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04任务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4
《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4答案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答: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从供给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之外又加了政府的供给。
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
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用政府税收来代表政府的供给。
这样:总供给=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消费+储蓄+税收如果用T代表税收,就可以写在:Y=C+S+T从需求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加了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的购买支出来代表。
这样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购买支出如果以G代表政府购买支出,就可以写成:Y=C+I+G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仍然是:总供给=总需求这个条件也可以写成:C+S+T=C+I+G如果两边同时消去C,则可得出:S+T=I+G此公式即为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
因此,当S+T=I+G,均衡的国民收入便决定了。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因此,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也可按照Y=C+I+G的方法来决定。
2.分析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收倾向t、初始消费C0、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答: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乘数)反应的是消费和收入的关系,收入增加会引起消费增加,这就是乘数所反映的.乘数的变化反映的是人们对收入的态度,因此这点常常被利用来试图改变人们的收入以影响消费,可以是短期的政策影响、收入影响,也可以是长期的影响. 边际税收倾向,或称为“边际税率”,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税收量3.分析消费C、投资I、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答: 即C=f(Y)=a+bY,a为基本消费,即没有收入也会发生的最低支出,b为边际消费倾向,乘上收入Y表明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的消费额在国民消费曲线与纵坐标相交的地方,表明收入为零时,消费也要发生,这就是国民消费曲线的截距a。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摘要:新国开放学电《西方济学》形考任四试题及答案、填空题(道共0分) 6、某银行吸收存款000万元按规定应留00万元作准备金这里法定准备率0%通银行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货币额5000万元,货币供给量就是指基础货币变动量,.计算下列每种情况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5000亿元基础货币000亿元新国开放学电《西方济学》形考任四试题及答案、填空题(道共0分) 6、某银行吸收存款000万元按规定应留00万元作准备金这里法定准备率0%通银行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货币额5000万元65、银行所创造货币量与初存款比例称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比例是货币乘数66、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67、L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货币市场上国生产总值与利率成方向变动68、如把995年作基期、物价指数0000年作现期物价指数5则从995年到00年期通货膨胀率5% 69、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拉上通货膨胀70、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企业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通货膨胀称加速通货膨胀7、菲利普斯曲线是用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交替关系曲线7、顶峰是繁荣高谷底是萧条低73、宏观济政策工具常用有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济政策7、财政政策是通政府税收与支出调节济政策75、货币筹是把债券卖给央银行债筹是把债券买给央银行以外其他人76、简单规则货币政策就是根据济增长要按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77、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争实质是要不要国干预济78、贸易赤是指出口进口79、对国产品支出国支出+净出口80、开放济国总减少会使曲线向移动从而使衡国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入支状况改善8、浮动汇率制分由浮动和管理浮动8、国总与国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影响称溢出效应反别国由“溢出效应”所引起国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进口增加使初引起“溢出效应”国国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回波效应二、选择题(5道共0分).央银行规定银行所保持低准备金与存款比率是().法定准备率.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和利率提高 3.L曲线不变情况下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国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由总不足而形成失业属().周期性失业 5.如济发生了预期到通货膨胀那么().债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6.供给推动通货膨胀可以用总-总供给模型说明().总不变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7.认长期与短期都不存菲利蒲斯曲线所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交替关系济学流派是().理性预期学派 8.乘数加速模型引起济周期原因是().投变动 9.宏观济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济波动和实现济增长 0.西方国运用货币政策调节济是().央银行.当济存通货膨胀应该采取财政政策工具是()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货币主义货币政策政策工具是() B.控制货币供给量 3.开放济国总增加将引起() B.国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属国际收支平衡表常项目是().外国居民国旅游支出 5.清洁浮动是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发地定三、判断题(5道共0分).企业债券利率高政府债券利率(√).货币供给量就是指基础货币变动量(×) 3.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生产总值成方向变动(×).根据-L模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国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5.无论长期或短期都存失业就是然失业(×) 6.如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济影响就很(√) 7.每次济周期并不完全相(√) 8.宏观济政策应该达到目标是实现济稳定(√) 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管理政策(√) 0.财政政策移支付增加可以增加私人消费(√).稳定器能够消除济萧条和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是相都是通货币供给量调节利率通利率影响总(×) 3.如某国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它就不能从国际贸易获得利益(×).开放济对外贸易乘数般乘数(√) 5.汇率贬值会使国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四、计算题(3道共0分).计算下列每种情况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5000亿元基础货币000亿元;()存款5000亿元现金000亿元准备金500亿元()货币乘数5000 000 5 () 货币乘数 (+)(+r)(0005000+)(0005000+5005000)03 .假定某种债券每年收益00元债券价格分别900元、000元、00元利率是多少?债券价格900元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00900%% 债券价格000元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00000000%% 债券价格00元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0000909%% 3.国边际消费倾向06边际进口顷向0如该国总增加00亿元国生产总值能增加多少?对外贸易乘数(+边际进口倾向)(06+0)67 G增加00×6767亿元五、问答题(3道共30分).用L模型说明发总支出变动对国生产总值和利率影响答发总支出增加→曲线右上移→国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发总支出减少→曲线左下移→国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降.不期如何运用财政政策?答财政政策运用运用政府开支和税收调节济——逆济风向行事济萧条(扩张性政策)济繁荣(紧缩性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减税增税增加移支付减少移支付 3.用总-总供给模型说明开放济总变动对宏观济有什么影响?答国总增加→右上移→国生产总值增加、价格上升→进口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国总减少→左下移→国生产总值减少、价格下降→进口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章
习题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规律等产量线等成本线规模报酬扩展线二、选择题1、经济学中,短期是指()A、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B、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C、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至少均是可以变动的。
D、在这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对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QfL,所表示的厂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为(D)A、开始于AP的最大值,终止于TP的最大值B、开始于AP与MP相交处,终止于MP等于零C、是MP递减的一个阶段D、以上都对3、当MP L AP L时,我们是处于(A)A、对于L的Ⅰ阶段B、对K的Ⅲ阶段C、对于L的Ⅱ阶段D、以上都不是4、一条等成本线描述了()A、企业在不同产出价格下会生产的不同数量的产出B、投入要素价格变化时,同样的成本下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数量C、一定的支出水平下,企业能够买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D、企业能够用来生产一定数量产出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5、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A.总产量达到最大B.边际产量达到最高C.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D.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6、当平均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是()A、递减B、为负C、为零D、以上三种可能都有7、以下有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即成本最小化原则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MPL/r L=MPK/r KB.MRTS LK=r L/r KC.P MPr KKD.A和B均正确8、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D.无论要素投入量是多少,产量是相等的9、如果厂商甲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13,厂商乙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23,那么(D)A.只有厂商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B.只有厂商乙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C.厂商甲的资本投入是厂商乙的两倍D.如果厂商甲用3单位的劳动与厂商乙交换2单位的资本,则厂商甲的产量将增加10、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A)A.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B.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C.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D.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11、若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该交点表示的产量水平()A.应增加成本支出B.应减少成本支出C.不能增加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12、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5%,而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A.产出增加5%B.产出减少5%C.产出的增加少于5%D.产出的增加大于5%13、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率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15、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D)A、总收益为零B、获得最大利润C、没有获得最大利润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了最大总利润三、判断题1、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四章
习 题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 边际产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规律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规模报酬 扩展线二、选择题1、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A 、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B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C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至少均是可以变动的。
D 、在这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对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Q f L =,所表示的厂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为( D )A 、开始于AP 的最大值,终止于TP 的最大值B 、开始于AP 与MP 相交处,终止于MP 等于零C 、是MP 递减的一个阶段D 、以上都对3、当L L MP AP >时,我们是处于( A )A 、对于L 的Ⅰ阶段B 、对K 的Ⅲ阶段C 、对于L 的Ⅱ阶段D 、以上都不是4、一条等成本线描述了( )A 、企业在不同产出价格下会生产的不同数量的产出B 、投入要素价格变化时,同样的成本下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数量C 、一定的支出水平下,企业能够买到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D 、企业能够用来生产一定数量产出的两种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5、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A. 总产量达到最大B. 边际产量达到最高C. 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D.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6、当平均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是( )A 、递减B 、为负C 、为零D 、以上三种可能都有7、以下有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即成本最小化原则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MPL /r L =MPK /r KB.MRTS LK =r L /r KC.K P MP ⋅=r KD.A和B均正确8、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 )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D.无论要素投入量是多少,产量是相等的9、如果厂商甲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13,厂商乙的劳动投入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23,那么(D )A.只有厂商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B.只有厂商乙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C.厂商甲的资本投入是厂商乙的两倍D.如果厂商甲用3单位的劳动与厂商乙交换2单位的资本,则厂商甲的产量将增加10、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A )A.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B.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C.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D.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11、若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该交点表示的产量水平()A.应增加成本支出B.应减少成本支出C.不能增加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12、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5%,而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A.产出增加5%B.产出减少5%C.产出的增加少于5%D.产出的增加大于5%13、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率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15、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D )A、总收益为零B、获得最大利润C、没有获得最大利润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了最大总利润三、判断题1、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电大西方经济学任务4答案
电大西方经济学任务4答案第一篇:电大西方经济学任务4答案一、含义及其主要特征(一)通货紧缩1、含义: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则称为通货紧缩。
2、主要特征:第一,通货紧缩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下降,是价格总水平下降,而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下降,不是通货紧缩;第二,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持续下降,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和暂时下降不是通货紧缩(二)通货膨胀1、含义: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则称为通货膨胀2、主要特征:第一,通货紧缩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第二,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持续上升,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和暂时上升不是通货膨胀。
二、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一)财政政策的定义和工具1、定义: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工具: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二)货币政策的定义和工具1、定义: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和总和。
2、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亦称为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
三、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及优缺点分析(一)财政政策的应用1、经济萧条——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a降低财政收入(税收)b增加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c降低公债(利率、存款准备金)2、经济繁荣——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a增加财政收入(税收)b降低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c增加公债(利率、存款准备金)上述政策称为“逆经济方向行事”。
(二)货币政策的应用货币政策工具是逆经济风向运用的。
当经济萧条时,即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则中央银行采取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办法,以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贷款规模,促进经济增长;当经济过热时,即总支出过大、价格水平上升时,则中央银行采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办法,以减少货币供给量和贷款规模,控制社会需求,抑制经济过热增长。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02、04、05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02、04、05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答案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答: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
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值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值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
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要素价格)。
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
国开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4(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一、填空题1.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20% ;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5000万元.2.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货币乘数.3.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4.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6.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1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01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5%。
.7.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9.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10.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11.顶峰是繁荣的最高点,谷底是衰退的最低点.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13.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14.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债务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以及其他人.15.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例增加货币供给量.16.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17.贸易赤字是指出口小于进口.1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1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20.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21.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回波效应。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4(阶段测试)一、填空题(21道,共20分)1.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20% ;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 5000元。
2.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货币乘数。
3.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4.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
7.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5% 。
8.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9.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10.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1.顶峰是繁荣的最高点,谷底是萧条的最低点。
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13.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
14.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债务筹资是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
15.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
16.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
17.贸易赤字是指出口小于进口。
1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1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20.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21.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回波效应。
西方经济学练习答案第四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D;5.B;6.C;7.B;8.A;9.A;10.B;11.A;12.A;13.A;14.B;15.A;16.A;17.C; 18.B; 19.C;20.D; 21.C;22.C;23.C; 24.C;25.B;26.A;27.A;二、多项选择题1.BD2.BCDE3.CD4.CE5.ADE6.AE7.ACE8.BE三、判断题1.错2.错3.对4.错5.错6.错7.对8.错9.对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对 15.错 16.错 17.错 18.对19.对 20.对 21.错 22.对 23.错 24.错 25.对 26.对 27.错 28.对四、名词解释1、边际效用:指(当所有其他的商品的消费水平保持不变时)从额外一单位商品中所获得额外满足(即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的时候,其边际效用下降的规律。
3、消费者剩余 : 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
4、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物品消费量的平面坐标内的一条曲线。
该线上每一点(表示两种物品的不同组合)能为所给定的消费者带来完全等同的效用满足程度。
5、边际替代率:指如果消费者在收到额外一单位商品X之后要保持满足水平不变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
6、预算线:表示对消费者没有区别的市场篮子的点的轨迹7、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8、替代效应:当消费者的满足水平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改变。
9、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消费者实际收人变动,进而会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10、恩格尔曲线:是描述收入增加与商品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它反映了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的变化引起需求量怎样的变化。
五、简答题1.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要素投入,则该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最终会逐渐减少。
2.等产量线:也叫等生产线,是表示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某种产品的不同的投入组合的轨迹。
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4.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预算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5.生产者均衡:是指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6.扩展线:是表示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上将采用的最佳投入组合的轨迹。
7.规模经济:由于产出水平的提高,或者说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下降。
规模不经济:由于产出水平的提高,或者说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下上升。
8.外在经济:是指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引起的平均成本下降。
外在不经济:由于厂商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上升。
9.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使用特定资源而放弃的该资源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
会计成本:是指需要现实的货币支付,会在厂商的会计账目上记录和反映出来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和支付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支付给各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而形成的成本。
隐性成本:是指应该计算为成本但却未在形式上进行货币支付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10.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自有生产资源应该获得的正常报酬。
经济利润:是厂商销售收益扣减经济成本的余额。
11.短期总成本: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全部成本。
短期内它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构成。
西方(微观)经济学第4版第四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作业1.(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计算,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
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且从第 5 单位开始。
从表中可看出,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 4 单位增加到第 5 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 下降为 12。
2、短期生产函数()K L fQ,=的TPL 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均呈倒U型。
如图2-1的上半部分,TPL曲线从原点出发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b后单调下降。
TPL曲线的拐点a在其极大值点与原点之间。
TPL曲线在原点与拐点之间凸向下;在拐点以右凸向上。
如图2-2所示,APL曲线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后单调下降并以横轴为其渐进线。
如图2-1的下半部分,MPL曲线先是单调上升,达到极大值点后单调下降并经过横轴而将至第四象限。
Q bcaTPLO LQOLMP L图2-1APLQTPLAPLOLMP O L 图2-2 图2-3MPL 与 TPL之间的主要关系是:,0,0<↓⇔=⇔>↑⇔LLLLLLMPTPMPTPMPTP极大从几何上看(图2-1),在TPL 递增的区间,MPL位于横轴上方;在TPL 取极大值处,MPL恰好经过横轴;在TPL递减的区间,MPL位于横轴下方。
MP L 与AP L 之间的主要关系是:L L AP ,AP ,<↓⇔=⇔>↑⇔L L L L L L L MP AP MP AP AP MP AP 极大从几何上看(图2-2),在AP L 递增的区间,MP L 位于AP L 上方;在AP L 取极大值处,MP L 恰好经过AP L ;在AP L 递减的区间,MP L 位于AP L 下方。
TP L 与AP L 之间的主要关系是:TP L 曲线上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即为相应横坐标处的AP L (图2-3).3. (1)因为生产函数225.05.02),(K L KL K L f Q --==,且 K=10, 则劳动的总产量为505.020),(2--===L L K L f Q TP L 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 TP L /L=20-0.5L-50/L 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dTP L /dL=20-L (2)①总产量的最大值令MP L =20-L=0,解得劳动的总产量TP L 达到极大值时厂商的劳动投入量L=20。
西方经济学-形考四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四(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一、填空题1.某银行吸收存.100.万元.按规定应.2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20%..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5000.万元。
2.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货币乘数.。
3.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4.L.曲线.(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
7.如果.199.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100.200.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115.则.199.年.200.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5..。
8.紧缩性缺口引..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9.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10.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1.顶峰..繁..的最高点.谷底..衰..的最低点。
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需求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13.财政政策是通.(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
14.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债务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它人.。
15.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货币供给量.。
16.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
17.贸易赤字是指(出口小于进口.。
1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总需求.+净出口。
1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A.曲线.(..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减.., 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20.浮动汇率制分.(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
21.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溢出效应..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回波效..。
《西方经济学》作业4答案
《西⽅经济学》作业4答案《西⽅经济学》平时作业(3)答案⼀、填空题:1.国内⽣产总值的计算⽅法主要有⽀出法、收⼊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NDP 。
3.名义国内⽣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产总值。
4.物价⽔平普遍⽽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然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是技术进步。
7. ⽣产⼀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资本—产量⽐率。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9. 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的惟⼀原因是货币量增加。
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流动⽽引起的失业。
11.效率⼯资是指企业⽀付给⼯⼈的⾼于市场均衡⼯资的⼯资。
12.总需求曲线是⼀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条向右上⽅倾斜的线。
13. 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向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产总值减少,物价⽔平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在这条线上任何⼀点都是收⼊与消费相等,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任何⼀点都是总需求与国内⽣产总值相等。
18. 净现值是指⼀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现值与现在投⼊的资⾦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总⽀出)是决定均衡国内⽣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选择题: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B )A.汽车制造⼚新⽣产出来的⼩汽车B.旅游公司⽤于载客的⼩汽车C.⼯⼚⽤于运送物品的⼩汽车D.公司⽤于联系业务的⼩汽车2.最全⾯反映经济中物价⽔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C )A.消费物价指数B.⽣产物价指数C.GDP平减指数D.名义国内⽣产总值指数3.劳动⼒总量包括(A )A.所有失业和就业的⼯作年龄⼈⼝B.总⼈⼝中除⾮⼯作年龄⼈⼝外的所有⼯作年龄⼈⼝C.总⼈⼝数D.所有失业的⼯作年龄⼈⼝4.经济增长是指( B )A.技术进步 B.国内⽣产总值或⼈均国内⽣产总值的增加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D.社会福利和个⼈幸福的增进5.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产量⽐率为( B )A.50万/100万=0.5B.100万/50万=2C.100万/(100万+50万)=0.67D.50万/(100万+50万)≈0.336.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 D )A.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B.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C.只影响实际变量⽽不影响名义变量D.只影响名义变量⽽不影响实际变量7.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D )A.最低⼯资法B.效率⼯资C.⼯会的存在D.经济中劳动⼒的正常流动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项与物价⽔平⽆关( C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9.物价⽔平的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为( B )A.沿同⼀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移动B.沿同⼀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移动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动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动10.技术进步会引起(A )A.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平⾏移动B.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平⾏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动D.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动11.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D )A.均衡的国内⽣产总值增加,价格⽔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产总值增加,价格⽔平下降C.均衡的国内⽣产总值减少,价格⽔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产总值减少,价格⽔平下降12.引致消费取决于(C )A.收⼊B.边际储蓄倾向C.收⼊和边际消费倾向D.⾃发消费13.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B )A.消费B.投资C.政府⽀出D.净出⼝14.加速原理说明了( B )A.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量B.投资的变动⼤于产量的变动C.投资的变动等于产量的变动D.投资的变动⼩于产量的变动15.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的是( D )A.边际消费倾向为0.2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5D.边际消费倾向为0.8三、判断题:1.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以前建成⽽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今年的国内⽣产总值。
西方经济学作业四(新)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四(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0分)二、填空题(20分)1、制度,资源,技术;2、消费需要,投资需要,政府需要,国外的需要;3、交换媒介,计价单位,贮藏手段;4、G =S/C;5、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实现经济增长;6、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准备率政策;7、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各种转移支付;8、国家的大小,开放程度,各国边际进口率的大小;9、国际收支平衡,复式记帐;10、商品,劳务,国际间单方转移;11、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12、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实现,国际收支均衡;13、进口增加,国民收入增加;14、增加,改善;15、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16、自由浮动(清洁浮动),管理浮动(肮脏浮动)。
三、判断题(10分)1、错;2、对;3、错;4、错;5、对;6、错;7、对;8、对;9、错;10、错。
四、计算题(10分)1.解:ΔY=[1/(1-C)]·ΔÃ∴200=[1/(1-c)]·80∴MPC=o.6,MPS=1-0.6=0.4,a=1/(1-0.6)=2.5答:乘数为2.5,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储蓄倾向为0.4。
2.解:MPC=ΔC/ΔY=200/500=0.4MPS=1-MPC=1-0.4=0.6a= 1/(1-c)=1/(1-0.4)=1.67答:边际消费倾向为0.4,边际储蓄倾向为0.6,乘数为1.67。
五、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这是需求管理的一种。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
通过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
2、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但它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
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答:1、(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主要特征:第一,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上价,不是通货膨胀;第二,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或暂时上涨不是通货膨胀。
(2)通货紧缩:产能过盛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主要特征:一是价格指数,一般以对居民生活影响最大的最终消费品价格指数来衡量,在美国与日本,比较注重消费批发物价指数,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比较注重消费零售物价指数。
二是货币指标,根据各国货币政策侧重点的不同,有些是货币供应量指标,有些是利率指标。
三是经济增长率指标,一般都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代表。
通常以最直观的价格指标来判断是否出现通货紧缩,同时通过对货币指标与经济增长率指标的分析,对通货紧缩现象作出评价。
2、(1)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实施工具: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2)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主要内容,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
实施工具: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
货币政策的选择就是通过改变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量达到政策目标。
3、(1)财政政策的优势:可以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具有手段多、力度大和见效快的特点,在调节公平分配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
货币政策的优势:通过货币供求总量的调整,可以直接调节物价总水平,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调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与储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
答: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从供给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之外又加了政府的供给。
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
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用政府税收来代表政府的供给。
这样:
总供给=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
=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
=消费+储蓄+税收
如果用T代表税收,就可以写在:
Y=C+S+T
从需求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加了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的购买支出来代表。
这样
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购买支出
如果以G代表政府购买支出,就可以写成:
Y=C+I+G
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仍然是:
总供给=总需求
这个条件也可以写成:
C+S+T=C+I+G
如果两边同时消去C,则可得出:
S+T=I+G
此公式即为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
因此,当S+T=I+G,均衡的国民收入便决定了。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因此,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也可按照Y= C+I+G的方法来决定。
2.分析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收倾向t、初始消费C0、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答: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乘数)反应的是消费和收入的关系,收入增加会引起消费增加,这就是乘数所反映的.乘数的变化反映的是人们对收入的态度,因此这点常常被利用来试图改变人们的收入以影响消费,可以是短期的政策影响、收入影响,也可以是长期的影响. 边际税收倾向,或称为“边际税率”,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税收量
3.分析消费C、投资I、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 即C=f(Y)=a+bY,a为基本消费,即没有收入也会发生的最低支出,b为边际消费倾向,乘上收入Y表明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的消费额在国民消费曲线与纵坐标相交的地方,表明收入为零时,消费也要发生,这就是国民消费曲线的截距a。
在国民消费曲线与45度线的交点E的左边,国民消费大于国民收入,即C>Y,国民经济出现超支现象,拉动国民收入向E点移动。
而在点E的右边,国民消费小于国民收入,即C<Y,国民储蓄致使消费不足,国民经济也向E点回落。
因为国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1,所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的绝对数值也相应增大,但消费的增加速率总是小
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速率。
在实际生活中,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一个不变的正常数。
凯恩斯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原理,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就要小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不能简单地将将来的收益与现在的投资进行比较,而是要将将来的收益贴现成现在的钱,扣去风险后与现在的投资进行比较,只要大于和等于零就可以考虑投资。
当然实际的投资还有考虑其他因素。
4.政府收支T和政府购买G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 政府购买增加,会增加总支出,政府购买是总支出的一项
转移支付增加,一般也会增加总支出,因为增加了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
但是如果政府需要实现预算平衡时,T=TR+G,这时增加TR意味着降低G,G的乘数效应大于TR的乘数效应,因此当TR的增加以G的下降为代价,则总支出会降低。
G的每一分钱都形成对商品的需求,而TR进入消费者口袋之后,要存下一部分,剩余的才形成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