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
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拾.(shè)级而上,威严的穹.(qióng)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
踞苍穹。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jiàn),宛如小姑娘的发髻.(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C.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株枯桕.(jiù)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lài)子”。
D.“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nèi)地
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chàng),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寻找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
..那
..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
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B.为了方正的事业需要,有时侯
....的事情。但是我到 61 岁
..就去卖狗皮糕。药。,做点招摇撞骗
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奋斗过来的,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
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
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
....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D.不要轻觑
..着我们..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
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
..持久的人质。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
就常常自叹不如
....了。
B.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
....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
才是真正的物主。
C.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歇斯底里
....地开始了,
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D.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
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
....。
4.(3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
迫追求光明,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B.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C.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D.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树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树苗的美梦里。
5.(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A.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B.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了。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C.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D.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6.(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
B.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记承天寺夜游》传达出的微妙而复杂的心境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C.《社戏》是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选自《呐喊》。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杂文,选自《三闲集》。
D.顾拜旦,法国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
7.阅读《怀疑与学问》节选的文字,完成各题。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
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迷信。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文中第⑤段括号处应依次填入关联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都不然和
B.不论都否则或
C.尽管而否则及
D.不论总否则或
(2)对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于传说的话有“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
B.对于传说的话,都应当经过一番推敲,不应当随便就信了。
C.对于任何学问,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
D.对于任何学说,都不能相信,必须要去亲自验证才能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