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河流冲淤问题(精)
3.流水侵蚀对泥沙来源、河床深浅的影响(季节性) 思考角度: (1)流水侵蚀为河流提供沙源,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大小;流量 大的季节(汛期),侵蚀较强,堆积变弱,河床变深;流量小的季 节(枯水期),侵蚀变弱,堆积增强,河床变浅。 (2)降水量大且为暴雨时:流水侵蚀显著,河流含沙量迅速增 加;由于流量、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又快速沉积,导致 河床增高。
6.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 ) A.径流量大,来沙量多 B.河流的堆积作用强 C.海水侵蚀作用强 D.盐度低,水位高
7.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
A.外坡受侵蚀 B.高度降低
C.向外海推移
D.体积增大
8.对河口拦门沙进行整治,产生的影响有( )
A.利于海水自净Bຫໍສະໝຸດ 增强航行安全C.阻碍鱼类洄游
D.不利泄沙排洪
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 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
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C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
渭河的A洪.峰含导沙致量黄剧河增小,北摆干幅流增(大C
B.水流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4.河流淤积地貌形成的条件 思考角度: (1)泥沙来源:侵蚀、搬运作用(颗粒大小取决于流量、流速)。 (2)泥沙沉积: ①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 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 ②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 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
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图”,完成9~10题。
高中地理黄河三角洲素材必修1
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位处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正是以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保护区。
以滨州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状三角形,面积5,450 平方公里。
地面平坦,在海拔10 公尺以下。
三角洲属,温带季风性气候。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区内自然资源丰富。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占地23 万亩,都处在黄河三角洲之内,地貌以芦苇沼泽,湿地为主,其次为河口滩地,带翅碱蓬盐滩湿地,灌丛疏林湿地以及人工槐林湿地等。
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既有沧海桑田的神奇与壮阔,又有黄龙入海的壮观和长河落日的静美,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科普的最佳场所。
简介定义黄河三角洲( Yellow River Delta )简称黄三角,地理学上的黄河三角洲仅指黄河在今山东滨州市、东营市以下以及向下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我国第二大河口三角洲,仅次于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广义的黄河三角洲,指北至中国天津市、南至废黄河口、西起河南省巩义市以东黄河冲积泛滥地区;狭义的指1855 年以后,黄河在山东省滨州市以下冲积成的三角洲。
海拔 4 米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渍化严重,大部仍为荒地。
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形成拦门沙、沙嘴及其两侧的烂泥湾。
海岸线平缓。
黄河尾闾由于泥沙淤积,河床变高,排洪不畅,或凌汛冰塞壅水或人为原因,入海水道经常改变,平均约8 年改道一次。
自1855年,已知南半部大致有16次,北半部有10次。
黄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三角洲位于地壳长期下沉区,第三纪即有石油形成。
黄河三角洲形成原因黄河入海口景色(10 张)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
由于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受水海域浅,巨量的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填海造陆速度很快,使河道不断向海内延伸,河口侵蚀基准面不断抬高,河床逐年上升,河道比降变缓,泄洪排沙能力逐年降低,当淤积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尾闾改道,另寻它径入海。
《河流地貌》高考考点训练(原卷版)
微专题八地表形态的塑造微考点5 河流地貌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2022·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蜓曲折,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
某科研团队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从西南到东北发育多种植被。
下左图为科考队根据实地调查绘制的当地植被分布图,并绘制河湾迁移速率与凹岸植被生物量的关系图(下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砾石滩描述正确的是()①夏季面积最大,冬季面积最小②受弯道环流影响,横向输沙而成③地下水埋藏浅,植被分布稀少④附近水域比较深,适宜修建码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对图示区域植被演化关系推测正确的是()①自西南向东北演替,灌木植被年龄大②自东北向西南演替,湿生植被年龄小③凹岸植被生物量大,边滩植被演化快④凹岸植被生物量小,边滩植被演化快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推测科研团队研究估算该处河湾的迁移速率,可能采用的方法是()①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②利用树木年轮估算③河流凹岸的弯曲系数④边滩沉积物的厚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2·广东·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分选系数是表征沉积环境动力条件的重要指标,分选系数越大,水动力环境越复杂。
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山脉,是长江下游的一级支流。
泾县盆地为青弋江流域分界,处于山区峡谷和河谷平原的过渡区,有典型的河流地貌分布,是研究青弋江发育演化的关键河段。
下图示意青弋江位置及研究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青弋江水位变化更为显著的阶地为( )A .T3B .T2C .T1D .T0 5.对青弋江河流地貌发育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构造运动B .东亚季风C .长江贯通D .土壤土质 6.推测青弋江河流发育过程的先后顺序( )A .洪积扇形成、辫状河发育、辫状河流下切、青弋江形成、河流阶地形成B .辫状河发育、辫状河流下切、青弋江形成、洪积扇形成、河流阶地形成C.青弋江形成、洪积扇形成、辫状河发育、辫状河流下切、河流阶地形成D.洪积扇形成、辫状河发育、青弋江形成、辫状河流下切、河流阶地形成(2022·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瓦约村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达德沟中冲出的泥石流在沟口处堆积,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后期在古河道出现湖相黏土与河相砾石的交错沉积。
人教版高三地理复习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含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复习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一、单选题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
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
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的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径流量大B.黄河输沙量大C.地壳上升运动D.沿海海平面上升2.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③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 )A.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B.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D.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青海湖鸟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国际重要湿地手册》,同时加入了《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左下图为青海潮流域和鸟岛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青海湖水禽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青海湖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B.发展旅游促进经济C.提供清洁饮用水D.增加农副产品产量5.在获取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为准确划定水禽保护范围;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A.RS B.GIS C.GDP D.GPS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
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无答难)
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典型试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中海陆交迁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黄河口地区陆速车之快世所少见,但在淤进造陆的同时,三角洲也受到海洋动力的侵蚀作用。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滨海混地生态系统,是中国暖温带地区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 1987-1992年黄河口地区海岸线演变图材料三:1950~2000年黄河利津站(黄河入海口附近)水沙统计图(1)结合材料三,简述1990-2000年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自然原因。
(2)分析1987-1992年图中虚线框内黄河口海岸线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3)分析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对鸟类生存的意义。
典型例题二:(14分)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的一部分劳动力指向性和原料指向性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3分)(2)河口地带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河口却没有形成大城市,试分析原因。
(3分)(3)简要叙述两个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分)(4)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
(6分)典型例题三: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材料: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下表为M城市各月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1)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湿地广布的原因。
(6分)(2)说出多瑙河在M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8分)(3)简析在多瑙河铁门建水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并分析其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10分)(4)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没有形成重要港口城市的原因。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一、单选题黄河三角洲“制造”新大陆的速度,与黄河来沙量和来水量关系密切,当入海沙量小于每年2.78亿吨时,黄河三角洲就不再淤积扩大;而当黄河的入海径流量小于每年76.7亿立方米时,三角洲的陆地不仅不再增长,而且会发生净侵蚀,导致三角洲面积缩小。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累积曲线图和1976~2004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量的变化大致分为图示三个阶段,其变化特点是( )A.先递增后递减B.先递减后递增C.呈逐阶段递减D.呈逐阶段递增2.推测1997年后黄河三角洲总体面积变化的原因是( )A.黄河下游降水量显著减小B.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C.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D.黄河下游地区退耕还林1.C 黄河入海水沙量为后一年减去前一年的累积量,读黄河入海水沙累积量曲线图可知,三阶段的斜率大体减小趋势,说明黄河入海水沙量是逐阶段递减的,据此分析本题选C。
2.B 读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可知,在1995年前三角洲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在1995年前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基本呈减小趋势。
1997年后三角洲面积减小,是上游来沙量减少,导致海浪侵蚀加剧,三角洲增速降低所致,而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由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黄河携带到三角洲地区的泥沙量减少,使得三角洲面积减小。
1997年后黄河下游降水量没有显著减小;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会导致三角洲增大;黄河携带的泥沙多来自中游,退耕还林应在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为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
据此分析本题选B。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①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①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①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5.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高中地理小练习:三角洲(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三角洲(附答案解析)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1) 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处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 台湾岛C. 华北平原D. 喀斯特地貌(3) 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 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 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D. 黄河入海口的位置变化【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河流地貌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但是不能确定是什么样的气候区形成冲积扇,所以①说法不对;三角洲平原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但是不能确定是什么样的气候区形成三角洲地貌,所以④说法不对。
C对,ABD错。
故选C。
2. 【分析】本题考查流水沉积地貌。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河口三角洲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解答】A、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B、台湾岛是板块碰撞形成的,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C、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黄河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故正确;D、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地理必修3练习题(DOC)
地理第三次周测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下图回答1-3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 )。
A.黄河上游泥沙 B.黄土高原泥沙C.地上河河床 D.渤海海底泥沙2.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 )。
A.耕地面积减少B.地下水位下降C.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D.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 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读我国部分地区风能分布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两地的风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 B.植被 C.距海远近 D.地形5.若在甲地建设大型风电基地,除技术与市场因素外,要使风力持续发电还需要重点考虑当地的( ) ( )。
A.河流与水源条件 B.农业与人口规模C.天气与地表环境 D.矿产与地质条件下图为我国植被覆盖率较差的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A.1~3月 B.3~5月 C.7~9月 D.10~12月7.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长C.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图甲为“我国某日沙尘暴天气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
图乙为“P地不同放牧强度物种丰富度变化示意图”,其中6只羊/公顷为重牧强度、4只羊/公顷为中牧强度、2只羊/公顷为轻牧强度。
读图完成8~10题。
8.甲所示地区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有( )①冷锋活跃②植被稀少③水源短缺④地势低平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9.下列有关P地放牧强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轻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高B.重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终小于轻牧C.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均不一样D.相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化相同10.为减少P地沙尘危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宜实行的发展策略有( ) ①大修水利,引水灌溉②因地制宜,退耕还草③规定合理的载畜量④定期实行休耕休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草场超载量=(实际载畜量-理论载畜量)/实际载畜量×100%。
2024高考地理微专题复习流地貌的发育及冲淤平衡练习
2024高考地理微专题复习流地貌的发育及冲淤平衡练习一、单选题。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示意某日某摄影师背朝西南方向拍摄的我国某地区太阳及河中倒影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曲景观的形成,得益于()①较高的纬度①丰沛的降水①平坦的地形①茂密的草本植物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某河流流经滑坡集中分布区,该区域历史上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滑坡,下图示意滑坡发生前后当地河谷地貌演化过程中的3个阶段(未分先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该河谷地貌按时间演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如图,I阶段新形成在河流北侧的河漫滩()A.在洪水期不会被淹没B.由河流快速下切而成C.在河流凹岸侵蚀而成D.由坡面径流侵蚀而成4.①阶段,该河流部分河段河面变宽的主要原因是(),并推测河流大体流向是()A.滑坡体堵塞河道;自西南向东北B.滑坡体堵塞河道;自东北向西南C.河床泥沙淤积增多;自西南向东北D.河床泥沙淤积增多;自东北向西南积扇是河流流出出山口后流水沉积而形成的重要地形。
根据冲积扇所处的环境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旱扇和湿扇。
湿扇位于湿润、半湿润区,所在区域降水较多,扇上河流常年存在;旱扇是暂时性河流造成的,常见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扇上通常多干涸的河道。
左图为“湿扇”与“旱扇”示意图,右图为冲积扇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旱扇”和“湿扇”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扇”自扇顶至扇缘颗粒物逐渐变粗B.“旱扇”发育面积通常较“湿扇”小C.“湿扇”河流多为时令河D.“旱扇”沉积物中砾石磨圆度较好6.判断太行山东侧的冲积扇类型为()A.湿扇B.旱扇C.无法判断D.二者皆有7.太行山东坡冲积扇()A.扇顶适于耕作B.扇缘常有盐渍化现象C.扇中常为绿洲D.扇顶到扇缘沉积物无分选近2000年来,长江入海口的海岸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三角洲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三角洲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①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①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①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3.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1.C 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时,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和入湖处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有分布。
故选C。
2.C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是侵蚀作用形成的;台湾岛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而华北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样都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故选C。
3.D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包括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状况得到缓解,进入河流中的泥沙减少,黄河中游的水利设施建设调节水量、截留泥沙,使入海的泥沙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工农业用水,使黄河的水量减少,输沙能力降低,但是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影响黄河携带的泥沙含量,则答案为D。
下图为“湄公河三角洲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关于湄公河三角洲白然她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B.该地区气候形成原因与地面状况有关C.该地区的河流流量常年稳定D.该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5.下列有关湄公河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广阔,乳肉畜牧业发达B.农作物以水稻为主C.为著名的新兴T业区D.居民多为黑色人种4.D 湄公河三角洲是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A错。
三角洲成因分析
伊犁河流量较大、搬运泥沙能力强;伊犁河有多条支流入湖, 泥沙量大;河口地势较平坦,流速减慢,泥沙沉积较易沉积; 乙河为时令河,流量小,携带泥沙的能力较弱;乙河入湖处地 势起伏较大,泥沙不易沉积。
思维建模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
三角洲成因分析
汕头市实验学校 刘曼虹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 ?
链接高考
指出G河没有 形成明显三角洲的 原因,并加以分析。 (16分)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பைடு நூலகம்
? ?
?
链接高考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
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 分析。(16分)
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 (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
拓展
泥沙量 变化
三角洲面积 变化
沉积作 用变化
链接高考
距起始点距离/km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 20
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 2m
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15 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
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
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1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伊犁河(甲河)从南面注 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并 在其河口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河口三角洲,河口及沿岸处发 育了规模较小的湿地。
与乙河相比,伊犁河湖
口三角洲更明显,试解释其
原因。(8分)
例2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下图为巴
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伊犁河(甲河)从南面注 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并 在其河口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河口三角洲,河口及沿岸处发 育了规模较小的湿地。
2020届高三地理选择题模拟训练(十一)详解.doc
2020届高三地理选择题模拟训练(十一)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 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
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
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 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 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1〜3题。
1 •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成因是A.黄河径流量大 B.黄河输沙量大 C.地壳上升运动 D.沿海海平面上升SPAN 〉2. 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1 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1 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1 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A •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B.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D.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答案】1. B 2. C3. B 【解析】1. 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导致黄河含沙量极大,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向渤海推进,在入海口处沉 积,从而使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
图例 S3新生湿地 、136年的河道1996 年 | jof ifi3尸52'37° 44'①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③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A.①③B.②③5.春季,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低温冻害沙尘天气②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1山地地形的阻挡作用C.②④ D.①④C.地面塌陷D.洪涝灾害2.河水为淡水,含盐量低,故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①对。
高三二轮微专题复习:限定词——从水循环角度分析
针对练习
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罗布泊水源补给 河流——孔雀河断流,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完全干枯。
80°E
河湖
时令河
山脉
聚落
铁路 煤
45°N
钾矿 盐
90°E
天山
哈密
乌鲁木齐
罗布泊
35°N
第38题图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3分) 地处内陆,降水少(1分);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 土质疏松,下渗严重(1分)。
第4题图1
原因: 水利枢纽
Q
200m等高线 沙土
支流汇入少,降水堿少,
国界线
河水补给少;
河流
气温高,蒸发旺盛;
降水量(mm)
250
气温(℃) 降水量(mm)
40
90
气温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严重 35
200
35
80
30
(3分)
30
70
25
150
25
60
20
50
20
100
40 15
15
30
10
10
目前在流域内已建成了P、Q两处重点水利枢纽。 图2、图3分别为图1中的①、②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5°W
塞 内 毛里塔尼亚
P② 加
大
圣路易
尔
4.从水循环角度简析塞内加尔河 流经③地后径流量的变化特征(4分)
15°
河
塞内加尔
③
马里
①
图例 铁路
变化特征:不断减少(1分)
西
冈比亚
.5°
洋
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
2018.11
一日一题综合题——黄河三角洲
一日一题综合题——黄河三角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成,历史上平均每10年左右黄河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道。
黄河入海河道不断演变,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
山东垦利地区黄河两侧新淤地带曾经是一片荒芜之地。
这片土地经过当地村民多年改造,昔日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万亩优质水稻田。
下图为黄河入海口河道变化示意图。
(1)描述历史上黄河河口处发生改道的地理过程。
(2)说明垦利地区黄河两侧新淤地带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3)分析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对黄河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黄河三角洲是国内外少有的资源富集区。
简述其资源优势。
【答案】(1)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入海口附近水流缓,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使黄河河道不断向海洋延伸;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泄洪排沙能力降低,当淤积到一定程度时发生溃堤,导致河流改道。
(2)新淤地形成时间短,地力消耗少,土壤肥沃;周边工矿企业少,土壤污染小;水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便于机械化耕作。
(3)退耕还林、还牧,植被覆盖率增加;减少了水土流失,导致下游入海泥沙减少,河流下游沉积作用减弱;三角洲发育缓慢,甚至退缩。
(4)以油气资源为主的能源资源丰富;海盐、渔业等海洋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广,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后备土地资源充足;三角洲自然风光、湿地、鸟类等旅游资源丰富。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
【详解】(1)考查河流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结合材料分析黄河下游改道的过程,是由于黄河含沙量巨大,大量泥沙被黄河搬运至河流入海口出;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势低平、流速减慢,黄河的搬运能力减弱,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在此处淤积,随着泥沙的不断淤积,河床不断抬升,河流的泄洪能力减弱,当河床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河流发生溃堤,进而导致河流改道。
(2)说明垦利地区黄河两侧新淤地带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12三角洲(流水堆积地貌)
沉积体,即为水进型三角洲。下图为
我国西北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
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布规律,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
的排列特点为( ) A.中间粗两端细 B.上端粗下端细
C C.下端粗上端细 D.两端粗中间细 B 8.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 )
10.河流地貌在成因上都具有一定的联系。读世界三大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 答问题。
(2)比较甲、乙两三角洲冬季的主要风向及对气候的影响。(8分) 甲三角洲冬季盛行偏西风(西南风、西风); 气流源自海洋,受其影响使冬季气温温和;并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 了丰富的降水。 乙三角洲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风); 气流源自较高纬度的内陆地区,受其影响气候低温少雨。
10.河流地貌在成因上都具有一定的联系。读世界三大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 答问题。
(1)用外力作用的相关原理解释图中三角洲地貌形成的共同过程。(4分) 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在河流下游常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地貌。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当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河口,流 速减慢降低,泥沙逐渐沉积,沉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 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洋倾斜的水下三角洲。随着各叉道 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 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图3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
地貌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
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e为下
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
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
鱼类洄游水道。据此完成)
A.地势起伏较大
黄河三角洲盐碱高考题
黄河三角洲盐碱高考题一、引言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但该地区的盐碱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盐碱问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成为考察学生地理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点题型。
本文将对黄河三角洲盐碱高考题的解析、方法、技巧进行深入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解题建议。
二、题型解析1、概念理解:首先,学生需要理解盐碱地的概念,即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分含量较高的土地。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黄河的冲积作用和海水的影响,形成了大面积的盐碱地。
2、问题类型:高考中关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题目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其中,简答题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重点题型,需要学生对盐碱地的形成、影响和治理措施有较全面的了解。
3、考点分析:高考中关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考点主要包括: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对当地农业的影响、治理措施等。
其中,盐碱地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黄河的冲积作用、海水倒灌等;对当地农业的影响主要包括农作物减产、土地荒漠化等;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排水、施肥、种植耐盐碱作物等。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1、深入理解概念:在解答关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高考题时,学生需要首先深入理解盐碱地的概念,了解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
2、熟悉考点:学生需要熟悉关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各个考点,包括形成原因、对当地农业的影响和治理措施等。
这样在解答题目时,才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
3、综合运用知识:对于一些综合性的简答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地理、生物和化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例如,在分析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形成原因时,可以运用地理学的水文学和土壤学知识,以及化学的知识来解释海水倒灌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4、图表分析法:在一些题目中,会涉及到图表分析。
学生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分析。
例如,在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分分布时,可以通过观察图表中的数据,找出盐分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一、单选题黄河三角洲“制造”新大陆的速度,与黄河来沙量和来水量关系密切,当入海沙量小于每年2.78亿吨时,黄河三角洲就不再淤积扩大;而当黄河的入海径流量小于每年76.7亿立方米时,三角洲的陆地不仅不再增长,而且会发生净侵蚀,导致三角洲面积缩小。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累积曲线图和1976~2004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量的变化大致分为图示三个阶段,其变化特点是( )A.先递增后递减B.先递减后递增C.呈逐阶段递减D.呈逐阶段递增2.推测1997年后黄河三角洲总体面积变化的原因是( )A.黄河下游降水量显著减小B.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C.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D.黄河下游地区退耕还林1.C 黄河入海水沙量为后一年减去前一年的累积量,读黄河入海水沙累积量曲线图可知,三阶段的斜率大体减小趋势,说明黄河入海水沙量是逐阶段递减的,据此分析本题选C。
2.B 读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可知,在1995年前三角洲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在1995年前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基本呈减小趋势。
1997年后三角洲面积减小,是上游来沙量减少,导致海浪侵蚀加剧,三角洲增速降低所致,而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由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黄河携带到三角洲地区的泥沙量减少,使得三角洲面积减小。
1997年后黄河下游降水量没有显著减小;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会导致三角洲增大;黄河携带的泥沙多来自中游,退耕还林应在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为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
据此分析本题选B。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①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①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①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5.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3.C 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时,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和入湖处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有分布。
故选C。
4.C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是侵蚀作用形成的;台湾岛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而华北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样都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故选C。
5.D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包括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状况得到缓解,进入河流中的泥沙减少,黄河中游的水利设施建设调节水量、截留泥沙,使入海的泥沙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工农业用水,使黄河的水量减少,输沙能力降低,但是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影响黄河携带的泥沙含量,则答案为D。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6.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7.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6.D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
随着距离海岸的距离增加,海水深度增加。
根据图中1975~2004年的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化,1975年至1990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淤积严重,海水深度减小;1990至2004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减小,海水深度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以侵蚀为主,所以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先淤积、后侵蚀,故选D。
7.B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992~1997年期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下降,说明海水深度增加,泥沙淤积减轻。
黄河入海径流量减少,河口处泥沙淤积减少,水深加大,B正确;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导致河流的冲刷作用加强,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加重,河口处水深减小,A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河口处水深变浅,C错误;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河流流量增加,流速变快,泥沙淤积增大,河口处水深变浅,D错误。
故选B 项。
下面两幅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上图为黄河流经时三角洲演变图,下图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演变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若上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其原因可能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B.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C.黄河河口流速变快D.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9.造成下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8.D 若左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说明泥沙沉积增多,泥沙来源多。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泥沙来源少,沉积减弱,A错误;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泥沙来源少,B错误;黄河河口流速变快,沉积减弱,C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沉积增多,D对。
故选D。
9.D 右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以沉积作用为主,流水侵蚀作用小,A错误;此时没有冰川,不存在冰川侵蚀作用,B错误;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小,C错误;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大,D对。
故选D。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
图1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
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①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①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①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11.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A.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B.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D.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10.C 因为黄河水是淡水,含盐量较低,而海水含盐量较高,河道两岸土壤中含淡水较多,盐度较低,外侧受海水影响加大,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正确。
因近海沿岸受海水影响大是盐度高值区,但地势较高的地区受海水影响小,含盐量较低,①说法错误。
①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受淡水冲刷,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①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形成较晚,海水盐分渗入量较改道前形成的湿地含盐量低。
①①①正确,故选C 。
11.B 有题目可知,其总氮含量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植物生长状况受湿地土壤中盐分高低的影响较大,河道两侧盐分较低,植物生长比较茂盛,枯枝落叶量较大,总氮含量较高,故A项错误。
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土壤盐分较高,植物生长状况差,分解形成的总氮量较低,故B项正确。
总磷含量主要是陆源磷,是由河流水沙携带输入,所以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增;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减,故CD错误。
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2.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A.黄河上游泥沙B.黄土高原泥沙C.地上河河床D.渤海海底泥沙13.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A.耕地面积减少B.地下水位下降C.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D.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14.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12.B 黄土高原地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了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势平坦,泥沙大量沉积。
选B正确。
13.C 黄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受海水侵蚀影响,盐碱化重不利于农耕,湿地增幅减小,不影响耕地面积;湿地增幅减少,地下水也不受影响;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幅下降;三角洲受海浪侵蚀后退幅度加大。
选C正确。
14.D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主要是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的治理,收到一定效果;上、中游水利工程拦截了部分泥沙,减沙效应明显;黄河上、中游地区大力发展防护林体系,水土流失减少;渤海的风浪大小对黄河含沙量没有影响。
选D正确。
黄河含沙量非常大,因此常常引起河道改变。
下图是近百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和河道变迁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黄河下游地区经常发生河道改道现象,下列关于其主要原因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中上游洪水来势凶猛,冲决沙质河堤而决口改道B.位于板块边界,地壳下陷,黄河至此突然跌落改道C.黄河带来泥沙导致河道淤积抬高,洪水冲决河堤而改道D.下游人类活动频繁,开挖大堤,导致河堤松软而决口改道16.1972 年以来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幅有迅速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渤海湾水深增大,黄河来沙淤积变缓B.近年来中上游修建大量水库拦截了泥沙C.近年来黄河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加明显D.黄河上游流速变慢,溯源侵蚀大量减少17.河流三角洲常常是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黄河三角洲却相反,其原因是( )A.沉积泥沙颗粒较粗,种植不便B.三角洲下蚀明显,地形起伏大C.三角洲河网较密集,开发不便D.河道变迁频繁,三角洲变化大15.C 由材料“黄河含沙量非常大,因此常常引起河道改变”可知,黄河下游地区经常发生河道改道现象,是因黄河带来泥沙导致河道淤积抬高,洪水冲决河堤而改道,C正确;中上游洪水冲决沙质河堤改道对下游地区改道影响不大;与板块运动和人类活动无关。
故选C。
16.B 黄河三角洲的成因是黄河的泥沙堆积,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幅有迅速减少最可能是黄河泥沙含量减少,原因是近年来中上游修建大量水库拦截了泥沙,B正确;渤海湾水深相对稳定;黄河下游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黄河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加明显和溯源侵蚀大量减少对黄河下游含沙量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