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教学课题一个人的遭遇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3、结合主人公悲惨的遭遇,感受肖XX运用细腻入微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把握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并以此挖掘隐含于此的主题。

教学方法诵读、师生合作探究主备人授课人共2学时授课时间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调整(教师因材施教)课堂导入:一个人的遭遇这里的一个人指的是谁?全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人?索XX,还有谁?凡XX。

他们是什么关系?父子关系。

但是他们原来素不相识,那么是什么使他们走在一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肖XX的作品。

一、为什么索XX和凡XX走在一起呢?1、凡XX是个什么样的孩子?1)用来形容凡XX的时候,最多的是什么字?明确小。

小家伙,脏小鬼,小脚,小眼睛,小雏儿,孩子的弱小2)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形象)孩子的纯真3)为什么索XX收养凡XX?促使索XX打定主意收养凡XX的根本原因是:明确孩子的悲惨遭遇近似于我的遭遇(41页,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同是战争受害人,相逢何忍再分开?所以他们虽素不相识,却走在一起了。

孩子那么弱小,那么纯真,但是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园,有着那么悲惨的遭遇,这是什么造成的?二、索XX领养凡XX是怎样的状态,他有过怎样的遭遇呢?其他同学考虑三个问题:(一)随着索XX遭遇的变化,他的心起了怎样的变化(二)哪一部分写得最打动人心(三)哪一部分写得最详细,怎样写得,为什么?划曲线图:受伤被俘成功逃亡妻女被炸死,家园被毁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孤儿出车祸离开(一)随着索XX遭遇的变化,他的心起了怎样的变化?成功逃亡(激动极了)妻女被炸死,家园被毁(心缩成一团,穿心的痛)找到儿子(喜气洋洋)儿子牺牲(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领养孤儿(心轻松光明)出车祸离开(悲愁的心,心震荡得厉害,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二)哪一部分写得最打动人心1、儿子死后:(指名朗读9、10两段)“我走到棺材旁边擦着眼泪,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网友来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中的精彩词句和表达方式。

(3)能够通过文章学习到如何面对困境和挑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分析并欣赏文章中的精彩词句和表达方式。

(3)通过文章学习到如何面对困境和挑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如何通过文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注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和表达方式。

3.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进行分析和讨论。

(3)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让学生探讨文章中的主人公如何面对困境和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文章的读后感。

(2)要求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和手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继续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和欣赏。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3、一个人的遭遇教案(大全五篇)

13、一个人的遭遇教案(大全五篇)

13、一个人的遭遇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13、一个人的遭遇教案《一个人的遭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3、结合主人公悲惨的遭遇,感受肖洛霍夫运用细腻入微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他的内心变化并以此挖掘隐含于此的主题,教学难点索科洛夫那种战后的复杂细腻的情感体现,教学方法首先就以“索科洛夫和凡尼亚为什么能走在一起”为切入口,然后让我们看到那么弱小纯真的凡尼亚却又那么悲惨的遭遇,直接揭示主题:可恶的战争。

然后再引领学生一起走近索科洛夫的心灵,让学生深刻感受他的悲惨遭遇,而在这样的悲惨遭遇时,他却还能去关心凡尼亚,从而深入地了解主人公人性的坚韧和伟大,课堂中则是用文中主人公心的变化为重点,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最终让学生自己从人物形象中推出主题。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课文全面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引: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去感受那血雨腥风的时代。

二、作者与背景1、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请同学们谈谈对二战的认识,可以在台上展示相关资料。

(此环节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家园的毁坏,亲人的离开,都是战争给人带来的祸害。

这几幅图片一定把你们又带入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回首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们带来了太多痛苦的记忆,时至今日,这伤口依然在隐隐作痛,今天让我们追随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脚步,再一次去面对战争的痛苦,去感受一个俄罗斯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变化……三、课文探讨解题:《一个人的遭遇》1、一个人指的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索科洛夫(凡尼亚)参加二战的军人2、他们分别有怎样的遭遇?索科洛夫①上了前线-------战争刚爆发,木工索科洛夫就上了前线②被俘受尽折磨------在战争中,他走过了一条苦难的艰巨道路:他被俘过;在集中营里做过受尽折磨的苦工;③逃出集中营——“激动极了”。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转换视角品读小说》教学设计学科:语文模块名称:必修二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必修/选修:必修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一:设计理念1、语文学习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小说中因视角限制产生的写作空白,使用视角转换的方法,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想象,补充被隐藏的情感和细节,并精致化表达——用语文的方式,感受语文之美,表现语文之美。

2、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在保证课堂主导性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重视转变教师角色,变“知识的讲授者”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主持人”,为学生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一个改写实践活动,和一个师生交流、评议和思想碰撞的活动。

前两个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视角的知识和概念。

而改写和交流评议则充分唤起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由感性提升为理性。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1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

该专题以《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篇经典的外国小说对战争这一人文主题进行疏理,表现战争给战胜国和战败国的人民带来的深重伤害,共同表现战争没有胜利者的主题。

因此本课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带给人类的伤害。

《一个人的遭遇》是凭借《静静地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经典作品。

描写了主人公索科洛夫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和坚韧的性格。

课文截取了其中得知“妻女噩耗”;“重逢之前丧子”;“收养孤儿”三个情节,细腻表现了主人公和次要人物在一连串人生悲剧中的复杂情感。

因此本课在教学时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入感知、体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极少经历的苦难中的哀伤和坚强,唤起对人类的普遍的悲悯意识,构建面对苦难的坚韧性格。

另外,从文体看,本册课本集中了高中阶段绝大部分小说。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你应该去了解肖洛霍夫的相关文学常识及“苏联卫国战争”“柏林战役”等背景知识。

2、你应该品味小说的语言,推敲一些重要的语句,理解本文的叙述和抒情的特色。

3、你应该把握人物的形象:索科洛夫、凡尼亚、朋友家的女主人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你要能够走进他们,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

过程和方法:1、建议你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解读作品。

2、细节是读懂本文的钥匙,建议你预习时把文中生动感人的细节画下来,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研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战争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读了本文,你对战争有什么认识和思考呢?为什么当年德、日全民族走向疯狂呢?人类应作何反思呢?中东、非洲、中亚、台海等地区依然不能实现永久和平,人类如何才能阻止下一场战争悲剧的发生呢?2、索科洛夫失去了亲人,但他没有丢失的是什么呢?你应从主人公身上学习什么呢?三、相关链接:1956年我在《真理报》上读到这篇小说,当即被它深深感动。

我从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到1945年战争结束,一直替《时代》周刊和《苏联文艺》月刊翻译有关战争的电讯、通讯、特写和短篇小说,对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过程,印象深刻,关于苏联人民的英勇抗敌和壮烈牺牲,脑子里也留下不少难忘的场景。

但是,在读《一个人的遭遇》时,我的内心怎么也无法平静。

我立刻把它译成中文,译文很快就在《世界文学》上发表。

我在翻译时心情激动,一边擦眼泪,一边停下笔来。

书中主人公安德烈·索科洛夫的形象鲜明地浮现在我眼前,他的故事一字一句都打动我的心。

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损失粗略估计超过四千万人,因此战后几乎家家餐桌上都留有一个空位子,摆有一副没人动用的餐具。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酸的景象。

索科洛夫的遭遇,是当年千百万苏联人的遭遇,具有普遍性。

战前他有一个温柔的妻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有自己的房子,可以说过着美满的生活。

德国入侵苏联,索科洛夫参了军,但不久敌机把他的家炸成一片废墟,妻子和两个女儿炸得影踪全无,儿子当时不在家,总算活了下来,而且也参了军。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10《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冯兴龙文本简析《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带来的创伤。

要求学生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正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据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定为深重的战争创伤,教学难点定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计划用两课时学习本文。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教法研究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小说配乐朗诵音频)教学流程第一教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饱含深情地朗读《请多看一眼》一文,过渡到课文的品读。

【PPT显示】请多看一眼二战期间,在一座纳粹德军的集中营里,关押着数万名犹太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和营养不良,他们大都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在每次放风的时候,有一名小男孩总是欢快地跑出很远,不顾看守的训斥和谩骂,而走到场地边上的一块草坪,摘一两朵小花送给他的父母和姐姐。

由于他的热情和开朗,大家都愿意叫他“小天使”。

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都为明天是否活着而担心。

唯有“小天使”不同,他一有时间就唱歌,或者爬在小小的窗口上向外面眺望,有时候他会安静得不发出一丝声响。

不久,“小天使”的父亲被叫走后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哭了。

“小天使”没有哭,他问:“爸爸去了天堂。

那儿有快乐和鲜花花吗?”很快.母亲也被折磨死了,“小天使”对痛苦的姐姐说:“天堂里的世界比我们的世界还美好吗?我想是的他们去了天堂就不愿意再回来了。

”最后的日子到来了。

数万名犹太人在纳碎的威逼下,缓缓地走向刑场进发。

刑场是一个早已挖好的大坑。

人们都沉默不语,死亡是如此真实地贴近每一个人的生命。

面对死亡,恐惧使数万人没有任何声音。

一个清晰的童音响起,像阳光一样照壳了每个人的心灵:“我们这是去天堂吗?这太好了,天堂里有自由与快乐,为什么我们要留恋这儿呢?”“小天使”天真的话语使每个人的心灵为之一震。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冯兴龙设计指导思想《一个人的遭遇》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板块之首。

小说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带来的创伤。

教学中主要抓住与眼泪有关的情节,设计了四个问题。

由于找准了切入点,长长八页的文本被全部贯穿起来,文本的主要信息也都涵盖其中。

发挥传统教学手法——朗读在本堂课中的作用。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

文本中的关键段落由学生朗读,新课程要求的语文能力同样在朗读中得以体现。

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讲到一个人的遭遇和一个民族的遭遇时,屏幕上呈现一组数据,并配以深沉的音乐,课堂气氛会变得肃穆凝重,主题得到有效的烘托,课堂进入一个高潮,辅助效果明显。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1.深重的战争创伤。

小说中对索科洛夫的心理描写很是细腻,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深重创伤,因而定为教学重点。

2.深刻的情感体验。

凡尼亚的遭遇是索科洛夫“遭遇中的遭遇”,说明战争不仅给战争的经历者带来灾难,同样给无辜的人带来痛苦——这就是战争中人的遭遇。

深刻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如果只用一课时教学则截用第二教时的内容,第一教时的内容移至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饱含深情地朗读《请多看一眼》一文,过渡到课文的品读。

【PPT显示】请多看一眼二战期间,在一座纳粹德军的集中营里,关押着数万名犹太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和营养不良,他们大都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在每次放风的时候,有一名小男孩总是欢快地跑出很远,不顾看守的训斥和谩骂,而走到场地边上的一块草坪,摘一两朵小花送给他的父母和姐姐。

苏教版高一下册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苏教版高一下册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教案:《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课程主题:通过分析《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这一文学作品,深入理解战争对人类生活的破坏,探讨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人性中的坚韧与希望。

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个人在逆境中的生存态度。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探讨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人性中的坚韧与希望,以及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积极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活动设计:•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一个人的遭遇》的作者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及其创作背景,以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问题导入:提问学生:“你们对战争的了解有多少?战争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约15分钟)活动设计: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初读感受,分享对作品主题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3.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

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步了解作品,为后续深入分析打下基础。

三、深入分析(约30分钟)活动设计:1.情节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情节发展,理解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的遭遇以及他如何面对生活的困境。

2.人物性格分析:通过分析索科洛夫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探讨他的性格特点,如坚韧、乐观、善良等。

3.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即战争对人类生活的破坏以及个人在逆境中的生存态度。

目的:•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语文拓展模块《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

语文拓展模块《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是作家肖洛霍夫于1956年创作的连载短篇小说。

小说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带来的创伤。

在切入点上,本文与一般描写战争的作品不同。

我把本课的教学任务设定为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两项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我从索科洛夫的遭遇和他的内心活动描写入手研习,由浅到深设计问题展开。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对战争的罪恶有具体认识,理解人类的和平愿望;2、与文本展开对话,品味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主人公深刻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1、深重的战争创伤。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很到位,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深重创伤,因而定为教学重点。

2、深刻的情感体验。

凡尼亚的遭遇是索科洛夫“遭遇中的遭遇”,说明战争不仅给战争的经历者带来灾难,同样给无辜的人带来痛苦。

深刻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朗读体验法,语言品析法,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在把握文本内容、感知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再现作者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导入1956年的最后一天和1957年的第一天,世界文学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当时苏联的《真理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作家肖洛霍夫的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一经刊出,就被市民抢购一空,很快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一个人的遭遇》究竟为何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这节课,让我们一同去体会文字背后的力量。

二、速读,概述内容题目叫做《一个人的遭遇》,那么这个人是谁?他又有什么样的遭遇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把他的遭遇概括出来,并且找出相应的情感起伏的语句。

明确:苏德战争被俘――冒险逃跑被抓回――俘虏少校,逃回队伍〈兴奋急切〉――家破人亡〈穿心的痛〉――找到大尉连长儿子〈激动〉――儿子牺牲――找到小儿子――因车祸外出谋生师小结:正因为情节的曲折,才突出了主人公的不幸。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第一篇:《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二、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96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明确: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

(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残重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在文中还有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那位复员的残疾的老朋友,还有在战争中丧失双亲的小孩子凡尼亚。

尤其是索科洛夫与凡尼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象,两个合二为一的共有的命运,体现了“人的命运”,俄罗斯人民的命运。

在索科洛夫身上有着三种朴素而又珍贵的品质:对战争及苦难生活表现出来的坚毅;在战俘营中维持着一个普通战士的尊严;在残酷的战争中并未使他心灵枯竭,反而让他的心灵更加高贵与温和。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教案8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故事的情节,理解小说细节描写的艺术(2)探讨了解人物内心世界,认识到战争给人的精神的摧残的罪恶(3)结合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联想、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研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探讨了解人物内心世界。

(2)品析细节描写一、导入(1)介绍《一个人的遭遇》的开头部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节选部分(2)和平时期的我们谈谈对战争的感受二、研读课文要求:(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情?哪些细节描写很感人,将它们划出来。

(2)索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浅析课文(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情?有哪些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找出反映人物心情的句子)得知家遭德军轰炸毁灭;儿子牺牲,希望破灭;领养孤儿凡尼亚本文感人细节很多,要按情节的发展来找(2)索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索科洛夫是一个普通的苏联人,战争带给他严重的心灵创伤,他具有“坚韧的俄罗斯人性格”,他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也有过惊恐和胆怯,但最终他顽强地忍受了命运带来的苦难,富有同情心地收养了孤儿凡尼亚。

四、作业(1)找一处能触动你心灵的细节描写,说说理由。

(2)想象一下孤儿凡尼亚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3)课外阅读阅读读本56页《记得那年清早》。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训练学生的合理的想象能力一、导入上一节课要求大家找一处能触动你心灵的细节描写,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讨论。

二、交流(1)教师示范能触动老师心灵的一处是:41页凡尼亚“忽然向我回过头来,挥动一只粉红的手。

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1][2][3][4][5]下一页。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优秀教学设计《一个人的遭遇》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一个人的遭遇》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人的遭遇》优秀教学设计 1一、教材分析《一个人的遭遇》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板块之首。

这个专题还有以反映战争灾难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日记》和《图片两组》。

本专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积累优美文段,了解写作背景。

(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说中关于索科洛夫的心理描写很是细腻,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创伤。

2、难点:对本文的主旨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

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预习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设计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见导学案对于肖洛霍夫,你了解多少?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见教材P41 解释①,补充——《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和《一个人的遭遇》都是长篇小说。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精品示范课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精品示范课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精品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惜和平环境。

二、重点难点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沉重灾难,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和细节描写的艺术。

三、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完全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二、课前检测字词三、整体感知1.问题设计:题目叫做《一个人的遭遇》,那么这个人是谁?(索科洛夫)他又有什么样的遭遇呢?在面对这些遭遇的时候他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依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整理出“我”所遭遇的主要事件及情感变化。

另外,对文章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做好标记。

【明确】遭遇从引文开始:德战争被俘——冒险逃跑被抓回——俘虏少校,逃回队伍(心情是兴奋的,急切的——喜)——家破人亡(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

回家后的感觉,感到穿心的痛——悲)——找到大尉连长儿子(激动,并想象战后的幸福的平民生活,体现了对和平的向往——喜)——儿子牺牲(生前死后的对比描写,既体现了父亲的无限的伤痛,更用一种以美衬丑的手法表现了对战争的憎恶——悲)——找到小儿子(重点描写,让学生重点读——喜)——因车祸外出谋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对主人公的命运展开联想)。

正因为情节的曲折,才突出了主人公的不幸。

2.索科洛夫的命运是悲惨的,他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经历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明确】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感伤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课文内容与主题。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诵读,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培养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深重的战争创伤。

教学难点:深刻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饱含深情地朗读《请多看一眼》一文,过渡到课文的品读。

二、作者介绍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曾参加四年的卫国战争,期间遭受了家破人亡的悲剧,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静静的顿河》。

其中《静静的顿河》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小品文《考验》、《钦差大臣》;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

三、字词学习邂逅(xièhòu)狙击(jū)送丧(sāng)雏(chú)喃喃(nán )胳肢窝(gā)窒闷(zhì)着想(zhuó)模样(mú)唧唧喳喳(jījīzhāzhā)胡诌(zhōu)吝啬(lìinsè)如鲠在喉(gěng)哽咽(gěngyè)四、欣赏朗读默读课文,把握情节,复述索科洛夫的遭遇。

播放整篇小说的配乐朗读,整体把握全篇,接受情感熏陶。

五、布置作业1.文章包括哪几部分内容,并找出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的句子。

2.索科洛夫的语言有什么样的风格,并根据语言风格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认真预习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这篇小说曾经倾倒了千千万万个读者,苏联播放这篇小说时,莫斯科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泪眼模糊;传到我国后,又有多少人泪飞如雨啊。

小说节选部分也有几个与泪水相关的情节,请同学们找出来,研究一番,这样也许能帮助我们较好的解读这篇课文。

二、文本研习1.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是为什么?(1)学生回答明确:经历了许多苦难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案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你应该去了解肖洛霍夫的相关文学常识及“苏联卫国战争”“柏林战役”等背景知识。

2、你应该品味小说的语言,推敲一些重要的语句,理解本文的叙述和抒情的特色。

3、你应该把握人物的形象:索科洛夫、凡尼亚、朋友家的女主人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你要能够走进他们,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

过程和方法:1、建议你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解读作品。

2、细节是读懂本文的钥匙,建议你预习时把文中生动感人的细节画下来,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研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战争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读了本文,你对战争有什么认识和思考呢?为什么当年德、日全民族走向疯狂呢?人类应作何反思呢?中东、非洲、中亚、台海等地区依然不能实现永久和平,人类如何才能阻止下一场战争悲剧的发生呢?2、索科洛夫失去了亲人,但他没有丢失的是什么呢?你应而且也参了军。

索科洛夫在战争中曾被德军俘虏,受尽折磨。

最后他冒险带着德国军官开车逃回自己人一边,才知道家里发生的悲剧。

更出乎意外的,就在胜利那一天,儿子也在攻占柏林时牺牲了。

没有了亲人,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作者在小说里写道:“我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我那最后的欢乐和希望。

儿子的炮兵连鸣着礼炮,给他们的指挥员送葬。

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索科洛夫通过朋友的帮助,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司机的工作,并寄住在朋友家里。

他无意中遇到一个孤儿,就冒充他的父亲,小孩也以为真是他的亲生爸爸,两人从此相依为命,走他们人生的道路……(选自《译者的话》,草婴)《一个人的遭遇》的成功取决于索科洛夫这个形象。

这是一个逼真朴实的英雄形象,他没有光彩夺目的外表,没有气壮山河的言论,甚至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他只是一个在战争中挺过来的普通人。

他身上有三种朴素无华而又珍贵无比的东西:坚毅、尊严与温情。

凭着这三样东西,他让人在一曲悲凉沉郁的命运交响曲中,听到雄浑激越的战士歌声。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详细列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小 说的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分析、主题 思想探讨等。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概述
01
02
03
小说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作者肖洛霍夫及其代表 作品。
故事情节梳理
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包 括主人公索科洛夫的经历 以及他与家人的关系。
人物形象分析
重点分析索科洛夫的性格 特点、心路历程及其在小 说中的地位。
04
学生活动安排
小组讨论:分享个人阅读体验
分组并确定组长
01
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并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
织和记录讨论内容。
阅读体验分享
02
每位学生简要介绍自己阅读《一个人的遭遇》的感受和体会,
可以围绕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展开。
讨论与总结
03
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和观点,最后由组长汇总小
开发适用于本课程的教学软件或平台
01
课程管理系统
开发适用于本课程的在线教学平台或课程管理系统,方便学生进行在线
学习、提交作业和查看成绩等。
02
互动学习工具
设计开发互动学习工具,如在线测试、学习游戏等,以增加学习的趣味
性和互动性。
03
教学资源库
建立与《一个人的遭遇》相关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文本、图片、音频、
THANK YOU
赏析小说的艺术手法,如肖洛霍 夫的写实主义风格、心理描写、 环境烘托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
养和审美能力。
巩固练习: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题
针对小说内容,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 文本的理解程度。
讨论与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文本的理解 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教学设计 教案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品味小说语言,分析人物形象(2)、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人公内心活动,分析作品主旨(3)、学习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和细节描写的手法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了解双层叙事结构下的跌宕起伏的情节;准确把握索科洛夫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2012年底,中国文坛上迎来了“破天荒”的喜事: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同学们知道他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人”的?评委会的理由:“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自己说辞:表现了苦难。

今天,我们要一起研习的《一个人的遭遇》是个怎样的文本呢?同样出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手。

同样是表现苦难的。

二、初步解题意图:从题目入手,梳理故事情节。

题目叫做《一个人的遭遇》,那么这个人是谁?他又有什么样的遭遇?明确:索科洛夫追问:索科洛夫的身份?明确:红军——农民——工人——战士——战俘——?谁知道“遭遇”的意思的?遇到的事情(多指不幸的)索科洛夫的故事?“引文”部分的遭遇:十月革命参加红军;大饥荒时失去双亲;复员后务农做工,建立家庭,生儿育女;卫国战争时离家参战;1942年受伤被俘,逃跑被抓;俘虏少校,成功回到部队。

“正文”部分的遭遇:逃回部队——收到妻子和女儿死讯——找到儿子阿拿多里——儿子牺牲——在乌留平斯克认识新儿子凡尼亚——遭遇车祸——到卡沙里谋生。

三、分析人物形象伴随这种种遭遇,索科洛夫的心理状态怎样的?请依据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

1.逃回部队<p1>(“我出来的时候,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受到过人的待遇”)——喜。

“激动极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对人性的剥夺2.家破人亡<p3-5>(“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了一团,怎么也松不开”“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悲。

3.找到儿子<p6>(“我又像太阳从乌云里出来那样喜气洋洋啦“)——喜。

憧憬着和儿子一起生活的美好图景,说明对和平的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二、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明确: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

(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残重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在课文中还有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那位复员的残疾的老朋友,还有在战争中丧失双亲的小孩子凡尼亚。

尤其是索科洛夫与凡尼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象,两个合二为一的32019-08-01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二、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明确: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

(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残重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在课文中还有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那位复员的残疾的老朋友,还有在战争中丧失双亲的小孩子凡尼亚。

尤其是索科洛夫与凡尼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象,两个合二为一的32019-08-01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二、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明确: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

(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残重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在课文中还有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那位复员的残疾的老朋友,还有在战争中丧失双亲的小孩子凡尼亚。

尤其是索科洛夫与凡尼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象,两个合二为一的32019-08-01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二、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明确: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

(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残重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在课文中还有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那位复员的残疾的老朋友,还有在战争中丧失双亲的小孩子凡尼亚。

尤其是索科洛夫与凡尼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象,两个合二为一的32019-08-01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二、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明确: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

(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残重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在课文中还有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那位复员的残疾的老朋友,还有在战争中丧失双亲的小孩子凡尼亚。

尤其是索科洛夫与凡尼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象,两个合二为一的32019-08-01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二、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明确: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

(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历史的重要篇章,苏联人以每个家庭牺牲一个成员的残重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争)在课文中还有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那位复员的残疾的老朋友,还有在战争中丧失双亲的小孩子凡尼亚。

尤其是索科洛夫与凡尼亚两人的命运,基本相象,两个合二为一的32019-08-01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理解“一个人”的含义及他的典型意义。

2、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遇,对肉体及心灵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

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二、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文本研习: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指谁?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里?(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明确: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几乎在苏联的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