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三课 做个受欢迎的人 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三课做个受欢迎的人鄂科版教学目标1.了解受欢迎的人的共同特点,培养学生受欢迎的意识。
2.学会主动和关注他人,增进人际交往的技能。
3.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理心,促进班级和谐。
教学重点了解受欢迎的人的共同特点,培养学生受欢迎的意识。
教学难点学会主动和关注他人,增进人际交往的技能。
教学内容及方法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你们班上有哪些同学是很受欢迎的?为什么他们很受欢迎?2. 学习(15分钟)让学生观察三幅图片,分析这些人为什么受欢迎,找出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并记录在小黑板上。
•图1:一位活泼开朗、善于交流和表达的女孩。
•图2:一位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热情主动的男生。
•图3:一位有礼貌、正直,友善待人,高情商的女生。
随后,分组让学生模仿这些共同点的人物特质,进行小组展示。
3. 活动(25分钟)让学生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点评,给他们提供互相了解的机会。
通过两个游戏的方式切实的让学生关注他人,增进人际交往的技能。
1.亲友来访分组练习两两成为亲友进行角色扮演,并在小组内提供建议2.选择朋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最喜爱的小组成员,为之写一封信,并在自我介绍中表达对他们的认可,并借助语言增进团体凝聚力。
4. 练习(10分钟)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平时如何体现友好和爱心?2.如果困难中遇到朋友提供帮助,你会怎么做?5. 总结(5分钟)通过讨论和小结学生的互动,学生总结出本堂课重点内容:关注他人,增进人际交往,培养自己特质和爱心,造就受欢迎的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到什么是受欢迎的人,哪些特质是受欢迎的人都具备的?他们不仅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还培养了自己的爱心和包容心,增进课堂内外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鄂教版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鄂教版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单元课时第二课时第一单元课时第三课时4 当我独自一人教学目标:1、理解自己独自一人上学或独自一人在家时的心理因素;2、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3、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独处。
教学重难点: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教学过程:为学生建立交流自己独处经历的交流氛围以及交流平台。
让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独处能力。
鼓励学生体验独处多样性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独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独处能力,通过辅导活动,使学生树立“自护、自立、自律、自强”的意识。
创设活动营。
设置当自己独一一个人时将会发生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发言,并根据他们各自的发言情况予以评告诉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
告诉学生当自己独自一人时要他别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要让他们记住:量力而行。
遇到危险时,到开阔或者人多的地方求救。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
不要轻易搭顺风车。
不要贪图小便宜。
遇到事情要先思考。
要牢记家人的电话号码,和重要的求救电话。
小结:自己独处时要小心,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自己独自一人的问题。
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6 上课听讲有诀窍活动目的:1、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学会倾听,懂得倾听。
2、从同学的故事中感受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
倾听更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导入主题。
1、学生欣赏音乐2、师:刚刚我们听了一首歌,我发现许多同学听得很认真,但也有同学好像没有认真听。
今天的晨会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倾听》。
二、讲故事1、师:倾听是一种美,倾听是一种德,接下来就请听一听我班几个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倾听故事。
2、讲有关倾听的两个成语故事。
3、听同学讲《不倾听》的笑话。
三、讲述自己在平时倾听中存在的问题。
鄂科版三年级心理健康 1.长大的梦想 教案

《长大的梦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拥有梦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并体会梦想成真的那种快乐的感觉,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初步确定自己的梦想,并知道为自己实现梦想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拥有梦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并知道为自己实现梦想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视频。
2、了解学生有哪些梦想。
教学过程:一、观察岛(热身暖心)1、唱歌导入,引入话题。
多媒体播放《梦想KTV》视频歌曲,请学生们跟着一起唱,以快乐的梦想音乐引出本课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
2、带着对梦想的憧憬,齐声朗读诗歌。
点名学生朗读诗歌。
3、走进学生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寻找到自己长大的梦想。
学生说说自己长大的梦想。
二、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画”、“写”、“说”、“议”一系列的活动,层层深入带学生进入到自我体验、互动交流、反思的学习中,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梦想成真的快乐。
活动一:和梦想握手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想象哆啦A梦带领大家穿越时空,来到梦想成真的世界。
2、学生说一说自己刚刚脑海中浮现的梦想成真的场景。
3、小结:梦想就像翅膀,可以助人飞翔,拥有梦想的生活是最甜美的,拥有梦想的人是最幸福的。
心理学引导: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简单的“催眠”技术把梦想深深植入学生的心中。
活动二:画一画·写一写1、教师引导:诗中有梦,画中的梦将会更真实。
接下来请同学们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终于美梦成真,请将这幅美梦画在画纸上,并且写出画中未来的自己要对现在的你说的话。
2、学生独立完成梦想之画。
3、小组活动展示,说说自己画中的梦想与写的话。
4、小组推荐,全班展示。
5、老师小结:通过绘画与书写,我们的梦想更加形象化了,以前很模糊的、一闪而过的梦想,原来需要这么多的点缀与付出!希望同学们将这幅梦想之画保存好,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吧!心理学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切身感受体会梦想成真的快乐。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二课学习的乐趣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二课学习的乐趣鄂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认识到学习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2.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通过设置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发现和成长。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学习的乐趣1.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乐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部分:学习的目标和方法1.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3. 通过设置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第三部分:学习的动力和挑战1.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动力和挑战,让他们明白学习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学习中的动力和挑战,并学会如何应对。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动力和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2.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动力和挑战,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长大的梦想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长大的梦想鄂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白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梦想,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动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为实现梦想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内容1. 梦想的含义与重要性2. 树立积极向上的梦想3. 合理规划成长路径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梦想的含义,树立积极向上的梦想,合理规划成长路径。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梦想,以及如何规划实现梦想的路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
2. 讲解:详细介绍梦想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和实现梦想。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追梦故事,激发学生的梦想意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规划实现梦想的路径。
5. 课堂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规划,给予肯定和指导。
板书设计1. 长大的梦想2. 主题:理解梦想、树立梦想、规划成长路径3. 副让梦想引领成长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短文,包括梦想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梦想。
2. 制定一份个人成长规划,明确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梦想的理解和规划能力。
2.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树立和实现梦想。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同时教育他们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小王子》中小王子对玫瑰的执着,或者《海贼王》中路飞追求成为海贼王的梦想,来引入梦想的主题。
鄂教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表达和处理情绪
表达情感、倾听他人、学会自我调节
培养积极心态
乐观自信
积极对待生活 自信面对困难
正面思考
看到事物的好处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语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希望能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好地了 解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心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为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 03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情绪管理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 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培养 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波动,
保持心态稳定,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自我调节技巧
学会放松和调节情绪
通过放松训练和情绪管理技巧, 帮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 和心态。
总结与展望
方法与技巧应用
逐步引导学生实践应用
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式
与家长密切配合
01
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02 03
04
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 04
第四章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
理能力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本模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更多使用说明和作品请详阅模版最末的使用手册。
法与技巧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 本模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更多使用说明和作品请详阅模版最末的使用手册。
游戏与互动
游戏提升认知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互动增进沟通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游戏创造愉快氛围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长大的梦想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生活理想,激励学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教学方法:1、讲述与讨论2、游戏与活动教学准备:1、录音故事2、为每个学生准备小海报一张,彩色水笔若干,四张大的海报教学时间与场地: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场地:教室教学过程:1、导入词典上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正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大征帆,驾长风破浪;以一柄木浆,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的港湾?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有关理想的话题。
2、听故事茅以升是闻名于世的中国桥梁专家,他主持建造的钱塘江大桥,巍然屹立,如长虹横越钱塘江,飞架两岸。
江苏省的镇江,水绕小城,有水就有桥,街沿水,桥跨水,早晨薄雾如纱,精致秀丽。
茅以升1896年就出生在这座美丽的江边小城。
江边出生水边长大的孩子,走惯了独木桥。
他时常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渴望造一座大桥。
有一年,南京秦淮河上赛龙舟,人们拥在桥上观赛,桥旧人多,硬是将一座桥挤压塌了,死了许多人。
茅以升得知这一消息后惊呆了,他仿佛看到了在水中挣扎求救的老人,似乎看到了被河水吞没的儿童。
他在想:“孩子没有了父亲会怎么样?母亲失去了儿子会如何,只因为那座桥啊!江南水乡,哪里没有桥?可是桥为什么会坍塌?若是造一座结实的桥,永远不塌,让车马和行人永远平安的在桥上走来走去多该多好啊!想到这里,小以升竟跑到河边,呆呆望着河面上的小桥,自己观察着小桥的结构,梦想着建一座宏大牢固的桥,就成了他的理想。
3、讨论(1)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2)你有没有像茅以升那样远大的理想?4、活动一:猜一猜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派出一名同学用一组动作来表现自己将来最希望从事的职业,不能用言语,但是可以借助简单的道具。
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同学猜一下该同学所表现的职业理想。
教师小结:刚才每个小组表演的都非常好,大家通过身体语言告诉了其他人,你的理想是什么。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4当我独自一人|鄂科版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当我独自一人|鄂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独处时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2. 培养学生在孤独时自我安抚和自我娱乐的能力。
3.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表达和处理独处时的情绪。
4. 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技巧。
教学内容1. 认识独处:介绍独处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独处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2. 独处的正面影响:讨论独处带来的积极面,如自我发现、思考和创造力提升。
3. 应对孤独感:教授学生如何应对独处时的孤独感,包括自我安抚和自我娱乐的方法。
4. 情绪表达:引导学生学习正确表达和处理独处时的情绪。
5. 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主性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教授学生正确看待独处,掌握应对孤独感的技巧,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独处的正面影响,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展示图片。
情景模拟卡片:用于模拟独处时的情境。
绘画材料:供学生在活动中使用,以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对独处话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独处的概念和独处的正面影响。
3. 互动活动:通过情景模拟卡片,让学生体验并讨论独处时的感受和处理方法。
4. 情绪表达练习:指导学生使用绘画材料表达独处时的情绪。
5.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关于独处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独立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当我独自一人副三年级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要点:认识独处、独处的正面影响、应对孤独感、情绪表达、独立解决问题作业设计学生绘制一幅关于自己独处时的画面,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家长参与作业:家长与孩子讨论一次独处时的经历,记录下来并分享给教师。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适当调整。
关注学生对独处态度的变化,以及他们应对孤独感的实际能力。
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课程知识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支持他们。
鄂教版心理健康三年级 做个受欢迎的人 教案

做个受欢迎的人【教材分析】本课是湖北科学出版社《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的第三课《做个受欢迎的人》。
本课共有四个版块的内容。
第一个版块是观察岛,共有三个图片引出问题:图中的小男孩子为什么受欢迎,你喜欢他吗?第二个版块活动营,共有两个活动。
一个是根据两幅图让学生编故事,二是让学生组内讨论哪些是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人;第三个版块是“分享屋”是一首拍手儿歌;第四个版块是“拓展园”,通过自己制定行为计划,强化学生对受欢迎的人的特质的认识。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这种特定的生活环境容易使他们形成自私、冷漠、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三年级的学生己经懂得基本的礼仪、礼节及基本的行为规范,但是要想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还需要克服以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行为作风,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行为素质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1、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人在交往中受欢迎,其特点是什么。
2、学生反思自己在班级内和生活中是否是受欢迎的人。
3、反思什么样的人不太受大家的喜欢。
4、推选出本班最受欢迎的人。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受欢迎的人的特质和反思不受欢迎的人的特质。
难点:体会同学之间交往的态度带来的感受,选择令他人和自己都喜欢的态度和同学们交往。
【活动方式】观察讨论小品表演自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学生准备:纸、笔【活动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有朋友吗?谁是你的朋友?2、看来你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同学们,想不想成为受欢迎的人,拥有更多的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心理健康课的第三课《做个受欢迎的人》。
教师板书课题。
二、登上“观察岛”1、出示文中的三幅插图。
2、仔细观察并讨论:图中有一位受欢迎的小男孩子,大家为什么喜欢他?我们班有这样的同学吗?学生回答问题1,教师引导:生1大家喜欢小男孩,因为小男孩在学校里帮助同学学习。
生2:大家喜欢小男孩,因为在运动会上,小男孩为同学加油,鼓励同学。
鄂教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123三年级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二课时456三年级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三课时7894 《当我独自一人》教案教学目标:理解自己独自一人上学或独自一人在家时的心理因素;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独处。
教学重难点: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教学过程:一、为学生建立交流自己独处经历的交流氛围以及交流平台。
让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独处能力。
鼓励学生体验独处多样性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独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独处能力,通过辅导活动,使学生树立“自护、自立、自律、自强”的意识。
二、创设活动营。
设置当自己独一一个人时将会发生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发言,并根据他们各自的发言情况予以评告10诉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
三、告诉学生当自己独自一人时要他别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要让他们记住:量力而行。
遇到危险时,到开阔或者人多的地方求救。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
不要轻易搭顺风车。
不要贪图小便宜。
遇到事情要先思考。
要牢记家人的电话号码,和重要的求救电话。
小结:自己独处时要小心,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自己独自一人的问题。
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教学设计】121314156 上课听讲有诀窍活动目的:1、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学会倾听,懂得倾听。
2、从同学的故事中感受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
倾听更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导入主题。
1、学生欣赏音乐162、师:刚刚我们听了一首歌,我发现许多同学听得很认真,但也有同学好像没有认真听。
今天的晨会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倾听》。
二、讲故事1、师:倾听是一种美,倾听是一种德,接下来就请听一听我班几个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倾听故事。
2、讲有关倾听的两个成语故事。
3、听同学讲《不倾听》的笑话。
三、讲述自己在平时倾听中存在的问题。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一课长大的梦想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一课长大的梦想鄂科版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1. 认知目标: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梦想的能力,学会为实现梦想制定初步计划。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增强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动力和信心。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职业和成就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为何能成功。
-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人物的认知和感受。
第二部分:梦想的含义- 解释梦想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梦想是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景。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梦想,并选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第三部分:梦想的重要性- 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展示不同人物如何通过坚持梦想而实现目标。
- 讨论梦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四部分:实现梦想的路径- 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的可能途径,如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培养良好习惯等。
- 分组活动,每组设计一个实现梦想的计划,并选代表进行汇报。
第五部分:总结与反思- 回顾课程要点,强调梦想的重要性和实现梦想的途径。
- 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表达和分享自己梦想的能力。
- 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的可能途径。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坚持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制定并实施实现梦想的初步计划。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
- 小组讨论材料(如卡片、便签等)。
- 绘画用品(如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对梦想的兴趣。
2. 梦想的含义:讲解梦想的概念,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梦想。
3. 梦想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案例展示梦想的力量。
4. 实现梦想的路径:引导学生思考和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5. 总结与反思:回顾课程要点,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梦想。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包括:- 梦想的定义和重要性。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十四课 课 外也能学知识 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十四课课外也能学知识鄂科版一、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参考资料: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指南》(中华书局)3.《小学生心理健康课堂》(辽宁教育出版社)二、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内容:1.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和知识。
2.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思考。
3.学习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
4.培养好问问题的习惯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和知识,让他们明白知识可以从任何地方学习到。
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探索生活中的种种奥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认识到外在环境中蕴含的知识和智慧。
2.帮助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思考。
2.帮助学生养成好问问题的习惯和求知欲。
四、教学方法和学时安排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3.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时50分钟。
五、教学流程和内容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
2.向学生问一些与此相关或有关联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大家看看这张图片或者视频,你们能看出什么来吗?它告诉我们什么?第二步:引入主要内容1.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常识和知识,例如农民种庄稼、厨师做饭、兽医看病等等。
2.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思考。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常识和知识中存在哪些科学原理或技术方法,让学生明白知识不是上课才能学到的。
第三步:知识学习1.介绍生活中一些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
2.向学生展示如何通过网络、图书、电视、电影、人物、实验等多种途径学习知识。
3.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问题并找到答案的方法。
第四步:情境体验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或话题。
2.让小组成员分别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 上课 听讲有诀窍 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上课听讲有诀窍鄂科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听讲。
2.能够掌握听讲的基本技巧。
3.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听讲效果。
二、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黑板、彩笔。
2.学生:教科书、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通过提问孩子们知道他们对听讲的认知。
•听讲是什么?•为什么要听讲?•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应该注意什么?(2)简单地介绍听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分组活动(1)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在课堂上听讲的心得体会,并把这些体会整理成一份报告。
(2)让每组报告自己的成果,教师可以根据每组的表现来做出评价。
3. 讲授听讲的技巧(1)教师简要地讲解一下听讲的基本技巧:•注意听讲者的话语。
•集中注意力。
•留意重点。
•记下要点。
(2)教师可以用一些有趣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技巧。
4. 练习听讲(1)让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举手回答问题,以便增加对听讲的兴趣,提高听讲能力。
(2)每个学生都应该完全和尽可能地听讲,在听完整个课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这堂课的重点。
5. 讲解复习(1)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确认学生的掌握情况。
(2)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回答以及简单的测试来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四、课后作业1.回顾课堂上教授的技巧,并在笔记本上把技巧列举出来。
2.在下一堂课的前一天晚上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文具及教材,以保证能够充分地听讲。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上课,孩子们基本掌握了听讲的技巧,同时他们也很清楚为什么要听讲,以及为什么听讲这么重要。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更能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在以后学习中继续保持听讲的好习惯。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鄂科版教案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鄂科版教案是当前学校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从多个层面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
我们需要了解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鄂科版教案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这有助于我们对这一主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鄂科版的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培养自信和自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在探讨这一教案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要从教案的整体结构和设计理念入手,了解教案的编写背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教案是否涵盖了学生所需的心理健康知识?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芳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这些都是评估教案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方面。
我们需要评估教案的实际效果和教学成效。
通过调研和访谈教师和学生,了解他们对教案的认识和反馈,以此来评估教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教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些都是教案评估的重要内容。
我们还可以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对教案进行分析和思考。
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更加形象地展示教案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总结回顾:通过对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鄂科版教案的全面评估,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教案的编写和教学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教案的私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通过对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鄂科版教案的深入探讨,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了这一主题,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鄂教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单元课时第二课时第一单元课时第三课时4 当我独自一人教学目标:1、理解自己独自一人上学或独自一人在家时的心理因素;2、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3、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独处。
教学重难点: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教学过程:为学生建立交流自己独处经历的交流氛围以及交流平台。
让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独处能力。
鼓励学生体验独处多样性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独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独处能力,通过辅导活动,使学生树立“自护、自立、自律、自强”的意识。
创设活动营。
设置当自己独一一个人时将会发生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发言,并根据他们各自的发言情况予以评告诉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
告诉学生当自己独自一人时要他别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要让他们记住:量力而行。
遇到危险时,到开阔或者人多的地方求救。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
不要轻易搭顺风车。
不要贪图小便宜。
遇到事情要先思考。
要牢记家人的电话号码,和重要的求救电话。
小结:自己独处时要小心,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自己独自一人的问题。
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6 上课听讲有诀窍活动目的:1、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学会倾听,懂得倾听。
2、从同学的故事中感受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
倾听更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导入主题。
1、学生欣赏音乐2、师:刚刚我们听了一首歌,我发现许多同学听得很认真,但也有同学好像没有认真听。
今天的晨会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倾听》。
二、讲故事1、师:倾听是一种美,倾听是一种德,接下来就请听一听我班几个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倾听故事。
2、讲有关倾听的两个成语故事。
3、听同学讲《不倾听》的笑话。
三、讲述自己在平时倾听中存在的问题。
1、师:今天,我班还有几位同学想跟大家聊一聊他们在倾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第二课 学习的乐趣 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第二课学习的乐趣鄂科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件值得享受的事情,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和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学习的重要性1.学习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让我们更加聪明。
2.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3.学习能够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会有更好的机会。
2. 学习的乐趣1.用正确的方法学习,例如:开启课前预习,掌握主体知识,课后做好温习巩固。
2.学习化繁为简,将难懂的知识点分解为几个小知识点,学生会觉得这项任务并不是特别难。
3.学习也可以享受家庭陪伴,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学习。
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享受学习的感觉。
3. 学习方法的掌握1.正确地使用课本,在老师讲解之前,学生提前阅读课本,快速了解课程的主体内容。
2.运用记忆技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制作成绩单、简易计划表、通过故事记单词等多种方式,去巩固并掌握所学的知识。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参与小组讨论、听一些有趣的讲座、阅读一些感性美好的短篇小说等。
这也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通过解析故事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
2.活动法:老师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3.思考法:老师给学生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更好地理解课程中所教授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授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这个话题有着很多的看法,但是很多都还不够完善。
因此,我们需要多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次授课中更好地利用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从而让他们学到更多。
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学习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十四课 课 外也能学知识 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十四课课外也能学知识鄂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面世界”和“书本知识”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2.学会在玩中学,在天然环境中寻找有趣的知识;3.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在天然环境中寻找有趣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外面世界”和“书本知识”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掌握如何在天然环境中寻找有趣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预先了解课程内容,为教学做好准备;2.准备教学用具,如黑板、课件等;3.准备教学素材,如拓展阅读书籍、学生上传的外面世界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5分钟)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外面世界和书本知识对他们成长的影响,鼓励他们思考自己可以在外面学到什么有趣的东西。
(二)导入(10分钟)1.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外面的世界,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曾经在外面学习到的有趣的事情;2.发散思维,让学生想象一下他们生活的城市外面会有什么有趣的东西,画出来,并让他们和同桌分享。
(三)讲解(20分钟)1.让学生看一张照片,问他们它是在哪里拍的,有什么特别之处;2.解释外面世界和书本知识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3.通过拓展阅读书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活和外面的世界。
(四)实践(3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外面去寻找有趣的知识,组织学生通过探索、观察等方式,寻找自然环境里的有趣事物,鼓励他们用手摸、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品,通过玩中学来获取知识。
(五)总结(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或PPT上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回顾生活和书本知识的区别以及在外面寻找有趣知识的方法。
(六)作业(5分钟)1.拍摄一些寻找到的有趣事物,上传到班级学习网站上供全班学生欣赏;2.完成拓展阅读作业。
六、教学评价(一)教学工具评价黑板、PPT等教学工具已充分利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评价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提问、讲解、实践等,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兴趣。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九课 当别人比我强 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九课当别人比我强鄂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能够认识到自己和其他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3.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的优点和特长4.建立自信心,不因别人的优点而自卑或羡慕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主动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学生能够欣赏并尊重别人的优点和特长3.学生能够建立自信心三、教学准备1.教材:鄂科版三年级全册2.工具:黑板、彩笔、录音机(选用)3.班级氛围:温馨、互相尊重、鼓励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当别人比我强2.老师请一名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某项特长,并表扬并鼓励他,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长和优点。
2.自我发现(10分钟)1.老师把黑板分成两栏,左侧写“我的优点”,右侧写“我的不足”。
2.老师让学生自己列举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在黑板上进行分类。
3.老师依次询问每位学生列举的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表扬和鼓励。
3.欣赏别人的特长和优点(15分钟)1.老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并在黑板上进行分类。
2.老师展示一些优秀的事迹或图示,并逐一请学生进行点评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4.模拟情景(10分钟)1.老师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同桌考试成绩比自己好、同学和自己长得比自己漂亮等情景。
2.老师对学生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进行点评,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类似的情境。
5.总结(5分钟)1.老师回顾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总结。
2.老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特长,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而美好的。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自卑和羡慕,同时能够欣赏和尊重别人的优点和特长。
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中自我发现、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并在实践中建立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价值,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单元课时第二课时第一单元课时第三课时4 当我独自一人教学目标:1、理解自己独自一人上学或独自一人在家时的心理因素;2、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3、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独处。
教学重难点: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教学过程:为学生建立交流自己独处经历的交流氛围以及交流平台。
让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独处能力。
鼓励学生体验独处多样性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独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独处能力,通过辅导活动,使学生树立“自护、自立、自律、自强”的意识。
创设活动营。
设置当自己独一一个人时将会发生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发言,并根据他们各自的发言情况予以评告诉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
告诉学生当自己独自一人时要他别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要让他们记住:量力而行。
遇到危险时,到开阔或者人多的地方求救。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
不要轻易搭顺风车。
不要贪图小便宜。
遇到事情要先思考。
要牢记家人的电话号码,和重要的求救电话。
小结:自己独处时要小心,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自己独自一人的问题。
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6 上课听讲有诀窍活动目的:1、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学会倾听,懂得倾听。
2、从同学的故事中感受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
倾听更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导入主题。
1、学生欣赏音乐2、师:刚刚我们听了一首歌,我发现许多同学听得很认真,但也有同学好像没有认真听。
今天的晨会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倾听》。
二、讲故事1、师:倾听是一种美,倾听是一种德,接下来就请听一听我班几个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倾听故事。
2、讲有关倾听的两个成语故事。
3、听同学讲《不倾听》的笑话。
三、讲述自己在平时倾听中存在的问题。
1、师:今天,我班还有几位同学想跟大家聊一聊他们在倾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交流存在的问题。
四、总结:师:今天我们通过听故事,交流倾听中的问题,大家一定对倾听有了更深的认识。
倾听是一种礼貌,倾听是一种美德,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会倾听。
7 学会尊重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知道怎样尊重他人。
2. 能力目标:培养尊重他人的品德,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活动重点:学会尊重他人。
活动难点: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活动方式: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讨论交流活动对象:三年级活动准备:每小组准备一个“关于尊重”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一、观察岛师:观察情境图,你知道图中的小女孩在做什么吗?师揭示课题:学会尊重二、活动营1、情景一:程程的爸爸、妈妈在市场买菜,每天起早贪黑,非常辛苦……假如你是程程,你会怎样向朋友介绍你的妈妈、妈妈呢?生踊跃尝试师小结: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尊重父母,不能因为父母工作职务的高低而嫌弃他们。
程程的父母通过自己的劳动方式赚钱养家,供程程上学读书,程程应该为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骄傲。
谁能用尊重、自豪的感情来介绍一下?2、情景二:有一位同学不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欣欣怎么了?师:欣欣在表达自己的看法,程程没等她说完就打断她……如果你是欣欣,你会怎么想?师小结:应该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等别人说完之后你再说。
耐心倾听也是尊重的一种。
3、活动二师:各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尊重呢?各小组分别展示,其它小组点评三、分享屋尊重他人小锦囊待人真诚,懂得谦让;别人发表不同意见时,可以倾听;别人说错话或做错时,礼貌地向他解释或纠正;别人付出努力时,为他鼓掌;不给别人起绰号;不贬低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讽刺嘲笑别人……四、拓展园1、师分享小故事2、想一想,将生活中自己尊重他人的经历写下来!3、学生互相交流五、教师总结8 批评不可怕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事事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失败和挫折,不灰心,不气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
2、培养学生怎样正确对待失败和批评。
3、教育学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教学要点: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
教学难点: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
教学方法:列举法、分析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提问:你看见过蜘蛛网吗?一张精致的网被撕破或毁坏,不久,一张新网又出现了,你从中能悟出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
3、揭题并板书二、学文明理1、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A、花花受到了什么挫折?B、正当她失落的时候,她看到了什么?C、由她看到的又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D、花花又是在实际中怎么做?2、组织学生讨论上面问题。
3、教师小结失败:对于弱者是终点,对于强者是新的起点,遇到失败,更冷静地分析原因和吸取经验教训,战胜困难,不灰心丧气,最终一定会成功。
三、辨析明理A、说一说:残疾小姑娘在摔倒以后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拒绝别人的帮助?B、议一议:小军是学校的跳远冠军。
参加区选拔赛时,他被淘汰了,妈妈要他继续努力。
小军说:“真丢脸,我今后再不参加体育比赛了。
”小军的想法对吗?如果你是小军,会怎么做?C、读一读:诺贝尔的故事。
四、教师总结正确对待失败和批评才能不断进步,一个人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遇到失败和挫折,要不灰心,不气馁,虚心听取批评意见9、当别人比我强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嫉妒心理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指导学生彩积极的态度和调节方式,克服嫉妒心,优质心理平衡。
2、懂得嫉妒心理对人对已的危害性,能区分识别嫉妒的行为表现,有意识地克服嫉妒心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心理学中有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从古至今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心理上都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影响,请听下面的小故事。
(二)讲授新课1、从故事中我们看到,白泰宫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嫉妒的心理?2、嫉妒心理怎么样害死了白泰宫的儿子?3、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后得出:嫉妒之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容易出现头晕、头疼、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胸有郁闷、腰背酸痛等症状,而且有嫉妒之心的人情绪都很不稳定,行为出现过激,就像故事中的白泰宫一样。
读[咨询台],我们应怎么样保持好情绪?(三)活动区1、请同学做个小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A、组织学生自读自评。
B、从小测试中你知道了什么?2、嫉妒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请你选一选,把不良的情绪放入回收箱中。
(可在词语上画*)。
3、实践园A、怎么样做才是最好呢? *请你动笔写一写,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样做? *请同学反馈,引导学生认识只有靠自身努力争取才能成功,嫉妒之心对我们的发展是不利的。
B、读一读下面两句话,谈谈你的体会。
C、遇到同学中有嫉妒行为的,你打算怎么样帮助他呢?(看小练习)D、同桌讨论E、反馈(四)总结全课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嫉妒这种不良心理现象的危害,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成绩。
10、合作学习好处多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
教学难点1、在活动中领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前准备:多媒体设备、图片、电脑课件、气球、充气筒、棉线等。
教学过程:一、在问题情境中了解合作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①出版一本书;②制造一辆汽车;③唱一台好戏;④三峡工程。
师: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图片出示的工作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师生共议后归纳:师:完成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众人合作!小到日常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
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合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而“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之一,也是学生进行良好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
这节心理健康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如何才能进行有效而成功的合作。
(板书:出示形似握手的合作两字)2、引出“合作”的概念师:根据刚才你们所回答的问题,想一想:什么叫合作?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课件出示----合作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学生齐读)3、了解合作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小表演《放学之后??》,有请李皓旭和刘伟同学。
(1)观看学生表演:两个同学放学结伴回家,到了院子,一个同学想去打羽毛球,一个想赶快写作业,两个互不谦让,最后只好各做各的事了。
思考:“他们能在一起合作吗?为什么? 学生小议后分析:这两位同学没有共同的目标,是不能合作的,因此要合作就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板书:共同的目标)(2)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真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课件呈现问题:①有同学考试时不会做,叫你给他抄,并答应给好处,你能与他合作吗?为什么? ②有同学打碎了教室玻璃,就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隐瞒不报告,(3)教师小结:对,我们与人合作还应当分清是非,坚持原则,并且还要遵纪守法。
对别人、对自己、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可以合作,否则就不能合作。
二、在合作的游戏中学会合作师过渡:我们了解了合作要有共同的目标,坚持原则,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闯三关的游戏活动,边游戏边思考: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合作获得成功?我们的哪些行为有利于这次合作呢?1、课件出示合作性游戏:比比谁的气球多(第一关)游戏规则:①以组为单位,每组派三人组成参赛小组,充分利用老师给的三件东西(充气管、气球、棉线)给气球充气,不能用嘴吹。
②在规定时间内给气球充气,多者为胜。
③时间3分钟。
(非参赛同学边为本组加油边观察和思考老师的问题) (备注:事先分好小组,指一名组长负责,让组长自带棉线、盛汽球用的塑料大盆一个。
)2、领悟有效合作的行为基础师:①学生分组讨论。
②请冠军组的同学说说自己在比赛中的想法,做法。
③请同学们结合比赛谈谈认识,并找出有利于合作的行为。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板书(围绕“合作”二字呈花瓣状写下这五句话):互相友爱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知识和能力三、在实践活动中尝试合作师过渡:你们顺利闯过了前两关,下面我们一起来闯最难的第三关。
1、课件屏视:火场逃生游戏规则:(1)每组选出七名同学参赛。
(2)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口。
瓶子代表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
(3)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才有可能生存。
(4)听到老师的命令,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瓶中的彩球提出来。
用时最少的获胜。
2、学生进行游戏。
3、在合作中体验成功,感受合作的喜悦(1)为最佳合作小组颁奖并请代表谈获奖感受。
也可以请没有成功的小组谈教训。
(学生自由发言:我们先进行了分工,谁先出,谁后出。
速度要快,不能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