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生产工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概述1.1目的本规程旨在确保生产工艺操作全过程安全可控,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相关生产工艺操作环节及人员。

二、基本要求2.1知识与技能要求2.1.1所有从事生产工艺操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相应资格培训。

2.1.2所有从事高风险生产工艺操作的人员,还需具备紧急情况应急救援和逃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相应考试合格。

2.2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2.2.1生产场所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如防爆灯、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2.2.2使用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的人员,应按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完好性。

2.3紧急救援和逃生设施2.3.1生产场所应设有逃生通道、紧急报警装置、灭火器等紧急救援和逃生设施。

2.3.2所有从事高风险生产工艺操作的人员应熟悉逃生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接受紧急情况下的相应救援和逃生培训。

三、操作规程3.1制定操作规程3.1.1各生产工艺环节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流程、关键操作点、安全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

3.1.2操作规程应经过合法程序审批,并向所有从事相关操作的人员进行宣贯。

3.2操作前的准备3.2.1所有从事生产工艺操作的人员应按规程要求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检查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的完好性等。

3.2.2高风险生产工艺操作前,应进行安全会议,明确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充分了解风险和应急措施。

3.3操作过程管理3.3.1生产工艺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修改或忽略安全操作要求。

3.3.2操作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3.4操作后的清理和维护3.4.1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按规程要求进行清理工作,包括清理操作区域、检查设备是否关闭、存储物品是否合理等。

3.4.2设备维护应按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并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设备。

工艺装备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装备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装备安全操作规程工艺装备是各类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安全操作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员工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良好的工艺装备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必要任务。

下面将介绍一些通用的工艺装备安全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一、安全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工艺装备操作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 熟悉设备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对所用的工艺装备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其结构、原理、操作方法等方面,确保能够正确操作。

2. 检查设备状态:在进行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工艺装备的各项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并检查是否有异物进入或堵塞,在设备启动前要确保其状态良好。

3. 确定操作规程:对于每个工艺装备操作,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程,包括操作步骤、操作顺序等,以确保操作的标准化。

二、操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工艺装备操作时,务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事项。

1. 佩戴个人防护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2. 确保通风良好:对于某些操作需要产生有害气体或粉尘的工艺装备,在操作前必须确保通风良好,以免对员工造成危害。

3. 严禁随意操作:除了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的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随意操作任何工艺装备。

4. 定期维护保养:工艺装备必须按照设备要求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润滑等,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5. 禁止趴下或坐在设备上: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严禁趴下或坐在工艺装备上,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三、紧急情况处理措施不可预知的事情总会发生,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必须制定并训练操作人员掌握的应急处理措施。

1. 火灾:在遇到火灾情况时,操作人员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然后迅速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进行灭火。

2. 泄漏事故:遇到有害物质泄漏事故时,操作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如戴上防护面具,使用吸附材料清理泄漏物等。

3. 电气故障:在电气故障发生时,所有与设备相关的电源必须立即切断,并进行检修维护。

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注意事项(30篇)

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注意事项(30篇)

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注意事项(30篇)篇11.在操作前,务必熟悉并理解相关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指南,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2.检测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或检测结果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上报,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保持良好的实验室习惯,勿将食物、饮料带入实验室,避免化学品误食或接触皮肤。

4.使用化学试剂时,务必遵守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上的指示,避免直接接触,防止吸入、吞咽或皮肤接触。

5.实验结束后,清理工作区域,正确处置废弃物,确保实验室整洁安全。

6.遵守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规定,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实验服等,不可因一时疏忽而暴露于潜在危险中。

7.对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安全柜中,严格控制用量,避免积聚。

8.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更新知识,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

本规程的实施需要每位工艺部员工的共同遵守和执行,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安全、高效的检验检测环境。

篇21.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熟悉搅拌机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尘口罩等。

3.避免在搅拌机运行时接触旋转部件,防止发生意外。

4.不得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搅拌筒内,以防卷入。

5.搅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切勿强行继续工作。

6.在设备未完全停止前,禁止进行清理或维修作业。

7.保持现场通信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求援。

以上规程需严格执行,任何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每位员工都应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共同维护生产秩序和安全。

篇31.操作前务必确保所有参与人员熟悉倒换流程,了解各自职责。

2.安全第一、执行任何操作前需确认无安全隐患,如气体泄漏、电气短路等。

3.在调整压力平衡时,应缓慢进行,防止压力波动过大影响系统稳定性。

4.监控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仪表读数,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5.倒换完成后,对原线路进行全面检查,修复任何发现的问题。

炼钢工艺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炼钢工艺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炼钢工艺中的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炼钢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制定一套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严格遵守规程,才能有效地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并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炼钢工艺中的安全操作规程:一、作业前准备1. 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方可从事炼钢工作。

2. 确保作业区域内的安全设施完善,如通风系统、消防设备等应具备齐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 在进行炼钢作业前,必须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

二、炉前操作规程1. 在操作高温炉炼钢时,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具,如隔热服、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炉前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避免引发事故。

3. 在炼钢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燃料和冷却水的供应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炼钢设备操作规程1. 操作炼钢设备时,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规定进行,不得随意操作。

2.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声音或异味,应立即停机检修,以避免进一步损坏设备。

3. 炼钢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废渣处理规程1. 废渣在炼钢过程中大量产生,必须定时清理,避免堆积引发安全事故。

2. 废渣清理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避免烫伤事故发生。

3. 废渣清理后,要对废渣堆放区域进行密切监测,确保没有隐藏的安全隐患。

五、紧急处置规程1. 炼钢过程中如发生设备故障或人员伤害事件,应立即启动紧急处置程序,并及时报告领导和相关部门。

2. 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地执行应急方案,确保人员安全。

3. 事故发生后,应进行彻底的事故分析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六、监督检查规程1. 炼钢现场应设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炼钢作业的安全情况。

2.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问题,确保现场安全。

3. 对炼钢作业中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及时纠正操作偏差,杜绝事故发生。

工艺检修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工艺检修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工艺检修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检修前的准备工作1、检修前必须了解工艺检修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要领以及需要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等。

2、检修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没有异常情况存在。

3、检查并确认检修设备的电源已经切断,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安装气缸等。

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1、确保胸前的工艺检修设备及周边区域没有杂物,保持整洁,防止跌倒和绊倒。

2、在进行操作前必须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3、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伸入设备运转的传动部位,避免发生夹伤或切割伤。

4、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设备的工作参数,以免引发事故。

5、操作过程中,对于设备发出的异常声音、异常振动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责任人报告。

6、检修过程中严禁喧哗,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避免发生其他事故。

三、应急处理措施1、发生意外事故时,首先要立即采取停机措施,并切断设备电源,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如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确保火灾不扩散,保护周围人员的安全。

3、在伤员的处理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提供急救,并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和医疗部门。

四、结束工作后的处理1、检修工作结束后,要在设备周围进行整理和清理,保持整洁。

2、及时报告检修工作的完成情况,并填写相应的工作记录和检修报告。

3、检修工作结束后,工艺检修设备应进行再次检查,确保设备可安全使用。

五、安全意识培养1、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安全提示等方式,加强工艺检修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

2、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加强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反应能力。

3、对工艺检修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安全责任1、设立专门的工艺检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工艺检修操作的安全管理和督促,确保工艺检修操作规程的执行。

2、明确安全责任,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纪律性处罚。

工艺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检修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检修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安全操作则是工艺检修中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工艺检修安全操作,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并落实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势在必行。

一、前期准备1.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检修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检查工具设备的完好性和使用寿命,及时淘汰损坏或老化的设备。

3. 制定完善的工艺检修计划,明确工艺检修的目标、步骤和时间节点。

4. 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级别,根据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进入工作现场1. 事先了解工作现场的环境特点和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

2. 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3. 完成必要的安全检查,确保工作现场没有火源、积水、杂物等危险因素。

三、工艺检修操作1. 根据工艺检修计划,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严禁随意变动或省略步骤。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在未设防的设备上操作,必要时应先切断电源或气源。

3. 注意人机工程学原理,采取合理的体位,避免过度疲劳和操作失误。

4. 熟悉并正确使用各类检修工具设备,保持工具设备的清洁和完好。

5. 严禁触碰带电部件,进行电气操作时需确保设备处于断电状态。

四、应急处置1. 在工艺检修过程中,应设立明确的应急通道和紧急疏散出口,随时保持畅通。

2.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演练和熟悉。

3. 组织检修人员参加急救培训,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为应急情况做好准备。

4. 在紧急情况下,要冷静应对,按照预案进行相应的处置,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五、工艺检修结束1. 检修工作结束后,检查工艺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2. 清理工作现场,将废弃物和杂物及时清理干净,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做好工艺设备的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对工艺检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化工工艺操作规程内容

化工工艺操作规程内容

化工工艺操作规程内容一、安全操作规程1.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2.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3.严禁在操作中吸烟、喝酒、食品进入作业区域。

4.遵循危险品储存和运输规定,注意保持操作区域的通风、防火和安全出口。

二、操作程序规程1.在开始操作前,应先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操作员是否具备完善的操作技能。

2.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依次进行预处理、原料加料、反应等操作步骤。

3.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准确记录加料量、时间、温度等关键参数,并及时监控。

4.完成操作后,必须及时清理设备和操作区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三、质量控制规程1.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2.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符合要求。

3.发现质量问题时,必须及时停止生产,并进行相应的调查和整改措施。

四、事故应急预案规程1.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责任和权责分工、事故报告和处置流程等内容。

2.进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定期检查应急设备和装备的完好性,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五、能耗控制规程1.进行能源消耗的统计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能源消耗目标和措施。

2.优化操作流程和设备配置,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提高操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加强对能源消耗情况的监控和管理。

六、环境保护规程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加强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管理,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置。

3.定期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化工工艺操作规程覆盖了安全操作、操作程序、质量控制、事故应急预案、能耗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它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和管理,能够实现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的发生。

工艺工程师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工程师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工程师安全操作规程工艺工程师安全操作规程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化学物质、电器设备等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保障安全至关重要。

无论是生产危险品还是普通商品,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流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作为一名专业的工艺工程师,应该牢记职业操守,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一、工艺工程师应具备的安全操作知识1. 安全教育与培训:公司设立的安全管理机构要负责工人和工程师的安全教育。

工艺工程师应该接受安全教育,了解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掌握紧急处理方法和应对意外事件的技能。

2. 安全防范知识:工艺工程师应该了解各种化学品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能够评估危害。

需要注意事项,还需要掌握事故应急预案和知识技能。

3. 安全装备:在生产操作时,一定要使用带保护器械的工具。

在进入有害气体环境工作的场合,应佩带防毒面具。

接触有害物质时,要戴防护手套和衣物。

4. 火灾与爆炸防范、处理知识:工厂生产中如果发生火灾或爆炸,工艺工程师应该第一时间报警,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处理流程。

5. 各种文明节能技术知识:工艺工程师应该学习和掌握各种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安全操作规程1.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工艺流程;2. 掌握各种设备、仪器的运用技术,确定每个操作规程的前提条件,并在操作前对设备的使用作必要检查和试验;3. 维护生产过程中所需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转、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状态符合生产需要;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中制定的各项操作步骤,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并在操作过程中时刻留心实践;5.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预防事故和现场环境污染;6. 进入特定作业场地时,穿着符合要求的防护服和手套,戴上防护口罩和安全帽,切忌露出皮肤;7. 严格遵守厂区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禁止私自拆装设备;8. 在化学试验室进行试验时,应熟知化学品的危害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避免化学品误食;9. 遇到突发事件或着火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处理流程严格执行。

造纸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造纸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造纸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在造纸工艺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做好安全保护工作,才能确保员工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下面将具体介绍造纸工艺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1. 设备操作规范1.1 在操作造纸设备之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1.2 操作人员必须穿着符合规定的工作服和安全鞋,戴好安全帽和手套。

1.3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1.4 操作人员禁止擅自调整设备参数,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

2. 化学品使用规范2.1 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和护目镜,确保化学品不会直接接触到皮肤和呼吸道。

2.2 化学品必须存放在专用的储存柜中,禁止与其他物质混合存放。

2.3 在使用化学品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在室内积聚。

3. 电气安全规范3.1 电气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检修,禁止非专业人员私自操作。

3.2 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保持手部干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3.3 禁止在电气设备附近使用易燃物品,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4. 火灾防范措施4.1 定期进行火灾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逃生能力。

4.2 配备灭火器材,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

4.3 禁止在易燃区域吸烟,防止火灾的发生。

5. 废物处理规范5.1 废纸必须分类存放,定期进行清理和处理。

5.2 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禁止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5.3 废物处理过程中,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在造纸工艺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第一,才能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稳定,避免事故的发生。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高度重视安全操作规程,共同维护好生产现场的安全环境。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

安全工艺与操作规程

安全工艺与操作规程
效率和产品质量。 企业领导、技术人员、 生产人员等多方面的共 同努力和配合。
保障生产安全: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维修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避免法律风险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安全工艺与操 作规程的协同 管理可以提高 生产效率
安全工艺与操 作规程的协同 管理可以降低 生产成本
安全工艺与操 作规程的协同 管理可以减少 安全事故的发 生
0
0
0
0
1
2
3
4
01
案例一:某化工厂因操作不当导致爆炸,造
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2
案例二:某建筑工地因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导致工人高空坠落,造成严重伤害
全性和可靠性
绿色化: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推广绿色安全工艺与
操作规程
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手段, 提高安全工艺与操作规程的
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添加标题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通过培训 与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安全生 产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80
添加标题
遵守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培训 与教育,使员工了解并遵守安 全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明确岗位职责,确保 员工明确自己的安全
责任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 演练,提高员工的安
全意识和技能
建立安全检查和考核 机制,确保安全操作 规程的落实和执行
操作前检查:确认设 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操作程 序
02
操作后清理:清理现场,保 持整洁,避免安全隐患
据生产需求,确定 流程进行风险评估, 据风险评估结果, 据安全措施,设计 安全工艺进行验证, 安全工艺应用于实

工艺的操作规程有哪些

工艺的操作规程有哪些

工艺的操作规程有哪些
工艺的操作规程有许多,具体的规程根据不同的工艺过程和行业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工艺操作规程示例:
1. 工艺操作前准备
- 检查工艺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清洁。

-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化学品,并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料。

-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并具备安全设施。

2. 工艺设备操作步骤
- 打开工艺设备的电源并进行预热或预冷操作。

- 根据工艺流程要求,设置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 进行生产操作,如原料投入、搅拌、加热、冷却、过滤等。

- 监控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及时调整以保持工艺的正常进行。

3. 安全操作规程
- 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 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

- 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并防止火源。

-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事故。

4. 工艺记录与报告
- 记录每个工艺操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各项操作参数的实测数值。

- 记录工艺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

- 完成每个工艺操作后,整理操作记录并撰写工艺报告,包括产量、质量指标等关键数据。

以上仅为工艺操作规程的一些常见示例,具体的规程应根据具体工艺过程和行业的要求进行制定。

工艺技术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技术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技术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调整设备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流程。

二、操作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三、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并经常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异常响声、异常震动、异常电流等,及时报告并停止操作。

四、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杂物放在设备上或者附近,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五、在操作过程中,不得拆卸或改变设备的任何部件,如需拆卸或维修设备,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在设备停止工作后进行。

六、设备运行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特别是一些易损件,如润滑油、防护板等,要及时更换,以免发生设备故障。

七、在设备停工时,应切断电源,关闭设备的各个开关,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工作,保持设备的整洁。

八、经过操作后,应及时将设备重要记录和数据备份,以备日后查询和参考使用。

九、对于不熟悉设备操作的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及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后,才能上岗操作。

十、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下,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停机、切断电源等,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十一、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可能存在的隐患或安全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十二、对于常用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存放,设备操作人员应严禁吸烟、使用明火。

十三、在设备操作过程中,严禁违反规定操作设备,并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十四、对于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或事故,将依据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

经过以上规定,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艺设计员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设计员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设计员安全操作规程工艺设计员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工艺设计员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各种工艺设备和材料,必须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艺设计员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工作质量的高效性。

2. 工艺设计员的安全意识工艺设计员在从事工艺设计工作时,必须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和安全风险有清晰的认识,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和预防意识。

在工作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报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 工艺设计员的安全操作规程3.1.熟悉工作环境工艺设计员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

包括熟悉工艺设备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程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等。

3.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工艺设计员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3.3.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在进行工艺设计工作时,要合理规划工作流程,避免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和安全风险。

例如,在操作高空设备时,要确保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3.4.注意人身安全工艺设计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例如,在操作机械设备时,不能随意触碰旋转部件,要保持安全距离。

当移动或拆卸重物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受伤。

3.5.材料选择和使用在进行工艺设计工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正确使用。

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材料,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使用化学品时,要仔细阅读安全数据表和使用说明,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3.6.防火安全工艺设计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防火安全。

在操作易燃物品时,要注意防火防爆措施,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工作区域内要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4. 应急措施工艺设计员在工作中,要时刻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当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例如,及时报警、撤离,并配合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5. 安全培训和监督工艺设计员在工作前要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安全风险,并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流程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流程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流程操作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工艺流程操作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安全操作是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生产质量的关键。

因此,制定和遵守工艺流程操作安全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艺流程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二、危险识别与风险评估在开始工艺流程操作之前,必须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识别并进行风险评估。

工作场所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记录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同时,对每个危险源的可能风险进行评估,确定计划中的安全措施。

将危险源和风险等级归档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三、人员安全意识培养培养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障工艺流程操作安全的前提。

要使所有从事工艺流程操作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对工作的重要性。

组织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工作流程的说明、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应急情况的演练。

同时,建立安全奖惩制度,激发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参与。

四、工艺流程操作规程1. 工装准备在进行工艺流程操作前,必须确认所需的工装设备完好无损,并进行正确的安装和调试。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工装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进行人身安全检查,确保无隐患。

2. 材料准备进行工艺流程操作前,必须检查所需材料的完整性和质量。

切勿使用已过期、损坏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

并采取妥善的储存和保管措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或损坏。

3. 操作规程工艺流程操作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严禁擅自更改操作步骤或跳过程序环节。

对涉及高风险的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专业人士进行。

4. 使用工具与设备使用工具和设备前,必须检查其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

使用工具和设备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疏忽和马虎导致事故。

5.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

严禁将废弃物随意乱扔或倾倒。

必要时,应使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如防毒面具、手套等。

六、事故应急处置在工艺流程操作中,事故难以避免,因此及时有效地应急处置至关重要。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工艺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工艺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一套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对于确保生产安全、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的适用范围工艺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工艺操作的生产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冶金、石油、医药等行业。

三、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1.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操作人员在进行任何工艺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具、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清理作业现场等。

2. 操作流程的严格执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变更操作步骤,如有特殊情况需临时更改操作流程,必须经过主管人员同意并做好相应记录。

3. 预防交叉污染:避免不同化学品或材料的交叉混合,减少安全隐患。

4. 废弃物处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废弃物处理流程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紧急情况的处理:设立应急预案,确保操作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四、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1. 为了确保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执行,企业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深入了解规程的重要性和操作步骤,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制定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作业环境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3.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违反规程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规程的有效执行。

五、总结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必顼严格遵守相关规程,确保规程的有效执行。

同时,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生产安全、生产秩序的稳定和安全生产的持续发展。

工艺部检验、检测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工艺部检验、检测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工艺部检验、检测安全操作规程1. 入场准备1.1 具备检验、检测工艺所需的相关设备、仪器,并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状态。

1.2 进行检验、检测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1.3 对各类化学试剂进行分类存放,并按照要求进行标识。

1.4 检验、检测过程中,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检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2.1 对待检物品进行初步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2.2 根据检验、检测项目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试剂、标准物质及标准样品。

2.3 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4 检验、检测前,对待检物品进行标识和编号,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跟踪。

3. 检验、检测操作规程3.1 根据检验、检测项目的要求,进行样品的取样和制备。

3.2 根据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试剂的配置和标定。

3.3 进行试剂和标准物质的稀释、配制,确保其适用于检验、检测需求。

3.4 针对不同的检验、检测项目,设计相应的操作流程和实验方案。

3.5 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控制试剂和样品的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和浪费。

3.6 操作过程中,注意试剂和样品的保存条件,避免发生污染和损坏。

3.7 操作结束后,对实验室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4. 检验、检测结果的处理与分析4.1 对检验、检测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和整理,保证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4.2 对不同的检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找出问题的根源和改进建议。

4.3 对异常结果进行重新检验和确认,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 协商与相关部门和客户,对检验、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建议。

4.5 定期对检验、检测方法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

5. 安全事故处理与措施5.1 发生安全事故时,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迅速撤离现场。

5.2 并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岗位安全工艺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工艺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工艺操作规程岗位安全工艺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而设立的。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高危作业、特殊环境和特殊设备的工作岗位。

一、安全意识与知识1. 所有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与知识,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了解所操作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2. 如果新进员工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技能,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个人防护装备1. 根据岗位风险评估,每个岗位必须配备适宜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每个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并妥善保管。

2. 个人防护装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定期检验和维护。

三、安全操作规程1. 所有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公司要求的作业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2. 如果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必须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停止操作。

3. 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4. 在进行危险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了解风险及执行步骤。

四、事故应急处理1. 每个岗位必须配备急救箱,并确保急救箱内的药品和设备处于有效状态。

2. 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3. 发生事故后,必须马上上报,并接受相关调查和处理。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1. 公司必须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安全知识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必须定期进行,并建立相应的培训记录。

六、岗位检查和评估1. 公司必须定期对各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隐患。

2. 对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屡教不改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停工、行政处罚等。

七、岗位责任和奖惩制度1. 每个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安全责任。

2. 对于遵守操作规程、勤奋工作、安全意识强等有突出表现的员工,公司将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表彰。

工艺品制作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品制作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品制作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工艺品制作是一门古老而精细的艺术,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工艺和技巧,例如陶瓷、木雕、漆器等。

然而,由于制作过程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和材料,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意外伤害。

为了确保制作的安全和质量,制定一套工艺品制作工艺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首先,工艺品制作过程中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戴上安全眼镜、手套和口罩等。

安全眼镜可以保护眼睛免受飞溅的液体或小颗粒的伤害,手套可以保护双手免受切割或化学物质侵害,并且口罩可以防止吸入有害的气体或粉尘。

其次,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

制作工艺品需要细致而耐心的操作,一旦分心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应将其他干扰因素最小化。

制定一个安静和干净的工作环境,远离嘈杂的声音和其他干扰物,专注于手中的手艺。

另外,正确使用和储存工艺品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任何工具之前,必须了解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

切勿强行使用损坏的工具或试图修复受损的工具,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意外。

而在储存工具和材料时,必须妥善保管并放在易于取用的地方。

危险品和易燃物品必须储存在防火的柜子中,远离任何火源。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工艺品制作工艺,如陶瓷烧制过程,还需要特别注意。

在陶瓷烧制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有害气体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在进行陶瓷烧制时,必须使用专业的陶瓷烧炉,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

定期检查和维护烧炉,并定期更换过滤器和排气系统,以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

最后,工艺品制作工艺安全操作规程还包括应急处理和事故报告。

每个工作场所都应配备急救箱和灭火器,并确保所有员工都熟悉其使用方法。

如果发生事故或意外,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工艺品制作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对确保制作过程的安全和质量非常重要。

遵守这些规程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顺利进行。

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工艺品制作,请牢记安全第一,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为使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在受控的条件下得以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有效性,特制订本工艺规程。

2.适用范围2.1 本规程适用于徐州创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睢宁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处理的工艺控制。

2.2 当进水水质CODcr ≤150mg/l、BOD5≤60mg/l、SS≤150mg/l时,将导致工艺负荷过低,使工艺流程在低于正常负荷状态下运行,后续处理过程失去负荷基础,本规程规定的工艺过程控制不再适用,不能完全按本规程控制相应过程指标,仅需控制最终出水相应指标的处理质量达标。

1.职责1.1生产部负责实施及现场的操作、记录。

1.2化验室负责化验分析各项项目、指标。

2.工作程序4.1 工艺规程基本要求1. 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所要求的进水、曝气池、出水、脱水前污泥、脱水后污泥化验分析项目、指标及结论由化验室记录在《徐州创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水质监测记录表》。

2. 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所要求的仪表指示值由运行人员在本规程规定时间从现场仪表读取瞬时值并记录在相应工艺记录表格中。

3. 在工艺过程和结果的监控中,本规程所要求的其它项目由相应人员按要求记录在指定表格中。

4.2 工艺调整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工艺调整:(1) 工艺过程和结果中出现了不合格品时;(2) 关键工艺设备出现故障超过本规程允许限度,影响工艺有效性时;(3) 有特殊要求时;(4) 工艺过程出现明显异常时;(5) 停电时。

4.3 工艺调整应填报《工艺调整单》,按要求调整并作好记录。

工艺设备的启停、工况调整、备用设备更换等操作由运行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执行。

4.4 工艺规程工艺概述A2/O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三个部分。

预处理系统是借助物理法作用原理,采用机械阻隔及重力沉降方式来去除污水中大块漂浮物和可沉固体物。

相应构筑物及处理设备有粗、细格栅及其设备、原水泵房及原水泵、曝气沉砂池及其设备。

生物处理系统是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

由曝气池及其设备、污泥回流设备、二沉池等组成。

A2/O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三个生物处理工程所组成。

利用生化池中培养并栖息在活性污泥中的异养型微生物、自养型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达到水中碳源有机物及氨氮联合去除的目的,以满足达标排放。

这一部分常置于初级处理之后,通称为二级处理系统,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部分。

污泥处理系统是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理而采取的工艺措施。

按减量化-无害化-稳定性-资源化的工艺思路,工艺采用了污泥浓缩、脱水、外运填埋(回用)及相关的机械和设备。

粗格栅工艺规程一、粗格栅作用及组成1.粗格栅作用:拦截污水中大的漂浮物,以免堵塞后续单元的设备和工艺渠(管)道。

2.系统组成:粗格栅内设机械清渣格栅机一台。

栅前后设有超声波液位计。

格栅井深 8m,栅条净间隙 b=30mm,栅条倾角75°。

二、工艺控制1.系统运行格栅机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方式为时间和水位控制。

正常运行时一用一备,通常采用自动控制。

当水量及渣物量增大及自控方式故障时,及时切换格栅机为手动控制运行方式。

2. 整体工艺控制(1)格栅井流道通畅,无渣物堵塞。

(2)手动控制时,增加清渣次数,若2小时后格栅机无法正常除渣,应立即安排人工辅助捞渣。

(3)栅前栅后水位差和栅后水位从超声波液位计读取,水位差通常小于0.5m,若液位差大于0.5m应立即检查格栅机是否堵塞或其它故障,并及时排堵,更换为格栅运行方式为手动或在自动时减少停机时间。

若水位差持续过大,需降低栅前截流闸门开度。

(4)每日清理一次格栅栅渣,保持格栅井环境卫生。

三、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制度定时观察并记录格栅机除渣情况、格栅运行方式、格栅水位差和栅后水位。

一、提升泵房作用及组成1.污水提升泵的作用:一次性提升污水至细格栅,使后续处理单元实现重力自流。

2. 系统组成提升泵房设有3台离心式污水泵,2用1备,每天平均处理水量为200000 m3。

泵集水井设有液位和浮球开关。

液位为直读式,浮球用于低水位停机。

每台泵的出水管设扬程测量装置。

二、工艺控制1.系统运行污水泵采用手动控制(运行方式)和自动(连续)控制(运行)。

通常采用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时通过液位和流量控制泵台数。

当水量有特殊要求或自控方式故障时,及时切换泵手动运行(非连续)方式。

2.整体工艺控制当流量不足时可以启动备用泵,单泵流量降低明显时可以停泵反冲或切换泵。

泵前液位低于1.5m时,应提高截流闸门至液位1.5—5.0m;泵前液位高于5.0 m时,应降低截流闸门至液位1.5—5.0m。

或泵前液位低于60%时进水量不足,应提高截流闸门至液位75%—95%;泵前液位高于95%时水量过大,降低截流闸门将液位调至75%—90%。

三、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制度定时观察并记录泵前液位、运行泵的电流,扬程,泄露、温度和声音震动等状态。

一、细格栅系统作用和组成1. 细格栅作用:进一步拦截粗格栅未能去除的较小漂浮物,以免堵塞后续单元的设备和工艺渠道。

2. 系统组成细格栅间共设2条水道,各设回转式自动清渣细格栅机一台,细格栅机栅条净间隙b=3mm,2用1备。

细格间配有一套螺旋输渣机和压渣机,输送细格栅拦截的渣物和栅渣(污物)脱水。

二、工艺控制1. 系统运行栅机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方式为时间加水位控制。

通常采用自动控制。

当水量及渣物量增大及自控方式故障时,及时切换格栅机为手动控制运行方式。

2. 整体工艺控制(1)保持流道通畅,无渣物堵塞。

(2)栅前栅后水位差和栅后水位从超声波液位计读取,水位差通常小于0.3m,若液位差大于0.3m应立即检查格栅机是否堵塞或其它故障,并及时排堵,更换为格栅运行方式为手动或在自动时减少停机时间。

若水位差持续过大,可以启用备用格栅。

(3)手动控制时,可采取连续运行,但注意安全操作中设备启动顺序。

(4)细格栅故障时可启用备用,无备用时可超越。

严禁有2台以上(含2台)细格栅同时被超越。

(5)大修后的投运,应检查细格栅流道内有无异物。

(6)每日清理一次格栅栅渣,保持格栅环境卫生。

(7)对分离出的栅渣及时清除。

(8)三、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制度定时观察并记录细格栅运行情况、除渣情况,并记录。

旋流沉砂池工艺规程一、旋流沉砂池系统作用和组成1. 旋流沉砂池功能:采用曝气旋流沉砂工艺,沉积于池底的砂采用定时用真空泵抽至螺旋分砂机进行砂水分离,表面油脂被刮到可清空池中处理。

2. 系统组成旋流沉砂池共2座,同时使用。

每座沉砂池设桥式刮渣抽砂系统各一套和螺旋分砂机共用一套,空气由鼓风机房罗茨鼓风机供给。

长L=22m,宽W=4.8m,深H=3.65m,容积V=385.44m3连续曝气,抽砂间隔时间30min抽砂间隔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二、工艺控制1. 系统运行旋流沉砂池系统可以手动和自动运行,通常采用自动运行,设备检修或自控系统故障或砂量异常时采用手动。

桥式刮渣自动时,螺旋分砂机自动运行。

2. 整体工艺控制(1)沉砂池无法正常自动时需要手动方式运行,每半小时开启一次。

(2)停沉除砂系统24小时以上,需放空沉砂池。

(3)大修后的投运,应检查池内有无异物。

(4)及时清理分离出的砂。

3. 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制度定时观察并记录抽砂情况和螺旋分砂机除砂情况。

生化池工艺规程一、生化池作用及组成1.作用:生化池采用A2/O生化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BOD5、NH4+-N、TP。

2.系统组成生化池由厌氧区、好氧区、缺氧区三部分组成, A2/O生化池为微孔曝气池型,每座A2/O生化池在厌氧区设水下搅拌机8台,好氧区末端设混合液回流泵1台.共设DO仪3台,ORP仪3台以及污泥浓度计1台。

A2/O生化池设鼓风曝气系统一套,其中鼓风机配置3台。

二、工艺控制1. 系统运行生化池好氧区24小时连续鼓风曝气。

厌氧区区水下搅拌器24小时连续运行,混合液内回流泵24小时连续运行,二沉池污泥回流泵24小时连续运行。

2. 整体工艺控制(1)A2/O生化池的O区DO值为1.5—3mg/L。

通过自控系统根据DO反馈信号,自动调节电动空气阀开度实现自动曝气。

风机控制系统根据管道压力实时控制开启风机台数和自动调节风机进风口预旋开度,实现自动调节。

风机进风口预旋开度允许调节范围0—100%。

鼓风机过滤罩应每三个月或出现堵塞、负荷增大时,更换一次。

(2)污泥外回流泵为2用备,一般24小时连续运行。

(3)在水下搅拌器故障或检修时,最多允许停运2台数。

(4)化验人员每24小时完成30分钟沉降比实验,观察活性污泥状况,正常活性污泥颜色为黄褐色,略带土腥味,絮体密实。

(5)化验人员每天完成生物镜检,并记录实验结果。

判断标准:①菌胶团颜色为(黄)褐色,形状呈团状或散片状。

②生动物中钟虫和累枝虫必须能检出一种(含一种)以上,其数之和不低于10个/玻;漫游虫、楯纤虫和其它原生动物能检查出一种(含一种)以上;若有轮虫检出,则其数量不得大于钟虫和累枝虫数量之和。

③无丝状菌或有少量丝状菌但无明显生长。

④目视上清液无明显悬浮物颗粒或仅有少量悬浮物颗粒。

满足以上四项标准时镜检合格。

(7)曝气池工艺工况参数值一般控制水平为:污泥负荷: 0.05 kg(BOD5)/kg(MLSS)污泥浓度: 3500mg/L沉降比: 15~30O区溶解氧: 2mg/L(8)每运行两年,应放空曝气池清理检查一次。

三、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制度定时观察并记录MLSS、DO、风机电流等参数。

四、水体分析、SVI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每天进行生物镜检并在《镜每天进行生化池MLSS、SV30检报告》中记录观测结果。

每周检测MLVSS并记录结果。

一、二沉池系统作用及组成1. 二沉池作用:来自A2/O生化池的泥水混合液,在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上层清水排放,下层沉淀污泥回流至生化池,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至浓缩池。

2. 系统组成二沉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圆形沉淀池,设吸刮泥机一台,真空虹吸装置一套,2台污泥回流泵和2台剩余污泥泵,水力停留时间:5.1h,表面负荷: 3 m3/m2·h。

二、工艺控制1. 系统运行二沉池24小时连续运行,通常污泥回流泵24小时连续运行,单台泵排泥量550m3/h,剩余污泥泵周期性向浓缩池排放剩余污泥,单台泵排泥量44m3/h。

2. 整体工艺控制正常运行时SV30控制在5—30%>30%时,需增加剩余污泥排放量,调大剩余污泥泵每周期内运行时间;当SV30当SV<5%时,需停止剩余污泥排放,减少剩余污泥泵每周期内运行时间。

30一、系统作用及组成1.作用:该系统用于排放、传输、浓缩二沉污泥。

2.系统组成:共设有两组浓缩池,每池设刮泥机一台。

二、工艺控制1.系统运行:(1)均质池24小时连续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