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实用版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0fc0fe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e.png)
安全管理/管理杂谈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一、事故频发的原因探讨首先,煤矿企业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国家的煤矿安全监察指令要么不执行要么执行的力度不够,在煤炭巨大利润的驱动下,出现了冒险赶任务,违章超产量的不良现象。
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法规在一些企业中成了阻碍企业经济腾飞的绊脚石,企业安全管理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其次,安全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安全保障力低,使诸多安全隐患长期存在于生产作业环境之中,时刻威胁着煤矿生产者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再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明确,该企业落实的责任推给政府,该政府落实的责任推给企业。
再其次,煤矿生产实际操作规程不规范,一些管理者强令职工冒险作业,违章指挥、冒险蛮干现象层出不穷。
最后,煤矿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敢拒绝违章指挥、冒险作业。
二、对策(一)营造安全生产氛围1、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全面学习法律法规、操作技能,使操作者掌握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能,从而转变旧有的安全价值观,拒绝违章指挥。
2、用办板报、听演讲、办讲座、送温暖、献爱心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营造企业安全管理文化氛围,使企业安全文化潜移默化在广大职工心中,增强他们的安全主动性和事故预见性。
3、建立健全煤矿生产作业流程各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制度并加大制度落实的检查力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程序机制运行通畅的安全管理模式,从制度源头堵住安全管理的漏洞。
(二)加大安全监督力度1、从各操作岗位抽调一批井下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技术工人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监察队伍,并赋予他们至高无上的安全监察权力,进一步加强基层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
2、构建一个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为煤矿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更重要的是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处于有效的动态监管之下,使安全信息对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4f821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2.png)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11-04T03:49:25.994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7期作者:母朝峰[导读] 现如今,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煤炭生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识。
母朝峰内蒙能源长城五矿内蒙古鄂尔多斯 016299摘要:现如今,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煤炭生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识。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绝大多数煤矿属于地下作业,煤层储藏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安全事故频发。
安全生产是煤矿领域执行作业任务的永恒课题,更事关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煤矿企业的效益,安全管理一旦被忽略,则效益的创造和生产成就的取得均是无意义的。
本文立足于煤矿安全管理的实际,通过论述安全管理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谈一下改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煤炭企业;监管;行业法规众所周知,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的储量占世界的近一半,同时,也是煤炭资源的使用大国,煤炭行业作为一类异常关键的能源行业,其生产效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关平国民经济命脉。
同时,煤矿生产是对安全操作的要求较高的行业,在煤矿生产的全过程中,负责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对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统一规划、调度、引导、监督和控制。
作为高危行业,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事故频发报端,安全管理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中。
本文首先阐述安全管理中的问题,接着给出一些安全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1、安全管理及企业的技术控制力量相对薄弱目前,为数不少的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单方面注重经济效益,在对企业生产管理时,安全管理意识极其淡薄,当效益及安全产生矛盾及冲突时,往往会降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严格要求。
除此以外,一些煤矿在执行采掘作业中未能制定清晰地规划,也没能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当采掘接替严峻时,并运用非规范化的工作面进行开采,对过断层及石门揭煤等方面未能出台安全管理的技术性保障办法;另外,一些煤矿工作面甚至还出现无风照旧作业的情形。
新时期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与对策
![新时期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ab17e2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6.png)
新时期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与对策1. 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在新时期,煤矿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煤矿规模不断扩大,安全管理难度在增加。
越来越多的矿区被开发,导致煤矿面积扩大,人口密度增加,安全隐患更加复杂。
(2)煤矿安全措施更新换代较慢。
虽然煤炭工业技术不断发展,但仍有很多老矿井的安全设施和设备需要升级改造。
(3)煤矿企业经济压力大,安全管理的投入难以得到保障。
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是他们最关心的,因此安全管理的投入往往是削减的,这使得安全风险不断上升。
(4)员工素质和安全意识亟需提高。
许多煤矿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预防缺乏投入,这也为煤矿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升级改造老矿井的安全设施和设备,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2)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监管机制和政策,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管。
(3)加大对煤矿安全工作的投入,增加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费。
(4)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2.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路径这里提出了一些现代化的安全管理路径:(1)信息化管理。
煤矿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比如物联网、云计算等,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提前预警和管理安全隐患。
(2)安全评估。
通过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估,可以识别和排除安全隐患,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智能化管理。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可以实现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减少工作量。
(4)培养员工安全意识。
为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倡导安全文化、安全教育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安全信念和意识。
(5)合理分权和责任。
通过合理分权和责任,实现责任明确,各级别管理层分区分级实施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是多方面交织的,需要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3. 安全监管政策的完善安全政策的完善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安全监管部门的核心职责,提高监管效率和管理水平。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6bc478ae518964bce847c20.png)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摘要:我国的煤炭资源储备较为丰富,但大多数煤矿开采作业都是在地下进行的。
因此,煤矿自然条件较差,开采环境复杂多变,加之开采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等原因,致使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极大制约了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尽量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对策1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1.1生产设备非常陈旧,而且技术落后首先,在煤炭开采公司中拥有的采掘设施在技术含量上是比较低的,同时也没有对其进行实时更换,大部分设施均长久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中,这就在生产活动中潜藏下了大量隐患。
其次,在安全设施的配备上未能投放足够的资金,很多煤炭公司在进行具体生产的过程中,均产生了设施老化的情况。
另外还欠缺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无法针对机械设备实施相应的保养和修理,从而致使安全设施成为了摆设,很难在事故的预防上发挥真正的价值。
1.2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目前,在煤炭领域中,我们国家在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国家煤矿行业的良好发展,其中,生产工作的安全水准是阻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性元素,必须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按照我们国家目前煤矿的实际采掘情况来讲,在具体采掘期间,未能依照相关准则实施采掘,例如,在国内的部分中型和小型的煤矿中,并未对工人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工作,矿产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会关系到多方面的问题,对于管理人员的标准也是极高的,假如其未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在技术进步期间无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便会在采掘期间埋下或引发各种安全隐患[1]。
1.3煤矿企业内部管理缺少规范性,权责不够分明想要确保煤矿公司的生产工作能够得以高效、安全、有序的进行,就必须根据其具体的进展状态来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和管理程序。
利用安全管理方面的规范,可以针对煤矿公司中相关的员工进行行为上的管制,可以使工作者在执行任务市拥有相应的参照,有效避免在生产工作中出现不规范的随意操作现象,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及建议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2d2bc7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6.png)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及建议煤矿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煤矿事故频发。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及保障煤矿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现况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监管力度不够。
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但是由于实施力度不够,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按规定从事安全生产工作,这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第二,监管手段滞后。
当前的煤矿安全监管主要依靠人工巡视、检查和现场解决问题,一些现场情况难以被及时把握,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同时,传统的监管手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全面监管。
第三,部门协调不够。
煤炭行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领域,各部门之间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协调不够,难以形成合力,导致一些难题得不到彻底解决。
二、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第一,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动各级监管部门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督促煤矿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对于一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煤矿企业,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包括停产整顿、罚款、撤销许可证等。
第二,拓展监管手段。
政府应该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实现机器代替人力,提高监控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以减少事故发生。
第三,健全协调机制。
政府应该建立起涵盖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协调机制,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联合行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全面覆盖。
在落实上述建议方案的同时,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提高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
煤矿安全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煤矿安全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c25aa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b.png)
煤矿安全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煤矿安全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一、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现象严重。
一些煤矿矿主为追求高额利润,无视国家法律法规,铤而走险,抗拒执法,无证或证照不全违法组织生产,超层越界开采。
据统计,58起特大事故中有8起是超层越界开采造成的。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松林村张老佩煤矿由当地村民非法建井,无任何合法证照和手续,地方政府已责令封停,2004年12月初矿主擅自启封、非法组织生产,因独眼井开采、未形成矿井通风系统造成瓦斯积聚,导致“2.15”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死亡27人。
(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一些煤矿企业忽视安全管理,以包代管。
一些乡镇煤矿随意变动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员均无任命文件,主要管理人员长期不下井。
一些国有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重生产、轻安全,向煤矿下达的产量、掘进进尺等指标越来越高,在这种考核指标的压力下,导致矿井负责人盲目追求产量和利润。
一些国有重点煤矿干部责任心不强,作风漂浮,不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各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下去。
如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阳方口镇贾家堡煤矿接替井经过几次转包,一直包到包工队,造成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明确,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混乱,矿井总风量严重不足,工作面形成循环风,使瓦斯局部积聚并达到爆炸浓度,工人违章放炮产生火焰引起瓦斯爆炸,死亡36人。
(三)企业技术管理薄弱。
由于煤炭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有经验的工人流失严重,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又不愿到企业工作,企业人才严重缺乏;一些煤矿不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采区和采掘工作面无设计,不编制采掘作业计划和作业规程,有的煤矿不按设计施工作业;石门揭煤、巷道贯通、过断层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等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忽视生产技术管理,采掘布置不合理,采掘失调严重;一些突出矿井、水害严重的矿井和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矿井,采取的综合防突、防治水和防尘措施缺乏针对性。
煤矿安全监管现状与改进方案
![煤矿安全监管现状与改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0c32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1.png)
煤矿安全监管现状与改进方案煤矿安全一直是中国矿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为了解决煤矿安全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煤矿安全监管工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现状和改进方案两个方面,探讨煤矿安全监管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首先,煤矿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监管力度不够、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煤矿企业责任意识薄弱等。
尽管政府加大了煤矿安全监管的力度,但由于煤矿数量庞大,监管部门的人员和资源依然不足。
监管人员人数少,难以对所有煤矿进行全面监管,导致一些煤矿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而且,一些煤矿企业和监管部门之间存在勾结、贿赂等问题,导致执法不规范、不严肃。
同时,煤矿企业的责任意识薄弱,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存在违规生产和违法操作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方案。
其一,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煤矿安全监管的投入,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装备。
同时,建立健全信息化监管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煤矿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监管效能。
其二,严厉执法。
政府要加强对监管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监管机制。
对违规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涉及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增加对违规煤矿的处罚力度,以儆效尤,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其三,提高煤矿企业责任意识。
政府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增强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煤矿企业责任追究机制,推动煤矿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并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其四,加强行业合作。
政府要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共同解决煤矿安全问题。
与矿山机械设备厂家合作,提供技术支持,改进煤矿设备和技术,提高矿山安全性。
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强煤矿安全科研,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煤矿安全工作的创新。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煤矿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e0562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d.png)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现状:
1.煤矿安全事故频发: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尽管一些措施被实施了,煤矿安全状况仍然严峻。
2.事故原因多样: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如工作压力过大、设备老化、矿井管理不善、人员运营差错等。
3.现有管理措施局限:现有的管理措施,如安全标准规定、安全生产法规、煤矿安全培训等,在实践中仍面临限制和问题。
对策:
1. 强化安全意识:煤矿从业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正确认识煤矿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2. 加强培训:煤矿管理部门应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培训.
3. 提升科技满足:煤矿应用科学技术,提升矿山生产效率,以减少人力和设备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煤矿安全水平。
4. 制定更严格的规定:应制定更严格的规定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工作压力、设备更新、管理责任的规定和宣传设施应该更加完善。
5. 强化监管和执法:监管部门应该对煤矿安全问题的整个过程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执法,强化安全意识,坚决执行安全生产法规。
6. 推广矿井智能化与信息化:推广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实现煤矿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煤矿的安全性,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7. 加强联合防控:地方政府、监管机构和企业应加强联合,进行全链条的联合防控,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及策略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51b69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f.png)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及策略首先,我国煤矿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监督管理难度较大。
根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约1.7万座煤矿,其中包括了各类煤矿,从国有大型煤矿到小型私营煤矿都有。
由于煤矿数量众多,地理分布广泛,监督部门难以做到全面监控和管理,容易出现监管盲区和漏洞。
其次,我国煤矿安全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虽然我们在近年来加大了对煤矿安全设备和技术改造的投入,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一些煤矿安全设备老旧且功能不完善,无法及时检测和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
此外,一些煤矿企业重利益轻安全,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一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安全问题抱有侥幸心理,忽视和疏于管理煤矿安全环境。
这种重利益轻安全的思想导致了煤矿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中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督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煤矿的监管,建立健全煤矿事故防治体系。
加强煤矿巡查力度,提高发现和防范事故隐患的能力。
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依法追究责任,增加违法成本,形成威慑劝阻作用。
其次,提高煤矿安全设备和技术水平。
加大对煤矿安全设备的研发和改造投入,推广使用安全可靠的设备和技术。
加强对煤矿设备的检验和维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此外,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和教育。
通过开展煤矿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加强对煤矿现场管理的监督和指导,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推动煤矿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和转型升级。
加大对小型私营煤矿的整顿力度,推动煤矿行业从规模化向集约化、智能化发展,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但通过加大监督力度,提升设备和技术水平,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以及推动行业结构调整等策略和措施的实施,我们有望取得煤矿安全生产的长远发展。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探讨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3d5353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f.png)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探讨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煤矿已成为了全球主流的燃料来源之一,同时也成为了矿业工人安全的重点关注对象。
煤矿作为一种高危职业,其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理应十分重要,但实际上,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现状从国内煤矿事故情况来看,近年来煤矿事故依旧频繁发生,事故中的死伤人数依旧居高不下。
原因在于煤矿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同时相关的法律、政策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1.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近几年,尽管国家加强了对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监管力度,但依旧存在煤矿安全管理的漏洞。
主要原因在于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技术管理、设备调试不到位等因素。
2.煤矿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伴随着煤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煤矿安全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其中的主要挑战有:(1)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职业,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
但是现在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整体上还需加强,这就使得煤矿安全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2)缺乏合格人员同样由于技术性较强,导致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煤矿甚至连人员都不足。
这就为煤矿的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
(3)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煤矿作为一种高危职业,其安全管理要求也不断增加。
但是煤矿管理人员技能并没有相应提升,同时,煤矿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也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解决问题之道要解决煤矿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技术规范、加强管理、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从而全面提高安全管理的品质和水平。
1.加强煤矿安全管理规范首先,煤矿安全管理需要依据相关规范进行安全准备和规定。
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从而规范煤矿的生产和管理行为,约束相关责任人和工作人员,从根本上提高煤矿安全水平。
2.加强人才培养现在,绝大部分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所以应考虑加强人才培养。
通过大力推广煤矿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管理威信,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措施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d47ded99b89680202d82519.png)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措施在我国,为了提升煤矿工作的安全性,就需要做好煤炭安全管理工作,提倡安全质量标准化,采用科学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方式,实现煤炭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1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煤矿安全管理,作为煤矿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日渐受到更大重视。
众所周知,煤矿的开采一般没有地理界限,煤矿所在地就是生产所在地,一般具有人力庞大和工作任务繁重的特点,其工作环境的恶劣必然决定其安全的隐患存有,只有煤矿企业保证安全管理,才能真正达到生产的目的。
利益面前,职工的生命安全才是更加值得珍惜的,煤矿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必须得到充足重视。
2新形势下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有的问题2.1煤矿安全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落后在煤矿经营管理上,先进的煤炭管理模式都是产生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这也是因为美国成熟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形成,特别是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元化的企业结构,更推动美国等发达国家煤炭企业管理模式的形成。
而目前我国在煤炭安全管理上,存有着管理政策落伍的现象,这是造成我国煤炭企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
2.2煤矿安全管理技术队伍不健全目前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尽管提升对于煤矿安全技术队伍的资金投入,但因为部分煤矿安全管理的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技术水平的落后,降低了煤炭企业工作的工作效率。
加上部分煤炭企业工作人员配置不足、工作课业内容过大等原因,使得很多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没有时间去思考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煤炭安全隐患。
2.3煤矿安全管理不规范煤炭安全管理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建立正规的管理体系,部分煤炭企业都没有设置煤矿安全管理的承担部门。
二是没有建立明确的管理奖惩制度,目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还是采用以“罚”立威的政策对企业员工进行约束,这样方式极大的降低了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到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3.1完善制度建设,实现标准化管理煤炭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的方面较多也较为复杂,因此,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强化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并做好执行工作。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a473f9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a.png)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1.引言在煤炭是中国主要能源之一的情况下,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安全制度、安全文化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与薄弱。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危及到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也严重制约了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将对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2.1 安全设施煤矿安全设施是保障煤矿安全的重要手段,包括防尘设施、通风设施、瓦斯抽放和侦测设施、灭火设施等。
但是目前部分煤矿安全设施不完备、不规范,不适应煤矿深井采掘、地质条件复杂等需求,这就给煤矿生产造成了较大威胁。
2.2 消防设施煤矿消防设施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栓、火灾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等。
但目前部分煤矿消防设施、应急预案不完善、救援水平不高、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给煤矿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3 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反映人们安全思想、安全行为及安全制度的信仰和行为方式的总称。
目前,部分煤矿员工安全意识淡漠、安全责任感不强,对于安全规定不遵守、不认真执行,安全意识和文化建设存在短板。
2.4 安全管理制度合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但现实中还是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违法违规现象呈上升趋势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炭行业的发展。
3. 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3.1 加强煤矿安全设施建设煤矿安全必须由设施采取行动,需要在煤矿建设、维修保养、安全达标检测等多个环节上对煤矿安全设施进行完善,尽量缩小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3.2 提升煤矿火灾防护水平加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致力于提升煤矿的消防设施建设,推行“情感教育”培养员工消防意识,同时开展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3.3 完善安全监管机制通过推式安全管理概念,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现有行业标准,建立安全监管体系,实现对煤矿行业进一步完备,形成科学的、完备的用电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可以提升煤矿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47751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1.png)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论文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论文一、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1人员因素是造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最终需要人的落实,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效果。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从事煤矿生产工作的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素质匮乏、文化程度不高、安全责任制度意识淡薄等问题,而且人员内部管理混乱,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和执行,这给煤矿安全管理带来了隐患。
人员素质偏低直接导致甚至加重煤矿事故,尤其是在煤矿事故发生后,正确的自救措施会降低煤矿事故的危害,然而就目前我国煤矿工人素质来看,很难做到这一点。
一旦煤矿工作人员在开采作业过程中出现安全意识不足、违规操作或者是没有能够及时发现险情,这些都会带来严重的煤矿安全问题,对正在生产的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还有许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本应该立即自救的煤矿工作人员由于专业自救知识的缺乏,无法正常地利用自救设备展开有效的自救工作,造成煤矿安全事故后果的进一步扩大,这些都给煤矿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和隐患。
1.2机械设备非正常使用导致安全事故机械设备是煤矿生产的工具,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煤矿安全。
在对目前的多起煤矿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显示,大量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的非正常操作导致的,煤矿工作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未能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就很有可能诱发煤矿安全事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其次我国目前煤矿生产设备的维护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大部分的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由于井下的开采环境相对复杂,极易导致机械设备的非正常工作,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维护,这些因素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煤矿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严格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部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真正实施起来却大打折扣,很多生产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达到应用的效果。
并且目前在安全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安全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监察管理和安全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doc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doc](https://img.taocdn.com/s3/m/71a29625ad02de80d5d84058.png)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改革开放近十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工作有了明显好转,全国煤矿“八五”前4年(1991年~1994年)百万吨死亡率比“七五”期间下降了28.01%。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下降了50.68%;国有地方煤矿下降了20.06%;乡镇煤矿下降了33.18%。
但由于安全管理和安全科技水平等相对落后,煤矿事故多、伤亡大、职业病严重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好转。
仅以1988年世界上重要产煤国家的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做一对比就可看出:百万吨死亡率美国为0.06,波兰为0.59,英国为0.17,印度为0.93,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平均为0.5;而1996年我国各类煤矿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5.3,比1988年的世界主要产煤国家平均百万吨死亡率高出近10倍,因各类伤亡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250多亿元,建国40多年来,其累计损失超过4000多亿元,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一切均警示了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式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国有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呢?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述。
1 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建立现代化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工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能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根、盈利取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
科学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而且科学技术必须通过管理才能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系统工程是煤炭工业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它是一种重视人、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系统和动态的管理方法,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煤炭行业整体安全的最优化,即使煤炭工业在生产中达到最佳的整体安全运行效应。
煤炭行业传统的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这样一种以企业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安全管理模式。
浅析煤矿安全管理的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浅析煤矿安全管理的的现状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21ce1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3.png)
浅析煤矿安全管理的的现状及解决对策(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浅析煤矿安全管理的的现状及解决对策第1篇浅析煤矿安全管理的的现状及解决对策0.前言近年来,我国企业,尤其是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依然十分严峻。
煤矿安全现状与改进方向讨论
![煤矿安全现状与改进方向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a8a309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d.png)
煤矿安全现状与改进方向讨论煤矿是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然而,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煤矿安全事故仍然频发,导致了许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的现状和改进方向进行讨论。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的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煤矿的安全设施和管理水平不同,一些小矿山和私人矿山在安全设施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其次,劳动保护意识和技能水平亟待提高。
一些煤矿工人缺乏安全意识,经常忽视安全操作规程,这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此外,一些矿工的技能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应急处理能力。
最后,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仍然需要加强。
一些矿山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整改和惩罚,导致了安全风险的存在。
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困难和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改进的方向。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煤矿的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煤矿的安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投入,确保煤矿的安全设施能够满足相关标准。
此外,煤矿企业应加强对安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其次,我们应该提高劳动保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执行。
政府也应该加大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支持力度,确保煤矿工人具备必要的应急处理能力。
再次,我们应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煤矿的日常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安全规定的落地和执行。
此外,我们还应建立一个健全的安全信息化系统,实现对煤矿安全的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除了以上的一些改进方向,我们还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来提升煤矿安全水平。
例如,我们可以学习某些国家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技术,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我们可以加强与国际煤矿安全机构的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
此外,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煤矿的安全水平。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a4ad6f92af90242a995e51c.png)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发表时间:2019-09-04T10:08:47.7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郑金平[导读] 煤矿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是安全管理,有越来越重要的煤矿管理地位。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哈密大南湖一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839000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的储量占世界的近一半,同时,也是煤炭资源的使用大国,煤炭行业作为一类异常关键的能源行业,其生产效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国民经济命脉。
同时,煤矿生产是对安全操作的要求较高的行业,在煤矿生产的全过程中,负责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对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统一规划、调度、引导、监督和控制。
作为高危行业,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事故频发报端,安全管理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中。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以供参阅。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对策引言煤矿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是安全管理,有越来越重要的煤矿管理地位。
我国在近几年对煤矿的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使很多的煤矿都处在一个生产安全的稳定的状态。
但是,在实际的煤矿生产状况来看,仍然有许多不安以及危险的因素,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煤矿的生产,还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威胁。
因此可以看出来,对煤矿做好安全监管有很大的意义。
1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性探究煤矿行业究其本质而言是一个资源开发型行业,因此在日常的管理和作业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以追求产量为第一指标的片面思想,且由于几十年来所遗留下来的粗放式的作业方式,煤矿工业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处于一个不冷不热的态度,久而久之导致安全管理观念薄弱、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众多煤矿企业的普遍问题,严重制约着新时期条件下煤矿行业的转型进程与可持续化进程[1]。
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是煤矿行业应该迫切进行的一项主要工作。
通过加强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能够保证煤矿行业发展的稳定性,侧面提升煤矿行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切切实实落实国家提倡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助于实现煤矿行业的转型与突破,在新时期的经济条件下同样迎来跨越与腾飞的机遇。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32cb62b4afe04a1b171de2d.png)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矿业发展的生产力也在不断提高。
在新的经济背景下,相关煤矿企业除了要关注矿物的开采速度和开采规模外,还应注重采矿安全问题,确保经济问题与安全问题同步解决。
文章从现阶段的矿山管理活动出发,以煤矿企业为例,简要论述采矿技术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一、采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研究(一)制度执行流程化在现阶段的矿场安全制度管理环节,为了提升相关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国家相继出台了《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针对矿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保障安全生产。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煤矿企业的执行方法与法律约束力之间存在极为明显的冲突,基本执行活动与管理条例相悖;部分煤矿企业所提出的管理制度流于表面,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督导人员并不能发挥个人管理职能,其并不能纠正煤矿企业所发起的矿物开采环节存在的违章行为;部分煤矿企业过度注重经济利益问题,对于一些危险生产、危险采矿、违章操作行为视而不见,随着安全隐患的逐渐增加,安全风险也在随着生产活动的推进直线上升。
(二)安全设备落后。
随着生产活动的逐步复杂化、现代化,相关管理理念并没有随着开采任务的更新而更新。
部分煤矿企业的安全设备极为落后,受到资金短缺、人员流动、客观损耗等问题的限制,石材矿场的采矿设备并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其也没有根据安全管理要求革新对应的采矿技术,随着设备损耗程度的不断上升、开采难度的不断上升,发生采矿危险的概率也在增加;部分煤矿企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备的人身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建设可用的逃生通道,没有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管理者目光短浅,过度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安全建设问题,其必将承受更为严重的损失。
(三)安全管理责任不到位要发挥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最大作用,就要建立与管理制度相匹配的安全管理机制,通过人事力量积极解决安全管理矛盾,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6274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改革开放近十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工作有了明显好转,全国煤矿“八五”前4年(1991年~1994年)百万吨死亡率比“七五”期间下降了28.01%。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下降了50.68%;国有地方煤矿下降了20.06%;乡镇煤矿下降了33.18%。
但由于安全管理和安全科技水平等相对落后,煤矿事故多、伤亡大、职业病严重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好转。
仅以1988年世界上重要产煤国家的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做一对比就可看出:百万吨死亡率美国为0.06,波兰为0.59,英国为0.17,印度为0.93,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平均为0.5;而1996年我国各类煤矿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5.3,比1988年的世界主要产煤国家平均百万吨死亡率高出近10倍,因各类伤亡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250多亿元,建国40多年来,其累计损失超过4000多亿元,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一切均警示了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式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国有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呢?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述。
1 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建立现代化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工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能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根、盈利取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
科学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而且科学技术必须通过管理才能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系统工程是煤炭工业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它是一种重视人、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系统和动态的管理方法,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煤炭行业整体安全的最优化,即使煤炭工业在生产中达到最佳的整体安全运行效应。
煤炭行业传统的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这样一种以企业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安全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企业往往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放在生产和追求经济效益上而把安全工作放在次要位置。
传统的安全管理往往是从各企业(或人)自身经验中归纳的一些方法、原则进行管理,故称经验管理。
而现代安全管理系统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核心,并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跨越各学科领域的边缘学科。
它着重应用计算机主控技术和网络技术形成安全监测信息网络和安全生产过程的动态管理,从精神、物质、信息等方面去调动人的积极性,改造客观条件,能动地分析、预测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使事故的概率达到最低值。
它与传统的安全管理重要的区别在于:打破了传统安全管理中单一的凭经验和个人主观判断与决策,而是靠客观实际的准确信息进行综合地、系统地分析,从人与环境关系、人与物关系的诸要素中,寻找出真正的事故原因,并做出预测和安全评价,研究事故致因的初始事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现代安全管理系统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控制和消除导致人员伤亡、职业病和财产损失并最终实现在功能、时间、成本等规定的条件下系统中人和财物所受的伤害和损失最小,即采用科学系统工程的原理、标准及技术方法,全面系统地识别、分析和评价整个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为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费用等因素提供依据,使事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系统安全状态。
如国内某矿务局是个年产原煤1000万t、职工总数8万余人的国家特大型联合企业,1992年~1995年,全局事故呈上升趋势,1996年,在全局试行安全系统工程,经过近4年对6个子系统的应用,查出“三违”165人次,查出和解决隐患5750条,现场停止回采工作面13个次,停止掘进工作面29个次,避免了有可能造成的事故80次,有效地控制了井下所有作业场所的安全隐患,对防止事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煤矿企业推广应用安全系统管理工程,是煤矿提高安全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 建立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从1994年到1996年,全国煤矿重大以上事故有上升的趋势。
1996年,全国煤矿发生的重大以上事故比1994年增加了76次,上升31.8%;乡镇煤矿1996年发生的重大以上事故占全国煤矿重大以上事故总数的80.5%,与1994年的发生次数相比,增加了78次,上升32.42%。
实践证明,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并使事故得到根本遏制,就必须苦练内功,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
安全管理标准化是企业的一个战略问题,它包括质量标准化、信息管理、事故调查与分析等等,它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效益工程。
只有实行标准化管理,使一切工作处于良性的运作状态,才能实现人、财、物的最佳组合,从而获得时间上的节约和经济上的效益。
衡量煤矿安全管理的好坏,应根据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化和事故发生频度的实际加以确认。
因为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是煤矿安全的基本保证,它的好坏不仅表现在矿井的工程质量、设备状况等硬件静态方面,同时也表现在生产过程的实际管理及工人按实际操作的自觉性等软件动态方面。
早在1988年,国家就在地方煤矿中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质量标准化建设,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规范的程序。
1992年前后,国家针对地方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成果,又重新修订并实施了新的考核标准。
“安全为天,质量为本”,“上标准班,做标准事,干标准活”使得煤矿各项技术标准明确,有据可查,有标可依,并与国际IS----9002安全标准体系接轨,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标准化是花架子,是形式,投入大,劳民伤财”等错误观念。
实践充分证明,标准化管理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性环节。
以淮北某矿为例,该矿是1986年集资521万元投产的,虽然原煤产量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的目标,但矿井却后劲不足。
为此,在权衡利弊,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矿当年拿出30余万元,大张旗鼓地开展达标活动,井上井下双管齐下,改造生产系统,实现两翼开采,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方法等等,标准化建设一步到位,并通过部颁标准验收,从而取得连续9年被授予部标准化矿井称号的好成绩。
3 强化素质教育与安全培训煤矿生产发展到当今现代化生产阶段,尤其是大型、特大型煤矿企业的生产是以综合机械化采掘、生产集中、生产环节相互依赖性强且管理进入系统化、信息化以及对人素质要求很高为特点的。
企业后劲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综合实力的强弱,其中“人”是至为关键的因素,因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硬件和软件归根结底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再先进的管理方法,再先进的生产设备,都要依赖人去实现它们的价值。
所以每个成功的企业,都必须积极致力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在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先进的管理方法被普遍应用的情况下,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成败和能否确保其发展后劲的关键。
现今煤炭企业的职工,大多是农民工、轮换工、合同工、协议工和临时工,他们文化水平低,又没有专业技术,心理上缺乏市场考验的能力、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集约化、机械化采煤作业,特别严重的是某些地方煤矿经营决策者往往都是农民出身,在实行矿长负责制以后,很容易急功近利,缺乏从后劲着眼的人才培训和储备战略。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应严格用工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定期对上岗职工进行强化性的安全技术岗位培训,使每一个职工从理论上都知道本岗位上每一个工序的技术要求和规程措施上的安全要求,达到“应知”要求并做到时间上、制度上有保障,即每隔一定的时间对职工全部轮训一遍。
由于煤矿生产方式不同,生产工艺不同,机械化程度不同,有的一个工种一个岗位,有的可能几个工种一个岗位(即多工种岗位),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要强化安全培训,不论是单工种或多工种,干几个工种就要学几个工种的岗位作业标准。
同时,安全培训要有培训质量的要求,培训结束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发给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考试不合格,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坚持“不懂本岗位作业标准的职工不准上岗”和“不按本岗位作业标准作业的职工下岗强制培训并按违章处罚”的原则。
对各工种岗位作业标准的编制一定要通俗易懂,以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职工,真正做到既要考虑作业标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又要考虑作业标准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其次,应特别加强要害工种的专业培训和调岗工种的换岗培训。
如对井下电钳工、主提升司机、电机车司机和采煤机司机等特殊工种,要进行复训。
同时,对新入矿工人以及更换岗位者,更要严格培训,对流动作业和单岗作业人员要加强监控。
最后,理论培训应与实用技术有机结合,加强岗位技术练兵,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于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规定进行作业。
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
煤矿一切生产经营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这不仅是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讲,安全本身就是煤矿的最大效益。
只有牢牢遵循“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改革、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建立一套现代化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才能促进煤炭工业经济效益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