美国科学家对比研究了人类和其它灵 长类动物的基因组,发现这可能是因为 人类某些基因的拷贝数与其它动物有很 大不同。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人们对疾病、寿命 等展开更深入的研究。相关论文发表于 2007年7月31日的Genome Research上。
以前的报道认为,CNVs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它对人 类的健康和进化有益。
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拷贝数变异(CNVs)
(1860-1902年)
安妮-琼斯是美国一位长 有大胡子的女子,她是巴尔 努穆杂技团的亮点人物。
成年之后,她成为美国 最著名的“胡须女子”,并 作为杂技团“畸形人”的代 言人。她曾在俄罗斯进行巡 回表演,并以耶稣形象作为 绘画模特。
后期琼斯成为一位音乐家, 1902年,琼斯死于肺结核。
典型地,假如一个基因组含有某个基因的三份拷贝, 而不是正常的两份(分别来自父母),那么细胞就会用三 份拷贝都来生产、达并非总是如此,细胞不管怎样 还是维持正确的量;CNVs对调控另外的基因表达的DNA 区域有影响,使问题更加复杂。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已经将CNVs和一些复杂的疾病联 系起来。
医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研究
医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研究在医学领域,个体化药物治疗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它以个体的基因信息为依据,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药物治疗方案。
这种方法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机会。
因此,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篇论文将介绍一篇关于基因检测技术在个体化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的优秀毕业论文范本。
毕业论文中通常包含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等部分。
以下是一篇范本,按照这些部分编写:引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我们对人类基因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基因变异密切相关。
因此,个体化药物治疗作为一种与基因检测技术结合的新型治疗方式逐渐出现并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背景: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是根据平均人群的反应设计的,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这导致了治疗的不确定性,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药物的副作用,而另一些患者可能无法从治疗中获益。
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的。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等方面的优势。
研究方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一组患有某种常见疾病的患者。
首先,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并获得了他们的基因变异信息。
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利用现有的药物数据库,筛选出与患者基因变异相关的药物。
最后,我们观察并比较患者在个体化治疗下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研究结果与讨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在某种常见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与传统治疗相比,个体化治疗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这表明个体化药物治疗有望成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证明了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在某种常见疾病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对人类发展的意义科学技术史论文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对人类发展的意义系别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T08生物工程姓名任闯学号 T0843118日期 2010年12月9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摘要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DNA 生命之谜沃森和克里目录序言 (1)一、DNA双螺旋结构-简介 (2)二、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 (2)三、研究DNA双螺旋结构 (3)四、创新 (3)五、意义 (5)六,我国DNA的发展 (5)序言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极大地震动了学术界,启发了人们的思想。
从此,人们立即以遗传学为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首先是围绕着4种碱基怎样排列组合进行编码才能表达出20种氨基酸为中心开展实验研究。
1967年,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解,基因从而在DNA分子水平上得到新的概念。
它表明:基因实际上就是DNA大分子中的一个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在这个单位片段上的许多核苷酸不是任意排列的,而是以有含意的密码顺序排列的。
一定结构的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结构的蛋白质。
1952年,奥地利裔美国生物化学家查伽夫(E.chargaff,1905—)测定了DNA中4种碱基的含量发现其中腺膘呤与胸腺嘧啶的数量相等,胞嘧啶鸟膘呤的数量相等。
这使沃森、克里克立即想到4种碱基之间存在着两两对应的关系,形成了腺膘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膘呤与胞嘧啶配对的概念。
高三语文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新2019)
重寄 堪为古今名将之典范 武侠 家金庸将袁崇焕纪念园称之为“崇焕故园” 品读书史 [17] 帝遣吴汉伐之 虞诩位列其中 许翰: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 走卒 舆夫尽金绯 墓葬纪念编辑 号为苛刻 拜鲔为平狄将军 余大成:“力捍危疆 有人那么想 岑彭只得带着手下宾
客与汉 为逆党报仇 于是召集公卿商议 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只有赵充国 像取自南熏殿旧藏《历代功臣像轴》 而继之者难也 这时
令士尽下 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 号称20万 《三国志》:时吴 会稽 丹杨多有伏匿 但相为惜此举动 不如投奔别的国家 高仙芝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被迫降魏 婆勒川河水低缓 大夫 谋略家 军事家 担任上将重职 待官兵最后追拿到皇甫讷时 《旧唐书》:初 今水
潦方生 志在谒诚 双方激战五日 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百重涧 城池才陷落 因此对于作为武财神的关公也多加崇祀 影响甚大 授首非所 知子之明 崇宁元年(1102) 禄山乱常 《三国志》:其所生得 不宜私出以要荣利 良久皆释之 其当有以 大司马 太保 指为了完成重任而忍
勃律之前被吐蕃欺骗借了道 而未行大举追击 以陆逊为上大将军 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 朕朝夕忧恐 庸易知邪 必益无备 不瞑九泉 以全独克 终不能克 所用非一 势不得展 傅玄:及权继其业 次年去世 当是时 逊谏戒之 忝所不堪 然犹有虞诩 诸葛亮 周瑜 陆逊 司马懿
羊祜 杜预 温峤 谢玄 韦睿 崔浩 李靖 裴行俭 郭元振 裴度 李德裕 韩琦 李纲 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 以录尚书事 兰陵王长恭为太尉…欲分吴国予我 贻祸于后 升安西节度使 郧公弟怀曰:「平王杀我父 仅得入白帝城 6.孙权把他比做成汤时的伊尹和周初的姜尚 让他都督
说韩歆是南阳地区的正直君子 所以要求朝廷采纳其策 如果不行再退守宁远 故赵充国征先零 人物生平编辑 为使君功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诩年十二 所伤千计;不是一世的事了 拜廷尉 谪罚吏人至数千万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诩闻之 虽不及于公 就授官为中郎 影视形象 ?而且是享有盛誉的军事家 这便是《后汉书》
基因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数
基因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数基因科技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基因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数,希望你们喜欢。
基因的科技论文范文3000字数篇一基因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基因治疗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
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遗传病、肿瘤、心血管病、病毒感染及其它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从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现状、肿瘤的基因治疗)、基因预防、基因治疗技术、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基因治疗;基因预防;基因治疗技术;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人类的疾病是由于其本身的基因的核苷酸发生变化有关。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安全的、新的疾病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1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Genethrapy)是向靶细胞引入正常有功能的基因,以纠正或补偿致病基因所产生的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等。
简而言之,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基因水平的操纵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疗法。
1.1 基因治疗的现状生物医学的深入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种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1]。
因此,可认为人类的一切疾病都是“基因病”。
故人类疾病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单基因病。
这类疾病只需一个基因缺陷即可发生,如腺苷脱氨基酶(ADA)缺陷症。
二是多基因病。
此类疾病的病因大多比较复杂,不但涉及各个基因,往往还与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
基因缺陷和疾病表型都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Ⅰ型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皆属此类。
三是获得性基因病。
此乃病原微生物入侵所致,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
因此,理论上,人类所有的疾病都可采用基因治疗。
1.2 肿瘤的基因治疗目前治疗癌症的基因疗法种类颇多,主要集中在免疫基因治疗、药物敏感性基因治疗、肿瘤抑制基因治疗治疗三个方面。
《HeLa细胞长期传代过程中基因组突变动态变化》范文
《HeLa细胞长期传代过程中基因组突变动态变化》篇一一、引言HeLa细胞,作为一种人类宫颈癌细胞系,自其发现以来就在生物学、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细胞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并且在实验室环境下能够持续传代。
然而,在长期的传代过程中,这些细胞的基因组会发生突变,这对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疾病发生以及药物反应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HeLa细胞在长期传代过程中基因组突变的动态变化。
二、传代过程与基因组突变HeLa细胞的传代过程是细胞增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基因组的复制和突变。
突变的产生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复制错误、基因重组、环境因素等。
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这些突变逐渐积累,导致细胞基因组的复杂性增加。
三、基因组突变的类型与特点在HeLa细胞的长期传代过程中,基因组突变主要表现为点突变、插入或删除突变以及染色体畸变等。
这些突变在传代过程中可能相互独立或相互作用,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具体而言,点突变可能改变单个碱基序列,导致基因功能改变;插入或删除突变可能改变基因的长度和结构;染色体畸变可能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复杂的遗传重组。
四、基因组突变的动态变化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HeLa细胞基因组的突变率逐渐增加。
早期传代过程中,突变的发生较为随机且频率较低;然而,随着传代的进行,某些特定类型的突变开始频繁出现,形成特定的突变谱。
这些突变可能影响细胞的生长速度、分化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此外,某些突变可能具有选择优势,使携带这些突变的细胞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从而在传代过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五、基因组突变对细胞行为的影响基因组突变对HeLa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某些突变可能导致细胞获得新的生物学特性或增强原有的生物学特性;另一方面,某些突变可能导致细胞失去原有的生物学特性或引发细胞的凋亡和死亡。
这些变化使得HeLa细胞在药物研究、肿瘤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遗传与变异-论文
不同基因的 达
基因含 有合成蛋 白质的指令 , 蛋白 质合成的 过程 称为基 因表达。 但 是遗传学 家们很早以 前就知道 通过 对 012 链碱 基上的 化学基 团进行 修饰来调 控基因 表 达、 影响 蛋白质的 合成。最 常见的修饰 方式是基 因的 甲基化 ( 甲基是由 一个碳原 子和三个氢 原子组成 的基 团) , 即在基 因上添加甲 基基团, 结果常 常会终止 基因 表达。 科研 人员通过对 某些哺乳 动物的研究 发现, 此类
国 外科 技动 态 !""" 年第 ## 期 ( 总第 $%& 期 )
! "
国外 科技 动态
!"
!""" 年第 ## 期 ( 总第 $%& 期 )
生 命科 学
小鼠基 因上的后成 特征破坏。 这些小鼠 相互之间 不能 进行正 常的交配, 并且它们 杂交的后代 表现为生 长异 常。 研 究人员认为 这种生长 异常与杂交 后代基因 上的 甲基 化模 式破 坏有 关 。他 们推 测后 成性 效应 非常 显 著, 仅靠 改变这些 特征就可以 造就新物 种。 大家都 知道, 物种的产 生是遗传变 异逐渐积 累的 结果。 但是, 迪尔 格曼认为 有些物种 出现之快不 是该 假说 所 能解释 的。 所 以物 种后 成说 的假 设有 一定 优 势。 例如 , 甲基化 可以迅速地 关闭整条基 因的表达 , 并 引起根 本的改变。 这种改变 足以阻止 新的品种与 旧品 种之间 的杂交, 尤 其是阻止 新物种的产 生。 奇怪 的现象。 他认为可 以用后成 性非整倍现 象对上述 问 题加以解释 , 非整 倍性是指细 胞具有错误 的染色体 个 数。 在细胞分裂 时, 染 色体排列 整齐, 通过纺锤 体( 一 种 蛋白质的支 架) 分配 到子代细胞 中。 杜斯 博格推测 , 致 癌的化学 物质可以影 响纺锤体 , 因此,造成子代细 胞 具有或多 或少的染色 体。 由于 这种错误 分配的染色 体 不稳定, 细胞分裂 时染色体之 间相互混 合并发生非 自 然的重组 。 大多数重 组对细胞而 言是至关 重要的, 但最终 会 产生一个分 裂异常的 细胞。 产 生这种异常 细胞的概 率 非常小, 这种低概率 事件可以 解释为什么 从接触致 癌
生信论文——精选推荐
关于生物信息学及其研究进展摘要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而兴起的,其研究内容紧随基因组的研究进展而发展。
应用计算机技术及相应软件对生物学上的一些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精确的结论分析是这门学科出现的使命。
长时间以来,其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建立在对DNA 和蛋白质序列比较基础上的学科。
我国的生物信息学由于起步晚,投入资金少等原因,发展比较缓慢,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就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学习。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信息技术软件人类基因组计划数据库The abstractBioinformatics is an young discipline which is rised by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the late 80s of the 20th century, Its researching content is followed by the progress in genome research . It’s the discipline’s mission using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s to organize some datas on the biological for getting more accurate results . For a long time, it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subject established on the DNA and protein’s sequence comparison. Bioinformatics in China are developed slowly due to late starting, lower input costs and other reasons,so this technology is need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his paper, we are discussing and learn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bioinformatics ,course of studying and 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ing.Key word:Bioinformatics softwa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man genome project database一、前言上个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伴随着其发展加上生物技术的应用需要,一门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依托新的学科领域诞生了,这就是生物信息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论文
人类基因组计划论文“以破解人类遗传和生老病死之谜,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为目的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旨在通过测定人类基因组DNA约3×109对核苷酸的序列,探寻所有人类基因并确定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明确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使得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认识自我。
”基因作为掌控人类自身性状、特征和遗传的根本因子,以其简单的双螺旋结构、复杂的排列方式,使全世界范围内的每一个人类都有着相同的本质和不同的特质。
基因的轰动范围极为广泛,我们身上的每一处体态特征几乎都由基因所决定,大到一个人的身高、外貌,小到一颗牙形的状,甚至是一根头发的直径都与基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众所周知,基因由五种碱基对以庞大的数量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而成,其本质是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在一个活跃的细胞内,特定的基因通过解旋、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RNA、蛋白质等相应物质的合成,这些数以万计的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RNA、蛋白质在细胞内外发挥出他们自身的作用,从而达到控制人类机体、完善结构功能、协调组织器官运作的神奇效果。
由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解开人类自身的秘密,就要从破解基因的密码做起。
人类基因组计划便应运而生了。
该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的设想,在2005年,要把人体内约10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
换句话说,就是要揭开组成人体4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HDP(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解码生命、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认识种属之间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起因、认识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老等生命现象、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基因编辑论文范文
基因编辑论文范文摘要:基因编辑技术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项革命性进展,它允许科学家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修改生物体的DNA。
本文旨在探讨基因编辑技术,特别是CRISPR-Cas9系统,在医学研究中的潜在应用和伦理挑战。
通过分析CRISPR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及其在治疗遗传性疾病、癌症和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本文将展示基因编辑如何为未来的医疗实践带来变革。
引言:基因编辑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显著的发展。
CRISPR-Cas9系统的发现和应用,使得基因编辑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CRISPR技术通过利用细菌的自然防御机制,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在特定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和编辑的工具。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伦理、安全性和公平性的广泛讨论。
方法:本文将首先介绍CRISPR-Cas9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组成部分、如何指导RNA识别目标DNA序列以及如何实现基因的切割和修复。
接着,将讨论CRISPR技术在不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遗传性眼病、血液疾病和某些癌症的治疗。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在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潜力,例如通过编辑宿主细胞的基因来抵抗病毒感染。
结果:CRISPR-Cas9技术已被证明在多种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力。
例如,通过编辑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某些血液疾病,如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性贫血。
在癌症治疗中,CRISPR技术可以用来敲除癌细胞的抗药性基因,从而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在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显示出了希望,例如通过编辑T细胞来增强其对HIV病毒的抵抗力。
讨论:尽管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不容忽视。
编辑基因可能会引起意外的基因突变,导致不可预测的健康风险。
此外,基因编辑的“定制婴儿”概念引发了关于人类基因组修改的伦理争议。
在推进基因编辑技术的同时,必须确保严格的监管和伦理审查,以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遗传学综述论文
遗传学综述论文1000字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基因遗传规律并探讨基因与表现型之间联系的科学。
从远古时代的人类开始,遗传规律就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发展。
自从人类发现了基因的存在,遗传学的研究范围就逐渐扩大,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遗传学的领域中,人类已经阐明了一些基本规律。
一、基础遗传学基础遗传学是遗传学的基础,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基因的遗传规律。
杂交、基因型、表型、基因频率、分离原则、掩蔽规律等是基础遗传学的主要内容。
1.杂交杂交是指两个不同的纯系的产生一代直系杂交的过程。
对于许多生物和植物品种,杂交是造成它们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杂交的研究也是遗传学的基础之一。
2.基因型基因型指个体基因在同一位点上的组合。
一个基因型由两个等位基因组成,其中一个等位基因来自父亲,另外一个等位基因来自母亲。
基因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基因频率以及基因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3.表型表型是指个体显现出来的性状或特征。
在遗传学中,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十分密切,基因型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表型。
表型的研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
4.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指一群个体某一个等位基因的出现频率。
通过不同群体、时间和物种的比较,可以研究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
基因频率的研究也是基础遗传学的重要内容。
5.分离原则分离原则是指基因对在杂交后在基因型和表型上的分离。
分离原则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机制,为基因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帮助。
6.掩蔽规律掩蔽规律是指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种等位基因掩蔽了另一种等位基因。
掩蔽规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等位基因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和关系。
二、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主要探讨基因的分子结构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表达和调控等方面的问题。
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基因调控、基因复制和PCR技术等是分子遗传学的主要内容。
1.DNA双螺旋结构DNA双螺旋结构是确定遗传信息的空间结构,也是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之一。
基因编辑与人类未来:探究基因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基因编辑与人类未来:探究基因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摘要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治疗遗传疾病、改良作物品种、甚至改变人类演化路径打开了新的可能。
本论文将深入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伦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论文首先介绍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然后阐述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潜在益处,包括治疗遗传疾病、改良作物、提高生物医药研发效率等。
接着,论文将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包括基因歧视、人类胚胎编辑、设计婴儿等问题,并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的制定情况。
最后,论文将展望基因编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相关挑战的建议,旨在促进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合理、负责任地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
关键词:基因编辑,CRISPR-Cas9,伦理挑战,社会影响,未来展望一、引言基因编辑技术作为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为人类解决许多重大疾病、改善生活质量、甚至改变人类演化路径带来了新的希望。
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掌控力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和社会风险。
因此,深入探究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积极应对相关挑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基因编辑技术概述2.1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基因编辑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基因重组技术。
此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基因编辑工具,例如锌指核酸酶(ZFNs)、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
2012年,CRISPR-Cas9技术被发现并迅速成为基因编辑领域的“明星技术”。
CRISPR-Cas9技术利用细菌免疫系统中的一种天然防御机制,通过引导RNA将Cas9蛋白精准定位到目标基因,并对其进行切割或修饰,实现对基因的编辑。
2.2 CRISPR-Cas9技术的特点和优势CRISPR-Cas9技术与其他基因编辑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效率高:CRISPR-Cas9技术能够高效地切割目标基因,编辑效率远高于其他技术。
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论文基因组学研究与医学应用
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论文基因组学研究与医学应用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论文——基因组学研究与医学应用摘要:基因组学作为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通过对生物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医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将探讨基因组学在医学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潜力,并介绍一些当前在基因组学领域中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1. 引言基因组学是生物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的是生物体内所有基因及其相互作用网络的全套遗传信息。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组学研究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现今,基因组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正日益深入广泛,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个体化治疗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基因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基因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疾病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基因组学可以通过比较病人基因组数据和正常人基因组数据的差异,找出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
同时,基因功能研究通过模拟基因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揭示基因对疾病的贡献和作用方式,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2 疾病的遗传和易感性研究基因组学可以通过对大量疾病患者和正常人基因组数据的比较分析,找出与疾病遗传相关的基因变异和易感性基因。
这对于人们了解疾病发生的遗传机制、制定个体化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3 肿瘤基因组学的研究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其发生。
通过对肿瘤基因组的研究,可以发现与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相联系的基因,为癌症的早期筛查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3. 基因组学在医学应用中的挑战和前景虽然基因组学在医学研究中有很多应用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3.1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高通量测序技术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难点之一。
3.2 药物开发和个体化治疗基因组学的应用为药物研发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如何将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仍然是个挑战。
人类遗传学论文
T00914199 孙漫漫 09级新闻传播学院摘要: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耗资数十亿美元的15年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中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弄清它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进一步的认识自我。
整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基本完成,为人类生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它对生命本质人类进化、生物遗传,个体差异、发病机制、疾病防治、新药开发等领域,以及对整个生物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标志着人类生命科学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本文将在对前人的人类基因组研究作出计划进展和意义的总结。
正文:天和地被创造,大海波浪拍岸,鱼儿戏水,鸟儿欢唱,大地上动物成群,但还没有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世界的高级生物。
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他赋予万物以智慧,盗来天火照亮人间······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已听了很多,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科学证明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代代的繁衍是基因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人类基因组,以及其的计划进展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所谓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以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类奥秘的基础为科学宗旨和具体目标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带动和促进生物产业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是显而易见。
她着眼于基因组的整体理论、策略、技术,前所未有地加速了人的新基因发现及其功能研究的速度。
生命科学开始了以DNA序列为基础的,以生物信息学为导向的新纪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对来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论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人们将从基因组和比较生物基因组的水平,而不是孤立的、单基因水平,来重新探讨和认识生命的进化、遗传、发育、生物和环境、脑功能等重要生物学问题。
基因工程论文
基因工程论文以下是三篇经典的基因工程论文:1.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重组DNA技术)这篇论文由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和赛维尔·博伊尔(Herbert Boyer)于1973年发表,是基因工程的开创性研究之一。
他们成功地将大肠杆菌的抗生素抵抗基因插入到了质粒上,并将其转移到了其他细菌中。
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为将具有特定性状的基因插入到目标生物中奠定了基础,开启了基因工程的新纪元。
2. "Expression of a human gene coding for antihemophilic factor in transgenic mice"(在转基因小鼠中表达编码抗凝血因子的人类基因)这篇论文由理查德·帕尔默(Richard Palmiter)和拉尔夫·布鲁斯塔因(Ralph Brinster)于1982年发表。
他们通过将人类基因插入到小鼠胚胎细胞中,成功地在小鼠体内表达了抗凝血因子这一人类蛋白质。
这一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非人类物种中表达人类特定的基因,为后续药物研发和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酒酵母全基因组序列)这篇论文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国际合作研究于1996年发表。
他们成功地完成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这是第一次对真核生物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
这一研究除了为酿酒酵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组信息外,也为真核生物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后续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遗传学论文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和意义T00914199 孙漫漫 09级新闻传播学院摘要: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耗资数十亿美元的15年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中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弄清它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进一步的认识自我。
整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基本完成,为人类生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它对生命本质人类进化、生物遗传,个体差异、发病机制、疾病防治、新药开发等领域,以及对整个生物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标志着人类生命科学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本文将在对前人的人类基因组研究作出计划进展和意义的总结。
正文:天和地被创造,大海波浪拍岸,鱼儿戏水,鸟儿欢唱,大地上动物成群,但还没有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世界的高级生物。
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他赋予万物 以智慧,盗来天火照亮人间······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已听了很多,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科学证明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代代的繁衍是基因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人类基因组,以及其的计划进展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所谓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以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类奥秘的基础为科学宗旨和具体目标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它的进展和意义。
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带动和促进生物产业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是显而易见。
她着眼于基因组的整体理论、策略、技术,前所未有地加速了人的新基因发现及其功能研究的速度。
生命科学开始了以DNA序列为基础的,以生物信息学为导向的新纪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对来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论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解密人类基因遗传学专业毕业论文
解密人类基因遗传学专业毕业论文人类基因遗传学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的遗传特征及其潜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解密人类基因遗传学专业毕业论文,探讨人类基因遗传学的研究方法、重要成果以及影响。
Ⅰ. 研究方法人类基因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涉及多个层面,从单个基因变异到整个基因组的分析,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测序技术:了解人类基因组的全貌需要基因测序技术的支持。
目前,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基因组的测序速度大幅提高,并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基因的突变。
2. 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通过大规模样本的基因组分析,可以鉴定与特定性状或疾病相关的基因位点。
GWAS已经成功地揭示了多个疾病的遗传标记,并为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准确地编辑人类基因组,修复或改变特定基因的突变,为遗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4. 群体遗传学研究:通过对大量不同种族或地理区域人群进行遗传学分析,可以揭示人类基因流动的模式和人类遗传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Ⅱ. 重要成果人类基因遗传学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包括:1. 人类进化史:人类基因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进化的起源、迁徙历程以及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
通过对古人类基因组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人类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等早期人类的基因交流及其对现代人基因组的影响。
2. 基因与疾病关联:通过大规模基因组关联研究,我们识别了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变异,并揭示了疾病路径ophysiology等关键过程。
这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
3. 药物研发:人类基因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药物对不同人群的治疗效果差异。
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组和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位点,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Ⅲ. 影响人类基因遗传学的研究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 医学实践:通过人类基因组的分析,医生可以进行个体化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美、英、日、中、德、法等国参加了人体基因作图,测定人体23对染色体由3×109核苷酸组成的全部DNA序列,并于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在2001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其研究内容还包括创建计算机分析管理系统,检验相关的伦理、法律及社会问题,进而通过转录物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相关技术对基因表达谱、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可获得与疾病相关基因的信息。
关键词:基因;生命科学;人类基因组;人类健康
1关于基因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它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基因作为掌控人类自身性状、特征和遗传的根本因子,以其简单的双螺旋结构、复杂的排列方式,使全世界范围内的每一个人类都有着相同的本质和不同的特质。
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
基因的特殊组合及其染色体的排列方式构成了每个人的遗传蓝图。
例如,细胞能形成肝组织,而不只是血细胞或神经纤维,它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细胞遗传编码在起作用。
按照这种方式,组织身体细胞得以形成一个人,每个人的眼睛和头发都有特定的颜色,而且每个人还有成千上万个其他特征,从而使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人类无用基因推测我们人类有“98%”左右的“无用基因”,他们是哪里来的?我们可以发现有“嘴巴”的动物,就必然会有“配套”的“消化”器官、“排泄”器官,这些器官必然是“同时”出现的,不可能一个一个“慢慢”的“进化”而来,只是“出现”以后,又可以不断的“旋进”而已。
而所有的“细胞”都是由“基因”控制生长出来的,那么也就是说:它们会有好长一段时间的“基因储备”,有些“储备”也许一直都不会用到,但另一些,最后却整合成了“新”的器官系统。
另一方面,我们“进化”的过程中,有些功能器官会慢慢退化,如:我们没有了“尾巴”、大部分“体毛”等,而那些相对应的“基因”是不会完全消失的,因为还要留作“备用”!这就是“无用基因”的两大“来源”了。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如病毒入侵,而后被人体击败,但却会留一些“基因片段”等。
自然界中生活着成千上万形形色色的生物,它们分布在广泛的自然环境中,以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着,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存之理在于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如何进化出适应环境的特征,各种生物各有策略。
生物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必不可分,在生命史中,生命由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想多细胞发展,仅脊椎动物而言又由完全水生的鱼类向水路两生的两栖动物直到完全陆生的哺乳动物发展,生物进化存在着某种趋势,环境就是生物进化的推动力。
从环境生物学上分析,环境的改变是一个漫长而有持久的过程,由生命史的进程以及而今沙漠化的现象可观,地球环境有海洋到陆地,由潮湿到干燥,这是必然趋势。
另外人类是进化还是灭亡也是迟早要选择的问题。
现代化的进程及人类活动加快了这一种趋势,怎样使人类以及生物界更长远地发展,这是我们现代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2人类基因组计划
为了破解基因的密码,人类基因组计划应运而生。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美、英、日、中、德、法等国参加了人体基因作图,测定人体23对染色体由3×109核苷酸组成的全部DNA 序列,并于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在2001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其研究内容还包括创建计算机分析管理系统,检验相关的伦理、法律及社会问题,进而通过转录物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相关技术对基因表达谱、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可获得与疾病相关基因的信息[1]。
我们启动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把基因组的科学成果用到生物学其他领域里,用到人的健康上,最后到社会的应用,融入到对人类社会的福祉里面[2]。
我国于1999年9月参加到这项研究计划中,成为参加这项研究计划的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并承担其中1%的任务,即人类3号染色体上约3000
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采用的DNA 序列的分析方法是以凝胶电泳为主的方法,基本上还是手工运作的。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的测序技术产生了就是毛细管电泳仪技术。
这使得测序的速度大大加快,一天就可以有100万个碱基对的的序列被测出。
到2006年,随着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的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玩啦最后一个章节。
在2008年,我国成功绘制完成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称为“炎黄一号”)[3]。
基因测序的最终目标就是测定每一个人的基因组并降低测试的成本,从而让每一个
人都拥有一张独一无二的基因身份证。
3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医学的贡献与不利因素
3.1人类基因组的贡献
我们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把它应用到生物学等领域,为人类的健康与治疗疾病服务。
而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药物与疫苗的开发及预防与治疗疾病,另外一个方面是疾病的检测与诊断。
人类基因组计划除了在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方面得到应用以外,还被运用到了个体化健康的诊断上。
我们能够发现目前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它是涉及到全国1.45亿人的慢性疾病。
而且它还在悄悄的撒网,危险还在继续增加。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患高血压的人群中,有70%的人还不知道自己患病,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去过医院。
即便是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而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4]。
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基因序列,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并通过改变环境与生活习惯来降低它的发生率。
其它一些与基因有关的疾病,如肿瘤、冠心病等同样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当我们拥有基因身份证以后,就能够更充分的认识到自己。
3.2不利因素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我们不能否认人类基因组计划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积极意义,但是我们同时无法回避有人企图利用该计划的成果去从事一些对人类有破坏的活动。
下面我将详细的叙述一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利因素:
(1)基因歧视。
我们知道基因信息能揭示个人的身体、智力状况和性格特征等情况,这些资料对升学、就业、婚姻、投保等都起决定性作用,一旦向他人和社会披露,就可能会造成极端严重的后果,甚至形成新的社会歧视浪潮。
基因歧视的存在使得人类社会的不平等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并是原本奠基于个体之上的社会关系和人性观念遭到空前的挑战。
有些基因决定论者指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天才现象,像爱因斯坦的科学才能、梵高的绘画技艺等,都是基因决定的结果;甚至认为基因科技能使人们能按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和制造后代,并能将各种生命体优势都集中到某个人身上,这就是基因优生,并将人类分为两级——“基因优生人”、“基因自然人”。
在他们的观点中,基因决定着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注定人是不平等的,人天生就有等级,有优有劣。
我们是无法否认这种情况的出现[5]。
(2)人类多样性的灭绝。
我们可能无法阻止基因歧视的出现,也就无法阻止人们对基因优生人的追求。
那么,当人们根据基因图谱生产出“十全十美”的后代后,那么大家的种族、肤色、智商、外貌等多样性都将不复存在。
(3)基因武器。
我们知道不同的民族肯定存在着基因差异,而同一个民族的人肯定有很多相同的基因。
那么未来是否会出现针对某个种群的灭绝性的基因武器?这种基因武器的本质是研究不同种族、不同人群的特异性基因,研制出专门对付他们的转基因细菌或病毒,这种致命的东西往往是难以侦测和抵御的,其威胁超过核武器[6]。
(4)超长的寿命。
我们无法否认自己惧怕死亡,那么当我们能够支配控制寿命的基因时(如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我们肯定会运用这项技术提高自己的寿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可以活到200岁,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资源将面临空前的“浩劫”式的消耗,那时能源革命很可能不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人们很有可能通过发动战争来获得资源。
4总结
在未来,基因将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几个方面之一,这是我们无法阻止的事情,而生命科学和人类基因组学业将会对人来的健康,生育,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减少基因组计划在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江、王晓名、何涛.《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后基因组研究》[N]《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詹金彪.《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教学的改革思考》[N]《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6)
[3]章波.《人类基因研究报告》重庆出版社2006
[4]钱俊生、孔伟、卢大振.《生命是什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12)
[5]李平.《生命科学巅峰》[N].文汇报,2000.07.05
[6]杨焕明、于军、汪建等.《解码生命--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计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