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
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教学设计
![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7a09e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c.png)
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教学设计引言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全球经济运行和国际经济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设计一门适合初学者快速入门的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课程设置1. 课程目标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初学者建立对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工具和国际经济关系的认识,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方法论,为深入学习国际经济学及相关领域打下基础。
2. 课程内容(1)国际贸易理论。
介绍比较优势理论、Heckscher-Ohlin模型、新贸易理论等,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背后的理论基础。
(2)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理论。
介绍汇率基本概念、汇率制度、外汇市场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货币在国际交往中的基本作用。
(3)国际财政、国际金融和对外投资。
介绍国际金融体系、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活动、资本流动等内容。
3. 教学时长和形式本课程建议为一学期或两个学期,每周2-3学时。
教学形式以理论讲解为主,并结合案例和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针对某些难点内容,可采取小组讨论和学生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1.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中,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学模式。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某些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价格走势,从而了解价格弹性、贸易壁垒、汇率等相关问题。
2.案例分析和实例分析国际经济问题总是与具体案例密切相关。
设计一些典型案例参与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例如,对于美国和中国的贸易争端中,从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等角度分析这些国家之间的互动。
3.小组讨论和学生报告在一些难点或复杂的问题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者学生报告的形式,通过研究和分析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这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国际经济学的讲义
![国际经济学的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be588c10975f46527d3e19b.png)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3)
• 有三种类型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 由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等人在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提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 由布兰德(A.Brander)和斯潘瑟(B.J.Spencer)在寡头垄断模型基础上提
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该模型不仅阐述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而且还指出了在同质产品条件下,因厂商的非合作行为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 “相互倾销”便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围绕着垄断利润,不 仅厂商之间,而且政府之间也可能发生争夺垄断利润的博弈行为。因此,该理 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发众多争论的战略性贸易 政策便是基于这一思想提出的。 • 由埃塞尔(W.Ethiar)最早提出的外部经济模型。该理论模型不仅指出外部规 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该模型还指出了国际分工格局对 贸易利益不平衡性的影响,即不同的国际分工格局对参与贸易的各方的经济发 展有不同的影响。 •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替代了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从解释对象上 看,两种理论分别解释不同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主要解释产生在发达国家 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从理论基础上看,新贸易理 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性差异;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国家之间在要 素禀赋上的差异性。两派的观点不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相反实际上表现出 一种互补性,两者共同丰富和完善了贸易理论。
• 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通常包括国际贸易理论(Trade Theory)和贸易政 策(Trade Policy)两个部分,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它以单个国家为基本 分析单位,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其决定,这与微观经济学非常相似。国 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的模式(The Patterns of Trade)以及贸易的利益(The Gains from Trade)。国际贸易政策 考察贸易限制的措施及其影响,贸易保护的原因和效果面
国际经济学课程说明
![国际经济学课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8bd3e4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2.png)
国际经济学课程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 它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和国际间资本、劳动力的流动的动因和影响, 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问题。
在内容体系上, 国际经济学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 这两大部分在名称上通常又分别被称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
和大多数经济学科分支一样, 国际经济学也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延续和应用, 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比较,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在国际格局下的一些同样的问题, 即探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 国际经济学主要运用微、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
因此, 可以说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础之上, 研究各国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科分支。
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也十分得迅速, 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 目前国际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 让学生系统了解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让学生熟练掌握国际经济学中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基本模型;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让学生能够对国际经济中的一些主要现象、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要求能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对那些日后将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的学生,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在进行本课程教学之前应对学生的经济学基础预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课程简介
![国际经济学 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57e9e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2.png)
国际经济学课程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学习国际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的运行规律,把握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机会,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促进两国经济的合作和发展。
一、课程简介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内容涉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方面。
在国际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资本流动、汇率变动等重要议题,了解国际市场经济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掌握跨国公司的运营策略和跨国投资的风险管理。
二、课程内容1.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各种国际贸易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规律。
比如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产业位置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国际贸易中的核心问题,如贸易逆差、关税壁垒、贸易争端等。
2. 国际金融理论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国际金融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全球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金融产品的特点。
比如外汇市场、国际金融管理、国际资本流动等,这些内容对于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规律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3. 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是国际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学习跨国公司的理论和案例,我们可以了解跨国公司的运营模式和跨国投资的战略选择。
比如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跨国公司的利润分配、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4.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全球化是当前国际经济的主要特征,通过学习全球化的历史和趋势,我们可以了解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比如全球价值链、全球市场一体化、全球治理机制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全球经济的动态和趋势。
三、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国际经济学,我们将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
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
![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5e8a10ff700abb68a982fb8e.png)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1、重商主义(判断或选择) (一)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 金银贵金属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 金银只进不出;• 贸易中主张多卖少买、只卖不买; (二)晚期重商主义 贸易差额论• 金银贵金属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增加金银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且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
2、核心 -- 限制进口、奖励出口、保护国内某些产业(选择) 3、评价:• 贸易的目的在于获利,更在于强国; • 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利益是对立的。
4、绝对优势理论:自然禀赋或后天条件不同,劳动生产率差异,生产成本差异(绝对优劣势)。
一国的财富应当是其生产能力 -- 一国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而非所拥有的贵重金属。
5、绝对利益学说图形分析绝对优势理论绝对利益学说图形分析YX Y 。
X 。
CAY1X1OY XOY'。
X'。
BC'Y'1X'1A'B'DD'出口(X )进口(Y)进口(X)出口(Y)(a )(b )6、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用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来表示。
7、比较优势理论(掌握):贸易的一方两种产品都处于劣势,处于劣势的一方总有一种产品劣势相对更小,处于优势的一方总有一种产品优势相对更大。
劣势相对更小、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就是比较优势产品。
如果两国各自分工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交换进行消费,两国均能在贸易中获益。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相对优势理论比较利益学说图形分析YXOEA'Y2Y1X2X1ACHYXOBY1Y2X1X2B'E'C 'J 进口(x)出口(y)出口(x)进口(y)(a )(b )8、机会成本理论(掌握):在2*2模式中,当一国在一种产品生产上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时,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额外生产一单位产品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数量。
第一章 经济学简明教程PPT
![第一章 经济学简明教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890b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f.png)
1.2.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很少是黑与白(做与不做) 的选择,而往往是介于其间(多做与少做的选择)。 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 增量调整。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 本来作出决策。
1.2 经济学十大原理
1.2.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实施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评价经济活动 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因此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广为接受的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 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 配给不同经济主体的一门学科。 从这个定义可以知道,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 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经济学的定义涉及了稀缺 性、资源、效率和机会成本四个关键概念。通过对 四个概念进行剖析,有助于理解经济学的含义。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2 经济学的关键概念
1.稀缺性(scarcity) 资源的稀缺是绝对的。无论是早期的原始社 会还是当今的发达社会,无论是贫困的非洲还是富 裕的欧美发达国家,都存在着资源稀缺情况。不过, 资源的稀缺性强调的不是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 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再多的物 品和资源也是不足的。另外,稀缺性是一个动态的 概念,即某些商品在某一时期的供给可能是极大丰 富的,但随着生产与消费的扩张,其供给会变得相对 不足,如时间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等。
国际经济学教程
![国际经济学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a9a3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0.png)
国际经济学教程
国际经济学教程主要探讨了国际经济中一些重要的问题,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货币流动、国际投资以及各类国际市场关系。
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国际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深入认识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经营原则和经济发展思路,并遵循国际经济形势发展趋势,探讨机遇与挑战。
首先,学习国际经济学教程,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探讨国际贸易机制,分析国际贸易发展走向,研究自由贸易体制与保护主义之间的关系,了解有关贸易壁垒与贸易谈判的相关规则,以及所要面对的法律问题。
其次,要学习与国际货币有关的内容,包括货币的定义、特征,外汇流动的现状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以及外汇保值措施、国际金融市场及其规则等。
此外,国际经济学教程还着重介绍了国际投资理论,包括企业如何进行国际投资,国际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国际投资的监管体制和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国际投资策略等。
最后,国际经济学教程还介绍了国际市场,其中包括国际市场的基本概念,分析它与国内市场之间的区别,探讨国际市场的结构、规则与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各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全球经济,并在国际经济实践中取得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1、重商主义(判断或选择) (一)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 金银贵金属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 金银只进不出;• 贸易中主张多卖少买、只卖不买; (二)晚期重商主义 贸易差额论• 金银贵金属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增加金银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且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
2、核心 -- 限制进口、奖励出口、保护国内某些产业(选择) 3、评价:• 贸易的目的在于获利,更在于强国; • 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利益是对立的。
4、绝对优势理论:自然禀赋或后天条件不同,劳动生产率差异,生产成本差异(绝对优劣势)。
一国的财富应当是其生产能力 -- 一国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而非所拥有的贵重金属。
5、绝对利益学说图形分析绝对优势理论绝对利益学说图形分析YX Y 。
X 。
CAY1X1OY XOY'。
X'。
BC'Y'1X'1A'B'DD'出口(X )进口(Y)进口(X)出口(Y)(a )(b )6、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用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来表示。
7、比较优势理论(掌握):贸易的一方两种产品都处于劣势,处于劣势的一方总有一种产品劣势相对更小,处于优势的一方总有一种产品优势相对更大。
劣势相对更小、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就是比较优势产品。
如果两国各自分工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交换进行消费,两国均能在贸易中获益。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相对优势理论比较利益学说图形分析YXOEA'Y2Y1X2X1ACHYXOBY1Y2X1X2B'E'C 'J 进口(x)出口(y)出口(x)进口(y)(a )(b )8、机会成本理论(掌握):在2*2模式中,当一国在一种产品生产上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时,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额外生产一单位产品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数量。
第四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理论1、消费者偏好的假定:(选择)• 偏好的完备性 • 偏好的传递性 • 偏好的不饱和性 2、边际替代率(掌握):在保持消费者同等满足水平和效用水平下,增加1单位X 产品消费时,所必须放弃的Y 产品的消费量。
3、消费者行为理论(判断) 特点:•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
• 在无差异曲线图中,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高于离原点近的。
• 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封闭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消费均衡、生产均衡、市场出清5、要素禀赋论:各国因要素禀赋状况的差异而产生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各国应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6、要素充裕度相对于国家,密集度针对于产品。
7、H-O定理(了解):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产品的相对价格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要素禀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要素供给充裕价格相对较低;•要素供给稀缺价格相对较高。
8、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掌握):虽然国家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但产品的自由流动将导致不同国家的工人、资本和土地获得相同的报酬。
9、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掌握):从封闭经济到自由,国际贸易将导致充裕要素价格上涨、稀缺要素价格下降,充裕要素所有者收入提高,稀缺要素所有者收入下降。
一国充裕要素收益,稀缺要素受损自由贸易 VS 贸易保护10、里昂惕夫反论是针对要素禀赋理论提出的。
第五章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1、国际贸易新要素论:人力资本说,R&D学说,信息贸易理论2、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成的新生产要素。
●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率,从而对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和影响。
●人力与物质资本同样重要,国家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产生新的比较优势。
3、技术差距贸易论由于科研、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差距,新产品一般总是在创新国家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上存在差距,要一段时间后方能进行模仿性生产,在这段时间内便存在着贸易的机会与可能性。
4、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由于世界各国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技术领先的国家可能率先开发出某种新产品并出口;一段时间后,技术较先进的国家掌握此种技术,成为新的出口国;技术较落后的国家随后掌握这种技术,最后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
进入国际贸易的新型工业化消费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的过程,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
5、产品生命周期学说(选择或判断)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技术垄断、产品差异是贸易活动中优势的重要来源,发达国家是商品的主要消费国。
●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由技术型转为资本型,成本和规模优势开始作用。
●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为劳动型产品,技术垄断消失,成本价格成为主要竞争因素。
6、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四个阶梯成员国第一阶梯:发达国家;第二阶梯:亚洲”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的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阶梯: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第四阶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7、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双向贸易):同一产业部门内部同类产品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换,即一国的某种产业的产品即出口又进口的现象。
8、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同质性:生产区位和制造时间不同,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高,消费偏好一致,多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
●异质性:产品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产品具有差别性特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多属于产业内贸易的产品。
9、10、需求偏好相似论(水平差异):●国际贸易可以看成是一国国内贸易跨越国界的延伸。
●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
●本国人均收入水平决定本国消费结构,决定本国潜在出口产品。
11、规模经济贸易论:●规模经济(判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表现形式:内部规模经济,内在的,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对单个企业来说是外在的,对整个行业是内在的,由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行业规模的扩大,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贸易扭曲理论12、帕累托状态:任何改变都无法再使任何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另一个人的福利不降低。
13、扭曲:产品的边际成本不等于价格。
●国外市场上:进出口替代率 ≠ 边际转换率 = 边际替代率● 国内市场上:边际转换率 ≠ 进出口替代率 = 边际替代率● 国内消费上: 国内消费发生扭曲边际替代率 ≠ 边际转换率 = 进出口替代率● 要素市场上:A 国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B 国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关税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POQSDE P EP d P w P ’w K L Q 0Q 1Q 2Q 3G A B a b c edt进口关税与配额进口配额局部均衡分析OPQSD'D E P e Q e ABA'B'Q 1Q 2Q 3Q 4Q 7Q 5Q 6P W P Q P'Q第七章 国际收支分析1、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经济交易主体居民: 自然人、政府机构和法人。
1)外交官、外国驻军、游客和临时移居的工人 2)法人组织、分支机构、分公司 3)跨国公司 3、交易:一种反映经济价值产生、变更、交换、转移或消失的经济流量,包括货物和金融资产所有权的变化、服务的提供、劳动和资本的提供等。
4、国际收支平衡表(选择或判断): 1)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 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2)资本和金融项目(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 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获取或处置 » 金融资产和负债3)统计误差项目 5、国际收支账户 国际交易分类1)贷方:从外国人处收到付款的交易 “+”» 货物和服务出口、收益收入、接受的货物和资金的无偿援助、金融负债的增加和金融资产的减少2)借方:向外国人付款的交易“—”»货物和服务的进口、收益支出、对外提供的货物和资金无偿援助、金融资产的增加和金融负债的减少6、收益项目生产要素在国家间流动所形成的要素报酬收支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投资收益:1)直接投资2)证券投资3)其他投资7、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资本转移:1)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2)与固定资产的获取或处置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金转移3)债权人对债务进行豁免而不要求任何补偿8、国际收支账户会计余额»贸易余额»经常项目余额»资本和金融项目余额»国际收支余额9、国际收支余额=经常项目余额+资本和金融项目余额+统计误差10、国民收入:(总需求角度)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Y = C + I + G + (X-M)CA = X - MY = C + I + G + CA顺差:拉动一国产出和就业增长;逆差:降低产出水平,减少国民收入,失业率上升国民收入:(总供给角度)Y = C + S + T国民收入=消费+储蓄+税收C + I + G + CA = C + S + TCA = S + (T - G) - I»经常项目余额:国内储蓄-国内投资»(T-G):>0 财政盈余;<0 赤字。